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内孔磨夹具

齿轮内孔磨夹具
齿轮内孔磨夹具

齿轮内孔磨夹具

前言

热处理后齿轮齿圈径向跳动允差的控制,在没有齿轮磨床的情况下,控制齿圈径跳的方法通常有二种。其一,是在热处理前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和减少齿轮热处理变形。但这种方法受齿轮加工设备及热处理过程等诸多因素影响,最终误差难以绝对控制;其二,就是以热处理后的齿轮齿面为定位基准,磨削齿轮的定心内孔,以保证齿圈径向跳动的允差。下面介绍我所设计的两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齿轮节园定位磨内孔夹具。

1.弹簧套式节园磨夹具

1.1结构与操作方法

结构如图1。手持保持圈,将3个滚柱插入齿槽内,再把齿轮放入弹簧套内,拧动内六角螺钉,使弹簧套通过滚柱夹紧齿轮,即可开始磨孔。本夹具适用于分度园直径小于φ120的齿轮。用这种夹具在普通磨床上磨齿轮内孔,齿圈径跳可控制在0.05mm范围内。

1.2主要件的设计加工要点

(1)夹具体:夹具体选用能热处理淬火到HRC55以上的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内锥面淬火到HRC55~62。借助于连接法兰,将夹具体安装于磨床主轴,用磨床本身磨夹具体内锥孔,使其锥面跳动允差不大于0.01mm,粗糙度值不大于Ra0.8um。(2)弹簧套:弹簧套选用65Mn。淬火硬度HRC45。以内孔定位磨外锥面,并与夹具体内锥面配磨,接触面不少于百分之八十。内孔和外锥面粗糙度Ra0.8um。由于夹紧后,孔径收缩,故在锥面沿轴向开有5mm宽通槽,此槽待外锥面及内孔磨好后再铣成。(3)滚柱:滚柱选用T8材料,淬火硬度HRC58~62,圆柱度允差0.005mm,粗糙度Ra0.8um,三件滚柱外圆直径需一致,相差不得超过0.005mm.滚柱在保持器环上的位置:若齿轮齿数为3的倍数,则滚柱在保持器上均布。若不是3的倍数,则布置于三分之一齿轮圆周处就近齿槽的位置上。

1.3滚柱直径dp值的确定

(1)滚柱直径dp值应满足:滚柱放入齿槽后要高出齿轮的外圆,否则不能夹紧分度圆,而滚柱的中心位置必须高于齿轮分度圆,用滚柱模拟齿形,滚柱与两齿侧的接触点应位于齿轮分度园的附近。如不考虑齿侧间隙,则两接触点的弦长等于分度园齿厚弦长,

则So=Sf==mzsin(90/z)式中:So――滚柱与两齿侧接触点弦长;

Sf――齿轮分度圆齿厚弦长

(2)滚柱直径dp值的计算:图2中,直角三角形O’AB中AB=Sf/2;O’A=AB/cosaf=(Sf/2)

/cosaf=mzsin(90/z)/2cosafdp=2O’A=mzsin(90/z)/cosaf;式中af――分度圆压力角,按上式算出dp后取整,即为实际滚柱直径。

2.凸轮式节园磨夹具

2.1结构与使用方法

结构如图7。将保持器上的滚柱插入齿槽,然后把齿轮放入凸轮环,转动齿轮使滚柱进入凸轮面,再把扳手上的夹紧销插入齿槽,转动扳手,使齿轮夹紧。本夹具适用所有齿数、模数的齿轮,其精度主要取决于凸轮环上三凸轮面的同轴度。

2.2凸轮环的设计加工要点

凸轮环选用能热处理淬火至HRC55以上的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三凸轮面淬火硬度为HRC58~62。三凸轮面对应点直径必须一致,允差为0.005mm,凸轮面粗糙度Ra0.8um。夹具安装于磨床上后,校正三凸轮面,对应点跳动允差0.01mm。

2.3凸轮面大径、小径的确定

2.4其余零件的设计、计算、加工与弹簧套式节园夹具一致

3.结语

经过多年使用的实践证明,只要保证夹具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以齿面节圆定位磨削齿轮内孔以保证齿轮齿圈径跳允差这种方法可行且精度稳定。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

