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2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艾森脑卒中风险评分(ESRS)量表筛选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50例。

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基础治疗,氯吡格雷组每日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lOOmg口服,1周后仅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口服。

阿司匹林组每日予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周后每日子阿司匹林肠溶片lOOmg口服。

随访90天和1年,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随访90天,脑卒中复发率阿司匹林组为6.12%,氯吡格雷组为 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司匹林组为16.00%(其中1例为消化道出血),氯吡格雷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随访1年,脑卒中复发率阿司匹林组为12.77%,氯吡格雷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司匹林组为38.00%,氯吡格雷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中氯吡格雷可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安全性好。

标签:艾森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脑卒中;高危;二级预防;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目前,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每年因脑卒中病死的约150万。

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伴有多种危险因素,为复发性脑卒中的高危个体,年复发率还5%~20%。

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科学的危险分层,加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显得越来越重要。

CAPRIE 研究表明在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的获益大干阿司匹林。

艾森卒中风险评分(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量表是根据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患者试验(CAPRIE试验)开发而来的,在国外已验证其具有有效、可行的预测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关键词氯吡格雷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成人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成年人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5%~8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原位血栓形成及其他来源的血栓导致急性血管堵塞。

被堵塞血管供应的脑功能区发生缺血坏死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复视及行走不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及认知障碍等。

目前,抗血小板及调脂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作为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本文拟就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阻滞剂,可与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结合,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

除ADP 外,氯吡格雷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国外研究情况:2006年,美国卒中协会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推荐: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应用抗血小板药而不是口服抗凝药以降低复发性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风险(I级推荐,A 级证据)。

而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指南中首推阿司匹林,而对于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可考虑应用氯吡格雷。

对于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在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不推荐常规应用这种联合方案。

MATCH [1]试验和CHARISMA[2]试验均表明,联合用药并不优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反而能导致更多的出血并发症。

而CAPRIE试验在某些亚组中,如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MI史的患者,氯吡格雷的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

目前的各种卒中预防指南也已推荐,将氯吡格雷作为高危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临床疗效、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价值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临床疗效、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价值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临床疗效、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价值引言缺血性脑卒中是造成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本文将就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价值进行探讨。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药物,都能够通过干扰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干扰血小板内的血小板聚集素合成,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能够阻断ADP受体,减少血小板的激活,从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在已经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用药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

一项meta分析发现,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中,相对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组别,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心脏事件及总体死亡率降低了1/3左右,有效率也要显著高于单用阿司匹林组(1)。

ADL评分活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些研究发现,通过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康复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ADL评分。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运用了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患者中,其末次随访时ADL分数为94.5分(IQR:85.5-98.5分),而单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末次随访时ADL分数为85分(IQR:65-95分),差别显著(2)。

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出血和消化不良。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可能包括胃肠溃疡和出血;而氯吡格雷的主要副作用是增加出血的风险。

一些研究也表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使用在容易出血的患者中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因此使用过程中应该小心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

