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肝脏概论
肝脏的解剖ppt课件
储存功能
肝脏可以储存铁、维生素等物 质,以备不时之需。
02 肝脏的解剖结构
肝脏的表面结构
01
02
03
04
肝脏位于腹腔内,紧靠胸骨后 方。
肝脏表面被一层致密结缔组织 覆盖,称为“肝包膜”。
肝包膜上有许多韧带和脂肪组 织,将肝脏与周围器官连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 “肝裂”分隔。
肝脏的内部结构
常见肝脏疾病的防治
肝炎
休息、饮食调整、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
病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预 防并发症
脂肪肝
戒酒、减肥、调整饮食、药物 治疗
肝癌
手术切除、放化疗、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肝脏手术及术后护理
手术类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射频消融 术等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饮食调整、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
肝脏的主要血管包 括“门静脉”、“ 肝动脉”和“下腔 静脉”。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 氧气和营养。
“胆管”负责将胆 汁从肝脏输送到胆 囊和胆道。
03 肝脏的组织结构
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呈多边形或类圆形,直径约 1-2mm。
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细胞、 胆小管和Disse间隙组成。
肝小叶周边由结缔组织形成的 界膜包围,保护肝小叶不受损 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肝脏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肝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需要加强。
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加有效和安全。
肝脏疾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
肝脏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肝脏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位于腹腔中,重约1.5公斤。
它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了解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我们认识人体生命机能的基本知识极为重要。
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分为左、右两叶,由肝门进出动脉、门静脉、肝总管、肝神经及淋巴管等薄膜所固定于胃的后面。
肝脏的形状略呈楼房状,顶端向上,底部向下,前缘凸起,后缘凹陷,而其结构复杂。
肝脏的生理功能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脏的几个主要生理功能。
1.合成胆红素胆红素是一种从老的红血球分解而来的黄色色素。
在肝脏细胞内,肝细胞会将胆红素与胆汁中的酸结合形成胆红素盐,这样就可以从肝脏中排出体外。
如果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胆红素排泄不畅的情况,导致黄疸。
2.合成胆汁胆汁能够帮助身体消化脂肪,肝脏就是生产胆汁的工厂。
它合成并储存胆汁,再通过肝管道、胆囊和胆管进入小肠消化食物。
肝脏为了使胆汁浓缩,会吸收水分,所以我们每天的饮水量很重要。
3.解毒人体机体通过口、鼻、皮肤等途径摄入的物质或者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都会在肝脏被处理掉。
肝脏能够把毒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将其排出体外。
4.储存能量肝脏能够将体内的葡萄糖转化为存储在肝细胞中的糖原,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脏会破坏糖原,将其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出来供身体使用。
5.维持生命肝脏还有众多的其他功能。
例如,肝脏负责合成血浆蛋白,维持体内水、钠等物质的平衡,参与血糖调节,合成血液凝块等等。
可以说,肝脏对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维持作用。
总结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解剖结构复杂,而且不容易损伤。
肝脏的生理功能是极其丰富的,为人体代谢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了解肝脏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正确的医学观念有重要的帮助。
