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对现代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关系的探讨
2 2 中国山水画 . 中国古代 山水画的主要特 点①要求创造情 景交融的意境 。②空间 处理:采用 “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的手法。③ 表现 手段 ( 笔墨技法 ) 上 的 鲜 明特 色 。 3 、 系 统 分 析 它 们 的 异 同 3 1 相似点 : . ( 1)艺术 境界 :情景 交融 的意境 。两者追 求艺术境 界都是 一致 的。园林讲求 “ 寓诗情画意于 自然景物之中” ,而山水画强调既要真实描绘 自 然景物,又要抒发作者的情感,可见, 二者都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 )含 蓄 美 :两 者 都 注 重 “ 蓄 美 ” 园林 布 局 曲折 自由 , 2 含 。 常用假 山、小 院、漏 窗作屏障 ,适 当阻隔游客视线 ,使人们几经 曲折 才能逐渐见到 园内全 貌,有柳暗花 明又 一村 的感觉 ,这样游客感受到 的意境更加含蓄深远 。而好的 山水画 在表现手法上 也要善于 “ 隐藏 ” , 注重 “ 含蓄美 ” 。 ( )自然美:两者都强调 自然美 。园林 以 自 为美,植物配置不 3 然 按直线排列 ,姿态 自 然天 成,不受人 工约束 ,而 山水 画表 现树木花卉 也讲 究形 态 的潇 洒 自然 ,布 局 洒脱 自然 而 忌 讳刻板 规 则 。 ( )虚实对 比:两者都注重 虚实对 比。在 园林 中虚与实常表现为 4 山为实 ,水面为虚 ;近景 为实,远景 为虚:景物为实 ,倒 影为虚等许 多景 致的对 比;而在 山水 画的画面 上,景物是实 ,空 白是虚;黑是实, 白是 虚 ;有 色 为 实 , 无 色 为 虚 。 ( 5)借助文学艺术形 式来增强 自己的艺术感染力:在园林 中,匾 额 、楹 联点出周围风景 的意境 ,而 山水 画 中常题 写诗词歌赋,增强画 中意境的表达,可见两者都注重文学艺术形式来增强 自己的艺术感染力。 ( )空 间处理 :小中见大 。两者在空 间处理上都采用 “ 中见大 ” 6 小 的手法。园林常用假 山、建筑、廊 、墙 来分隔空 间,还采用借景的手 法,在有限的范 围内创造 无限景色 ;同时,园林 中的假 山池塘 ,浓缩 了大 自然奇 山秀水之美 , 漫步庭 园树石之 间, 仿佛 置身于 山林之 中, 这 与 山 水 画 “咫 尺 山 水 蕴 千 里 江 山 ” 有 着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 ( 7)与 传 统 文 化 观 念 有 着 密 切 关 系 两 者 都 与 传 统 文 化 观 念 有着 紧 密联系。 山水画要求使 自然 山川和 画家的意 念合二为一 ,而园林在 山水 、植物等 自然景物之 外,又 引进 了建筑 、文学等 各门艺术 ,把人 工美和 自然美 巧妙 地结合起 来。 3 2 不 同点: . 园林 山水画 () 1 完成作品所需客观 条件 场 地、花 木 、山石 、物力 、人 力 纸张 笔 墨 () 2 空间视觉艺术效果 立 体 平 面 ( ) 间 3时 四季变化 四季不变 ( )审美感 知方式 4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关系探究
2016年第8期现代园艺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和时代优越性,这种独特魅力形成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因于中国山水画的作用和影响,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古人对山水的热爱形成了山水画,对山水的创造导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出现,两者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这种对山水的追求使得古代文人雅客一直心存好园者好画、好画者好园的艺术心结。
1一致的艺术理念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尽管丰富多彩,而绝非随意而成,其核心理念是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念,非常重视用画造神,尤为注重自然与人类的统一、和谐。
中国山水画这一核心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终于内化为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精髓,并一直都是其价值观念的核心要素。
园林一方面成于面画,是画卷的重要体现方式;另一方面“立体的画卷”又为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有效的素材粉本。
天人合一艺术理念的影响,使得中国山水画以其独到的视觉形式传载着人类的思想情节,其不但需要表达艺术的空间形式,而且还体现着“坐究八荒”、“周游四海”的精神情怀。
不仅要有延续时空的艺术形式,还要有承载“千里画卷”的艺术意蕴。
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是动态的、连续的景观形式,是时空概念的综合体现方式,它用时间的意象代替了空间的物象,既追求物景的实在,又讲究物景的虚拟,最后体现的却是意境的整体顿悟。
2构图方法的关系2.1立意绘画的基础在于立意,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成足在胸”、“先意后笔”。
中国山水画在绘画中不但需要模仿自然景物,而且更需要对自然进行艺术总结,既要注重绘画的整体美感,又要讲究艺术的生命,这与中国古典园林非常相像。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规划思想的“因地制宜”就是所谓的立意。
立意规划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设计出的园林有长有短、有度有势。
成功的园林景观背后是明确立意的支撑,这种明确的立意使得园林设计和建设中的任何元素,都需根据立意的规划重组资源和因素,并最终实现不着痕迹、浑然一统的设计效果。
谈中国绘画对中国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
中 国园林 在 世 界 园林 体 系 中 占有 一 席 重 要 的 地 位 ,其 造
的最 高 水 平 ” 美 名 。 家 园林 的狮 子 林则 是 以倪 云林 为 主的 的 私
园艺术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在历史上对欧洲的造园艺术产生 过重要 的影响。中国园林是经过多种艺术 : 画、 绘 诗词 、 建筑 、 工艺美术等长期相互交融渗透后发展 出来的一个体系完备的 艺术 门类。其 中, 画对 中国造园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造园 绘 与绘 画是两个在历史上并行 的艺术 门类 。园林与 山水画关系 最密切 , 夸张地说 , 如果没有 山水画 的出现也就没有中国山水 为骨架的园林形式诞生和稳定发展 。
一
大 自然隐居。 他们的指导思想是 以老庄 为主的玄学 , 在生活中
的艺术创作表现为山水画和山水园。
流 传 至 今 的 山水 画论 有 顾 恺 之 的画 评 和 谢 赫 的 画 论 。谢
。
经 营位 置 是 指绘 画技 法 的 的构 图 问题 , 园林 中 则指 景 物 而
的布局安排 , 空间的连贯 、 衔接 、 两者之 间有共通的道理 。 中国 古典 园林 的布 局与绘 画理论 中的经 营位 置道理同 出一 脉, 是
北宗与文人画和文人 园, 清代李渔与芥子园和《 芥子园画谱》 ,
更是从原生态 自然走入人工 自然 的创作与在创作 。园林中的 骨气和 自然气的兴衰与跌涨同当时画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的叠 山垒石 , 开泉凿池 , 就如 同画家在纸上运笔 , 讲究高下 、 虚
实、 开合 、 收放 。 应物象形” 在园林 中体现为景物的造型和尺 “ ,
空 间经营与要 素组合 , 传移模写与缩天缩地 , 都是相对应 的。 隋唐宋 山水 画发展是 自然 山水 园由写实转 向写意的重要
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对现代古典园林的影响