江静(1962――),女,高级工程师,曾多年在企业从事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专用机床设计、汽车设计;目前主要从事机电类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发动机齿轮工艺及夹具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发动机齿轮工艺及夹具设计 全篇交流QQ;747933699

摘要 齿轮制造技术是获得优质齿轮的关键。齿轮加工的工艺,因齿轮结构形状、精度等级、生产条件可采用不同的方案,概括起来有齿坯加工、齿形加工、热处理和热处理后精加工四个阶段。齿坯加工必须保证加工基准面精度。热处理直接决定轮齿的内在质量,齿形加工和热处理后的精加工是制造的关键。也计,通过对发动机传动齿轮的结构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及对传动齿轮进行工艺性分析、定位基准的选择、刀、量具的选择、设备的选择、拟订工艺路线,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等工作后,编制了一套完整的齿轮加工工艺规程。 在齿轮轮齿的加工工序中,此次设计对轮齿先采用滚齿的加工方法,再采用剃齿的加工方法来确保齿部精度达到要求,并在剃齿加工工序中设计了一套专用的剃齿夹具进一步确保齿部精度合格。 关键 全篇交流QQ;747933699 词:齿轮,工艺规程,夹具

目录 第一章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的内容及重点 (1) 第二章齿轮的工艺分析与刀具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传动齿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传动齿轮的重要性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零件的结构及参数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材料与热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精度分析 (2) 2.2 毛坯的选择 (2) 2.3零件的加工方法 (2) 2.4刀具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艺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工艺路线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工艺尺寸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选择定位原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分析计算定位误差及夹具的精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夹具的使用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毕业设计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篇交流QQ;747933699

双联齿轮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 设计者: 指导老师: 设计日期:2012年12月01日 评定成绩: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一、序言 (4) 二、零件的分析 (5) 三、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作式 (5) (二)基准的选择 (5) (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五)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7) (六)各工序的基本工时 (9) 四、专用夹具的选择 (10) 五、课程设计总结 (11) 六、参考文献 (11) 七、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卡 (12)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双联齿轮 设计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6、夹具设计零件图 1张 7、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学号:201003620116 学生:陈受跃 指导老师:梁伟 序言 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觉得它在学习中是

不可或缺的,虽然短却也是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为我的学习增添更强的实践操作意义。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这门专业课在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把我从前所学的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公差测量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设备,包括现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金属切削与刀具等等这些专业课知识都融合在一起,学会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齿轮的对齿轮的加工工艺的设计让我更加了解到齿轮的发展历史和我国齿轮发展的现状,也让我更加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由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开始做起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多,才能取得自己人生中的丰碑。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是我们完成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一个综合性质的考验。这也是在我们毕业设计之前的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也可以说是一个毕业设计前的热身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我以后的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适应作用,是一次进入真正工作环节的强化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难免有许多不足和不妥之处,恳切希望老师批评指正,以求改进。 二、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方向机电一体化 课程名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学号 06080729 姓名张森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 设计时间 2011年3-6月 2011 年 5 月日

目录 一、序言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三、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4)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 五、工序设计 (10) 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2) 七、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5) 八、设计心得 (17) 九、参考文献 (18) 十、附图 (19)

序言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课程程设计是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血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作用 本次设计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变速齿轮拨叉,用于双联变换齿轮的啮合,输出不同的转速,已达到变速的目的。该拨叉应用在CA6140车船的变速箱变速机构中机构中。拨 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叉头以φ22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销钉经8mm 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转速,从而改变车床的主轴转度。 该拨叉在改换转速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孔mm(H7)和锁销孔φ8mm,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图1-1 拨叉零件图 2.零件的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拨叉技术要求表1-1

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及夹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中间轴齿轮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车床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act 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 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Keywords: The craft;the working procedure;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clamp;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题

