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公开课教案_9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2.掌握“融、燕、鸳、鸯”四个生字的书写规范,能够组词。
3.理解“迟日”的意义及由来。
4.激发学生想象,有感情地诵读《绝句》。
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融、燕、鸳、鸯”四个字,能够组词。
2.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迟日”的意义及由来。
教学过程:一.谚语导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的重要性。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
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请欣赏春天的图片,结合你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知识链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XXX。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古诗研究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唐代伟大的诗人XXX写的一首诗。
我管它叫“XXX”诗?说它老,因为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说它新,因为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1.出示《绝句》,指名读准字音。
“子”不读轻声,“鸯”不读轻声。
2.读出古诗的韵味,老师可范读,学生跟读。
3.进行书写指导:①范写,生说师写。
②生描一个,写一个。
③组词。
4.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研究:迟日江山丽。
从第一句诗中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吗?XXX指的是春天的太阳。
知识链接:XXX”出自《诗经·七月》:“XXX迟迟。
”迟迟表示缓慢的样子。
XXX迟迟是指春天的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春风花草香。
这是一阵温暖柔和的春风。
你闻到了什么香味吗?(说完整话:我闻到了的香味。
)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人教(部编版)
-文化背景理解:让学生了解“三衢”所指的地域特点,以及诗中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交流背景。
2.教学难点
-意象与情感的关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中的意象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如“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景物变化与诗人心情的关系。
3.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激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5.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朗读、背诵、解析古诗,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到位,有时候学生们的思考方向偏离了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确保他们的讨论能够围绕教学重点进行。
最后,我要感谢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之美,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中的一个特定景象,探讨它如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古诗的朗读练习。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4.领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5.了解古代文化交流背景,理解“三衢”所指的地域特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地读诗、背诵。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引入:《惠崇春江晚景》。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三衢道中》,大家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好,注意衢字的写法。
二、解释题,知作者:大家读了诗题,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诗中会写到什么内容呢?(3名学生)你对作者又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老师做个补充:(曾几,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
这是他写的一首记行诗)三、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3遍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读(3名)纠正读音,“阴yin减jian”字形:指导书写:“溪”字。
教师范读节奏,学生标注。
师:古诗要读出韵味,就要注意诗的节奏。
下面老师来范读,同学们认真听,并用小闲线标注出节奏。
(师范读)师: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再练习2遍。
读完后展示,谁来展示读一读?(2名同学)小组比赛读。
四、知诗意。
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诗句的意思?说说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
看插图、借注释、互相学、问老师等。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汇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梅子、小溪、绿阴、黄鹂“却”意思是什么?又、再、“舔”增加。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古诗,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五、说景象,悟诗情。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都写了什么(夏季、梅子、小溪、绿阴、黄鹂)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学生汇报:2名。
师:如果是你走在三衢道中,有如上所见所闻,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喜爱、惬意等)学生汇报:2名。
试集体背诵。
六、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习古诗的?(想画面、品美句)以后也可以用。
板书设计:三衢道中梅子小溪绿阴黄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
课题:三衢道中
课时:
教学
目标
A类:
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B类: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C类:
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预学
设计
读通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教师个性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板块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译]: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自主反思:
回忆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辩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第三板块
1、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写的话,一齐读“春天像……”
(跟我们今天学的那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5、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春色?