我们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肝脏,避免吸烟、过饮酒、长时间进食油腻食物等不良习惯,做到预防早期治疗,让肝脏更加健康。
肝脏解剖与生理功能课件
肝脏的解剖概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位于腹腔内的右上腹部。它由肝左右叶组成,通过肝门与其他器官相连。
肝脏的位置和大小
肝脏位于腹腔内的右上腹部,紧邻膈肌。成年人肝脏的平均重量约为1.5千克, 占人体总重的1.5%。
胆汁通过肝内和肝外胆管系统排泄出肝脏,最终 进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脂类食物。
肝脏的代谢功能
肝脏具有多种代谢功能,包括脂肪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药物代谢等,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 作用。
肝脏的解毒功能
肝脏是身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能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将其排出体外,维护身体内环境的 稳定。
肝脏的器官结构和分区
左叶和右叶
肝脏由左叶和右叶组成,左叶位于肝脏的左侧, 右叶位于肝脏的右侧。
肝小叶
肝脏的组织结构由数百万个肝小叶组成,每个肝 小叶都包含有肝细胞和血管。
肝脏周围血管系统
1
肝动脉系统
2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也是肝脏解毒功能的重要血液来
3
源。
门静脉系统
门静脉是肝脏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它带来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将肝脏处理过的血液输送回心 脏,完成血液循环。
肝脏内血管系统
1
中心静脉
2
中心静脉将经过肝小叶血窦system系
统的血液汇集起来,流向肝组织的深
部。
3
门脉和肝小叶
门脉分支在肝小叶之间形成窦oidal血 窦system系统,将富含营养物质的血 液供应给肝细胞。
肝静脉
肝静脉汇集了中心静脉的血液,将处 理过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肝脏的解剖生理PPT讲稿
中央静脉:内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
肝细胞索(肝板)、界板
肝小叶
肝血窦:窦内皮细胞、肝内巨噬细胞和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
窦周隙和贮脂细胞
胆小管
门管区: (结缔组织中有)小叶间动脉、小叶见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肝脏的血管走行
Glisson系统
肝内胆管 肝门静脉 肝固有动脉
肝静脉系统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肝脏的血供
肝脏双重血液供应
• 肝动脉:供血25%~30%、
(营养血管) 供氧40%~ 60%
• 门静脉:供血70%~75%、
(机能血管) 提供营养
肝脉
终末门微静脉(行于小叶间)
入口微静脉(穿过肝板与肝血窦相连)
入肝
肝动脉
与门静脉并行分支成小叶间动脉 终末微动脉 终末微动脉并入肝血窦
粗面内质网多 滑膜内质网数量少于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溶酶体数量和大小不一 过氧化物酶 糖原、脂滴、色素等
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Disse 间隙)和胆小管
肝组织模式
图
肝小叶模式图
胆小管(EM)
EM: 胆小管壁之肝细胞膜形成微绒毛突入管腔,形成胆小管的相邻肝 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桥粒,以防止胆汁通过肝细胞间溢入窦周间隙。 当胆小管正常结构破坏——胆汁溢入窦周间隙——入血——黄疸
分为肝左叶和肝右叶
肝脏的前面观
• 肝脏分
叶
• 肝脏触
诊
• 胆囊触
诊
肝脏的下面观
肝脏的分叶
• “H”沟 • 左纵沟:
前部——肝圆韧带 后部——静脉韧带
• 右纵沟:
前部——胆囊 后部——下腔静脉
• 横沟:肝门—左、
右肝管、肝固有 动脉、门静脉、 神经、淋巴管
肝脏疾病--解剖生理概要
肝脏疾病--解剖生理概要一、肝脏解剖1.肝脏的大体解剖(l)部位:肝大部位于右上腹部,隐匿在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其左外叶横过腹中线而达左上腹,呈一不规则的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扁窄。
(2)膈面:呈凸形,大部分与膈肌相贴附。
(3)脏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肝曲,以及右侧肾和肾上腺相毗邻。
(4)膈面与脏面交界处成锐缘,右肝的下缘平齐右肋缘,左肝的下缘可在剑突下扪及,但一般在腹中线处不超过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5)肝的膈面和前面分别有左、右三角韧带及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使其与膈肌及前腹壁固定。
(6)在肝的脏面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后者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又称肝蒂。
