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和东盟首脑会议知多少?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百科名片旗帜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中文名称: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名称: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Nations (=ASEAN) 简称:东盟所属洲:亚洲主要城市: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目录成立日期宗旨和目标成员总部历史首脑会出版物负责人组织机构主要活动非正式首脑会议历次东盟首脑会议东盟"10+3"会议东盟宪章目标原则地位架构其他2008年10月21日东盟宪章获得所有成员国通过东盟盟歌《东盟之路》(The Asean Way)歌词同中国关系展开编辑本段成立日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编辑本段宗旨和目标《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确定的宗旨和目标是:(1)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2)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3)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4)在教育、职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5)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6)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7)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寻与其更紧密的合作途径。
编辑本段成员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截至2009年底):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
时事思考:第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雅加达开幕
时事思考019:第18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雅加达开幕新华网雅加达5月7日电第18届东盟首脑会议7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幕。
来自东盟10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在一天半的会期中讨论东盟一体化进程、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
一、政治生活角度1、当代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的.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东南亚国家联盟是政府间的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它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东盟在一体化、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因而能够达成合作的意向。
新华网雅加达5月7日电(记者王海清朱林)第18届东盟首脑会议7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幕。
来自东盟10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在一天半的会期中讨论东盟一体化进程、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
本次峰会主题为“全球一体化中的东盟共同体".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总统苏西洛在当天首脑会议上致辞说,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单个国家很难独自解决自身安全和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因此东盟需要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商讨制定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他表示,能源及粮食安全问题是东盟各国目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为此,东盟各国应在粮食安全方面达成清晰的合作机制,以确保粮食供应安全,“我们应马上建立‘东盟共同粮食安全框架’,尤为重视粮食安全领域的研究及粮食安全投资”。
中国-东盟“10+1”机制
64K eywords t o U nderstand C hinaEstablished in 1997, the China-ASEAN (10+1) Cooperation Mechanis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lose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i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members, and has become a major forum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China-ASEAN dialogue was launched in 1991. The first China-ASEAN (10+1) summit convened in 1997 and announc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a-ASEAN partnership of good-neighborliness and mutual trust.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was created in January 2010, which has come to represent a milestone in China-ASEAN bilateral relations after launching the process of China-AS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China was the first non-ASEAN country to join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establish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ASEAN as well as the first major country to build a free trade area with ASEAN.Necessary platforms for dialogue are in place to ensure successful and effective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cluding the ASEAN-China Summit, ministerial meetings and working group meetings. The ASEAN-China Center is a permanent body for promoting bilateral cooperation.T 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forum is the highest-level mechanism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21 member economies and three observers—the ASEAN Secretariat, the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 and the Pacific Islands Forum—it covers an extensive part of the world and wields significant influence.The forum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November 1989 at a ministerial meeting in the Australian capital of Canberra, attended by Australia, the U.S., Japan, South Korea, New Zealand, Canada, and the then-six ASEAN countries.As an economic forum, APEC focuses on glob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issues such as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 tion, connectivity, economic structura l reform a nd innova tive development, globa l multila tera l tra de system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d capacity building. Its primary goal is to safeguard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its member economies in the Asia-Pacific, increase their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create an open multilateral trade system and reduce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barriers.APEC operates at five institutional levels: meetings of economic leaders, ministerial meetings, meetings of senior officials, committees and working groups and the Secretariat. China hosted the 2001 and 2014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respectively and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free and open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and stimulating regional and global economic growth.中国–东盟”10+1”机制中国—东盟“10+1”机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的合作机制,自1997年成立以来,双方合作不断扩大与深化,现已发展成一个密切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要机制之一。