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3 1例 ,女 性 2 1例 ,年 龄 4 5 — 8 5岁 ,平 均 年 龄 为
( 7 0 . 5 + 1 9 . 5 ) 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均无
统计 学 意义 ( 尸 < O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 法
后P A G变化情况 以( ) 表示 , 比较采用 t 检验 , 临 床疗效及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以构成 比表示 ,组间 比较 采用 X z 检验 , P < 0 . 0 5 表示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
1 . 5 统 计 学分析 数据 均采 用 统计 学软 件 S P S S 1 7 . 0处 理 , 治疗前
组, 每组 5 2 例, 对照组男性 3 0例 , 女性 2 2 例, 年龄
4 6 — 8 4岁 , 平均 年龄 为( 6 9 . 3 + 2 0 . 1 ) 岁; 治 疗 组 男 性
的1 0 4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 , 按照《 急性 脑血管疾病 的诊断与治疗》 f 1 ] 中相关诊断标准 , 所有
患者 均 确诊 。 均 无 消化性 溃 疡 活动期 、 凝 血功 能 障碍 及脑 卒 中病 史 等 。按照 治疗 方案 分 为对 照组 和 治疗
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 少 1 7 %; 恶化 : 患者功能缺损 评分增加 1 8 %以上。 总有效为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分别是 7 6 . 9 2 %和 7 5 . 0 %,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 差异( 尸 > 0 . 0 5 ) , 详见下表 1 所示。
2 . 2 治 疗前 后 P AG 变化情 况 两组 治疗 前后 P A G差值 比较 , 差 异具 有 统计 学
疹, 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 5 . 7 6 %( 3 / 5 2 ) ; 对照组治疗过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晚期 中心型肺癌近期 疗效[ J ] . 实用肿瘤 杂志 , 2 0 1 0 ,
2 4 ( 3 ) : 2 6 8 ~ 2 7 0 .
从 本次 结果 来看 , 毒 副反 应高 于对 照组 , 但 无统 计
学差 异 , 且 两组 均未 出现 Ⅳ级 毒 副反 应。 我们分 析 , 毒
[ 5 ] 于学燕, 郭帅 , 吕艳 , 等. 经 支气管镜 介入 局部化 疗联合全 身静脉化 疗治疗晚期 中央型肺癌 的临床 分析 [ J ] . 山东 医
晚期肺癌 2 2例 [ J ] . 微创 医学 , 2 0 0 8 , 3 ( 4 ) : 3 3 3 —3 3 4 .
[ 3 ] 薛 慧君 , 魏胜全. 纤维支气管镜局 部化疗加 微 波治疗 中央
型肺癌患者疗效评估 分析 [ J ] . 医学综 述 , 2 0 1 2 , 1 8 ( 1 8 ) :
第2 1卷
第l 1 期
河 北 医 学
HE B E I MED I C1 N E
V0 1 . 2 1. No . 1 1 No v . , 2 0 1 5
2 0 1 5 年1 1 月
炎, 或者 气 管 内炎 症 , 加 重 加 重 气道 梗 阻 j 。 化 疗 是
临床 上较 为常 用 的治疗 手段 , 从 理论 上来说 , 化 疗 的强 度越大, 治疗效 果越 好 , 但 由于 目前还缺 乏 精确 的靶 向 治疗 技术 , 化 疗 药物在 杀 灭 肿 瘤 细胞 的 同 时也 使 正 常
31 38—31 3 9.
体 和 改善 气道 阻塞 , 提 高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 四是 能充 分
吸 出管腔 内的 坏死 组织 或脓 性分 泌物 , 缓解 呼 吸 困难 , 增 加 患者 的耐 受性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分析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分析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分析以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病症,对氯吡格雷在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

通过阐述氯吡格雷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基本应用,并与其他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并对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水平及血管内皮的影响进行研究。

标签:氯吡格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1 氯吡格雷特点及作用机制1.1氯吡格雷特点氯吡格雷为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与氯吡格雷原形无关,主要经肝内细胞色素P450生物转化形成的代谢产物的作用,可选择性不可逆阻断血小板膜表面ADP P2Y12受体,使受体相耦联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纤维蛋白结合位点隐藏,因此对纤维蛋白原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产生间接抑制作用,阻止血小板进一步聚集。

氯吡格雷为新型噻吩吡啶药物,可直接抑制ADP与ADP受体结合,并选择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进而对ADP依赖性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激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另外氯吡格雷还能够阻断血小板激活后级联放大反应,抑制非ADP激动剂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可逆抑制ADP受体,当与血小板结合后,可直接使血小板凋亡。

1.2氯吡格雷药动力学氯吡格雷通常口服给药,口服后吸收时间较短,摄入75mg可在1h内达峰值浓度,半衰期8h,1/2由肾排出,1/2由粪便排出,其生物活性必须依靠肝脏P450 1A及3A酶系统代谢后才可具备。

