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四年级科学下册 5.3《我能撬起地球》教案 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3,我能撬起地球-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3,我能撬起地球-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摘要:从生活到生活,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杠杆原理做实验记录,师下面我们看实验要○、组做分工相合作共完成实验任我能撬起地球设计理念、从生活到生活以生活现象创设直奔主题情景激发学生学科学兴趣;把学到知识用到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科学、历科学探究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科学探究程方法比结论更重要思想也体现了新课程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思想还关了学生对科学问题重证据、胆尝试情感价值观培养教学目标、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杠杆原理做实验记录、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方便教学重难利用杠杆尺平衡研究杠杆是否定省力情感价值培养学生重证据、愿尝试精神使学生关社会生活教学准备支架、钩码、杠杆尺等器材记录表教学程、猜想与游戏激发探究兴趣、设置问题悬念师古希腊著名科学阿基米德说句话“假如给我支我就能撬起地球”他话你相信吗?(信与不信说出理由)师这些都是学们猜想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步就是猜想与假设但仅有猜想是不够希望通这节课学习能让有所收获、课件展示师人们是怎样把这块巨石从山上移到公里呢?(我们生活科技发达代生活很多难题都可以借助先进机械但是没有先进机械古代人们是怎样撬石头和提起两头牛呢?我们起看看)出示古人图片强调棍子作用引出杠杆概念板“杠杆”课件出示概念(学生齐)提出疑问仅有这根棍子行吗?(学生回答)师适引出杠杆三——支、重、力先课件演示告知然板学生说出“三”从而记住这几科学术语二、组织活动与实验开展探究、图片展示巩固认知师我们判断物体是不是杠杆要看它具不具备这三师请学们拿出作业纸组讨论这些生活常见工具是不是杠杆?如是请图上标出它们三如对哪工具有争议可以提出我们共探讨(组汇报)师从古人移动重物我们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师那么杠杆是不是定省力呢?师这只是猜测到底正不正确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要用实验证明接下我们起借助杠杆尺探究杠杆密?、实验探究掌握原理师实验前我们先认识下杠杆尺(课件展示杠杆尺结构和功能)师下面我们看实验要○、组做分工相合作共完成实验任;○每边只能挂串钩码;○3、到杠杆平衡情况先记录到实验记录表再更多平衡情况;○、做实验记录师学们要知道做杠杆尺相关实验步应该是把杠杆尺调节成平衡状态现你们桌上杠杆尺老师已提前调了所以实验程请不要随动两边平衡螺母否则得出实验数据就不准确了了更地到杠杆密我们实验统左边二格挂两钩码作重则右边作力有几种不挂法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每次平衡情况记录下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组活动师组长汇报实验结师据学生汇报板——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师通课件把探究结演示遍助学生进步理杠杆三种类型三、运用知识指导生活师正因杠杆有这些原理因它被广泛应用到生活我们判断下面这两种工具分别属哪种杠杆?说明理由(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师课件出示问题什么有些工具要做成省力杠杆有些却要做成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会给我们生活带什么处?(生讨论交流)四、总结收获消除疑团、学生总结师我们通这节课学习探究活动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多少算多少)、消除课前疑问师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支我就能撬起地球”现相信了吗?(学生能说出再给根足够长合适棍子就定能撬起地球)五、课堂检测课外拓展教师总结、课件出示检测题(生集体回答)、课外延伸调生活有哪些杠杆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3、科学就我们身边希望学们生活处处留心勤动手探究用你们学到科学知识改变我们生活。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我能撬起地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大象版)第57、58页。
【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课程标准中对于观察、实验、制作活动目标要求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基于教材理解】《我能撬起地球》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
这节课是一节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课。
本单元承担的课程目标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根据本单元目标,本课设计了“认识杠杆”、“感受杠杆”、“探究杠杆原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构建杠杆的概念模型,初步建立杠杆的认识,探究杠杆的原理并将其用于日常生活。
【基于学情分析】《我能撬起地球》是在上节学习过《制造平衡》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条件下,探究学习杠杆的原理。
对于本节课活动,由于学生在《制造平衡》这节课已有了实验与记录的切实感受,教师可放手、让他们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自行记录实验结果,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
对于杠杆的认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屡见不鲜,学生可能感觉不难,但学生对杠杆省力和费力工作原理却知道的较少。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杠杆,会说出什么是杠杆,能辩别杠杆的三个点及简单应用。
2、通过杠杆模型体会猜测杠杆省力的条件,并能够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并会用简单语言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体会和验证杠杆的原理。
【学习难点】明确杠杆省力和费力工作原理【学习资源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套2、演示材料:跷跷板、杠杆尺1个、鈎码1盒、重物、起钉锤、钳子。
3、分组体验材料:(每组)自制杠杆1个。
4、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两个钩码)各四组。
【评价方式的设置】【教学/学习活动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一:用观察、体验的方法,借助木棒实物,说出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三个点跷跷板游戏,两位学生上前体验。
小学科学大象社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能撬起地球》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大象社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我能撬起地球》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说出什么是杠杆。
2、能辨认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
3、能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
