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巨源绝交书1

合集下载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注释)-推荐下载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注释)-推荐下载

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

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愿足下勿似之。

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

嵇康白。

自鲁迅校本《嵇康集》引
嵇康与山涛为挚友,如果说嵇康真的想要绝交,完全不必费如此大的力气写这样长篇的绝交书。

所以不难看出,嵇康这是在为山涛脱嫌。

司马昭一直视嵇康为眼中钉,山涛推荐他,虽然是为了嵇康着想,但无异于给自己带来麻烦。

嵇康为了不让自己的挚友受到牵连,才写下这篇绝交书。

但是字字看出真挚的友谊。

再有嵇康在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女说“巨源在,汝不孤。

”更是看出两人的友谊和默契。

而山涛也把嵇康的儿女养大,并且女儿风光出嫁,儿子当朝为官。

这般真挚的友谊,不是一封绝交书就可以遮盖住的。

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注释

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注释

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注释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原文版本一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音。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

又读《庄》、《老》,1 / 16重增其放。

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飧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

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阕;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庭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与山巨源绝交书》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

【原文】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音。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ORg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

作品原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1,吾常谓之知言2。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3,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4,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5,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6,多可而少怪7;吾直性狭中8,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9,惕然不喜10,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11,手荐鸾刀12,漫之膻腥13,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14,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15。

老子、庄周16,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17,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18!又仲尼兼爱19,不羞执鞭20;子文无欲卿相21,而三登令尹22,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23。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24,穷则自得而无闷25。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26,许由之岩栖27,子房之佐汉28,接舆之行歌29,其揆一也30。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31,殊途而同致32,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33。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34,长卿慕相如之节35,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36,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37,母兄见骄38,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39,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40。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41。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42,不攻其过。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音。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飧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

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阕;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庭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现在,轮到为嵇康判罪了。 统治者司马昭在宫廷中犹豫。司马昭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坏。 据《世说新语》所记,阮籍的这种行为即便是统治者司马昭也乐 于容纳。阮籍在安葬母亲后不久,应邀参加了司马昭主持的一个 宴会,宴会间自然免不了又要喝酒吃肉,当场一位叫何曾的官员 站起来对司马昭说:“您一直提倡以孝治国,但今天处于重丧期 内的阮籍却坐在这里喝酒吃肉,大违孝道,理应严惩!”司马昭 看了义愤填膺的何曾一眼,慢悠悠地说:“你没看到阮籍因过度 悲伤而身体虚弱吗?身体虚弱吃点喝点有什么不对?你不能与他 同忧,还说些什么!”



嵇康之死

另外一封绝交书。吕巽(shùn),即吕安的哥哥。
迷奸吕安的妻子。
害怕报复,先发制人: “不孝”的罪名上诉朝廷。 “不孝”在当时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哥哥控告弟弟“不 孝”,很能显示自己的道德形象,朝廷也乐于借以重申孝 道;相反,作为被告的吕安虽被冤枉却难以自辩:家丑。 证据。妻子何以自处?家族门庭何以避羞? 嵇康拍案而起。吕安已因“不孝”而获罪,嵇康不知官场 门路,唯一能做的是痛骂吕巽一顿,宣布绝交。 他也因此落得一个跟不孝之人同伙的罪名。
嵇康是老庄哲学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长期隐居在河南焦 作的山阳,后来到了洛阳城外,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 树下打铁。 他给别人打铁不收钱,如果有人以酒肴作为酬劳他就会非 常高兴,在铁匠铺里拉着别人开怀痛饮。

钟会拜会嵇康

钟会对嵇康素来景仰,一度曾到敬畏的地步,例如当初他 写完《四本论》后很想让嵇康看一看,又缺乏勇气,只敢 悄悄地把文章塞在嵇康住处的窗户里。 后来他的地位已经不低(中书侍郎),听说嵇康在洛阳城 外打铁,决定隆重拜访。 扫了一眼,招呼也不打,埋头打铁,过了很久,仍然没有 交谈的意思。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与山巨源绝交书》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

【原文】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音。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ORg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注释及解析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注释及解析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与山巨源绝交书[三国魏]嵇康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②,吾常谓之知言③,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④,何从便得之也。

前年从河东还⑤,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化⑥,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⑦。