东盟峰会是什么意思
东盟峰会是什么意思东盟峰会(英语: The Association of Asia)是东南亚联盟(ASEAN,简称东盟)于2002年至2007年在新加坡举办的首脑会议。
其目的是通过首脑会晤和协调一致,建立和发展东盟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使东盟成为一个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地区组织。
2006年9月,第四次亚洲合作领导人会议在印尼万隆举行。
2006年11月8日至10日,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领导人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
一、会议背景1998年10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提出建立东盟的设想。
1999年7月,东盟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首脑会议,即第一次东盟峰会。
2001年9月,泰国国王普密蓬在曼谷主持第34届东盟峰会后正式宣布东盟为一个地区性经济组织。
2005年6月,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四国首脑在越南河内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07年11月,泰国曼谷峰会之后成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委员会”。
2013年7月8日至9日,第三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会上一致通过《印尼—新加坡—文莱合作行动计划》,宣布“十年发展目标”和“十年战略规划”。
2014年9月1日至2日,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北京举行。
二、会议成果会议通过了《东盟宪章》,决定成立东盟秘书处;通过了《建立东盟共同体政治宣言》,决定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通过了《联合声明》和相关配套文件等。
2002年9月2日,会议通过《经济展望(2003年至2005年)》计划,确定了2006年至201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2002年9月3日,会议通过“东南亚合作新伙伴计划”,为东盟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002年10月22日,会议通过《东盟共同体发展战略》。
2002年12月15日,会议决定建立东盟秘书处的筹备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筹委会)。
2006年11月8日至10日第十次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印度首脑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
全球大型会议(1)
G20峰会20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共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
2009年被确定为世界国际经济合作经济首要论坛,宗旨是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每年轮值主席国设置峰会的议题,保持议题的开放和灵活,时刻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讨论影响“当下”国际环境的热点问题。
G20峰会,主席采取轮换制。
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年末举行。
近年 G20主席国依次是巴西(2008年)、英国(2009年)、加拿大(2009年)、国(2010年)、法国(2011年)、墨西哥(2012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主席作为特邀代表参与论坛活动。
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
总部设在瑞士日瓦,每年在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
一般是在一月下旬召开,会议持续约一周时间,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安排200多场分论坛讨论。
每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均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千余位政界、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的领袖人物参加。
已成为世界政要、企业界人士以及民间和社会团体领导人研讨世界经济问题最重要的非官方聚会和进行私人会晤、商务谈判的场所之一。
世界经济论坛所探讨的议题逐渐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容。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总部设在新加坡。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APEC会议由各成员国轮流举办。
最新东盟国家知识大全
东南亚国家联盟知识大全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
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其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中文名东南亚国家联盟外文名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总面积4,479,210.5平方公里人口6.18亿人(2014)东盟秘书处雅加达成立1967年8月8日GDP2万亿美元(2013)现任秘书长黎良明1组织介绍编辑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
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东盟成立之初只是一个保卫自己安全利益及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其活动仅限于探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强调东盟各国协调一致的《巴厘宣言》。
此后,东盟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组织。
ASEAN——精选推荐
ASEANHISTORY 历史1961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 东南亚联盟1967 ASEAN Declaration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
1976 1st ASEAN Summit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992 4th ASEAN Summit the 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CEPT) 《有效普惠关税协定》, ASEAN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东盟经济框架协定》1995 5th ASEAN Summit 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1999 10+3和10+1合作机制也应运而生2000 Chiang Mai Initiative (CMI) 《清迈倡议》,达成的协议事项,相关国家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
是亚洲金融合作的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对防范金融危机、推动进一步的区域货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2003 9th ASEAN Summit the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II 《东盟第二协约宣言》,正式宣布将于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其三大支柱分别是“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
2004 10t h ASEAN Summit Vientiane Ac tion Programme 《万象行动纲领》2007 13th ASEAN Summit ASEAN Charter 通过《东盟宪章》STRUCTURE 结构(1)首脑会议: ASEAN Summit(ASEAN Heads of State/Government),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
东南亚幼稚地区
东南亚幼稚地区
在东南亚经常重复的格言是不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
