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东莞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探索
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探讨东莞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路径
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探讨东莞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路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时代背景下,社区(村)一级基层文化建设将成为东莞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舞台和关键点。
本文针对当前东莞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尝试探究一条可持续的、有活力的基层公共建设的路径。
标签: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路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扎实繁荣和兴盛传统文化,推动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
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城市。
近年来,我市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前,东莞正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潮流,突出以品质取胜,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对公共文化建设,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东莞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新世纪以来,东莞公共文化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东莞市民广场、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东莞图书馆、岭南画院等一大批公共文化场馆相继落成,各镇街的场馆也雨后春笋般立起。
2011年《东莞市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年)》公布,社区一级公共文化建设实现“五个有”,各村(社区)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2013年底东莞成功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全省第一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4年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2018年已实现全市522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全民艺术普及、文化惠民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社区进企业……市镇两级的文化活动更是风风火火,人、财、物都得到良好保障。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展现了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公共文化繁荣之路,值得全国学习和借鉴。
然而,对照打造“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和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目标,东莞的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供给侧看:资源精准投放率有待提升。
转型升级背景下东莞新一轮城镇中心区规划建议--以谢岗大中心区打造为例
转型升级背景下东莞新一轮城镇中心区规划建议--以谢岗大中
心区打造为例
辜桂英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27
【摘要】伴随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各城镇的新一轮总体规划均将大中心区或强中心区打造作为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与重点。
本文以谢岗“大中心区”打造为例,探讨转型背景下东莞新一轮城镇中心区的发展趋势及规划应对策略。
【总页数】2页(P3-4)
【作者】辜桂英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解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中心区规划--以中山市板芙镇新中心区规划为例 [J], 朱建武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新中心区建设的策略研究——以汉川市分水镇新中心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 [J], 林智婷
3.强镇扩权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以扬州小纪镇新中心区为例 [J], 徐莉君;盛长元;陈叶龙
4.经济社会双转型思想指导下的城镇新型文化中心区规划设计初考厚街镇文化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介绍 [J], 磨艺捷
5.小城镇中心区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探索——以玉龙县中心区为例 [J], 董世豪; 毛志睿; 陈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抓关键求实效 以创新促提升——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组织开展流动 图书 、 流动演出等流动文化服务 , 推出东莞 文化 依托文化广场和各类文化设施 , 广泛开展群众 性文化活动 , 策
术节 、 东莞市合 唱节 、 广场集体舞大赛 、 小戏小品大赛 、 青年舞 蹈大赛 、 群众 摄影大赛 、 音乐舞蹈 花会 、 少儿艺术 花会 等文艺
赛事 , 这些活动成 为群众文化生活 的盛宴。 特别是“ 文化周末 ”
、
东莞公 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的实践
( 一) 抓组 织领导 , 构 筑公共文化 服务保 障。 2 0 0 1 — 2 0 1 0
年, 东莞 市委 、 市政府把文化发 展摆在全 市发展 的重要地位 ,
实施 了文化新 城战略 , 成立专 门的领导机构 , 围绕打造 图书馆 之城 、 博物馆之城 、 广场文化 之城“ 文化 _ 一城 ” , 设立 了每年共
系建设 提供 了坚强保 障。 ( 二) 抓设施建设 , 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 台。近年来 , 东莞 投资超过 2 0亿元建设 了玉兰大剧 院 、 东莞展览馆 、 东莞 图书
馆、 可园博物馆 、 岭南 画院等一大批市 级文化设施 , 镇村也 投
入5 O多亿元建设 了以长安 图书馆 、 东城影剧院 、 塘厦展示馆 、 完善 。 与此 同时 , 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 、 农家书屋建设 、 广播 电视村村通 、 农村 电影放 映等重 大文化 惠民工程 , 建成文 化信息共享工程 市级支 中心 1 个 、基层服务点 1 2 3个 ,建成 “ 农家书屋” 5 8 9家 , 提前三年 实现 2 0户 以上 已通电 自然村有
荷花 艺术 节 、 东 坑卖身节 、 望牛墩 七月七风情节 、 麻 涌香飘 四 季文化艺 术节 、 道浯美食 文化节 、 企石千年秋枫 文化节 、 樟木 头小香港旅游节 、 谢 岗登山节等节庆文化活动 , 打造 了东莞读 书节 、 走进东 莞文明 、 绚丽大舞 台 、 文化周末 、 都 市彩虹 、 粤韵 金声 、 越 唱越 红系列活动 品牌 , 开 展了东莞音乐剧 节 、 岭南美
东莞市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
东莞市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东莞市的全域城市化进程,制定和实施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东莞市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
