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 国家精品课程 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01003031《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01003031 花卉栽培学(Flower Plants Science)二、开课对象园艺、园林本科专业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花卉学是关于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栽培管理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讲述花卉的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生长发育、繁殖、栽培管理以及在园林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四、教学目的及任务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我国及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和主要任务,系统掌握花卉种苗、切花、盆花的栽培理论和生产技术,以及花卉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花卉造景应用原理与设计思想。

五、基本要求1.了解花卉学涵盖的广泛内容以及花卉学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了解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概况;2.掌握各类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3.掌握各类代表花卉的栽培管理要点,了解花卉在园林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具备进行花卉生产、经营和造景的能力。

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及普通遗传学等。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分:4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24。

(一)花卉学概论(理论学时2)1.花卉学的定义及范畴;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我国及世界花卉业的概况及世界花卉生产发展趋势。

(二)花卉分类(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1.了解花卉的各种分类系统及分类标准;2.了解世界的主要气候型及各气候型地区分布的主要花卉类型;3.实验内容:花卉分类。

(三)一二年生花卉(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8)1.掌握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和温室一二年生花卉的定义和特点;2.识别主要一二年生花卉和五十余种主要一二年生花卉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3.掌握4种典型的一二年生花卉的生长习性及栽培特点;4.实验内容:常用花卉种子质量鉴别;5.实验内容:常用花卉扦插繁殖;6.实验内容:草本花卉育苗;7.实验内容:草本花卉定植。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2
多媒体授课
完 成 课 后 作 阅 读 教 材 课堂提问与 和参考书 讨论 业
2
多媒体授课
完成课后作 业
阅读教材、 课堂提问与 参考书和 讨论 有关文献
2
多媒体授课
完成课后作 业
阅读教材、 课堂提问与 参考书和 讨论 有关文献
2
多媒体授课
完 成 课 后 作 阅 读 教 材 课堂提问与 和参考书 讨论 业
学生分组,结合
2
多媒体授课
2
多媒体授课
分组讨论
章 木本花卉 讨论课及复 习
2
讨论
所学知识,完成 与花卉相关的 题目的讨论
大作业
分组讨论
*考核方式 (Grading)
1、理论课考试:闭卷考试(占总成绩 70%) 。 2、课堂提问及作业等:作业占总成绩 20%,课堂考勤及提问占总成绩 10%。 教材: 《花卉学》 ,包满珠主编,主编非我校教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 7 月 出版, ISBN978-7-10-907749--2、使用 3 届、中文、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资料: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学时 (Credit Hours) *学分 (Credits)
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花卉学》教学大纲

《花卉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的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二)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 250-300种花卉,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能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

理论教学大纲总论第 1 章绪论(2学时)重点介绍花卉以及花卉学的定义,花卉的作用与价值以及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学习的要求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难点是比较几个与花卉相关的名称。

1.1 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1.2 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3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和现状1.4 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 2 章花卉的分类与分布(2学时)重点介绍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2.1 花卉的分类2.1.1 按生活类型分类 1.1.2 按栽培方式的分类2.1.3 按观赏特性分类 1.1.4 按园林用途分类2.1.4 综合分类2.2 花卉的分布第 3 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3学时)重点介绍花卉按其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不同的分类,环境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环境对花卉形态建成的影响等。

难点是记忆花卉对不同环境因子适应性的分类和理解光周期和春化作用对不同花卉的花芽分化的影响。

3.l 花卉生长发育与温度 3.2 花卉生长发育与光照3.3 花卉生长发育与水分 3.4 花卉生长发育与土壤3.5 花卉生长发育与营养 3.6 花卉生长发育与气体第 4 章花卉的繁殖(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穴盘育苗、分球、分走茎、分吸芽、叶插、嫁接等花卉中特有的或重要的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4.l 有性繁殖4.2 无性繁殖4.2.1 分生繁殖 4.2.2 扦插繁殖4.2.3 嫁接繁殖 4.2.4 压条繁殖4.3 孢子繁殖4.4 组织培养第 5 章花卉的栽培管理(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露地花卉的越冬越夏管理、温室花卉的环境控制、促成或抑制栽培的技术手段、无土栽培的种类。