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对现代古典园林的影响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对现代古典园林的影响引言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被誉为一对“姐妹艺术”。
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的文人画家寄情于山水幽境,将绘画所描写的意境融入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使得“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园林画境成为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
1、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江南园林甲天下”,山水画的绘画理论与创作技法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最为深刻,可以说,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所在,很好的诊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论文以中国传统山水画和江南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两者在人文精神、审美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在发展史上可谓是水乳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画和自然山水园的萌芽阶段;进入隋唐、宋元时期后,山水画和古典园林的发展迈入了成熟期,尤其是两宋时期文人写意山水园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到了明清时期,二者的发展空前绝后,均达到了鼎盛期。
从历史的发展上可知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如画家亦造园家、画论亦园论、画境亦园境、画情亦园情。
这些为由传统山水画探究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江南古典园林具有相同的构成元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
两者都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经过对景观元素常规秩序的创作性排列与重组,从而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
在掇山理水方面,两者皆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且具有互通的艺术法则,皱法与叠山、山石画法与置石、山石审美原则及水体的开合、聚散变化更是两者互动的体现。
在植物方面,山水画中的宾主秩序、对比统一、孤植和丛植的绘画理论及方法对江南古典园林有着深刻的影响。
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建筑皆注重“贵在位置,精在体宜”,而且园林中建筑的门、窗可充当画框,将内外的景观融为一体。
中外美术史论文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中外美术史论文浅谈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浅谈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作者:XX摘要一个时期的艺术会渗透到这个时期的方方面面,例如园林的营造艺术,凡属风景式园林或多或少地都具有“画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绘画的原则。
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非常紧密,历代的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蔚然成风,不少园林作品直接按某个画家的笔意,某种流派的画风来造园,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的手法屡见不鲜,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
现在将从两者的关系,从立意,构图,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共同点来阐述山水画渗透于中国古典园林中。
分析美术与园林,两者之间的联系。
正文一.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山水画的出现历史悠远,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真正发展于隋唐。
隋朝时期,从创作的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了秦汉时期,着重描绘劳动生活的场面,统治阶级士大夫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到魏晋时期,山水画逐渐有了意境,不再是具象的东西,也开始出现适中的真意深情。
山水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隋代和唐初的大兴土木工程即宫殿、台阁的大量建筑上。
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便要绘制大量的山水背景,出现了李思训、吴道子、王维等人。
唐末、五代、宋初产生了“百代标程”、“照耀千古”的大山水画家,如孙卫、荆浩、李成、范宽、董源等等,都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大画家。
这段时间的大山水画家多位是隐士,他们的山水画成就特别高。
隐遁山林的画家,自然以山水为主,所以北方的人物画、花鸟画不是特别好,而山水画出名。
他们都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地区山密浑厚、势壮雄强的特色,称北方画派。
其实五代宋初时期的南方山水画成就也不低,南唐的大山水画家董源、卫贤、赵干等成绩很高。
由于南唐的群臣都是文学和艺术上的能手,所以南唐绘画,诸如花鸟、人物、山水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浅谈中国古典绘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
浅谈中国古典绘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
文/ 徐蕾
摘 要 :中国山水画伴随 着历 史的脚 步不断的 向前发展 ,并且 在这一期 间受到 中国传 统 山水风景 画的影 响 ,中国
古典 园林一 直是循 着绘 画的脉络发展起 来的 ,两者的 关 系在 一定的时期 内是相 互影 响 ,相互促进 。绘 画理论 对于造 园 起 了非 常重要的指 引作用 。 自唐 宋以来 ,造 园思想开始渐 渐以诗情 画意为主导 ,在此 思想的影响之下 ,开始形 成 了含
达, 则是 “ 无声胜有声” 的处理手法 。 3 . 两者都强调 自然之美。古 典园林 强调的 以 自然为美 , 比如说 大 自然 中植 物 的配置方 式 , 不刻 意按 直 线进 行 排列 , 不加 任何 的人 工修 饰 , 使其 浑 然 天
成 。4 . 两者 都强调 虚实之 间 的对 比。在 古典 园林设 计 中 , 对 于 虚实 的表现手法 有很 多。例 如 , 山水之 间一实一 虚 的对 比; 近 景远 景之 间虚 实的对 比 ;景 物 和水 中倒影 之 间虚 实的对 比 ; 还有 色彩处理 上虚 实的对 比等等 。5 . 通 过文 学来增 加艺术 的 感染 力 : 在 古典 园林 中, 随处可见 的 匾额 、 楹 联 等是用 来 表现 园林 中景 色的 意境 , 而 山水 风景 画中则 常 常通过 题写 诗词 歌