2、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2、能借助起钉锤、钳子等工具体会杠杆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重点难点
1、用杠杆尺做实验、,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2、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使用杠杠的规律。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我能翘起地球
一、导入新课
看关于杠杆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了疑问,引出了“杠杆”。
2【讲授】我能翘起地球
二、认识杠杆。
1、出示课件:介绍杠杆
师:什么是杠杆?(指着课件)像这样用一根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杆杠有三个点:(语速稍慢)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叫做支点,我们用力的点是力点,重物所在的点是重点。
我能撬起地球
3、我能撬起地球蕲春县张塝镇中心小学詹炳【教材分析】《我能撬起地球》是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这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活动课,是在《制造平衡》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条件下,学习杠杆省力的原理。
对于这个活动,学生已有了切身感受,放手让学生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自主设计、记录实验,通过分析、交流与合作,总结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在九年级学习《杠杆》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理念】1、体现科学课的内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的现象,创设直奔主题的情景,引入新课的学习,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科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即发现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规律,体现科学探究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3、让学生通过体验、操作、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活动中学到新的知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严谨实验的情感价值观。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探究,探究杠杆的省力与费力规律,并能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科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让学生体会杠杆的作用和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验证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进行实验,并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教学准备】装满水的纯净水桶、木板、小木块、杠杆尺、钩码、铁架台、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观看阿基米德图片,简单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以疑激趣:“他真的能撬起地球吗?”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课件我能撬起地球大象版
杠杆省力和费力实验数据记录表
左 实验 顺序 支点到重物的
距离(格数)
边 物重 (钩Βιβλιοθήκη 格数)右支点到力点的 距离(格数)
边 拉力 (钩码格数)
1
2格
2个
1格
4个
2
3
……
……
……
通过实验,我们组发现:当支点 当支点
……
……
时省力, 时费力。
看一看:
生活中的杠杆
阿基米德 (公元前 287-前212),古希腊伟大 的数学家、力学家。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 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 就能撬动地球。
我能撬起地球
首先 让我们来认识杠杆
力点
力点 重点
支点 重重点 点
支点
像这样围绕一个固定的点将重物撬起的简单机械就叫做杠杆。
大家一起 动一动
第一,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力气最 大的同学用力按住杠杆蓝色的一端当 作重物,另外一位同学分别去按杠杆 另一端的不同位置。
第二,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思考: 手在不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第三,每位同学都要亲自体验一次。
挂在杠杆尺 左边的钩码 看作是重物, 钩码挂的格 数就是重点 的位置。
挂在杠杆尺右 边的钩码的重 量就是提起重 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力点的位 置。
挂在杠杆尺 左边的钩码 看作是重物, 钩码挂的格 数就是重点 的位置。
挂在杠杆尺右 边的钩码的重 量就是提起重 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力点的位 置。
我能撬起地球教案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
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记录表、PPT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引出主题1、问题引入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最多能举起多少斤的重物?同学们,地球很重,约为60万亿亿吨,你能不能把地球搬起来呢?但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样的豪言,他的话你信吗?生猜想你想不想搜寻一些证据,看看他说的有没有科学依据?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同学们,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同学,能把一块重100斤的石头给移动了(出示图片),猜猜看他是用什么办法将石头移动?2、引出杠杆概念解释: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出示概念: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为什么用上杠杆后,就会很容易的撬起石头。
二、巧设梯度、认识杠杆1、介绍杠杆的三个点要研究杠杆用力。
首先必须知道杠杆上有三个重要位置。
(出示杠杆撬棍示意图)(边演示边讲解)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杠杆撬重物的位置叫……重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力点。
(板书:画杠杆的简易示意图、支点、重点、力点)2、判断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应用是很广泛的①认识工具羊角锤、钳子、剪刀、天平、锥子、擀面棍。
②判断杠杆工具3、小结: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不同的杠杆类的工具,其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也是常常不同。
三、科学实验、探究原理1、认识杠杆尺出示杠杆尺图片及实物,这就是杠杆尺,①横杠能围绕支点转动。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优质】《我能撬起地球》同步教案
《我能撬起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说出什么是杠杆。
