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答案:1.侧重于农业改革,尤其是重视发展谷物种植。 2.强调工业改革的重要性。目的:促进国民经济的顺利 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力量。 3.主张根本性的变革。结果:失败。
要点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 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要点2: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提示:(1)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 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
(2)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3)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 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 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要点3: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提示:(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 (3)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影响经济发展。
3.政治改革 (1)措施: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的批判;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 错案活动。 (2)结果: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赫鲁晓夫自身 也陷入个人崇拜。 4.意义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 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解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 济问题》中论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列宁肯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利用商 品货币关系, 并制订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在 此基础上回答并加以全面论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 得全面支配地位后是否还有必要保留商品生产。
他在《苏经》这本著作中,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结合问题 中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1)在公有制全面确立后, 只要还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两种不同的所有制, 商品关系的存在就仍是必要的。 (2)把商品生产一般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认识。他认为:“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 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3)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 到资本主义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他认为只有存在着生产资料 的私有制,只有劳动力作为商品出现于市场,商品生产才会 引导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总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 是从属于该社会制度的。 (4)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他认为,苏联的 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是 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它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联合起 来的社会主义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
主要讲述《苏经》中的以下几个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关系问题 城乡、工农及脑力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一、苏联模式的一个总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缺少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也没有党内民主,推崇个人崇拜。这些特点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造成中央部门林立。30年代初,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只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有增加了3个。国家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控制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并且经济的总体效益差。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或改善很缓慢。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二战前后是苏联经济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高度集权包括三层含义: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余党,党的权力过大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个人。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党中央凌驾于国家权力机关之上,最高苏维埃成了“橡皮图章”和表决机器,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党内形成书记专权党内民主形同虚设。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国家安全机关的地位空前提高。在革命刚成功的时候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扩大国家安全机关的权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到了和平建设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的活动就必须纳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来,置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斯大林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强调暴力镇压,造成一大批冤假错案,造成严重的后果。1920年列宁建议成立的专门监察机构——监察委员会,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利,它不属于各级党委领导,有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党代会负责,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地位受到削弱,权利受到限制。根本不能发挥监督作用。再次,从思想文化方面讲,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苏联党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表现在自上而下的干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
革】之小船创作
[学习目标]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比较二战后苏联三次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
3.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①
1.背景
(1)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
①农业集体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造成粮食产量低。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赫鲁晓夫领导地位稳固之后,试图改革。
2.内容
(1)农业
①对农产品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
①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②
1.背景: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
2.内容
(1)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
工业部门。
3.结果
(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浪费和腐败问题
• 经济体制内部存在大量的浪费和腐败 现象,使得资源被浪费在非生产性的 领域,影响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运 行。
02
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
• 權力集中导致腐败 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和政府的领导层,导致腐败问题严重,权 力被少数人掌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THE END
THANKS
• 社会不公平 相对较低的社会流动性和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加剧了社会矛盾和 不满情绪。
• 对民生问题的忽视
对民生问题的忽视
• 苏联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投入不足,教育 、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不完善导致社会 的不稳定和民众的不满。
• 通过上述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社 会主义失败的原因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多 个方面。这些原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 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实验的破产。了解这 些失败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在探索和建设 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避免类似的错误,并更好 地改进和发展社会制度。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2023-09-09
CONTENTS
• 经济问题 • 政治问题 • 社会问题
01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
• 内部管理体制不理想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中央集权化的计划经济导致资源配 置不合理、效率低下。
• 低效的生产力水平 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技术创新滞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人们不 断增长的物质需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word版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著
历史背景:是对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又一部历史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曾风靡于苏维埃大地,直到1929年列宁《对布哈林一书的评论》公开发表,这个观点才被否定。斯大林坚持列宁的主张,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的决议,批评了经济科学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象,第一次提出:必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增加一个专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后,组织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进行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这项工作后来被战争所打断,直到战火平熄后才得以继续。
以经济学家康·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为首的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40年代末完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未定稿。1951年11月,苏共中央召开了评定教科书未定稿的经济问题讨论会。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在看过未定稿和讨论会材料后,写信给会议参加者,对会上讨论的有关经济问题,包括一些争论问题,以及教科书未定稿的修改问题,提出了10点书面意见,即《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
这篇意见同“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等几封信,最初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1952年第18期上,同年10月3日、4日的苏联《真理报》加以转载,后来合成一书,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题出版了单行本。
专题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 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 方面来看,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 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 义)。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 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 方面来看,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 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 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 措施。 措施。 3、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发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 是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 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在市 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市 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发挥国家的宏观 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计划, 调控作用。 调控作用。
