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教学重难点:1、知道古人句读的重要性2、掌握高考对断句的要求和断句的基本方法3、学会用断句的基本方法进行准确的断句一、导入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

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断句举例: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可以在相反!1、据说旧时有一个老头儿,只有一女。

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

老头儿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

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

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

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

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

那么,女婿和县官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呢?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因为照女婿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意思:70老头生儿子,别人都怀疑不是我生的,家产全部给女婿,外人不能干预。

县官的读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意思是:70老头生了一儿子,别人怀疑不是我生的,但家产全部还是给他,女婿和外人不得干预。

2、◇标点留客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

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如果你是友人怎么加标点?断句比较: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011年高考 文言文断句复习课件

2011年高考 文言文断句复习课件

③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 语气词,如:也、矣、乎、哉、为、与(欤)、 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 的后面一般要断句。 ④“以、于、为、则”等连词、介词等 经常出现在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则”有时放在句首,它的前面需要断 句。) ⑤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 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所连接的词或短语,作 句子的成分,而且连接得很紧密,一般在其前 后不断句。如果“而”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 在其前面要断句。
文言文阅读断句 今年江西高考语文新增了文言文断句的考 试内容,采用的是客观题的形式。断句是文言 阅读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必须要大体上读懂 原文,才有可能正确断句。“题型示例”选的 是《尹文子·大道上》上的一段,《伊文子》 一书是先秦论法术和刑名的书。由此似乎可以 推测“断句”考查会用先秦诸子的材料,根据 《考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中“回归教 材”“导向读书”的原则,复习迎考应在《论 语》《孟子》中做做文章,借助这两本书中的 例子,归纳一些断句的基本方法。
③观察虚词 虚词往往是断句的重要标志。尤其在一些 语气词的后面,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文言 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①“夫、惟、盖、凡、初、窃、请、敬” 等发语词、副词等,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它 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句。 ②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 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 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 大多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 要断句。
译文: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 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 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 “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 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 “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 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 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2、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及突破: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突破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语段中找寻文言断句的规律,在练习中不断强化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找盲点。

教学难点及突破: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

突破的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迁移巩固—深入质疑。

教学内容及教学引导:一、激趣导入——请你来断案案件1、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女婿)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后妻)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案件2、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二、明确学习目标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本节课学习目标:归纳文言断句的方法,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三、考点解析: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2004年高考,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2005年至2010年高考,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湖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考查了文言断句。

2011年北京卷、重庆卷、广东卷、湖南卷、江西卷考查了文言断句。

考试题型: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主观题)四、断句的基本原则应当先通读,弄清文段大意,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内容,力求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内容将能断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谓语断句法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谓语断句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谓语断句法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课程语文标准(修订版)》中规定: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本节课通过以《望海潮》为脚本拍摄杭州风光片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反复吟咏的基础上在词作中寻找拍摄素材,即重点字词的解析;总结拍摄画面,即词作整体内容的概括;整个拍摄杭州风光片的活动过程中,力求用想象和联想还原柳永笔下杭州的“好景”。

这一活动的开展既符合单元目标的要求,又能结合解说词,结合实例,实现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两大核心素养的提升。

最后从导入及词作的总结中让学生知晓词作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展现朝代气象的载体。

(1)了解高考中文言文断句的常见考法;(2)掌握文言文断句选择题中,整体上寻异排误、操作中寻找谓语动词排误的方法;(3)运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断句、阅读文言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高考中文言文断句的常见考法;掌握文言文断句选择题中,整体上寻异排误、操作中寻找谓语动词排误的方法;教学难点: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文言文断句、阅读文言文。

二、教学准备查阅了语文高考真题,结合自身断句方法和学生学情对高考中的断句类题目进行了依据“断句是什么”“断句怎么考”“怎样断句”的思路由浅入深地设计课堂,并且自制课件,课件中主要的呈现内容有课前导入的视频;具体授课步骤和每一步骤的具体问题;练考题以及高考真题。

教学器材:PPT、翻页笔作品清楚叙述作者收集教育教学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器材准备等情况,反映出作者的教学预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两处断句的不同点在哪里?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十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本人儿孙不得有违。

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十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本人儿孙不得有违。

文言文断句复习导学案(公开课)教学文案

文言文断句复习导学案(公开课)教学文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 文言文断句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断句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三、知识链接什么叫“断句” ?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j u d cu)”,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

四、复习过程1、教师激趣导入(所以,正确断句很重要,断错了位置,意思就改变了。

那么,断句有没有规律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吧!)2、明确学习目标3、断句方法复习指导明确:文言文断句要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揣摩句意,在基本理解句意后划分停顿。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小方法来断句。

这些小方法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意。

师:请同学们读下列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1、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孔子云/ 何陋之有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4、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5、公输盘曰/ 夫子何焉为师:断句小提示1:借助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问”为标志。

(应考虑在这些字的后面点断,“问”字后面有宾语的应在宾语后点断。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如《孙权劝学》《公输》《曹刿论战》等都是以描写对话为主的文言文,同学们只要多读几遍即可把握这类句子。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断句的第二种小方法:借助文言虚词断句,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的虚词和例句。