6、放媒体欣赏江南春色。
(精品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课题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描绘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感受深刻,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春天,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
那初夏的景色又有何迷人之处呢?今天我们跟随诗人曾几的脚步,领略初夏时景色的魅力。
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朗读古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
(2)教师范读,指名读,正音。
(3)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2.走近作者。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3.解读诗题。
《三衢道中》,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三衢道中》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发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4.梳理字词。
(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梅、溪、泛、减。
(2)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重点指导“溪”“减”字,注意生字的结构、偏旁、笔顺及书写注意事项。
(4)“梅”,左右结构,木+每=梅(梅子梅花望梅止渴),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部中横长。
5.整体感知。
(1)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逢、醇”等3个生字,会写“时、处”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感悟诗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在描写与山行过程及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读古诗并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一猜:春天在哪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图片。
2.揭示课题,读诗题。
注意读准“衢”字。
3.解题:三衢道中是什么意思?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说说诗中的字词的意思。
3.交流对诗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也可以根据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诗人曾几的有关资料,了解当时写诗的背景。
如:三衢道中在什么地方?曾几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当时是怎样的情况?等。
4.指导朗读:这首诗主要描写什么?表达怎样的情感?如何把这种情感读出来?5.配乐朗读、表演。
三、再读古诗,想象意境1.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2.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朗读、想象用课件等形式展示出来。
3.全班交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也可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以下问题:(1)“梅子黄时日日晴”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想想这是怎样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了解梅子黄时是江南梅雨季节快要过去的时候,也就是黄梅雨季结束时,这时候雨少而天气晴朗。
想想这个时候走在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该怎样读?体会心情,指导朗读。
朗读。
(读出感觉)是啊!感觉真好!22)“小溪泛尽却山行”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是讲诗人赏完风景,接着在山路上行走,体现了一个“却”字,表现出诗人兴致很高,忘记了归路远近而忘了诗人本是要乘船返回出发地的怅惘心情。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学生默写古诗《绝句》。
3.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杜甫笔下的春日美景,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苏轼笔下的春江晚景图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4.解释课题,学生齐读注释一,明白古诗题目的缘由,教师补充介绍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艺术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诗、词、文等各领域都富有创造性,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板块二品读诗句,想象画面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并在教材中标出停顿节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节奏感。
再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指导。
3.结合注释或图片指导学生明确“蒌蒿、芦芽”等词的含义。
(1)引导学生抓住草字头猜测“蒌蒿、芦芽”是植物,再利用课件呈现蒌蒿和芦芽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印象。
(2)课件出示河豚的图片,同时提醒学生河豚有毒性。
(3)指导学生明确“欲”是“将要”的意思。
4.学生齐读古诗,说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总结,可用课件呈现对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景物的形象)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河豚。
5.过渡:让我们走进古诗,看看诗人具体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6.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明白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了。
(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从刚开的三两枝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芦芽发出短芽,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了。
7.引导学生品析诗句。
(1)课件出示句段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五、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学生回Hale Waihona Puke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正确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4个生字。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三衢道中》。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学生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读一读课件显示的拼音;
3、开火车读,齐读。
4、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通过合作、互助的形式实现学习效果最佳。
四、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诵读两首诗词;
3.学生自由交流;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古诗的字词认读和书写;- 古诗大意的理解和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将诗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古诗的音频、图片等辅助资料;- 学生提前预习材料,包括生字卡片、古诗原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三首有趣的古诗。
2. 播放古诗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呈现1. 学习第一首古诗《绝句》。
-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教师讲解生字,学生书空练习;- 结合图片,理解诗意;- 学生试背,教师点评。
2. 学习第二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 同上步骤,注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小组合作,讨论诗意并分享。
3. 学习第三首古诗《三衢道中》。
- 继续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意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 生字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2. 小组内互相背诵古诗,检查掌握情况;3. 开展古诗接龙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3. 布置课后作业:抄写古诗并背诵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古诗三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物,想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朗读能力。
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能够发挥想象,理解古诗的意境。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深入理解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关爱大自然。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古诗三首三衢道中》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物,想象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插图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典音乐,营造氛围。
