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习题
商鞅变法习题专练
![商鞅变法习题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b9a1ca335727a5e9856a61ff.png)
商鞅变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2、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3、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其历史作用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使秦国成为七国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的应用4、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5、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6、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7、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8、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9、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①②B、③④C、③D、④10、《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2、(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d935280eb6294dc886c64.png)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2.有学者谈到先秦诸子百家时说:① 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② 思想是逃避的,视人生富贵尊荣为浮云;③ 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是现在。
三处空格上分别是A.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 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C.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D.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3.商鞅在变法中制定了秦律,秦律的突出特征是A.强调社会和谐 B.倡导公平公正 C.维护农民利益 D.实行轻罪重罚4.某历史探究小组就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展开了探究性学习,其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B.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C.都增加了本诸侯国的实力D.结果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5.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
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维护净田制D.保护私有财产6.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在经济方面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C.“为田开阡陌封疆,平赋税” D.“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7.“人无于水监(通“鉴”,以水为镜),当于民监。
”与此话相吻合的是百家中的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阴阳家8.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9.战国初期,楚国虽地广人多,但国力萎靡,后吴起至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e3452be23482fb4da4c0a.png)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题50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潮迭起。
请回答1~5题。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酒容器。
这一容器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与这一相关的是()A.铁农具B.牛的使用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D.商业的繁荣2.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3.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4.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要求并被提倡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变法。
请回答6~10题。
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A. ①③④B. 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宜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9.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B.土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10.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是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
请回答11~12题。
11.下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条相关()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12.秦国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政治上的反映。
商鞅变法练习题
![商鞅变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21ea5ff01dc281e43af002.png)
A
)
6. 我国现在实行省县乡三级制,如汶上是一个县。
我国建立县制开始于 A. 春秋 (
B
)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7.下列有关商鞅变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B.建立县制
D
)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实行重商抑农政策 NhomakorabeaB
)
A.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B.承认土地私有制
D.奖励耕战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 怨望。”奴隶主贵族之所以反对商鞅,主要因为商鞅变
法(
C
)
B.促进民族融合 D.建立县制
A.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5.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B.管仲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A.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B
)
B.土地私有制 D.科举制
2.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 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缓和社会矛盾
B
)
B.实现富国强兵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3.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商鞅变法》习题
![《商鞅变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6593cd31126edb6e1a1069.png)
《商鞅变法》习题一、基础题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曾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是()A.管仲B.吴起C.李悝D.商鞅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3、战国前期,七个诸侯国中,相对落后的是() A.秦国 B.魏国 C.燕国 D.赵国4、商鞅变法发生在()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战国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 A.秦穆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6、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废除土地国有制,不认为私有B.重农抑商C.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8、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变法运动是()A.管仲改革 B.周世宗改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9、与右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A.管仲B.商鞅 C.王安石D.康有为10、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B.正确的军事策略C.正确的外交策略 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吕氏春秋》记载:“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材料二: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请回答:(1)两则材料说明了战国时期,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2)这项生活技术的改进有何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变法的内容吗?(2)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当时的国君是谁?(3)如何评价这次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三、提高题1、阅读材料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商鞅变法练习题(打印版)
