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电子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四个部分。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口语交际的训练,也有读书交流的分享,还有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的了解还不够丰富,对于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学习。
2.教学难点:如何将科学知识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自相矛盾》精品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15.自相矛盾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
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
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作者介绍】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
”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矛: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
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
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六》的主要内容和蕴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词义。
3.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4.能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难点1.课文内容的情感理解。
2.生字词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六》。
2.教学反思表。
3.黑板、彩色粉笔。
4.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的拼音和词义。
3.分组学习课文内容,讨论理解。
4.听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5.课文朗读演练。
第二课时1.复习词语。
2.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3.分析课文情感表达。
4.作文练习,写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5.课堂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语文园地六》展开教学。
通过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和情感理解,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步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六、延伸拓展1.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书笔记。
2.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目,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3.口头作业:背诵本单元词语。
通过《语文园地六》的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增长知识,提高自信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课《田忌赛马》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课《田忌赛马》教案(共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田忌赛马》,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有关赛马策略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历史和文学知识。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抽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赛马策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策略,在课堂互相学习。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合作和竞争的双重含义。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课文的PPT、赛马策略的介绍等。
2.教具: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3.音频设备:播放录音材料。
4.课堂布置: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一组。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引入竞赛策略的概念,让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活动。
2.学习课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分析课文内容,探讨田忌和孙膑之间的竞赛策略。
3.课文讨论:–小组讨论分析各自认为胜出的策略,并进行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赛马策略的优劣和结果。
第二课时:1.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
2.课堂活动:–设计赛马策略小场景,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竞赛,体验不同策略的效果。
–引导学生总结竞赛中的心得和体会。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赛马策略,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四、课后作业:1.思考并总结田忌和孙膑的赛马策略有什么不同,给出你自己的观点。
2.设计一个与《田忌赛马》类似的竞赛故事,包括竞赛内容和策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赛马策略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合作和思考的乐趣。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田忌赛马》这则古代竞赛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课通过展示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预习和分析课文的能力,能通过预习基本扫清课文障碍,大致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知识面狭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孩子来说,特别对状物类课文的学习比较困难,仅凭课文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和课本中有限的几幅插图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于学生学习需求的。
相信学生能在我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九寨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词藻华美,重墨浓情,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置身于课文中,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
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
第五自然段总结赞叹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本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珍禽异兽。
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学会有关九寨沟的知识。
②学会“插入云霄”、“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文字,想象并表达出课文描绘的童话世界般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实验集体备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案(第2课时)
实验集体备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案(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以《语文园地六》课文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情节,把握文章主题。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题。
难点:理解篇章结构,掌握作者用词语言之美。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出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首先,教师呈现课文,并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
2.学生跟读课文,着重理解文章内容,可以进行段落式朗读。
3.教师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导读,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某一段进行思考和讨论。
2.每个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第四步:答疑解惑(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
第五步:提炼主题(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2.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展示提炼后的主题。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四、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2.提醒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中学生的表现积极,但在提炼主题部分需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6《田忌赛马》教案(4)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6《田忌赛马》教案(4)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内容;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能够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情景再现; 4. 能够表达自己对乐观态度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2. 通过赏析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运用情景再现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让学生了解《田忌赛马》这篇古文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理解文章背后蕴含的道理。
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寓意; 2. 引导学生表达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文内容;2.课件、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田忌赛马》这篇古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吗?2. 学习新课1.课文朗读–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理解课文–老师简要复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主要人物和事件。
3.词语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情景再现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进行再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
2.表演–让学生进行表演,着重表达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
4. 感悟分享1.讨论–引导学生就文章中的道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个人感悟–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信任、智慧等主题进行个人感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古文的故事和寓意,希望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信任和智慧的重要性,明白智者见智,愚者见愚的道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您教授《田忌赛马》这一课文,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理。
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备课
一,说教材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说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说建议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
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
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还通过不同的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优美语言和生动描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生动描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例如,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图片,让学生描述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