(2)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音、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学生齐读,相互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3. 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景物。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教师点评、总结。
4. 感受意境(1)学生闭眼想象,感受古诗中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古诗中的意境。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
(2)教师推荐相关古诗,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三衢道中》2. 作者:曾几3. 诗意概括:描绘了诗人在三衢道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
2.熟读并背诵《三衢道中》。
3.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画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两首古诗。
2.出示课题《三衢道中》,理解诗题。
三衢道中:游览三衢山的路上。
3.简介诗人曾几,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诗歌,熟读诗句。
(1)读准字音,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自学。
(2)同桌互读诗歌,注意诗中的停顿和朗读节奏。
2.师生合作,检查学习结果。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生共同正音,识记生字。
梅méi 溪xī 泛fàn 减jiǎn(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结构及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生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划出朗读节奏。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研读诗歌,想象画面1.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诗。
(1)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时间?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2)诗人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3)诗人的心情怎样?有什么变化?2.全班合作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点拨重点。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2)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时间?(梅子黄时。
)梅子黄时指五月,此时梅子成熟,江南进入多雨时节。
这时候天气怎样?(日日晴。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难得有“日日晴”这样的好天气,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愉悦,高兴。
)请带着喜悦之情,齐读这一句。
(3)哪一句写了诗人的行程路线?(小溪泛尽却山行。
)这句诗写了什么?(诗人乘船走到了尽头,又踏上了山路。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在山路步行。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诗三首》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古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把握古诗的节奏、韵律。
3. 理解诗意: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教师讲解重点词语。
4. 感悟意境:通过朗读、讨论、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6. 背诵与默写:学生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7.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古诗,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三衢道中》2. 诗人:杜甫、王维、白居易3. 古诗基本内容4. 意境美5. 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三首》《三衢道中》2. 默写《绝句》3. 搜集其他古诗,感受诗歌的魅力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想象,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年级下册《1三衢道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逢、醇”等5个生字,会写“时、处”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三衢道中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感受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美景,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搜集有关梅里古道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处风景区参观。
(出示梅里风景区的图片)2.你们被这儿的美景吸引了吗?让我们来观赏一首诗《梅里行》。
(指名读)3.这是一首古诗,把梅里的美景描写得非常生动,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三衢道中》。
(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这个题目?(指名读)4.学习古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诗意,可以读、可以借助注释、还可以根据图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读一读古诗,并找出带有理解性的注释。
(学生自学)5.谁愿意来读读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6.理解了诗意,现在你觉得诗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并说说为什么?7.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深刻,通过诗中的一些词语把一幅幅美丽的景色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配乐朗读)8.可是作者在诗中要表达的情感却不是景色的优美,而是还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吧。
谁愿意接着往下读?二、解读全诗,体会情感。
1.结合注释理解第一句诗:首句“梅子黄时日日晴'’看似是一般写景的话,可是细细品评,却写出了诗人对江南初夏的惊奇赞叹之情。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指名读)2.理解第二句诗:“小溪泛尽却山行”,结合注释我们知道“泛”是指乘船在溪水中漂浮前行。
想想看,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人是怎样把这种情景表达出来的呢?体会动词“尽”“却”的运用°(板书:乘船漂浮前行)3.理解第三句诗:“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鹉四五声。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大意。
2.结合词句体会诗人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教学过程:一、以字导入,引出课题。
1.说文解字“衢”(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
衢,道也。
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说文》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的地方就与这个“衢”字有关。
2.简介三衢:三衢——即浙江省衢州市,因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3.赏“三衢”美景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图片。
4.引“三衢”诗文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
二、自主学习,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古诗。
听老师读诗,听准字音。
想想是是诗人在诗中都写了什么?2.回忆学法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师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几种方法)预设:(1)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看书中的注释可以帮我们理解一部分字词。
(3)看书中的插图或者通过诗句想象画面来理解。
……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这些好方法自学这首诗。
有没有信心出色完成?先自己想,遇到困难可以再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学习单:(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
(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线。
(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
)4.汇报交流(1)出游时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人教部编版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古诗中的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想象画面,领悟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朗读、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解题。
1.指名背诵《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
2.这两首诗都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美好画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去看看有什么新奇的景象。