![商鞅变法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6613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a.png)
商鞅变法练习题(打印版)一、单项选择题1. 商鞅变法的实施时间是: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时期D. 汉朝时期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秦国的军事实力B. 促进秦国的经济发展C. 改革秦国的法律制度D. 巩固秦国的统治地位3. 商鞅变法中,以下哪项措施与农业生产无关?A. 推行均田制B. 鼓励农业发展C. 奖励军功D. 建立县制4.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主要体现在:A. 限制商人的商业活动B. 增加农民的税收C. 减少农民的劳役D. 鼓励农民从事手工业5. 商鞅变法中,对秦国军事改革的措施不包括:A. 推行军功爵位制B. 建立常备军C. 强化军事训练D. 废除世袭制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推行____制度,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商鞅变法中,通过实行____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积极性。
3.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的法律制度得到了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实行____,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
4. 商鞅变法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____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鼓励了农业的发展。
5. 商鞅变法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国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了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中推行的均田制对秦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描述商鞅变法中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对秦国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3. 商鞅变法中,如何通过军事改革增强秦国的军事实力?四、论述题论述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以上练习题涵盖了商鞅变法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变法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秦国及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加深对商鞅变法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关于商鞅变法的习题
![关于商鞅变法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3ba1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d.png)
关于商鞅变法的习题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的年代是:a) 春秋时期b) 戰國時期c) 元朝时期d) 明朝时期2.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a) 解决国家财政困难b) 解决国家军事弱势c) 解决国家政治腐败d) 解决国家道德沦丧3. 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之一?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法治c) 开展军事改革d) 保留封建等级制度4.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a) 解决了国家的贫富差距b) 解决了国家的外交问题c) 解决了国家的内忧外患d) 解决了国家的弱势经济5.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a)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负面影响b)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c) 对中国历史没有产生任何影响d)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中立影响二、判断题6. 商鞅变法是指商鞅发起的改革运动。
(对/错)7. 商鞅变法的实施导致了秦国的强盛。
(对/错)8. 商鞅变法是秦国第一次改革封建制度。
(对/错)9. 商鞅变法的失败导致了商鞅被贬谪。
(对/错)10. 商鞅变法的实施使秦国成为了统一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对/错)三、简答题11.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解决国家的财政和军事问题,以实现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商鞅变法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实行郡县制,将国家行政区划重新划分为郡县,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 推行法治,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
- 开展军事改革,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 取消兼并制,使土地流转自由,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12.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商鞅变法不仅解决了当时国家的财政和军事问题,而且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构筑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为秦国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练习题答案
![商鞅变法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a977d0912a21615792947.png)
商鞅变法答案和解析【答案】1.C2.D3.C4.C5.C6.B7.C8.B9.D 10.C 11.C 12.D 13.D 14.B 15.D 16.C 17.B 18.B 19.A 20.C 21.B22. (1)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员;政府鼓励生产,注意垦荒,扩大副业种植;平籴法。
(2)有利于人才选拔,加强了国家权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初步形成;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23. (1)富国措施:废除井田制;按亩纳税;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3分)积极影响:根本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2分)(2)指导思想:重视农战。
(2分)评价: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的形势;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的暴政埋下祸根。
(3分)24. (1)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设县制令,提高了行政效率;“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这一措施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3分)(2)愚民: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辱民:实行严刑竣法,建立连坐制度;穷民:实行重农抑商,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
(3分)(3)将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
(2分)(4)思想:刑无等级和重刑主义。
(2分)意图: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树立法律的权威。
(4分)(5)看法:商鞅提出“刑无等级”的主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进步意义,但在商鞅所处的时代,是无法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2分)商鞅主张严刑峻法,使人人畏惧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刑罚过于严酷,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2分)其法治理念为中国以后法律的制定奠定基础,为今天以法治国提供借鉴。
(2分)25. (1)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思想:以法治国。
出发点:维护秦国君主统治。
商鞅变法练习题
![商鞅变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d8af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e.png)
商鞅变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在我国的哪个朝代?A. 周朝B. 春秋战国C. 秦朝D. 汉朝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加强中央集权B. 发展农业生产C. 提高军队战斗力D. ABC都是A. 连坐法B. 轻罪重罚C. 废除井田制D. 统一度量衡A. 韩国B. 赵国C. 魏国D. 楚国5.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军事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A. 建立县制B. 实行军功爵制C. 废除世袭制D. BC都是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____年至公元前____年。
2. 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实行______制度。
3. 商鞅变法期间,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实行了“______”政策。
4.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了严格的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5. 商鞅变法中,为了统一度量衡,制定了______标准。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2. 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3. 商鞅变法中的“法治”与“德治”有何区别?4. 请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政策。