足下傍通⑧,多可而少怪⑨,吾直性狭中⑩,多所不堪(11),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12),惕然不喜(13),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14),手荐鸾刀(15),漫之羶腥(16),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17),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18),外不殊俗(19),而内不失正(20),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21)。

老子、庄周(22),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23),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24)! 又仲尼兼爱(25),不羞执鞭(26);子文无欲卿相(27),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28)。

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29),穷则自得而无闷(30)。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31),许由之岩栖(32),子房之佐汉(33),接舆之行歌(34),其揆一也(35)。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36)。

故君子百行(37),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38),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39)。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40),长卿慕相如之节(41),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42),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43),母兄见骄(44),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45),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庠,不能沐也(46)。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47)。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48),简与礼相背(49),懒与慢相成(50),而为侪类见宽(51),不攻其过(52)。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53),故使荣进之心日颓(54),任实之情转笃(55)。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注释)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注释)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注释)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子文无欲卿相(《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救世济人)之意也。

所谓达(达:显达。

指得志时)则兼善而不渝(兼善天下而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穷则自得而无闷(在失意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而内心不觉得苦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为君于世。

“君”作动词用),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春秋时楚国隐士。

孔子游宦楚国时,接舆唱着讽劝孔子归隐的歌从其车边走过),其揆一也(kuí,原则,道理)。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各种不同行为),殊途而同致(所走道路不同而达到相同的目的),循性而动,各附所安(顺着各自的本性去做,都可以得到心灵的归宿),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所以就有朝廷做官的人为了禄位,因此入而不出,隐居山林的人为了名声,因此往而不返的说法)。

且延陵(名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

居于延陵,人称延陵季子)高子臧(一名欣时,曹国公子。

曹宣公死后,曹人要立子臧为君,子臧拒不接受,离国而去。

季札的父兄要立季札为嗣君,季札引子臧不为曹国君为例,拒不接受)之风,长卿(汉代司马相如的字)慕相如(指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以“完璧归赵”功拜上大夫。

《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司马)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东汉时人。

《文选》李善注引《英雄记》说他:“有道术,为县功曹,休归,自入山担薪,卖以供食饮。

”《后汉书·逸民传》作“向子平”,说他在儿女婚嫁后,即不再过问指鹿笼头),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这里是喂的意思)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阮籍,字嗣宗,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之一。

不拘礼法,常用醉酒的办法,以“口不臧否人物”来避祸。

)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犹过度)耳。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译文1、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译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嵇康原文: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

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

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

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

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

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

嵇康白。

(有删改)译文:秘康谨启:过去您曾在山嵚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

但我感到奇怪的是您对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从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前年我从河东回来,显宗和阿都对我说,您曾经打算要我来接替您的职务,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实现,但由此知道您以往并不了解我。

我从前读书的时候,听说有一种既能兼济天下又是耿介孤直的人,总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在才真正相信了。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
说:告诉。 •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已胥。(国语·吴语)
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
•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尸祝,祭祀时主持祭 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酒器。这 里“樽俎”代指各种厨事。
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 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 山涛,字巨源,与嵇康曾为好友,也是当 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但他未能坚 持隐退,在四十岁以后出仕。
• 山涛任选曹郎(即尚书吏部郎,职主选举) 时,由于官迁至散骑常侍,想请嵇康出来 接替自己的职务,但未成。一年后,嵇康 给他写了这封有名的绝交书。时间约在魏 元帝(曹奂)景元二年到三年(公元261262年)。
• 在这封信中,嵇康一方面痛骂山涛,责怪 他不该纠缠自己出来做官,另一方面还以 满腔愤慨之情攻击了时政。
• 魏末晋初,司马氏假借礼法之名而阴谋篡 夺政权。对于异己,采取笼络欺骗以至横 加迫害的手段,政治十分黑暗。嵇康绝不 出仕,就是表明与这种政治对抗,有一定 的进步性。这封信写好不久,嵇康即招致 司马氏的厌恶,不久即被害。
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 何曾于太祖(即司马昭)坐,谓阮籍曰:“卿 任性放荡,败礼伤教,若不革变,王宪岂得相 容!”谓太祖宜投之四裔,以絜王道。太祖曰: “此贤素羸病,君当恕之。”(《文选》李善 注引《晋阳春秋》)
•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弔,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 闻之,乃齎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雠,而帝(司马昭)每 保护之。(晋书·阮籍传)
•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周易·大 过·象)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山涛,竹林七贤之一,后来变节去做官,以豪饮著称)绝交书嵇康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音。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biāo马嚼子两头露在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同“镖”),飧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