花卉学

花卉学

《花卉学》教学大纲学时:54 总学分:3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面向专业:园艺专业大纲执笔人:赵飞大纲审定人:姜泽盛一、说明1.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花卉学是观赏园艺的主干课程之一,以花卉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及使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和《观赏树木学》构成观赏植物的主体课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成为人们高生活质量的标志性消耗品之一。

消费的增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

花卉产业成为农业领域获利较大的产业之一,同时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花卉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政策、技术、资源等的合力支持,健全体制。

本课程从花卉业的发展到新技术工艺的使用,全面透析了花卉业发展的内涵。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讲授花卉学基本理论和栽培使用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花卉的生长发育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培养学生花卉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经营理念。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能够识别常见花卉种类及科属,掌握花卉栽培设施的使用及管理,了解花卉的市场运作和开发策略。

本课程学习要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先修要求。

二、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前言(2学时)第一章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类(2学时)第一节花卉种质资源第二节花卉分类第二章花卉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2学时)第一节花卉形态特征和观赏品质一、花二、叶三、茎四、果实五、根系第二节花卉生物学习性一、花卉生长周期二、开花生理三、营养生理第三章环境生态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3学时)第一节有关的生态概念一、生境二、生态因子三、人工环境四、主导因子五、生态模拟第二节温度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温度对花卉自然分布的影响二、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差温技术(DIF)原理及使用第三节光照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光照强度的影响二、光周期的影响三、光质的影响四、花卉对环境光照的适应和调整第四节水分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土壤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二、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花卉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适应性第五节基质环境及营养条件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基质相评价二、基质pH值的调整及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营养的缺失及营养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四、花卉的他感作用及连坐障碍第六节环境污染和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一、大气污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二、水污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土壤污染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四、花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章花卉栽培设施(2学时)第一节设施类型及评价一、温室二、大棚三、荫棚四、其它设施第二节温室及大棚环境调控设备一、光控设备二、温控设备三、水分调节设备第三节温室生产设施一、栽培床及花架二、营养供给系统三、花卉采收及运输系统第五章花卉常规栽培技术(4学时)第一节露地花卉栽培管理一、土壤管理二、肥水管理三、花卉植株管理四、花卉轮作五、越冬防寒第二节盆花生产和经营一、基质调配和消毒二、盆栽种苗的培育和管理三、设施环境的调控四、盆花出售前的管理和包装第三节切花生产和经营一、切花生产的发展及展望二、切花种苗的生产和处理三、切花栽培管理四、切花采切五、切花的质量标准及检测六、切花分级、包装和贮运第六章花卉无土栽培技术(4学时)第一节花卉无土栽培意义和发展一、无土栽培的概念二、花卉无土栽培的意义及特点三、国内外花卉无土栽培的发展第二节无土栽培原理一、花卉根系结构及吸收特性二、影响根系吸收矿质的因素三、无土基质四、营养亏缺和补救第三节营养液技术一、营养液的组成及要求二、营养液的制备及调整三、营养液的使用和管理第四节花卉无土栽培类型、评价及技术要点一、基质栽培二、营养液膜(NFT)栽培三、深液流(DFT)栽培四、水培五、雾培第七章花卉花期调控技术(3学时)第一节花卉花期调控的意义一、概念二、花卉花期调控的发展三、意义第二节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一、开花生理及学说二、确定开花调节技术的依据第三节花卉花期调控的技术途径一、温度调控及实例分析二、光照调控及实例分析三、激素调控及实例分析四、栽培技术调控及实例分析五、调控技术的综合使用方案及实例分析第四节花期调控中问题及解决方案第八章特色花卉生产和经营(3学时)第一节芳香花卉生产和经营一、芳香花卉的国内外发展及前景展望二、芳香花卉的种类三、芳香花卉的栽培特点四、芳香花卉的开发和使用五、芳香花卉的经营第二节食用花卉生产和经营一、食用花卉的国内外发展二、食用花卉的利用和身体健康三、食用花卉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四、食用花卉的种类五、食用方法六、食用花卉的生产七、食用花卉的开发和运营第三节干花生产和经营一、干花生产及利用的进展二、干花种类三、干花生产技术特点四、干花的加工及贮藏五、干花工艺品的制作第四节微型花卉生产和经营一、微型花卉的概念二、微型花卉资源三、微型花卉的生产特点四、微型花卉的利用第九章花卉装饰和使用(3学时)第一节花卉在园林造景上的使用一、花坛和花台二、花境三、花丛和花群四、花卉的立体装饰第二节盆景艺术一、盆景艺术的发展二、盆景类型三、中国盆景的流派四、盆景制作及管理五、盆景作品的鉴评第三节插花艺术一、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二、插花工具及器皿三、插花花材四、插花构图原则五、插花基本构图六、插花立意及意境七、插花作品鉴评第四节花卉室内装饰设计一、室内装饰的特点和要求二、花卉选择及注意事项三、盆器选择和装饰四、室内花卉养护要点第十章各论(8学时)第一节一二年生花卉一、春播花卉二、秋播花卉第二节宿根花卉一、菊花二、芍药三、香石竹四、花烛五、鸢尾第三节球根花卉一、郁金香二、水仙三、百合四、仙客来五、香雪兰第四节木本花卉一、牡丹二、月季三、杜鹃四、一品红五、梅花第五节室内观叶植物一、蕨类植物二、天南星科植物三、观赏凤梨四、其它第六节兰科花卉一、国兰二、洋兰第七节仙人掌及多浆植物一、芦荟二、长寿花三、蟹爪兰四、金琥五、虎尾兰第八节水生花卉一、睡莲二、荷花花卉学实验(18学时)实验一花卉播种及苗期管理(3学时)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种技术,包括种子处理、苗床整理、发芽率和发芽势测定等。

