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听觉-七年级生物下-济南版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课件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四不看”
不在直射的光 不在光线暗的 线下看书。 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探究主题 二
听觉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规律方法
半规管和前庭 耳蜗
外耳道 鼓膜 耳郭
传导声波的通道 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将声波转变成振动 收集声波
三、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
听觉形成的过程
外界声波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应该怎样做? 情境假想: 放学回家的路上, 突然间狂风大作, 电闪雷鸣,乌云密 布,豆大的雨点倾 盆而下,这时候, 你会怎样做呢?
怎样判断要下雨呢?
乌云:看——视觉 狂风:感——触觉 闪电:看——视觉 雷鸣:听——听觉 同所有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 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小实验
用手电筒照射眼
睛,视察瞳孔大
小的变化。
瞳孔
视察记录:
当手电筒(强光)照射时,瞳孔( 变小 );
当手电筒移开(弱光)时,瞳孔( 变大 )。 (选填“变大”或“变小”)
光线经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这些结构有 什么特点?
要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
角膜无色、透明; 瞳孔是光线通过的通道; 晶状体为有弹性的透明体,像凸透镜;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状物质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2.调查青少年近视情况,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方法。 3.学习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 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靠散布在身体
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得的。
感受器 是人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
感觉器官 有些感受器还带有一些附属结构,共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通过眼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重点)3、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4、通过探究引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学动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注重自我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认同视觉的卫生;关爱和帮助视觉有障碍的人群。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学生为主线。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结合老师的讲解;注重学生的观察、讨论的教学方式,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相结合;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突破重点、难点相结合。
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和习惯,自己行动,调查本班的近视率,理论实践相结合。
【课前准备】1、熟练的理解教材,深挖教材的兴趣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及社会实际的结合点;备好课;准备眼球的教学器材;制作精美课件。
2、演示实验的材料器具:凸透镜、白纸板、蜡烛;眼球模型图3、要求学生分好学习小组;搜集有关爱护眼睛的有关资料;调查活动:调查本班同学的近视率。
【教学过程】(3分钟)小小鼻子闻闻香气,小小耳朵听听声音,小小嘴巴说说真话。
讲解:歌词中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是我们人体的感觉器官;生活中让我们有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在生理学上统称为感觉;这些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感觉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结果。
1视频中的生活场景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让我们产生了哪些感觉?七嘴八舌、互相交流纷纷举手,争相回答眼睛看到景色依靠的是视觉;鼻子闻到花香依靠的是嗅觉;耳朵听到鸟鸣依靠的是听觉。
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很好的切入到知识的关节点。
环节二:指导学法自主学习(7分)导语:生活中,感觉器官就像“人体的侦察兵”,灵敏的感知环境的变化。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听觉-七年级生物下-济南版

——听觉
学习目标:
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听觉形成的过程; 了解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听觉的产生
外界声波
外耳道
振动 鼓膜 听小骨 形成
振动
耳蜗
神经冲动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听觉
试写出视觉形成的一般过程
耳的卫生保健
1.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免 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 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 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3.预防中耳炎。 4. 预防外耳道疖
鼻、舌和皮肤
鼻——嗅觉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快速反应
人的听觉B鼓膜内 C鼓室内 D耳蜗内
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D)
D听觉中枢
B半规管
C鼓膜
某人失聪,经检查耳的结构是正常的,那 么病的部位可能是( D )
A鼓膜 C耳蜗 B听小骨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
有些人在乘车、乘船时会感觉不舒服,这 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种结构有关( A )
A前庭和半规管 B耳蜗 C鼓室 D鼓膜
皮肤不能感受外界的( D )
A冷和热的刺激 C压的刺激 B痛和触的刺激 D气味的刺激
能感受气味刺激的感觉细胞位于( D ) A舌表面 B皮肤 C气管和支气管 D鼻黏膜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耳课件 济南版

耳的结构
听小骨 半规管 前庭 与听觉有 关的神经
耳廓
外耳道
耳蜗
咽鼓管 鼓室 鼓膜 中耳 内耳
外耳
• 二、识图作答
右图是耳的结构图,试据图回答: 1、飞机发动机的声波引起 [ 3 ] 鼓膜 振动,其振动 1 通过[ 5](三块) 听小骨 传到内耳,刺激[ 8] 耳蜗 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 2 冲动。神经冲动沿[ 10] 与 听觉有关的神经 ,传到大脑 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5 6 7
小组竞赛 • ④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的是 哪个结构? • 鼓膜
• ⑤听觉感受器在哪里?
