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正数与负数
数学教案认识正数和负数
![数学教案认识正数和负数](https://img.taocdn.com/s3/m/7735e0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4.png)
数学教案认识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认识正数和负数封面:数学教案认识正数和负数正文: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正数和负数。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认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与特性,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正数的概念(introducing positive numbers)正数是指大于零的数,如1、2、3等,用符号“+”表示。
正数可以表示有多少东西,例如有3个苹果。
二、负数的概念(introducing negative numbers)与正数相反,负数是指小于零的数,如-1、-2、-3等,用符号“-”表示。
负数可以表示亏欠或损失,例如欠债3元。
三、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1. 相反数正数与负数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它们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例如,2和-2就是相反数。
通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我们可以简化计算和表示。
2. 数轴数轴是用来表示数的直线。
正数位于数轴的右侧,负数位于数轴的左侧,零位于数轴的中间。
通过数轴,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正数和负数的位置关系。
四、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应用(appli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1. 债务和财务正数和负数在债务和财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我们欠债时,可以用负数表示,而当我们存款时,可以用正数表示。
通过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财务。
2. 温度计在物理学中,温度通常以正数和负数表示。
正数表示温暖的温度,而负数表示寒冷的温度。
这种表示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温度的变化和趋势。
3. 坐标系正数和负数在坐标系中也有重要应用。
在数学和几何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点的位置。
正数和负数分别对应坐标系中的不同象限,帮助我们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轴沪教版 (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轴沪教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8fc9acd3102de2bd97058839.png)
《数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沪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15P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数轴,了解数轴与数射线及直线之间的关系;2、会画数轴,并能正确在数轴上标注数(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位置;3、了解数轴的定义,并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的思维与能力;5、增强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定义,能在数轴上正确标出数的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数轴的画法及定义;正确理解数轴上小数及分数所在位置及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希沃)、课堂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旧知(出示射线图)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什么图形?生:是射线。
复习射线,使学生回顾数射线的相关知识。
师:不错,在之前我们就认识了射线,并了解了数射线。
如果现在将这条射线反向无限延长,我们能得到什么图形?生:是直线。
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恰好和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
【设计意图】在复习射线过程中,让学生大脑回想数射线相关知识,并延伸到直线,为之后进行数轴教学作好认识上的铺垫。
2、创设情境(我会画)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我们先看这样一道题:(出示引题)(活动要求)(1)操作、自主探究(完成学习单活动一)让学生自主完成活动一,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这四位同学的位置。
(2)讨论、交流在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后,同桌、前后桌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展示、汇报教师抽取几位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分别让学生上台讲解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相应知识中去,利用为学生打下认识的基础,为之后进行数轴教学作好铺垫。
请学生大声阅读,使学生回想之前所学负数的表示(东西)。
要求中不直接提出是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位置,旨在不限制学生思维。
正数和负数-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正数和负数-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c10e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6.png)
正数和负数-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能够比较不同数的大小。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正数和负数。
二、教学重点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不同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内容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师通过示例(如钱的收入和支出、温度的变化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存在和意义。
2.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图形、数字、单元数、温度计等多种方式演示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情境下正数和负数的具体表示方法。
3. 不同数的大小比较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比较不同符号的数的大小。
4. 实际问题中运用正数和负数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如海拔高度、债务、风速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正数和负数。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2.独立练习法3.对话互动法4.情景演示法五、教学过程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1)铺垫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遇到过哪些涉及负数的情况?”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
(2)介绍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钱的收入和支出为例,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存在和意义。
2.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图形法教师画出横轴上的数轴,让学生通过箭头表示正数和负数,掌握图形表示法。
(2)数字法教师通过数字表示法,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数字表示正数和负数。
(3)单元数法教师通过单元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用单元数表示正数和负数的方法。
(4)温度计法教师利用温度计演示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温度计法表示方法。
3. 不同数的大小比较(1)基础比较教师通过基础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2)正、负数大小比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不同符号数的大小比较。
4. 实际问题中运用正数和负数(1)海拔高度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正数和负数,例如海拔高度。
