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墩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 (3)

1.1.编制依据 (3)

1.2.编制原则 (3)

2.工程概述 (3)

2.1工程概况 (3)

2.2自然特征 (4)

3.栈桥施工 (6)

3.1栈桥施工方案 (6)

3.2栈桥下部结构 (7)

3.3栈桥上部结构施工 (2)

3.4桥面系施工 (3)

4.平台施工

(4)

4.1平台施工工艺流程图及布置图 (4)

4.2平台下部结构 (5)

4.3平台上部结构施工 (5)

4.4平台面系施工 (5)

5.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及工艺

(6)

5.1施工工艺流程图 (6)

5.2护筒制作及下沉 (7)

6.钢板桩围堰施工 (9)

6.1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9)

6.2钢板桩围堰施工流程图 (10)

6.3施工准备 (10)

6.4导向装置安装 (11)

6.5钢板桩插打施工 (11)

6.6钢板桩合龙 (11)

6.7合龙时桩的调整处理 (11)

6.8钢板桩打设施工注意事项 (12)

6.9围堰型钢内支撑施工 (12)

6.10基坑排水、堵漏施工 (13)

6.11型钢内支撑及钢板桩拆除 (13)

7.承台施工 (14)

8.墩身施工 (14)

8.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见图8.1-1 (14)

8.2模板工程 (15)

8.3混凝土浇筑 (15)

8.4混凝土养护 (15)

9.施工进度安排

(15)

10.主要材料计划

(16)

11.资源使用计划

(18)

11.1人员配备计划

(18)

11.2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18)

12.质量方针目标及保障措施 (19)

12.1.质量方针 (19)

12.2.质量目标 (19)

12.3.保证措施 (19)

13.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1)

13.1安全目标 (21)

13.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1)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铁道部铁建设[2005]160号文《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1.1.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1.1.3.南京枢纽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设计的相关图纸;

1.1.4.现场勘测调查资料;

1.2.编制原则

1.2.1.全面、充分响应施工合同,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1.2.2.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力求经济、适用、可行。

1.2.3.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做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

1.2.4.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

2.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我经理部承担的xx铁路枢纽土建工程NJ-3标动车走行线(1号、3号、5号、6号)、xx高速、xxx铁路、xx城际铁路跨秦淮新河特大桥的一部分,起点位于xxx南岸,终于xx大道的东侧。

管段动车走行线1号、xx高速、xxx铁路、xx城际铁路四座桥梁同时跨越xx新河,形成横向宽度120m的庞大桥群。水中墩共计8座(xx高速铁路5、6号墩,xx铁路9、10号墩,xx城际铁路34、35号墩,动车1号走行线18、19号墩等均位于xx新河河中),地质分别为粉质粘土、粗圆砾土、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承台底标高位于常水位下13m~15m。四桥均采用(60.75+100+60.75)m大跨连续梁结构跨越秦淮新河。跨河后,动车走行线1号和岔开的3号、5号、6号与并行的xx高速、xxx铁路、xx城际铁路7座桥梁形成横向150m的庞大桥群以(40.75+64+40.75)m跨径同时跨越xx大道。桥长分别为1647.43m(740.99m,427.41m,333.63m,145.4m)、719.5m、686.95m、

660.09m,经理部承担桥梁折合长度共3.714km,占桥梁总长8.829km的42%,承担钻孔桩共904根,占全部桩基2200根的41%,承担墩台共98个,占全部墩台249个的39.4%,承担混凝土施工任务约合10万方,约占全桥混凝土24万方的41.7%。每承台下21根Φ 1.5m钻孔桩,桩间距为3.3m

xx新河是xxx河下游分洪河,为通航河流,通航等级为Ⅴ级。秦淮新河宽度150米,水深6-7m,通航水位6.5m,桥与河道斜交42度.水中桩基总体施工方案是在水中墩两侧搭设栈桥及平台,基础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

2.2自然特征

2.2.1地形

桥址位于河流一级阶地及岗地坳谷区,地势略有起伏,坡度平缓,多为村庄,道路众多,交通较为方便,地表水系较发育。

2.2.2工程地质

桥址区表层大多为人工填土覆盖,地面下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西横山组(J3)钙泥质砂岩和凝灰质砂岩。根据跨秦淮河地质勘探图可知,水中墩经过的土层从上到下分布情况如下:

2.2.2.1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灰、灰黑色,流塑,高压缩性,含腐植物、有机质等。分布范围:Jz-Ⅲ08-京秦6、Jz-Ⅲ08-京秦9号孔附近及DK1016+400~DK1016+700段有分布。层厚 4.50~13m。w=31.77%,e=0.91,IL=0.97,N=3击,σ0=60kPa。

2.2.2.2粉质黏土(Q4al):灰、灰黄色为主,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分布范围:DK1015+738.45~DK1016+716.9、DK1016+914.87~DK1017+060.0、DK1017+139.7~DK1017+237.3。层厚 2.00~12.70m。w=27.65%,e=0.76,IL=0.81,N=4击,σ0=120kPa。

2.2.2.3粗圆砾土,局部为细圆砾土(Q2pl):灰褐色为主,稍密~密,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