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反应案例

合集下载

第三章硝化反应

第三章硝化反应

OH
3.1
概述
随着与H或被取代基相连接的原子不同, 硝化包括:
C-硝化 N-硝化 O-硝化
产物:
硝基物 硝(基)胺 硝酸酯
R-NO2 RNH-NO2 RO-NO2
3.1
概述
硝化反应包括范围极广,芳烃、烷烃、 烯烃及它们的胺、酰胺、醇等衍生物都可 在适当条件下硝化。
但制备脂肪族硝基化合物要比芳香族硝 基物困难得多。 Why 1935年才合成得到脂肪族硝基物,主要 用作炸药、火箭燃料和溶剂。 本章主要讨论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硝化。
HNO3 + H2SO4 + H2NO3 H2SO4 + H2O H2NO3 + HSO4 + NO2 + H2O + HSO4 + H3O
+ -
3.2 硝化反应历程
• 混酸解离总式:
HNO3 + 2H2SO4 NO2 + 2HSO4 + H3O
+ +
因此,HNO3中加入强质子酸(H2SO4) 可提高HNO3离解为NO2+的程度,大大提 高其硝化能力。 混酸是使用最广泛的硝化剂。
3.3.1 均相硝化动力学 ⑴ 在有机溶剂中的硝化
活泼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三甲苯) 在有机溶剂和大量过量的无水硝酸中低温 均相硝化,硝化速度服从零级反应(与芳 烃浓度无关)。
3.3 硝化反应动力学
⑵ 在硫酸存在下硝化 有吸电子取代基的芳烃(如硝基苯)在 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是二级反应。
v k[ ArH ][ HNO3 ]
3.2 硝化反应历程
3.2.1 硝化质点 已证实:多数情况下,硝化剂参加硝 化反应的活泼质点是硝基阳离子NO2+。 1903年,Euler最早提出NO2+为硝化 反应的进攻质点,直到二十世纪40年代, 通过各种光谱数据、物理测定及动力学研 究,才得到了证明。

1.4硝化反应应用实例

1.4硝化反应应用实例
第四节 硝化反应应用实例
一、硝基苯的合成
NO 2
硝基苯的主要用途是制取苯胺和 聚氨酯泡沫塑料。
1.低温混酸连续硝化
图 苯连续一硝化流程示意图
1,2-硝化锅 3,5,9,11-分离器 4-萃取器 6,7-泵 8,10-文丘里管混合器
优点:工艺成熟,反应平稳,易于控制, 产品质量稳定。
主要缺点:产生大量待浓缩的废硫酸和含 酚类及硝基物废水;要求硝化设备具有 足够的冷却面积且能耗高;安全性差。
1-氨基蒽醌的两种方法
蒽醌磺化-氨解 产品质量好 但是汞害严重
蒽醌一硝化
过量硝酸硝化法
容易发生爆炸
非均相混酸硝化法
三、邻硝基苯酚的合成
邻硝基苯酚的合成 以稀硝酸为硝化剂 以水蒸气蒸馏分离对位异构体
3. 硝基苯生产的安全技术
生产工段属甲级防爆工区 硝酸的腐蚀 温度控制 冷却水引入管装压力计,引入
和引出管都要安装温度计, 保证夹套不 渗漏Fra bibliotek拌要求 不得中断
氧化的危险 搅拌轴采用硫酸做润滑 剂,温度计套管用硫酸做导热剂
设备的密封性 有毒(在空气中硝基 苯最大允许含量5ppm)
二、1-硝基蒽醌的合成
2.绝热硝化
图 苯的绝热硝化流程示意图
1,2,3,4-硝化器 5-酸槽 6-闪蒸器 7-除沫器 8-分离器 9-热交换器 10-泵
绝热硝化工艺:
(1)混酸:HNO35~8%,H2SO458~ 68%, H2O>25%;
(2)苯过量5~10%; (3)硝化温度:132~136℃; (4)无冷却; (5)利用反应热闪蒸废酸。
绝热硝化优点:
(1)反应温度高,硝化速度快; (2)硝酸反应完全,副产物少; (3)混酸含水量高,酸浓度低,酸量大,安全 性好; (4)利用反应热浓缩废酸并循环利用,无需加 热、冷却,能耗低; (5)设备密封,原料消耗少; (6)废水和污染少。

反硝化硝化工艺

反硝化硝化工艺

反硝化硝化工艺反硝化硝化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细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本文将从工艺原理、应用案例和优缺点三个方面介绍反硝化硝化工艺。

一、工艺原理反硝化硝化工艺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转化。

首先,废水中的氨氮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

整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反应式表示:NH4+ → NO2- → NO3- → N2↑二、应用案例反硝化硝化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达到排放标准。