例题10-3试设计一减速器中的直齿锥齿轮传动。已知输入功率P=10kw,小齿轮转速n1=960r/min,齿数比u=3.2,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解]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选用标准直齿锥齿轮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20°。 (2)齿轮精度和材料与例题10-1同。 (3)选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3.224=76.8,取z2=77。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 1) =1.3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9.948 选取齿宽系数=0.3。 查得区域系数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 由图 由式( , 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4)得 取和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 1 3.630m/s ②当量齿轮的齿宽系数 0.342.832mm 2) ①由表查得使用系数 ②根据级精度(降低了一级精度) ④由表 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3)由式(10-12),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为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由式(10-27)试算模数,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 ②计算 由分锥角 由图 由图 由图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由图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由式(10-14)得 因为大齿轮的大于小齿轮,所以取 2)试算模数。 =1.840mm

直齿圆柱齿轮工艺及夹具设计

XX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直齿圆柱齿轮工艺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直齿圆柱齿轮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摘要 ....................................................................................................................................... II 目录 ...................................................................................................................................... III 第1章序言 (1) 第2章零件的分析 (2) 2.1零件的形状 (2)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3)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3.2 基面的选择 (3) 3.3 制定工艺路线 (4) 3.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4) 3.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5) 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 3.4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6) 3.4.1 机床选用 (6) 3.4.2 选择刀具 (6) 3.4.3 选择量具 (7) 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第4章专用夹具设计 (17) 4.1设计要求 (17) 4.2夹具设计 (17) 4.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4.2.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7) 4.3 定位误差的分析 (17) 4.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8) 设计心得体会 (20)

齿轮架零件的夹具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1) 二设计任务 (3) 三对零件工作图的分析 (3) 四选择毛坯 (5) 五确定表面加工方案 (5) 六选择定位基准 (7) 七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8) 八确定加工余量 (9) 九选择工艺装备 (11) 十夹具设计要求 (12) 十一夹紧力的计算 (13) 十二夹具零件的选择 (13) 十三选择切削用量及切削力 (15) 十四确定工时定额 (16) 十五小结 (18) 十六参考书 (20)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1、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以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设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科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完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实际训练,使学生通过工艺设计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全部相关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及技术测量,金属学与热处理学)进行零件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2、要求: ○1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能正确解决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在加工中的工艺问题。 ○2根据已学的知识,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根据被加工零件要求,设计出能保证加工技术要求,经济、高效的工艺装备。 ○3认真复习设计有关的知识,并查阅有关的资料,手册让学生会

使用与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有关的手册及图纸资料。 二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设计齿轮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生产纲领:一般为500-5000件(中批) 具体设计工作内容: 1、抄绘,分析零件的工作图,图幅为A3。绘图时应充分利用计 算机的功能,准确、迅速地绘制图形; 2、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的工序 卡,画工序流程图,图幅为A1; 3、设计、绘制夹具零件图,图幅为A3; 4、设计、绘制指定工序的夹具装配图,图幅为A2; 5、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对零件工作图的分析: 1、抄绘零件图 通过抄绘工作图,了解零件的尺寸、结构和精度、粗糙度、热处理、设计基准等技术要求,结合分析零件所在部件的装配图,深入了解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找出主要加工表面和关键技术要求; 2、齿轮架材料为QT60-2,生产类型为中批,毛坯用铸造加工, 初步即可形成外圆角。 齿轮架零件中对圆柱面的粗糙度,精度最高。对该圆柱面加

BMW案例——双联齿轮说明

机械工程系 工艺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双联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置 设计内容 1.双联齿轮零件图1张2双联齿轮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份 4双联齿轮夹具图1份 5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 设计者: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的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面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定工艺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艺路线方案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 签。 1轴向长度方向加工余量及公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内孔表面加工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3阶梯圆角根据经验为R2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1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心得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7)

齿轮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ZHEJIANG WATER CONSERV 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机床夹具设计实训 题目:插22mm宽键槽的夹具设计 系(部):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数控11-2 姓名:吴宏鸾 学号:201133043 指导教师:陈仙明王铁流