(7)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侧的支干,再进入肝实质内,此处也称第一肝门。
(8)门静脉系统:在肝实质内,由于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共同被包裹在Glisson纤维鞘内,所以可以由门静脉的分布来代表,故称为门静脉系统。
(9)肝静脉系统:另—个管道系统称为肝静脉系统,是肝血液的流出管道,其分布与门静脉系统不相一致。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此处也称第二肝门。
(11)肝内有若干平面缺少血管、胆管的分布,是肝内分区的自然界线,称为肝裂。
(12)以起自胆囊窝中部、向后上方抵于下腔静脉左壁的正中裂为界,将肝分为左、右两半。
(13)肝脏分为5叶:①起自胆囊窝中部,向后上方抵于下腔静脉左壁的肝正中裂为界,将肝分为左右两半。
②左、右半肝又各以叶间裂为界,分成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和尾状叶;左外叶和右后叶又以段间裂为界,再分成上、下两段,尾状叶也分成左、右两段。
(14)Couinaud分为8段:①以肝裂和门静脉及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为基础的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8段。
②相当于尾状叶为I 段,左外叶为Ⅱ、Ⅲ段,左内叶为Ⅳ段,右前叶为V、Ⅷ段,右后叶为Ⅵ、Ⅶ段。
肝胆系统精讲
介绍
腹腔右上象限有一巨大红色器官,形似沉睡的巨人。
它不跳动,不移动太多,只是被动地移动,而且您通常 看不到它在分泌任何东西。这种柔软的、几乎像果冻一 样的物质就是肝脏。
没有它,身体就不能运行了。幸运的是,人体仅靠正常 人肝脏数量的 1/3 就可以存活。
这个沉思无形的红色巨人所做的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 胆汁分泌
✓ 合成血浆蛋白
✓ 合成胆固醇
营养素的储存
肝细胞吸收和储存血液中多余的营养物质:
✓ 葡萄糖(糖原)
✓铁
✓ 视黄醇(维生素A)
✓ 骨化醇(维生素D)
当水平太低时会释放出营养物质
14
血红细胞的分解
✓ 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
✓ 红细胞变弱和破裂,将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 中。
✓ 肝脏中的库普费尔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吸收血 红蛋白。
其余的血液进入侧支通道,在特定的时间 点排入体循环。这些脉络中规模最大的是: • 胃-食道交界处围绕胃门--胃左静脉及其分支
与腔静脉的奇静脉系统的分支形成门体吻合; • 肛门--门静脉系统的直肠上静脉与系统静脉
系统的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吻合; • 脐周围的AAW--脐旁静脉与AAW上的静脉
吻合。
选择肝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的主要血管吻合,使压力较 高的门静脉系血液直接分流到腔静脉中去,降低门静脉 压力。 应用较广泛的有4种:即脾肾静脉分流术,门腔 静脉分流术,脾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 流术。
➢ 回忆一下肝静脉的开口与右心房下腔静脉终止的密切关系。
门静脉循环
现在有必要做一些进一步的评论: 门静脉通过门静脉接收血液。这些静脉排入肝窦(位于
细胞板之间)或进入中央静脉。 在小叶间隔膜内还可以看到肝脏动脉血管。这些动脉血
肝脏的生理PPT课件
肝脏的分段
• Couinaud (库式分段法)肝段划分法 :根 据肝门静脉梢系的分布和 走行,分肝两半, 5叶和8段,并将此8段自尾叶始用
• 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 脏分为左右半肝
• 肝左静脉为界将左半肝纵行 分为左内与左外叶
• 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 平分为上下两段
• 肝右静脉纵向将肝脏分为肝 右前叶和肝右后叶
1.内源性调节
• ①肝动脉缓冲反应 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 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
• ②肝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门静脉血的pH、PO2↓→肝动脉血流量↑ 餐后血渗透压↑→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
2.外源性调节
• 当发生全身低血压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外 周血管收缩,血液再分布,保证重要器官的血 流灌注。
2.调节凝血功能:
• ① 合成凝血因子 • ② 促进Vitk的吸收 • ③ 产生促血小板生成因子 • ④ 控制纤溶
3.内分泌器官
• ①合成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Ⅰ( IGF-Ⅰ); • ②合成促血小板生成素(TPO); • ③合成血管紧张素原; • ④转化或代谢激素。