在城市化进程中,规划和土地利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东莞市应该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开发,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实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其次,东莞市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的基础。
东莞市应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市交通、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另外,东莞市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是关键环节。
东莞市应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深化改革力度,积极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城市经济竞争力。
最后,东莞市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是保障城市稳定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东莞市应该加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东莞市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推进,实现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为东莞市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探索东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范区 ( 项 目)创建工作 。东莞市积 极 申报 ,成为首批创建 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 1 个城 市之一 。几 经 努力,2 0 1 3 年7 月 ,东莞 以总成绩在 东部名列第三顺利通过 了文化 部验 收 ,成为全 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示范 区城市之一 。 二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 的主要做法 ( 一 )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东莞市委、市政 府高度 重视 文化 建设 ,始终将其纳入 中心工作统一谋划 、统筹推进 ,特 别是近 几年 来,
会议 ,组织2 O 多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 、研讨会 、专家 咨询会 、点评会 。此外 ,市镇结合实际,开展分片、驻
村 、挂点等 多种形式的督导,有力地推动 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的开展。
( 二 )实施三级联动,推进设施全覆盖 以大 型公共文化设 施为骨干 ,以镇 ( 街 )和村 ( 社 区)基 层文化 设施为基础 ,通过市 、镇 ( 街 )、村 ( 社 区)三级联动 ,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 文化设施 网络 ,推动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 、共建共字 、全面 覆 盖。市级谋求大跨越 。东莞市一 一 级先后投 入2 0 多亿元建设市 中心广场 、东莞 图书馆、玉兰大剧 院、东莞展
览馆、市文化馆 、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 等一批标志性 的大型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选 址科 学、布 局 合理 、运作创新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广受群 众欢迎 的文化 阵地和满足f 大市 民文化娱乐及高品位 文化享 受的重要平 台。镇级实行高规划。全市镇 ( 街 )一 一 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达5 0 亿元 ,建成长安图书
2024年东莞政策分析及突破方法
近年来,东莞市经济发展迅速,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2024年东莞的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突破方法,对于推动东莞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针对东莞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行客观准确的政策分析。
东莞市位于珠三角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东莞市的制造业实力雄厚,拥有众多的规模企业和人才资源。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东莞市需要应对产业升级、人才引进和环境保护等新的挑战。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东莞市的经济发展。
针对东莞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分析。
首先,针对产业升级的挑战,东莞市政府可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其次,针对人才引进的挑战,东莞市政府可以加大招聘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东莞发展。
再次,为了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东莞市政府可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监管,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2024年东莞政策的突破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政府需要创新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招聘和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
可以设立专门的人才引进基金,提供丰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到东莞发展。
再次,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可以设立环保基金,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此外,政府还可以积极推动东莞市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对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可以通过组织高水平的产业展览和论坛,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到东莞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注重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执行性,加强与企业和民众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对2024年东莞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突破方法,对于推动东莞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莞市市场改造升级方案
东莞市市场改造升级方案引言东莞市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众多的市场和商业区。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传统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市场陈旧、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东莞市市场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期促进市场的发展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一、提升市场设施和环境1.1 设施更新传统市场往往设施老化,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包括但不限于:串联商铺的空调设备安装、更富有科技感的照明系统升级、更先进的POS机、电子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等。
