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拿来主义》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拿来主义》教案及原文《拿来主义》课文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第8课-《拿来主义》
有的人甚至认为,鲁 迅之所以成为思想家, 就因为他用杂文的方式 对中国历史和前途表达 了明确的批评和思考。
他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 势力,他的杂文集有:《热风》、 《华盖 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 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 杂文》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写此文期间 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 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 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 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 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 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也很会重新‚阐释‛拿来主义, 也很大胆地将外国足球的东西拿来。这些人‚以职业的 标准
拿钱,以非职业的标准比赛训练‛,每年拿着大把大把 的票子不仅脸不红心不跳,而且依然心安理得地干着糟 踏中国足球的龌龃之事。 令人心寒的是,多年来,中国球员所干出的有违体 育道德精神的事已不是极个别的个人行为了,大有愈演 愈烈之势,球员‚夜不归宿事件‛很能证明‚新‛拿来 主义在中国足坛已占有相当规模的市场。足球高官和球 员参与赌球成为重庆打黑风暴后的又一风暴。 曾经的金哨成了黑哨,明星成了赌徒,鲁迅先生若 是黄泉有知,不知对其后辈的所做所为会作何感想?
《拿 来 主 义》
小
结
文章先破后立,借助举例、比喻、对比、类比等论证方 法,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正确对待外国和本土文化遗产所应 采取的原则、态度、方法以及应具备的个人素质,阐明要学 会“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闭关主义(排外) 破 送去主义(媚外)
拿 来 主 义
立
拿来主义
为什么实行、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品析语言特色,体会表达效果
根据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感受。
2、第一部分主要是批判“送去主义”,作者为什么要从 “闭关主义”说起呢? A、两者是衣钵相传的; B、两者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都以文明古 国自居,自夸自大。 3、你是怎么理解第4自然段中的“抛来”和“抛给”的? “抛来”: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或目的 “抛给”: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隐含用卑鄙的眼光看 待
6、第8、9自然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
比 喻 论 证
孱头——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鉴赏 (逃避主义) 昏蛋——不分好坏、盲目排斥、全盘否定 (虚无主义) 废物——崇洋媚外、全盘西化 (投降主义)
比喻论证
鱼翅
——吸收 (精华)
鸦片
(有益也有害)——批判地吸收
பைடு நூலகம்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
大宅子
3、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 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诚惶诚恐地“捧”,画只有几张却一路挂,通过 形象的动作活现了“送去主义”的可怜、寒酸相。
4、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 点进步了。 →使用反语,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5、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 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明明要批判,却先作肯定,增强讽刺性,这种欲 擒故纵之法常用语驳论。 6、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使用民间俗语,“拿来”之态度鲜明跃然纸上。
拿来主义
对照表一
闭关主义 特点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实质
利弊
对照表一
闭关主义
特点 实质 不送不拿
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拿来主义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利弊
对照表一
闭关主义
特点 实质 不送不拿 惧外、排外
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媚外、卖国
拿来主义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爱国 和平交往
利弊
对照表一
闭关主义
特点 实质 不送不拿 惧外、排外
课文题解
(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从含贬义)
这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关 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对 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 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 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 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 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 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 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媚外、卖国
拿来主义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爱国 和平交往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 文艺
丧权辱国 利弊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议论思路
闭关主义
纵 为什么 向 展 开 议 论
(排外)
(略)
先破
送去主义
(媚外) (详)
先错误态度后正确态度 (先破后立)
怎么做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05
拿来主义的未来展望
全球化背景下的拿来主义
全球化视野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拿来主义应具备全球视野,借鉴世 界各地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民族文化的坚守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传承,弘扬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发挥拿来主义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作用。
跨文化理解与沟通
加强跨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促进文化的 融合与创新。
文化多元性价值
文化多元性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 定,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拿来主义中,这一理论体现在对待 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实践上,即应 该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吸收 其中的有益成分,推动文化的创新和 发展。
文化多元性的实现
实现文化多元性需要政府、社会和个 人共同努力,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和 法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 解、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等。在拿来 主义中,这一理论体现在对待本土文 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即应该从实 际出发,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来推动 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 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传承。
拿来主义要求具备分辨精华与糟粕的能力,以及对外来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的能力。
拿来主义的历史背景
拿来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面临着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 ,民族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拿来主义的思想是在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深度交融