• 4.红细胞破坏和胆红素的排泄 • 5.调节中间代谢: • 肝脏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产能满足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在临床上对于描述病变 位置,确定治疗方案、特别是肝的切除范围, 以及肝肿瘤的选择介入治疗等方面都有重 要意义。
在肝的管道腐蚀标本上,肝脏内有明显的裂隙,各 叶段的分界线。有3个主裂,2个段间裂,1个背裂, 叶裂cantlie线) • 左叶间裂 • 右叶间裂 • 左段间裂 • 右段间裂 • 背裂
肝脏解剖生理与循环代谢
肝脏概述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实质器官,最大的腺体
器官的。 • 参与消化、物质代谢、分泌、排泄、解毒、
肝胆系统解剖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第三肝门
在腔静脉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
完整编辑ppt
24
肝静脉
肝静脉包括肝左、中、右静脉,肝右后静脉和尾状 叶静脉,分别由第二、三肝门出肝。
肝静脉特点:
无静脉瓣,壁薄,管壁 被肝实质固定,故损伤时 出血量大,且易出现空气 栓塞。
变异多,肝静脉变异是 肝非规则性切除的解剖学 基础。
右后叶上支 尾状叶右支
右前叶支
右后叶下支
完整编辑ppt
左外叶上支 尾状叶左支 左外叶下支 左内叶支
22
第二肝门
在膈面腔静脉沟 的上部,肝左、 中、右静脉出肝 处称第二肝门, 被冠状韧带的上 层所遮盖。
其体外标志是沿镰状 韧带向后上方的延长 线,此线正对着肝左 静脉或肝左、中静脉 合干后注入下腔静脉。
肝动脉 门静脉 肝静脉 胆道系统
完整编辑ppt
8
腹膜、腹腔与腹膜腔的概念
• 腹膜的概念:覆盖于腹、盆腔壁 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 薄而光滑的浆膜。分为: 壁腹膜 脏腹膜
• 腹腔:由膈、盆腔、腹前壁以 及腹后壁共同围成的腔,借小 骨盆上口分为上方的固有腹腔( 通常所指的腹腔)和下方的盆腔 。
• 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 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 潜在性腔隙,腔内仅有少量浆 液。大部分位于固有腹腔,小 部分位于盆腔。
肝胆系统解剖结构
• 肝脏概述
肝•• 胆肝肝内周系管韧统道带结解构构剖肝动和脉组织结
门静脉 肝静脉 胆道系统
完整编辑ppt
2
肝脏解剖学
• 肝脏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消化腺 • 我国成年人肝脏约占体重的1/40-1/50
男性:重1154-1447克,体积 258x152x58mm 女性:重1029-1379克,体积 258x152x58mm
第1章肝脏的结构赵慧娟
第一章肝脏的结构肝脏是胚胎最早发生的器官之一,并为胎儿重要造血场所。
当胚胎发育至第4周时,在前肠与卵黄囊柄交汇处,肠管内胚层向腹侧突起形成肝憩室,即为肝脏和胆囊的原基。
随着胚胎发育,源自卵黄囊、胎盘的卵黄静脉、卵黄动脉和脐静脉在通向静脉窦的过程中,于原始横膈间充质内形成肝丛,成为肝血窦的前身,它们不仅为肝原基传输营养,并与之共同构筑成肝脏极为精致、复杂而又相对有序的结构。
肝主质与相伴之血管水乳交融贯彻于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之中,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演绎不止,各种肝脏疾病遂在此结构基础上发生、发展。
第一节肝脏的实用解剖学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由肝实质和伴随着一系列管道的间质所组成。
活体肝呈红褐色,充填着丰富的血窦,加之体积大、质柔脆、血管布局特殊、位置固定,故易受暴力而破裂,可致大出血。
肝脏大小因人而异,左右径约25.6cm,前后径最长可达15.2cm。
男性肝重1.4~1.8kg,女性肝重1.2~1.4kg,成年人肝重占体重之1/50~1/30。
胎儿期因造血功能活跃,肝脏相对较大,占体重之1/20~1/16。
肝脏行使着消化、代谢、储存、贮血、解毒等重要生理功能,并直接参与调节物质代谢、人体免疫、防卫、凝血等机制。
除人脑外,其功能之多元化堪称为人体之最。
一、肝脏的位置、表面解剖及其毗邻肝脏成不规则楔形,位于右上腹部横膈下,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小部分经剑突下达左季肋部。
正常人仰卧时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缘近肋缘。
肝脏位置可随呼吸运动、膈位高低、腹腔内压、韧带牵拉、体形肥瘦等诸多因素而变化。
肝脏被包膜(Glisson 膜)所覆盖,实系腹膜脏层之一部分。
它们反折到横膈与腹膜壁层相连续。
在肝门处包膜的结缔组织与包裹着肝门血管、胆管的纤维鞘相连续,一直延伸到血管、导管的最小分支。
肝有膈、脏两面和前、后、左、右四缘。
大部分与横膈相贴附的上、前、右侧表面均很光滑,称膈面(图1-1),此处有镰状韧带、左右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及肝圆韧带将肝固定于横膈及腹壁上。
肝脏的基础知识讲解46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肝脏的基础知识讲解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6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之肝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之肝一、概述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
