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清代民居聚落空间格局探析_以邦塘古村为例_吴刘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聚落“背山面水”,四周群林 环抱、草木繁茂,村口蜿蜒的小路,村 内肥沃的田野、充沛的水源,形成相对围 合、环境优美的理想耕读之境。
3 宗法式生存空间
邦塘聚族而居,是宗法观念规范下的 社会群体,反映在聚落空间上,以“前场 后宅”的结构,村前场苑空间、村后梳式 巷道空间和向心围合式合院空间,构建了
2.1 背山面水
聚落选址以水资源为前提,终年不绝 的地下泉水,为村里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正如当地流传的俗语:“邦塘是个好泉 水,髻蓬毛乱吃都光(光鲜、光滑的意 思),生鳞生壳(皮肤疙瘩)吃都妍,瘦骨 落肉(瘦弱的意思)吃都肥[2]。”顺应自 然,依低丘岗埠布局,巧妙利用微地形, 村后高地作山,遍植林木,村前低地垦 田,引泉成溪灌溉,保土理水的措施使之 成为土肥水美之地。南、北两村互为屏
[Abstract] Leizhou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branch of Lingnan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patter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zations of cultur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Bantang ancient village, the Qing Dynasty residential settlement in Leizhou Peninsula, the paper analyzes its spatial structure, shape and internal mechanism, provides the references for the Leizhou cul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Fengshui type landscape space and patriarchal type living space are the settlement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village front square-garden type space, behind comb type alley space and centripetal enclosing type courtyard space, which constructs the orderly and organic settlement spatial patter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word “回” joint form, Hoklo people inheritance and Leizhou peninsula geographical features, it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settlement space composition, from the social contact, Hoklo people inheritance and regional response. [Key words] The Qing Dynasty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Spatial patter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eizhou culture, Bantang ancient village
3.2 梳式巷道空间
邦塘古村以“梳式”巷道组织交通和 家宅布局,以均衡的巷道空间形态、幽深 的界面与独特的交通网络,对应“宗族支房”的社会结构,确保邻里的均衡和谐 和里坊制的共同防御(图3)。
村巷空间布局的社会基础为以血缘亲 疏组成的支房,不同支房分布于不同的村 巷,如“中和”与“廉让间”巷道,分布
1 邦塘古村概述