2013年7月2日 目录 1.零件与工艺分析 (1) 2.机夹类型的选择 (1) 3.定位装置的设计 (2)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 3.2 定位误差分析 (2) 4 .夹紧装置设计 (3) 4.1 夹紧机构................................... . (3) 4.2 夹紧力的计算 (3) 5 .夹具体设计 (4) 6 .夹具精度分析 (5)

一、零件与工艺分析 零件图 1 、齿轮加工工艺程的内容和要求 齿轮的加工工艺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齿轮毛坯加工、齿面加工、热处理工艺及齿面的的精加工。在编制工艺过程中,常因齿轮结构、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案。 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阶段: 1)齿轮毛坯的形成:锻件、棒料或铸件; 2)粗加工:切除较多的余量; 3)半精加工:车、滚、插齿; 4)热处理:调质、渗碳淬火、齿面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 5)精加工:精修基准、精加工齿形 2、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为了减少定位误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在加工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选择基准重合、统一的定位方式; 2)内孔定位时,配合间隙应近可能减少; 3)定位端面与定位孔或外圆应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以保证垂直度要求。 本工序在齿轮Φ85mm内圆处插22mm宽的键槽,工序图如图1-1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Φ227.5mm的外圆表面未加工,其他端面及外圆都已经加工,达到图纸的要求。该工序所用的设备为插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插刀,本工序选用Φ22键槽插刀。键槽的宽为22mm,键槽的深度要求为90.4mm,表面粗糙度为12.5mm。 二、机床夹具的类型的选择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 机床夹具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夹具进行分类。

双联齿轮说明书

目录 序言 (2) 一、零件的分析 (3) 1.零件的作用 (3) 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3)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基面的选择 (3) 3.制定工艺路线 (4)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夹具设计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在三年的学习中我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如:《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等。这些专业课在整个机械设计专业中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是学完全部基础课程及大部分专业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考验,也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从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能力有限,设计中有许多不足和不妥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时双联齿轮,它是一些机械设备变速箱中,通过操作机构相结合,滑动齿轮,从而实现变速。 2.零件的工艺分析 根据齿轮轮体的结构形状来划分可知此双联齿轮为盘类齿轮,在轮体上带有花键孔。齿轮端面对准A的圆跳动公差不超过0.05mm,主要是保证端面平整光滑,双联齿轮是利用花键轴和花键孔进行配合定位,因此必须保证花键孔的尺寸精度。 二、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40Cr。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复杂,属于中批生产,故毛坯可采用模锻成型。 2.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运行。 (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加工余量小的、较准确的、表面质量好的、面积较大的面作粗基准。因此选毛坯大端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选花键孔、端面、外圆面作为精基准。

齿轮内孔磨夹具(借鉴内容)

齿轮内孔磨夹具 前言 热处理后齿轮齿圈径向跳动允差的控制,在没有齿轮磨床的情况下,控制齿圈径跳的方法通常有二种。其一,是在热处理前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和减少齿轮热处理变形。但这种方法受齿轮加工设备及热处理过程等诸多因素影响,最终误差难以绝对控制;其二,就是以热处理后的齿轮齿面为定位基准,磨削齿轮的定心内孔,以保证齿圈径向跳动的允差。下面介绍我所设计的两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齿轮节园定位磨内孔夹具。 1.弹簧套式节园磨夹具 1.1结构与操作方法 结构如图1。手持保持圈,将3个滚柱插入齿槽内,再把齿轮放入弹簧套内,拧动内六角螺钉,使弹簧套通过滚柱夹紧齿轮,即可开始磨孔。本夹具适用于分度园直径小于φ120的齿轮。用这种夹具在普通磨床上磨齿轮内孔,齿圈径跳可控制在0.05mm范围内。