• 耳蜗
• ⑥咽鼓管的作用是什么?
• 与咽部相通,使鼓膜内外气压平 衡
外界声波的刺激经过了耳内哪些 结构到达耳蜗?
• 声波的刺激经过了耳廓、 外耳道、鼓膜、(三块) 听小骨、耳蜗。
听觉形成的过程
• 外界声波 →外耳道→鼓膜→ 听小骨→耳蜗(产生刺激) →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 中枢(形成听觉)
外耳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鼓膜:把声波震动转为机械振动
耳的功能
中耳 鼓室:咽部相通,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听小骨:传导振动 前庭 内耳 半规管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受刺激产生神 经 Nhomakorabea动小组竞赛
• ①外耳包括哪几部分? • 耳廓、外耳道。 • ②中耳包括哪几部分? • 鼓膜、听小骨、鼓室。 • ③内耳包括哪几部分? • 耳蜗、前庭、半规管。
耳的结构
听小骨
半规管
前庭 与听觉有 关的神经
耳廓
外耳道
耳蜗
咽鼓管
鼓膜 外耳 中耳
鼓室 内耳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共53张PPT)

小结课堂 盘点收获
我知道了…… 我学会了…… 我明白了……
巩固提升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 的物体的是( C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D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B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8、考场上,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 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挥笔疾书。图7为该过 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挥笔疾书, 这属于 条件反射 (反射类型)。
(2)铃声响起,刺激[ ② ] 鼓膜 产生振动, 振动通过中耳中的[ ③] 听小骨传到内耳的
[⑥ ] 耳蜗 中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 经冲动传[ ⑧] 大脑皮层 。而后产生“铃 声响了,可以答题了”的想法。
分的大小变化是(由大变小)。 (3)近视眼是指图中标号(⑥ )所示结构过度变凸,因
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后,经( 晶状体
)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5)物象刺激了④上的(感光)细胞,这些细胞产生了大
量的(神经冲)动,经( 视神经)传到大脑形成视觉.
遇到巨大声响时……
要迅速张口,使咽鼓 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 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 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 膜。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 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 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 中耳炎。
当我们游泳或洗澡时
戴上耳罩,不让污水 进入外耳道,避免外 耳道感染。
每年的3 月 3日是我国的爱耳日
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课件新版济南版3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 ①咽鼓管与咽相通,可调节鼓膜内外两侧的压力差; ②当鼻、咽喉被病菌感染时,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可以通过咽 鼓管进入中耳,在中耳内进行生长和繁殖引起中耳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内膜 视网膜 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内 容 物
房水 水样液,位于前房和后房
晶状体
位于虹膜和瞳孔的后方,似双凸透镜,有弹性,依靠悬 韧带附着在睫状体上,具有折光性
玻璃体 位于晶状体后面的胶状物,透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拓展 ①房水、晶状体、玻璃体都是无色透明的,都具有折光 作用,其中晶状体起主要的折光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耳的卫生保健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以下几点: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 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 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拓展延伸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那些影响人 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音。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 人,听觉会受到影响,并容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 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眼和视觉
【例1】 (2017·四川内江模拟)近年来,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
越多。预防近视、珍爱双眼,就需注意用眼卫生、了解眼球结构和
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案(1)(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1)1、知识目标①观察并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重点)②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③说出近视的成因及矫正和预防的方法。
2、能力目标:①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近视成因及矫正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利用生物学方法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②通过关注角膜移植,使学生关注社会公益,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即对有关人体如何从外界获取感知的方式、器官并不陌生,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具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觉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并不清晰。
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导模型展示法探究实验法和分析讨论法相结合和的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眼球的结构、功能。
然后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究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形成和矫正方法,并形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和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本节的重点难点。
针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公益,增强社会责任感,设计社会的热点——歌手姚贝娜的角膜捐赠和角膜移植。
并成功的使两人重获光明。
针对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分基础题、易错题和应用题分别练习,促进了对重难点的巩固。
在学习方法上,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来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方法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关爱他人和乐于奉献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眼球的结构模型;“模拟眼球成像”实验装置,需要凸度大小不同的两个凸透镜、一个白板和一个凹透镜、打火机和蜡烛学生准备:预习,收集有关爱护眼睛的资料。
班长调查本班近视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昨天,我们楼下的X明同学说起他讲和爷爷都配了眼镜。
