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对教师的不同要求

合集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关注“五点”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关注“五点”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关注“五点”“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近年来教学《思品与社会》感受最深的一点。

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的求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相互沟通,相互影响。

实践证明,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反思我的思品教学历程,其真谛在于:一、出发点:学生主动参与我认为,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首先要让学生对思想课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好玩的游戏、新奇的悬念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根据根据教材的特点,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素材,以便上课时更有发言权,也更投入。

如果只做到这一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

教师还要运用分析典型事例、比较、谈话、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上好思品课”变成学生自身的要求。

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声音、图片、视频及传统教学手段进行科学选择,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如,我在在教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朵花》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朵花》,让学生在看图片、听音乐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而产生“究竟是哪些民族的求知欲望”。

二、中心点:学生主体活动在传统的思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师重在“灌输”,学生只是“接受”,教师多在教训,学生只是聆听,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教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课时,课前便意识地布置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创编了“种爪王”和“盲人老奶奶打灯笼”两个小品。

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表演了这两个小品,让学生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萌发出许多念想。

此时,我便紧紧抓住学生思维跳动的琴弦,利用ppt演示文稿出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薛大伯给乡亲们送西瓜良种,为什么能获得双赢?②盲人老奶奶为什么要提着灯笼夜行?③同学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此时此刻,同学们的话闸子打开了,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有的同学还站起来了。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峨山县锦屏小学施学彬内容提要:新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有几点感悟,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等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学生主体人格生活新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有几点感悟: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等。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在教育教学中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

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

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

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例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任务与目标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任务与目标

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举例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 或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 践中学习和体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 究,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 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 的道德、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能 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理解 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等方 式,提高学生解决道德、法律问题的 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并学会评估解决方案的优劣。
情感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育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正确 的价值判断标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
03 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道德、法律知识
道德知识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过程性评价策略及实施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他人的合 作交流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品德
发展状况。
谈话法
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谈话,了解 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道德 认知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 品德。
成长记录袋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作品、成果、反思等, 展示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THANKS FOR WATCHING

谈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谈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谈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仅融入了品德课中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教育,也融入了社会课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课生活的教育。

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既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内容非常丰富。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够了解、参与、适应社会,做好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一、吃透教材编好教案教师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研究课标和教材是必做的“功课”。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是原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合拼,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阔的背景下把二者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选用的《品德与社会》是傅维利主编,辽师大出版社发行的,教材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教材的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

这样安排,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运用,可以引发有价值的争论,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后得到延伸,引发新一轮的发现和探究。

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特色优势,对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多作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每个教学目标,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对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体会

对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体会

对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体会【摘要】本文就加强师德建设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谈一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学习体会【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5-056-01要想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但如何树师德?各老师的情况不同,切入点也各有不同,下面根据我校的实际和近几年来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实施“三爱”教育,塑造师表风范“三爱”,即爱岗、爱生、爱校。

其中,爱岗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爱生是教师道德素质的核心,爱校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爱岗,就是要热爱教师岗位,珍惜教师这份工作。

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敬业勤业,才能不计名利,忠诚奉献,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才会认真钻研,不断学习,认真执行教育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

人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打工,遇到困难、挫折、不如意,就会产生消极的反映;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就会遇难而上,不断创新,想方设法把事业推上新台阶,在工作上,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动力。