例如,某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反硝化硝化工艺处理废水,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二级A 标准,达到了可回用水的要求。

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减轻了环境污染。

三、优缺点反硝化硝化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反硝化硝化工艺可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2. 节能环保:该工艺利用细菌的作用进行废水处理,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节约能源并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 适应性强:反硝化硝化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处理,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4. 运行成本低:与其他废水处理工艺相比,反硝化硝化工艺的运行成本较低。

然而,反硝化硝化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1. 对操作要求高:该工艺需要精确控制废水中的氧气含量和温度等参数,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2. 需要一定的运行时间:反硝化硝化工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氨氮的转化,处理效率相对较低。

3. 对初始废水质量要求高:反硝化硝化工艺对废水的初始质量要求较高,若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或有毒物质,可能会对细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反硝化硝化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然而,对操作要求高和需要一定的运行时间等缺点也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

某厂TNT生产线硝化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某厂TNT生产线硝化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某厂T N T生产线硝化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某年某月某日19:30,某省某厂TNT生产线硝化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TNT是一种烈性炸药,由甲苯经硝硫混酸硝化而成。

硝化过程中存在着燃烧、爆炸、腐蚀、中毒四大危险。

硝化反应分为3个阶段:一段硝化由甲苯硝化为一硝基甲苯(MNT),用四台硝化机并联完成;二段硝化由一硝基甲苯硝化为二硝基甲苯(DNT),用二台硝化机并联完成;三段硝化由二硝基甲苯硝化为三硝基甲苯(TNT),用11台硝化机串联起来完成。

化学反应式如下:CH3C6H5+HNO3+(H2SO4)─→CH3C6H4(NO2)+H2OCH3C6H4(NO2)+HNO3+(H2SO4)─→CH3C6H4(NO2)2十H2OCH3C6H4(NO2)2+HNO3+(H2SO4)─→CH3C6H2(NO2)3+H2O三段硝化比二段硝化困难得多,不仅反应时间长,需多台硝化机串联,而且硝硫混酸浓度高,并控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因而生产危险性大。

这次特大爆炸事故就是从三段2号机(代号为III_2+)开始的。

发生事故的硝化车间由3个实际相连的工房组成。

中间为9m×40m×15m的钢筋混凝土3层建筑,屋顶为圆拱形;东西两侧分别为8m×40m和12mx40m的2个偏厦。

硝化机多数布置在西偏厦内,理化分析室布置在东偏厦内。

整个硝化车间位于高3m、四周封闭的防爆土堤内,工人只能从涵洞出入。

爆炸事故发生后,该车间及其内部40多台设备荡然无存,现场留下一个方圆约40m、深7m的锅底形大坑,坑底积水2.7m深。

爆炸不仅使本工房被摧毁,而且精制、包装工房,空压站及分厂办公室遭到严重破坏,相邻分厂也受到严重影响。

位于爆炸中心西侧的三分厂、南侧的五分厂、北侧的六分厂和热电厂,凡距爆炸中心600m范围内的建筑物均遭严重破坏;1200m范围内的建筑物局部破坏,门窗玻璃全被震碎;30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部分振碎。

硝化反应与氮化反应

硝化反应与氮化反应

硝化反应与氮化反应氮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而氮化物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化合物。

氮化反应和硝化反应是两个与氮相关的重要化学反应。

本文将分别介绍硝化反应和氮化反应的定义、过程、应用以及相关实验。

硝化反应是指将氨气或氨盐氧化生成硝酸盐的反应。

在硝化反应中,氨氧化而成为硝酸根离子(NO3-),同时还产生水和氢离子。

该反应一般是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如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氮。

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NH3 + 2O2 -> HNO3 + H2O硝化反应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硝酸盐是一种植物可利用的氮源,可以作为肥料施加在农田中,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硝酸盐也是火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用于军事和爆破行业。

氮化反应是指将氮气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氮化物的过程。

氮化反应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将氮气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氮化物。

例如,通过氮化反应可以制备氮化硅、氮化铝和氮化钛等化合物。

氮化反应通常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因为氮气具有很高的键能,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是将金属与氮气在800-1000°C的高温环境下进行反应。

氮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以下反应为例:2Al + N2 -> 2AlN氮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材料制备应用。

氮化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导电性等。

因此,氮化物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如制备高性能陶瓷、涂层和电子元件等。

除了硝化反应和氮化反应,还存在其他与氮相关的重要反应,如还原反应、氨解反应等。

这些反应都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农业、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

总结而言,硝化反应和氮化反应是两个与氮相关的重要化学反应。

硝化反应是将氨氧化为硝酸盐的反应,对农业和爆破行业有重要应用;氮化反应是将氮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氮化物,用于材料制备和电子元件等领域。