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阕(què①停止,终了。

②量词指词或歌曲);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cī 毛病)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庭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山巨源绝交书魏晋:嵇康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

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Lh巨源绝交书翻译赏析《与LlJ巨源绝交书》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与LiJ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LiJ 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LlI 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信中拒绝了LlI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

【原文】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音。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LiJ林而不反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ORg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鸳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颍丿::指山嵌q"。

是山涛的叔父,曾经做过颍川太守,故以代称。

古代往往以所任的官职或地名等作为对人的代称),吾常谓之知言(知己的话)。

然经.(常常)怪此意(指嵇康不愿出仕的意志〕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地名)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指山涛拟推荐嵇康代其之职。

嵇康在河东时,山涛正担任选郎职务),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善于应付变化〕, 多可而少怪(多有许可而少有责怪);吾直性狭中(心地狭窄),多所不堪(忍受),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升官。

指山涛从选郎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惕然(忧惧的样子)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恐足下"二句:语本《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

”意思是说:''即使厨师(庖人)不做菜,祭师(祭祀时读祝辞的人〕也不应该越职替代之。

这里引用这个典故,说明山涛单独做官感到不好意思,所以要荐引嵇康出仕。

),手荐鸾刀(刀柄缀有鸾铃的屠刀),漫(沾污)之月亶腥(sh a n x i ng,荤腥〕,故具为足下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兼济天下而又耿介孤直的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悔恨)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塑,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复(轻视)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执鞭:指执鞭赶车的人。

《论语谜而》:“子曰:'富而好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子文无欲卿相(《论语•公冶长》:“令子文,三仕为令,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而三登令,是乃君子思济物(救世济人)之意也。

所谓达(达: 显达。

指得志时)那么兼善而不渝(兼善天下而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穷那么自得而无闷(在失意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而心不觉得苦闷)。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译文赏析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译文赏析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译文|赏析《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嵇康写给朋友山涛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魏晋:嵇康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消极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

与山巨源绝交书康白:足下昔称吾于(1),吾常谓之知言(2)。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3),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4),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5),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6),多可而少怪(7);吾直性狭中(8),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间闻足下迁(9),惕然不喜(10),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11),手荐鸾刀(12),漫之膻腥(13),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14),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15)。

、(16),吾之师也,亲居贱职;、(17),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18)!又仲尼兼爱(19),不羞执鞭(20);子文无欲卿相(21),而三登令尹(22),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23)。

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24),穷则自得而无闷(25)。

以此观之,故、之君世(26),之岩栖(27),子房之佐汉(28),之行歌(29),其揆一也(30)。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31),殊途而同致(32),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33)。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34),长卿慕相如之节(35),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36),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加少孤露(37),母兄见骄(38),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39),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40)。

傅永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傅永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傅永,字长公,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以其博学多才、文采斐然而著称。

其所著《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乃千古绝唱,流传甚广。

今试以文言文翻译之,并略加赏析。

原文:《与山巨源绝交书》永以七月七日与山巨源绝交,因以绝交为名,作斯文也。

吾本不才,少无适俗韵,多病,加之人世浮华,亦自放情于山水之间。

虽偶得时序之宜,而终不得其志。

盖余少时,尝与巨源游,情好日密,然吾性本高洁,不欲随波逐流,故绝交也。

译文:《与山巨源绝交书》我于七月七日与山巨源断绝交往,因此以断绝交往为名,写下这篇文字。

我本非才子,少年时便没有迎合世俗的才华,加之身患疾病,又因世间繁华,我亦自得其乐于山水之间。

虽偶尔遇到宜人的时节,但终究未能实现我的志向。

回想我少年时,曾与巨源交往,感情日益深厚,然而我本性高洁,不愿随波逐流,因此选择断绝交往。

赏析:傅永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一篇充满个性与情感的文章。

在这封信中,傅永表达了自己对山巨源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保持高洁本性的决心。

文章开头,傅永以“七月七日与山巨源绝交”为引,点明主题。

随后,他以“因以绝交为名,作斯文也”自述写作目的,既表明了断绝交往的决心,又透露出对山巨源的尊重。

接着,傅永回顾了自己与山巨源的交往历程,以“吾本不才,少无适俗韵”自谦,表达了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