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日益加强,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融将更加深入,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将进一步增强。
《拿来主义》赏析
《拿来主义》赏析说起鲁迅,所有人都不会陌生,我们也学过他的很多文章。
今天查字典他问我小编要分享他的另外一篇经典之作《拿来主义》赏析,大家一起来品味下吧。
《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
鲁迅先生首先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中国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帝国主义除侵略我国领土、践踏我国主权外,还实行了文化侵略,向我国源源不断地输入了鸦片、电影、宗教及其他“各种小东西”。
1924年,中国革命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侵略也进一步升级。
他们利用报纸等文化形态攻击中国革命,美化侵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对于外来文化,奉行一味地拿来、全盘接受的政策,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和民族文化沦丧的严重危机。
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也存在很大分歧。
1929年,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的观点,一度得到了高度的追捧。
一些人肆意贬低中国,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全盘西化”是中国救亡的必由之路,应接收西方社会的一切东西。
但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就等于砍断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割断了中国文化的源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发现,一味学习西方文化会变得不伦不类,只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模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这句话说的是一些觉醒的青年对于外来的东西又“避之唯恐不及”,对外来的东西全盘否定,产生了一味地排外的错误思想。
引发鲁迅先生强烈批判的除了以上所说的历史背景,还有当时所奉行的“送去主义”。
例如送古董去巴黎展览,去欧洲开画展以“发扬国光”,送梅兰芳到苏联去催进“象征主义”等。
在这里,鲁迅先生说,“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真的是一点进步吗?这里是一种讽刺手法,是对“送去主义”的极大嘲讽。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
运用拿来主义
运用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方法和行为的方式,即在特定条件下,借鉴、吸收他人的经验、技术和成果,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拿来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借助他人的优势和成果,加快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拿来主义在不同领域和层面都有应用。
在科学技术领域,拿来主义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和创新方式。
科学家通过研究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例如,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研发青蒿素抗疟疾药物时,借鉴了中国古代医药的经验,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经济领域,拿来主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借鉴竞争对手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例如,以苹果公司为例,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不断吸取其他企业的创新理念和产品特点,通过优化和改进,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教育领域,拿来主义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教材、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术成绩。
同时,拿来主义也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通过吸收他人的经验,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拿来主义还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以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效率。
在政府治理中,拿来主义也可以通过学习他国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经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
然而,拿来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拿来主义需要考虑适应性和可行性。
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可能导致技术、经验或理念的局限性。
因此,在应用拿来主义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
其次,拿来主义可能引发侵权问题和知识产权争议。
在借鉴他人的成果时,需要尊重原创者的权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特别是在商业竞争中,拿来主义需要遵循合法、公平的原则,避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最后,拿来主义也需要注意对原创和创新的尊重和保护。
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必须与创新相结合,为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拿来主义总结内容
拿来主义总结内容1. 简介拿来主义(Imitationism)是一种艺术、文学或思想的创作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创作者可以通过模仿、借鉴或复制已有的作品来创作新的作品。
拿来主义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各个领域都有创作者借鉴他人作品的现象。
本文将从艺术、文学和思想等多个角度对拿来主义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艺术中的拿来主义在艺术领域,拿来主义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
艺术家可以通过模仿或借鉴他人的作品来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
例如,许多现代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大师们的风格和元素,以此来传达他们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
这种拿来主义的创作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和创作灵感。
3. 文学中的拿来主义在文学领域,拿来主义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作家通过参考他人的作品,借用其中的创作理念、结构和风格等来创作新的作品。
例如,现代小说家通常会参考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构建自己的故事。
这种拿来主义的创作方式不仅丰富了作家的文学造诣,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可供欣赏。
4. 思想中的拿来主义除了艺术和文学领域,拿来主义在思想领域也有重要的影响。
哲学家和思想家经常会引用他人的理论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述。
这种拿来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同时也为各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5. 拿来主义的优点拿来主义在创作中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它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素材,使得创作过程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其次,通过借鉴他人的作品,创作者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此外,拿来主义也有助于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使他们能够欣赏到更多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
6. 拿来主义的局限性然而,拿来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过度借鉴他人的作品可能导致创作失去个性和独特性,缺乏原创性。
其次,过分依赖拿来主义可能限制了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和发展。
因此,在运用拿来主义的同时,创作者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以确保自己的创作能够独具特色。
拿来主义