对于深入理解这些反应的机理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c C2.硝化反应

c C2.硝化反应

23
F.N.A.=
废酸中硫酸的质量 废酸的总质量
×100%
w(H2SO4) = ×100% 100-5w(HNO3)/7Φ
24

D.V.S.与F.N.A.的关系(Φ=1)
D.V.S.= F.N.A. 100-F.N.A. D.V.S. 1+D.V.S. ×100%
F.N.A.=
25
例: MA: S 65%, N 31%, W 4%, 求 D.V.S 值 和 F.N.A。 (设φ=1) 解: D.V.S = 65 /(100 – 65 – 5 × 31 / 7)= 5.0 F.N.A(%)= [ D.V.S /(1+ D.V.S)] × 100 = 83.3(%)
30
四. 配混酸工艺
配混酸是首道工序
p21
1、配酸锅工艺条件的考虑(安全)
a、有效的搅拌混合装置
b、好的冷却换热装置
c、防腐能力:可搪玻璃
#
31
2、间隙式配酸操作 ☆
p21
安全的配混酸方法应是:
在有效的混合搅拌和冷却条件下,将硫酸先慢、
后渐快地加入水或废酸中,并控制温度在40度以下,
最后再先慢、后渐快地加入硝酸。 配制的混酸须分析、调整至合格!
快速型——慢速传质型
甲苯在质量分数为66.6%~71.6%的硫酸中的硝化属于此种类型。
瞬间型——快速传质型
甲苯在质量分数为71.6%~77.4%的硫酸中的硝化属于此种类型。
18
2.4 混酸硝化工艺
一.优点:
硝化力强,速度快,硝酸用量近理论量;
混酸中硝酸的氧化性低,氧化副反应少; 硫酸热容量大使反应较平稳;

图 间歇硝化釜
39

第5章 硝化反应

第5章 硝化反应
(1)避免使用大量硫酸作溶剂,减少或消除了废酸量; (2)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得到特定异构体的产品。 (3)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酸酐等。
6、气相硝化法
工业实例: 苯与NO2在80~190℃通过分子筛处理可转化为硝基苯。
2017/2/22
15
5.2 硝化反应历程
+ X-NO X + NO 2 2 一、硝化剂的活泼质点
2017/2/22
13
4、非均相混酸硝化法
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是液态时,常 常采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过剧烈的搅拌,有 机相被分散到酸相中而完成硝化反应。这种硝化方法 有很多优点,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最重要的硝化方 法.也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2017/2/22
14
5、有机溶剂中的硝化法
能够生成硝基正离子(NO2+)的试剂
二、硝化反应历程 以苯的硝化为例,其反应历程可以用下式表示:
H + NO2+ NO2+ + NO2 快 NO2 + H+
2017/2/22
16
硝化反应的特点

反应不可逆 反应速度快,无需高温 放热量大,需要及时移除反应热


多数为非均相反应,需要加强传质
6、硝酸盐与硫酸
硝酸盐和硫酸作用产生硝酸与硫酸盐。实际上它是无水硝酸与 硫酸的混酸: MNO3十H2SO4= HNO3十MHSO4 M为金属。常用的硝酸盐是硝酸钠、硝酸钾,硝酸盐与硫酸 的配比通常是 (0.1~0.4):1(质量比)左右。按这种配比,硝酸盐 几乎全部生成NO2+离子.所以最适用于如苯甲酸、对氯苯甲酸 等难硝化芳烃的硝化。
空间位阻效应不明显

硝烟反应案例

硝烟反应案例

硝烟反应案例
硝烟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含硝酸盐的物质中。

这种反应通常是一
种爆炸性的化学反应,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硝烟反应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第一个案例是硝酸铵和硫的反应。

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硝酸盐,而硫是一种常
见的非金属元素。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并受热时,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氮气和硫化氢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光线。

这种反应非常危险,因为它会产生爆炸,并释放出有毒的气体。

因此,在实验室中进行这种反应时,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二个案例是硝酸和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硝酸也是一种常见的硝酸盐,而有机
化合物通常含有碳、氢和氧等元素。

当硝酸和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时,通常会产生硝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很高的爆炸性。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特别小心处理这些化合物,以防止意外爆炸的发生。

第三个案例是硝酸和金属的反应。

硝酸和金属的反应通常会产生相应的硝酸盐
和氢气。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释放出可燃的氢气。

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需要特别小心处理这些反应,以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总的来说,硝烟反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反应,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

在实
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于硝烟反应的特点和应用,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化学反应。