1.2主要件的设计加工要点 (1)夹具体:夹具体选用能热处理淬火到HRC55以上的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内锥面淬火到HRC55~62。借助于连接法兰,将夹具体安装于磨床主轴,用磨床本身磨夹具体内锥孔,使其锥面跳动允差不大于0.01mm,粗糙度值不大于Ra0.8um。(2)弹簧套:弹簧套选用65Mn。淬火硬度HRC45。以内孔定位磨外锥面,并与夹具体内锥面配磨,接触面不少于百分之八十。内孔和外锥面粗糙度Ra0.8um。由于夹紧后,孔径收缩,故在锥面沿轴向开有5mm宽通槽,此槽待外锥面及内孔磨好后再铣成。(3)滚柱:滚柱选用T8材料,淬火硬度HRC58~62,圆柱度允差0.005mm,粗糙度Ra0.8um,三件滚柱外圆直径需一致,相差不得超过0.005mm.滚柱在保持器环上的位置:若齿轮齿数为3的倍数,则滚柱在保持器上均布。若不是3的倍数,则布置于三分之一齿轮圆周处就近齿槽的位置上。 1.3滚柱直径dp值的确定 (1)滚柱直径dp值应满足:滚柱放入齿槽后要高出齿轮的外圆,否则不能夹紧分度圆,而滚柱的中心位置必须高于齿轮分度圆,用滚柱模拟齿形,滚柱

双联齿轮

《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双联齿轮 生产纲领:5000件 班级: 系别:机械工程系 设计日期:2011年01月 目录 一、序言…………………………………………………………… 二、零件的分析…………………………………………………………… 三、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作形式……………………………………………… (二)基准的选择………………………………………………………… (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六)各工序的基本工时………………………………………………… 四、总结…………………………………………………………………… 五、主要参考文献………………………………………………………… 六、设计总结………………………………………………………… 序言 一周的课程设计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觉得它在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短却也是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为我的学习增添更强的实践操作意义。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这门专业课在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把我从前所学的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公差测量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设备,包括现在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与

夹具、金属切削与刀具等等这些专业课知识都融合在一起,学会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齿轮的对齿轮的加工工艺的设计让我更加了解到齿轮的发展历史和我国齿轮发展的现状,也让我更加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由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开始做起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多,才能取得自己人生中的丰碑。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是我们完成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业课之后所进行的一个综合性质的考验。这也是在我们毕业设计之前的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也可以说是一个毕业设计前的热身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我以后的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适应作用,是一次进入真正工作环节的强化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难免有许多不足和不妥之处,恳切希望老师批评指正,以求改进。 一、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双联齿轮是一些机械设备变速箱中,通过操作机构相结合,滑动齿轮,从而实现变速。Φ32花键孔有较高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时齿轮类零件,形状规则,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分析如下:

三联齿轮夹具设计说明书

1 专用夹具设计部分 分析零件可知,在齿轮端面上有6个均布的M4螺孔,并不在中心位置。要加工这些孔,通用钻床夹具无法保证正常加工,另外,该三联齿轮为大批量生产,因此设计一个钻床夹具,来实现螺孔的加工时最好的选择。 1.1初步设计方案 所设计的夹具用于工序90,共钻6个孔,在端面均匀分布,径向尺寸8 0.2mm。 因此需要设计分度装置。 根据零件图尺寸要求和设计条件,需要限制零件的6个自由度:X轴移动,X轴转动,Y轴移动,Y轴转动,Z轴移动,Z轴转动。这样,三联齿轮在空间的位置唯一确定。 1.2夹具的总体设计及定位方案 1.2.1设计原理 本钻具为变位式钻具,由定位部件,分度装置,夹具体三部分组成。工件周向和轴向的位置度,六个孔的位置度要求均由钻具保证。使用时,工件被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上均有用来分度用的插销子的孔。当工件在夹具上定位准确后,用定位销插入分度孔,即可钻出所需的孔。 将工件固定在夹具体的转盘上,随着转盘的转动而转动,其角度要求由转盘上的六个分度孔保证。扭动手柄,将定位销拔出,转动转盘,将转盘上的孔与定位销对齐,扭动手柄,插入销子,则完成定位,进行钻削。钻削完成后,拔出销子,则转盘可以继续转动,如此进行下一个孔的定位和加工。 1.2.2齿轮定位方案 齿轮在转盘上的定位:采用长定位销,小平面定位。将齿轮插到长定位销中,这样,定位销可限制X轴移动,X轴转动,Y轴移动,Y轴转动四个自由度。同时,小平面又限制了Z轴转动。然后用螺栓将齿轮压紧在转盘上,齿轮的Z 轴移动也受到了限制。如此,便达到了设计要求,限制了齿轮的六个自由度。为钻削加工做好了准备。其钻孔时圆盘上的精确定位,靠分度盘的分度孔和分度销的配合保证,这样可完成工件的角向定位。由于钻孔的设计基准即是榫槽,所以这样有助于保证所钻孔的位置精度。 由于定位销比较长,零件加工时肯定会对销子作用一定的弯矩,为了保证它的强度,定位座要起到它加固的作用,通过设置筋板,来加强定位座的强度。

