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心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近年来逐渐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如何阐述和评价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本论文尝试从本土化心理学的角度,采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心流体验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并探索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心流体验和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性。
标签: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心流理论
一、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现状
(1)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教学有效性也被称为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兴起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影响下,20世纪之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即艺术”理念逐渐被“教学为科学”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探索教育的科学理论基础并使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转向关注教学的效能核定。
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无有效教学的统一定义。
Hunt 等(2009)认为“有效教学涉及有效设计、交流、管理和评估,同时也涉及实际教学行为和过程”;崔允漷(2001)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姚利民(2004)提出“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合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四者共同构成了有效教学。
以上学者各自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或跨学科的角度对有效教学做出了解读,但因学界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根源和研究背景的差异导致这些解读均带有不同学科领域的烙印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缺陷。
(2)何为“心流”?
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1975)首次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并将心流理论运用到与心理学交叉相关的领域的研究。
“心流”描述的是一种在一个活动中全身心浸入的状态,指的是一种理想的体验(Csikszentmihalyi 1990)。
Csikszentmihalyi将心流定义为“最理想的满足与从事经验”。
他认为当人们无论在创造艺术、运动竞赛、从事工作或心灵实践时,心流都是人类超越极限、获得胜利的一个深层而独特的动机。
当人们全神贯注在活动中时,会丧失时间感,并有极大的满足感。
这种状态就是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它是一种暂时性的主观经验,也是人们为什么愿意继续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Websteret al 1993)。
心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中一种正向的心理体验,它会给个体参与活动时获得很大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个体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不会厌倦。
自心流体验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不少研究者对心流体验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心流体验自身属性的研究和心流体验在体育运动、教育以及人机互动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教育教学方面,国外研究者主要关注语言学习、外语课堂之中的心流体验与创造性写作之中的心流体验,基于计算机教学的心流体验等方面。
Jackson 和Marsh(1996)依据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理论,编制了心流体验问卷(Flow state scale);Mandign 和James(1998)认为,在体育教学之中,心流理论为体育教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些教学信息,使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能够出现沉浸体验的训练或者竞技情境;Krashen(1984)认为,在外语学习之中,产生心流体验的学生,他们取得的进步要比没有出现心流体验的学生要多;Novak等(2000)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心流体验与个人技能、远距离呈现和任务挑战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Eghert(2003)研究发现,在外语课堂教学之中存在心流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设定促进学习者心流体验的产生。
我国有关外语教育教学方面的心流体验研究也主要聚焦于语言学习和外语课堂教学。
孔厌舒(2005)提出心流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是一项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她认为外语学习中的心流体验需要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独立性以及及时持续的反馈;心流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一个可行方法是通过任务型教学。
张晓路(2006)通过对美国学生汉语学习的研究,结果发现心流的产生具有给她差异,也和情感因素有相关。
张蔚磊(2011)从心流含义、要素、构成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具体论述,并构建了外语教学的心流模型。
钱春花(2011)分析体验式翻译教学中心流的产生过程,然后探讨了心流体验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王博佳等(2013)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及心流体验的特征和产生条件,进一步指出教师应安排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创设模拟交际情境,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以激发学习者的心流体验。
张志佑等(2014)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将心流理论引入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和教师心流体验以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三、外语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影响外语有效教学的因素,国内外学者也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维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Genesse 和Upshur(1996)从10个维度、6个等级评价了外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包括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信息处理、教师效能、师生融洽关系、小组互动、教学难度、教学结构、教学反馈、学生参与度和综合评价。
Brown(2001)综合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指导第二语言有效教学的12条原则,其中包括5条认知类原则,4 条情感类原则和3条语言类原则(母语影响、中介语言、交际能力)。
朱彦(2013)提出了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7方面因素:设定切实合理的教学目标、安排恰当可行的教学设計、选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运用灵活合适的教学技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和开展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
这些研究多偏重于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管理者行为或者教学实施的过程掌控,而少有研究关注同样作为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学生的心理。