自然为根本 , 却高于 自然 ; 2 . 建 筑之美 和 自然 之美 的融 合 ; 3 . 诗 集绘画的趣味性 ; 4 .意境 的表 达。古代 山水风景 画的主要 特征 表现为 : 1 .需要营造情景交 融的场 景 ; 2 .空间丰富性 的表现手 法; 3 . 绘制方式 。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 国古典绘画之间的相互深刻影响。而要 充分理解园林与绘 画之 间的关联 , 还 需要品味园林设计者 通过 构景艺术 而呈现 出的“ 画意” ; 也就 是说 , ~个 优秀 的园林设计 方案 , 在于 园林 设计者是 否擅长运 用 自然 界 中山石 、 花 草树木 等这些看似寻常 的要素 , 构建 出跟 山水风景画 中那样无论 在造
论山水画与苏州园林的关联
论山水画与苏州园林的关联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中国文人的情怀和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山水画与苏州园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二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山水画与苏州园林在意境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山峦起伏、水波荡漾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宁静的意境。
而苏州园林也以水景为主要构成,多采用曲桥、流水、假山等元素,形成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在古代文人眼中,山水画和苏州园林都是可以使人心境宁静的艺术形式,二者有着相似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
在构图和造景上,山水画对苏州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强调画面的构图和谐、布局得当,追求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而苏州园林的设计中,也注重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布局与空间的处理。
例如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假山、水池、廊亭等元素,正是受到了山水画的启发。
山水画中的山峦河流与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流水交融,共同营造了一种宛若画中的意境,使园林成为了一种三维的山水画。
山水画与苏州园林在审美理念上也有着契合之处。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以“写意”为主要手法的审美理念,强调情感的抒发和艺术的自由创造。
而苏州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中,也注重体现设计者的情感和主观意识,强调园林的“意境”和“寓意”。
园林中的树木、花卉、建筑等,都是设计师在自然中的随意安排,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中“意境超脱”的审美追求。
山水画中的山水元素与园林中的造景手法相得益彰,为园林的审美意蕴增添了新的内涵。
山水画与苏州园林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着深刻的联系。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壁画、书法,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苏州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杰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代表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呈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而苏州园林的建筑、园林规划、景观布局等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审美和文化传统。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山水画画面的铺 陈十分讲究 构 图层 次 , 求“ 要 可行、 可望、 可
园 林 的 发展 则 与 中 国 山水 画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 孔 子 日“ 者 乐 游 、 智 可居 ”要有“ , 身之所容 、 目之所瞩 、 意之所游” 三个层 次。古 典 水 , 者 乐 山 ; 者 动 , 者 静 ” 古 人 描 绘 山 水 , 有 了 山 水 画 ; 园林 的空 间构 图几乎 同出一辙 , 仁 智 仁 。 就 十分讲究深远 、 有层次 , 反映在布
突出的地位 , 树木屋宇 、 道路 、 桥梁是 用来点缀 山水 , 于较 次要 放 的地位 , 如果主次不分 , 则会造 成喧宾夺 主 , 而古典 园林也 同样要
遵 循 这 样 的原 则 。
国古典 园林的核心价值观 。画家一方 面因画成园 , 园林成 为 J 使
“ 体 的 画卷 ”另 一 方 面 以园 入 画 , 又 成 为 画家 的无 纸 粉 本 。 立 ; 园林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与 中 国 山 水 画 的 关 系
王 恒
摘 要 : 析 了中国古典 园林 与 山水 画的共同渊源 与构 图方法, 分 阐明 了二者之 间是相 互渗透 、 互影 响、 相 相互补充 的关 系, 并指 出中国古典 园林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 山水 画的发展 , 而山水 画的不 断成熟与发展也促进 了中国古典 园林的迅速
韵生动 的图景 , 表现作 为 宇宙 的本体 和生 命 的道 ( ) 气 。这就 是 立意是 绘画之本 。中国山水 画提倡 “ 有成 竹” 意 在笔 先” ‘ 胸 “ 意境 ’ 的美学本质” 意境” 中国特 有的术语 。“ 。“ 是 意境说 ” 中 在 “ 夫象物 必在 于形似 , 形似须全其骨气 , 骨气形似 皆本于立意 而归 国美学史上 占有重要 的地位 , 并且是贯穿 中国历 史的艺术创作和 乎用笔” [ 。山水 画不 仅是对 自然 的直接模 仿 , 是对 自然进 行 评论的主导思想 。对“ 而 意境” 的追求 , 以说 是中国艺术所要达到 可 艺术概括 , 经过 “ 是 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 的酝酿 , 而创造 出的既有 的 最 高 境界 。 生命又有美感 的作 品。 中国古 典 园林 也是如 此。园林设 计 中的 意境是 中国古代艺术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 , 尤其与文人画 立意是指“ 因地制宜” 的规划 思想 , 即所谓 的“ 相地 ” 。只有经 过立 家的意识形态相联系 。就山水域而言 , 画家所描 绘的山水不同于 意规划 , 才能相形度势 , 长避 短。但 凡一处成功 的园林 , 扬 必有 其 真实的山水 , 是画家寄寓 自己思想 情感和 思辩观念 的产物 , 是具
中国山水画艺术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艺术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作者:陈扣宏王超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3期一、前言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艺术对造园的影响最广,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绘画美学为现代园林注入了新的源泉,在当代的园林设计中应该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关系的探究,发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理念和创作手法都对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产生了影响。