邦塘古村位于雷州半岛核心——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的西郊,其先祖由福 建蒲田迁至湛江湾的一个小海岛——东头 山岛,后移居至陆地。自明朝中期立村以 来,历经四百多年、二十三世,人口已达 3000多人,发展成为李姓宗族聚族而居 的宗族式聚落。邦塘村重视耕读文化,村 中人才济济,清朝有72人在朝廷当文武官 员,任职于山东、山西、安徽、福建、广 西、广东等省[2]。现保留的民居100多座, 多为李氏族人有功名人士的家宅,如李光 祖一门八宅,李光洩一门八宅及李韶级、 李绍绎、李泰卿、李选臣等家宅,以清中 叶道光、咸丰期间为主,陆续延至光绪年 间,是雷州半岛清代民居的典型代表,较 为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传统格局。
3.3 向心围合式合院空间
家庭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宅 是传统聚落最基本的空间组成单元。尊 卑之礼、长幼之序、内外之分的宗法伦 理思想与家宅空间格局呼应,形成以厅 堂为中心、以院落为灵魂的家宅空间体 系(图4)。
邦塘古村家宅平面形制为堂厢式[3], 以厅堂合院为中心,具有明显的中轴线, 中轴线上照壁墙正对厅堂,从而形成左右 对称、前低后高的三间或五间两厢的“三 合院”。以三合院为核心体,扩展成多重 院落组合的复合式合院民居时,与北方四 合院讲求以“进”的纵向发展不同,院落 组合空间构成讲求横向发展,在三合院两 侧或一侧建一列从厝,从厝与核心体之间 组成花巷(或称“深井”),形成向心围 合式合院,当地又称“回”字建筑[4]。为 保照壁墙精美完整的画面感,家宅不开 正门,而以边门与侧向巷道相连,称龙虎 门,家宅也以门楼、照壁为装饰重点,使 成为内外空间的形象标志,通过雕花灰 塑、匾额题词、画面分隔、屋脊式收头等 装饰手法,表现宗法礼制下“诗、乐”的 空间意象。从而,红砖、红瓦、硬山顶、 门楼、照壁、花巷、合院组成了统一的家 宅空间构成元素。
187
HUAZHONG ARCHITECTURE
图3 村巷空间界面及景象图
聚落空间的有序等级和有机联系。 3.1 中心式场苑空间
聚落公共空间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 相关,是人们互致问候、传递社会信息 的所在,是民众活动的舞台。邦塘聚落以 “点-面”的空间结构,“宗祠、宫庙、 戏台”为点、“戏场、树苑、井台”为 面,形成中心式村前场苑空间,成为聚落 公共的礼仪空间、祭祀空间、民俗民约展 现空间和游憩休闲空间,展示社会生活百 态(图2)。
障、互为对景;又因势利导,修筑村道, 使宅左有流水、右有长道,呈负阴抱阳环 抱之势(图1)。
2.2 文运追求
“耕读相伴”是农耕文明主要的社会 生活方式,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理念的指导,文昌祠、文笔塔此类法物的建 造,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聚落通过“旺 文”的环境改变,期望满足“学而优则仕” 的心理追求,从而,北村村前建文昌祠,水 口处建文笔塔,南村人工堆高埋有文房四宝 等物的土墩文丘,三者遥相呼应。这些改善 环境的建造物,从风水角度上看起到了“旺 文”的作用;从空间的布局角度上看起到 了对景作用;从心理角度上看可满足人们对 “文运追求”的心理特点。
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号“天南重地”,汉置徐闻、唐宋繁兴、宋明拓城、至清代 已积淀成深厚的雷州文化,成为岭南文化重要而独特的一支。然而,作为雷州文化重要表征之一
HUAZHONG ARCHITECTURE
186
图1 邦塘古村山水空间示意图
图2 邦塘古村村前场苑空间布局图
的半岛传统聚落却鲜有报道,更缺乏深入 的空间研究。本文以雷州半岛清代民居聚 落的典型代表邦塘古村为实例,在实地调 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空间结构、空间 形态,探讨其空间构成机制,为雷州文化 的研究及雷州地域特色的发展提供依据。
————————— 作者信息
吴刘萍, 广东海洋大学园林系副教授 258459663@
陈少宜, 广东海洋大学园林系本科生 何德文, 广东海洋大学园林系本科生 收稿日期:2012-12-28
传统聚落是人类的建筑遗产,体现了人类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域的文化意识与传统。聚落空 间不仅是物质的反映,体现地域性的气候、生态、建材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还是社会文化的反 映,体现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管理结构及民俗文化、地域文化[1]。从村外走进村里、走进家宅, 由山水空间到生存空间,由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由物质空间到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多样的空 间功能和形象以其内在的构成机制烙印出特有的空间格局,展现传统聚落的社会生活、审美文化 和价值取向。