在澳大利亚的私下讨论中,这句话常常被认为是幼稚的。
但就在三年前,莫里森还在使用类似说法。
东盟签署《东南亚无核区条约》是对《东南亚中立化宣言》的补充。
1971年,东盟五国在曼谷发表《东南亚中立化宣言》,宣布决心通过共同努力,争取把东南亚建成“一个不受外部强国任何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盟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87年,第三届东盟首脑会议做出了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决定,以防止超级大国之间在东南亚的军力竞赛升级为核竞赛。
但由于美国的反对,该计划进展缓慢。
冷战后,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世界禁止核武器潮流的兴起,东盟加快了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步伐。
拟以此作为冷战后确保东南亚安全与稳定、避免外部势力干预地区事务,加强东盟独立自主地位的重要措施。
同时,美国因失去苏联这个核对手也开始推行核不扩散与核禁试的安全战略,转而支持东南亚无核区的建立。
经过几年的准备及与有关国家多次磋商,东南亚十国终于在1995年12月完成了《东南亚无核区条约》的签署。
宣布禁止在东南亚地区生产、试验、使用和拥有核武器,谋求美、英、法、俄、中五个核大国联合签署该条约,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建立“东南亚无核区”,是东盟在冷战后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排除区域外大国干涉地区事务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东盟加强东南亚国家之间相互信任,在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之际,争当亚太地区主导力量的重要外交举措。
充分显示了东盟消除该地区的核威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争做亚太一极的坚强决心。
全球大型会议(1)
G20峰会20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共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
2009年被确定为世界国际经济合作经济首要论坛,宗旨是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每年轮值主席国设置峰会的议题,保持议题的开放和灵活,时刻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讨论影响“当下”国际环境的热点问题。
G20峰会,主席采取轮换制。
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年末举行。
近年 G20主席国依次是巴西(2008年)、英国(2009年)、加拿大(2009年)、韩国(2010年)、法国(2011年)、墨西哥(2012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主席作为特邀代表参与论坛活动。
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每年在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
一般是在一月下旬召开,会议持续约一周时间,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安排200多场分论坛讨论。
每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均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千余位政界、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的领袖人物参加。
已成为世界政要、企业界人士以及民间和社会团体领导人研讨世界经济问题最重要的非官方聚会和进行私人会晤、商务谈判的场所之一。
世界经济论坛所探讨的议题逐渐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总部设在新加坡。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APEC会议由各成员国轮流举办。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
东盟成立的背景与一体化历程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
在半个世纪的历史演进中,东盟的一体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冷战时期的东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东盟(ASEAN )是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创始成员有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五国,是一个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联合会(协会)[1]。
二战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过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
1954年,美、英、法、澳、新、巴(基斯坦)以及菲律宾和泰国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于次年在泰国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SEA TO ),其目的是“联合抵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
然而,这个试图仿效“北约”的反共组织因内部纠纷一直未能有效履行防务行动,拖到1975年被迫解散。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东盟一体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
在区域治理层面,坚持运用“东盟方式”处理问题,强调互不干涉内政、舒适性、松散性和渐进性;在对外关系层面,坚持运用“平衡外交”原则,维护自身安全。
这些实践经验成为东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尽管东盟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光明。
■ 陆建人/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6.007东盟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共同防御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蔓延,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密切关系。
但这些从西方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中小国家,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有联合起来抵御外部势力威胁的诉求。
1961年,为了寻求地区安全合作,马来亚、泰国和菲律宾三国成立了“东南亚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 ),但不久就因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和菲马领土争端而夭折。
东亚合作
•10+3(东盟与中日韩)
领导人会议
1997年,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承办第二 届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
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东盟主办。 东盟10个 成员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 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与中国、
东亚10+3 首脑会议
1997 马来西亚、 1998 越南、 1999 菲律宾、 2000 新加坡 、 2001 文莱、
2002金边、 2003 印尼巴厘岛 2004 老挝
东盟10&议
•2005年12月12日至14日,首届东
亚峰会在吉隆坡举行,来自东盟10 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 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领导人参加 了首届东亚峰会, 发表了《关于东亚
东盟10个对话伙伴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 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
2007年8月是东盟成立四十周年
东盟非律宾会议 2007
收看录相:
东盟成立与发展 东盟主要国家社会与政体
1990年马哈蒂尔:东亚经济核心 论坛
1994 年 东盟地区论坛
1997-2004年 10十3 (东盟 十中日韩) 首脑会议
峰会的吉隆坡宣言》
•2007年2月第二届东
亚峰会在菲律宾举行
2007 东亚峰会 10+6
东亚 合作五大平台
东盟:大东盟10-东盟共同体 东盟10十中日韩各1 东北亚3 (中十日十韩 ) 东盟10十 中日韩3 东亚首脑会议(东盟10+中日韩 3+澳新印3)
东亚合作
一、东亚合作的进 程与组织
东盟
东亚合作的先驱与源头
东盟的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 (英文名称为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
万隆会议名词解释
万隆会议名词解释万隆会议(Bandung Conference)是指在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洲与非洲亚非国家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今称万隆)召开的会议。
下面是关于万隆会议的一些主要名词的解释。
