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我国智慧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智慧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旅游业而言,“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究竟什么是“智慧旅游”众说纷纭。

笔者所理解的“智慧旅游”是一种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领域,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那么,“智慧旅游”对旅游信息化意味着什么?这种全新的旅游形态究竟应该如何构建?“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如何推动“智慧旅游”发展?我国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总体特征可归成“起步早、构架清、目标明”九个字,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智慧旅游以技术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初步发展建设阶段。

以初步建立网站为主要目标,用技术推动信息化发展,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大约用了10年时间。

第二阶段,智慧旅游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特征的完善发展阶段。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围绕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完善架构体系建设,对网站内容、框架进行优化。

第三阶段,智慧旅游以信息共享为目标、良性互动为特征的信息公开、服务互动阶段。

从国家旅游局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内容来看,在智慧旅游的第一、二阶段,国家旅游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国家金旅工程”为主要工作目标,在第三阶段则以“三网一库一号一卡”(办公自动化网络、业务管理网络、公众服务网络和综合旅游信息库、12301旅游服务热线,旅游消费卡)为中心工作内容,在旅游电子政务的发展、旅游营销系统和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当前,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信息化规划、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推进,全国行业管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信息化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和面向行政管理的职能逐步发展为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

2011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2亿人,互联网上网人数4.85亿人。

未来随着每秒数据传输速度达到2.5G的超高速网络的建设和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将有更深刻变革。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全力构筑苏北信息产业第一高地(二)强力推进“智慧”建设(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着力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五)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六)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四、重点工程(一)信息产业千亿元工程(二)“智慧”建设工程(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531”示范工程(四)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五)信息惠农兴农工程(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五、政策措施(一)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构建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按照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全面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探索符合市情的电子政务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初具雏形,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2010年,实现增加值62.01亿元,销售309.21亿元,为2005年底的10倍。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48.03亿元,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绿色能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富士康、达方电子等大集团、大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1.96亿元,初步形成“一核”(软件园)、“四特”(软件科技产业园、网新科技园、软件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区格局, 4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11户企业、35项产品通过“双软”认定,网络游戏、动漫、呼叫中心、互联网与无线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各项规划,对于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展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或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战略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是实行大部制改革后第一次系统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规划工作意义重大。

(一)做好“十二五”规划工作是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工业化整体已进入到中期阶段,但工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大而不强。

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国内外环境出现新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的新阶段,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加强整体谋划,理清发展思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把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长远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新路。

(二)做好“十二五”规划工作是积极适应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将要经历一个缓慢而又曲折的过程,也将深刻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

面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坚持全球视野,加强战略思维,深入研究国际产业规划的动向及特点,剖析其战略意图,立足我国实际,制定相应战略和规划,塑造我国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如何提升我国智慧旅游建设水平

如何提升我国智慧旅游建设水平

智慧旅游通过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5G等先进技术,整合旅游目的地资源,全面提升政府、旅游运营企业的旅游管理运营以及营销推广水平和效率,提升游客的体验服务,成为旅游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一度使旅游行业遭受重创,与此同时,预约出行、扫码刷脸入园、无接触服务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倒逼旅游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上智慧化、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之路。

我国应抓住后疫情时代促进智慧旅游建设的新机遇,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智慧旅游建设水平。

我国智慧旅游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旅建设,以数字建设为引领,推进培育发展休闲旅游新的增长点,持续推动文旅行业提质转型升级。

自2010年首次提出“智慧旅游”,之后出台《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2014年对“智慧旅游年”的确定更彰显了我国明确发展智慧旅游的决心,2015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智慧旅游的目标规划,在《“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中》,进一步指出实现旅游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是我们开展该时期旅游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

2012、2013、2016年,国家先后确定3批共61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建设经验和成果为我国整体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我国智慧旅游建设逐步深入文旅各领域、各要素,初步形成省点线面网智慧旅游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我国智慧旅游建设也面临观念理念错位、顶层设计不足、配套设施待提升、服务管理模式待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1、智慧旅游建设观念理念错位由于对智慧旅游内涵和建设标准的概念模糊、定位不清,出现了智慧旅游建设观念理念错位的问题。

一是智慧旅游载体建设与以人为本宗旨的错位。

比如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出现“无健康码不让进”,将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拒之门外的问题。

