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_庄子_音乐美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艺
42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庄子其人及《庄子》相关音乐美学思想、
文化,结合音乐审美心理基本原理,对比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看法,阐述对《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体会、思考。
关键词:庄子;思想;道
庄子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包括独特的音乐思想理想,同过学习、研究,力求可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何为音乐
《庄子》中虽然没有很多独立专门论述音乐的文章,只是散见于一些段落中。
但庄子对音乐的思考较深刻,见解独特。
《齐物论》中,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籁”郭注:“箫也”,指排箫,即文中所谓“比竹”。
“人籁”才是“箫”,包括“天籁”“地籁”在内的“籁”则泛指一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王夫之《庄子解》所说“凡声皆籁”。
“人籁”:人为的音乐,人吹出声的“比竹”。
“地籁”:待风出声的孔穴。
“天籁”:不须人为,不待风吹,自作自止的自然之声。
1
何谓音乐?音乐主要是由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组成的。
2人籁是人为的音乐,地赖和天籁是从审美意识构造出来,高于人为音乐的审美期待的音乐?庄子思想以自然为本,而自然是不受人为改变,客观存在。
“人籁”是人吹奏箫,是人为的音乐所以被贬低。
《庄子・骈拇》中所说的“天下常然。
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事物发展不应该收到限制,应该按其自身规律发展。
而器乐是人作用于乐器而产生音乐,人受器乐的制约,人和乐器相互受制。
所以“人籁”由于人与器乐相互制约,不能把音乐发展到极致,所以被认为人为之乐次于自然之乐。
“天籁”是自然所成的音乐,不受人为影响,纯客观的,但也并非是无声的音乐,从庄子的音乐思想来看,庄子是推崇有声之乐,否则何出“鼓琴,足以自娱”?但自然作乐那是强调现实客观的音乐呢,还是更多是人们内心的音乐呢?或者是仅仅为了借“天籁”以推崇其“道”的思想?或说,“天籁”就是自然,这是音乐美的最高境界。
3但音乐源于生活,即使是再虚幻也是源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改造。
可见,庄子“天籁”的审美标准建立在“人籁”人为音乐审美的标准之上,或只是人们意识的追求,或不具备较高音乐素养和人生境界的人是无法体会,或这也是当时的大众文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一种缩影。
二、音乐审美心理特点
《庄子》中有几处都提及音乐审美心理的特点,其论述的思想始终与“道”为中心,表达清静无为、形神兼养。
《人间世》:问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可谓虚乎?” 心斋,不能用耳去听,耳只能听声;不能用心去听,心受感情、外物的干扰;要用气去听。
“心斋”的标准置于音乐欣赏中,耳听音乐,听到的只是音响,是客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心听音乐,人的心理情感波动受音乐影响,不能把音乐其本体理解清楚,人会不自觉把自身的思想情感投射到音乐,这也就是客观的音乐在主体上受主观的影响发生改变,心志也就不能集中在音乐中。
只有“气”能空虚对待音乐,保持“道”的清静无为方式去欣赏音乐,接收音乐本体的内容,排斥主观的外加的内容,忘却物我。
听之以气,“气”与音乐的关系在音乐美学思想中并非第一次提及。
气,是中国美学和艺术创造中的重要范畴。
4 在庄子前,子产论及音乐与礼及“六气”、“五行”的关系,“六气”是指阴阳二气,五声来自天之“六气”,把阴阳说和音乐结合,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
庄子所说的“气”,主要据音乐审美主体而言,音乐欣赏要超于感官,又要超于理性,成适性之乐,摆脱功利,自然无为地审美,与“道”在一起。
庄子后的《乐记》对于“气”的论述更强调,上升到重要的美学范畴,且论述内涵更丰富,但“气”还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吕氏春秋》影响较多,有夸大音乐与自然的联系。
先是“惧”“怠”和“惑”,然后到“愚”。
“愚”是老子所说的“我愚人之心也哉”,是《天地篇》中“与天地为合。
其合缗缗,若愚若昏”的“愚”。
这“愚”非愚笨,而是与道为一,所谓“愚故道”。
5“惧”“怠”“惑”到“愚”,庄子音乐思想中与“道”保持一致。
主体文化观念、思想形态影响音乐审美、立美观的形成。
主体的审美意识和立美构造统一于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而上观念对形而下活动有明显渗透作用。
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要提升思维能力和开阔视野,更好体验生活,这才是从根本上获得思想的蜕变。
《天运》中,详尽描述音乐模仿自然,音响变化起伏,音乐想象更多与自然景物相关,与庄子自然为本的思想一致,追求物我合一,描画出音乐的意境和形象。
人在欣赏音乐过程中产生各种想象,影响人的情感变化,情感的波动影响对音乐的感性与理性的体验。
音乐想象有助于对音乐的理解,音乐内容更丰满。
《老子・三十五章》中提及“执大象,天下往”,掌握事物的现象、形象,天下人便归附,庄子和老子都强调音乐的形象。
音乐体现人的本质力量,音乐源于生活,反映现实。
音乐想象是影响音乐欣赏者情感变化因素之一,是音乐审美者赋予音乐更深厚内涵的关键,反映个人音乐审美修养和不同生活阅历。
保持恬淡平和心境就能体会其中真谛,不需要去辨别美丑。
真正内涵在于内心的体会,不因对外物的辨别影响心境,顺其自然。
《庄子・缮性》提出“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表达“乐由心生”,用音乐保存自然的性情。
庄子的思想从“人”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物的人化,自然的人化。
作为遁世者庄子生心寄托于自然,逃避现世,寻求自我解脱。
音乐是否表现情感,一直是音乐美学讨论的一个重点,且从庄子思想看来情感,是音乐内容的重要成分,但是这种情感是表现为依托于自然、清静而淡雅的恬淡之情,不落于俗套。
庄子的思想理论褒贬皆有,关键在于我们要仔细去了解、判断,那才有价值。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浅谈《庄子》音乐美学肖 瑶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文艺评论・
大众文艺
摘要:孝文化是我国的一种重要传统思想,与生殖崇拜密切相关,并构成中国人的一种独特生命哲学。
然而,孝在与道德关联后,产生的愚孝却是不可取的。
本文通过对关军《无后为大》一书的阅读,指出此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愚孝思想的进一步反思,立足现实、发人深省,也提示我们应找出一个与当前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伦理规范。