5. 商鞅变法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四、论述题1. 试论述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分析商鞅变法对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形成的影响。
3. 从商鞅变法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五、判断题1. 商鞅变法中,商鞅本人因变法有功而被封为贵族,享尽荣华富贵。
()2. 商鞅变法时,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3. 商鞅变法中,取消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4.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禁止人民自由迁移。
()5.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显著下降,导致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地位一落千丈。
()六、匹配题措施:1. 废除井田制2. 实行军功爵制3. 统一度量衡4. 建立县制5. 重农抑商效果:A.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方便了商品交换E. 稳定了社会秩序七、连线题人物:1. 商鞅2. 秦孝公3. 公孙衍4. 惠施5. 张仪角色:A. 变法的支持者B. 变法的反对者C. 变法的执行者D. 提出连横策略E. 提出合纵策略八、案例分析题材料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一时,但也因变法过于激进,导致民怨沸腾,最终商鞅本人也遭到车裂之刑。
商鞅变法 (1)
![商鞅变法 (1)](https://img.taocdn.com/s3/m/23cc74f91711cc7930b7165f.png)
商鞅变法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分)1.《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
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做家庭成员看待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2.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
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D.保护私有财产3.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
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4.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5.公元前685年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粮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此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A.维护了奴隶主经济利益B.违背了市场的价值规律C.实质为了发展封建经济D.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6. 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
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商鞅变法的影响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7.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
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影射了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C.旨在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D.肯定商鞅对贵族不妥协的精神8.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训练题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3faa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d.png)
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训练题·学生版一.选择题(共9小题)1.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秦国人民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统一度量衡D.废除世袭制3.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信中问及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按功授爵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4.贾谊的《过秦论》记载:“(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由此可知商鞅变法()A.开启了百家争鸣B.增强了秦国实力C.加剧了分裂割据D.维护了贵族利益5.《战国策•秦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这表明商鞅变法()①执行法令公正无私②使得社会治安良好③推动思想领域繁荣④提高了秦军战斗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据《战国策•秦策》载:秦“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此策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A.增强秦国的战斗力B.发展了秦国的农业C.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D.秦国确立土地私有制7.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
这是因为商鞅变法()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位C.废除贵族世袭特权D.确立县制;改革户籍制度8.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骤增,下列哪些变法内容最能体现商鞅“富国强兵”的方略()A.编定户口奖励打仗有功的人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建立县制C.建立县制编定户口D.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奖励打仗有功的人9.他第一次颁布的法令,全部根据国情而制定,法令增加了连坐法,轻罪重刑,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以农业为“本业”;焚烧儒家经典: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严禁私斗等。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d53f3c55270722192ef7f9.png)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商鞅变法后,—夫一妇的农户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A.允许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摇役B.废除“世卿世禄制”C.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D.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2.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①只有改革才能生存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4.“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专制统治6.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官多吏众,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禁止官员们谋私利。
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这说明商鞅A.重点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B.认识到监察的模式尚有缺陷C.建立起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D.认为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7.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72bdaa76e58fafbb00306.png)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0题50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潮迭起。
请回答1~5题。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酒容器。
这一容器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与这一相关的是()A.铁农具B.牛的使用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D.商业的繁荣2.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3.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4.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要求并被提倡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变法。
请回答6~10题。
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A. ①③④B. 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宜传法家思想B.以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9.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B.土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10.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是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