食物对氯吡格雷生物利用度无影响,药物至血液后蛋白结合率达98%。

其活性代谢物可在短时间内与血小板结合,并不可逆抑制血小板,通常口服用药2h后即对血小板开始发挥抑制作用,效果依赖剂量,用药5h后达最大抑制强度,并持续24h,用药75mg/d,持续治疗3~7d后血压浓度可达血小板聚集稳定状态,约40%~60%的血小板被有效抑制,出血时间较用药前延长1.5~2倍,375mg剂量可在30min后对50%的血小板产生抑制,停药后5d内血小板可恢复,与血小板的更新速率基本相同。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FIB Hcy 水平的作用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FIB Hcy 水平的作用观察

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FIB Hcy 水平的作用观察王树林(南皮县中医医院,河北 沧州 061500)0 引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是常见性脑血管疾病,由于人们饮食不节,高脂肪、胆固醇类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导致AIS 发生率明显增多,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

针对此疾病,以阻塞部位溶栓治疗为主,达到降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目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较为,血清FIB 、Hcy 水平检测也是疾病诊断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AIS 患者为例,总结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总计600例。

纳入标准:①MRI 、颅脑CT 检查符合脑血管病会议中AIS 标准;②无实验用药禁忌;③无其他心脑血管病史。

排除标准:①肝肾器官功能异常;②实验药物禁忌;③合并恶性肿瘤。

进行分组比较,2组AIS 患者例数相同。

对照组男172例,女128例;年龄50-78岁,平均(59.0±5.2)岁。

观察组男189例,女111例;年龄52-79岁,平均(60.3±5.6)岁。

2组AIS 患者一般资料接近,具有实验可比性0.05。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调整血压、脑保护、并发症防治等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 mg/次,1次/d ,连续用药2周。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氯吡格雷治疗。

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 ,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AIS 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NIHSS 评分以及血清FIB 、Hcy 水平变化情况。

1.4 效果评价标准[2]。

治愈:AIS 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NIHSS 评分减少>90%。

有效:AIS 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IHSS 评分减少介于15-90%。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治疗的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242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120组,试验载荷(氯吡格雷300mg第一剂后,75mg/d)及标准组122例(氯吡格雷75mg/d),用14d。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卒中量表评分(nhiss)相比,不良反应药物,凝血指标。

结果nhiss 评分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负载后nhiss 治疗组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凝血指标治疗前后有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无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及生命的出血和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不显著(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非心脏结果氯吡格雷负荷剂量比常规剂量,并没有明显的安全问题,值得进一步推广。

标签: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进展可以高达30%以上。

研究表明[1],阿司匹林是有效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在脑梗塞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二级预防的ADP受体拮抗剂。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预后有所改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

研究表明[2],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和高峰负荷剂量。

在临床实践中,对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可以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更好。

因此。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减少卒中进展的早期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好。

本文旨在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住院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

1.2入选标准①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病≤12h,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0min;②头颅CT或MRI排除出血性脑卒中;③计划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年龄18~8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中有关2004届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黄益峰;张宇华【摘要】目的:针对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探究.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诊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药物为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而治疗组则采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再联合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在治疗的1~2 d,6支/d(60 mg/d),持续24 h滴注;治疗的第3 ~7 d,2 支/d(20 mg/d),早晚各1次,并持续至治疗结束.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生物指示物( BI)指数.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0. 00% )高于对照组(65. 00% );治疗7 d 后,两组的NIHSS评分、BI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BI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P<0. 05),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于对照组( P<0. 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是治疗急性后循环性脑梗死的优选方案,且更具一定的推广价值.【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9(031)004【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阿加曲班;氯吡格雷;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溶栓【作者】黄益峰;张宇华【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卒中类型疾病[1]。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严重的瘫痪,甚至死亡,给患者带来心理以及生理上的负担。