1.2 环境卫生市场环境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对消费者造成了直接影响。
政府应加大对市场的日常卫生管理和整治力度,提供更加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
同时,可以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市场内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消除卫生死角。
二、提升市场服务品质2.1 培训与管理传统市场的商贩服务品质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培训与管理规范商贩的行为,在提供商品的同时,提升他们提供的服务品质。
政府可以组织专业的培训机构,对商贩进行培训,包括礼貌待客、沟通技巧、产品知识等。
同时,设立市场管理机构,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管理,确保商贩和消费者的权益。
2.2 优化购物体验提升市场的整体购物体验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市场的黏性和满意度。
例如,市场可以设置充电宝租借点或免费WiFi,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便利服务。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三、促进市场品牌建设与营销3.1 品牌建设传统市场的品牌形象往往模糊不清,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因此,需要加强市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加强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利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品牌推广。
3.2 支持创新业态为了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政府应积极支持新兴业态的发展。
东莞市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思考
东莞市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思考摘要: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东莞市相关机构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就建立了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措施、治理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东菀市在建设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因此本文根据相关问题,对东莞市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东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前言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现阶段东莞市共有32个下辖镇,固定居住人口在800万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而经济的提升也促使东莞市管理人员认识到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为了促使自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配合,最大程度的满足内部人员群众的精神需求,东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先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发展策略。
1.东莞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问题1.1创建指标不明确现阶段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较于其他城市而言并没有明确的创建目标,相关指导人员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将发展目标与群众文化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导致整体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社会民众不能有效的连接,甚至出现文化对接错位的现象。
同时东莞市自身人口结构的复杂性也对公共文化服务有着多样性的要求,而现阶段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之前并没有依据群众实际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服务人群类型也不能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东莞个性化文化服务工作的缺失。
1.2群众参与程度不高东莞市是现今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而整体文化示范区建设也已经通过相关国家机构验收完成,这为东莞市打造全国领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发展经验不够充足,东莞市在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对基本服务理念过于重视,而机会均等的体系化服务模式也导致其忽视了用户实际需求,进而制约了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相关管理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完善也影响了其他社会资源的有效运用[1]。
东莞市公交规划
1.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1.1.区域位置 (1)1.1.2.1998-2002年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1)1.1.3.当前的公共交通形势 (1)1.1.4.可选的交通政策 (1)1.1.5.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加强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1)1.2委托任务 (2)1.3规划区域和年限 (2)1.4规划依据 (2)1.5技术路线 (2)1.6章节构成 (3)2.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 (3)2.1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3)2.1.1.东莞市城市结构 (3)2.1.2.东莞市现状人口结构 (3)2.1.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4)2.1.4.机动车发展状况 (4)2.2东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4)2.2.1.居民出行强度、出行量及出行方式构成 (4)2.2.2.居民出行时间及空间分布 (5)2.3东莞市区现状道路交通概况 (6)2.3.1.市区对外公路网结构 (6)2.3.2.市区内部路网结构及道路概况 (7)2.3.3.市区内部道路流量情况 (7)2.3.4.市区交通主要问题: (7)3.东莞市核心城区公交发展现状分析 (7)3.1发展概况 (7)3.2现状线路情况 (8)3.2.1.线路分布情况 (8)3.2.2.线路拥有情况.................................................................. 103.3场站建设情况. (11)3.4公交服务水平现状 (11)3.4.1.东莞市公交车运输能力情况 (11)3.4.2.车辆拥有情况 (11)3.4.3.公交线路实载率调查 (12)3.4.4.公交、自行车与行人流量调查 (13)3.4.5.公交分担率情况 (14)3.4.6.营运管理及市场管理情况 (14)3.5现状公交评价及主要问题识别 (15)3.5.1.现状公交评价 (15)3.5.2.主要问题识别 (15)4.近期城市建设与道路交通发展前景分析 (16)4.1近期城市规划与建设 (16)4.2近期道路交通发展 (17)4.3城区近期建设对公交发展影响 (18)5.东莞市核心城区公交系统近期发展水平分析与策略 (19)5.1近期发展水平分析 (19)5.2近期公交发展目标 (19)5.3近期公交发展策略 (20)6.五环路内近期换乘枢纽布局与主要公交走廊规划 (21)6.1总体对策 (21)6.2换乘枢纽布局研究 (22)6.2.1.