中国山水画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可以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源泉。
中国山水画形象的展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观念日益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与重视,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也给现代园林设计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历史概述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萌芽期在旧石器时代,其中具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最杰出的创作也是中国园林的雏形。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成长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战乱刺激了当时的学术思潮,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转折期在魏晋南北朝结束后,中国的历史上迎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国富民强,社会太平,政治稳定,呈现出了一副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的成熟期在北宋,社会一直很稳定,统治者很重视绘画艺术的发展,因此画家的地位在这时备受尊崇,山水画大兴。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的兴衰期在元代,山水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原有仿效自然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很多趣味性。
虽然描绘的还是自然美景,但画面中无论是山石、水体还是植物都流露出了清淡、简逸、文雅、高旷的意境,此时的山水注重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形似”了,而是作为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寄托。
三、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共同的创作手法1.空间与边界的处理在山水画中“轮廓”指的是通过描绘物体的构成形成的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通过概貌来完成对物的呈现。
“边界”也可以使园林空间产生丰富变化,首先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常见到的高墙,但这种围墙却并不是园林边界的唯一的形式,构成园林空间界面的物质材料还有山石、水体、建筑、植物等它们使园林空间有了不同的形态和质感,同时又在园林中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创造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路发展下来对象带的园林建筑也起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欢迎阅读!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类园林,从建园的设计思想角度分析,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于园林设计的水平高低也是以是否“宛若天成”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在感受其自然之美之后,将山石、水体和植物的美浓缩、提炼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造就了无数美景名园。
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
与古典园林设计者相比我们现在能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条件下去感知和认识自然,也能利用现代声、光、电等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展现自然之美。
古典园林注重四时得节,也就是将大干世界的万千景象,例如日月光影、山形水貌、绿植树木、春花冬雪等视作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加以充分利用,结合建筑形成蕴含一定意境的园林景观。
所以,设计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己的审美水平就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正的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进而总结提炼这些素材中的美的本质,并将他们独特的美感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体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炼抽象后再利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受众的过程。
师法自然的具体方法不同,从设计思路上看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去夸大突出自然中的景观特点以增强其视觉效果,比如景观中常见的喷泉的设计。
它们在自然界比较少见,但却能体会到它们源于自然的神韵。
第二点就是在现代新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使人类更能感到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者把“自然”作为园林景象创作的原则和艺术标准。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源于中国的古代文人往往将自我情感通过对山水的描摹、吟咏抒发出来。
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相互式影响
元人 的工 笔 白描 园林 之作 在精 细 方面 更胜 于 前朝 。夏 永 的 《 岳 阳楼 图》 富有层 次 感地 展 现 了楼 阁远 近 , 传 递 了“ 气蒸 云梦 泽 , 波撼 岳 阳城 ” 的诗情 画 意 。水 墨园林 绘 画在元 代亦 后来 居 上 , 王 蒙《 具 区林 屋 图》 摹 写杭 州具
镡 33
C
, 云林 即倪 云林 , 子久 也就 是黄 公望 。 园林 家对水 景 的处理 , 尽 得画 图之 水迂 回掩 映 的妙 趣 。 树 木草 卉 , 妻 子久 ” 芝 在 山水 画 中处 于属 从地 位 , 造 型追 求 “ 古、 奇、 雅” 。受 此影 响 , 中国古 典 园林 中 的植物 也是 从稀 不 从密 , 布 置
方 面组 成 : 天色 、 山水 的 自然之 色 , 植 被 的色彩 , 建筑 、 路径 之 色 , 传 统 园林 除 了逼 眼 的 自然 青绿 色 , 主要 便 是
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Vo . No. 16. 3 S p., 0 e 2 06
文 章 编 号 :6 1 4 4 2 0 ) 3— 0 4— 3 17 — 64(06 0 0 3 0
论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与 中 国 山水 画 的 关 系
钱 海月
( 南京 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艺术设 而是 有意识地 加 以改造 、 调整 、
加工 、 提炼 , 从而表现一个精 练概括浓缩 的 自然 。它 既有“ 静