2、能辨认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
3、能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
2、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2、能借助起钉锤、钳子等工具体会杠杆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点:用杠杆尺做实验、,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教学难点: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使用杠杠的规律。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起钉锤、镊子、钳子。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两个钩码)。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
出示课件:跷跷板师:这是什么?师:喜欢玩吗?看“探探”和“究究”也和你们一样想玩跷跷板,“探探”重,“究究”轻,试猜:谁会被撬起来呢?(“究究”被撬起来)师: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课件:(“探探”被撬起来)师:看到结果了吗?有疑问吗?(为什么“探探”被撬起来)师:问题提得真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杠杆(板书:杠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特殊的跷跷板游戏,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积极性。
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了疑问,引出了“杠杆”)二、认识杠杆。
1、出示课件:介绍杠杆师:什么是杠杆?(指着课件)像这样用一根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杆杠有三个点:(语速稍慢)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叫做支点,我们用力的点是力点,重物所在的点是重点。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儿木棍(出示木棍)它是杠杆么?为什么?小结:一根木棍我们给它一个支点时,(画)它就成为了杠杆,这是它的(支点),假如这边有一重物,这儿就是(重点),这儿就是(力点)(板书:支点、力点、重点)(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理解了杠杆的概念,通过实物木板在黑板画图,加深了对杠杆的认识,为突破在探究杠杆的原理时对杠杆尺上支点、重点、力点的清醒认识奠定了基础。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我能撬起地球
阻力点
支点
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时省力
?
动力臂动力点20151050
5
10
15
20
阻力臂
动力臂
阻力点
支点
动力点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不省力 也不费力
阻力点
支 点 动力点
阻力臂 动力臂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
动力臂短于阻力臂时费力
杠杆在我们生 活中的应用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 撬起整个地球。
实验要求:
1.小组分工合作,按照计划进行实验。
2.在杠杆尺平衡时,真实记录实验数据, 不要随意涂改。
3.小心使用实验材料,注意同学安全。
4.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材料,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杠杆尺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阻力臂
游戏要求
• 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力气最大的同学用力 按住杠杆红色的一端当作重物,另外一位 同学分别去按杠杆另一端的不同位置。
• 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思考:手在不同的 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 每位同学都要亲自体验一次。
阿基米德(前287 年—前212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 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科学 家。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能撬起地球》教案3
《我能撬起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说出什么是杠杆。
2、能辨认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
3、能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科学探究能力:1、通过对杠杆模型的体验会推测出杠杆省力的条件。
2、能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与交流。
2、能借助起钉锤、钳子等工具体会杠杆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杠杆省力的条件。
教学难点:明确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材料准备:演示材料:跷跷板、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起钉锤、钳子。
分组体验材料:(每组)自制杠杆1个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两个钩码)各3组教学过程:引入:人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人借助于某些机械就可以变得力大无穷。
也许一块大石头你会移不动,如果你用一根硬棒,就能很轻易的把它移开。
大家想一想,怎样让一个人提起两头牛呢?请看课本中古人想出的办法?提起两头牛也是借助了一根硬棒,是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人们把这个固定点叫做支点。
有一位名叫阿基米德的科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这是他关于杠杆原理研究后的一句大话。
那么究竟什么是杠杆呢?关于杠杆又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板书] 第3课我能撬起地球在学这节课之前我们先自学5分钟自学指导:阅读全文注意以下问题:1、什么是杠杆?杠杆的支点、力点、重点分别是什么?2、是发明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简单机械。
3、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4、用杠杆尺做杠杆省力或费力实验并做好记录。
5、想一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其支点、力点、重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古人是怎样移开大石头和一个的提起两头牛的呢?生:用一根棍子。
大象如何撬起地球的科学教案
大象如何撬起地球的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中撬的定义和原理。
2.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
3. 通过大象如何撬起地球的现象,学习物理学中的撬杠原理和力的平衡。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撬?撬(Lever)是一种基本的简单机械之一,是一种帮助我们产生有效力的众所周知的工具工具。
它是由一个支点、一个负载和一个力组成的。
通过撬的支点,可以将力转换成有效的力,从而实现负载的移动。
2. 撬的原理是什么?撬的原理是利用了力臂的概念。
物理学中的力臂是指力量施加的垂直距离,也就是力量通过杠杆产生的力矩。
当我们在撬杠上施加一个力时,这个力会产生一个力矩,使负载产生旋转力矩。