他远处的东西看不清楚,他爷爷近处的东西看不清,他两人的配的眼镜一样吗?展示:大家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很快就有了答案讨论后回答:她近视眼,戴近视镜;她爷爷眼花了,戴老花镜通过身边同学和家长配眼镜,一个看不清近处,一个看不某某处,引出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和后面设计近视眼的形成,预防和矫正前后呼应近视是怎么回事?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眼睛是怎么看清物体的?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探究世界——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济南版生物七下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10分钟达标练习解析版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7小题)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大脑皮层视觉中枢B.视网膜、视网膜C.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解答】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因此形成图象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D。
2.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关于耳的描述错误的是()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B.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口的同时捂耳C.要经常用尖东西掏耳朵D.不要长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否则会造成听觉障碍【解答】A、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A正确。
B、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B正确。
C、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否则易损伤鼓膜。
C错误。
D、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因此,不要长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否则会造成听觉障碍,D正确。
故选:C。
3.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耳的()A.耳廓B.半规管C.鼓膜D.咽鼓管【解答】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耳与听觉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情感目标:
认同耳的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关注听障人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听觉的形成。
2、耳的卫生保健
教学难点
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听觉的形成。
教学准备
教案、课件等
4.小实验:在讨论时,学生发现了难以理解的问题:什么是机械振动?教师通过一个简单实验:看得见的声音,答疑解惑。
三、查病因
通过观看听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分析导致贝多芬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的主要原因。
四、说防护
1.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曾患过耳病,患的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的、病因是什么?
6、认识听觉是人的一种感觉,人还有其他感觉。
参照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尝试绘制知识概念图,并进行交流。
认识到学好耳与听觉相关知识的重要性,积极保护耳,享受美好生活。不歧视残障人士,更应该尊重、关爱、关注残障人士。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学生交流回答,如中耳炎。学生回答后,要给与感谢,从而鼓励更多的同学介绍。
2.说防护:
(1)遇到以下情况,应该注意什么?
掏耳朵、咽喉发炎、戴耳机、服用药物、噪声。
(2)遇到以下情况,应该怎么做?
进水、进虫子、进种子、巨大声响。
(3)晕车晕船与什么结构有关?说明耳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位觉器官。
(4)拓展介绍:人工耳蜗
了解听障患儿的痛苦及渴望,从思想上认同耳与听觉的重要性。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查询、向别人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的用耳习惯。
自学课本,完成相关内容,大体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能及时发现有疑惑的地方。
济南初中生物7下--《5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案 (5)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重点)(2)描述听觉形成的过程。
(重点、难点)(3)了解人类的其他感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耳的结构”的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与耳有关的生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
(2)通过学习“耳的结构”,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10副耳的结构模型学生准备:每4人一组,查阅、收集有关耳方面的信息或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6分钟)采用课件呈现的方式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的提问:1.填图:眼球的结构。
学生回忆上节所学、看书巩固主要内容。
学生抢答:角膜:可以透过光线;巩膜:保护眼球内部结构;脉络膜:营养眼球并形成巩固上节所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回答)2.说出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师归纳:角膜:透光巩膜:保护眼球内部结构脉络膜:营养眼球并形成暗室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网膜:感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晶状体:折射光线3.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教师总结: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暗室的作用;睫状体: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网膜:能感受光线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晶状体:能折射光线。
创设情播放《壹周立波秀》视频,放到一学生观看。
哈哈通过听不到声景激发兴趣(2分钟)半时将声音关掉。
提问:没有声音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过渡:听觉是我们仅次于视觉的第二大信息。
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听觉”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听觉大笑。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近视
视觉—近视
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矫正
矫正
视觉—近视
2.怎样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一要:读写姿势要正确, 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 厘米左右。
二要:看书、看电视或 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 休息一下,要远眺几 分钟。
三要:要定期检查视力, 认真做眼保健操。
视觉—近视
一不看:不在直射 的强光下看书。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听觉——耳
听小骨
半规管 与听觉有 关的神经
耳蜗
前庭
咽鼓管
1.耳的结构咽可鼓以管分使为鼓哪室与几咽部相分通?各有什 么作用?