4.主要内容 4.主要内容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1)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恢复私营经济, (2)工业: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 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商贸:允许自由贸易, (3)商贸: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 品交换。 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5.实质 特点): 实质( 5.实质(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与发展经济。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与发展经济。
高三历史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学习导航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学习导航
【专题解读】
本单元概述了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较长的历史阶段苏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线索,是一部简明的苏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史。
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失败了。苏俄随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至此形成。斯大林模式影响非常深远,不仅对苏联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赫鲁晓夫发起的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持,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上,使苏联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增,但由于个人独断专行,使斯大林模式更加僵化。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但他的不分阶级的“某某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人道主义”,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对苏联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思想混乱,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4)评价 ①积极: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保证军 事斗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②局限: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力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 观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经济困难: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 企业的生产。 ②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频繁发生暴动。 (2)实施: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1)确立: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①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②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③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2)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府主导)
(3)评价 ①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 业化;1937 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 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阻碍了苏联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的体制根源;模式僵化, “二 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一体制,产生了 消极影响。
解析:C 通过材料中“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 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和“列宁……土地所有权”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C 项正确。A、B 两 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相关内容;D 项是斯大林时 期农业集体化的作用。
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几点看法
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几点看法
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全是按照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编造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建立和发展的。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垮台,共产党失败以后,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进行反思我认为是必要的。
1、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法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的。”既然如此,那么存在商品生产,就存在商品交换。存在商品交换,就存在用钱赚钱的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商品交换中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资本。因此,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实质上就是存在资本。
2、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下存在商品生产,是列宁“策划的”。斯大林说:列宁“为了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并且要以全力展开苏维埃贸易,即国营贸易和合作社--集体农庄贸易,把所有一切资本家从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事实是,列宁在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遇到了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前资本主义经济。在这种条件下消灭商品生产进入社会主义生产,占人口大多数的小农不答应,因此行不通。怎么办呢?列宁确实认为要通过商品交换解决工人阶级政府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仅抓住这一点就断定列宁“策划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这是对列宁的诬陷。
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和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制订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不仅仅要进行商品生产,进行商品交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这种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有什么不同呢?首先,这种资本主义生产仅仅是为了解决农民问题不得已采用的后退的改良的临时办法。决不是为了私人发财致富。其次,这种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为无产阶级国家服务的,也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此,这种资本主义是受到无产阶级国家领导的,受到限制的,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决不是为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服务的。最后,列宁把这种资本主义称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这就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两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是受到全体代表同意的。由此可见,列宁“策划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而是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在实行消灭了资本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前必须进行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顺便说说,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前资本主义经济国家里夺取政权以后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必须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这个过渡时期完成后就要消灭资本,取消商品生产,进入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的伟大发现,不仅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指明了道路,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在中国进行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为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提供了榜样。这是毛泽东同志的最伟大功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斯大林就1951年11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讨论会发表的若干书面意见的汇编。斯大林在这本最后著作中对苏联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是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本重要著作。
主要内容
其他信息
社会意义
主要内容
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斯大林批评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创造经济规律的观点,指出经济规律反映客观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制定、创造、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但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并利用它为社会服务,可以限制某些规律破坏作用的范围。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斯大林指出: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的条件下,还必须保留商品生产。但斯大林否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商品,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所有权的转移,所以不存在商品生产。③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问题。斯大林指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但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价值规律只对流通起调节作用,而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只有影响作用。④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批判了雅罗申科“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指出跟满足社会需要脱节的生产是会衰退和灭亡的。⑤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批评了L.D.雅罗申科用生产力组织学来代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斯大林认为,生产关系包括3个方面内容: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说的,“互相交换自己的活动”;完全以上面两项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他把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
2015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考点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分析
(1)确立: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①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②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③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2)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①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 业化;1937 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 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阻碍了苏联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模式僵化, “二战” 后诞生的社会主义 国家大都照搬这一体制,产生了消极影响。
3.教训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注意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高考命题透析
主干知识一 新经济政策
研习高考·明确考向
【例 1】 (2013 年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 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 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 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