(2)债务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正数和负数,例如债务。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正数和负数 沪教版 (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正数和负数 沪教版 (5)](https://img.taocdn.com/s3/m/4509a38d804d2b160b4ec0f6.png)
正数和负数(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10-1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3、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到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并能正确表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正负号以及0的使用,体会数学的丰富涵义,以及其科学性。
2、通过正负数的学习,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介绍温度计1、情景引入这几天你们觉得天气怎样?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呀?这就需要温度计来帮忙了。
2、简单认识温度计(1)观察温度计(多媒体课件)(学生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
)右边代表华氏度,用字母℉表示。
中国使用的是摄氏度,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较多使用华氏度。
1(2)师生交流1根据老师出示的温度计而定,如果没有华氏度,可以不出示这个单位。
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时,人体感觉最舒服。
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大概到什么时候,气温会在18—24℃之间呢?(3)小结:小小温度计,让我们知寒知暖,作用非凡。
【教学策略:气温变化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感觉到的自然话题,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自然,贴切,能够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
部分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并不是十分全面,因此先安排一个看温度计的过程,为后面新知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抓“相反关系”展开1、介绍3个城市(1)交流: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关注天气变化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本学期开学的那天,我特意留心了三个城市的天气,分别是:上海、海口和哈尔滨。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8ca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8.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且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它们。
2.能够计算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内容。
3.能够用适当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所学内容。
教学重点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表示;2.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内容;2.用适当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描述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通过学生们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学生们想一想有哪些数是正数,有哪些数是负数,以及有哪些情况下可以用正数表示,有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负数表示。
二、讲解新知识1.正数的概念:正数是大于零的数,可以用数轴上的右半轴表示。
2.负数的概念:负数是小于零的数,可以用数轴上的左半轴表示。
3.数轴:数轴是一个有序的直线,可以用来表示实数。
4.数的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是-b,而数b的相反数是-a。
5.正数和正数相加减的结果仍为正数;6.负数和负数相加减的结果仍为负数;7.正数和负数相加减,结果取决于绝对值大小,符号相同则相加,符号不同则相减。
三、练习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练习题,使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内容。
1.有两个数,一个是5,另一个是5的相反数,它们的和是多少?2.有两个数,一个是-3,另一个是-2的相反数,它们的和是多少?3.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4的相反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四、课堂检测出一些题目让学生们上台展示答案,检测学生们的掌握情况。
1.将-9,0,3,5,8分别用数轴表示;2.算一下-7+3,-10+5,5-3,-9-4,-7-(-3)的值。
五、巩固练习布置一些作业或者练习卷,让学生们回家巩固所学内容。
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表示和加减法,并且通过练习和课堂检测加深了学生们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
沪教版寒假数学五年级第3讲-正负数的认识
![沪教版寒假数学五年级第3讲-正负数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6c5786b9f3f90f76c61bba.png)
一、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二、预习作业: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5℃”、“-3℃”是什么意思?哪个气温更冷些?三、类似于温度计,可以将正负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这样的线叫做什么呢?-2-1012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知识点一:面积的估测知识点1、复习数格子的方法,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在用数格子的方法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大于或者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
知识点2、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来估测它的面积。
如:在估测下图,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看作平行四边形来估测它的面积。
例1、估测下列图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厘米。
例2、估测下面图形的面积。
试一试:一、用两种方法估测下面图形的面积1、数格子:大于或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
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cm²;近似的看作成一个三角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cm²。
2、数格子:大于或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
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cm²;近似的看作成一个直角梯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cm²。
知识点二:自然数知识点1、自然数的概念1,2,3,4,5,6……这些用来计数和编序的数,以及0叫做自然数。
一切自然数都可以用“n”表示。
知识点2、自然数的性质自然数有以下性质:1.0是自然数。
2.每一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后面的一个自然数是“n+1”。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例1:自然数n相邻的数分别是()和()。
试一试:把自然数从小到大排列,自然数500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例2:下面哪些是自然数?285 285.05 0.285 2850 041333.333 10 285.0 2.85试一试: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5,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 )和( )。
2.1《正数和负数》(课件)五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2.1《正数和负数》(课件)五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901d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2.png)
(4)如果小亚的位置是﹣300米,说明
小亚从学校门口向 西 行了 300 米.