遗产 宝库增 添了一 颗璀 灿夺 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 据有关典 籍 记 载 , 国造 园应 始 于商 周 , 时 称 之 为 我 其 “ 。汉起称“ ” 囿” 苑 。汉朝在秦朝 的基础上把早期 的游 囿 , 发 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 囿行宫 , 除布 置园景供 皇帝游 憩之 外, 还举行 朝 贺 , 理朝 政 。画 家参 与造 园 , 一 步 发 展 了 处 进 “ 秦汉典范” 。北魏 张伦府 苑 , 郡顾辟 疆 的“ 疆 园” 司 马 吴 辟 ,
创作由全盛到衰 落。但 中国园林 的成 就 却达 到 了它历 史 的 峰巅 , 其造 园手法 已被 西方 国家 所推 崇 和摹仿 , 西方 国家 在 掀起了一股“ 中国园林热 ” 。中国园林艺 术从东方 到西方 。 成 了被全世界所共认 的园林 之母 , 世界艺 术之奇 观。 中国造园 艺术 , 以追求 自然 精神境 界 为最终 和 最高 目的, 而达 到 是 从 “ 虽由人作 , 自天开 ” 目的 。它深 浸着 中国文化 的 内蕴 , 宛 的 是 中国五千年 文化史造 就的艺 术珍 品 , 一个 民族 内在 精神 是
艺术创作 的理论 书籍《 园冶》 。它们在创 作思想上 , 仍然 沿袭
唐宋 时期 的创 作源 泉 , 审美 观 到 园林 意 境 的创 造 都是 以 从 “ 小中见大” “ 、 须弥芥子” “ 中天地 ” 、壶 等为 创造手法 。 自然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作者:王彩凤来源:《美术界》 2017年第6期文/ 王彩凤[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摘要】被誉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绚丽瑰宝,其发展也离不开山水画的影响与推动。
中国古典园林更是与山水画合称为“姊妹艺术”,由此可见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在新时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现代园林创作的发展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山水画的视角入笔,从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及创作手法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联系进行阐述,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一、创作背景(一)历史渊源综观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这二者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先秦两汉时期,山水画尚未出现,此时缺乏二维理论支撑的中国古典园林,也处于探索萌芽状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以意趣欣赏为主的私家园林的涌现。
唐以后山水画迅速发展,以其多姿多彩的风格充实了古典园林的艺术源泉,山水画更是为画坛之首,于唐末至宋初进入到高度成熟期。
与此同时,山水画于北宋中、后期进入变异期,抒情写意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高峰。
而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相互对应,相继出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而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又反作用于山水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因景成画”的造园艺术传统。
由此可见,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密切。
(二)画家的双重身份圣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人谓追求山水为追求良好的德行,一些文人画家亦以园林为载体寄托个人情怀,而亲自参与到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去,以二维的绘画理论支撑三维园林的创建,使古典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达成“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效果,具有独特魅力。
如辋川别业“水墨渲染”,艮岳“括天下美”、退思园素净淡雅、狮子林清淡简远……诸多种种难以尽言。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作者:王彩凤来源:《美术界》2017年第06期【摘要】被誉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绚丽瑰宝,其发展也离不开山水画的影响与推动。
中国古典园林更是与山水画合称为“姊妹艺术”,由此可见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在新时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现代园林创作的发展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山水画的视角入笔,从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及创作手法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联系进行阐述,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一、创作背景(一)历史渊源综观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这二者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先秦两汉时期,山水画尚未出现,此时缺乏二维理论支撑的中国古典园林,也处于探索萌芽状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以意趣欣赏为主的私家园林的涌现。
唐以后山水画迅速发展,以其多姿多彩的风格充实了古典园林的艺术源泉,山水画更是为画坛之首,于唐末至宋初进入到高度成熟期。
与此同时,山水画于北宋中、后期进入变异期,抒情写意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高峰。
而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相互对应,相继出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而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又反作用于山水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因景成画”的造园艺术传统。
由此可见,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密切。
(二)画家的双重身份圣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人谓追求山水为追求良好的德行,一些文人画家亦以园林为载体寄托个人情怀,而亲自参与到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去,以二维的绘画理论支撑三维园林的创建,使古典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达成“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效果,具有独特魅力。
如辋川别业“水墨渲染”,艮岳“括天下美”、退思园素净淡雅、狮子林清淡简远……诸多种种难以尽言。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研究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研究摘要: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