该疾病急性期时间不稳定,一般在发病后2周内,因此,为避免致残率和病死率,应尽早发现并治疗。

氯吡格雷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研究【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复发;预防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0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257-02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而康复却及其缓慢,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类疾病的发病人数明显的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青少年开始发病,中老年发生致残致死,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为缺血性事件,决定心脑血管事件不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程度,而是决定于动脉血栓形成。

缺血性事件是临床上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年复发率可达14%[1],存活者常常遗留严重的功能缺损,要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防治血栓形成就显得极为重要。

而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故临床上常用包括抗血小板药在内的综合措施预防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年龄45-75岁,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是由动脉血栓性原因引起,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近期手术及活动性出血者排除在外。

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氯吡格雷组)与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阿司匹林组)。

氯吡格雷组30例,男17例,女13例;阿司匹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

1.2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脑保护剂、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

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泰嘉,深圳信立泰公司)50mg/d口服,每天1次;阿司匹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mg/d口服,每天1次;住院治疗2-3周后,门诊随访12个月。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刘汉;蓝菊松【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7(024)027【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ESS评分、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ahel指数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Ban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院时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2、4周后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70-72,75)【作者】刘汉;蓝菊松【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九江332005;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江西九江332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探析 [J], 李霞2.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晓伟;张建国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J], 王志国4.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J], 刘小团5.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用于急诊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J], 高海庆;黄安恒;曾国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它以突发性脑功能障碍为特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需要及时而有效的干预,以尽量减少脑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组合,本文对其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一、药物作用机制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片是一种与ADP受体P2Y12结合的拮抗剂,能够抑制血小板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肠溶片则是一种COX抑制剂,能够抑制血小板产生TXA2,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这两种药物在抗血小板作用上有协同效应,能够更好地预防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临床研究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

该研究纳入了300名接受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而且,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患者的远期预后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安全性方面,联合应用没有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表明该药物组合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是相对安全的。

三、临床应用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已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线药物。

在临床应用中,通常从急性期开始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维持一段时间的抗血小板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定期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出血时间,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出血的风险。

由于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都具有抑制血小板作用,容易导致出血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梁瑞国【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9(014)010【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作者】梁瑞国【作者单位】273300 山东省平邑县精神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由于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时刻在威胁着高龄人群的生命健康,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尤其危险[1]。

缺血性脑卒中大多为急性发作, 通常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发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 致使脑组织出现缺氧性病变, 导致组织坏死, 临床上一般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表现[2,3]。

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
效及安全性评价
卢君慧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单用氯吡格雷和另一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单用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83.3%,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87.2%。

联合用药增加了危及治疗患者的生命出血危险(绝对危险增加2.57%)。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增加不显著,而增加了出血风险,安全性降低。

【总页数】3页(P18-19,38)
【作者】卢君慧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荣军医院,湖北武汉 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吴维英;
2.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吴维英
3.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吴维英
4.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J], 王建忠
5.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陈明祝; 周琛; 陈明玲; 陈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包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两种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被广泛应用。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临床研究还相对较少,这也是我们进行本次研究的初衷。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比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和安慰剂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对象为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纳入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

治疗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比较性。

在疗效方面,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

短期预后主要观察了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的脑血管事件(如再发脑卒中、TIA等)发生率,长期预后主要观察了患者在治疗后1年内的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

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短期预后和长期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安全性方面,我们重点观察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治疗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等,但均可通过对症处理得到缓解,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

结合研究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而且不良反应可控制。

我们建议临床上可以积极推广该治疗方案,以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临床检测研究进展

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临床检测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2-0333-04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临床检测研究进展杨佳慧,刘洪雨,徐忠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33) 氯吡格雷抵抗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实验室检测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通过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析等能筛查氯吡格雷干预后血小板活性,并明确氯吡格雷抵抗机制,进一步为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本文对氯吡格雷抵抗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性事件复发风险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1 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作为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的主要抗血小板药物,指南中推荐其可作为单药治疗的首选抗血小板用药,以及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包括高危TIA或轻型卒中)和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的双联抗血小板用药,临床应用广泛。

