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练习题
商鞅变法习题专练
商鞅变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2、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3、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其历史作用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使秦国成为七国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的应用4、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5、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6、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7、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8、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9、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①②B、③④C、③D、④10、《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2、(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高中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商鞅变法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
”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 )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B.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C. 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D. 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法从事工商业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 )①打击旧贵族的特权②强化对基层的管理③发展封建经济④提高军队战斗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4.“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两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 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 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周王室衰.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产力提高D.争霸战争的需要6.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7.《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文中所说的“本”,表现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是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B.废分封,行县制C.实行什伍、连坐制度D.奖励耕织8.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9.“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题50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潮迭起。
请回答1~5题。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酒容器。
这一容器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与这一相关的是()A.铁农具B.牛的使用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D.商业的繁荣2.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3.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4.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要求并被提倡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变法。
请回答6~10题。
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A. ①③④B. 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宜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9.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B.土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10.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是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
请回答11~12题。
11.下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条相关()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12.秦国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政治上的反映。
《商鞅变法》习题
《商鞅变法》习题一、基础题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曾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是()A.管仲B.吴起C.李悝D.商鞅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3、战国前期,七个诸侯国中,相对落后的是() A.秦国 B.魏国 C.燕国 D.赵国4、商鞅变法发生在()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战国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 A.秦穆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6、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废除土地国有制,不认为私有B.重农抑商C.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8、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变法运动是()A.管仲改革 B.周世宗改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9、与右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A.管仲B.商鞅 C.王安石D.康有为10、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B.正确的军事策略C.正确的外交策略 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吕氏春秋》记载:“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材料二: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请回答:(1)两则材料说明了战国时期,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2)这项生活技术的改进有何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变法的内容吗?(2)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当时的国君是谁?(3)如何评价这次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三、提高题1、阅读材料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高三历史 商鞅变法 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商鞅变法专题复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6. 有学者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
这次变法使秦国( )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7. 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逐渐形成了专制权力。
中原各国的专制权力多由“卿室”主导,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国和秦国的专制权力则是由国君(“公室”)掌握。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西周分封的同姓诸侯集中于中原地区B.中原诸侯国更加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C.楚国和秦国传统的贵族势力比较薄弱D.宗法分封制在边缘国家首先遭到破坏8.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商鞅变法测试题
选修1商鞅变法试题姓名班级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2.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我国完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主要是通过A.兼并战争B.变法运动C.国家统一D.发展生产()4.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5.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6.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A、墨子 B、李悝C、商鞅 D、王安石()7.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后果是A、加速井田制瓦解B、促进封建生产关系形成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D、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9.《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10.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11.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12.墨子说:“今也,农夫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怠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以贫;强必饱,不强必饥。
商鞅变法练习题(打印版)
商鞅变法练习题(打印版)一、单项选择题1. 商鞅变法的实施时间是: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时期D. 汉朝时期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秦国的军事实力B. 促进秦国的经济发展C. 改革秦国的法律制度D. 巩固秦国的统治地位3. 商鞅变法中,以下哪项措施与农业生产无关?A. 推行均田制B. 鼓励农业发展C. 奖励军功D. 建立县制4.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主要体现在:A. 限制商人的商业活动B. 增加农民的税收C. 减少农民的劳役D. 鼓励农民从事手工业5. 商鞅变法中,对秦国军事改革的措施不包括:A. 推行军功爵位制B. 建立常备军C. 强化军事训练D. 废除世袭制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推行____制度,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商鞅变法中,通过实行____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积极性。
3.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的法律制度得到了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实行____,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
4. 商鞅变法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____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鼓励了农业的发展。