知识总结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包括两方面的含 义,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的 属性相同。
知识总结
1都.是正正、数负;数的像意-义17:,像-+25,12,-+381,8,-1205.,4,38…,这+样6的.3数,…都这是样负数的数。 2.正、负数的读写方法:(1)写正数时,带“+”或省略“+”两 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带“+”的,一定要读出“正” 字;省略“+”的,“正”字就不用读出来。(2)写负数时,一定 要写出“-”,读负数时,一定要读出“负”字。
沪教版·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
学习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 01 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 02 能借助温度计算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03 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 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迎难而上 的优秀品质。
正数前面的符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12,+18可以写作12,18.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我们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 有相反意义的量
用海拔0米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如 果规定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表示, 那么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则用负数表示.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记 作海拔+8844.43 米或海拔8844.43米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达标练习
读出下列各数,说出下面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7 -7.5 0 +1 0.05 6.7 -13
1.1正数和负数.1正数和负数教案 沪科版
![1.1正数和负数.1正数和负数教案 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1b820afad6195f302ba601.png)
七年级数学(上) 正数和负数整体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有理数的分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有理数分类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学情介绍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数进行了一次扩充和分类。
内容分析教材在安排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后,数的范围扩大了,所以引出了本课知识,学好这些知识将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做好铺垫。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正确分类。
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导语: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的种类有哪些呢? 二、讲授新课 【问题展示】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合作探究】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学生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问题解答】 可分为“整数”“分数”两类。
教师总结: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要求学生尝试着,根据以上概念对以上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教师加以引导得出:正整数 零 负整数整数【问题展示】师:有理数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合作探究】生: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问题解答】正有理数,负有理数,0。
教师加以引导得出:教师指出:(1)正和整的区别,“正”是相对于“负”而言,“整”是相对于“分”而言;(2)零的特殊性,它是整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分数是指分母不为1的最简分数;(4)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都是分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正数和复数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1 正数和复数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2689d0de80d4d8d05a4f4d.png)
《正数、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用正数、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数、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体现正数、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教学设计:一、两分钟准备根据老师说出的话,说出相反的情况。
(1)向左看(2)向东走30米(3)汽油价格上涨10%(4)比赛赢两场(5)存款2000元教师:生活还有很多意思相反的的现象,你们还能举例说说吗?二、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讲了很多生活中相反意义的情况,吴老师也来说一组“有”和“无”,听到“无”你会想到哪个数字?0除了表示无,还可以表示很多,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正负数”的相关知识板书:正、负数的认识三、引入新授你们想知道正负数的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出示本课目标:1、正数、负数怎么读、写?2、怎样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正、负数教师叙述:第一组数据: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上半场进了 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第二组数据:本学期,我们班转入 2人,转走 1人。
第三组数据:王阿姨做生意,一月份赚了 4000元,二月份赔了 2000元。
2、展示并交流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只写数字;数字前面写字;用符号;前面加正负号)。
教师:你们喜欢哪种方法表示更好?为什么?3、认识正、负数你们知道像+3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正数)观察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生:读加三。
师导读:正三生齐读象“—2”这样的数是什么数?(负数)观察负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生:负二生齐读我们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里)在数字前面,“+”是正号“-”是负号。
沪科版1.1-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
![沪科版1.1-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https://img.taocdn.com/s3/m/eca1b2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f.png)
问题2:前面微信交易记录中出现的数:-24.92,-99.90, +14.50(如右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4.92:表示在皇冠消费了24.92元; -99.90:表示充话费用了99.90元; +14.50:表示收到好友红包14.5元.