请回答11~12题。
11.下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条相关()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12.秦国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政治上的反映。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500a1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f.png)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商鞅变法高中练习题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促进农业发展-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改革法律制度- D. 以上都是3. 商鞅变法中,哪个措施是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 A. 废井田制- B. 实行郡县制- C. 推行军功爵位制- D. 制定严格的法律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时期,废除了________制度,实行了土地私有制。
2. 商鞅变法中,实行了________制度,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3. 商鞅变法还推行了________制度,以奖励军功,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四、论述题1. 论述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商鞅变法讲解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当时,秦国地处西陲,国力相对较弱。
为了加强国力,秦国国君秦孝公决定进行改革,以求国家强盛。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 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井田制,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军功爵位制:废除了世袭制,实行军功爵位制,鼓励士兵通过军功来获得爵位,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3. 法律制度的改革: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效率。
4. 经济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发展,限制商业活动,以确保粮食供应和国家稳定。
三、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极大地加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国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变法中的一些政策,如军功爵位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四、商鞅变法的历史评价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经济改革。
它不仅加强了秦国的国力,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变法初一试题及答案
![商鞅变法初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8c2d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e.png)
商鞅变法初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税收B. 统一度量衡C. 增强国力D. 改革教育答案:C3. 商鞅变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其改革内容?A. 废除井田制B. 实行郡县制C. 推行科举制D. 奖励耕战答案:C4. 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鼓励农业生产B. 鼓励商业发展C. 鼓励文学创作D. 鼓励军事扩张答案:A5. 商鞅变法中,实行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地方自治C. 减少官僚机构D. 增加地方税收答案:A6. 商鞅变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农业发展B. 促进了商业繁荣C. 促进了文化进步D. 所有以上答案:D7. 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的意义是什么?A. 打破土地私有制B. 促进社会公平C. 增加国家税收D. 减少农民负担答案:B8. 商鞅变法中,推行的法律制度对秦朝的统治有何影响?A. 增强了法律的权威性B. 减少了法律的执行难度C.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D. 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A9.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军功爵位制度对秦朝军事有何影响?A.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 降低了军队的纪律性C. 增加了军队的规模D. 减少了军队的开支答案:A10. 商鞅变法的实施对秦朝统一六国有何作用?A. 加强了秦朝的军事力量B. 削弱了其他国家的实力C. 促进了秦朝的经济繁荣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商鞅变法是秦朝时期由______发起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答案:商鞅2.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连坐法”是指一人犯罪,______受罚。
答案:全家3. 商鞅变法中,推行的“均田制”是为了解决______问题。
答案:土地分配不均4.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______。
答案:鼓励农业生产5. 商鞅变法的实施,为秦朝的统一六国奠定了______基础。
商鞅变法高中试题
![商鞅变法高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57a3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3.png)
商鞅变法高中试题### 商鞅变法一、选择题1. 商鞅变法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2.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 强化中央集权C.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3. 商鞅变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商鞅所提倡的?A. 废井田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分封制D. 推行军功爵位制度二、填空题1. 商鞅变法是秦国在__________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主要推动者是商鞅。
2. 商鞅变法中,废除了__________,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商鞅变法中,推行了__________,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三、简答题1. 简述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商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请根据材料,分析商鞅的治国理念,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明其对秦国统一六国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二、填空题1. 战国2. 井田制3. 军功爵位制度三、简答题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秦国的行政管理更加高效。
再次,实行军功爵位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军事扩张奠定了基础。
最后,商鞅变法还通过法律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法制建设,为秦国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保障。
四、论述题商鞅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其次,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推行郡县制,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再次,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通过实行军功爵位制度,激发了士兵的战斗意志,为秦国的军事扩张提供了动力。
商鞅变法练习题
![商鞅变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7fa24ea8956bec0975e396.png)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A.①②B.③④C.③D.④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4.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5.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6.右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A.法制意识B.重农精神C.娱乐意识D.尚武精神强化提高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8.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10.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课外延伸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高三历史 商鞅变法 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三历史 商鞅变法 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2016c0c22590103029d07.png)
高三历史复习商鞅变法专题复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6. 有学者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
这次变法使秦国( )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7. 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逐渐形成了专制权力。