但实际上,部分患者虽规律服用氯吡格雷,仍有卒中复发或其他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对于这种现象,既往我们侧重于通过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来分析原因和评估预后,却忽视了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多样性,而实验室检查发现部分复发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未得到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1]。

此定义中包含了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室检测两部分,临床疗效观察指主要不良血管性事件的发生,包括缺血性卒中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性死亡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治疗失败不等同于药物抵抗,临床常用血小板功能检测中ADP介导的治疗中高血小板活性(high on-tr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 HTPR)这一概念来评估个体对氯吡格雷的“低反应”或“无反应”(即氯吡格雷抵抗),是指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仍有高残余的血小板活性(high residual platelet reactiv-ity HRPR)[2],反之称为NTPR。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评价作者:陈丽霞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02期[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溶栓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n=50)、观察2组(n=50)及对照组(n=50),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均服用阿司匹林30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服用氯吡格雷300、600 mg,1次/d。

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

随访6个月内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1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均低于对照组,ADP及AA诱导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吡格雷300 mg即可明显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溶栓状况,效果显著,且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氯吡格雷;急性脑血栓;溶栓效果;安全性评价[中图分类号] R74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040-03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模式的转变,脑血栓的发生率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目前,脑血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已成为越来越多医疗工作者格外关心和重视的热点。

急性脑血栓是脑血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1-3]。

往往发病较急,后遗症患者由于留有持久的肢体残废和语言障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的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脑血栓后遗症痊愈的可能性不大,药物治疗收效甚微。

但能否通过改善患者脑血栓溶栓情况以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此类相关报道较少。

脉血康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脉血康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脉血康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李兴刚【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22(7)27【摘要】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110例CIS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5例。

在临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联合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元因子指标水平。

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常规组的76.36%(P<0.05)。

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

治疗后,联合组椎动脉血流速度峰值、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常规组,血管搏动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

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CIS可有效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元因子指标水平,进而提高整体疗效。

