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纲要
一、营造地表的力量
(一)两种力量——自然作用力、人类活动
(二)自然作用力——地质作用
1、分类依据 2、特点: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影响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三)内力作用的特点
1、为何内力作用中,最突出的是地壳运动?
2、地壳运动 (1)分类依据 (2)特点:
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倒置地形
背斜 向斜
外力作用(侵蚀作用)的结果
3、成因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2)板块边界类型与相应的地形
(3)六大板块的分布 (三)断块山
运动形式
实例
1、断层的概念
水平方向为主
东非大裂谷
2、断层的特点
相对上升 华山、庐山、泰山 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堆积地貌
山前(山口) 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扇)
中下游
河漫滩平原
河口
三角洲
六、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为聚落的形成提供了
条件。
2、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3、聚落位置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3
瀑布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向下发展(加深)
V 型谷
侧蚀
谷地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 河 湾 、 槽 型 谷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向方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U 型谷)
2、河谷的形成过程——“V”形谷、河湾的出现、“U”形谷或槽型谷
(二)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形式——不同河段形成不同的堆积地貌
河段
冰川堆积
干旱地区 高寒地区
新月形沙丘,黄土高原形成 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海浪堆积
沿海地区
沙滩
3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观点——注意:三大类岩石之间不能“直接”相互转化
2、过程——注意各环节间的作用
3、表现——形成各种地形
三、山地的形成
(一)山地是陆地的——骨架
(二)褶皱山
1、褶皱与褶曲的区别与联系
2、褶曲的基本形态
形式
特点 对岩层形态的影响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课本 P70 第 4 行
垂直运动
(四)外力作用
1、各方式的概念——特别是风化作用、侵蚀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2、各方式特点
表现形式
分类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物理、化学风化 普遍
花岗岩地区的球状风化地貌
流水机械侵蚀
河流、湿润地区 V 形谷,黄土高原地表,丹霞地貌
(四)火山
1、岩浆喷发的概念及形成的地形
2、火山的构造、分布、分类、对人类影响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山区如何布局交通线
3、山地如何影响交通线的走向
பைடு நூலகம்
3
五、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 1、形式
侵蚀方式
侵蚀方向
作用
地貌
遡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长
流水化学侵蚀 (溶蚀)
石灰岩地区
喀斯特地貌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干旱地区
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 堡(雅丹地貌)
冰川侵蚀
高寒地区
冰斗、角峰、U 形谷
海浪侵蚀
岩石海岸地区
海蚀陡崖、海蚀柱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流水堆积
河流、湿润地区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力堆积 沉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