朗读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
2.掌握词语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3.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情感抒发。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
2.课堂练习中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细节,领会课文的主题。
2.进行情感抒发,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背诵生字词语,理解句子结构。
4.整体学习课文,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第二课时1.复述课文,学生掌握细节。
2.分组进行课文表演,感悟故事情感。
3.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第三课时1.学生进行课文串讲,讨论故事主题。
2.分组进行扩展阅读,拓展思维。
3.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分享和解答。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并标出读音。
2.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本单元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共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中隐含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成语“自相矛盾”。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可以在课前预习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课文1.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字词。
2.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三、学习成语1.介绍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及用法。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相矛盾”的情况。
四、课文讲解1.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2.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小组讨论1.分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汇报小组讨论结果,让其他同学给出意见。
六、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体会其中的道理。
第二课时一、复习1.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及成语的意义。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三、生字词复习1.复习上节课和本节课出现的生字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问题探讨1.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成语“自相矛盾”相关的问题。
五、写作练习1.让学生以“自相矛盾”为题目写一篇短文,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成语的意义。
六、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和成语的用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实验集体备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案(第1课时)
实验集体备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特点和写作格式;2.能够提炼生活中的小细节,感受其中的美好;3.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能力;4.激发学生对小事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散文特点和写作格式,生活中的小细节。
三、教学难点如何提炼生活中的小细节,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散文《小小房间的糖果》PPT;2.板书:散文的特点,生活中的小细节,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小房间的视频,唤起学生对小细节的感受和观察。
2. 导入新课教师以生活中的小细节为切入点,引入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让学生了解散文是如何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3. 教学内容1.教师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写作风格;2.通过散文《小小房间的糖果》,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小事物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细致观察和感受能力;3.学生个别朗读散文,体会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
4. 拓展延伸1.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生活中的小细节,并尝试用散文的形式表达;2.设计小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散文作品,促进交流和合作。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散文的写作特点和生活中的小细节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小细节,并用散文的形式表达;2.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散文《小小房间的糖果》,并思考生活中的小细节。
七、板书设计•散文的特点•生活中的小细节•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散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能力。
但需注意在学生自主表达时的指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持久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加强的地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散文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复习内容概述在本次复习课中,主要对第六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巩固,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习作内容等。
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掌握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字词的读写和造句,习作内容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梳理,生字词的读写和造句。
2.难点:习作内容的讲解与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复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及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复习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理解文章结构和内涵。
•提问导读,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要点。
2. 复习生字词•带领学生逐个复习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加深印象。
•练习造句,巩固生字词的应用能力。
3. 习作讲解与指导•结合课文内容,教师讲解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分析范文,指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生字词练习。
•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讲解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课堂互动•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彼此交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展互动问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包括课文默写、生字词造句等,让学生在家继续学习巩固。
八、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整体巩固。
•学生可以提问疑惑,教师解答学生问题,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六单元的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主题:欣赏古体诗《登鹳雀楼》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体诗的特点及其韵律。
2.学习《登鹳雀楼》原文,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意境。
3.学生能够品味古体诗,感受古诗的魅力,感悟人生哲理。
4.提升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学习古体诗《登鹳雀楼》原文,理解其中的意境。
2.掌握古体诗的基本特点及韵律。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古体诗《登鹳雀楼》中的意象与情感。
2.让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其中的修身养性之道。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书:《语文园地六》2.备课资料:古体诗《登鹳雀楼》原文、相关解读材料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五、教学过程1.开场(5分钟)–通过展示《登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意境。
2.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古体诗的特点,进行小组讨论。
3.正文(30分钟)–老师朗读《登鹳雀楼》原文,重点解释生僻字词,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
–学生分组互相讨论,共同理解诗歌蕴含的文化内涵。
4.拓展(15分钟)–学生向全班呈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展示古诗的魅力。
5.总结(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体诗的重要性。
六、课堂延伸•学生可尝试模仿古体诗的写作风格,展示自己的诗意情怀。
•探讨古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深入了解诗歌的来源。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登鹳雀楼》的意境。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古体诗,表达个人情感和感悟。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古体诗的魅力,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哲理。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用意,领略文学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主旨。
2.能够识记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常见生字和词语。
3.能够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表达个人意见。
5.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雷家的小学》2.生字:犹豫、吝啬、娇惯、赞赏3.课文理解、课文朗读三、教学重点1.抓住课文的主题,进行故事的整体理解。
2.生字识记和运用。
3.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生字的识记和运用。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个人意见表达。
五、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课文PPT3.生字卡片4.朗读练习材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导入:通过图片引入话题,引出课文主题。
2.课文理解:鼓励学生先默读一遍课文,然后大声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生字讲解:介绍并讲解生字,让学生读一读,了解词语含义。
4.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根据语境进行词语的正确朗读。
5.小组讨论:就课文中的情节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6.课后作业:作业是复述课文,模仿课文写一个小故事。
第二节课1.复习:复习上节课课文内容,生字的认读。
2.课文串讲: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串讲,分享自己的理解。
3.情感表达:讨论课文中角色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朗读训练:通过不同角色的朗读来增加阅读乐趣。
5.小组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小组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表现力。
6.课后作业:看图写故事,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写一个小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表达个人意见,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较为迅速,但生字的识记需要加强。