早前国内也有学者(孟春国)对学生的学习焦虑现象进行过个案研究,但是此类研究关注的是学习者负面心理
出现前的预防策略和出现后的补救策略。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心流体验的研究及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证明了引自心理学领域的心流理论对其他学科领域的支撑作用。
但是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心流理论”和“外语教学有效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06-2017年的文章仅有21篇,这些文章主要以质性研究为主,对于心流理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理论探索和尝试;仅有一篇文章对翻译教学中心流体验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中心流体验的深度研究和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基本为零。
国内有关心流体验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大多属于质性研究,很多研究尚处于理论模型建构和探索阶段,而且偏重于影响教学水平提升如教师教学互动和管理策略等因素;而对于学习者行为及内在心理的研究相对涉及较少;同时外语教学领域对学习者心流的研究以宏观为主,研究范式和角度单一,缺少基于数据的研究假设和过程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国内研究者大多对心流体验的内部构成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但从人格变量、内部动机、情境、认知风格、目标创设等方面去考虑进行研究心流体验的很少;而将这些因素与学习者心流体验相互结合则更少,故而难以全面分析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
四、基于心流理论的大学英语有效性研究策略
(1)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问卷的编制
首先在心流体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构建出大学英语学习心流的维度。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并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制作初步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预测问卷。
通过分析问卷的题目的鉴别力以及问卷题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之后等项目分析手段,剔除相关程度低的项目。
然后进一步检验问卷的适切度,得到正式问卷。
(2)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特点研究
本部分包含两个方面: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人口学变量特征研究和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人格特质研究。
首先,研究采用已编制好的问卷对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人口学变量特征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其次,研究采用问卷对学习者的学习特质倾向、学习特质自信和学习相关体验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分析低学习心流体验、中等学习心流体验、高学习心流体验的学习者的人格特质差异。
(3)大学英语学教学有效性与心流体验相关性研究
本部分包含三个方面:学习者能力研究、學习任务的数量和难度研究和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干预研究。
首先,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能力主要由语言学习能力、语言认知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组成。
“以人为本”和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和需求,应当是任何从业者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应当具有的理念。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发布学习任务前要对学习者的能力有所评估,学习任务的可理解性输入应兼顾大部分学习者,适当增减任务难度;同时对于同一任务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完成目标,以激发不同能力学习者心流体验的产生。
其次,学习任务
难度的构成包括:语码复杂度、认知复杂度和交际压力。
语码复杂度包括语法与词汇范围与难度;认知复杂度受包括认知过程以及认知熟悉程度两者共同的影响;交际压力包括时间压力,参与交际的人数以及参与交际人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
最后,大学英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干预研究则关注容易目标、中等困难目标、困难目标三种不同的目标创设对心流体验的影响。
五、结语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已进入“后传统”时期,人们愈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和方式。
我们希望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促进学习者健全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Chen,H. Flow on the Net-Detecting Web Users’Positive Affects and Their Flow States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6,02:221-233.
〔2〕Csikszentmihalyi,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M〕.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1975.
〔3〕Csikszentmihalyi,M.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M〕. New York:Harper& Row,1988.
〔4〕Csikszentmihalyi,M & Le Fevre J.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05:815- 822.
〔5〕Egbert,J. A Study of Flow Theor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04:499-507.
〔6〕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
〔7〕Mc Quillan,J. & Conde,G. The Conditions of Flow in Reading:Two Studies of Optimal Experience 〔J〕.Reading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1996,17:109-135.
〔8〕Novak T P,Hoffman D L & Yung Y F. Measur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J〕.Marketing Science.2000,01:22- 42.
〔9〕Skehan,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0〕Whalen,A. Accessing flow experiences in highly able adolescent learners 〔J〕.Language Teaching,1997,04:342- 346.
〔11〕单小艳,李文艳.大学英语移动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其教学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171-173.
〔12〕钱春花.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翻译教学对翻译能力的作用分析〔J〕.外语界,2011,03:23-30.
〔13〕任杨,何高大.教育信息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3):49-54.
〔14〕孙厌舒.沉浸理论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01:64-66.
〔15〕王博佳,冯源.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65-167.
〔16〕张蔚磊.“流”理论及其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0,01:37-41.
〔17〕张蔚磊.外语学习的理想状态:“流”体验〔J〕.当代外语研究,2011,01:41-43+62.
〔18〕张新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19〕赵颖.基于心流理论的翻译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J〕.上海翻译,2011,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