断句小提示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常见的5 种情况1、 句首语气词:其、岂、安、孰、如: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盖大苏泛赤壁云。

(前面可断开)2、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嘻/技亦灵怪矣哉 (前后都可断句。

) 3、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与(欤)、哉、耶(邪)、乎、焉、兮、耳、已如: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得为众人而已耶? (后面可断句) 4、常放在句首的时间词:今、顷之、少顷、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而、忽、忽然(时间词前面可以断句,当句子较长时,时间词后面最好也断句。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专题文言文复习—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

3、通过有梯度的训练。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给文言文语段断句”这一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起由断句引起的遗产纠纷案,故事是这样的——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

【提问】若你是县老爷,将遗产判给女婿或幼子,分别怎样断句?学生深思……给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给幼子: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小结】不同的断句决定财产不同的归属,可见这条魔法棒“/”的神奇所在,也正如郭沫若所说的“言文而无标点,等于人而无眉目”。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05~2011全国高考有大部分省市陆续考了文言文断句。

在近5年的浙江卷中,(07、08、10、11年)就有4年出现了该考点,《〈论语〉选修》4篇课文有此项练习。

三、探讨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方法:精析例题,边析边归纳诀窍例题分析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参考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分析: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为标志。

注意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 总结归纳断句的规律和方法。

2.能够灵活地将方法迁移运用,提高断句题的正确率,树立做断句题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用《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这个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

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

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二.例题分析:提前让学生做发下的学案,完成相应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每一道题找出各自的特点与技巧。

1.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2.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项羽本纪》)规律一:借助名词(或代词)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

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补充:注意以下代词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3.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规律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规律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补充:①句尾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夫等后可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断句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断句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意义单位、语气词、虚词等。

2. 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语法分析、标点符号、语感判断等。

3. 实践练习:对给定的文言文进行断句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断句练习来提高断句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断句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例句和讲解。

3.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断句技巧,提醒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断句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断句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进行阅读和断句练习。

2. 比赛活动:组织文言文断句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文化讲解:讲解一些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词汇含义,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断句教材或教辅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断句练习和相关信息。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文言文断句的参考书籍。

九、教学建议:1.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断句技巧。

2. 反复练习:断句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鼓励学生多做练习。

文言断句专题训练教案设计

文言断句专题训练教案设计

文言断句专题训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二、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及突破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突破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语段中找寻文言断句的规律,在练习中不断强化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找盲点。

教学难点及突破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

突破的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迁移巩固—深入质疑。

教学过程:【断句方法】1.通读文段,弄懂大意。

断句总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

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2.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对话时,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这些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鸿门宴》)3.根据虚词进行断句。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其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1)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惟、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与(欤)、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句首关联词:“苟、纵、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虽然、至于”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句首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及说课稿一、三维目标1.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文段进行断句;⑵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⑶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二、教学安排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2.课时安排:一课时3.教学用具:PPT、图影仪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导入.〔二〕具体过程1.考纲简介近几年,考题看重对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2014年全国有八套试题考查了断句,其中包含全国课标卷两套试题,都出现了文言断句.〔大多以选择题出现〕2.问题〔学生思考〕你在学习文言文断句时,一般都会用到哪些方法?要求:1、各小组充分交流,将得出的方法写在小卡片上;2、各组派出一名发言人公布;3、限时2分钟.学生在公布时,教师:〔板书“断句方法”〕3.讲解几种断句方法:一、对话标志断句法二、重要名词断句法三、重要虚词断句法四、特殊句式断句法五、修辞方式断句法〔同时,穿插采用识记、诵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课学知识的积极性〕4.习题训练:〔运用以上断句方法解决习题〕选取课内文段,以让学生熟悉,激起兴趣:〔一〕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二〕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⑶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课外片段训练,以提升:〔三〕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韩非子•说林下》〕高考题目训练,以强化:〔四〕〔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5. 总结断句方法.〔回顾3.几种断句方法〕6. 2014高考真题演练〔巩固方法〕:〔2014湖北卷〕13.请用斜线〔/〕给下文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选自宋濂《吴德基传》〕7.小结.附:板书设计:文言断句方法集锦:一、对话标志断句法二、重要名词断句法三、重要虚词断句法四、特殊句式断句法五、修辞方式断句法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考复习备考中的《文言文阅读—断句》,是近年高考考题中比较热衷的一个考点.下面我将从考纲考点、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来进行说课.一、说考点及考题: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考纲里明文要求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而断句就是考题考查考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进而提高学生断句能力,成了体现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014年在全国十七、八套试题中,有八套试题中考查了文言断句,分值都在3—5分,其中包含全国新课标卷两套,大多以选择题呈现,很少是让考生直接在文段中划分.二、说学情:本届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是文言知识功底薄弱,文言文阅读能力更是低下.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学生害怕做文言文习题,对于文言断句习题更是无法下手,大多学生采用“蒙”、“猜”、“碰”的随意办法.三、说教学目标:针对上面所说的情况,我采取如下教学:1. 三维目标⑴知识与能力: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文段进行断句;⑵过程与方法:通过高考真题的断句,进行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⑶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四、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三种.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激情,并结合高三复习备考的教学实际,让学生在讲练中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规律性,经过分析归纳找出解题的方法.五、说教学过程:第一步:导课由韩愈的《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想到“断句”〔PPT打出“文言断句”〕.第二步:考纲考题简介通过简单介绍,让学生想出高中学习文言文以来遇到的断句方法都有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得出断句方法〕有几种,教师板书几种.第三步:习题演练探究教师选取课本上学过的文言篇目中的段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断句划分,进行巩固,比较容易,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给学生选取一些课外的文言片段,进行练习.同时,教师提示学生:能不能从中再找出其它的断句方法?教师提示:简单讲解〔PPT上打出其它的断句方法作为补充〕.〔断句的方法可以采取诵读方式记忆:口诀、固定句式〕第四步:高考真题实战〔2014年〕第五步:小结.六、板书设计:文言断句方法集锦:一、对话标志断句法二、重要名词断句法三、重要虚词断句法四、特殊句式断句法五、修辞方式断句法······。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⒉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四、教学重点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通过练习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七、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考点解析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很难得满分,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再辅以一些方法技巧,提高文言断句能力。