爱生,就是要热爱学生,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爱生,就会出现偏爱好生,歧视后进生,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塞责,讽刺、体罚学生,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所以教师职业必然要求每个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特别偏爱、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后进生”,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我们的教师才会真正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与乐,去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忠诚奉献;才不会出现如以教谋私,热衷于搞有偿家教的事件发生。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感受到品德和社会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开放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开放
问。
可以有课前 准备 阶段 , 也可 以有课后延 伸 活动, 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 , 在 教 学《 天有不测风云》 一课 时, 课前 老师 布 置学生搜集有 关近年来我 国南方 冰 灾 和汶川大地震 的新 闻报道, 让他们 真 切 地体会到各种 自然灾害给 人类造成 的危害, 从 而激发他们努力学好知识 以 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这类危害的欲望。 课 堂上, 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 的同时, 放手 让学生交流 、 讨论 自己课 前所搜集 的材 料及所产生的感受 。 这种课内向课外 的 延伸, 课本知识与课外 知识 的结合, 课堂 学 习与 课外学 > j 的交 融, 不仅使学生掌 握 了更多的知识, 而且 帮助他们增强 了 自主 学 习 的 意识 。所 谓 的 时 空 开 放 , 就 是让教学从课堂走 向课外 , 改变 以往学 伐 。如《 我国的人 口》 一课 中 , 对我 国人 生上课 才找书 ,下课 就收书 的不 良现 口现状 的表 述 是 : “ 目前 我 国人 口有 1 2 象。 亿多 ” 。 而根据 2 0 1 0 年第六次全 国人 口 1 . 加 强课 前 预 习和课 外 阅读 。课前 普查结果 , 应改为“ 目前我 国人 口有 1 3 预习和课外 阅读对学 生学好社会 课大 亿多” 更确切些 。再如《 青藏高原》 一课 有裨益 。如教学《 台湾省》 一课前 , 可以 中, 讲青 藏铁路“ 已通到 格尔木” , 却 没 布置学生搜集 和 阅读 与课 文 内容 相关 有提及 格尔木 到拉萨的铁路 已在冻 土 的图片、 音像资料 、 书籍 等 , 因为大多数 地带开工建设的事 。 诸如此类 的例子还 学 生对 台湾既熟悉又陌生 , 熟悉是因为 有不少 , 所以, 教 师在教学 中应紧 密联 台湾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 高; 陌生是因 系 社 会 发 展 状 况 对 教 材 内容 进 行 适 当 为两岸相隔 , 许多方 面有差异。 所 以, 布 的调整 、 补充 ,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 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外 阅凑, 不仅 努 力 寻 求新 知识 的 习惯 。 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 而且能激发学生 2 . 教 材 内容 的 发 掘 和拓 展 。 社 会 课 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 材内容 的表述 比较概括 , 这就给教师 2 . 开展 社 会 实践 活动 。社 会课 是一 留有发掘拓展教材内容的空间。如《 农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为使学生更好地 业 的发展》一课 中只有短短 4 小节, 对 掌握所学内容 ,更 直接地认识社会 , 一 农 业发展 的历 史与现状作 了非常 简要 定要让学生走 出校 门, 开展社会实践活 的介绍 。 教师就可以扣住农具 的使用和 动 。如 学习 了《 家庭与社会 》 这个单元 农作物产量这两点 , 对教材内容进行发 后 , 教师可 以带领学 生深入学校所在社 掘和拓展。 通过 提供资料 、 启 发联想 、 交 区 , 通 过参观 、 访谈 、 讨论 , 了解 社区里 流讨论等 , 使学生对我 国农业 发展的现 的各种组织机构 、生产和生活设施 , 以 状有相对具体、 比较客观的了解。再 如 及人们的生活情况 , 还可 以师生合作绘 教学《 我 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之后 , 可以 制社 区平 面图。这样 , 学生对社区的认 补充一些关 于 当地行 政 区划 的教学 内 识就具体真切 了, 对社 区内人与人之间 容, 让学生对 家乡更 了解 、 更 热爱 。当 的关 系也能 由感性 向理性上升 。 然 ,教学 内容 的开放不是无原则的 , 首 三、 教 学方 法的 开 放 先要符合学生年龄 、 心理 、 认知的特点 , 教学 内容 的丰富和教粤 时空 开 其 次要把握好 尺度 ,不 能增加学生 负 放 , 要求社会课 的教学方法不能停 留在 担, 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 支粉笔一本 书、 一张嘴巴讲一课 的时 二、 教学时空的开放 代。 《 品德 与社会》 课 的教 学活动 时间 1 . 注意借鉴 。 社会课教学应 当借鉴 安排 比较灵 活机动 , 根据活 动主题与学 其它学科 的成 功经验 , 采用适合于社会 生实 际, 可安排一课时完成, 也可持续几 课的教学方法 , 如情境法、 谈 话法等。 如 课时或更 长的一段 时间。这样, 就给老 教学 《 桂 林 山水 》 时, 就 可 以采用情 境 师捕捉课题 , 引导学生开展创造 性活动 法。 教师先利用 图画或录像 展示桂林风 留有时空 。同时, 一项主题 活动 的开展, 光, 再 加上配乐 朗诵 , 让学生在 边看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引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学习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档旨在介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相关学习。

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品德和能力:1.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包括诚实、正直、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

2.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3.社交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宽容与多元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差异,包括文化、宗教、性别和种族等方面的差异。

课程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道德教育中,学生学习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友善、公平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道德原则。

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课程内容包括社会习惯、交通规则、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学会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家庭与社区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还应该关注家庭与社区教育。