还出现智慧平台不“智慧”,平台产品单一、捆76| 2021.02772021.02 |绑销售、互动不畅的问题;二是智慧景区建设与智慧旅游内涵的错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12.29•【文号】中办发[2011]40号•【施行日期】2011.12.29•【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2011年12月29日中办发[2011]40号)《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中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序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泛普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第二章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本要求: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篇发展形势 4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5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 19第二篇总体要求 26第三章“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第四章“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第三篇市场开发 34第五章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第六章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第七章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第四篇产业促进 52第八章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第九章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第十章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第十一章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第十二章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第十三章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第十四章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第五篇支撑保障 95第十五章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第十六章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第十七章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第十八章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第十九章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

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八大工程构筑五大体系——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目标与任务基本完善五大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为满足海内外游客的公共需求,而提供的基础性、公益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等内容。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政府主导、全社会协同,公益性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具体工作目标分别是:——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信息全面准确及时、传播渠道多元化、覆盖面广泛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发布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旅游公共信息。

超过50%的游客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全国旅游咨询中心数量年均增长15%。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覆盖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全社会共同保障游客安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轻,旅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安全、顺畅、优质、实惠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从交通枢纽到集散中心(点),从集散中心(点)到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体系,形成各类旅游集散中心(点)1000余个。

完善旅游城镇与主要旅游景区间的公共交通,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主要旅游城市开通观光巴士。

基本形成标识完善、服务配套的自驾游交通服务体系。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

实施免费的旅游景区、公共游憩区等公益惠民资源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0%以上。

建立健全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

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信息化规划

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信息化规划

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信息化规划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序言中国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为推进旅游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作为旅游业首部国家级信息化五年规划,将立足于整个旅游产业,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为旅游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一、现状和形势(一) 发展现状1. 旅游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信息化规划、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推进,全国行业管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信息化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和面向行政管理的职能逐步发展为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

各类旅游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及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旅游电子商务标准(草案)>和<饭店信息管理标准(草案)>两部旅游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完成申报,旅游地理信息、旅游遥感信息、旅游卫星定位信息等多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旅游信息化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范系统>取得初步成果,应用示范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2. 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

以内部办公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发布、公文处理等功能基本实现,办公效率显著提升,行政成本有效降低;旅行社监管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统计与财务系统,假日旅游预报系统等多个行业管理系统稳定运转,管理体系逐步规范,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各级旅游政务网陆续开通,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和在线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形象不断深化。

信息化促进福建省旅游业转型

信息化促进福建省旅游业转型

・ 本文 系 福建省教育 厅社会科 学 究 目( 目 研 项 项 编号: A O 1S 、 J I02 ) 国家旅游局委托项 目“ 旅游信息 ‘ 五 发展规 划原则和思路” 化 十二 ’ 的部分成果。
78
201 年 第 5期 1
《 展研 究 》 发
3 .旅 游行政 办公 自动化
区域内部信息化的建设和客源信息的共享。 此外, 除了福建
汇报 。 2旅 游 目 . 的地营销 系统 ( 咨询网) 建设
重功能, 为拓展境 内外客源市场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同时开 通英、 、 德、 日 韩、 俄五个外语网站, 加大境外市场的宣传促 销力度, 并在后面几年建设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葡
萄 牙 语、 大 利语 、 意 印尼 语 网站, 形成 覆 盖世界 6 %以上地 0
区的l个外语 网站集群, 1 语种数量及信息量居全 国同类旅
游网站之首。 目前, 福建省在 “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的理念 下, 借助网络、 电视等媒体平台, 特别是把互联网作为最重 要的旅游营销手段之一, 并以旅游电子政务网、 旅游公众商
景区景点、 线路、 飞机票、 火车票等旅游信 息, 而在福州市旅 游频道网, 只有对各个景区景点的展示和介绍 。
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监督、 培训和服务, 从而真正地实现福建 省区域内部旅游信息化的统一发展, 发挥整体效益。
3 资金 和 人 力投 入 不 足 .
旅游信息化是发展 的趋势。 要在省、 市建立旅游信息化 体系, 前期须要投人_定的资金。 这样会影响到各自短期的 业绩和政绩, 难免会影响到各单位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热 情, 但从长远来看, 旅游信息化建设落后, 整个区域内部的 旅游业发展也会出现瓶颈, 会导致更大的利益损失。 目前,

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项目技术规范和服务要求

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项目技术规范和服务要求

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项目技术规范和服务要求一、项目概述及要求1、建设背景及整体建设内容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为我国旅游业新一轮腾飞指明了方向。

为响应国务院号召,加快智慧旅游建设,2012年12月,杭州被列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当前,杭州旅游发展已经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智慧旅游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的目标,为杭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冲近两年黄金周全国旅游的统计来看,旅游业作为新列入国民战略性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凸显,旅游井喷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