思考: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会发现我们在小学学的
(2)某市“12315”中心某年国庆期间受理消费申诉件 数:日用百货类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家用电子电器类 比上年减少了20%,写出这两类消费商品申诉的增长率.
解:(2)与上年同期相比,消费申诉:日用百货类增 加了10%,家用电器类增加了-20%.
例2 如图,黄河大堤高出开封市区20米,另有开封铁 塔高约58米.李芳和好朋友林雪燕、明明出去玩.李芳站
而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在正数前面添 上负号“-”的数如-3,-24.92,-99.90,-155来表示, 这样的数叫负数. 有的时候在正数前面“+”号,以强调它是正数. 例如,正数14.50写作+14.50,但通常把“+”省略不写.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思考:0只表示没有吗? 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2.温度中的0℃,用来作为计量温度的基准; 3.海平面的高度; 4.标准水位; 5.身高比较的基准; 6.0比任何正数小,比任何负数大,它是正数与负
数不够用?试举例说明.
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上的
高度与海平面下的高度(如下图);盈利额与亏损
额等等.
我们称这样的一对量为相反
意义的量.
那这个时候我 们应该用什么 数来表示呢?
新知探究
在具有相反意义的一对量中,把其中的一种量规定 为正的,用原来熟悉的数如1,6,7,9,10,8844.4来表示, 这样的数叫正数;
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
![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d14f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7.png)
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教学目标: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2.能够进行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1.正数与正数的加法计算;2.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3.负数与负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工具:教学PPT,教学板书,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正数和负数。
二、单独讨论正数与正数的加法计算(20分钟)1.通过教学PPT介绍正数与正数的加法计算规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2.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正数与正数相加的规律,完成一些练习题。
三、探究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30分钟)1.通过教学PPT引导学生思考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规则,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一些计算并总结规律。
2.引导学生分析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分别从数轴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加深对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四、讨论负数与负数的加法计算(20分钟)1.通过教学PPT介绍负数与负数的加法计算规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2.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负数与负数相加的规律,完成一些练习题。
五、应用练习与拓展(20分钟)1.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应用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计算。
2.分组进行小组竞赛,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计算并给出答案,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总结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规律。
2.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1.在课后布置一些作业题,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对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数学教材和参与数学竞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旨在增强学生对正数与负数的加减计算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046cd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4.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3.能够通过数轴上的加法运算进行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教学资源•教材: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板书:数轴及两个示例题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即什么是数轴和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
2. 概念讲解通过板书展示数轴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数轴是由负数和正数组成的直线,以0为基准点,右边为正,左边为负。
教师可以示意负数用虚线标出,正数用实线标出,让学生明确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3. 数轴练习教师出示几个数轴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标记出给定的正数和负数,巩固对数轴的理解。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认可和指导。
4. 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在数轴上演示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相对位置。
例如,当我们在数轴上给出3+(-2)的运算时,教师可以示意从3出发先向负方向走2格,得到1这个结果。
通过多个例子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5. 搭配练习教师提供一些加减运算的例子,让学生搭配使用数轴进行计算,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气温、海拔高度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惑,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2.思考并写出3个实际应用场景,使用正数和负数进行描述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运用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学生一种货币的兑换率变动的情景,让他们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来计算实际的兑换金额。
以上是关于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的数学教案,通过数轴的引入,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同时通过数轴上的加法运算,帮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正数负数