硝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

硝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

三、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续)
1、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 (4)有机物的意外氧化,易发生燃烧爆炸。
硝化釜内意外掉进棉纱、破布、橡胶手套及机器润滑油等有 机物与混酸中的硝酸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氮氧化物气 体,并引起温度迅速升高,进而可能引起硝化混合物从设备中喷 出而引起爆炸事故。
三、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续)
• 硝化釜为微负压(由负压塔产生),可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外泄。 • 硝化釜装有泄压装置(爆破片)。
三、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续)
4、硝化设备危害的预防对策 (1)设备设计、材质选择要合理,特别对耐腐蚀要求。
(2)硝化釜搪玻璃涂层的完整性必须定期检查 。
(3)电器仪表要防爆,设备、管道要有防静电措施并定期进行 防静电检测。 (4)仪表控制报警联锁要定期检查并试运行。 (5)泄压、防有害气体外泄装置要经常巡查确保有效。
三、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
1、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 (1)硝化生产中反应热量大,温度不易控制。
硝化反应一般在较低温度下便会发生,易于放热,反应不易 控制。(其中苯硝化过程中,引入一个硝基,可释放出152.2~ 153KJ/mol的热量。)所以硝化需要在降温条件下进行。在硝化 反应中,倘若稍有疏忽,如中途搅拌停止、搅拌桨脱落、冷却效 果不好、加料速度过快、投料比例不当、反应温度失控等原因, 都可能使反应温度猛增、混酸氧化能力加强,并有多硝基物生成, 容易引起着火和爆炸事故。
三、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续)
1、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 (3)硝化易产生副反应和过反应,二硝和多硝化合物具有易爆 特性。
硝化反应具有深度氧化占优势的链锁反应和平行反应的特点, 同时还伴有水解等副反应,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安全。硝化过程中 最危险的是有机物质的氧化,氧化反应出现时放出大量氧化氮气 体的褐色蒸气,以及混合物的温度迅速升高而引起硝化混合物从 设备中喷出,发生爆炸事故。芳香族的硝化反应常发生生成硝基 酚的氧化副反应,硝基酚及其盐类性质不稳定,极易燃烧、爆炸。 特别是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受热、摩擦、撞击或接触着火源, 极易发生着火或爆炸。

毕亚兹硝化工艺

毕亚兹硝化工艺

毕亚兹硝化工艺
毕亚兹硝化工艺是一种硝化工艺,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该工艺利用硝酸与苯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

在毕亚兹硝化工艺中,硝酸与苯的摩尔比通常为1:1或稍高一些,反应温度通常控制在50-60℃,反应时间约为2-3小时。

该工艺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原料易得、产品收率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硝酸的强氧化性可能导致设备腐蚀、副产物较多等。

为了改进毕亚兹硝化工艺,一些研究者尝试采用不同的催化剂或溶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对于副产物的处理和回收也是该工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毕亚兹硝化工艺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硝化反应(精品)

硝化反应(精品)

硝化反应硝化反应(1)硝化及硝化产物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人硝基(一 NO2)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硝化反应。

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混合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如下的硝化过程是染料、炸药及某些药物生产的重要反应过程。

硝化过程中硝酸的浓度对反应温度有很大的影响。

硝化反应是强烈放热的反应,因此硝化需在降温条件下进行。

对于难硝化的物质以及制备多硝基物时,常用硝酸盐代替硝酸。

先将被硝化的物质溶于浓硫酸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某种硝酸盐(KNO3、NaNO、NH,NO「渐渐加人浓酸溶液中。

除此之外,氧化氮也可以做硝3化剂。

硝基化合物-般都具有爆炸危险性,特别是多硝基化合物,受热、摩擦或撞击都可能引起爆炸。

所用的原料甲苯、苯酚等都是易燃易爆物质。

硝化剂浓硫酸和浓硝酸所配制的混合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2)混酸制备安全硝化多采用混酸,混酸中硫酸量与水量的比例应当计算(在进行浓硫酸稀释时,不可将水注人酸中,因为水的比重比浓硫酸轻,上层的水被溶解放出的热加热沸腾,引起四处飞溅,造成事故),混酸中硝酸量不应少于理论需要量,实际上稍稍过量1%~10%。

在制备混酸时,可用压缩空气进行搅拌,也可机械搅拌或用循环泵。

用压缩空气不如机械搅拌好,有时会带人水或油类,并且酸易被夹带出去,造成损失。

酸类混合中,放出大量热,温度可达到909C或更高。

在这个温度下,硝酸部分分解为二氧化氮和水,假若有部分硝基物生成,高温下可能引起爆炸。

所以必须进行冷却。

机械搅拌和循环搅拌可以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

由于制备好的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因此应防止和其他易燃物接触,避免因强烈氧化而引起自燃。