1. 亚非会议(Asia-Africa Conference):亚非会议是万隆会议的正式名称,也是该会议的目标和宗旨的一个体现,即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起来,争取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和和平共处。
2. 反殖民主义(anti-colonialism):万隆会议是在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反对殖民主义。
亚非国家通过万隆会议,表达了反对殖民主义和争取国家独立的立场和诉求。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万隆会议提出的重要政治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拒绝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这一原则成为了后来许多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
4. 亚非团结(Asia-Africa solidarity):万隆会议在当时是亚非国家间团结合作的里程碑,会议期间各国首脑互相交流意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亚非团结成为推动亚非国家共同利益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5. 第三世界(Third World):万隆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的概念的确立。
第三世界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会议上团结一致,表达了对殖民主义的反对和追求独立、自主发展的愿望。
6. 一边倒外交(the One-China policy):万隆会议中涉及到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一边倒外交,即亚非国家一致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这一原则在会议后得到广泛接受,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7. 十国原则(Principles of the Ten Nations):万隆会议联合宣言中确立了十国原则,即各国在会议后互相保持友好关系、不参与任何军事集团和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
东盟知识点总结
东盟知识点总结东盟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ASEAN)。
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是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的。
东盟的成立是为了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增强东南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东盟成员国东盟成立之初,东盟只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这五个国家,后来逐渐扩大到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和东帝汶(2017年才正式加入东盟)。
目前,东盟共有十个成员国,这些国家之间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东盟的宗旨东盟的宗旨是通过合作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信,促进地区内外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以及加强对地区事务的共同解决能力。
东盟的核心价值是合作、协商、共识和非干涉原则。
东盟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推动南亚地区的发展。
东盟的组织架构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东盟首脑会议,由成员国的领导人组成,每年举行一次。
东盟还有一些次级机构,例如东盟外长会议、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等,这些机构负责就不同领域的合作事务进行协商和协调,为东盟的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东盟的合作领域东盟合作包括政治合作、经济合作、社会文化合作等多个领域。
其中,经济合作是东盟合作的重点,东盟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
东盟目前正在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并已经在东盟内部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并正在努力推进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
此外,东盟还在加强政治安全合作,推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东盟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东盟也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东盟是东亚峰会(EAS)、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并与这些组织合作,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东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东盟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推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历届东盟峰会一览
2002年11月4日至5日
柬埔寨首都金边
10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打击恐怖主义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签署了《东盟旅游协定》
第九次
2003年10月7日至8日
印尼巴厘岛
会上通过了一份旨在2020年成立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宣言,
确定了东盟将向关系更加密切的共同体迈进
第十次
2004年11月29日至30日
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
东盟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关于制定东盟宪章的宣言,并决定成立高级别特别小组,负责起草东盟宪章。
会议签署了有关在2015年前建成东盟共同体、保护和促进海外劳工权益等宣言,还签署了本地区
第一份反恐公约
第十三次
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
新加坡
东盟领导人在会上签署了《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重要文件
老挝首都万象
会议签署了《万象行动纲领》和《东盟关于一体化优先领域的框架协议》两份文件,
并通过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动纲领》和《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两个文件
第十一次
2005年12月12日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会议通过了关于制订东盟宪章的《吉隆坡宣言》,以加快实现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第十二次
2007年1月13日
第十四次
2009年2月28日至3月1日
泰国华欣和差安
签署《2009年—2015年关于东盟共同体路线图的差安华欣宣言》《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蓝图》
《关于东盟内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共同宣言》《东盟地区食品安全声明》
《关于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媒体声明》等文件
第十五次
2009年10月21日至25日
泰国差安和华欣
第六次
1998年12月15日至16日
世界主要经济联盟
世界主要经济联盟1、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1967年8月8日在泰国曼谷成立,成立初期时,成员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其宗旨是以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取得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以及和平与稳定。
1984年1月接纳文莱达鲁萨兰国,1994年5月30日马尼拉非正式会议后,越南、老挝和缅甸先后加入,柬埔寨在1998年12月15日第6届东盟首脑会议上成为第10个成员国。
2、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0年5月,孟加拉国倡议南亚区域合作。
1983年8月,南亚7国在新德里举行第一次外长会议。
1985年12月,在达卡通过《达卡宣言》,签署《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
宣布正式成立。
其宗旨:政治磋商、消除分歧、加强合作、谋求发展。
3、海湾合作委员会1981年5月25日,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苏丹国等6国元首在阿联酋开会时宣布成立,总部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