肝的功能极为复杂,它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而且还参与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
肝还具有分泌胆汁,防御以及在胚胎时期造血等重要功能。
成年人肝的质量男性为1230 ~1450g,女性为1100 ~ 1300g,约占体质量的1/40 ~ 1/50。
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较大,质量可达体质量的1/20,其体积可占腹腔容积的一半以上。
肝的质地柔软而脆弱,易受外力冲击而破裂,从而引起腹腔内大出血。
二、肝的形态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膈面、脏面和前、后、左、右四缘。
肝上面膨隆,与膈相接触,故又称膈面。
肝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附着,借此将肝分为左、右两叶。
肝左叶小而薄,肝右叶大而厚。
膈面后部没有为腹膜被覆,直接与膈相贴的部分称裸区,裸区的左侧部分有一较宽的沟,称为腔静脉沟,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脏面。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肝蒂中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是:肝左、右胆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居后。
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带通过称肝圆韧带裂;后部容纳静脉韧带称静脉韧带裂。
肝圆韧带由胎儿时期的脐静脉闭锁而成,经肝镰状韧带的游离缘内行至脐。
右侧的纵沟比左侧的宽而浅,沟的前部为一浅窝,容纳胆囊,故称胆囊窝;后部为腔静脉沟,容纳下腔静脉。
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立即注入下腔静脉,临床上常称此处为第2 肝门。
在肝的脏面,借“H”形的沟、裂和窝将肝分为4个叶:肝左叶,肝右叶,方叶,尾状叶。
脏面的肝左叶与膈面的一致。
脏面的肝右叶、方叶和尾状叶一起,相当于膈面的肝右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肝脏概论第一节肝脏的结构与分段一、肝脏的结构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其左右径约25.8 cm,前后径约15.2 cm,上下径约5.8 cm。
成人肝重量,男性为1230~1450 g,女性为1100~1300 g。
在胎儿和新生儿时,肝的体积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
1.肝内管道系统:包括Glisson系统、门静脉、肝静脉系统等分支结构。
(1)Glisson系统:该系统由互相伴行的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的各级分支被结缔组织所包绕而构成,是肝结构分叶、分段的基础。
(2)门静脉系统:门静脉将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脏,其供血量约占肝脏血流的70%左右。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
左支较细长,右支短而粗,成人门静脉及属支无瓣膜。
(3)肝动脉系统:肝固有动脉供给氧含量较高的血液,在肝门处分为肝左脉和肝右动脉入肝。
肝右动脉入肝前分出胆囊动脉。
(4)胆道系统: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流入叶间胆管,经多次汇集形成左、右肝管,出肝后再汇成一个肝总管,肝管及各级胆管是排出胆汁的导管系统。
(5)肝静脉系统:该系统起源于肝小叶的中央静脉,逐级汇合成肝左、右、中静脉,分别收集左、右肝叶及尾状叶的血液,注入下腔静脉。
肝短静脉为收集右后叶脏面和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的总称,约3~10支,在肝后面直接汇入下腔静脉,因此将它们的汇入处称第三肝门。
2.肝脏韧带:肝脏被腹膜皱折形成的肝周韧带固定在上腹部,主要包括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其次还有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肾韧带。
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形成的纤维索,经镰状韧带游离缘的两层腹膜之间到达门静脉左干的囊部与静脉韧带相连。
静脉韧带为左门静脉和左肝静脉之间闭锁后的静脉导管。
镰状韧带是左叶间裂在肝脏表面的标志。
右冠状韧带的前后两层之间较大的间隙为裸区。
左右冠状韧带的前后层向外侧延伸,分别汇合成左右三角韧带。
在右冠状韧带的中央部分为第二肝门,即左、中、右肝静脉的下腔静脉入口处。
二、肝脏的分段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段法包括五叶六段肝脏分叶法及Couinaud分段法。
1.五叶六段肝脏分叶法:以肝内血管和肝内裂隙为基础,将肝分为左、右半肝;右半肝分为肝右前叶和右后叶;左半肝分为肝左外侧叶和内侧叶。
肝右后叶和肝左外侧叶各分为上、两段;尾状叶分为左、右两半,分别属于左叶和右叶。
从而将肝脏概括分为五叶、六段。