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古典园林;相互联系中国传统的山水题材水墨画与古典园林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人通过绘画展现园林景致,认为好的园林处处可入画,并且将作画的理论运用到造园中;在造园中古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的布局中,借鉴绘画的虚实相生、以小见大等艺术手法营造立体的画卷。
许多的画家同时也是园林的设计者,如吴门画派的代表文征明曾为苏州拙政园31处景绘制“设计图”;许多的造园者同时也是很有名气的画家,如《园冶》作者计成,其在诗词绘画上造诣高深。
画家、造园者在婉约的画卷中、高雅的林泉间,表达各自回归自然的情怀。
一、山水画与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山水题材的绘画历史久远,但是山水画一直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题材,直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才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六朝后期至唐初,山水画一直处于停滞或者慢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保留的山水画也很少;到了唐代,社会和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已经很发达,这也促使文学和绘画的快速发展,这个时候的代表人物有李思训、王维等;唐末至宋初山水画的发展已经高度成熟,代表人物有郭熙、米芾、李唐等;元代山水画也是发展兴盛,名作《富春山居图》便是出自这个时候;明清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山水画达到顶峰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吴门画派、华亭派、云间派等可谓百家齐鸣。
相对于山水画,古典园林起源较早,最早的记录在西周时期,当时称其为“囿”;之后汉代出现山水建筑园;南北朝有了自然山水园;唐代同样是由于社会的安定,园林有了飞速发展,有了山水宫苑、游乐地、别业山居等,据《洛阳名园记》记载当时洛阳的府邸园林已经有1000多处;经过唐宋的持续发展,到明代园林无论是造园艺术还是技术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这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南私家园林;清代园林继明代之后同样繁荣发展。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历史渊源
84创意2020/0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从上古的“河图洛书”到“三易”,乃至春秋老子的《道德经》,中国人民对人与自然的认知与思考已然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影响着古代众多艺术的发展,其中优秀艺术的代表就是古典园林与中国国画。
二者的历史延绵不绝,直到当今也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的艺术发展。
尤其国画与园林二者发展交错,意境相通,只是一个跃然纸上,一个现于眼前。
一、古典园林解说(一)古典园林的历史园林是造园人对一块自然区域进行改造,修园葺屋,将场地建为适合人休息居住的环境,将之围起,就称为园林。
园林现为泛指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区域,而古代园林种类众多,各有不同。
古代园林被称为园囿,有圃、囿、园、苑、院几大类。
圃为种菜之地,囿为围合打猎之野,苑为开放狩猎之园,院为居住之所,园则是用植物造园并以墙围起。
“园”在《说文解字》中:“园,所以树果也”[2],形符为“囗”,为围墙围起,圈定范围之意。
在古代,人类居住活动都与生产生活有关,一开始建造管理的大都是苑、囿,供休闲打猎祭祀用。
商周时期,社会开始发展,出现了大量王室贵族私有的的园囿宫苑,如商王帝辛的鹿台、周王姬昌的灵台。
而那时生产力还比较低下,人们都认为大规模兴建营造宫苑是暴政。
《孟子·滕文公下》载:“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到汉晋,门阀世家兴起带动了私家园林的兴起。
到南北朝,佛教建筑也大规模兴建。
《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私家园林与佛寺园林的广阔与壮丽。
唐宋时期,里坊制衰落,市民文化兴起,私家园林逐渐普及、繁多,建筑制式开始规范,如《营造法式》等。
明清时期,封建下的私有经济达到顶峰,官员、文人、地主、富商修建宅邸庭院,如江南四大名园都是在这时期修葺建成,古典园林达到顶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著作为明代计成的《园冶》,系统地记载了相地、掇山、理水、立基、建屋、叠石、植物、借景造园八法[3]。
浅议传统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奈的一种表现。为 了抒发这种感情 , 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中国古典园林不少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的, 从园
林 中的提名 和文字就 可窥其一 斑 : 苏州 的拙政 园 , 园主王献 臣是 明弘治进 士 , 受东厂 诬 陷罢官失 意 回乡 , 请 文 征 明设 计建造 此 园 , 闲居赋 》 意 : ‘ 乎 为孝 , 于兄 弟 ’ 亦 拙者 之 为 政 也 ” 江 苏 同里 的退思 借《 句 “孝 友 此 ;
园,退思 ” “ 语出《 左传 ・ 鲁宣公十二年》 “ :林父之事君也 , 进思进忠 , 退思补过。 这些官场的失意者们 , ” 在 城 市 中购 地建 园 , 自比上 古隐 贤。一方 面借 题寓 意超凡 出世 , 一方 面在 园林 景观 的营造 中表达 自己的精 另 神要 求 , 因此 , 园林 是他们精 神要求 的寄托 和社会情 感 的表达 , 中寓 含 着 比建 筑 和景 观更 深一 层 的社 会 其
关键 词 : 山水 画 ; 古典 园林 ; 影响
中 图分 类 号 : 0一o J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8—23 2 1 )2— 10— 3 0 9 X(0 10 0 1 0
“ 曳 的花草 、 摇 葱茏 的树木 , 巧夺 天工 的堆 山叠石 、 蜒灵 动 的小 池 曲水 、 隐 还现 的翘 角 飞檐 , 实 蜿 欲 虚 相生 的天 际线和迂 回曲折 的园间小 道 ” 如此 让人 神往 的意境 让 人误 以为是 踏人 了一 幅 富有情 趣 的 山水 ,
第 3 卷 第 2期 l 2 1 年 3爿 0 1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摘要: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出现大量新中式、现代中式风格的项目,大多是传统元素符号的堆砌和抄袭,现代中式外衣下潜藏的中国式意境空间营造,却极少被人谈起和重视。
站在为今所用的角度,重新对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意境营造进行探讨是有价值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意境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对意境的营造手法,启发和指导现代景观的空间及理论创作,意图借此摸索提升现代景观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和精神品质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传统韵味,现代景观设计绪论中国古典园林有其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在古典园林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
