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2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从本世纪开始,独生子女已渐渐成为一个具有世纪性的社会现象,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使相当部分的幼儿产生了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在与人交往、集体活动、学习、游戏中,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发脾气、打人、推搡、争抢玩具等不良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处在幼儿期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常常困扰着家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较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研究成果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归类,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从家庭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为如何有效地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提供意见!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矫正策略
一、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曾在在幼儿杂志上看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儿童的行为问题的病率在不断的上升,目前的数据已经达到是 18。2%-22%了。韦斯特在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期就被认为有攻击性行为。同样休斯曼在对600名被试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8岁时的攻击性表现能预测他们30岁时候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攻击型儿童可能到成年期还会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人缘较差、更多学业失败、酗酒、反社会行为和精神障碍”。可见,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要十分的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尽早在幼儿小的时候从家庭教育入手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控制与矫治。
(二)研究现状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儿童攻击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80年代以前的研究者强调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象弗洛以德的攻击本能理论,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80年代以后,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引发点,有关个体认知对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影响日趋受到重视。众多心理学家如Dodge,Frame,Parke,Slaby等,纷纷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归因理论以及决策理论等对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发展及维持机制诸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取是了丰硕成果。其基本观点是: 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低下所导致的。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控制和矫治,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不少较为有效的措施,常见的有:冷处理法、奖励法、惩罚法、正强化法、榜样训练法、移情、暂停法等等,另外也有比较多的是从环境和个体方面出发而提出的,如:创造非攻击的环境、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改变家
庭教育方式等。在医学上,也有提出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有药物治疗了,在一般的临床治疗中,精神刺激药物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三)研究意义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对其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而且也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说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
理论意义: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探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干预策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实践意义: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为家庭对幼儿攻击性行为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对策提供意见!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针对家庭教育中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并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2。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从外部世界取得信息,并把它变为经验过程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幼儿或家长行为进行观察,得出相关的信息,为以后的研究和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3。访谈法
教育调查中的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单独的标准化谈话来收集资料的方法。本文主要是通过与若干名幼儿老师及幼儿家长进行谈话来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和家庭教育的概念(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以行为的解剖学性质、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的后果和观察者对行为所作的社会判断这四个方面为基础。综合分析儿童攻击行为可定义为儿童“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包括一个人故意打、踢、推、掐等躯体攻击行为和哄起外号、造谣中伤等口头攻击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等方面。
(二)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是指在家庭互动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父母一种永恒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家庭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相应的出现了家庭教育。⑨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在人的身心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贯穿人们一生,因而又是一种终身教育,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的天然的爱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因而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许多表现,肖晓玛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方面作出了较为合理、全面的概括⑤:
第一,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喜欢生气,时常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叫喊、哭闹、扔东西或以头撞墙等; 有的还可能表现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短暂停止,严重时可伴有休克。
第二,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如打人、推人、踢人、咬人等,惹事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儿童或比他小的儿童,强占抢夺别的儿童的玩具和物品。
第三,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是非争不可,并时常讲粗话,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只是轻重程度不一,即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存在。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行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行为不仅会给其自身品德的行成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发展带来危害,而且给教育者教学环境也带来很大的干扰和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呢?
四、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其余50%中有一部分是家长与孩子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所谓遗传并不是父母打人、骂人等一些具体的行为遗传给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活动类型,比如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快等自然特征。幼儿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由于幼儿的个体发展不完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比较容易兴奋,再加上幼儿的性情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经常在新的刺激产生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现象,比如幼儿的气质对幼儿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同气质的幼儿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在幼儿托儿所常见幼儿动不动就咬人的现象,那是因为此时期的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正处于生理长牙的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