通过家庭教育、社区合作和家校互动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家庭和社区中学习品德和社会技能。

课程方法为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公益义工、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品德社会课教师应具备“4+1”论文

品德社会课教师应具备“4+1”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具备的“4+1”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新时代背景下,品德与社会教师已成为品德学科改革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如何发挥该课程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授课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素养和一项技能:一、必备的哲学素养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让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待人做事的观念、思考问题的取向,直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要看品德与社会教师是否具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理论修养。

从创新时代的要求来看,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指导学生形成终身价值取向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必备素养。

二、深厚的文史素养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针对学习内容,教材中精选的古今名言就达四十多个。

例如,认识孔子,教材中选用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解司马迁,教材选用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可以说教材选用的名言,都对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充分的激励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于闪烁着我国古代思想家思维光芒的名言名句,若在课堂上解释有误,不但误导了学生,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名人名言本身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因此,新教材对教师的文史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本的科学知识素养如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第二、三、四单元中,结合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题,教材中涉及许多科学知识。

比较突出的有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多种知识。

仅从教材构建和编写的本意来讲,这些科学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安排的。

2022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思考:新课标的变化及对教学的要求

2022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思考:新课标的变化及对教学的要求

2022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思考:新课标的变化及对教学的要求无论是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还是“新课标”,它们都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都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和“新课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体现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以担当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使命,本文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入手,探寻建立与“新方案”、“新课标”相适应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路径。

一、“新课标”修订的时代价值1.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方向习多次强强,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国际环境、社会格局、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国家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课标”以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更加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一体化的学段衔接设计思路,更全面地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度融合,为思政学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对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为持续有效实施“双减”提供课程依据“双减”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以课程育人为宗旨,强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聚焦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能力。

课程内容依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设置了相应的教学主题,并在不同学段反复呈现、螺旋式上升,这种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积极回应了“双减”政策的精神和要求。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并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把他们真正当作发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使儿童在教育引导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品德教育是以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作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品德与生活强调在生活中提炼自己;而后者强调感受社会服务社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

但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时,除了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之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要加以注意:
1、要把“内容标准”放到整个课程标准中去学习理解;
2、要正确理解“综合”和新课型的建构;
3、对“内容标准”几个方面不要割裂地学习和使用;
4、力图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整合;
5、在“细化”过程中,注意把握程度;
6、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7、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8、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
课程 , 其课标倡导学 生亲 身经 历 , 要求 学 生进行 资料
收集 、 现场调查、 观访 问 、 参 积极参 与、 自主实践 , 获得
指导 学生学 会合作 。 《 品德 与社 会 》 课标 规 定 ,
通 过 社 会 实 践 培 养 学 生 合 作 、 享 、 极 进 取 等 良好 分 积
但 许 多 学 生 人 际 交 往 能 力 弱 , 陌 生 的 社 会 环 境 中 在 缺 乏 实践 经 验 , 理 承 受 能 力 较 差 的 同 学 受 到 挫 折 心
行合作 学 习 、 活动 的必然性 , 这就要 求指导 教师帮 助
学生学 会合作 , 提高 合作 的效 果 。为促 进小 组 成员
和调查对象 打招呼 、 介绍 自己、 怎样 说话能 够使对方

的信息操 作水平 是 参差 不 齐 的 , 以与 信息 教 师协 可
调 共 同制定 学 习网页 , 于学 生在课 堂上快 速浏览 , 便 进 行查找 、 录。第二 , 记 设计 调查 提纲或 问卷进行 收 集资料 。制定好 每次问卷的前言 , 阐明调查的 目的及 要求 , 并致谢 。要根据调查 的主要 ( 下接 第 8 8页)
关键词 : 学; 小 品德 与 社 会 ; 会 实践 ; 导 社 指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G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6 2 1 ) 1—0 8 17 4 5( 0 1 0 0 6—0 1
小学《 品德 与社会 》 是充 分发挥 学生 主体性 的 课
生 面对着纷 繁复 杂 的资 料 或信 息 , 师要 指 导 学生 教
进行 资料 的收集 。针对学 生的 实际和相 关 的课 程资 源, 在活动开 始 阶段 , 以结合 实例对学 生进行 一定 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老师们,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登在工作室里,希望我们学科的老师,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二)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Word 文档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Word 文档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课程标准部分一、填空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

4.儿童生活的不同领域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

5.品德与社会三维目标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

6.儿童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7、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社区与家乡的内容。

8、五、六年级侧重祖国、世界的内容。

9、社会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10、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