宗旨: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协调和一体化,已达到统一;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军事合作,以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安全,实现海湾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4、伊斯兰会议组织1970年3月第一次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决定,于1971年5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沙特的吉达。
共有46个成员国。
每年9月25日为伊斯兰会议日。
5、欧安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3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参加会议。
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3年7月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讨论会议程序问题。
第二阶段:讨论政治、经济、人权问题。
第三阶段:1975年7月30日在赫尔辛基召开,签署了《赫尔辛基宣言》。
1994年12月5日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第四次首脑会议决定从1995年起将欧安会改名为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
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作者:武琪来源:《财经界》2016年第10期钱塘江畔,G20杭州峰会圆满落幕,吸引全球眼光;湄公河岸,东盟峰会与系列会议,透露世界合作动向。
从中国杭州到老挝万象,一个是共商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一个是共话东亚区域合作的年度盛会,不约而同证明了发展与合作依旧是世界的主题。
9月6日到9日的东盟峰会与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主要动向是什么?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甄选编辑相关主题以飨读者。
中国-东盟关系的五个“第一”这些“第一”,反映了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对发展中国-东盟关系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双方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引领区域合作的远见卓识。
在第19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五个“第一”,这五个“第一”到底是什么?《财经界》一一为您解读。
中国和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始终高举发展与合作旗帜,坚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双方关系大踏步前进,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过去的25年,是中国-东盟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的25年。
在讲话中,李克强总理称,“作为域外国家,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公开表示愿同东盟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进程。
”一、作为域外国家,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976年2月24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五国,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上签订,东南亚10国已全部加入此条约,此时,东盟10国以外的其他地区与国家,并不能加入。
直至1998年7月25日,东盟外长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第二修改议定书》,宣布东南亚以外的国家也可加入该条约。
2003年10月7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第7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在会上宣布将上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域外国家。
国际会议知识
国际会议知识国际会议概述什么是国际会议?它的特征是什么?为了比较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做一些范围稍广的探讨。
探讨的目的不在求得一个定义,有些想借此对国际会议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如能在此问题上取得共识,则有助于在后面的章节里进一步讨论广大读者感兴趣的问题。
一、会议及其要素“会议”一词,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有一度会议曾多如牛羊,成为一种扰民的活动。
如今,打开电视机或收音机时,成立大会、庆功会、电话会议、工作会议、座谈会、报告会……仍不绝于耳。
会议并没有什么不好,它是宣传教育、发扬民主、互相沟通的有效手段,问题是要把会议开得精、开得好。
什么是会议?有人将会议概括为“聚从议事”。
这是通俗的说法。
如做深入剖析,就不难发现“会议”应包含以下要素:一、它是一个群体的集会,至少三人,两人的聚会称为“对话”;二、它必须有主持人,没有人主持的聚会,群龙无首,各行其是,断不能行事;三、它有一定的议事规则,即遵循一定的规矩,有开始,有结束,发言要有先后,少数要服从多数等,否则便是乌合之众;四、它有明确的议题,也就是明确的议论中心,反映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不是无主题的漫谈;五、它有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交换意见,或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为了表达某种意志,而不是无意识的活动;六、它有一定的结果,不论是达成一致,是停止讨论,还是推迟决定,都应有所终;七、它是一种临时性的行为,世界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也不存在永无止境的会议。
因此,会议是一些人有组织、有领导地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讨论和商议的集会,它有别于三言两语的交换意见,有别于天南海北的漫谈,有别于街头巷尾的议论,更有别于消极的聚众闹事。
二、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什么是国际会议?是不是在国外召开的会议便是国际会议?是不是本国人讨论外国问题的会议便是国际会议?回答均是:“否”。
一位美国作者曾指出:“不管怎么说,联合国是各个国家聚集的场所,而不是各国居民聚集的地方。
”他讲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但同样的分析也适用于国际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东南亚和东盟首脑会议
(2007-07-28 10:36:17)
转载▼
分类:国际贸易知识集锦
新加坡
Singapore
马来西亚
Malaysia
泰国
Thailand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菲律宾
Philippine
越南
Vietnam
缅甸
Burma
尼泊尔
Nepal
斯里兰卡
Sri Lanka
柬埔寨
Cambodia
老挝
Laos
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
东帝汶
East Timor
寮国
文莱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布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
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文莱在1984年独立后即加入东盟,越南于1995年加入东盟,1997年缅甸和老挝加入东盟,1999年4月,柬埔寨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后一个加入东盟的国家。
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3亿(1998年统计数字)。
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东盟的宗旨是在平等和协作基础上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出版有《东盟常务委员会报告》、《东盟通讯》等刊物。
成立30多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东盟首脑会议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
为了早日实现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月
1日正式启动。
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
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
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将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认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
“10+3”和“10+1”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在马来西亚举行。
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
在10+3合作进程中,外交、财政、经济、农林、旅游和劳动等6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合作。
与10+3并行的是东盟分别与中日韩领导人(10+1)会议,即三个10+1合作机制。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经济部长和高官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