(3)硝化器搅拌式反应器是常用的硝化设备。

这种设备由锅体(或釜体)、搅拌器、传动装置、夹套和蛇管组成。

-般是间歇操作。

物料由.上部加入锅内,在搅拌条件下迅越地混合并进行硝化反应。

如果需要加热,可在夹套或蛇管内通入蒸汽;如果需要冷却,可通冷却水或冷冻剂。

硝化工艺案例

硝化工艺案例

1992年3月10日,江苏省常熟市阳桥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4万余元。

事故经过:3月10日9时许,常熟市阳桥化工厂间二硝基苯车间在生产间二硝基苯时,当班操作工发现正在进行硝化反应的二号反应锅的搅拌器停转,操作组长沈某某随即向车间负责人李某某汇报。

李某某问沈某某搅拌器停了多长时间,沈某某讲刚刚停。

李某某布置找机修工抢修,自己立即进入车间检查二号反应锅,发现反应锅温度计显示25摄氏度(正常情况下,此时温度应在37摄氏度至40摄氏度)。

李某某对这一异常情况未注意,马虎大意,误认为是温度计坏了,没有对温度计进行检查。

l0时20分左右,搅拌器即将修复,李某某在硝化反应已停止1个多小时的情况下,未对操作工人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先行离开了车间。

10时30分许,操作工人启动修复后的搅拌器时,因二号反应锅内留存一定量未经反应的硝基苯、混酸及一定量的反应产生物间二硝基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锅内温度瞬间急剧升高,正常冷却失效,引起爆炸,造成现场作业的8名工人死亡,7名工人受伤,经济损失严重。

事故分析:造成这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修理搅拌器,造成二号反应锅内留存有一定量的硝基苯、混酸及一定量的反应产生物间二硝基苯,未经充分的搅拌,产生化学反应,锅内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在这起事故中,李某某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的责任。

李某某对间二硝基苯的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生产作业中马虎大意,在检查出反应锅温度异常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判断出反应锅炉处于危险状态,但其作出错误的判断,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酿成特大恶性事故,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就防范措施来讲,该厂的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生产现场缺乏懂化工生产知识的技术人员,面对发生的故障不能正确处理。

所以,化工企业必须配备足够的称职的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防范事故的发生,否则事故难以避免。

如果不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任何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硝化化工工艺

硝化化工工艺

硝化化工工艺一、硝化反应工艺简介硝化反应的产品种类很多,其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颜料等,在军事工业中主要作为火药、推进剂。

其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放热量一般在150-300KJ/mol之间,因硝化产物极不稳定,尤其多硝基化合物极易爆炸,给生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硝化反应因为其反应的特点,速度快、放热量大、原料本身燃爆危险性、产物或副产物的爆炸危险性,而硝化反应事故也时时能看到,如7月中旬四川宜宾一个生产5-硝基间苯二甲酸的化工企业就发生了爆燃事故,所以硝化反应是化学工艺从业者应想尽办法改进的一个重要反应。

二、工艺简介硝化反应自1834年苯-硝基苯,1842年由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硝化反应在工业上开始应用,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涉及硝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硝化工艺。

最常见的是取代反应,硝化可分成直接硝化法、间接硝化法和亚硝化法,进一步可细分为非均相混酸硝化法、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稀硝酸硝化法、浓硝酸硝化法、有机溶剂中混酸硝化法、乙酸(或乙酐)中的硝化法、置换硝化法和气相硝化法等,硝化产物一般有硝基化合物、硝胺、硝酸酯和亚硝基化合物等。

用到的硝化剂主要有硝酸,无水硝酸和稀硝酸等,由于硝化底物性质不同,硝化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质子酸、有机酸、酸酐、路易斯酸混合使用。

硝化中硝化剂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泼质点是硝基硝酰阳离子NO2+,在纯硝酸中有97%HNO3是以分子态存在,3%经质子转移生成NO2+。

在硫酸存在下,均相硝化是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一般为v=k[ArH][HNO3],当H2SO4浓度为90%左右时,反应速度为最大值;有强吸电子取代基的芳烃在过量浓硝酸中硝化时,其动力学方程一般为一级反应v=k[ArH]。

非均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是液体时,常采用非均相硝化,通过强化传质,使有机相被分散到酸相中完成硝化反应;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当被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固体时,常将被硝化物溶解于大量浓硫酸中,然后进行硝化;稀硝酸硝化一般用于含有强的第一类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浓硝酸硝化往往需要用较大量的硝酸;有机溶剂中硝化使用接近理论量的硝酸以避免使用大量硫酸,可以改变所得到的硝基异构产物的比例。