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随着我国居住小区建设发展速度的逐年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也有大幅度提升,不再仅仅盲目追求千篇一律的欧式风格住宅。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出现大量以新中式、现代中式风格的项目,大多是传统元素符号的堆砌和抄袭,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代中式外衣下潜藏的中国式意境空间营造,却极少被人谈起和重视。
站在为今所用的角度,重新对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意境营造进行探讨是有价值的,并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的拓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营造1、意境的内涵及中国古典诗词绘画的意境“意境”一词在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写道“简单地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此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与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联想。
不同的学术著作中对“意境”的内涵解读有所不同,但是几种对意境不同的界定,都强调意境是艺术世界,产生于创作者、媒介、接收者之间。
这只是对意境概念的大致了解,而对意境的界定并不是本文的议题。
简单的说,意境的内涵就是丰富而复杂的情景关系,也是意境内在的主要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代山水画对现代古典园林的影响引言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被誉为一对“姐妹艺术”。
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的文人画家寄情于山水幽境,将绘画所描写的意境融入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使得“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园林画境成为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
1、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江南园林甲天下”,山水画的绘画理论与创作技法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最为深刻,可以说,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所在,很好的诊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论文以中国传统山水画和江南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两者在人文精神、审美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在发展史上可谓是水乳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画和自然山水园的萌芽阶段;进入隋唐、宋元时期后,山水画和古典园林的发展迈入了成熟期,尤其是两宋时期文人写意山水园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到了明清时期,二者的发展空前绝后,均达到了鼎盛期。
从历史的发展上可知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如画家亦造园家、画论亦园论、画境亦园境、画情亦园情。
这些为由传统山水画探究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江南古典园林具有相同的构成元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
两者都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经过对景观元素常规秩序的创作性排列与重组,从而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
在掇山理水方面,两者皆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且具有互通的艺术法则,皱法与叠山、山石画法与置石、山石审美原则及水体的开合、聚散变化更是两者互动的体现。
在植物方面,山水画中的宾主秩序、对比统一、孤植和丛植的绘画理论及方法对江南古典园林有着深刻的影响。
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建筑皆注重“贵在位置,精在体宜”,而且园林中建筑的门、窗可充当画框,将内外的景观融为一体。
江南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方式也深得传统山水画创作手法的精髓。
山水画构图讲究立意,表达有散点透视法和“三层”、“三远”法,空间处理注重虚与实、藏与露、疏与密、以小寓大和取舍的合理安排,这些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具体的山水画理论分析具体的园林,由谢赫“六法”探究拙政园的造园艺术,从而更加深刻地证实中国传统山水画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影响。
由中国传统山水画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之艺术精髓,从山水画集中窥视江南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己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契机。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理论及创作方法,探讨其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必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典园林及传统自然美学观的深刻理解。
2、由中国传统山水画构成元素分析其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影响郭熙在画论中讲道:“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而古代造园是模仿自然、师法造化,集传统的文学艺术、建筑艺术以及叠山理水、花木栽培技术于一体,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高度融合统一的综合艺术。
由此推断,山水画与园林具有雷同的风景构成元素,如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两者都是通过运用对景观元素常规秩序的创造性排列和重组,从而传达出创作者对环境的生活态度。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绘画理论和技法中详细地记载着各景观要素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这些对江南古典园林艺术的营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下文就由构图要素来分析传统山水画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影响。
2.1叠山置石石为山之骨,而山为园之骨。
叠山置石是中国最古老、最典型、最独特的园林造景手段。
曹林娣说:“中国园林叠山造景以传统的山水画理论为参考依据,画家以笔墨为丘壑,掇山以土石为皱擦。
虚实虽殊,理致则一。
这说明园林中山石的堆叠手法无不与绘画如出一辙。
历史上一些叠山名家本身就是著名画家,如石涛、张涟等。
计成在《园冶》中也有提到叠山应有深远如画的意境。