随着来杭游客量不断增加,杭州旅游的管理和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旅游公共服务、旅游管理服务、旅游营销等,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都有可能营销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目标。

面对可能带来的压力,杭州旅委着眼大局,立足杭州旅游工作实际,在“杭州旅游在线平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杭州智慧旅游建设。

本次招标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子项目:旅游云数据中心(一期)、杭州旅游微信平台、杭州旅游大区欢迎短信系统、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升级、杭州旅游网(中文版)升级。

2、项目设计总体要求(1)建设目标项目建设要求以新一代宽带泛在网、云计算、二三维GIS、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各系统的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支持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海量数据应用,安全的构建杭州“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项目的整体结构。

本招标文件对项目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在旅委现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提供综合信息资源利用和应用支撑服务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杭州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要求投标人依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杭州市智慧旅游系统顶层设计(2013-2017)》等规划,结合自身对杭州“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项目建设的理解与实际经验,从杭州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一个杭州“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项目整体建设思路的设计及实施方案,包括所有数据采集、网络架构、硬件架构和应用软件体系架构等,并实现统一门户的服务模式,如互联网门户、手机微门户等,所有门户和应用系统共享统一的数据中心。

论智慧旅游景区的“数字”和“智慧”

论智慧旅游景区的“数字”和“智慧”

论智慧旅游景区的“数字”和“智慧”智慧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和产业整合网络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

在此背景下,“数字景区”、“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被相继提出。

这是人们思索如何谋求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的嫁接融合、如何转型升级旅游产业以及如何解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实践行为。

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数量多寡和质量的优劣是景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最直观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景区资源保护、利用成效和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形象。

景区发展需要数字作为基础何为“数字景区”?简言之,“数字景区”是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基础层、数据交换平台、软件基础构件层、应用系统层等组成,综合运用3S、多媒体、大规模存储以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深度开发和利用,为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与服务功能的开放的综合信息系统,是一个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支撑的信息化景区。

当前,我国一些旅游景区还处在低端资源密集型产业阶段,把信息化建设引入旅游景区是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能为增强旅游景区现代化管理和自主创新奠定基础。

譬如,在旅游景区中,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规划管理、视频监控、电子票务与门禁、数字化广播、数字导览、网络营销、虚拟旅游与虚拟现实模块、LED/DLP电子显示屏等都可以成为“数字景区”的建设内容。

“数字景区”的建设能在信息共享中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促进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事后管理向超前控制转变,能有效提升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从此角度讲,“数字景区”的建设一方面是信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景区事业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将使景区传统服务向信息智能化服务转变,有利于提升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规划背景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规划目标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方向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规模快速增长,实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推动我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

具体目标包括:1.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到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

2.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推动高质量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产生。

3.关键领域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

4.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制度和政策支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主要措施,包括:1.深化服务业。

推动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服务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2.加强服务业创新能力培育。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3.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兴的服务业领域发展壮大。

4.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延伸,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关键任务根据该规划,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任务包括:1.提升服务业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服务业从标准化服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提升。

2.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位作 为一项 国家经 济政策 的落实 , 要从 “ 赖 性” 需 依
的硬 件环境建 设 ( 区环境 优 化 、 景 设施 升级 ) 然 重 依 要, 但旅 游 业的一 些软 件 方面 ( 制度 、 准 、 才、 标 人 规
划设 计能力 等 方 面 ) 的痼 疾 , 已经 成 为 束 缚 我 国旅
游产业发 展 的制 度 基础 、 强 旅 游业 基础 支 持 系统 加
的建设 , 是未来 旅游 能否健康 、 将 快速 发展 的关键 因
素。 以下 8个 方 面 的 内容 在 旅 游 业 发展 “ 二 五” 十 规 划 中需要关注 :
的关键 。首先 要说 , 政府 是 发 展旅 游 业 不 可或 缺 的
于大 家完成 。可喜 的是 , 内局域 性 的 制度 创 新实 国
践 活 动 已不鲜 见 , 比如 海 南省 旅 游发 展 委 员会 的成
立、 三亚亚龙 湾国家旅 游度假 区开发模 式 的创 新 、 山 东 省旅 游“ 合推 荐一 捆 绑营销 ” 联 制度 的生成等 。
( 者 系 该 院 院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稿 日期 :0 9— 笔 教 博 收 20