听觉——耳
耳 的 结构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 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 鼓 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 (传导振动)
鼓 室(咽鼓管)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虹膜对瞳孔的调节
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
看由远到近的 物体:
晶状体曲度逐 渐大,睫状体 逐渐收缩 看由近到远处 物体:
晶状体曲度逐 渐小,睫状体 逐渐舒张
视觉—模拟眼球成像原理
双凸透镜成像实验
双凸透镜成像实验
1、白纸板和凸透镜相 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
凸透镜---晶状体
2、实白验纸中板-成-像-的视关网键膜 因素是什么? 适当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
不要使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 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耳的卫生保健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的病菌可 能通过咽鼓管进 入中耳,因此, 要及时就诊,以 免引起中耳炎。
人体对 周围世 界的感 知—— 听觉
耳的 结构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word学案二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听觉预习学案(二)
一、学习目标:
1、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重点)
2、知道导致中耳炎及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
3、了解其他感受器
二、自主预习:
①通读课本90-94页内容,把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划下来。
②思考:本节课的内容与前面学习过的哪些知识相关联?
③调查你身边有无患过耳病的、患的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怎样治疗、为什么会患这样的病?
三、问卷调查:你认为哪部分知识不需要老师讲?哪部分知识必须老师讲?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济南版生物七下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设计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视觉的形成和眼睛的保护教学设计教材原文: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教材分析】《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济南版生物教材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在安排了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和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的基础上,安排了本节的知识。
这一节知识概述的是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是与前面的神经系统的知识紧密联系的,即视觉、听觉分别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形成的。
济南版教材在本节内容的编写过程中,利用了图片、实验承载了直观的教学信息,注意将较为抽象的视觉和听觉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以说这样的编写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学情分析】作为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和归纳交流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在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神经系统的组成,为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
由于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模拟眼球的成像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调查青少年近视情况,培养学生参与调查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视觉有障碍人群。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教学难点:模拟眼球成像原理【教学手段】1.课前准备:复习上面两节课的知识,学生调查家人和周围人群常患的眼疾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2.辅助教学手段: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直接观察、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归纳、交流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抢答】猜一猜谜语中说的是人体的哪一种器官?两间小屋左右分要到睡觉才关门小小世界都容纳难放一粒小灰尘【体会感受】1.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约90%来自视觉,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大自然,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景色,如果失去了视觉,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状况?2.邀请一位座位靠前的学生和一位座位稍靠后的学生到讲台前面来,准备两条经过加热消毒的丝巾,蒙上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走回自己的座位,现场采访他们“失去”视觉的感受,体会眼睛的重要性,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耳课件(共18张PPT)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二、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产生
外耳道
振动
振动
神经冲动
外界声波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 形成 听觉中枢
听觉
声波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将振动放大)
鼓膜
听小骨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听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耳蜗
(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
自学指导3:
看P95页其他感觉部分, 了解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C.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人体
作业
整理本节知识点
课堂小结:
外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
耳的功能
鼓膜:把声波震动转为机械振动
中耳 鼓室:咽部相通,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听小骨:传导振动
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
内耳 半规管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达标检测
1.乘客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空中小姐发给乘客来自些咀3分钟后 合上课本默写
听觉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思考:美国“9.11”事件中,世贸大厦被撞,当听到
巨大爆炸响声时,有人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赶紧用双手
堵住耳朵。请你分析他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不正确。
应该是要么大喊大叫不堵耳朵,要么堵耳闭 嘴,这样能保证鼓膜两侧气压相等,保护了鼓膜。
(2)飞机上升和下降时,乘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 使乘客张开口腔做吞咽动作,其意义在于调节
鼓 室气 压 与外界 大 气 压 之间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皮肤不能感受外界的( D )
A冷和热的刺激 B痛和触的刺激
C压的刺激
D气味的刺激
❖ 能感受气味刺激的感觉细胞位于(D )
A舌表面
B皮肤赏到音乐之前,声波的刺激 已经经过了耳内的哪些结构?
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完 成助学94--96页内容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 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D )
A外耳道 B鼓膜内 C鼓室内 D耳蜗内
❖ 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D )
A耳蜗 B半规管 C鼓膜 D听觉中枢
❖ 某人失聪,经检查耳的结构是正常的,那 么病的部位可能是( D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
半规管
耳郭
鼓 室
咽鼓管
总结一 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郭
外耳 外耳道
{ 耳
鼓膜 中耳 听小骨
{ 内耳 半规管 耳蜗
听觉的产生
外耳道
振动
振动
神经冲动
外界声波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 形成 听觉中枢
听觉
其他感觉
阅读课本95页第二段及图3.5--19了解人体的其他 感觉器官及意义
鼻、舌和皮肤
鼻——嗅觉
复习回顾 一、眼的结构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近 视
矫 正
三、近视及其如何矫正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2
——听觉
学习目标:
❖1、知道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听觉形成的过程; ❖3、了解人类的其他感觉。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flv 请阅读课本94--95页相关内容,完成助学94-95 页目标1和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