3. 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原理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之一,它是指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引力,而且这个引力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质量和距离平方成正比。
4. 大象如何撬起地球我们知道,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体重可达到10吨以上。
如果我们想让大象撬起地球,该怎么办呢?让我们看看这样做所需的条件:需要一个滑动摩擦系数类似于冰的地表和一个大到能够瞬间停止并发生重塌的非常非常重的大物体。
假设我们将大象放在地球上,大象所产生的重力将会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这些力将会产生一个力对大象所在的物体产生作用。
因为地球的质量相对于大象的质量来说非常巨大,无论大象如何尝试,它都无法撬起地球。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角度,并将地球当作一个杠杆和大象当作撬杆,大象就可能会撬起地球。
假设大象站在地球的一端,而地球的另一端则先前准备好了一些支点和重物。
大象之能够撬起地球是因为它的质量作为一个杠杆的力臂J和地球的距离R的平方相对较短,而地球的质量则作为负载重量并作为杠杆的重物。
通过调整杠杆的角度和力臂,大象就可以通过杠杆原理撬起地球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撬的概念和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是建立在物理学中简单机械的基础上的,是了解力的平衡和运用撬杠原理的重要前提。
用实验带动学习大象撬起地球教案
用实验带动学习-大象撬起地球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大象撬起地球问题的解决方法。
3.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原理的运用。
4. 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涉及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基础上,通过大象撬起地球问题进行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杠杆原理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是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难点在于大象撬起地球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直接感受杠杆原理的作用。
同时,配合课堂讲解和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步骤一、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杠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杠杆原理吗?可以给我举几个例子吗?”二、探究杠杆原理1. 通过杠杆原理的定义和示意图,讲解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原理的作用。
3. 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讨论杠杆原理的应用。
三、学习大象撬起地球问题1. 让学生预测大象撬起地球的解决方案。
2. 介绍大象撬起地球的真实解决过程。
3. 学生分析大象撬起地球的解决方法,理解杠杆原理在其中的应用。
四、实验大象撬起地球问题1. 按照大象撬起地球问题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原理在其中的作用。
2. 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师总结1. 总结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原理的其他应用情境。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直接感受杠杆原理的作用。
同时,配合课堂讲解和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材料1. 杠杆原理示意图。
2. 大象撬起地球问题实验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完成大象撬起地球问题实验报告,包括问题描述、实验过程、结论等。
2. 考试时出现相关考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3我能撬起地球-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3我能撬起地球-大象版我能撬起地球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以生活的现象,创设直奔主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科学。
2、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科学探究过程方法比结论更重要的思想,也体现了新课程中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思想,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对科学问题重证据、大胆尝试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目标: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记录。
2、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难点: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情感价值: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准备:支架、钩码、杠杆尺等器材,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猜想与游戏,激发探究兴趣。
1、设置问题悬念。
师: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他的话你相信吗?(信与不信,说出理由。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我们知道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猜想与假设,但仅有猜想是不够的,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课件展示。
师:人们是怎样把这块巨石从山上移到公园里的呢?(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生活中的很多难题都可以借助先进的机械来解决,但是在没有先进机械的古代,人们是怎样撬石头和提起两头牛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古人图片,强调棍子的作用,引出杠杆的概念。
板书“杠杆”,课件出示概念。
(学生齐读。
)同时提出疑问:仅有这根棍子行吗?(学生回答。
)师:适时引出杠杆的三点——支点、重点、力点,先课件演示告知,然后板书学生说出“三点”,从而记住这几个科学术语。
二、组织活动与实验,开展探究。
1、图片展示,巩固认知。
师: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要看它具不具备这三个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一,小组讨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如果是,请在图上标出它们的三点,如果对哪个工具有争议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我能撬起地球 教案
3 我能撬起地球
【教学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杠杆使用原理的研究,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记录。
(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
1 这个老人是谁?他说过什么话?你相信吗?