既将规划实施的长途客运总站布局 (22)6.2.2.近期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布局 (22)6.3主要公交走廊规划 (23)6.3.1.交通走廊现状 (23)6.3.2.市域既有公交走廊 (23)6.3.3.东莞市核心城区公交走廊规划 (24)6.4东莞市核心城区近期客运体系分析 (25)7.东莞市核心城区公交系统近期改善实施计划 (25)7.1公交场站规划 (25)7.1.1.公交场站分类 (25)7.1.2.核心城区2003~2005年公交场站规划 (26)7.1.3.公交场站规划评价 (29)7.2公交线路规划 (29)7.2.1.调整原则 (29)7.2.2.核心城区2003年度公交线路调整思路 (30)7.2.3.城区2003年公交线路规划 (31)7.2.4.城区2005年公交线路规划 (33)7.2.5.公交线网规划评价 (33)7.3车辆配置计划 (33)7.4公共交通系统投资估算 (34)8.核心城区近期改善相关建议 (34)8.1公交管理模式 (34)8.2公共交通扶持 (35)8.3公共交通专营 (35)8.4智能公交系统 (35)8.5公交交通优先 (35)8.6相关公共交通规划................................................... 36图集:附件:1、东莞市规划局会议纪要2、关于实施核心城区公交系统发展规划和客运站撤销方案的请示3、关于实施核心城区公交系统发展规划和客运站撤销方案问题的复函4、南方都市报有关《东莞年内布设38条公交线路》的报导5、东莞市核心城区公交系统近期改善研究《多媒体光盘》表格目录表2-1 2000年东莞市区(规划范围)人口情况表2-2 2000年东莞市郊城镇人口情况表2-3 东莞市机动车发展一览表表2-4 东莞市现状各类人员出行情况表表2-5 国内部分城市居民出行强度表表2-6 国内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表(%)表2-7 国内部分城市居民平均出行时长表表2-8 东莞市区现状道路长度及路网密度表3-1 汽车总公司穿越市区、连接市(或城区外)与镇(城区外)线路表3-2 汽车总公司市区内线路表3-3 东莞市长城客运专线表3-4 东莞与深圳及香港的公交线路对比表表3-5 东莞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基本情况一览表表3-6 东莞与深圳及香港的公交车运能比较表表3-7 东莞与深圳及香港公交车拥有率对比表表3-8 公交线路实载率调查统计表表3-9 通过断面的公交车辆数与自行车统计表表3-10 公交停靠站上下客数统计表表3-11 部分国家和城市公交分担率表(%)表3-12 公交线网评价表3-13 公交场站评价表3-14 公交服务质量评价表表6-1 解决存在的问题表6-2 需支持的重点区域表6-3 应落实的扶持政策表7-1 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汇总表表7-2 公交场站评价对比表表7-3 2003年公共交通线路一览表表7-4 2005年新增公共交通线路一览表表7-5 公交线网评价对比表表7-6 公交服务质量评价对比表插图目录插图1-1 技术路线图插图2-1 现状家庭户人口出行方式构成图插图2-2 集体户人口出行方式结构图插图2-3 现状家庭户人口出行时间分布图插图2-4 现状家庭户人口平均出行时长分布图插图3-1 国内外部分大中城市公交分担率示意图1.概述1.1项目背景1.1.1.区域位置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出海门户。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改善。
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交通、教育、医疗和文化四个方面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交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我们需要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与改善。
首先,城市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车等,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其次,应该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交通工具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和电动车代替汽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还需要提供便捷的停车设施和路网规划,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二、教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改善对于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需要加大对学校的规划与建设力度,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应提供安全、舒适的学校环境和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医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医疗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改善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设施的分布均衡,让每个居民都能够方便地就医。
其次,应该加大对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让更多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四、文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改善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改善对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需要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多样化的文化场馆,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以满足居民的不同文化需求。
同时,应该加大对文化活动的扶持和宣传,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
以教育设施为例,浅谈东莞市区公共设施引导土地开发的研究
以教育设施为例,浅谈东莞市区公共设施引导土地开发的研究摘要: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亟需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土地开发联动机制,制约无限制的商业土地开发,协调人口与公共服务关系,缓解社会矛盾。
开展公共设施引导土地开发的研究,有助于统筹全市公共设施规划,实现以公共设施承载能力引导土地开发的机制。
关键词:教育设施、公共设施、引导、土地开发、联动机制引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东莞市推动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就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东莞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规范标准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拓展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形成政府主导提供、社区积极提供、社会协同提供、市场参与提供与群众互助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格局。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增强便利性。
完善新增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配臵,做到镇(街道)全覆盖,必要设施覆盖到社区。
一、背景自从2004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所在的行政中心从莞城迁入南城之后,南城快速成为一个财富集聚、楼盘聚集、人才聚集的洼地,同时随着人的集聚引发的教育压力也日益凸显。
南城房地产市场而自2004年起,已经持续火热了近十年,总成交套数超过50000套。
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商品房背后,可是超过数万个入住南城的家庭。
需求的增长和供给的有限,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位”困局。