同时,他以“多病,加之人世浮华,亦自放情于山水之间”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既表现出对世俗的厌倦,又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傅永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决心。

他以“虽偶得时序之宜,而终不得其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他以“吾性本高洁,不欲随波逐流,故绝交也”表明了自己断绝交往的原因,彰显出自己坚定的信念。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的感慨。

傅永在文中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使读者为之动容。

这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傅永人格魅力和人生哲学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 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 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 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 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 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 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 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 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 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 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 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 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 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 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 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竹林七贤
山 涛
刘 伶
嵇 康
向 秀
阮 籍
七贤 之一 •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 。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 人。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 “竹林七贤”之一。早孤,家 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 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 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 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 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 身不问事务。
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
画作、小说中的嵇康形象
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 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 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 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 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 称。
作者介绍

嵇康(223—263),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
• 第6位 竹林七贤:命世大贤阮籍嗜酒 如命 • • 在竹林七贤中,惟一可与嵇康比肩媲 美的就是被视为“命世大贤”“芳馨 百代,领袖诸贤”的阮籍。籍本有济 世之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 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时事,遂酣 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 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其罪,皆 以醉获免!
嵇康生平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再加 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 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 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 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 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年少得志,二十岁便娶公主 为妻,从此平步青云。后因对政治失 望,鄙视权贵为所欲为,隐居山林, 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但 终是因政治的斗争而死。 • 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讲求 服食养生之道,有自己的养生诀窍。 •
节选翻译

人与人之间相互成为好朋友,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天 生的本性,然后成全他。夏禹不强迫伯成子高出来做官, 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饰子 夏的缺点;近时诸葛亮不逼迫徐庶投奔蜀汉,华歆不硬要 管宁接受卿相的位子,以上这些人才可以说始终如一,是 真正相互了解的好朋友。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车轮,曲木不 能够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它们原来的本性,而 让它们各得其所。所以士、农、工、商都各有自己的专业 ,都能以达到自己的志向为快乐,这一点只有通达的人才 能理解,它应该是在您意料之中的。不能够因为自己喜爱 华丽的帽子,而勉强越地的人也要去戴它;自己嗜好腐烂 发臭的食物,而把死了的老鼠来喂养鸳雏。我近来正在学 习养生的方法,正疏远荣华,摒弃美味,心情安静恬淡, 追求“无为”的最高境界。即使没有上面所说的“九患”
嵇康字叔夜,谯国侄(今安徽宿县西)人也。 桎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康早孤,有奇 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 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庄》 《老》。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 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 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 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写作背景

嵇康与山涛为挚友,如果说嵇康真的想 要绝交,完全不必费如此大的力气写这样 长篇的绝交书。所以不难看出,嵇康这是 在为山涛脱嫌。司马昭一直视嵇康为眼中 钉,山涛推荐他,虽然是为了嵇康着想, 但无异于给自己带来麻烦。嵇康为了不让 自己的挚友受到牵连,才写下这篇绝交书 。但是字字看出真挚的友谊。
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人。官至中散大夫,世 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恬静寡 欲,性格正直,反对虚伪礼教,后因得罪司马昭心 腹钟会,遭其构陷,为司马昭所害。在哲学上,嵇
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著有《难自然好
学论》。在音乐方面著有《声无哀乐论》,善鼓琴 ,曾作《琴赋》《广陵散》。
人物简介
• 第7位 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 领袖 • • 嵇康和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 贤”,嵇康是精神领袖,主张 “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 什么规矩、传统啊,都不要了 ,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 做什么就做什么。喝酒、吟诗 、弹琴、嗑药,醉生梦死。实 际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 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 心沧桑。
写作背景
《与山巨源绝交书》实为嵇康写给好友山 涛的一封绝交信。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 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 原职的消息后写的。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 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 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而嵇康在绝交 书中说的话其实是说给当时掌权的司马氏听的, 对他们标榜的虚伪礼法加以讥讽和抨击,直接 触犯了打着礼教板幌子的谋夺曹氏政权的司马 昭及其党羽,结果遭诬被处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