硝化反应例子

硝化反应例子

硝化反应例子
1. 嘿,你知道吗,在实验室里经常会碰到硝化反应呢!就像制作炸药的时候,那就是典型的硝化反应例子呀!比如三硝基甲苯的制备,多么惊人!
2. 哇塞,想想看,在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也有硝化反应哦!像制造某些染料的时候,不就是在进行硝化反应嘛!比如那个什么蓝色染料的合成,厉害吧!
3. 嘿,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其实也有硝化反应的存在哟!就说制作某些药物的时候,不也是硝化反应在起作用嘛!比如某种消炎药的制造过程,神奇吧!
4. 哎呀呀,在工业上硝化反应可重要啦!制造含硝基的高分子材料时,可不就是在利用硝化反应吗!像那种特别耐摔的材料,其实就有硝化反应的功劳呢,你能想到吗?
5. 哇哦,硝化反应的例子可多啦!在石油化工领域也有它的身影呢!像提炼某些特殊油品的时候,不就是在进行硝化反应呀,这不就很有意思嘛!
6. 嘿呀,在军事领域也离不开硝化反应呢!像制造一些军火,那不就是硝化反应的实际运用嘛!比如那些威力巨大的炮弹,真是让人惊叹!
7. 哈哈,硝化反应真的到处都是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的痕迹呢!从重要的工业生产到我们日常接触的一些物品,哪里都有它的功劳!所以说,硝化反应真的超级重要啊!
结论:硝化反应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且关键的应用,它的影响力真的是不容小觑!。

11章 硝化反应

11章 硝化反应

4.3.1 混酸的硝化能力
硫酸脱水值(D.V.S.,简称脱水值)
硝化终了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质量比,叫做硫酸脱水值 (Dehydrating Value of Sulfuric acid)。
废酸中硫酸的质量 D.V.S.=
废酸中水的质量
混酸中硫酸的质量 =
混酸中水的质量+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w(H2SO4)
4.3.4 硝化产物的分离和后处理
硝化产物与废酸的分离 1、利用物理性质差异,状态、密度等; 2、稀释分离; 3、加入叔辛胺(0.0015-0.0025%); 4、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回收(二氯乙烷,二氯丙
烷);
废酸处理 (1)作为硝化底酸直接循环套用; (2)用被硝化物萃取有机物后浓缩至90~95%的硫酸 用于配酸; (3)多硝化的废酸用于下一批单硝化生产中; (4)净化后加氨水制化肥。
硝酸比(Φ) 硝酸与被硝化物的摩尔比叫做硝酸比。
容易进行的硝化反应:过量1~5% 较难进行的硝化反应:过量10~20%
4.2.7 加料方式
制备一硝基物
液态:反应温度下逐步将硝化剂加入被硝 化物或其在硫酸的溶液、分散液。
固态:低温下将被硝化物溶解,再在反应 温度下加入硝化剂。
制备二硝基物:将被硝化物加入酸和硝化剂中。
4.1.6 硝化方法
稀硝酸硝化 (1)进攻质点为NO+;
(2)硝化剂通常过量 10~65%;
O
OH
OR
NH
(3)易硝化的芳香族化
合物;
浓硝酸硝化 (1)硝酸过量很多倍,需回收利用; (2)应用范围不广。
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 (1)只需使用过量很少的HNO3; (2)产品收率高,应用广(反应温度下为固态); (3)有废酸产生。

【精选】硝化反应事故案例PPT资料

【精选】硝化反应事故案例PPT资料
硝化反应事故案例
综合新华社长春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 右,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 厂连续发生爆炸。经调查发现现场有6名工人失踪。 同时,受伤人员增至近70人,他们已被送到当地两 所医院进行治疗,其中两名重伤者正在接受手术。
据了解,13时40分左右,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 厂(又称101厂)一装置发生第一次爆炸,后来又皮都被震了下来。在相 隔数公里之外的吉林市区都可看到松花江北的化工区 浓烟滚滚
记者从吉林石化公司13日深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 悉,当天下午双苯厂发生的爆炸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 该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是P-102塔发生 堵塞,循环不畅,因处理不当造成的。
感谢观看
工厂爆炸 工厂第4次爆炸时腾起黄色云团
这是爆炸现场(11月13日摄)。 工厂爆炸 工厂第4次爆炸时腾起黄色云团 工厂爆炸 工厂第4次爆炸时腾起黄色云团 经调查发现现场有6名工人失踪。 同时,受伤人员增至近70人,他们已被送到当地两所医院进行治疗,其中两名重伤者正在接受手术。 综合新华社长春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右,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连续发生爆炸。 经调查发现现场有6名工人失踪。 经调查发现现场有6名工人失踪。 同时,受伤人员增至近70人,他们已被送到当地两所医院进行治疗,其中两名重伤者正在接受手术。 同时,受伤人员增至近70人,他们已被送到当地两所医院进行治疗,其中两名重伤者正在接受手术。 据了解,13时40分左右,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又称101厂)一装置发生第一次爆炸,后来又发生连续爆炸,附近居民听到 五六次爆炸声,很多居民楼的玻璃被震碎,有的人家墙皮都被震了下来。
工厂爆炸 工厂第4次爆炸时腾起黄色云团 综合新华社长春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右,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连续发生爆炸。 在相隔数公里之外的吉林市区都可看到松花江北的化工区浓烟滚滚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硝化实验中的问题: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②配制混合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以减少浓硝酸的挥发与分解。