![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正数负数](https://img.taocdn.com/s3/m/ed7ea4d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9.png)
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正数负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
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
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
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
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
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
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
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知识结构1.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正数负数零象1、2.5、、48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象-1、-2.5,,-48等小于零的数叫负数0叫做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有理数的分类三、教法建议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
〔数学课件〕正数和负数教学PPT课件25 沪科版
![〔数学课件〕正数和负数教学PPT课件25 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454d3c844769eae009edc2.png)
美国-6.4%,
德国1.3%,
法国-2.4%,
英国-3.5%,
意大利0.2%,
中国7.5%,
思考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 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 解:增长-6.4%,是表示减少6.4%。
增长率是0 ,是表示没有增长。
归纳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相反 ) 的意义。
5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 秒间就 停止了 自己吸 收的生 命和排 泄的生 命。只 有接受 批评才 能排泄 精神的 一切渣 滓。只 有吸收 他人的 意见。 我才能 添加精 神上新 的滋养 品。— — 徐特立
53、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 何成就 都是刻 苦劳动 的结果 。 —— 宋庆龄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 有几分 勤学苦 练是成 正比例 的。 —— 郭沫若 5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 落之源 ,故自 觉心不 可无, 自贱心 不可有 。 —— 邹韬奋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 在劳力 上劳心 ,变可 得事物 之真理 。 —— 陶行知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 有坚定 的方向 ,而没 有方向 ,就没 有生活 。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 奶油泼 掉,别 因为犯 了一点 错误就 把一生 的事业 扔掉。 ——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 人们小 小的岛 屿,而 信念则 鞭策人 ,使人 勇敢面 对未知 的前途 。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 人,也 不是乞 讨者。 人的四 周充满 真正而 高贵的 财富— 身体与 心灵的 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 ,那么 我宁愿 自己被 烧死, 让从我 的火刑 堆上发 出的光 照亮这 漫长的 黑夜, 打开那 些紧闭 的眼睛 ,将人 类引进 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 标,也 比漫无 目的地 徘徊的 人走得 快。 —— 莱 辛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 空虚而 平淡无 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 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 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 不尊敬 。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 能够认 识到自 己的渺 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惟 贤惟德 ,能服 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 对人的 态度, 把精神 放得轻 松一点 ,表情 自然, 笑容可 掬,这 样别人 就会对 你产生 喜爱的 感觉了 。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 同时又 加上忍 耐精神 的人, 是非常 幸运的 。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我不能 腐朽, 我愿意 燃烧起 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正数与负数1(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正数与负数1(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285b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b.png)
正数与负数1(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理解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掌握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并学会比较正数与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明确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使学生掌握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书写正数与负数。
3. 培养学生比较正数与负数大小的能力,能准确判断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的大小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正数与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正数与负数应用于生活场景中。
教学难点:1. 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理解,特别是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2. 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如何正确书写正数与负数。
3. 正数与负数大小的比较,尤其是负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发现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正数与负数实例,加深对正数与负数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明确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教师介绍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如正数前不加符号或加“ ”号,负数前加“-”号。
