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区域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

心地带,南与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交界;北与临沂、临沭、苍山三县市接壤,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自古有“银杏之乡”和“杞柳之乡”的美誉。县境南北长约65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312平方千米。总人口92.7

万人(2011年)。

关键词:郯城县资源发展经济工业

一、郯城县基本情况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18°05′—118°31′,北纬

34°22′—34°56′,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

蒙山区冲积平原。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312.6平方公

里,约占全省面积的0.84%,其中平原面积112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6%;

山丘面积18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全县水面有130.4平方公里,占总

面积的10%。郯城县辖区总人口92.7万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

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门类

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

二、自然条件分析

1.气候水文

郯城县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

气温13.2C 。全县平均无霜期212天,南部长于北部,南部红花、杨集可达215~

220天,北部李庄、黄山、褚墩等乡镇为204~205天,郯城镇为206天。县内降水量的特点是南部多于北部,中部最少。郯城镇年总降水量平均为835.5毫米,最多的1990年为1307.1毫米,最少的1996年为450.3毫米。年相对变率为17%,一月相对变率最大,达88%,一月中旬达144%;7月相对变率最小,为40%;旬降水变率大于月降水变率,月降水变率大于年降水变率,表明时段越短,降水的稳定性越差。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5.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9亿立方米,地下水3.02亿立方米,重复利用1.62亿立方米。

2.地形地貌

县境地处沂沭河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新生代以来,纵向上发

育一系列新活动的横向断裂,将沂沭河断裂带中段切割成若干小块体,并控制着

白垩纪至晚第四纪沉积,县境内为本段内形成的三个晚第四纪中心之一,横向上

保持着地堑地垒相间的复杂格局.境内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马陵山纵贯东

境48公里,呈北东15°走向,大小山头164座,最高海拔184米。过境河道有沂

河、沭河、武河、白马河等,全长131公里,境内其它大小河流45条,全长621

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

3.土壤、土地资源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9511.93公顷。其中耕地71678.63公顷,占60.0%;园地6226.98公顷,占5.2%;林地5591.41公顷,其中用材林2.5万亩,防护林3万亩,经济林20.4万亩,占4.7%;草地1357.76公顷,占1.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555.94公顷,占13.9%;交通运输用地6313.08公顷,占5.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093.32公顷,占8.4%;其他用地1694.81公顷,占1.4%。全县土壤分五个土类,10个亚类,13个土属,43个土种。一类是潮土类,占可耕面积的51.3%,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二是棕壤土类,占可耕面积的18.8%,适宜种植花生、地瓜。三是幼年水稻土类,占可耕面积的12.6%,适宜种植水稻。四十砂浆黑土类,占可耕面积的12.3%,适宜种植棉花等作物。五是褐土类,占可耕面积的2%,适宜种植花生及小杂粮等。

4.矿产资源

郯城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16种,探明储量6种。已发现但未探明储量或仅有简测资料的矿产10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3种,水汽矿产1种。主要有:煤、铁、金刚石、重晶石、萤石,白云岩、石灰岩、砂岩、页岩、陶瓷土、砖瓦粘土、河砂、矿泉水及地热等。

其中典型矿产资源主要有:分布在县境北部陈埠、神泉院一带的金刚石,储量8.7万克拉。1937年发现的一块“金鸡钻石”,重2813.25克拉,为我国钻石之最。1981年采得的“陈埠2号”钻石,重124.27克拉。铁矿范围16平方公里,储量188万吨。褚墩、桥头一带的煤储量5214万吨,泉源的重晶石储量330万吨,平均晶位37.66%。

境内煤田分布范围约43平方公里,主要品种是烟煤和无烟煤。煤质较好,灰分含量低,发热量高,完全满足一般工业和民用要求。截止1997年底,保有

地质储量5214万吨,可采储量1824万吨。目前煤矿基础储量为1874.1万吨,分布在褚墩、黄山、沙墩三镇境内。目前有临沂恒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株柏煤矿、郯城县安泰能源有限公司3家企业进行开采。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1.交通运输

郯城地处鲁苏交界,205国道(G205)、省道232(S232)、京沪高速公路、胶新铁路纵贯南北, 310国道(G310)、省道352(S352)横穿东西。微(山)东(海)公路纵横交错穿越境内。南临陇海铁路,北靠兖石铁路,离欧亚大陆桥头堡连云港、日照港仅百余公里。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客货运输量增加。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1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5公里,国道、省道163.8公里,县乡公路506公里,全县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汽车。2.农林业发展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银杏、板栗、琅琊草三宝蜚声中外,葱蒜姜椒四大辣闻名遐迩。郯城县为全国著名的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县内定植银杏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郯城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增银杏绿化覆盖面积2.3万亩、杞柳0.95万亩。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75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9件。全部取消农业税,与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人均减负153元。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15514万元,增加2618万元。发放粮食、良种、农机、农资“四补贴”资金2837万元。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30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95.6公里,建设配套桥梁12座,城乡客运通车里程达到1213公里。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200万元,实施农业开发项目8个。投资4600万元,开工建设李庄拦河闸。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86处、320个村,受益人口26万人。17个沼气示范村建设沼气池260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