浅谈对金融危机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金融危机的认识
摘要:主要谈谈对金融危机的概念、表现形式、爆发原因、特点、对该国以及全球的影响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解决国内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证券化、金融监管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及特点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剧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局面的动荡。
拿08年爆发的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来说,其一,它的影响波及面广:地域上,席卷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并影响到全球不同国家;产业上,重在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再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
其二,危机程度深:公司、银行的破产倒闭;实体经济(房地产、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受到的冲击;甚至一些国家濒于破产边缘(冰岛、匈牙利、乌克兰、巴基斯坦,等)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原因分析
最近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
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
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
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那些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
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一、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
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
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与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
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
另外,美国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国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国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
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
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有学者指出,“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1]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
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
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宣布业绩,并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达70亿美元,合共105.73亿美元,升幅达33.6%;消息一出,令当日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777点,跌幅4%。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
(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
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
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
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
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
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不过目前的花旗集团的股价已由高位时的23美元跌倒了现在的3美元多一点,也就是说目前的花旗集团的身价相当于一家美国地区银行的水平,根据最新排名花旗已经跌至19名,且市值已经缩水百分之九十,且其财务状况也不乐观.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是有很多启示的。
(一)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隐忧。
所以,中国政府要严防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此类情况。
在国内,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其实不然。
中国的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可能比美国次级债券风险还要高。
因为,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信用还有等级之分(即"次级信用"),但对中国的按揭贷款者来说,估计其中很大部分人甚至连"次级信用"都没有。
这是因为近几年来,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没有谁是不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住房按揭贷款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
这样,一部分信用欠佳的贷款人就必然会进入到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中。
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不好,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过高的房价会把这类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掩盖起来。
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
就必然会暴露出来。
这些潜在风险一旦暴露出来,国内银行将面临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风险。
(二)注重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也就是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
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所谓的"零首付""零文件"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
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三)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借鉴
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另一成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市场失灵。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债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有关次级房贷的大量真实信息存于贷款公司和经纪公司,资产证券化以后,风险转移给了市场,但信息并没有很好地传递给投资者。
投资者完全依靠评级公司来定价,而事实上评级公司的评级却出了很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慎重考虑如何开展资产证券化。
近年来,银监会一直提倡,资产证券化必须基于银行的优质资产。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市场并不能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价。
(四)加强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
这次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警示我们,在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
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活动才刚刚起步,目前尚不具备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的条件;由于缺乏信用风险预警和评估的有力工具,商业银行不能从源头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信用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困扰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
所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而在此过渡期间,需要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选择最适当的信用风险识别理论模型并将其与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
这将有效控制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提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同时,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是"走出去"一定要注意审慎经营,不能盲目地搞粗放型扩张。
其实可以通过对一些世界上工业文明的国家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比如德国和美国。
德国人从来只搞自己的工业,虚拟经济只是适当的搞搞,为制造业提供更方便的工具,而房地产压根就不考虑。
在工业领域里,日本跟德国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只有美国可以跟德国较劲,但是美国人却不务正业,大搞虚拟经济,试图借此掌握全球财富的最高端,并对全球利润进行再分配。
所以德国人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几乎不受影响,此次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而美国则总是会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股灾、黑色星期几等等都是从美国传到全世界的。
很遗憾的是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走上了美国的老路,而没有重视德国的经营,所以才有此次金融危机之劫。
不过我国跟美国还不一样,我国的工业文明才刚开始,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并不远,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轻松的回头。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不完善的地方,还意味着我们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有条件更快的走出此次危机。
但是未来的路如果还按照美国这种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的话,那么迟早我们也会走上美国华尔街的老路。
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的发展自己的工业文明,一步一步的积累自己的财富,不断夯实自己的
经济基础,这才是正经的道路,,当然这个需要时间,谁也着急不来。
否则在发展过程中好大喜功过,总盼望着一口吃个大胖子的话,那么反而可能会如汉朝的武帝,盛极而衰的日子不久也会到来。
参考文献
[1]严行方《直面金融海啸》金城出版社.2007.10
[2]李鑫,王林《这个冬天冻死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
[3]易宪容《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反思.理论参考》2008(4)
[4][ 美]迪克逊维克特,秦传安译《大萧条时代》新世界出版社 2008.11
[5]赖剑波《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09.7.24
[6]潘英丽《中国的借鉴:加快金融变革,强化服务实体经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