3. 教师通过PPT展示比较正数与负数大小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正数与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较。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答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较。
2. 观察生活中正数与负数的实例,思考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板书设计:正数与负数一、概念: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二、表示方法:正数前不加符号或加“ ”号,负数前加“-”号三、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和一切负数,负数小于0和一切正数;比较两个负数大小时,去掉负号,数值大的数反而小。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1 正数和负数1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1 正数和负数1](https://img.taocdn.com/s3/m/f876ce5c650e52ea5518987c.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电子教案执教:课题正数和负数㈠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用正、负数表示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会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相关链接课件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以下深度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正数和负数一、新课导入1.相反意义的量⑴出示:第8页的第①题的图师:这里的两个温度计分别显示了海口与哈尔滨冬季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几摄氏度吗?(这一天海口的最低气温是零上12℃,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5℃。
)(师指导:℃读作摄氏度)师:那么它们分别和0℃比有什么特点呢?(零上12℃比0℃高12℃,零下25℃比0℃低25℃。
)小结: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⑵出示:第8页的第②题的图师: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你知道地表的最地点在哪里吗?那是在北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你能根据图中显示的说出他们的高度或深度吗?生:峰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11034米。
小结: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以下深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举出现实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问: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还能举出例子吗?(收入与支出、盈与亏等)小结:而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该如何表示呢?海口哈尔滨零上12℃零下25℃二、新课探索探究一上海今天的气温是8℃北京今天最低气温是零下3℃,最高气温是6℃沈阳今天的最高气温是-6℃,吉林今天最低气温是-12℃在表示温度时,为了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人们规定在零上温度前面添上符号“+”,而在零下温度前面添上符号“-”。
海口最低气温零上12℃记作:+12℃读作:正12摄氏度哈尔滨最低气温零下25℃记作:-25℃读作:负25摄氏度探究二+8、-3、+21、-16、+32、-20用这样的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什么好处吗?像+8、+21、+32…前面有“+”号的数都是正数;像-3、-16、-20…前面有“-”号的数都是负数。
正数与负数2(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正数与负数2(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c0f1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05.png)
正数与负数2(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中的《正数与负数2》。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则。
我们将学习负数的加减法,以及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则,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运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负数的加减法,以及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是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妈妈给了他5元钱,然后他又买了一支铅笔花了2元,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情景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讲解负数的加减法,例如:“如果我有3个苹果,然后我又借给了你2个苹果,请问我还剩下几个苹果?”我会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负数的加减法。
接着,我会讲解正负数的混合运算,例如:“我有3个苹果,然后我又借给了你2个苹果,然后我又还给了你1个苹果,请问我还剩下几个苹果?”我会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我会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通过PPT展示板书设计,包括负数的加减法,以及正负数的混合运算的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的妈妈给了他5元钱,然后他又买了一支铅笔花了2元,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2. 如果我有3个苹果,然后我又借给了你2个苹果,请问我还剩下几个苹果?3. 如果我有3个苹果,然后我又借给了你2个苹果,然后我又还给了你1个苹果,请问我还剩下几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负数的加减法,以及正负数的混合运算上还有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困难进行讲解和辅导。
拓展延伸: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正数与负数的乘除法,以及它们的应用题目。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5正数与负数丨沪教版4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5正数与负数丨沪教版4](https://img.taocdn.com/s3/m/d1c67d8fa26925c52dc5bf69.png)
75+0=75(分),75+8=83(分).
这5项记录表示的实际水位分别是:
(2)盈利 7 万元和亏损 问题2要求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8 千元;
(4)如果向南走47步记作+47步,
(3)前进 10 米与后退 问题2要求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5 米;
课前小测先对上节正、负数的认识进行了复习,并由实际生活引入课题.
则向北走30步记作-30步.
7. 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①零上 9℃;②运进 8 吨;③零下 4℃;④向南走 7 米;⑤向北走 8 米;⑥支出 500 元;⑦收入 600 元; ⑧小华重 30 千克;⑨在银行存款 800 元,一年后得 到利息 50 元;⑩运出 10 吨.