来自南城官方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困局——随着南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的逐步成熟,南城累积下来需要提供给“楼盘生”的学位就高达42000个。
而南城8所公办小学每年所能提供的新生学位仅在2000个左右。
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亟需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土地开发联动机制,制约无限制的商业土地开发,协调人口与公共服务关系,缓解社会矛盾。
东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思考
东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尹国强来源:《南方农村》2015年第01期摘要:本文总结了东莞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经验做法,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推进东莞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东莞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1-0033-06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一个农业县成长为现代制造业名城,城市化率超过88%,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近年来,东莞市针对因城市发展提速而产生的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现实问题,积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构建东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劳动保障等公共服务重点领域,进行大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一、东莞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经验做法近年来,东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思路,出台社会建设、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等系列政策措施,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新莞人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着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主要做法如下:(一)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更加优化一是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整体路网结构。
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镇际联网路(一期)34条道路的升级改造工程,2008年实施二期27条联网路的升级改造工作。
镇际联网路(一、二期)共规划建设61个项目,规划里程约300公里,总投资规模约50.26亿元。
截止至2014年10月,东莞市行政村路面已基本实现硬底化,东莞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447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完工通车494公里。
二是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
着力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加强生产源头管理两方面下功夫,通过采取对污水处理厂的扩建扩容、完善截污管网布局、综合整治农村内河涌,整顿关闭不合格水厂、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等措施,全面治理农村水环境,保障农村用水安全,“脏、乱、差”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农村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城市,也是广东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东莞市也在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路径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路径: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东莞市应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
2.优化营商环境。
东莞市应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府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东莞,推动经济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东莞市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对策:
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东莞市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建立完善的营商环境。
东莞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营商环境,加强政府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东莞,推动经济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东莞市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措施,才能实现东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科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毕业论选题
完善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探讨——以贵阳市为例+开题报告.rar
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几点思考.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x
完善我国批量政府采购的思路.
完好认真学习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宏观调控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
宝安区福永街道的城市公共建设.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杭州为例.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杭州为例任务书.
农村经济,村镇银行.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能力.
北京区域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岗位培训体系研究.
北京地区房地产领域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与治理对策研究.
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对深圳市弱势群体就业援助的思考案例分析.
对深圳市弱势群体就业援助的思考调查报告.
对网络管制的行政管理学思考.
小微企业政府扶持政策的国际比较.
少女妈妈的社会工作服务现状.
少女妈妈的社会工作服务现状开题报告.
就“郭美美”事件谈公信力危机的救济对策.
川沙县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研究.
川沙县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研究.
广州城中村改造现状和发展研究.
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浅析.
建立健全牧区扶贫政策的思考+开题报告.rar
建设学习型乡镇政府的思考.
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途径.
开发区城市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变更的产生与控制.