直齿圆锥齿轮三维实体造型及参数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摘要 冷闭塞锻造是国际上九十年代初出现的塑性加工最新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精密加工、测量技术和计算力学与传统塑性成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最先进的精密成形技术之一,冷闭塞锻造工艺以其精密、优质、高效、低消耗、低成本、大批量等生产特点,成为世界塑性加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我国汽车生产,尤其在精密成形技术方面处于落后位置。随着我国汽车生产,尤其是轿车生产的大规模化与全球性竞争的日趋激烈,积极开发冷闭塞锻造成套技术并使之尽快产业化意义重大。本人设计的是用闭塞锻造的方法直接加工成形直齿圆锥齿轮,即通过挤压封闭腔中的坯料来加工成形直齿圆锥齿轮,采用精锻(挤压)方法成形的齿轮有沿齿廓合理分布而连续的金属流线和致密组织,其齿轮的强度、齿面的耐磨能力、热处理变形量和啮合噪声等都优于切削加工的齿轮。与切削加工相比,精锻齿轮的强度可提高20%、抗弯疲劳寿命提高20%、热处理变形量比切削齿轮减少30%、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批量在300~500件以上时,经济上更合理的。 关键字:直齿圆锥齿轮、闭塞锻造、挤压、凹模、凸模 I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Abstract Cold unenlightened forging is the plastic processing newest technology which on the international at the beginning of 90's appears, is product which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materials science, the precise processing, the survey technology and computation mechanics and the traditional plasticity forming technology unifies. One of as most advanced precise formed technologies, the cold unenlightened forging craft by its precise, high quality, is highly effectiv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the low consumption, low cost, mass becomes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world plasticity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ince long ago, our country automobile production is in the backward position especially in the precise formed technology aspe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automobile production, the passenger vehicle produces large-scale and the global competition in particular is day by day intense, positively develops the cold unenlightened forging complete set technology and causes it as soon as possib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watershed. My design with the unenlightened forging method direct processing forming straight tooth bevel gear, namely processes the formed straight tooth bevel gear through the precise drop forging, uses the finish forge method forming the gear to have along the tooth profil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but the continual metal streamline and the compact texture, its gear intensity, the tooth face wear-resisting ability, heat treatment Distortion Quantity and mesh the noise and so on all as a result of the machining gear. Compares with the machining, the finish forge gear intensity may enhance 20%, the anti- curved fatigue life enhances 20%, the heat treatment Distortion Quantity ratio cuts the gear to reduce 30%, the production cost reduces above 20%. Production batch when 300 ~500, in economy more reasonable. Key words:Straight tooth bevel gear, Unenlightened forging, Extrusion, Concave mold, Raised mold. II

浅谈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已修改)

浅谈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 叶尘超 摘要: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其功用是按规定的传动比传递运动和动力,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齿轮的组成结构一般有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分度圆。 齿轮还可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 本次设计通过对双联齿轮的结构分析,制定相应的加工路线,制作一个双联齿轮零件,并设计相配套的量规量具。 关键词:双联齿轮加工工艺加工阶段 绪言 双联齿轮就是两个齿轮连成一体.这种双联齿轮在轮系中(变速器)被称为滑移齿轮,它的作用就是改变输出轴的转速或速度.齿轮箱里,有滑移齿轮就可以有多种转速或速度,没有滑移齿轮就只有一种转速或速度。齿轮传动在现代机器和仪器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功用是按规定的速比传递运动和动力。齿轮的结构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但从工艺角度可将齿轮看成是由齿圈和轮体两部分构成。按照齿圈上轮齿的分布形式,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等;按照轮体的结构特点,齿轮大致分为盘形齿轮、套筒齿轮、轴齿轮、扇形齿轮和齿条等等。