杂文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 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 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 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 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
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 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 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 丰富” 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 ⑺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 段,联系第 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 段开头意思紧承第 大度” 不算坏事情” “大度”、“不算坏事情”?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实行“”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 实行“”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⑾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最后一句的“新文艺” 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⑿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 质,以及“”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 “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
⑻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说说“抛来” 抛给” 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 抛给” 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 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 “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 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 抛来” 抛给” 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 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⑼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说说 、 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 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 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拿来主义》精品课件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摩 观摩
摹 描摹 磨 打磨
粹 国粹
淬 淬火 萃 荟萃
磕 磕头
嗑 唠嗑 溘 溘然
蹩 蹩进 跛 跛鳖千里
炙 炙热 灸 针灸 诩 自诩 栩 栩栩如生
掘 挖掘
倔 倔强 崛 崛起
孱 孱头 潺 潺潺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吝啬·吝惜 ①老王也太 吝啬 了,小孙给他干完活,他连一顿饭也不留吃。 ②只要学生们肯积极求知,做老师的从不 吝惜 自己的休息时间, 为的是多解答一些问题。
2.“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写作经验的总结,是符 合表达的需要和人们的欣赏习惯的。鲁迅行文的巧妙和结构,文章的 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请分析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
明确: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深入批判 “送去”,指出“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 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 “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 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 中有破。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对“拿来主义”做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 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 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 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鲁迅《野草》
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鲁迅致赵其文信
拿来主义
(三)写作背景
•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 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 编入《且介亭杂文》。 •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 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 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 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 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 剿”和文化“围剿”。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 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 “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 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 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 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 对抗革命文化。
•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 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 数应当清除 •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 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 么态度?坚决抛弃 •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 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 精华,剔除糟粕!先占后挑.
•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 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 “拿来”! • 2、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 3、“拿来”有何意义? 建设民族新文化 • 4、怎样才能“拿来”? 沉着,勇猛,有辨别, 不自私 •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字概 括) 创新
(四)《且介亭杂文》的缘起及文 体简介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为什么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破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是什么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立
错误态度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破
怎么样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鱼翅
吃掉
正确态度
鸦片
送药房
(占有、挑选)烟枪烟灯 展览,毁掉
立
姨太太 走散
“吓怕了”“恐怖” 送来者恶意的“输入”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补充: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各方面奉行卖国政策, 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想也随之泛滥。 卖国求荣者奉行“全盘西化”,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 “复古主义”,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 问题分歧颇多,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 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本文是为揭露和打击错误观点,澄清认识而写的。
任务三:怎样论证这个观点?
结构上,先破后立 研读1-6段:找出运用的论证方法。
排除法的解题思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或A 或B 或C 或D
非A
非B
非C
所以D
从解题上是排除法,从论证手法上是因果论证方法。
模仿排除法,理清1-7段的论证思路:
或闭关主义 或送去主义 或送来 或自己来拿
非闭关主义
非送去主义
因果论证方法
非送来
论证高招
①类比论证(第3段) ------用同类事物作比较
②比喻论证(8、9段)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③对比论证(8、9段) ------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在1923年创作的一篇文章。
本文以拿来主义为标题,探讨了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并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以下是《拿来主义》的原文及鉴赏。
《拿来主义》原文:我们现在有些文人,就叫做拿来主义的。
凡所见所闻,索性只是拿来,模仿一下,修改一改,就用。
其结果,而使他们有了聪明伶俐的名气。
似乎总在他们口口相传中获得一种美丽的力量,忽然而然,成了一股潮流。
我身为文科出身的人物,又生在中国之绝世的困境之时,未免饱以异闻足以悲悯的情感,彷佛没有依靠了。
我三四十年的在都市的生活里,可惜一切信心,除非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总有那么亮人的希望,又因而总有一些可怕的日子。
我和江湖比较过,我赞美巫山奇女子和古人中各色丑恶之徒,皆只发表个人的高尚或光荣。
一点尊严像江湖,没有。
但我不赞美拿来主义。
原因何在呢?恐怕命的最后一字已写在揭不破但却又总要破的这个“理”上,虽然没有斧凿破的恐怕。
古人积累的涌泉,所闻到的蛙声,所见的山光,一时一时局外流人,如苍飛赴耕者之去留间,没有一个真正觉察它们悲愉、恶俗,乖激、暗妩、浅薄、深动,真实地接触它们的地方。
在那新的illumination,但是没有它们,就不见这一奇丽之势。
应该到现在为止!这一种拿来主义横暴跋扈了将近一世纪了。
它几乎赶尽了《杂剧》的曹郎、鲁人。
其陆用的,凡实事一概抄写,仿佯,顺风行舵;其海用的,凡希奇的新鲜的情调,一切请款,小册子,皆取之不穷。
其至繁艳而又巫山,但因它的原则,终究那么嘲笑着自己。
拿来主义只是来拿来,来当覆盆草的,知道为什么么?那是因为中国的文学是一个漩(xuan)涡,在其中,谁要去批判呢?何况,中国现成的东西却太质脆,失了尊严;到了这个时势,人们那么需要哥的笑,怎么去批判拿来主义呢!所以拿来主义可以长存。
所以吗,拿来主义终于有了重要的担子哪!只有拿走的东西才有赏值,否则不过只是碑石之类的——《拿来主义》鉴赏:《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犀利批判的一篇文章。
鲁迅《拿来主义》(共55张PPT)
即闭关锁国,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 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二百年。 中国对外贸易日益萎缩。清时只开广州一处 对外通商。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 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 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 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 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 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
破 ( )
送去主义 (1—4)
立 ( )
拿来主义 (5—10)
1) “闭关”锁国 “送去”卖国
2)没有人说“拿来”
3)一味“送去”,国势日衰 4)“抛来”与 “抛给”“送为“来什拿”么来要” 5)“送去”之外,还要 “拿来”(1—7)
6)“送来” 有害,不敢拿
7)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8)批判三种错误态度 9)正确方法 占有 挑选 10)小结
尼 采 不 是
中 国 也 不 是
(地下的煤)
对比论述:
把正反两方面论点加以对比。 使正反方面显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揭示 反面论点错误,衬托正面论点正确。
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 事物进行比较类推。
“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 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
中性的,无轻 蔑侮辱的恶意
“拿来”是“占有,挑选”,根据需要, 主动地、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以便使人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拿来主义
二、前文花了很多笔墨写闭关主义和 送去主义有什么作用?
①铺垫。为提出拿来主义做准备,使拿来主义的 出现顺理成章。 ②对比。与拿来主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拿来主 义。
三、本文的说理有什么特点?
①以小见大。写一些小事来批判大的政策、主义 和思想。 ②运用对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形 成对比。 ③使用反语。使用反语对送去注意、闭关主义的 奉行者和推崇者进行讽刺。 ④使用比喻。一些道理不直接去说而是用比喻来 呈现。
一、“一,‘拿来’”。 作者批判对遗产和外来事物有畏惧心理的孱头,也 批判为表明自己的革命故意毁坏遗产或为表自己的 爱国诽谤外来事物的混蛋,更痛恨欣然接受遗产和 外来事物中的不良成分的废物。 ②挑选。“要运用我们的脑髓,放出眼光”。有益 的要拿来并使用,有用但也有毒的要吸收有用的清 除有毒的;无用的要直接毁灭。 ③创新。要经过创新使遗产和外来事物为民族革命、 进步、发展服务。
拿来主义原文
拿来主义原文
拿来主义,又称天赋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起源于法国16世纪末的启蒙时期。
拿来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相信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源于他们天生就具备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外部的权威或教育所获得的。
拿来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思维是自主、独立和原初的,并且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推理来揭示真理。
笛卡尔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怀疑,并且主张从根本上质疑传统的权威和信仰。
拿来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并且应该自由地发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思想对科学、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拿来主义的追随者主张去除传统的束缚和限制,鼓励人们依靠自己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来获取知识。
然而,拿来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拿来主义过于强调个体的能力和自主性,忽视了社会和文化等外部因素对知识的塑造和影响。
他们认为,知识是社会共同构建的结果,个体应该在社会交往和共同合作中获得和发展知识。
拿来主义在欧洲启蒙时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对后来的思想、科学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强调了人类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成为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育目标(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2)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陶冶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五、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教时[导入]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
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新课]一、时代背景本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主张“全盘西化”,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
而在当时的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降”,也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
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
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布置阅读]要求学生默读全文,找出生字词,并理出文章思路二、阅读:1、正音、解词:[课堂练习]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自诩(xu ):自我夸耀。
诩,说大话,夸耀。
残羹(geng)冷炙(zhi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mian):很体面,有气派。
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脑髓(shui):脑筋。
孱头(can):懦弱无能的人。
蹩(bie)进:躲躲闪闪在走进。
2、本文思路:[引导思考]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本文的思路[提问]下面有几种有关段落的划分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为什么?(1)、分为两部分:第一段(§1-4):破“送去主义”。
第二段(§5-10):立“拿来主义”。
(2)、分为三部分:第一段(§1-5):提出问题,主张“拿来主义”。
第二段(§6-9):分析问题,阐明什么是“拿来主义”。
第三段(§10):解决问题,总结“拿来主义”。