(板书:三衢道中)师:大家结合课文注释,猜猜题目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件“知识链接”。
(简介“三衢”和诗人曾几)“三衢”即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人。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再现古诗魅力。
解释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齐读。
2.老师范读,划分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自读自悟,合作探讨。
1.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游记诗。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理解诗意。
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古诗。
(2)画出写作者游览的时间、行程、所见、所闻的词语或诗句。
(3)自学后,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板书:时间、行程、所见、所闻)2.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古诗。
3.师深入小组指导学习。
4.交流汇报。
(1)时间、行程。
课件出示诗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时间:梅子黄时五月夏季“梅子黄时”指五月。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愉快的心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了解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
2.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学会从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简单的古体诗,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首先会以一首轻松愉快的古诗朗诵作为开场,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接着,我会提出一个引导性问题:“你们去过美丽的山水之间吗?诗人是如何把这样的美景描绘出来的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古诗描绘自然景色技巧的好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我会组织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句诗句,讨论其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学生在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共同探讨诗人的意图和表达技巧。我会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和深度。
(四)总结归纳
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然后,我会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古诗的核心内容和艺术特色,强调古诗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的学习,我将采用生动形象的情景创设方法。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衢道中的美丽风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接着,我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古诗的学习。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衢道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三衢道中》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与意境,掌握诗的基本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朗读、解读诗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三衢道中》的诗意,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2. 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与象征,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三衢道中》的原文、译文、赏析等内容。
2. 录音设备,播放古诗朗读音频。
3. 学生自备《三衢道中》的诗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三衢道中》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三衢道中》。
首先,我会播放这首诗的朗读音频,大家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古诗的韵味。
(播放《三衢道中》的朗读音频)(2)提问学生: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老师:好了,音频播放完了。
现在,我想听听大家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呢?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很有意境,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在画中行走一样。
老师:很好,A同学,你捕捉到了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的画面感和意境。
那么,有同学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B:老师,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曾几。
老师:非常棒,B同学!你预习得很好。
曾几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这首诗确实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三衢道中的风景画。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这首诗,了解它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与我一同探索古诗的奥妙。
2. 学习新课(1)教师介绍《三衢道中》的作者、背景等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的著名诗篇——《三衢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
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三首古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绝句》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
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感受春天的宜人风光,抒发作者春日中的愉悦心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作为一名人民教
师,培养孩子们热爱诗歌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了。
要让孩子们喜欢诗,就要让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因此,我将朗读作为落实所有目标的重点目标和前提。
我采用教师泛读、听读录音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逐字逐句,有条不紊。
为了激发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和认真,我采取了小组赛读个人风采读及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
2.对诗词的理解上,我采取了每首诗一节课的策略。
这样的考虑是出于孩子们以前背古诗意思绝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考虑。
这样的学违背了诗词教学,而且既不深刻,有没有乐趣。
《绝句》我采取了详讲的教学方法,但是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发挥想象并结合诗意给这些景物加上形容词,然后再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通顺地表达诗句的意思。
第二首《惠崇春江晚景》采取了半引导半自学的方式教学,第三首《三衢道中》更是要求学生模仿前两首古诗的教学方式自学,可以先找出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等。
这样做大大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独立性。
3.读读写写: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改写成短文,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给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
探究前,在不经意间给了学生自己理解古诗的方法的指导;在探究中,我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之后;探究取得成果后,我大力表扬,使学生体验到了“征服”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快乐。
由此激起了他们下一轮“征服”的勇气,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不足之处
一节课的时间,处理的过于仓促,有些词语学生们理解不是很透彻。
时间紧张,对文章读得不够细,感情不够充沛。
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种前松后紧的感觉。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与现实不太一样。
首先让学生怀着浓浓的兴趣投人到学习中去。
2.在学习课文时,把三首诗词放在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的各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3.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每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应尽量避免就词解词的做法,要体现从整体人手的原则。
4.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应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
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