5. 商鞅变法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国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了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中推行的均田制对秦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描述商鞅变法中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对秦国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3. 商鞅变法中,如何通过军事改革增强秦国的军事实力?四、论述题论述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以上练习题涵盖了商鞅变法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变法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秦国及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加深对商鞅变法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关于商鞅变法的习题
关于商鞅变法的习题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的年代是:a) 春秋时期b) 戰國時期c) 元朝时期d) 明朝时期2.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a) 解决国家财政困难b) 解决国家军事弱势c) 解决国家政治腐败d) 解决国家道德沦丧3. 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之一?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法治c) 开展军事改革d) 保留封建等级制度4.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a) 解决了国家的贫富差距b) 解决了国家的外交问题c) 解决了国家的内忧外患d) 解决了国家的弱势经济5.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a)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负面影响b)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c) 对中国历史没有产生任何影响d)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中立影响二、判断题6. 商鞅变法是指商鞅发起的改革运动。
(对/错)7. 商鞅变法的实施导致了秦国的强盛。
(对/错)8. 商鞅变法是秦国第一次改革封建制度。
(对/错)9. 商鞅变法的失败导致了商鞅被贬谪。
(对/错)10. 商鞅变法的实施使秦国成为了统一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对/错)三、简答题11.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解决国家的财政和军事问题,以实现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商鞅变法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实行郡县制,将国家行政区划重新划分为郡县,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 推行法治,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
- 开展军事改革,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 取消兼并制,使土地流转自由,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12.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商鞅变法不仅解决了当时国家的财政和军事问题,而且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构筑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为秦国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练习题
商鞅变法练习题第⼆单元商鞅变法测试题⼀、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题50分)春秋战国时期改⾰变法风潮迭起。
请回答1~5题。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的酒容器。
这⼀容器的使⽤反映了当时⽣产⼒的发展与进步,与这⼀相关的是()A.铁农具B.⽜的使⽤C.⼿⼯业技术的进步D.商业的繁荣2.相传孔⼦的学⽣冉耕伯⽜、司马耕字⼦⽜,这反映出()A.孔⼦的弟⼦注重务农B.当时⽜耕开始普及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3.齐国管仲“相地⽽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地私有D.消灭奴⾪制残余4.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要求并被提倡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封建⼟地所有制发展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股强⼤的政治势⼒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内政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实⾏最彻底、最全⾯,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变法。
请回答6~10题。
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县制⑤实⾏连坐法A. ①③④B. 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明法令”,这⼀措施的实质是()A.宜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化上的专制9.商鞅推⾏变法,以⽴法形式确⽴的封建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B.⼟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10.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设⽴的制度是()A.“为⽥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县制D.连坐法发展农业⽣产,增强经济实⼒是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之⼀。
请回答11~12题。
11.下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条相关()A为⽥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统⼀度量衡 D.推⾏县制12.秦国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的是()A.确⽴⼟地私有制度B.建⽴地主阶级统治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政治上的反映。
商鞅变法练习题
商鞅变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在我国的哪个朝代?A. 周朝B. 春秋战国C. 秦朝D. 汉朝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加强中央集权B. 发展农业生产C. 提高军队战斗力D. ABC都是A. 连坐法B. 轻罪重罚C. 废除井田制D. 统一度量衡A. 韩国B. 赵国C. 魏国D. 楚国5.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军事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A. 建立县制B. 实行军功爵制C. 废除世袭制D. BC都是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____年至公元前____年。
2. 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实行______制度。
3. 商鞅变法期间,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实行了“______”政策。
4.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了严格的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5. 商鞅变法中,为了统一度量衡,制定了______标准。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2. 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3. 商鞅变法中的“法治”与“德治”有何区别?4. 请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政策。
5. 商鞅变法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四、论述题1. 试论述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分析商鞅变法对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形成的影响。
3. 从商鞅变法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五、判断题1. 商鞅变法中,商鞅本人因变法有功而被封为贵族,享尽荣华富贵。
()2. 商鞅变法时,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3. 商鞅变法中,取消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4.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禁止人民自由迁移。
()5.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显著下降,导致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地位一落千丈。
()六、匹配题措施:1. 废除井田制2. 实行军功爵制3. 统一度量衡4. 建立县制5. 重农抑商效果:A.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方便了商品交换E. 稳定了社会秩序七、连线题人物:1. 商鞅2. 秦孝公3. 公孙衍4. 惠施5. 张仪角色:A. 变法的支持者B. 变法的反对者C. 变法的执行者D. 提出连横策略E. 提出合纵策略八、案例分析题材料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一时,但也因变法过于激进,导致民怨沸腾,最终商鞅本人也遭到车裂之刑。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训练题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训练题·学生版一.选择题(共9小题)1.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秦国人民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统一度量衡D.废除世袭制3.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信中问及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按功授爵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4.贾谊的《过秦论》记载:“(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由此可知商鞅变法()A.开启了百家争鸣B.增强了秦国实力C.加剧了分裂割据D.维护了贵族利益5.《战国策•秦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这表明商鞅变法()①执行法令公正无私②使得社会治安良好③推动思想领域繁荣④提高了秦军战斗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据《战国策•秦策》载:秦“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此策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A.增强秦国的战斗力B.发展了秦国的农业C.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D.秦国确立土地私有制7.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
这是因为商鞅变法()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位C.废除贵族世袭特权D.确立县制;改革户籍制度8.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骤增,下列哪些变法内容最能体现商鞅“富国强兵”的方略()A.编定户口奖励打仗有功的人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建立县制C.建立县制编定户口D.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奖励打仗有功的人9.他第一次颁布的法令,全部根据国情而制定,法令增加了连坐法,轻罪重刑,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以农业为“本业”;焚烧儒家经典: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严禁私斗等。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0题50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潮迭起。
请回答1~5题。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酒容器。