中原各国的专制权力多由“卿室”主导,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国和秦国的专制权力则是由国君(“公室”)掌握。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西周分封的同姓诸侯集中于中原地区B.中原诸侯国更加遵守西周的礼乐制度C.楚国和秦国传统的贵族势力比较薄弱D.宗法分封制在边缘国家首先遭到破坏8.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变法内容考试题目
![商鞅变法内容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6a18e4a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0.png)
商鞅变法内容考试题目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商鞅变法中,废除的旧制度是()A. 井田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A。
解析:商鞅变法中,秦国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是秦国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
2. 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这项措施的直接作用是()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 确立了封建制度答案:B。
解析:奖励军功使得秦国的士兵为了获得爵位和田宅而奋勇作战,直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 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 建立县制B. 奖励耕织C. 按军功授爵D. 统一度量衡答案:A。
解析: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 努力开垦荒地B. 经商发财C. 当兵打仗建立军功D. 多生产粮食布帛答案:C。
解析: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所以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当兵打仗建立军功。
5.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A. 奖励耕织B. 承认土地私有C. 废除旧贵族特权D. 建立县制答案:D。
解析:建立县制被后世所沿用,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
6. 下列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A.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 奖励耕织C.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 建立县制答案:C。
解析: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最能体现变法的性质。
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40分)1. 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A.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B. 奖励耕织C. 奖励军功D. 建立县制答案:ABCD。
解析:这些都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奖励耕织有利于农业发展,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高中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294e3cda38376bae1fae3f.png)
商鞅变法一、〔型注〕1.?史?曾“商君相秦十年,宗室戚皆怨望。
〞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何会有如此象( )商鞅法,下令将族的土地全部没收商鞅法,以功授田定爵位,使得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商鞅法,施“保甲制度〞和“坐法〞,用以控制族商鞅法,鼓励平民努力耕,励生,使族无法从事工商2.商鞅法励功,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①打旧族的特②化基的管理③展封建④提高斗力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3.世人国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法采取〔〕A.励功 B .励耕C.焚 D .什伍坐和告奸制度4.“商君礼,弃仁恩,并心于取,行之两,秦旧俗。
故秦人家富子壮出分,家子壮出。
〞此象秦政的极意在于〔〕有利于推土地私有制度以者极性有利于行坐法以加政府人民的控制有利于增加口数以提高政府的税收入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的斗力5.春秋国期,社会革的根本力是( )A.周王室衰.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力提高 D .争霸争的需要6.我国的古代改革推社会步起了推作用,但商鞅因法而裂,王安石因法而革,居正因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果B.改革有,改革者注意保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牲精神D .改革反力行底14.“史意〞指的是在那制度施代的人所切身感受而出的意7.??食志?:“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之,。
些意,比真而客,待代隔得久了,制度早已消失不 非古道,犹以本之故⋯⋯〞文中所的“本〞 ,表在商鞅法的措施存在,而后代人凭后代人自己所的境和需要来批史上以往的各中是制度,那只能是一种代意。
以下属于代意的是A.励功,按功授爵B. 分封,行制 A.“商鞅相孝公,秦开帝〞 〔·王充 ?衡?〕C.行什伍、坐制度D.励耕B.〔行均田制〕“国家殷富,藏盈溢,露于廊者不可数〞〔北8.商鞅曾:“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其作用是()魏·炫之?洛阳伽?〕A .地主的批判和否认B .地主政提供条件C.〔王安石法〕“舍是取非,害除利,名民,其病民,名益C .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象D .秦一六国奠定了基国,其国〞〔宋·司光?乞去新法之病民国者疏? 〕9.“夫商君孝公平衡,正度量,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是以D.〔以皇帝名“定国是〞,其目的是〕“以法号令之宗旨,以西学兵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于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商鞅变法
一、填空题
1. 在中国历史上,东周分为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个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
元前476年为_____________ 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这段大国兼并
的时期为____________时期。
2. 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末期,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中原。
战
国时期的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 是当时最强大的七个国家,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为增强国力,各国纷纷实行社会变革,其中最先进行的是 ________ 国,收效最大的是___________国。
4. 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_______________ 为整治岷江,在今成都以北都江堰市境内
主持修筑一个既能防洪、又能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
”。
二、选择题
5.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6.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
家。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7.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C.协调诸侯间的争霸
D. 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8. 成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个诸侯国有关系()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 越国
9. 右图是
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的
主要作用是()
A.防洪
B. 既能防洪又能有蓄水灌溉
C.水运
D.
开发旅游
三、材料题
10. 看下列材料:
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所述之时,周王室的权利发生怎样的变化?
(2)周的都城在东迁洛邑之前在哪里?
(3)周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11.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
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请回答:
(1)如果你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你对上面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说出理由。
(2)如果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农民,你这些措施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
一、 1.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楚、秦、燕、赵、魏、韩 3.魏,秦 4.李冰,都江堰
二、 5.C 6.C 7.B 8.D 9.B
三、10. (1)周王室的权力在变小
(2)镐
(3)逃避犬戎侵袭,镐京已残破不堪
11. (1)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的利益。
奖励军功使得只要我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可以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受的爵位和官职。
这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2)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3)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