异地备份与档案安全体系档+开题报告.rar
弱势群体权利.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
人口老龄化下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模式、新形势、新路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思考
新模式、新形势、新路径——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思考发布时间:2021-11-30T06:01:56.628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潘卓鸿,曾永辉[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最早出现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潘卓鸿,曾永辉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区域规划所广东东莞 523000国土空间规划最早出现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开发管制边界,落实用途管制”,以及“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随后在2014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求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期间,经历了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2018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成立自然资源部,负责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并实施监督。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自此,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目标以及体系逐步清晰。
目前,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启动相关前期工作。
本文结合东莞实际情况,提出对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一、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模式转型迈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国内外形势发生剧烈变化。
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红利的退潮,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彻底跌入低增长区,各地的保守政党、民粹主义逐渐抬头,人类社会似乎再次陷入零和博弈、存量争夺的“马尔萨斯陷阱[1]”。
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西方国家不允许我国再走高消费、高消耗的“美欧老路[2]”。
而事实上,我国在过去快速发展的40余年间,过度消费、产能过剩、生态污染等现象依然严重,城市与城市之间无序竞争、资源内耗的情况仍在加剧。
东莞城市更新进入性策略研究0228
深莞惠城市更新进入性策略研究(东莞篇)2019.22目录CONTENTS•东莞城市更新“2.0升级版”时代•东莞城市更新主流模式研究•新城东莞城市更新进入性策略建议•资源支持•东莞城市更新“2.0升级版”时代1.1粤港澳大湾区的明珠——上升中的东莞◆广东省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东莞地处湾区核心地带、走廊中部脊梁,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面临新一轮腾飞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湾区城市进行协同分工,深圳的用地成本过高形成产业迁移,对东莞的用地需求增加。
华为、中集、普联等龙头企业已启动东莞迁移步伐,将带来新的产业变革,提升城市和房地产市场潜力。
华为等高新产业迁移的内在逻辑深圳高成本、低效率高房价、高工资高消费城市旧改推动慢土地紧缺、地价高东莞低成本、高效率低房价、低工资低消费土地充足、净地供应建设进度快、地价低可保障大型企业产业扩张vs1.2东莞新增用地枯竭,开发进入存量时代◆作为粤港澳湾区重要据点,东莞全市土地开发强度仅次于深圳,达到45%,但土地利用效率较为低下,全市60%以上的镇街没有超过500亩的可集中建设地块,因此近年来招拍挂土地日渐减少,竞争激烈(绑定保障房代建要求、高溢价频现)。
◆根据2018年最新的102号城市更新文件,预计未来3年,东莞有望实现城市城市更新3万亩,每年拆旧建新约5000亩,产业改造约2000亩,其他活化更新、“微改造”等约3000亩,东莞城市更新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增量市场用地萎缩存量市场大有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的全面提速2018年4月4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
该意见不仅放宽了城市更新项目准入范围,而且下放了城市更新中涉及的标图建库、用地审批等核心职能,大湾区各城市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目前大湾区各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地修订完善相应政策。
1.3东莞城市更新提速,迎来政策元年2018,东莞城市更新的政策元年2018年是东莞城市更新的政策元年,东莞政府密集出台了多项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打破过去在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城市规划等多种政策的制约,操作模式和流程逐步规范化,并积极向深圳模式靠拢,进行中的城市更新项目也在不断提速推进。
社会转型与志愿服务发展策略——以广东省东莞市为案例
常性 、长期化服务不多 ;志愿服务氛围较好 ,但深
入 社 区的针 对性 、个 性化 项 目不多 ;志愿活 动总体 活跃 ,但镇 街发展 不平衡现 象仍然突 出。
作用,强化领导统筹 ,每年召开会议,加强党政群
团体 制 内志愿服 务活动 的协调 沟通 ,有效整 合利 用 志愿 服 务资源 ,集 中研 究解决 志愿服 务 中碰 到 的突
东莞正处于 由农村 向城市发展 、由农民向市民 演变的社会转型时期 ,经济社会转型与志愿服务事 业发 展相辅相承 。处于转型期 的城市 ,既要坚持 发展 “ 经济硬实力 ” ,又要 重视发展 “ 社会软实