(见图3、表1-1)图1-1 五叶四段法分叶分段2.Couinaud分段:以肝裂和门静脉及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为基础,将肝脏分为八段。
三支主肝静脉和四支门静脉如双手的手指相互穿插,肝静脉主干和其属支走行于肝裂内。
肝的各段均有Glisson系统的一个分支供血, 并引流胆汁, 而位于各段之间的肝静脉则引流相邻肝段的回血,此每一个段可视为肝的功能解剖单位。
Ⅰ段为尾状叶,Ⅱ段为左外叶上段,Ⅲ段为左外叶下段,Ⅳ段为左内叶,Ⅴ段为右前叶下段,Ⅵ段为右后叶下段,Ⅶ段为右后叶上段,Ⅷ段为右前叶上段。
(见图1-2)图1-2 Couinaud分段示意图三、肝脏结构和功能单位1.经典肝小叶:肝小叶的立体形态一般呈六角形棱柱体,长约2 mm,宽0.1 mm,其中以中央静脉横穿长轴。
最早认为肝细胞是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排列,因此称为肝细胞索。
肝细胞索的细胞则呈一行或双行排列,并相互连接,肝细胞索之间为窦状隙(简称“肝窦”,又称“血窦”)。
肝小叶之间以结缔组织分隔,并有肝门管的分支分布其间。
成人肝脏大约有100万肝小叶。
(见图1-3)图1-3 经典肝小叶示意图2.门管小叶:胆管和血管都是从门管区发出分支进入肝实质,以门管区为中轴的小叶结构,即门管小叶。
它一般为三角形柱状体;其长轴与肝小叶一致,中心为胆管及伴行的血管,周围以三个中央静脉的连线为界。
门管小叶的概念着重强调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从门管小叶的周边向中央汇集,导入胆管,以肝的外分泌功能为主,实质上肝的血液供应及肝板的活动都是以门管区为中心。
3.肝腺泡:以门管区的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各发出的一支终末管道为中轴,两端以中央静脉为界,一般呈卵圆形。
一般若按经典肝小叶的横断面为视野,一个经典小叶可包含六个肝腺泡。
肝腺泡中轴血管发出的入口小血管,穿过界板与窦状隙相连续,腺泡内的血流是从中央流向外周。
肝腺泡根据血流方向和获得营养的先后状态,将其分为三带:近中轴血管的部分为Ⅰ带,此带肝细胞最先获得营养和含氧的新鲜血液,细胞新陈代谢比较活跃,抵御疾病力强,细胞再生最早出现。
腺泡远端近中央静脉的部分为Ⅲ带,肝细胞的营养条件较差,肝细胞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及再生能力均较Ⅰ带的肝细胞弱。
而位于Ⅰ带和Ⅲ带之间的部分为Ⅱ带,肝细胞的营养、代谢和再生能力等功能均在Ⅰ-Ⅲ带之间。
一般三个单腺泡组成一个复腺泡,它们的中心是三角形的门管区,由3~4个复腺泡组成一个更大的腺泡团,其中轴是一个较大的门管区。
腺泡团的长轴与肝小叶、门管小叶的长轴方向是一致的。
上述三种结构基本单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分析肝脏的结构单位与肝的功能关系,各有其特点和侧重点(图1-4)。
肝腺泡学说有利于说明肝细胞结构功能,对解释肝脏病理变化和再生过程的现象有意义;如营养不良引起的早期或结扎动物肝血管所引起肝细胞损害,首先出现在腺泡Ⅲ带。
四氯化碳、酒精等所致肝细胞损害也大多见于Ⅲ带,出现局部细胞坏死,纤维增生,并有以门管区为中心的“假小叶”形成,而此时的Ⅰ带肝细胞再生能力强,因为它靠近中轴血管,优先获得富于营养物质和含氧充足的血液。
经典肝小叶之所以不是肝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由于按此划分与肝血液循环和胆汁排出途径不相符合,而且在肝发生缺血病变时,一般最先表现在血液供应的末端周围部分。
不过在实际病理应用中以经典小叶为观察视野还较普遍。
图1-4 三种小叶类型肝脏结构关系第二节肝脏的代谢一、胆红素代谢1.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大部分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而来,约占人体胆红素总量的75%;小部分胆红素来自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质(如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过氧化氢酶等)的血红素辅基的分解;极小部分胆红素是由造血过程中,骨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血红蛋白或血红素,在未成为成熟细胞成分之前有少量分解,即无效造血所产生的胆红素。
某些病理状态下也可使胆红素产生增加,如血管内溶血、皮下血肿。
2.胆红素的运输:胆红素在血浆内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一般说白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是可逆的。
由于胆红素与白蛋白较紧密地结合成复合体,一方面改变了胆红素的脂溶性,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它自由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能力,大量游离胆红素不致进入组织细胞而产生毒性作用。
3.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当胆红素随血液运输到肝后,与位于血窦表面的肝细胞膜上特异的载体蛋白系统结合后,从膜外转移至膜内。
当白蛋白-胆红素复合物通过肝窦壁时,胆红素与白蛋白解离,只有胆红素被肝细胞所摄取。
肝细胞内有两种色素受体蛋白,即Y蛋白和Z蛋白,从细胞膜上接受进入胞质的胆红素,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