花卉学教学大纲参考模版

花卉学教学大纲参考模版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一号隶书)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小二隶书)教研室专业教研室课程名称花卉学一、基本信息(四号黑体)课程编码(小四宋体)课程名称花卉学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性质必修(√)限选()任选()适用专业园艺、园林、园艺技术专业总学时 68学时学分 4学分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遗传育种学、土壤肥料学开设单位风景园林学院基础教研室二、课程设计思想及策略(四号黑体)(一)课程内容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花卉学》是园艺、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专业知识体系中重要知识基础。

在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目标是通过学习、掌握花卉学的分类、生产、应用和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产业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充分研究上游先修课程的内容体系,科学取舍课程教学内容,充分研究下游课程的知识结构,更新充实。

经过课程十多年的实践,理论课设计的思路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

(二)科学处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并举,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对于花卉学的科学实用的经典内容和传统技艺,并不因增加现代技术和最新科技而减少,比如扦插繁殖技术,不会因为组培技术的兴起而削弱,也不会因为无土栽培技术的兴起而忽略传统的大田生产的知识与技术。

(三)课程内容随学科、产业发展而更新及时把学科、产业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来,教学内容新颖,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教学方法手段先进。

首先,教师跟踪学科前沿,融入产业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快速融入课堂教学,如我课程组迅速将近年发展起来的水培花卉、组合盆栽、基质EC值管理技术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其次,提供配套资料,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和产业发展,掌握最新知识,如我们编写和出版了大量的专著,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第三,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花卉产业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动态。

《 花卉学 》教学大纲

《 花卉学 》教学大纲

《花卉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13212适用专业:园林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时:60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40;实验课学时20。