力 ” 。这种 “ 社会 软实 力 ” ,就是指 “ 社会 成 员通
过能 够体现 人类进 步价值 的各 种文化 活动 、社会 活
及 各镇 街 、机 关 、学 校 、 “ 新 ”组 织和 村 ( 两 社
区 ),登记 注 册 志愿 者 人数 达 2 0多 万 ,涌 现 出一 大 批 志愿 服 务先进 集体和 个人 。三是 服 务领域 不断 拓 展 。在助 学敬老 、扶 贫助 困 、文化 宣传 、环 保卫 生 、普 法维权 、交 通治 安等传 统领 域 的志愿服 务 1 3 益 深化 ,在 “ 文 ” 、 “ 创 创模 ” 、亚 运 、救 灾 、 “ 双到 ”和展 会等 重大项 目的服 务作 用逐 步 凸显 ,
渠道募集 ,少数 自发筹资也不易于监管。政府拨款 主要用于亚运 、支援塞舌尔项 目 等具有专款专用特 点的安排性项 目 经费 ,资助具体社会服务项 目的较 少 。二是骨干队伍不足 ,人才还需培育。 目 前坚持 3 年以上经常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数量较少 ,有的基 层志愿者骨干流失比较严重 ,组织策划活动的骨干
东莞城市提升方案
东莞城市提升方案前言东莞市作为中国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缘位置优势和经济基础。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市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规划不合理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提升方案,对于促进东莞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拥堵问题问题描述由于东莞市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交通流量也随之增加。
在高峰时段,东莞市的主要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1.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升地铁线路及巴士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优化道路交通流:对主要道路进行规划和改造,增设交通信号灯、引导标志等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推广非机动交通工具: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环境污染问题问题描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东莞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质量下降和水源污染导致居民健康受到威胁,对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加强环境监测: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2.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布局,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减少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3.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城市规划问题问题描述东莞市的城市规划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功能单一、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制约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品质提升。
1.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等因素,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为城市提供发展的指导方向;2.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城市空间;3.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打造优质城市环境。
结论针对东莞市存在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城市规划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提升方案。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调整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调整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
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是确保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的关键。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
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的制定1. 数据分析与需求评估在制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时,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与需求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人口、经济、社会等相关数据,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居民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预测,以便制定长远的规划方案。
2. 资源配置与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案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不同需求的优先级进行资源的分配。
同时,还需要优化资源的使用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推行共享经济模式,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3. 空间布局与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案还需要考虑空间布局和规划。