③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要冷却到50~60℃以下,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因为反应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硝酸受热易分解,同时苯和浓硫酸在70~80℃时会发生反应。

④本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插入水浴中,水浴加热容易控制恒温,且易使被加热物受热均匀。

⑤什么时候采用水浴加热?需要加热,而且一定要控制在100℃以下,均可采用水浴加热。

如果超过100℃,还可采用油浴(0~300℃)、沙浴温度更高。

⑥使用带长导管的玻璃管,目的是使挥发出的反应物得到冷凝并使其流回到反应管中——冷凝回流。

(硝基苯的沸点:216.8℃)⑦不纯的硝基苯显黄色,因为溶有NO2。

提纯硝基苯的方法是:加入NaOH溶液,分液。

苯的硝化反应是苯和浓硝酸在50至60度下,经浓硫酸的催化,硝基与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就。

这个反应不难,但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物苯与浓硝酸以及作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学生老是记不住。

正确的加入顺序应该是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待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加苯的。

对此,有学生就会问,三者一起加入不可以吗?其实理解原理之后,顺序问题就好解决了。

先加浓硝酸和浓硫酸,是为了使两者形成一个亚硝酰的中间体,然后再在加入苯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后形成硝化,生成硝基苯。

所以加的顺序应该是先加两种浓酸,再加苯。

加两种酸时的顺序就更好解释了,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一样,是把密度大的浓硫酸缓缓加到密度小的硝酸里,并不断搅拌。

最后得出,苯的硝化反应中,是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待温度复恢至室温时再加苯。

然后水浴加热,温度维持在50至60度。

苯的硝化反应当中,浓硫酸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过去有人认为硫酸是起着脱水的作用,但是又发现硫酸的浓度约在90%(含水10%)时,反应的速度最大。

氧化氮类硝化反应

氧化氮类硝化反应

氧化氮类硝化反应氧化氮类化合物,也能使苯环硝化,如NO2-O3 , N 2O3 /BF3 , N2O4 /H2SO4 , N2O4 /AlCl3 , n-BuLi/N2O4 , N2O5 , N2O /HNO3 ,N2O5/SO2 等多种体系。

这类方法产率高,对高度钝化的苯环也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对多种杂环也有效。

特别是NO2-O3 体系,由于不使用酸,所以对一些在强酸条件下不稳定的化合物比较适用。

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缺点是操作不方便,一般情况下还是优先考虑其他硝化方法。

反应实例1, 2, 4, 5-tetrachlorobenzene (1.08 g, 5 mmol) was dissolved in freshly distilled CH 2 Cl 2 (50 mL) and the solution was placed in a three-necked 50 mL flask fitted with two gas inlet tubes and a vent which permits waste gas to escape. The mixture was cooled to 0 o C in an ice bath, while a stream of ozonized oxygen was introduced under vigorous stirring through the gas inlet tube, which should dip just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liquid in the flask. Nitrogen dioxide was slowly introduced from another tube, the opening of which should be placed just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solution.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loss of nitrogen dioxide was not significant, so the passage of nitrogen dioxide may be stopped after the appropriate time. The progress of the reaction was monitored by TLC or GC. Then the cooling bath was removed and excess nitrogen dioxide expelled by blowing air into the solution.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diluted with sat. aq NaHCO 3 , and the organic phase was separated, washed with water, dried over Na 2 SO 4 . The solvent was removed under reduced pressure, the residuewas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to give the product (1.2 g, 92%).【Suzuki, H; Mori, T; Maeda, K. Synthesis, 1994, 8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3硝化反应事故案例
1991年2月9日19时30分,辽宁省辽阳市国营庆阳化工厂二
分厂一工段硝化工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3人重伤,9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266.6万元。

事故经过: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装配有生产TNT炸药的生产线,1991年2月9日,硝化工段当日一班的生产不正常,曾在上午8时
10分停机修理,15时开机生产。