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主要授课内容是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花卉的繁殖;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常见花卉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的装饰与应用;花卉生产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地位和任务:《花卉学》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将要从事园林花卉生产、经营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和科研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生产、应用、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总体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栽培的多种花卉,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花卉栽培设施及器具、花卉的装饰与应用、花卉生产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花卉的繁殖技术及花期调控技术,熟练掌握多种园林绿化用花卉的栽培技术。

学习中强调技术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安排和组织生产实践、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设施园艺学》等。

5、修订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写。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花卉的定义及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了解花卉的重要作用、我国花卉业概况、世界花卉业概况。

2、教学内容:⑴花卉的定义⑵花卉学的研究内容⑶花卉的作用⑷我国花卉业概况⑸世界花卉业概况3、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花卉的定义及花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花卉的重要作用、我国花卉业概况、世界花卉业概况。

4、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花卉业及世界花卉业概况5、实验与实践内容:调查当地花卉业现状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我国与世界花卉业现状的文章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花卉的地理分布,掌握花卉的几种分类方法。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范文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范文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更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园林应用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花卉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常规生产技术。

主要掌握花卉盆栽技术、常见切花的生产技术、地被植物种植与管护技术,以及常见名贵花卉培育技术,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策略等。

(三)教学时数总学时85,其中理论51学时,实验34学时。

(四)教学方式把讲授、辅导、自学、讨论、参观调查、实习、训练等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在走出教室加强现场教学的同时,请行业专家来校做各种专题讲座,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二、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要点:花卉定义;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花卉生产概况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花卉园艺发展趋势,明确学习该课程的任务和方法,掌握花卉园艺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花卉的定义及其范畴二.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花卉业的概况四.国外花卉生产概况考核要求:识记花卉定义,领会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花卉分类教学要点:重点介绍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花卉分类的标准;正确理解按生物学性状、按观赏部位、按季节、按栽培方式分类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划分常见花卉的类型。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按生活类型分类二、按栽培方式的分类三、按观赏特性分类四、按园林用途分类五、综合分类考核要求:能够正确的理解各分类标准、并对常见花卉进行分类。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

花卉学理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更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园林应用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花卉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常规生产技术。

主要掌握花卉盆栽技术、常见切花的生产技术、地被植物种植与管护技术,以及常见名贵花卉培育技术,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策略等。

(三)教学时数总学时85,其中理论51学时,实验34学时。

(四)教学方式把讲授、辅导、自学、讨论、参观调查、实习、训练等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在走出教室加强现场教学的同时,请行业专家来校做各种专题讲座,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二、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要点:花卉定义;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花卉生产概况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花卉园艺发展趋势,明确学习该课程的任务和方法,掌握花卉园艺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花卉的定义及其范畴二.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花卉业的概况四.国外花卉生产概况考核要求:识记花卉定义,领会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花卉分类教学要点:重点介绍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花卉分类的标准;正确理解按生物学性状、按观赏部位、按季节、按栽培方式分类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划分常见花卉的类型。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按生活类型分类二、按栽培方式的分类三、按观赏特性分类四、按园林用途分类五、综合分类考核要求:能够正确的理解各分类标准、并对常见花卉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园艺、农学和城市规划等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从事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产业化生产栽培和经营管理打下基础。

因此,花卉学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的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

(二)实践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 — 300 种花卉,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能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

三、理论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总论(16 学时)
绪论(2 学时)
重点介绍花卉以及花卉学的定义,花卉的作用与价值以及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学习的要求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难点是比较几个与花卉相关的名称。

0.1 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0.2 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0.3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0.4 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1 章花卉的分类与分布( 2 学时)
重点介绍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以及各种分类方法。

后者是难点。

1.1 花卉的分类
1.1.1 按生活类型分类1.1.2 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1.1.3 按观赏特性分类1.1.4 按园林用途分类
1.1.4 综合分类
1.2 花卉的分布
第2 章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2 学时)
重点介绍花卉按其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不同的分类,环境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环境对花卉形态建成的影响等。