拓展应用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0 上 6℃的相反意义的量只有 0 下 6℃;
②运出 5 吨和运出 3 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③收入和支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10. 下列各组量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D ). A.蚂蚁向上爬 30 厘米与向右爬 30 厘米 B.收入人民币 4 元与归还图书馆 4 本书 C.向南走与向北走 D.弹簧伸长 3 厘米与缩短 2 厘米
11.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 颗,水星表面白天的温度可以达到 0 上 400℃,记 作 +400℃ ;夜间最低可达 0 下 270℃,记作-270℃ . (零上记作正,零下记作负)
12. 抗洪期间,如果水位超过标准水位 1.5 米记作+1.5 米,那么后来记录的-0.9 米表示 比标准水位低0.9 m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全章,共5课时)-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全章,共5课时)-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ece6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9.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全章,共5课时)-沪教版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包括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识别和应用正负数,以及掌握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此外,还包含比较和简单运算正负数的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并能正确分类。
2. 培养学生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 引导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提升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正负数概念的抽象理解。
2. 正负数在数轴上的正确表示和比较。
3. 将正负数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数轴模型或数轴图。
2. 正负数卡片或标签。
3. 实际情境物品,如温度计、电梯高度指示等。
4. 白板和笔。
5. 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正负数的概念1. 引入:利用温度计等实际物品引入正负数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正负数的定义,并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3. 活动:分发正负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类游戏。
4. 小结:总结正负数的特点和分类规则。
第二课时: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1. 复习:回顾正负数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数轴,并展示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3. 活动: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指定的正负数。
4. 小结:总结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第三课时:正负数的比较1. 复习:回顾数轴上正负数的表示。
2. 讲解:讲解正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 活动:进行正负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4. 小结:总结正负数大小比较的规则。
第四课时:正负数的简单运算1. 复习:回顾正负数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2. 讲解:介绍正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活动:让学生进行正负数运算的练习。
4. 小结:总结正负数运算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五课时:正负数的应用1. 复习:回顾正负数的概念、表示、比较和运算。
2. 活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正负数解决。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全班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数与负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准备:
卡片、练习纸、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请大家找找这里哪些数量的意义是相反的?用线连一连。
上车5人下降10米
运进出200吨下车8人
上升9米运进98吨
减少54辆增加36辆
通过刚才的连线,我们发现“上车5人与下车8人”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我们可以这样说:上车的人数与下车的人数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学生也说说其它几组数量中意义相反的量。
2.举例:
请同桌两人也举例说一对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什么与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鼓励学生思考、交流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纠正错例。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举例参与,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什么是意义相反的量,由此引发后面的学习。
)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相反意义的量:
⑴海拔高度:
演示珠穆拉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图片。
如果以海平面为分界点,珠穆拉玛峰位于海平面以上,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海平面以下,我们说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深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⑵温度计:
演示海口与哈尔滨的温度。
我们说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数和负数:
⑴引入“+,-”:
为了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人们规定在零上温度前面添上这个符号“+”,而在零下温度的前面添上这个符号“-”
请学生试读这两个符号
这两个符号在这里不是运算符号,我们不能读作加、减。
“+”这是正号,读作“正”,“-”这是负号,读作“负”,海口的最低气温可以表示成正12摄氏度,读作正12摄氏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可以表示成-25摄氏度,读作负25摄氏度。
请你用认识的“+,-”来读读这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是多少?
⑵练习:
完成第11页题2,用“+,-”表示下列城市的温度。
⑶认识正数和负数:
在刚才的学习中,像“+12,+22,+28”前面有“+”的数叫正数,像“-25,-24”前面有负号的数叫负数。
谁能再举例说一些正数呢?负数呢?
⑷出示课题:正数和负数
⑸认识0的特殊性:
(1)卡片练习:
如果你从卡片上看到的是正数就请你击掌一下表示,看到的是负数请你击掌两下表示。
+248,-70,+45.67,-102.6,-91,-0.05,+3500,0
(2)认识0
看到“0”为什么不击掌?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数呢?
在温度计中,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而这个“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所以我们规定“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⑹认识“+”可以省略
我们以前还学习过很多数,比如:79,3600,49.87,603.78,……这些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这些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黑板上哪些数可以省略“+”?谁来说一说?
完成书上11页题1
3.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⑴海拔高度:
在日常生活和实际生产中,我们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用海拔0米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如果规定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表示,那么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就用负数表示,谁来说说珠穆拉玛峰的海拔和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拔是多少米?
⑵连线题:
请你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
(在每一个新知后面都及时配备了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
学生举例说正数与负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小数和分数,不要有所局限。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1页题3~5
2.存折:仔细观察一下,你从这张存折中知道哪些信息?妈妈在9月10日拿着这张存折又去了一次银行,回来时小胖发现存折上的结果是2500元,请你们帮小胖想一想,妈妈去银行是去取钱还是存钱?应该用什么数表示?怎样表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