11、内容标准里采用了“知道、懂得、了解、理解”等动词属于认知的内容。

12、内容标准中的“体会、感受、激发、珍惜”等动词属于情感态度的内容。

13、内容标准中采用的“观察、调查、讲述、交流等动词属于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的内容。

这些行为动词的使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也是对教师教学指导的要求,还是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

14、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15、品德与社会倡导的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中“点面结合”的面是指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2.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习体会三店街宋寨小学陈顺发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

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理解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课程的精髓。

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在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二、课程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

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

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

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

以往我们忽视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同时也忽视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次课改注重了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课程教材、教育环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

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

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2、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和小组个人的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道德判 断和行为习惯,树立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学段(3-4年级)
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资源的实效性
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
确保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一次性资 源的浪费。
06
课程发展与展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演变,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CONTENCT

• 课程性质与地位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目标与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发展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共享与交流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评价与反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调
整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
尊重学生主体性
确保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 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 能力和素质。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简介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而制定的教育标准。

本文档旨在向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和其他相关人士介绍这一标准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标准重要性
品德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社会教育则是通过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主要内容
1. 品德素养
- 强调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
-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和宽容心态。

2. 社会意识
-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

3. 教育方法
-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
- 结合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
- 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准则和积极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这一标准中应当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对教师的新要求
涿州市双语学校李红英
【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新课程。

它是一门综合课程,既不同于数学、语文、英语等工具学科,也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

它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道德品质,先进的教育观,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知识品德教育观方法
【正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新课程。

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要求。

这门课程既不同于数学、语文、英语等工具学科,也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教材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了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不拘泥于儿童生活的领域。

这门课程具有内容的开放性,整体设计连贯性,学习方式新颖性等特点。

正是因为这个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因为这门课程综合了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法律等等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学科的知识都要掌握,而不是象数学教师、语文教师那样重点掌握一个学科的知识。

如在讲《科学技术与人类》一单元时要知道中国古代史、世界历史等。

在讲《我们共有的家园》一单元时要掌握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等。

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来只有一桶水还不够,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的话自己囊中羞涩如何与学生交流?
好多教师以前不可能掌握这么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当然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延伸开去。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飞速发展的年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不单单是课本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课本以外更多更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素养。

《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世界、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思想在学生面前是无法掩饰的。

所以教师的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的这门学科的教学。

很难想象一名道德品质不高对社会不满的教师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这既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综合性学科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

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看成知识的接受者了,而应该看成是探索知识的合作者。

教师先于学生获得了知识,但并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处处高于学生。

教师要学会示弱,在课堂上对不清楚或者不准确的知识,不能强撑着自己的师道尊严。

每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说“老师也不是很清楚,我们课下一起来找答案吧”,这样不但不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反倒
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尊重。

当然这只是课上的一些特殊情况,不能成为不备课就上课的理由。

第二,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在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明了知识的内涵及发展变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

其次是要找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即例子,也可以说是问题情境。

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了交流、互动,也就无从谈起教学质量了。

四、教师要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旧有很大的势力,复习、新授、小结、巩固、测试等教学环节仍旧是现在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

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掌握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且能根据不同内容灵活运用。

1、明理激情导行法
这种课堂教学方法,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

通过演示、讲解、阅读、评价、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教材、明辨是非、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千万不能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得传统教学模式。

如在教《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用氢氧化钾在白纸上写了“灾”,课上以我会算命为题,在酒精灯上烤一下那张纸,一个灾子霍然纸上,学生感到很奇怪,我以此为切入点开始揭露迷信的骗局和危害。

整节课学生兴趣很高,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问题讨论法
这种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也提出预习中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再选出一名发言人,向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

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把握学生讨论的范围,不能天马行空,脱离课题。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

例如在讲《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一课,我将大为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如何保护动物”、“如何保护植物”、“怎样节约用水”等问题,再把这些问题分到不同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了好多我所没有想到的方法,也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3、角色扮演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参与到故事中,从而获取知识。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课。

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方法,特别是表现欲较强的学生。

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那些不爱表演,性格内向的学生,不要让他们成为局外人。

例如在讲《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课外的小故事,排练成小节目,课上表演。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浓,无需教师讲解,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学生讲解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把一节课分成几部分,由不同的学生来讲解,或者同一内容由不同学生来讲解。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由学生来讲,显得更为亲切,更易于学生接受。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简单,理论性不强的课。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学生的选用,用不同层次学生来讲不同内容,并且一定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总之,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即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特殊学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