归纳特征·概述内容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 20 世纪 70 年代,面对经济 “滞胀”的局面,西方国家 普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 作用 苏联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 体, 证明了斯大林体制的失 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 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开辟了现代化 的新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著
历史背景
是对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又一部历史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曾风靡于苏维埃大地,直到1929年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公开发表,这个观点才被否定。斯大林坚持列宁的主张,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的决议,批评了经济科学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象,第一次提出:必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增加一个专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后,组织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进行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这项工作后来被战争所打断,直到战火平熄后才得以继续。
以经济学家康·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为首的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40年代末完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未定稿。1951年11月,苏共中央召开了评定教科书未定稿的经济问题讨论会。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在看过未定稿和讨论会材料后,写信给会议参加者,对会上讨论的有关经济问题,包括一些争论问题,以及教科书未定稿的修改问题,提出了10点书面意见,即《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
内容提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斯大林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10点意见和与此有关的论文、书信。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17年-1928年)
俄国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实行土地国有化、工业国有化以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渐摆脱了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1921年,苏联推行了新经济政策(NEP),恢复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经济逐渐稳定,并开始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建设。
第二阶段:实现工业化和集体化(1928年-1953年)
1928年,斯大林提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集体农业建设,这一策略使苏联在十年内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建起了一系列重要工业基础设施。同时,农业经历了从私有化到集体
化的转变,农民土地集体化、机器农业和大规模用化肥等措施使得苏联农业从根本上得以
发展。
第三阶段:拓展国际影响力和振兴经济(1953年-1991年)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开始出现一系列内部矛盾和问题,但它仍然保持了其对全球事务
的强势影响力。苏联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勃列日涅夫时代(1964年-1982年)的短暂积极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代(1985年-1991年)的改革开放,然而苏联最终在1991年彻底解体。
简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简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
失败原因:(一).在党的建设中,在领导党和国家的实践中,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中,列宁的遗训被忘记并遭到了破坏;藐视革命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教条化,党的领导干部丧失了政治活动家的素质。
(二).轻视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毫无根据地进行镇压,这一切导致的后果是,斯大林(他虽然是个自相矛盾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他是杰出的)去世后,苏共领导人中就没有出现过思维敏锐、政治嗅觉灵敏、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政治立场鲜明、阶级方法彻底、具有理论概括和作出重大政治结论能力的活动家。(三).没有从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出发,通过解决苏联社会产生并日益激化的矛盾进行深入的理论论证,使50—70年代进行的改革归于失败。而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客观上又导致了社会主义基础的瓦解、资本主义的复辟、苏联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解体。
(四). 那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实不懂得也不想懂得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超越尚未完成的新社会建设的发展阶段而仓促前进。
教训:1.认清发展方向。
2.注重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做到以人为本
3.搞好党的建设。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绷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健全领导体制。第二,加强反腐倡廉力度,创建优良党风,不断完善党群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鱼溅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隋美酮洋众疾苦,多为群众很能够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嗵9]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证党永不蜕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 济问题》中论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列宁肯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利用商 品货币关系, 并制订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在 此基础上回答并加以全面论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 得全面支配地位后是否还有必要保留商品生产。
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的解读
第七小组成员
对《苏经》总体解读
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问题》,是一部在特定历史时期和 历史环境下所写的经济著作,这部 著作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主干内容,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问题、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问题、商品 生产问题等。
主要讲述《苏经》中的以下几个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关系问题
斯大林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强调生产关 系的作用。他批评了雅罗申科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 关系的独立作用在消失的观点。斯大林认为任何社会只要 进行生产,就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关系, 就像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样,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 根本不存在谁“吞没”。 同时斯大林还强调了新的生产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 决定性的力量,“新生产关系是这样一种主要的和有决定 性的力量,正是它决定生产力进一步的而且是强大的发 展”。生产关系的新与旧是相对的,新的生产关系不会一 成不变,当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时,它就会被更新的 生产关系取而代之。 斯大林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为指导, 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 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 生产力的发展”。
他在《苏经》这本著作中,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结合问题 中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1)在公有制全面确立后, 只要还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两种不同的所有制, 商品关系的存在就仍是必要的。 (2)把商品生产一般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认识。他认为:“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 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3)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 到资本主义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他认为只有存在着生产资料 的私有制,只有劳动力作为商品出现于市场,商品生产才会 引导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总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 是从属于该社会制度的。 (4)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他认为,苏联的 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是 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它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联合起 来的社会主义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
城乡、工农及脑力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 题
斯大林认为这三大差别问题是历史性问题,应当把 它分为“本质差别”和“非本质差别”。“本质差 别”表现在城市是工业的中心,乡村则主要经营农 业,工业中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一般的属于全民所有 制,而农业则属于集体所有制。这种差别的消失, 只有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整个社会生产 资料都归全民所有之后,才会实现。 斯大林认为“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本质差别消灭,不 能引导到它们之间任何差别的消灭。由于工业和农 业中的工作条件与差别,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某种差 别无疑是会存在的,虽然是非本质的”,即使到那 时,“非本质差别”还会存在。同理,要消灭脑力 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条件,消除这种非本质 的差别是不可能的。
对《苏经》的评价
主要贡献
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承认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的作用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历史局wk.baidu.com性
夸大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作 用 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忽视了生产力对生 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只在生活 领域起作用,而在生产领域不起作用
(2)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问题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斯大林对价值规律是否存在 和价值规律是否还起作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 为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一定会 存在并且发生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流通、个人 消费的商品交换都存在,因此,在这个领域里价值规律起 调节作用。但是,在生产领域,社会主义实行的是计划经 济,价值规律不起调节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是有国民经济 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只发生影响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关系问题 城乡、工农及脑力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与特点 斯大林指出如同自然规律一样,经济规律也具有客观性。认为 马克思主义把科学规律“了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过程的反映,人们能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研究它们,在 自己的行动中考虑他们,利用它们以利于社会,但人们不能改 变或废除这些规律,尤其不能制定或创造新的科学规律”。比 如,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这个 革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旧的体制内部产 生,只能创造新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建立,正 是由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决定的。 斯大林认为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他不是长久存在的,大部分 时候,它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生作用,经济规律随着客观 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在阶级 社会里受到不同阶级的影响。第三,既要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 性,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