这一容器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与这一相关的是()A.铁农具B.牛的使用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D.商业的繁荣2.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3.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4.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要求并被提倡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变法。
请回答6~10题。
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A. ①③④B. 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宜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9.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B.土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10.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是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
请回答11~12题。
11.下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条相关()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12.秦国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政治上的反映。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促进农业发展-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改革法律制度- D. 以上都是3. 商鞅变法中,哪个措施是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 A. 废井田制- B. 实行郡县制- C. 推行军功爵位制- D. 制定严格的法律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时期,废除了________制度,实行了土地私有制。
2. 商鞅变法中,实行了________制度,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3. 商鞅变法还推行了________制度,以奖励军功,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四、论述题1. 论述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商鞅变法讲解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当时,秦国地处西陲,国力相对较弱。
为了加强国力,秦国国君秦孝公决定进行改革,以求国家强盛。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 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井田制,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军功爵位制:废除了世袭制,实行军功爵位制,鼓励士兵通过军功来获得爵位,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3. 法律制度的改革: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效率。
4. 经济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发展,限制商业活动,以确保粮食供应和国家稳定。
三、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极大地加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国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变法中的一些政策,如军功爵位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四、商鞅变法的历史评价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经济改革。
它不仅加强了秦国的国力,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变法初一试题及答案
商鞅变法初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税收B. 统一度量衡C. 增强国力D. 改革教育答案:C3. 商鞅变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其改革内容?A. 废除井田制B. 实行郡县制C. 推行科举制D. 奖励耕战答案:C4. 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鼓励农业生产B. 鼓励商业发展C. 鼓励文学创作D. 鼓励军事扩张答案:A5. 商鞅变法中,实行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地方自治C. 减少官僚机构D. 增加地方税收答案:A6. 商鞅变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农业发展B. 促进了商业繁荣C. 促进了文化进步D. 所有以上答案:D7. 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的意义是什么?A. 打破土地私有制B. 促进社会公平C. 增加国家税收D. 减少农民负担答案:B8. 商鞅变法中,推行的法律制度对秦朝的统治有何影响?A. 增强了法律的权威性B. 减少了法律的执行难度C.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D. 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A9.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军功爵位制度对秦朝军事有何影响?A.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 降低了军队的纪律性C. 增加了军队的规模D. 减少了军队的开支答案:A10. 商鞅变法的实施对秦朝统一六国有何作用?A. 加强了秦朝的军事力量B. 削弱了其他国家的实力C. 促进了秦朝的经济繁荣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商鞅变法是秦朝时期由______发起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答案:商鞅2.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连坐法”是指一人犯罪,______受罚。
答案:全家3. 商鞅变法中,推行的“均田制”是为了解决______问题。
答案:土地分配不均4.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______。
答案:鼓励农业生产5. 商鞅变法的实施,为秦朝的统一六国奠定了______基础。
商鞅变法高中试题
商鞅变法高中试题### 商鞅变法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 强化中央集权C.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3. 商鞅变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商鞅所提倡的?A. 废井田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分封制D. 推行军功爵位制度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是秦国在__________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主要推动者是商鞅。
2. 商鞅变法中,废除了__________,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商鞅变法中,推行了__________,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商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请根据材料,分析商鞅的治国理念,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明其对秦国统一六国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二、填空题1. 战国2. 井田制3. 军功爵位制度三、简答题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秦国的行政管理更加高效。
再次,实行军功爵位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军事扩张奠定了基础。
最后,商鞅变法还通过法律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法制建设,为秦国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保障。
四、论述题商鞅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其次,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推行郡县制,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再次,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通过实行军功爵位制度,激发了士兵的战斗意志,为秦国的军事扩张提供了动力。
商鞅变法练习题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A.①②B.③④C.③D.④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4.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5.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6.右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A.法制意识B.重农精神C.娱乐意识D.尚武精神强化提高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8.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10.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课外延伸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高三历史 商鞅变法 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商鞅变法专题复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6. 有学者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
这次变法使秦国( )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7. 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逐渐形成了专制权力。
中原各国的专制权力多由“卿室”主导,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国和秦国的专制权力则是由国君(“公室”)掌握。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西周分封的同姓诸侯集中于中原地区B.中原诸侯国更加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C.楚国和秦国传统的贵族势力比较薄弱D.宗法分封制在边缘国家首先遭到破坏8.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之商鞅变法卷(有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之商鞅变法卷(有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 ( 2分)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变革是()A. 尊王攘夷B. 重农抑商C. 实行分封制D. 商鞅变法2. ( 2分) 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这件事发生在()A. 商朝B. 西周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3. ( 2分) 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A. 齐国B. 赵国C. 秦国D. 楚国4. ( 2分)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有()①变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②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③商鞅有革新的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④变法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心愿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 ( 2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A. 奖励耕战B. 承认土地私有C.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D. 确立县制6. ( 2分) 战国时期,兴义属夜郎国。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哪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 魏国B. 吴国C. 秦国D. 晋国7. ( 2分)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 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8. ( 2分) 在我们的家乡——扬州,有一个宝应县。