关键词:《无后为大》;关军;愚孝;生育;孝文化
关军在2012年8月份出版了《无后为大》一书。
别看这本仅有208页的薄薄的小书,其中涉及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反思不可谓不大,且立足现实,读来让人产生极大共鸣。
书名取自《孟子・离娄上》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但又脱离了原文语境,显出一番与原文截然相反的理解。
全书分“人生神圣”“内心惶惑”和“外在恐慌”三篇来写,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作者选择做“丁克一族”的原因。
虽然对传统文化中愚孝的问题,我国学者早有或多或少地反思和批判,但关军在当下提出这个问题并不见得过时。
同时,从本书的行文风格和语体色彩来看,本书的语言基本上通俗浅显,比起学术论文更具可读性。
本文将结合此书提及的问题,对愚孝思想进行一番粗浅分析,并对我国生育困境的出路提出一点思考。
一、愚孝观是对婚育行为的武断干预
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话其实已可看出,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孝的思想与生殖崇拜有着密切关系。
这种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情结,让孝产生了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生命哲学色彩。
同时,由于血缘宗法制度和中国式的个体家庭等因素,孝更成了一种自古至今的文化。
我们必须承认,孝文化给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益处,而且也有助于从古到今的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繁荣。
然而,当把“孝”与“无后”相提并论时,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无论是孔子所说的“不孝”(是因为“不娶无子”,断绝了对祖辈的安葬、祭祀等活动),还是孟子继而提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都是将不娶妻、不生子这个行为道德化,上升为一种社会舆论加以谴责的地位。
正因如此,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可称之为愚孝的行为,如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笋”“王祥卧冰”和“郭巨埋儿”等故事。
对此,关军在《无后为大》一书中俏皮地与其他生物相形对比,发现动植物并不会“与后代谈条件”,并进一步指出:“哦,要生的时候你就强调人的动物性,向孩子要求顺从和回报的时候你就强调人的社会学,便宜都被你占了。
”这种思考绕开了儒家传统的那些框框条条,把绝大多数父母的矛盾现实揭露出来。
二、如何面对“无后为大”的困境
关军的《无后为大》在多家网站都有着不俗的评价,这与此书立足现实展开分析不无关系。
确实,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年轻人在选择生或不生的问题上,是存在不少困惑的;年轻人远不像几十年前那样,认为生孩子是人生的“必修课”了。
当然,作者想要激起读者思考的,还不止是见诸报端、频频被曝光的安全、教育等问题,而是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更为深层的问题。
比如,关军在书中很坦诚地面对自己心中的虚荣,指出尊重他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又如,在提及“虎妈”“狼爸”时,针锋相对地向“母(父)爱无私”的自欺欺人提出质疑。
这一切反思,都从一个更基本的层面对生育行为发出挑战,让读者从更远、更广的角度展开思考。
总之,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可能称不上“思想之大飓风”,但却从一个略略“小众”的角度,让整天忙于挑选奶粉、关注早教的国人停一停,想好了再行动——用关军在自序里的话来说:“兹事体大,不可造次”。
不过,笔者以为,单纯地回避生育、选择无后,毕竟不是一个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我们一方面否定愚孝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应找到一个与我国当前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伦理规范。
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让国家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关军. 无后为大[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2]黄镇清, 林小冬[J]. 南方人口, 1993, (3): 27-28.
[3]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延吉市.延边大学, 2005.
[4]李锦全. 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J]. 孔子研究, 2004, (4): 41-46.
作者简介:
万向兴(1979.10-),男,云南宁洱人,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学。
对传统文化中愚孝的进一步反思——初读《无后为大》万向兴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注释:
1.蔡仲德注译《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2.晏成佺童忠良 钟峻程:《基本乐理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论及其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4.姜耕玉:《艺术辩证法——中国艺术智慧形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5.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中国文学史》[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
2.修海林 罗小平 《音乐美学通论》[M]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4月
3.蔡仲德 《中国音乐美学史》[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9月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论及其他》[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3月
5.修海林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
6.姜耕玉 《艺术辩证法——中国艺术智慧形式》[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
・文艺评论・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