16时30分二班接班后,硝化三段
6#、7#机的硝酸阀出现泄漏,致使2#至7#机硝酸含量高于工艺规定
指标。

仪表维修工对泄漏的硝酸阀进行了修理,并于17时修好。

此时,各硝化机的温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

19时15分左右,操作工牛某从分析室送样返回机台,发现三段2#机分离器压盖冒烟,随即打
开了分离器雨淋和硝化机冷却水旁路阀进行降温,并去仪表室找班长。

班长告诉牛某打开机前循环阀,并随即带仪表工张某、牛某来到工房南大门打开备用水阀,同时告诉李某停止加料。

班长又叫牛某打开安全硫酸阀,牛某返身回去将安全硫酸阀打开1周,并发现分离器压盖由冒烟变成喷火。

火势迅速蔓延且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硝化机全部发生剧烈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的直接原因
(1)设备和生产上的原因。

二班硝化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硝
化三段6#、7#机硝酸加料阀泄漏,造成硝化系统硝酸含量增高和硝
化物最低凝固点前移(由4#机前移至1#机),致使发生事故的2#机
反应剧烈。

硝化机温度略高,表明机内的硝化反应并不充分。

硝化物被提升到分离器后,继续反应,而分离器内又没有搅拌和冷却装置,反应不均匀,局部过热,从而造成分离器内硝化物分解冒烟。

分离器压盖冒烟后,一种可能是由于进行剧烈的硝化反应,局部过热加剧,硝化物分解燃烧,分离器由冒烟变为喷火;另一种可能是由于高温、高浓度的硝硫混酸与使用了不符合工艺要求的石棉绳接触成为火种,使分离器由冒烟变为喷火。

(2)人为因素。

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生产出现异常情况,即硝
化三段2#机分离器冒烟,而后变为喷火,火势扩大而引起的。

在处
理事故过程中,2#机操作工牛某和班长张某,没有完全按照《岗位操作与技安防火守则》的要求去做。

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分离器起火之后,没有采取切断该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联系,打开分离器废酸循环阀及硝化机安全开关往安全池放料等关键措施,却撤离了现场,致使火势蔓延,导致爆炸。

2、事故的间接原因
(1)设备老化、工艺落后。

庆阳化工厂这条TNT生产线是国内
唯一尚存的一条卧式生产线,存在搅拌不均匀、反应不完全、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等问题。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不易控制和处理。

硝化机分离器没有自动放料装置。

(2)生产秩序不正常,劳动纪律涣散。

(3)企业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培训教育不够。

工人技术素质低,遇到异常情况时,不能熟练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依据对上述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认为这起特大爆炸事故是一起在本质安全条件差情况下的责任事故。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设备的本质安全是实现设备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设备的本质安全是指当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就这起事故而论,事故的发生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工人技术素质低,遇到异常情况时,不能熟练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二是设备本质安全化程度低,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不易控制和处理,即硝化机分离器没有自动放料装置。

预防此类事故,一方面需要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提高遇到异常情况时有效处理的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程度,实现自动化控制。

两个方面相比较,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程度更为重要。

总之,设备本质安全化要从控制导致事故的“物源”方面入手,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对于从根本上发现和消除事故与危害的隐患,防止误操作及设备故障可能发生的伤害具有重要的作用。

5.4.4蒸馏事故案例
1998年10月22日15分,江苏南京助剂厂防老剂DBH车间乙醇蒸馏釜因超压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1.2万元。

事故经过:
江苏南京助剂厂防老剂DBH生产实行两班制。

10月22日18点45分,两班交接后,乙醇蒸馏工做完准备工作后开始抽料,当班班长去各岗位巡回检查。

20点15分乙醇蒸馏釜突然发生爆炸,并燃起大火。

事故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乙醇蒸馏釜出料阀没有开启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由于出料阀未打开,当开通蒸汽加热后乙醇蒸发,使蒸馏釜从常压状态变为受压状态,当釜内乙醇蒸气压力超过釜盖螺栓的密封力时,将釜盖冲开,大量的乙醇蒸气冲出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瞬间发生化学爆炸。

2、事故的间接原因
(1)防老剂DBH生产设施扩建,未严格按“三同时”要求进行设计审查。

设计未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设计不规范,没有正规图样,部分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

生产厂房未考虑泄压等问题,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企业未健全和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

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管理混乱。

工人素质低,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操作不够熟练,事故应变能力差。

(3)扩建项目没有很好地组织,缺乏严密的计划。

没有制订试车计划,也没有制定与扩建装置相应的安全和工艺操作规程,更没有认真地向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工艺交底,即仓促投入试生产。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应严格遵守“三同时”要求,请专业设计、安装单位进行生产厂房和生产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2、对安全规程和制度进行整理,重新修订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3、整顿用工制度,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

从社会上择优录用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并加强工艺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