的重要部分,与祖宗、神灵共享。 戏场、树苑、井台是配合祭祀活动的
户外空间,又是日常交往的休闲空间,多 功能的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交融成优美的 乡村公共园林。迎宾泉、宴窟泉、绿荫 泉、石公泉在榕荫之下,榕树、朴树、见 血封喉、凤凰木、山竹子等乡土古树,配 以石桌、吊椅,组合成树苑,一幕幕的取 水、洗衣等日常生产活动与乘凉、聊天、 戏水等游憩休闲活动相融于乡村园林中。 祭祀空间与休闲空间交融发展,戏场对应 于戏台、宗祠和宫庙,成为年例、年节等 大型活动的户外场所;古树、泉井也演变 为树神、水神,成为祭祀的对象。
宗祠,作为宗法制度重要的物质实 体,是聚落的空间标志之一。村场最显 赫的空间位置,分布有总宗祠李氏宗祠及 分支宗祠会君公祠、义直公祠。宗祠朝向 统领全村,是整个村落肌理形态生长的方 向标,也是精神层面的方向标。“以祠为 聚,以庙为安”,聚落中宫庙包括有:天 后宫、文昌祠和邦塘庙,宫庙与宗祠同为 祭祀建筑,两者同等重要,占据村场空间 的核心。而戏台与祭祀建筑相配套,朝向 与之相向而对,戏台上表演的各种节目不 仅是村民的现世欢庆,还赋予为祭祀礼仪
李光祖一支。同向直线的多条巷道纵向重 复,形成总体趋同的格局和聚落空间最直 观的表现。巷道通过龙虎门与家宅相联, 成为聚落的交通支道。各家宅单元在巷道 空间的限定下,虽有差异却具同构性。空 间布局的重复、同构与联系,体现了宗法 制的均衡思想,村巷随岁月的演替而增长 消退,但均衡的聚落格局肌理不断延续。
Village as an Example
吴刘萍 陈少宜 何德文
Wu Chen He
Liuping Shaoyi Dewen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3)06-0186-04
[摘 要] 雷州文化是岭南文化重要而独特的一支,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是其重要表征。该文通过实地调查 雷州半岛清代民居聚落邦塘古村,解析其空间结构、形态及内在机制,为雷州文化的研究及雷州地域特色 的发展提供依据。论文提出风水图式山水空间和宗法式生存空间为聚落空间特质;村前场苑空间、村后梳 式巷道空间和向心围合式合院空间,构建了聚落空间格局的有序等级和有机联系。通过解析“回”字合院 形制、闽南民系传承及雷州半岛地缘特色,进一步从社会联系、民系传承及地域应答探讨了聚落空间构成 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清代民居聚落 空间格局 地域特色 雷州文化 邦塘古村
村巷划分建筑实体,高大、连续、围 合的家宅外墙形成巷道笔直的空间界面, 巷口增设门楼、闸门,具有很强的防御功 能,与里坊制的管理相结合,构成共同防 御的单元。龙虎门及富有变化的山墙装饰 突破村巷实体界面,构成村巷空间中新的 节奏和韵律,龙虎门为辟风水斜向相开, 屋檐、凹肚门廊及山墙檐下灰塑装饰图, 如吉祥如意、麒麟福瑞、静水宝瓶等,打 破了强烈的空间围合感,使巷道景深幽长 又具有外部积极空间的整体形象,形成邻 里和谐的空间景象。
邦塘古村依低丘岗埠布局,四周树林 围绕,中部“Y”字形农田,形成对内相 对开敞,对外相对围合的聚落空间领域。
聚落建筑顺缓坡而建,因地制宜布局成 南、北两个组团。民居红砖、红瓦、脊 角、灰塑、防火墙,场巷布局井然,宗祠 宫庙林立,建筑与古井、绿榕交融。
2 风水图式山水空间
传统风水学说遵循“负阴抱阳”、 “藏风聚气”、“背山面水”的法则, 并按背有依托、左辅右弼、前有屏障围 合的空间格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的人居环境理想境界。邦塘聚落选址 时,遵循传统的理想风水图式,并充分 利用微地形,因势利导,趋吉避凶,发 挥“因变”的智慧,终成山水交汇、情 景交融的风水贵地。
DOI:10.13942/ki.hzjz.2013.06.04ture]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编号:CXXL12039)·
雷州半岛清代民居聚落空间格局探析
——以邦塘古村为例 Explora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the Qing Dynasty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in the Leizhou Peninsula:Taking the Bantang Anci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