总之,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叠山置石无不渗透着山水画的精神之妙。
2.1.1“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清初画家石涛曾说:“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云游四方,搜尽奇峰打草稿。
”正如他所说画山石要源于自然,但又不只是对自然简单的诊释,而是通过笔下的山石,以独有的视觉形式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与思想,赋予画面“咫尺千里”的无穷意味。
“画山即画我,我为山,山为我。
”绘画一直以来都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础,即模仿自然,通过概况、提炼与升华,抒发情感,创作出高于自然的的艺术境界。
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亦是如此。
计成在《园冶》中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意思是说,运用真山的意境来堆假山,堆的假山就极像真山。
又说:“稍动天机,全叨人力。
”假山的构成、设计,要运用巧思,完成则全靠人力。
园林中叠山置石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而且随着山水画技法的不断成熟,园林中的掇山艺术越来越具有真山气势,手法也越来越精妙。
2.1.2皱法与叠山皱法是历代山水画家们描绘山、石的纹理、结构、质感和立体感的独特技法。
它是以笔墨的运动变化来表现山体结构的用笔规律,不同的用笔规律就形成不同的皱法。
据记载,前人创造的皱法共有三十余种。
山水画中“皱”的表现是峰表现的依据,要使纹理连续,达到“峰与皱合,皱自峰生”,才能得到自然的感觉。
皱法是连通客观景物与美学思想之间的桥梁,是山水画中非常重要的表现环节。
与此相对应,叠山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皱法对其影响深远。
道济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如山川自具之皱,则峰名各异,体奇面生,状不等,故皱法自别。
”而《园冶》中记载着“渐以皱文而加,瘦漏生奇,玲珑安巧”的叠石法。
山水画中的皱法和园林中的叠石技法互相融合,皱法也成了叠石堆山的术语。
如园林中假山堆叠的“压掇法”取自绘画中的“折带皱”;“拼掇法”取自“斧劈皱”;“随致乱掇”取自“乱柴乱麻皱”。
江南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太湖石假山堆叠方法多取自“卷云皱”。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山水画中的山石与园林中的山石己经合二为一了。
叠山必须先画山,最初的叠山匠师大多是画家,然后依画稿而叠山,其中的画意自然是浓厚的。
“折带皱”的创始人是元代画家倪云林。
他曾邀请好友设计了苏州的狮子林,湖石假山面积虽小,但奇峰林立、洞壑婉转、石径迂回,如入迷宫,颇具艺术魅力。
山水画中不同皱法表达出不同山的特性,或含蓄,或弥蒙,或苍劲,或厚重。
园林中的叠山也是如此,选用不同的石材,或刚劲,或坚硬,或灵秀,或空灵,来表现不同的感受。
如扬州个园中的四季假山:春山灵秀(笋石),夏山空灵(湖石),秋山浑厚(黄石),冬山苍茫(宣石),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描绘的: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不同的石材选择就如同不同的皱法选择一样,成为古典园林造景的表现方法。
2.1.3山石画法与置石《芥子园画传》中讲到:“画石大间小,小间大二法:树有穿插,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更在血脉。
”这句话是说画石的时候不能将石头单独的放置,也不可把大小相近的石头放置在一起,这样给人感觉平淡且不生动。
应让石头大小相间,才能显出石头的乐趣。
这种山水画技法与园林中置石中的散置有异曲同工之妙。
计成在《园冶》中写道:“或峰石两块三块拼叠,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
或数块掇成,亦如前式,须得两三大石封顶。
可见古典园林中的置石讲究以少胜多,三五参差,大小各异,气脉贯通,顾盼呼应。
如留园舒啸亭周围景观,树下有置石作点缀,极富山林野趣2.1.4审美原则清代山水画论《画荃》中曰:“影以善漏而豁”、“势以能透而生”、“透则形矮而势长”、“漏则体肥而若瘦”。
而《园冶·掇山》中讲到:“瘦漏生奇,玲珑安排”,《闲J隋偶寄》中也有“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之说。
于是,古典园林形成“瘦、漏、透、皱”的山石审美原则与山水画的发展密切相关。
“瘦、漏、透、皱”四美最早是由宋代画家米莆提出来的。
后来,苏轼和郑板桥在评论峰石时,将“丑”也归为其中,成为“五美”。
相同的自然审美观和独特的文化积淀促使这些山石审美原则同时出现在山水画和古典园林中。
所谓“瘦”即孤崎无倚,当空兀立,或秀挺如峭然傲立的君子,或苗条如姿态万千的少女。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就是“瘦”的典范。
石而凹凸“漏”和“透”意思相近,指玲珑剔透、四而有孔窍的通达之美。
“皱”是指“丑”隐脉交叉,纹理富于变化。
如杭州的给云峰,在“皱”的表现上极佳指的是奇突之美。
2.2理水如果说山是构成园林的骨骼,那么水则是构成园林的血液。
画论云:“水令人远,石令人古”、“水因山转,山因水活”、“胸中有山方能有水,意中有水方许作山”等等,明确指出了山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水无色却能异彩纷呈,水无形却能仪态万千,江南园林与水有不解之缘,素有无水不成园之说,其实画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理水之法也是同根同源的。
2.2.1师法自然自然界的水体有湖、池、潭、湾、瀑、溪、渠、涧等等,形态万千,情趣各异。
山水画讲究对自然之水进行形神兼备的模仿与再造,在绘画过程中总结出水体的幽远之美,即水体曲折迂回,深远莫测。
正如宋人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所说:“惟溪水者,山水中多用之,宜画盘曲掩映,断续伏而复见,以远至近,仍宜烟霞锁隐为佳”同山水画水景一样,园林之水亦是模仿自然,以“曲”为贵。
江南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手法和意趣也是源于自然界的水体,既要师法自然,又要高于自然,掌握自然水体的形态规律,川页应本性的去营造。
“水本无形,因岸而成。
”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水池几乎都是不规则的形状,靠堆叠土岸和湖石来形成它的边缘线,驳岸曲折、迂回、婉转,从而造成师法自然水面的效果。
园中之水尽量具有自然水体之象,画中之水之境,追求诗情画意之美。
师法自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中水景处理的一个共同基本原则。
2.2.2开合、聚散变化开合是山水画的一种表现章法。
从笔墨上讲,开合是通过聚散、松紧形成表现的节奏[[57]。
清末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凡布景起处宜平淡,中幅乃开局面。
”画论中又有言:“有分有合,一幅之布局固然,一笔之运用亦然。
”山水画水体的绘制在章法上也要讲究开合。
从何处起始,如何生发展开,如何承接照应,如何收合聚敛,都必须有严谨的章法。
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大分小聚”是理水的基本原则。
开与合、聚与散都是对立的,山水画巧妙的处理好了开与合、聚与散的关系,使之在对立中又追求恰到好处的统一,从而使整个水体景观既有起落变化,又能协调一致。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水池形状以自然式为主,水面有开有合、有聚有分,聚则水光微艳、开阔明朗;分则萦回环绕、曲折幽深。
苏州拙政园的水面有聚有散,富于变化。
全园的水体处理主要是“分”,但就中部的水体而言,则是以聚水为主,水面较为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