系列 的制度 创新—— 如果 把旅游业喻作木桶 , 在桶
底( 社会 需求 ) 断扩大 的时候 , 不 把分散 的桶板 组合 在
桶底 上, 而制 成无 缝木桶 的 关键是 几 组桶 箍, 进 无箍 不成桶 , 了它, 有 各桶板 的长 短才能显现 , 桶板 之 间质 量 的均衡才会被人关注 。制度就是这样 的桶箍。
要从行政 管理和 科学发 展 的角度 对旅 游管理体 制 问
题 加 以梳 理。 同时 , 意建立 区域 旅 游协作机 制。 注 2 确立旅 游规 划在城 市规划 中的法定 地位 。旅 . 游对城 市有综合 的影 响, 了经 济之 外 , 除 还影 响城 市

十二五规划内容分析

十二五规划内容分析

新时期下的“十二五”规划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也将要走入历史。

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的关键一年。

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中,我们取得了那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出现了哪些不足,这些答案随着十一五计划的结束也渐渐浮出水面。

首先,十一五规划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一、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期间平均快速增长1.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这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壮阔的五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二、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作为一个大国,就它的发展成就来说,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那究竟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实惠?其实通过我国近几年关于民生问题相关政策地陆续出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党和国家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还有医疗卫生支出等,我国是连年加大预算安排。

据数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从2010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教育支出从536亿元增长到215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38亿元增长到1389亿元。

大家知道,在这及年里,我们既要抵御外来的金融风暴,又要大力的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特别是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我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了31.7%。

从这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的数据不难看出,我们的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拳拳爱民之心。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第一章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形势一、旅游公共服务“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各地旅游资讯网站普遍建立,12301旅游服务热线逐步开通,旅游咨询热线在主要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在优秀旅游城市基本建立。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建成旅游咨询中心及站点1500余个(不含景区内的游客中心)。

以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为主的旅游公共信息内容不断充实,信息发布渠道逐步拓宽。

(二)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各地旅游安全保障法规、标准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旅游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旅游安全投入逐步加大,旅游安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备,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境内外合作的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旅游保险功能逐步发挥。

旅游业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旅游全行业有效应对了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3·14”西藏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5·12汶川地震”、新疆“7·5”抢烧严重暴力犯罪、2008年末游客滞留泰国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冰岛火山灰等突发事件。

(三)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更加便捷,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逐渐好转,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不断完善,自驾车旅游停车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旅游集散系统初步形成,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有各类旅游集散中心300余个。

(四)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地不断推出旅游公益惠民便民产品和政策,改善休憩环境,不断提高居民休闲和生活品质。

截至“十一五”期末,共开放各类免费公园、博物馆、科普场所等约4000余个;部分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旅游年票,推动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为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优惠政策;建设公共游憩区、特色街区、游览观光步道等公共景观和游览设施;推动完善方便游客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等设施;推动旅游城镇的绿色环保发展。

十二五试题

十二五试题

1.要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A中部地区崛起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 C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D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要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同步、同步。

A居民收入增长和GDP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B居民收入增长和GDP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C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D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3.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政府建设。

A服务型 B现代型 C高效型 D管理型4.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把作为首要目标。

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D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要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

A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B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C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D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社会管理6.《规划纲要》在“改造提升制造业”一章中提出:“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其中提到的重点产业有:①装备制造行业②船舶行业③汽车行业④冶金和建材行业⑤石化行业⑥包装行业⑦电子信息行业⑧建筑行业⑨医药行业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⑧⑨7.要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三网融合。

A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B移动、联通、电信C电信网、广电网、物联网 D广播网、电视网、互联网8.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进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A山东、浙江、福建B山东、浙江、广东 C辽宁、山东、江苏 D浙江、广东、海南9.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B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C积极发展旅游业 D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10.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中国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为推进旅游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作为旅游业首部国家级信息化五年规划,将立足于整个旅游产业,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为旅游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一) 发展现状1. 旅游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信息化规划、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推进,全国行业管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信息化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和面向行政管理的职能逐步发展为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

各类旅游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及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旅游电子商务标准(草案)》和《饭店信息管理标准(草案)》两部旅游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完成申报,旅游地理信息、旅游遥感信息、旅游卫星定位信息等多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旅游信息化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范系统》取得初步成果,应用示范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2. 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

以内部办公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发布、公文处理等功能基本实现,办公效率显著提升,行政成本有效降低;旅行社监管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统计与财务系统,假日旅游预报系统等多个行业管理系统稳定运转,管理体系逐步规范,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各级旅游政务网陆续开通,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和在线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形象不断深化。