一、标名(代)词,定主宾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二、看虚词,找位置——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能够正确断句并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文言文的翻译。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断句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分析实例。

2. 实践法:让学生练习断句和翻译,给予指导和反馈。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和翻译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实例分析,练习题。

2. 文言文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进行练习。

3. 断句符号:准备一些断句符号用于指导学生断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文言断句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和翻译中的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断句的重要性和技巧。

6. 作业:布置一些文言文断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尝试断句和翻译,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 对比现代汉语: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让学生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互动1. 问答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断句和翻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分享心得: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断句和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断句的准确性和翻译的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断句的准确性和翻译的通顺程度。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四、布置作业: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 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 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 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注: 令,邑的行政长官。尉,朝廷的军官)
参考答案: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
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 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教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
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翻译:(鲁国的国君)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人名)一只脚,你相信吗?”(孔子)说:“夔, 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只是精通声律(音乐)。尧说:‘有夔一 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有学识的人说:‘夔有一足,不是一只脚啊。’” 感:断章取义的确笑话百出。凡事没弄清原委就妄下结论,可能会出大麻烦的。 二、文言文断句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文言文断句 精品课教案

文言文断句 精品课教案

文言句读凭语感,语序排偶兼标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教学重点: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归纳、练习巩固教学手段:粉笔、黑板、练习题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应邀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

公堂上祝枝山却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财主听后越发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有这样的吉庆之词吗?”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将那对联重新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难道不是吉庆之词?”。

结果县令和财主闻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二、巩固练习:1、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父读(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母读(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2、潮汕民间小故事:秀才巧断句无鱼肉也好无鸡鸭也好每日三餐青菜不能少3、趣味断句:有位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内容是﹕“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老人的儿子和女婿,都认为自己是继承人,两人最终对簿公堂。

主审官命他们提出理由,女婿便抢先念道﹕“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接着,儿子说﹕“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案

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案

高三文言文断句复习教学案一、预习阅读: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

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

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二、前提测评: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

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地。

(《颜氏家训·教子篇之二》) [注】①灵龟明鉴:比喻可资借鉴的事。

2,有书生读经书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说骆宾王遂云某识其孙李少府者兄弟太多意谓骆宾是诸王封号也三、方法指导:六个关键点:找名词、代词;看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依总分。

1.找名词、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看虚词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一、教学目标: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二、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找虚词,定句读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例如: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三)察对话,定句读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分析: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总结: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依总分,定句读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分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总结: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第2课时(五)据修辞,定句读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例如:(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六)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

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

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一)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

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二)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

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

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断句专题训练一、解题技巧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材料内容,弄清文章大意,由易到难,从粗到细,先断大句,后断小句。

2、注意文中的文史常识及常用复音词,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和地名、官名等,“下人、寡人”等谦辞文言文中这些名词或代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是时、既而、昔时”等时间副词可作断句的标志;“然则、是故、得无”等复音虚词,谨防在断句时将其错误地割裂开来。

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

文言文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是有标志性词语,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断句也就能准确迅速了。

这些标志主要有:(1)对话用语标志。

如:“语、曰、云、言、道、白、对、谓”等;(2)句首句末标志,文言文句首常有“盖、夫、故、若夫、至于”等虚词,句末常有“也、乎、焉、矣”等语气词,在句首词语前和句末语气词后一般应该断句。

4、借助文言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

譬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等反问句式;“为……所”等被动句式。

还有“如……何……”、“……乎……”等固定句式,以及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的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5、借助修辞辅助断句。

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修辞技巧的。

有的讲究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有的讲究对仗、对称、排比、重叠等修辞的运用。

再给文言文断句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现象。

例如:(1)顶针。

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2)对称。

(抓住句子的对称式结构来断句)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句大意。

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而湖南题如果是客观题,注意比较,做出选择。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第三:看虚词,找位置。

(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第四:用语法,辩句式。

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第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断句练习1、(2007年广东题)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