【总页数】3页(P141-143)【作者】李兴刚【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2.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3.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4.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5.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讨 论
2 1 治疗 方 法 .
两 组 均 予 降低 颅 内压 、 轻 脑 水 减
1 临床 资 料
6 个月分别进行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D ) A L 评分和神 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 I S ) ]并采用经颅多普 N H S ,
勒彩 色超 声 ( C 测定 大脑 中动 脉 血 流速 度 ( M— T D) V C 。 A)
急性 缺血 性脑卒 中患 者 2 7例 , 15例 , 7 1 男 4 女 2 例 ; 病 年龄 4 发 0~7 8岁 , 均 6 . 5岁 。其 中基 底 平 17 节梗 死 13例 , 干梗 死 2 8 脑 2例 , 叶梗 死 8例 , 脑 脑 小 梗死 4例 ; 发病 时 间 3~2 , 均 1 . 。均 符 合 4h 平 32h 19 95年第 四届 全 国脑 血 管 病 会议 制定 的诊 断 标 准 ,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 0 7年第 4 第 2 7卷 3期
氯 吡格 雷治 疗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1 1 2例 临床分 析
赵小 茜 董 爱 兰 宋 丛东 王 , , , 萍 ( 1山东省 立 医院 , 山东济 南 202 ; 50 12菏泽 医学 专科 学校 )
(D) A L 评分和神经系统 功能 缺损 评分 ( I S 并采 用经 颅 多普 勒彩 色超 声 ( C 测定 大脑 中动脉 血流 速 度 N HS ), T D)
( MC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A L评 分和神经 系统功 能缺损 评分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MC V A) D V A明显高 于对照 组 , P均 < .5 0 0 。认为氯吡格雷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 的生活质量 , 促进神经功 能恢 复 , 改善预后。 [ 关键词 ] 氯 吡格雷 ; 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 预后 [ 中图分类号 ] R 4 7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0 .6 X( 07 2 -0 4 0 22 6 2 0 )304  ̄2
其 一般 资 料具有 可 比性 。
2 方法
2 5±19 13 .3 2 .0±2 3 01 .2 1 .6±16 74 .1 1 .2±14 36 .1
3 .3±4 6 62 .0 3 .2±5 5 81 .1 4 .3±5 6 25 .5 5 8±5 9 56 .0
注 : 治疗前 比较 , 与 P< .5; 0 0 与对照组 比较 , P<0 0 .5
脑 出血 、 出血 性脑 梗 死 或 伴 有 脑水 肿 的 大 面 积脑 梗 死; 血小 板减少 症 ; 近期有 过 大手 术 、 动性 出血 ; 活 临
床诊断为 心源 性脑梗 死 ; 血 酶原 含量 低 于正常 凝 6% ; 0 已知有出血倾 向; 正在使用肝素 、 华法令 等抗 凝药 物 ; 隙性 脑 梗 死 ; 重 心 肝 肾功 能 不 全 。将 腔 严 27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12例和对照组 15例, 1 1 0
检验 , 检验 水准 = . 5 00 。
3 结果
两 组 治疗前 后各 项观察 指标 变化 见表 1 。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变化 ( ± ) s
组别 n A L评分 ( ) N H S 分 ) V A( m s D 分 IS ( MC c / ) 观 察 组 1 1 2 治 疗 前 2 .4±17 2 .o±2 1 3 .2±4 5 45 .5 29 .7 51 .3 治疗 1 月 个 2 .8±16 1 .4±2 0 4 .2±5 3 20 .2 92 .3 21 .3 治 疗 3个 月 1 .7±15 △ 1 .2±14 △‘ 5 1 74 .3 4 3 .3 5 .2±6 1 △ .4 治 疗 6个 月 1 .2±13 △‘1 ,5±1 1 6 .2±6 7 △ 41 .5 10 .0△ 9 1 .5
人选标 准 : 发病 5d以内 ; 昏迷 ; 无 颅脑 C T或 MR 证 I 实无颅 内出血 ; 次发作 前 无 中风 病史 。排除 标 准 : 本
2 3 统计 学方 法 .
采 用 SS 1. P S 15及 S S . 件 A 6 0软
进 行统 计 分 析 。所 得 数据 以 ±s 示 , 行 配 对 t 表 进
急 性 缺血 性 脑 卒 中是 中老 年 人 的多 发 病 、 常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 , 续 6个月 。 gd 连 2 2 疗 效 评价 . 两组 均 于人 院 当天 及 治疗 第 13 、、
病, 病死率 、 致残率 、 复发率高。20 0 5年 1 一 07 月 20
年 3月 , 我们应 用 氯 吡格 雷 治疗 急性 缺 血性 脑 卒 中 12例 , 1 取得 较好疗 效 。现报 告 如下 。
对 照 组 1 0 5 治 疗 前 2 .2±19 51 .4 治 疗 1 月 个 2 .5±15 30 .3 治 疗 3个 月 2 .9±17 08 .2 治 疗 6个 月 1. 6±15 75 .4‘
合并 妊 娠 ; 能 控 制 的 严 重 高 血 压 (收 缩 压 未
>10 m g 舒 张压 >10 m g ; 脑 C 8 mH 或 0 mH ) 颅 T证 实
[ 摘要 ] 将 2 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 随机分为 观察组 12例和对 照组 15例 , 1 1 0 两组均 予降低颅 内压 、 减 轻脑水肿 、 钙离子拮抗剂 、 清除氧 自由基 、 神经 营养 剂、 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和全身营养支持 治疗 ; 同时予降纤酶 溶于 生理盐水 中静滴 。观 察 组在 此 基 础上 口服 氯 吡格 雷连 续 6个 月 。两组 均 于治 疗 前后 进 行 日常 生 活 能力 量 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