2 这里有一块大石头,300公斤,谁能把它搬走?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移到路边?
3 认识杠杆,讲述杠杆的三个点
4 活动模仿杠杆,撬起字典
5 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
6 实验验证,用实验数据说明杠杆的作用。
“杠杆省力吗?”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看法,在第二部分体验感知杠杆是否省力的基础上,利用杠杆、钩码这些实验仪器,准确记录杠杆省力与否的实验数据,分析找到杠杆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三种规律。
7 阅读“阿基米德的大话”。
8 找一找生活中的工具是杠杆吗?如果是,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9 人体中的杠杆
10 观察思考,拓展交流。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3 我能撬起地球》 大象版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小节。
教学分析本课为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第3小节内容,属于综合探究单元。
目标是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纪录。
本单元设计的探究活动,是在《制造平衡》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学习杠杆省力的原理。
对于这个活动,学生已有了实验与记录的切身感受,可放手让他们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自行记录实验结果、自行总结省力与不省力的各种规律,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深切领会“阿基米德的大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目标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纪录。
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培养学生收集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纪录。
难点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教学准备钩码、杠杆尺、铁架台、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猜想与活动引入师:“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大家相信这句话吗?生:(齐说)不相信。
师:一块很重的大石头,用手搬不动时,用什么方法能使它移动?生:木棍。
生:用起重机。
师:如果是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生:用棍子撬。
师:请看看古人想出的办法是什么。
课件出示:古人用棍子下面垫石头撬大石头师:像这样用一根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课件出示杠杆的概念。
板书:杠杆师:杠杆有三个点: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手作用在杠杆上的点叫力点;重物所在的点叫重点。
课件出示杠杆的三个点。
板书:力点、重点、支点师:同学们,老师请两位同学做跷跷板活动,请一位体重比较重的同学站在木板的一端,另一位比较轻的同学站在木板的另一端,同学们猜一猜,体重轻的同学能否把体重重的同学翘起来?生: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能撬起地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1、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用杠杆尺做实验,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教学难点
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使用杠杠的规律。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阻力点、用力点、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找找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让我们用杠杆
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复习上节课如何使用杠杠尺,如何使杠杠尺保持平衡的。
3、教师演示杠杠尺平衡的例子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那么右边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有哪些情况呢?当两边的钩码数一样说明使用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的钩码多说明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少说明了杠杠有什么作用?所以使用杠杠有可能会省力,也有可能不省力不费力,也有时会费力。
5、(师边演示边提要求和提示)杠杠尺的中间为支点,统一右边挂钩码的点为阻力点,钩码的数量为为阻力,左边挂钩码的点为用力点,不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移动阻力点和用力点的位置,就是改变支点到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
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记录单上。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5、交流汇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6、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使用杠杠有什么规律?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观察思考,拓展交流
1、引导学生认识杠杠并分析这些杠杠的原理:例子:钳子、起钉子锤撬钉子、钓鱼竿钓鱼、裁缝剪刀、剪刀
2、从人体中找杠杠、机器人中找杠杠。
六、阅读拓展:
阿基米德的“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大话,“一只手推动三桅货船”的故事。
教学反思
1、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从教学开始,把如何帮助老师把讲台桌抬起来作为引入,既能挑战学生好胜的心理,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2、探究过程中扶放结合:虽然学生在上节课学过《制造平衡》,认识了杠杠尺,并已经有用杠杠尺做过平衡的实验,也研究了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杠尺处于平衡状态,找出其中的规律。
但对杠杠作用的原理还是不清楚,如果一下子放手让他们研究就会比较盲目。
因此在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后,我还是先演示:“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那么右边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有哪些情况呢?当两边的钩码数一样说明使
用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的钩码多说明杠杠有什么作用?当阻力点的钩码比用力点少说明了杠杠有什么作用?”认识到使用杠杠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在力上不同有什么不同作用,为学生后面的自主探究做了铺垫,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增强探究的有效性。
3、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在教学中,扶于实验记录单,学生把实验过程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在实验后引导学生对收集数据进行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让学生充分交流小组在收集数据的方法并发表意见,对学习过程数据的收集进行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碰到类似的探究如何采用有效和合理的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