朗读训练是有效的,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节课可以加入更多的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本套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六单元第1课时总计1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0年6月10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
(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
“盾”的部首是“厂”。
“誉”的部首是“言”。
“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
(寓言)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识字,掌握词义,领会作者的感情与思想。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语文园地六》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识字掌握词义,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识字,掌握词义,领会作者的感情与思想。
2.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课文导读:带领学生快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生字解释: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掌握词义。
3.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言外之意。
4.课文解读: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拓展活动1.词语搭配:让学生搭配课文中的词语,丰富词汇量。
2.语言表达: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3.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主题相关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总结反馈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作业评定: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课后反馈:进行课后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改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心得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探索”,包含了三篇文章:《太阳》、《月球》、《地球》。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教材中,每篇文章后都有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这三个天体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知识。
2.阅读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的文章,提高语文素养。
3.写作法: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培养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材。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了解?”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材和相关的文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主要以讲述故事和写作文为主线,学生将会接触一些寓言故事和传统文化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对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概念,熟悉几则著名的寓言故事;了解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性,能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恩、正义感及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品质。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的知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4.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了解寓言故事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几则著名的寓言故事;–探讨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寓言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讨论法:提倡学生在故事解读和写作中展开思考和讨论;–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5. 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寓言故事的图片或一个开放性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整体分析:简要介绍寓言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逐一讲解:分别讲解几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5.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故事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6.归纳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寓言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的理解。
6. 示范教学与作业布置1.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则寓言故事或传统文化故事,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6《 田忌赛马》 教案 (2)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6《田忌赛马》教案 (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田忌赛马》这个寓言故事的情节。
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3.学习使用比较手段来表达差异和优劣。
4.了解中国古代的赛马文化。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事物概念。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2.引导学生明白“量力而行”的道理,懂得适应变化和灵活应对。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历史遗产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田忌赛马》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义。
3.学习运用比较手段来表达观点。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隐含的比喻和寓意。
2.运用比较手段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PPT、教学板书等。
2.教学素材:教科书、习题等。
3.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通过简短的开场动画或故事引出《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学习展开1.同学们一起阅读课文,师生共同了解故事背景。
2.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理解其含义。
3.带领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大意。
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中田忌和晋国王的比赛策略,并展示讨论结果。
2.比赛游戏:通过模拟田忌赛马的比赛,让学生体会策略对胜负的影响。
总结反思1.结合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第二课时复习1.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验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学习展开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寓言故事中寓意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总结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田忌和晋国王的策略,选择出最优策略。
活动设计1.分组竞赛: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比赛策略进行模拟比赛,看哪一组最终获胜。
总结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对比赛策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庆县洞水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年级五学科语文主备人郭中琴执教人郭中琴单元内容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单元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单元重点单元难点单元准备推荐书目课时划分十一课时教研组意见教导处意见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主备人郭中琴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小组成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年 级 五 学 科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总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主备人郭中琴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7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 备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
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①速度慢。
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但是有个叫斐迪辟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千米……”②不精确。
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①速度快。
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
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③不受地域阻隔。
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特点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课时主备人郭中琴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感受《网上呼救》中紧张的气氛,体会桑恩热心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四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我们胜利了”》(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
——《网上呼救》……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
李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教学内容第四课时主备人郭中琴教学时间教学目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
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年月日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信息的渠道爸爸妈妈我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教学过程复备一、说说调查的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等。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
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信息来源爸爸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④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①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③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④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①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③我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④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③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③(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
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等。
年级五学科美术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教学内容第五课时主备人郭中琴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2、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谈话引入1、教师谈网络的负面影响。
2、出示:“把握自己”。
二、阅读理解1、默读阅读材料,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1)沉迷于网络的危害:①影响学习成绩。
②影响身体健康。
③导致犯罪……(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