(3)、分为四部分:第一段(§1-2):开篇扣题(没有人说道“拿来”)第二段(§3-5):否定“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第三段(§6-9):正面分析“拿来主义”(破、立)第四段(§10):总结“拿来主义”的作法、结果、前提和意义。
[引导归纳]这三种意见从思路上看都符合逻辑,都能理清文章的条理。
因此,三种分法都有是可以的。
但第一种意见强调了“破”,更体现了文章的针对性,且更简洁,所以一般都采用第一种分法。
[组织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巡回指导1、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2、“送去主义”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只把锋芒指向学艺方面的几件小事,而不去揭露出卖领土和资源的重大罪行呢?3、第3段用了什么论述方法?4、“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5、文章“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何好处?6、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咀嚼(即捧、挂等)[教师讲评]根据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讲评并归纳讲评1: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我们不妨先看清王朝的“闭关主义”。
何为之?见注释。
当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结果怎样?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
再看“送---”,“到现在”,自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闭关自守”的“大门”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闭关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送---”。
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1)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
(板书)讲评2:老蒋的送去主义表现在很多方面,如27年其上台后,不断出卖主权;“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投靠、讨好美英帝国主义,更是拱手相送国土,由美英操纵着中国经济命脉,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些都是“送—”的具体明证。
但是作者没有举这方面的事例,而是列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事例。
这是因为本文论述的中心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所以用“单是”一词将其他尽人皆知的事实一笔推开,从而将批判的重点更集中,这样选材才更准确,与中心一致。
列举的是: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要说明的是,送这些东西,不一定得扣上卖国的帽子,但这决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而是媚外求荣。
这里也没有非议梅兰芳的意思,而是斥责国民党利用梅去苏联一事欺世惑众、向西方献媚取宠。
这里,我想起一副对联。
这是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求和时与日本外相伊藤博文所对下的,上联是伊的:“朝无相,边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下联是李的:“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亦无妨。
”这可以作为“送去主义”的一个绝妙的注释了。
作者在列举这几个事例时,字里行间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无情的嘲弄和深刻的批判。
讲评3:第3段是难点,它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
本段用了类比的方法。
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尼采:自诩是太阳中国:——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他发疯而死——结论:自诩地大物博;掘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送去,不拿来;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一、二没有现成的句子,但自己可以概括出来)“送---”的危害性不是很可怕吗?讲评4:几个概念的区别。
“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
也可以理解为“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
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毒害中国人民。
欺骗中国人民。
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银两。
(板书:危害:亡国、贻害子孙)因此,这种送的实质是什么?(板书:毒害、欺骗、侵略、掠夺。
)[提问]全文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却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批判送去主义,这种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什么好处?讲评5:破字当头的好处使论述有历史的深度,它是在总结近百年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立论的。
作者从广阔的背景上,点明了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是从一个极端到另有个极端,反动落后的本质一脉相传。
清政府,搞闭关主义,落后挨打;蒋介石,搞送去主义,丧权辱国。
出路在哪里?只要实行拿来主义!这种立论,站得高,看得深,有历史深度。
2)从对比中分析问题,有说服力。
3)先破后立,相得益彰。
前者破得越彻底,后者立得越有力;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越充分。
因此,从揭批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立论更鲜明有力。
6、重要词句的理解。
(略)幽默、讽刺,是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嬉笑怒骂皆文章”。
这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显示了作者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
[小结]本节课理出了文章的思路,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个问题,要求大家重点掌握其中的第五个问题。
[布置作业]希望同学们课间预习文章的后半部分。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复习导入]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批判了哪几种主义?为什么?[教师讲评](略)[新课]一、课文理解:[提问]1:8——9段论证“怎样‘拿来’”。
其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教师讲评]“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遗产。
⑵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④拿来主义占有,挑选[提问]2:联系“大宅子”这个比喻,说说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究竟分别是什么意思。
[教师讲评]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的意思分别是: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提问]3: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对“拿来主义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做了形象的阐述。
用平实的语言,该怎么表达?[教师讲评]有害无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提问]4: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教师讲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提问]5:模仿归纳1——7段论证思路的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
[教师讲评]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逃避主义是孱头虚无主义是昏蛋投降主义更是废物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练习]根据对上文的理解填写下面括号里的内容()错误的态度()()拿来主义()正确的态度()()()二、论说特点:1、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使说理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2、先破后立,立中有破,破立结合,鲜明对比的结构方式。
3、犀利的语言风格,高超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才能。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并说明重点[拓展训练]针对青年人中的“哈韩”和“哈日”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章。
[布置作业]习题册p45一、三、四、五[板书设计]本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