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讨李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9No.8
2012年8月
第9卷第8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ug.2012构成的概念形成于1913~1917年,是现代艺术兴起的流派之一,讲求的是形态间的组合关系,即艺术家主观性地考察宏观和微观世界,探求各事物间的组合关系及组合规律,然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直观抽象地表达客观世界。

传统平面构成课程中对于部分课题(如点、线、面)训练过于程式化,只强调机械式的构成形式,而不去发觉构成图形及画面创意。

学生一般通过机械的临摹,表面看来最终作业效果尚可,但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无好处。

平面构成是以研究二维空间造型元素、构成规律及其产生的视觉效应为内容的基础课程。

它通过对造型元素的分析和形式构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形态的创造能力。

一、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作用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三大构成尤其是平面构成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平面构成课程自上世纪80年引入我国,已成为各院校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一般在学生进校第一学期开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起着对学生思维由临摹、复制到归纳、总结、创新过程的转换作用。

同其他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一样,平面构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强调实践训练,概念原理知识只占其少量授课时数。

平面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高校各个艺术、设计专业所应用,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平面构成是锻炼学生思维方式重要的途径,是学生从基础绘画到艺术设计转换的重要阶段。

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美学、生物学、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二、传统平面构成教学方式的探讨
平面构成在目前多数设计院校普遍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老师的理论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掌握重复、渐变、特异、密集、近似、发射、旋转、肌理、空间等基础的构成形式。

每种构成形式要求学生根据范例来进行相关的作业练习,学生在完成老师作业习题的过程中也多采用临摹的、机械化的、程式化的制作方式去符合特定的构成样式,依葫芦画瓢地去把教师范例或者从网络搜集的范例中把基本型做简单的变换。

很少去体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特定的构成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画面效果。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评判作业的优劣过多的去关注作业的做工的精细程度和画面的整体效果,却很少去关注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对创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大量作业训练,使学生牢靠掌握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

可以使不同知识背景、能力背景的学生,将形态构成的基础的知识很好的掌握,能运用所学习构成知识分析简单的设计作品。

但是对于难度相对较高的构成形式在实际作品的应用分析及设计项目就很难去应付了。

从较高年级的作业实践来看,学生在完成相对复杂的设计实践时因缺乏扎实的基础构成能力,缺少对基本设计元素创造性的想法,而导致作品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也就是说学生在大一年级掌握的构成知识还是停留在最初的模仿状态而无法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即灵活多变的形式运用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

显然,此种延续几十年的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下产生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求,在此种教学模式和观念下学习的学生,更难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有所突破。

总之,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达到使学生从传统绘画的定式思维转换到创意性的思维模式,所以务必寻求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转变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目的,从而打开设计艺术的大门。

三、平面构成创意性教学策略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之一,是即素描、色彩课程之后,学生们初步接触的设计基础课程。

如何帮助学生进入设计状态,掌握设计语言,准确表达设计思想,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1]
在学生进行构成作业实践之前,最重要的是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平面构成教学的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归纳、总结、思考、制作的过程。

笔者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三种创意性教学方法。

(一)从“具象”到“抽象”,培养创新设计思维
平面构成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讨


(宿州学院美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要:平面构成是以研究二维空间造型元素、构成规律及其产生的视觉效应为内容的基础课程。

它通过对造
型元素的分析和形式构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形态的创造能力。

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达到使学生从传统绘画的定式思维转换到创意性的思维模式,务必寻求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转变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目的,从而打开设计艺术的大门。

关键词:平面构成;构成法则;创造性思维
190··
开设平面构成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引导学生把对形的认识从具象转入抽象。

[2]来自于设计的形式是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的形式,并且被抽离作为基本的设计形式存在。

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等元素,通过各种构成关系,寻找新的形式美感,来表现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平面构成中抽象元素来源于两大物象,一个是自然物象,另一个是人造物象。

自然物象是指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形态,如山水、动物、植物等,这些形态和色彩都极为丰富,为平面构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

受入学前传统写实训练的影响,在平面构成课的训练中,用抽象的点、面、线元素来设计,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十分困难。

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作为平面构成设计基础训练,其方法应表现为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使形式与意象结合,以更加纯粹与多样的超越自然美的方式呈现。

[3]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发现与再现、选择与提炼、组合与繁殖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由具象到抽象的训练。

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象都可以用点、线、面三个基本元素来概括。

我们以自然界中的点为例。

海边沙滩上的石子、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等都是自由的有聚散性的点,这些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形式美。

学生的第一张作业应该是引导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这些特征的元素,经过自己的归纳,以装饰的手法再现在画面上。

又如蜂巢的六边形结构、菠萝表面的菱形结构、蜗牛形状黄金分割、各种结晶体等。

这些形和数学上的几何形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引导学生从类似方式去归纳和总结。

通过训练学生能从对事物传统的、具象的思维方式的认识向概括的、抽象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较快地掌握和发现自然物象和现实物象的形式美法则,以此来培养自己形象化的、抽象化的思维技巧。

丰富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更加贴合平面构成的教学培养目标,为下一阶段的专业设计课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教学方法、方式是上也同样需要不断革新和进步。

目前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仍然采用手绘去完成作业,这样会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简单乏味的绘图中,而无力在构成的形式和创意上去下工夫,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

在教学中通过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来完成平面构成作品既有利于学生节省绘图时间来开拓思维训练,又会培养学生探索用不同材料和表现形式来完成作业的兴趣。

如平面构成中线的表现形式,可以用铅笔、水笔、毛笔、排笔、炭笔甚至彩色粉笔来表现。

用Photoshop、CorelDraw等相关绘图软件代替构成作业中的重复、变异、近似等形式,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作业质量好,从而让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对构成创意的思考。

应该声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

[4]在材料的使用也可以采用剪纸、废旧报纸、书籍、光盘、蚊香等多种生活中常见材料来完成平面构成的形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使用材料和形式之间的探索。

(三)在“主题性训练”中引入基础构成法则
平面构成法则包含形式美法则和基础构成法则两个部分。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归纳为重复、渐变、密集、发射、特异、近似、比例、分割等部分。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刻意的去强调构成法则和形式美法则,有目的性去设置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去实现和完善,使学生在完成主题性训练的过程中去发现形式美法则和构成法则。

比如,首先让大家去分组收集整理我国传统的图案,然后对比分析,分组讨论,要求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去分析图案的构成。

在分析的过程中刻意给予形式法则上的引导和提示,从最简单的重复图案到相似、渐变等其他图案构成样式,然后再用构成法则和形式美法则去分析同学们收集的图案。

其次,要求大家把收集来的图案运用到其他的构成法则中去,从而产生新的构成样式。

最后,两者再去比较分析从中发现构成的魅力和作用。

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很容易掌握构成法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分析总结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平面构成的目标在于对设计者综合创造力的培养与训练,并非为构成而构成,为造型而造型。

[5]再用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方式去教学,只会使课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得到走过场式的训练,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创造能力。

只有在构成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真正掌握平面构成的综合创造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牢固的造型基础。

(注:本文系宿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zxy jyxm201147)
参考文献:
[1]胡滨滨.平面构成教学浅析[J].美术大观,2003,(12):30.
[2]于宵.从具象到抽象——
—关于平面构成教学方法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85.
[3]唐剑莹.浅谈自然物象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J].文学界·理论新探,
2010,(5):292.
[4]王成玥.从培养创新思维思考平面构成课教学改革[J].美术大观,
2009,(2):159.
[5]胡静.平面构成设计的扩展与创造[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2006,(10):95.
19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