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经结合转化后,从脂溶性的非结合胆红素变为极性较强的水溶性结合物-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从而不易透过生物膜。
结合胆红素被排泄至毛细胆管的过程,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参与,毛细胆管膜上也存在一种以载体介导的逆浓度梯度转运过程。
由于肝细胞内有亲和力强的胆红素载体蛋白及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因而不断地将胆红素摄取、结合、转化及排泄,保证了血浆中的胆红素不断地经肝细胞而被清除。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管后,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在肠管菌丛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然后逐步被还原呈尿胆原,之后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分别被氧化成为尿胆素类,随粪便排出,成为粪便的主要色素。
尿胆原约有10%~20%可被肠粘膜重吸收,再经门静脉入肝,重吸收入肝的胆素原大部分再排入胆道,构成肠肝循环,小部经体循环随尿排出。
二、糖代谢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
单糖经小肠粘膜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
过多的糖在肝脏内以及通过磷酸戊糖循环,或者转变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相反,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作用加强,生成葡萄糖送入血中,调节血糖浓度,使之不致过低。
因此,严重肝病时易出现空腹血糖降低,主要由于肝糖原贮存减少以及糖异生作用障碍的缘故。
糖原是由许多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直链)及α-1,6-糖苷键(分枝)相连而成的带有分枝的多糖,存在于细胞质中。
糖原合成及分解反应都是从糖原分支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分别由两组不同的酶催化。
糖原合成首先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c),在限速酶糖原合酶的作用下,将UDP-Glc转给肝、肌肉中的糖原蛋白上,延长糖链合成糖原。
其次糖链在分支酶的作用下再分支合成多支的糖原。
反应可以分为糖链的延长和糖链分支两个阶段。
当糖原代谢中的一个特定的酶出现缺陷或缺失时,表现为异常种类和数量的糖原在组织中沉积,即不同类型的糖原贮积病,由于肝脏和骨骼肌是糖原代谢的重要部位,因此是糖原贮积病的最主要累及部位。
肝脏也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可将甘油、乳糖及生糖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对维持血糖水平极为重要。
在饥饿早期,氨基酸来源主要为肌肉蛋白质,在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时,因肝内糖原储备下降,因此糖异生增强,进而加重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
三、脂代谢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肝脏能分泌胆汁,其中的胆汁酸盐是胆固醇在肝脏的转化产物,能乳化脂类、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是氧化分解脂肪酸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体内生成酮体的主要场所。
肝脏中活跃的β-氧化过程,释放出较多能量,以供肝脏自身需要。
生成的酮体不能在肝脏氧化利用,而经血液运输到其它组织(心、肾、骨骼肌等)氧化利用,作为这些组织的良好的供能原料。
肝脏也是合成脂肪酸和脂肪的主要场所,还是人体中合成胆固醇最旺盛的器官。
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占全身合成胆固醇总量的80%以上,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来源。
此外,肝脏还合成并分泌卵磷脂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促使胆固醇酯化。
当肝脏严重损伤时,不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酯的降低往往出现更早和更明显。
肝脏是合成磷脂的重要器官。
肝内磷脂的合成与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转运有密切关系。
磷脂合成障碍将会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磷脂合成障碍,导致前β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内脂肪不能顺利运出;另一方面是肝内脂肪合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