3. 旅游在线服务市场快速崛起。

网络预订渠道快速发展,网络预订市场急剧增长,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初具规模。

2009年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规模为3024万人,同比增长77.9%;网上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38.9亿元,同比增长32.3%。

在线旅游市场产业链不断演变,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等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积极利用网站开展在线直销业务,并寻求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途径加大直销力度;各大在线代理商的市场角色日益分化,企业在品牌定位、业务方向和盈利模式上的差异化发展趋势逐渐呈现;网络媒介更加丰富,媒体价值得到有效释放,网络口碑传播对于旅游营销的影响日益突显,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垂直搜索类网站、旅游点评网站等新生业态不断涌现,在线服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4.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目的地资讯网站、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多媒体信息查询终端等为代表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展开,信息服务渠道日益丰富。

目的地网站功能由简单的信息发布向集信息查询、投诉受理、产品推介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转变,信息涵盖内容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12301旅游服务热线工程逐步实施,已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的安装调试工作,大部分省份12301热线已实现开通,12301工程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逐步转入完善和运营阶段,以统一接入号码、规范化流程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问询、旅游提示、旅游投诉等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成为贯穿旅游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旅游信息化发展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地区的旅游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尚显不足,旅游信息化的相关的法规标准相对滞后,旅游管理机构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尚不明显;行业信息化发展整体滞后,行业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中小型旅游服务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目的地营销体系组织松散,缺乏导向,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与人才严重缺乏,面向新型旅游产业化发展所需的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不足,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良性的循环机制,政府和企业有效互动不足、尚未形成合力。

(二) 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旅游信息化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及旅游信息化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旅游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做出了具体指示和安排,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信息化的高效推动。

我国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具体表现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现代服务业较之传统服务业,更突出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

信息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

——由粗放服务业向集约服务业转型。

重点在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集聚能力,由大规模开发建设观光旅游景区(点)向建设旅游目的地转型。

信息化是打破区域界限,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塑造统一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

——由本土服务业向国际服务业转型。

高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需要我国旅游业尽快塑造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是统筹旅游营销资源,建立具备国际水平的旅游产品分销系统的重要保障。

2. 旅游服务水平提升需要信息化的有效支撑。

旅游者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在旅游资讯获取、旅游产品选择、旅游产品购买、旅游在途服务、旅游经历分享等领域产生了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和利用旅游服务信息,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实现旅游全过程的电子化,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3. 区域旅游和谐发展需要信息化的可靠保障。

对区域性自然、文化资源的认知利用和开发保护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推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区域旅游规划和监管,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旅游业面临复杂局面,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各种自然灾害、疫情等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行业联动和区域协同,提升旅游产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4. 信息技术不断演进为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对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等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以互联网、物联网、3G移动通信、云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旅游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目的地营销模式、旅游文化传播、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各环节的信息综合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一)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旅游业“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信息化为传统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把深化信息应用作为主线,提升旅游信息化总体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将组织实施重点示范工程作为抓手,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显著提升旅游信息化应用深度;以制定和完善旅游信息化政策规范作为保障,形成激励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推动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实现旅游产业总体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 基本原则“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四个统筹”的基本原则:——统筹整体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从旅游信息化全局出发,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各自为政、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统筹推进不同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旅游业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统筹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

加强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发挥各方积极性,分工合作、互补互利,以集约化、整体化建设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提高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统筹创新与需求的有效结合。

以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社会感知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产业的改进与创新,借助信息化手段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统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高效协作。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组织推进、标准规范、政策导向等作用,为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全局指导和环境保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有效引导社会各界资源共同投入,提高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在线营销能力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旅游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带动旅游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有效提升,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支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到“十二五”期末,东部地区初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的国际化,中部地区建成一批以数字化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旅游城市群,西部地区基本实现重点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效支撑区域旅游产业联合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建设将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信息服务的泛在化。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基本健全,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

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基本实现省级层面的覆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市场运行的现代化。

在线营销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在线营销预算纳入各级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预算;在线预订成为旅游者出行的主要消费方式,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规模超过1亿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翻两番,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电子商务实现交易流程规范化和电子合同标准化,数字签证认证手段在有条件的区域和旅游服务企业中得到有效推广。

——行业监管的精细化。

旅游电子政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各类旅游业务管理系统功能和架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国家级旅游监测预报体系基本形成,有效支撑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旅游市场运行。

旅游景区的实时监控和应急调度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主要任务(一) 深入推进信息化基础工作,支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加强旅游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优化旅游信息化发展总体环境,使信息化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和支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完善旅游基础信息采集与更新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旅游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促进旅游信息服务传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信息的一致性与可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