‘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最早开始于()A. 夏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9. ( 2分) 《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商鞅变法(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 商鞅变法一、选择题1.《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
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A.齐国的管仲改革B.鲁国的“初税亩”C.魏国的李悝变法D.楚国的吴起变法2.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魏文王B.李悝C.吴起D.商鞅3.商鞅变法受到后世批评最大的是()A.轻视教化、轻罪重罚B.重农抑商C.公开承认了占有奴隶的合法性D.连坐法4.下列关于秦国二十等爵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以军功奖赏为中心B.它按军功大小授予二十个等级的爵位C.它导致民间私斗盛行D.它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5.对于秦国来讲,商鞅变法起到的最大的历史作用是()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B.秦国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6.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建立县制7.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
能说明的史实是()A.春秋诸侯争霸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8.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
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9.“初税亩,初者始也。
古者什一,藉而不税。
初税亩,非正也。
”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公开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C.初税亩废除世卿世禄制度D.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结束10.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高中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商鞅变法一、〔型注〕1.?史?曾“商君相秦十年,宗室戚皆怨望。
〞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何会有如此象( )商鞅法,下令将族的土地全部没收商鞅法,以功授田定爵位,使得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商鞅法,施“保甲制度〞和“坐法〞,用以控制族商鞅法,鼓励平民努力耕,励生,使族无法从事工商2.商鞅法励功,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①打旧族的特②化基的管理③展封建④提高斗力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3.世人国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法采取〔〕A.励功 B .励耕C.焚 D .什伍坐和告奸制度4.“商君礼,弃仁恩,并心于取,行之两,秦旧俗。
故秦人家富子壮出分,家子壮出。
〞此象秦政的极意在于〔〕有利于推土地私有制度以者极性有利于行坐法以加政府人民的控制有利于增加口数以提高政府的税收入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的斗力5.春秋国期,社会革的根本力是( )A.周王室衰.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力提高 D .争霸争的需要6.我国的古代改革推社会步起了推作用,但商鞅因法而裂,王安石因法而革,居正因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果B.改革有,改革者注意保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牲精神D .改革反力行底14.“史意〞指的是在那制度施代的人所切身感受而出的意7.??食志?:“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之,。
些意,比真而客,待代隔得久了,制度早已消失不 非古道,犹以本之故⋯⋯〞文中所的“本〞 ,表在商鞅法的措施存在,而后代人凭后代人自己所的境和需要来批史上以往的各中是制度,那只能是一种代意。
以下属于代意的是A.励功,按功授爵B. 分封,行制 A.“商鞅相孝公,秦开帝〞 〔·王充 ?衡?〕C.行什伍、坐制度D.励耕B.〔行均田制〕“国家殷富,藏盈溢,露于廊者不可数〞〔北8.商鞅曾:“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作用是()魏·炫之?洛阳伽?〕A .地主的批判和否认B .地主政提供条件C.〔王安石法〕“舍是取非,害除利,名民,其病民,名益C .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象D .秦一六国奠定了基国,其国〞〔宋·司光?乞去新法之病民国者疏? 〕9.“夫商君孝公平衡,正度量,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是以D.〔以皇帝名“定国是〞,其目的是〕“以法号令之宗旨,以西学兵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于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变法一、选择题部分1、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①井田制的确立②铁农具和牛耕出现③新兴地主的出现④百家争鸣⑤频繁的争霸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3、以下哪一项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4、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5、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改革的内容 B、改革的方式 C、改革的性质 D、改革的成果6、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想称霸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8、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9、商勒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10、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
其条件有: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变法中秦国强大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A.“相地而衰征” B.“废沟洫” C.“尽地力” D.“为田开阡陌封疆”12、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秦国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13、《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4、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1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16、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A.周世宗改革B.商鞅变法C.管仲改革D.王安石改革17、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18、“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是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C.秦孝公的支持D.人民大力拥护19、秦国之所以已经成为富强之国,主要原因是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20、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21、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下列不是其局限的是A.轻罪重罚B.户赋、劳役沉重C.国情依旧如旧D.旧制度、风俗文化仍然存在22、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23、商鞅变法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A、都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都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C、都增强了本国争霸斗争的实力D、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25、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6、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7、“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28、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29、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30、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31、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实质作用是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2、“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33、商鞅变法得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④⑤3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错误是A.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B.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早的改革运动C.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商鞅变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35、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
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36、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37、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38、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B、都废除了奴隶制度而确立了封建制度C、都壮大了本国争霸的实力D、都改变了所在国的社会性质二、非客观性试题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图一铁制农具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①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⑷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⑸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41、阅读下列材料:(2009年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历史题)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的原因。
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史记·商君列传》回答:(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3)你认为材料二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为什么?(4)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5)材料四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