难点是记忆花卉对不同环境因子适应性的分类和理解光周期和春化作用对不同花卉的花芽分化的影响。

2.l 花卉生长发育与温度2.2 花卉生长发育与光照
2.3 花卉生长发育与水分2.4 花卉生长发育与土壤
2.5 花卉生长发育与营养2.6 花卉生长发育与气体
第3 章花卉的栽培设施与器皿( 2 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温室结构和环境特点以及适应的植物种类。

难点是温室环境调控成本与花卉越夏和越冬管理以及利用设施进行花期调控的效果。

3.1 花卉保护地的作用、历史与特点3.2 花卉保护地类型、花盆类型与特点
3.3 温室构造、类型与环境特点3.4 各类花卉对温室环境的要求与适应
3.5 温室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4 章花卉的繁殖( 3 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穴盘育苗、分球、分走茎、分吸芽、叶插、嫁接等花卉中特有的或重要的
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4.l 有性繁殖
4.2 无性繁殖
4.2.1 分生繁殖4.2.2 扦插繁殖
4.2.3 嫁接繁殖4.2.4 压条繁殖
4.3 孢子繁殖
4.4 组织培养
第5 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3 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露地花卉的越冬越夏管理、温室花卉的环境控制、促成或抑制栽培的技术手段、无土栽培的种类。

5.1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5.2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5.3 促成和抑制栽培
5.4 无土栽培
第6 章花卉的应用( 2 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花卉在园林中应用的基本形式、花卉材料的选择、常用的场合。

6.1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6.2 花卉装饰
各论(20 学时)
各章重点和难点:各类花卉的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特点,掌握重要的代表种类。

第7 章一、二年生花卉( 3 学时)
重点介绍草花良种繁育和保持种性的技术措施,识别大量花卉种类。

重点介绍几个代表种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征和繁殖、栽培与应用特点。

7.1 一、二年生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7.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鸡冠花、牵牛花、金鱼草、瓜叶菊)
第8 章宿根花卉(3 学时)
重点介绍宿根花卉不同于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栽培与应用特点。

难点是园艺化程度和商品价值高的花卉如菊花、香石竹的周年栽培管理与供应。

8.1 宿根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8.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菊花、香石竹、君子兰)
第9 章球根花卉(3 学时)
重点介绍春植和秋植球根花卉种植和栽培管理要点。

难点是球根花卉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以及重点花卉的种球繁殖和栽培管理
9.1 球根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9.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水仙、唐菖蒲、仙客来、美人蕉、大丽花)
第10 章观叶植物( 3 学时)
重点是观叶植物种类识别,典型观叶植物繁殖、栽培与应用要点。

重要花卉繁殖栽培示例。

10.1 观叶植物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10.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吊兰、绿萝、散尾葵、凤梨、竹芋、肾蕨、猪笼草)
第11 章仙人掌和多浆植物( 2 学时)
重点介绍仙人掌类和多浆植物的特殊形态和生理代谢特点。

重要花卉嫁接与栽培示例。

11.1 多浆植物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11.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蟹爪兰、玉树、球兰)
第12 章兰科花卉( 2 学时)
重点介绍兰科植物形态特点、中国兰和热带兰代表种的主要繁殖、栽培与应用特点。

重要花卉繁殖栽培示例。

12.1 兰科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12.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春兰、蝴蝶兰)
第13 章水生花卉( 2 学时)
重点介绍水生花卉的类别,重要花卉繁殖与栽培示例。

难点是不同原产地水生花卉的环境管理。

13.1 水生花卉与岩生花卉的习性、繁殖、栽培与应用的特点
13.2 重要水生花卉栽培示例(荷花、睡莲、凤眼莲、金鱼藻)
13.3 重要岩生花卉举例(百里香、庭芥类等)
第14 章木本花卉( 2 学时)
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木本名花和产业化程度高的木本切花和盆花,重要花卉栽培示例。

难点是这些花卉周年生产的品种选择、栽培日历与管理。

14.1 木本花卉繁殖栽培应用的特点
14.2 重要花卉栽培示例(一品红、月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