1 齿轮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齿轮传动在现代机器和仪器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功用是按规定的速比传递运动和动力。齿轮的结构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但从工艺角度可将齿轮看成是由齿圈和轮体两部分构成。按照齿圈上轮齿的分布形式,可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等;按照轮体的结构特点,齿轮大致分为盘形齿轮、套筒齿轮、轴齿轮、扇形齿轮和齿条等等,如图1所示。 图1 圆柱齿轮的结构形式 在上述各种齿轮中,以盘形齿轮应用最广。盘形齿轮的内孔多为精度较高的圆柱孔和花键孔。其轮缘具有一个或几个齿圈。单齿圈齿轮的结构工艺性最好,可采用任何一种齿形加工方法加工轮齿;双联或三联等多齿圈齿轮(图1b、c)。当其轮缘间的轴向距离较小时,小齿圈齿形的加工方法的选择就受到限制,通常只能选用插齿。如果小齿圈精度要求高,需要精滚或磨齿加工,而轴向距离在设计上又不允许加大时,可将此多齿圈齿轮做成单齿圈齿轮的组合结构,以改善加工的工艺性。 齿轮的结构形式好多在此我设计的是双联齿轮,双联齿轮就是两个齿轮连成一体。这种双联齿轮在轮系中(变速器)被称为滑移齿轮,它的作用就是改变输出轴的转速或速度.齿轮箱里,有滑移齿轮就可以有多种转速或速度,没有滑移齿轮就只有一种转速或速度。

齿轮以节圆定位磨内孔夹具

齿轮以节圆定位磨内孔夹具 我厂新开发产品9505齿轮变速箱,要加工的齿轮零件较多。由于是大批量生产,不可能采用磨齿工艺,只是将齿形完全加工好,进行热处理,最后以齿轮节圆定位磨内孔以达到图纸要求。以前均采取校正夹头夹住齿轮外圆在齿槽内放入合适直径的滚柱,用百分表校正外圆和端面,这样不仅加工效率低,且精度也不稳定。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以齿轮节圆定位磨内孔夹具,较好地解决了齿轮加工中的这 1、夹具的结构 091螺旋齿轮[m=3,z=19(B=20 ,精度8—8b]为例设计按加工9505- 的夹具[结构与尺寸如图所示],主体I上有15。锥孔、校调面、肩格面对左右端中95磨床夹住外圆均有同轴度、垂直度0(01要求。夹套3,外锥取I5 与主体1配接触面,取15 是将螺母松开时不会产生自锁。滚柱4放入齿槽内外圆相切于节圆圆点上,各滚柱最高点形成的外圆必须大于齿轮齿顶外圆,使夹套夹紧力作用在滚柱上而夹紧被加工齿轮,滚柱数量为齿轮齿数一半,再多了意义不大,太少对消除定位误差不利,各滚柱外圆一致性为0,003; 因为是螺旋齿轮,故滚柱定位部分不宜过长。档片5与铁丝6等分焊接成隔离圈,装入滚柱成一体。 2、操作过程 将夹具体I装于内圆磨四爪卡盘内,校正15。锥孔与其端面在0(01mm以内,在装入夹套3注意定向销不能在通槽内,拧上螺母2 其次,擦净齿轮定位面,放入隔离圈(滚柱定位)一起装入夹具内,靠紧B面,旋紧螺母,将扳杆7插入螺母孔内增力夹紧齿轮即可进行加工。 3、使用效果

夹具主要由夹具体、夹套、滚柱等组成,结构简单易制,操作比较方便,在热处理变形不太大的情况下,能稳定达到图纸齿圈跳动技术要求,比表精加工提高效率1,2倍,现在每加工一件需时6,8分钟,按每天两 班推算一人一机就能满足年加工三万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