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之间的联系与便捷性,提高居民的便利度。
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的调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化,原有的规划方案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策略:1. 监测与评估在实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案后,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和居民的反馈,了解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面 一 一 甭 葡一 j
整体 空间品质产生重 大影响的品质型公共服 务设 施 ,从市政府 层 面人 手组团统筹规划 与建 设 ,使公共服务 多组 团多 中心做大 做强 ,从而实现城市配套 的共建共享 ,集 中提升服务品质 。 3 . 3 空 间策 略 3 . 3 . 1 依 托城 乡中心构建 紧凑型公共服务 等级 体 系 遵照 “ 集 中布局 、集约配套 ”的原 则 ,实现设施运行 效率
3 . 1 . 2 主动 引导 ,调节人 口结构
人1 3 结构调整是 实现城市转型 的关键 性因素 ,在公共 配套 中应 突 出 2个重点 : ①稳定 年青劳 动力 ,按较高的标准配置 , 减少常住人 口的流动性 ,特别是要应对好抚养 比上升的大趋势 。 学校 、医院等设施要按更加合理的配 比 预 留建设 , 增强城市 的归 属感 ,留住一批积累了长期经验的技术工人 。②提升人 口 素质 , 吸引高素质人才在本地扎根 。在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时,除 了 要便捷地解决 基本生活需求外 ,还要 增加 丰富 多元 的品质型服 务, 建立起学习型、进步型的社会氛围 , 不断完善高等教育 、 职 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等配套 服务 , 促 进人 口素质的就地提升 。 3 . 2 统筹 策略
科 技 与创 新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n o v a t i o n
给, 进而创 造更具竞争力的生活工作环境 , 吸引高素质人才集聚 , 保 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城市升级反 向带动产业转 型。这是城 市创造美好生活的本质 , 强调城市与人的共同发展 。因此 ,围绕 人的发展需求 ,未来城市公共配套要突出 “ 公平 、关怀 、宜居 ” 三大重点 。体 现公平 ,实现本外 居民平等共享 ,创造和谐共融氛 围 ;加强关怀 ,强化人 陛化 的使用体验 ,选址布局便捷易达 ;强 调宜居 ,提供均等的基本服务 ,并增加多元丰 富的选择机会 。 3 配套策略转变 3 . 1 人口策略
近年来 ,常住人 口的增长 是随着经济发展 同步放缓 的,并 呈现波动趋 势。此外 ,户籍制 度 、生育制度等都在 探索改革 阶 段 。城市未 来人 口不确定性 的增强 ,使人 口 规模 的合理预测变
得 极 为 困难 。
经济社会在 转型 , 城市也在转型 , “ 发展” 思维逐步取代 “ 增 长 ”思维 ,过去对资 源 、土地 、劳动力 的依赖也将转化 为对 资 本、技术的追求,城市人 口的焦点在于质量而非数量。因此 , 人 口配套策略必须强 调以供定需 , 一方 面 ,从转型发展 的角度 人 手 ,引导形成 与城 市产业结构相 匹配的适度人 口规模 ;另 一 方 面 ,从有效供 给的角度入手 ,适 当控制 人 1 : 3 规模 , 提 高城市 公 共服务和生态环境 的整体 品质 ,维持对人才的吸引力 。
3 . 2 . 2 组 团整 合 通过分级 配置 ,优先将 主要公 共服 务设施投放到各 级城乡 中心 ,使整体 服务水平与之相 匹配 ,鼓 励引导市场 高强度开发 ,形成 紧凑 集 中、等级清 晰的城乡 中心 层次格局 。 3 . 3 . 2 依 托公共 交通形成 专业性服 务节点 遵照 “ 公交 串联 、公众易达 ”的原 则 ,提高设施使 用的便 捷性和对外辐 射能力 。以珠三 角一 体化全面推动轨道 建设为契 机 ,结合各 级公共 交通枢纽 ,利用 城际轨道站点 、城市轻轨站 点和综合 客运 站场等布置专业性公 共服务设施 ,形成 服务 区域 的专业性 服务节 点。 3 . 3 . 3 依托特 色环境 资源打造标志性服务空 间 遵照 “ 因地制 宜、贴近本 土”的原则 ,彰显城市特色和地域 文化 , 结合 自 然生态环境 、 历史文化景观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各种 资源禀赋 ,就地选址 ,布置具有标志性 的服务设施 ,形成环境相 宜、独具特色的城市配套设施 ,改善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品位。 3 . 4 实施策略 3 . 4 . 1 同步城 市更新保障发展 空间 城市更新的成熟地 区往往是交通 区位优越 而城市公共 服务 设施 需求旺盛 的区域 。抓 住城市更新这一重 大战略契机 ,大力 完 善公共设施配套水平 。一方面 ,发挥 政府 的主导性作用 ,在 城市 更新早期 明确社会性 、公共性强 的更新 项 目,由政府 直接 介入 推动实施 ;另一 方面 ,划定城市更新 管控单元 ,严格 落实 更新单元 的公共设施 配套要求 ,建立公 共配套与更新项 目的捆 绑实施关系 。 3 . 4 . 2 设施承载能力 引导城 市开发 在城市规划过程 中 ,要强调城市开 发强度与设施 承载能力 挂钩 。根据基础设 施 的建设情况 和公共 服务 的水平决 定城市开 发量 ,在优越 区位集 中加大设施 和服务的投人力度 ,鼓励 高强 度的紧凑开发 ,避免盲 目适应市场 均质开发而形成被 动均质供 给 。建立土地 出让与公共配套挂钩 机制 ,扭转公共设 施滞后发 展的状态 。在城 市开发的过程 中 ,要严 格落实公共设 施的配套 要求 ,并 以此作为地产开 发项 目审批的前提条件 。
3 . 2 . 1 城 乡一体 ,实现 统一底 线标准
目前 , 东莞市建设用 地已达 1 1 6 8 k m 2 ,市域比例 占 4 7 . 5 % . 从经济活动 、 产业结构 、 城镇面貌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来看 , 城市 与乡镇之间不存在 明显的差异 , 整个市域实际上 已成连绵发展 的 城市群。结合城 乡统筹 、 一体发展的思路 , 镇街与社区的配套标 准应 向城 市标准看齐 。与居 民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的基层公共 服 务, 包括基础教育服务 、 基础医疗卫生服务 、 大众健身体育服务 、 基础综合文化服务和基本福利服务等 , 按照均等普惠的底线思维 实现统一标 准覆盖城乡 ,并形成 刚性约束 。 作 为指导全市发展主 体 的规范性 文件 ,要有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 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