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脑梗死的护理
一、概述: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又称缺
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60%~90%。发病率为110/10万。临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二、脑血的栓形成:是指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
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以致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失语)。
三、病因:
1.最常见的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2.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动脉炎。
3.少见有胶原系统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巨细胞动脉炎、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高凝状态等。
4.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
四、发病机制:
睡眠血管壁病变
失水血压下降↓
休克血流缓慢→血栓形成→脑梗死
心力衰竭血粘度增加↑
心律失常血凝固异常栓子脱落栓塞
红细胞增多症
五、病理改变
1.6h内组织改变不明显,可逆。
2.12~24h后脑组织肿胀、变软、灰白质界限不清。
3.7~14天后脑组织软化、坏死并开始液化。
4.3~4周后坏死组织被吞噬、清除,机化修复。
5.缺血半暗带:
1)中心坏死区神经细胞已经死亡,半暗带由于部分侧支血液供应,其损伤可
逆。
2)及时恢复血流,恢复半暗带细胞的代谢功能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
六、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
病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
2.通常可有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约25%的病人病前曾有TIA史。
3.起病形式:多数在安静休息时发病,部分于睡眠中发生,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
一侧肢体瘫痪。通常在1~3天内病情发展达到高峰。
4.常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失语、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七、临床类型
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超过24h,但在1~3周内
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
2.完全型:起病6h内病情达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多
见于血栓-栓塞。
3.进展型: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h至数日,可出现对
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死亡。
4.缓慢进展型:症状在起病2周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
且多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有关。
5.前循环梗死
6.后循环梗死
7.腔隙性梗死
八、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常规检查等。
2.CT检查24h以后脑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
3.MRI、TCD、DSA
九、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保持床单元整齐干燥、无渣屑,减少对皮肤的机械刺激;指导病人
学会和配合使用便器;帮助病人建立舒适卧位,协助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大便
通畅;保持口腔清洁;协助病人洗漱进食,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
2.安全护理:运动障碍的病人防止跌倒,确保安全,要有保护性床栏,地面要保
持干燥,防湿、防滑,病人最好穿防滑软橡胶底鞋,行走不稳者,选择合适的
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
3.饮食指导
鼓励进食,少量多餐;
选择软饭、半流质或糊状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不能进食时给予营养支持或鼻饲。
1)防止窒息
◆保持进餐环境安静、减少进餐时的干扰因素
◆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
◆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如吃饭或饮水时抬高床头,尽量端坐,头
稍前倾)
◆床旁备吸引装置,必要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和行气管插管,保持呼
吸道通畅
◆吞咽困难的病人不能使用吸水管吸水
4.肢体功能康复
a)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软枕支持)
b)翻身(患侧卧位最重要)
c)重视患侧刺激
d)床上运动训练
e)Bobath握手:教会病人如何放松上肢和肩胛的痉挛,并保持关节的被
动上举,可避免手的僵硬和收缩,同时也使躯干活动受到刺激,对称
运动和负重得到改善
f)桥式运动:训练用患腿负重,抬高和放下臀部,为病人行走做准备,
可以防止病人在行走中的膝关节锁住
g)关节被动运动:进行每个关节的各方位的被动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
度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h)起坐训练:鼓励病人尽早从床上坐起来,由健卧位开始,健足推动患
足,将小腿移至床缘外
i)恢复期康复训练(转移动作、坐位、站立、步行、平衡及ADL训练)
j)综合康复治疗(针灸、理疗、按摩等)
5.语言沟通障碍
a)沟通方法指导:提问简单的问题,借助卡片、笔、本、图片、表情或
手势沟通,安静的语言交流环境,关心、体贴,缓慢、耐心等。
b)语言康复训练:肌群运动、发音、复述、命名训练等,由少到多、由
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原则,循序渐进。
6.用药护理:
a)溶栓抗凝药:严格药物剂量,观察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监测
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有无并发颅内出血和栓子脱落引起的
小栓塞。
b)扩血管药尤其是尼莫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时,可导致病人头部胀痛、
颜面部发红、血压减低等,滴速应慢,同时应监测血压变化。
c)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治疗时,可出现发热、皮疹、甚至过
敏性休克,应密切观察
7.心理护理:
闹卒中因为大脑左前半球受损可以导致抑郁加之由于沟通障碍,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很长,速度较慢,日常生活依赖他人照顾等原因,如果缺少家庭和社会支持,病人发生焦虑、抑郁可能性加大,因此应重视对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提高对抑郁、焦虑状态的认识,及时发现病人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已消除病人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8.健康教育:
a)环境: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空气清新的环境,保证患者的身心能得到
充分的修养。
b)饮食指导: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戒烟酒;
c)日常活动: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其自我
照顾能力。
d)心理指导: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多与大家交流,减轻精
神压力。
e)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教会家属协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出院
后坚持功能锻炼;提醒病人避免诱发因素,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定期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