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非税收入管理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财源建设 实施方案
财源建设实施方案财源建设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财政收入和优化财政支出,提高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系列措施。
实施财源建设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地方财政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下面是一个财源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一、加强税收管理,提高税收征收水平1.优化税收政策,降低税收负担,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纳税。
- 减少繁文缛节,简化税收流程,提高办税便利性。
- 针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创业。
-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并纳税。
2.加强税收监管,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
- 加强税务机关的执法力度,对偷漏税行为进行查处。
- 完善税收征管系统,便于实时监控纳税企业的情况,提高征收效率。
- 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企业纳税的监管能力。
3.扩大税源,开发新的税收领域。
- 加大对房地产、金融业等高利润行业的税收征收力度。
- 推动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对土地出让费进行税收收入分享。
- 加大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减少黑市经济对国家税收的侵蚀。
二、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增加非税收入来源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益。
- 审查清理闲置国有资产,开展优先开发利用。
- 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合作、合资合作等方式,提高国有资产利益的最大化。
2.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增加财政收入来源。
- 发挥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作用,筹集资金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 制定合理政府债务管理政策,规范债务使用和偿还,确保债务的可持续性。
3.开发非税收入,在地方层面多元化筹措财政资源。
- 加大土地使用权转让金、土地经营权出租费、土地增值税等非税项的执收管理力度。
- 加大无居民海岛、城市道路、广告经营等非税收入的挖潜力度。
三、优化财政支出,提高财政使用效益1.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 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保障水平。
- 推行绩效管理,明确预算支出和绩效目标的关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于非税收入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非税收入管理的调查报告非税收入管理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非税收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国家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
然而,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了解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次调查对非税收入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旨在了解他们对非税收入管理的认知和看法。
实地走访则选择了几个地方财政局进行,以了解他们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和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1.非税收入管理意识不强调查发现,尽管非税收入对财政的贡献日益突出,但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对于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仍有部分机构对非税收入管理抱有漠视或懈怠的态度,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2.非税收入管理体制不完善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涉及到行政、财政、审计等多个方面。
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和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和管理效率低下。
3.非税收入管理手段不完善在非税收入管理手段上,调查发现,目前主要依靠传统的现金方式进行收取和管理。
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资金安全隐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同时,互联网及电子支付等新技术的运用也较为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其在非税收入管理中的作用。
4.非税收入管理过程存在问题调查发现,非税收入管理过程中,存在收缴不规范、记录不清晰、信息不对称、核对不及时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税收入的流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四、调查建议1.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机构和管理人员对非税收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其主动性和意识。
2.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非税收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手段创新积极推广互联网及电子支付等新技术,提高非税收入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意见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根据《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和《财政部关于深化地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财库[2009]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对进一步加强我省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职能(一)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各级政府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政府分配秩序,强化财政监管职能,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
因此,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工作领导,理顺职能,是顺利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关键因素。
各级财政部门在改革实施中应进一步提高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改革决策上来,自觉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政府非税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管理和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二)各级财政部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职能部门。
近年来,全省已有12个市州、62个县市区分设置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但从之前的情况看,市县财政政府非税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差异较大,机构设置模式也有所不同,给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协调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今年初,省级成立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负责制定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负责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组织、委托和督促省直各执收单位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的征缴工作;负责省级政府非税收入中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收入的直接征收;会同有关处室办理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分成比例确定;参与审核彩票资金年度财务收入计划;负责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的核算管理;负责编制年度省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计划,衔接省直部门和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预算,拟定实施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统筹方案;负责全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会同信息管理处开展全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软件的运用、推广、完善以及征收管理网络建设工作;规范使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指导、监督非税票据的使用;开展政府非税收入日常监督和专项稽查,依法查处各种违反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规定的行为;考核省直部门和执收单位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拟定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工作表彰、奖励方案;负责全省政府非税收入统计汇总工作;指导地方开展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管理、指导厅收费票据监管中心工作。
非税收入精准管理制度
非税收入精准管理制度一、总论(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非税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非税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做到对非税收入的精准管理和有效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以确保非税收入的合理获取和正确使用。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规范非税收入的获取和使用,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非税收入的精准管理,推动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非税收入的种类和获取方式(一)非税收入的种类我国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行政事业性收费:指的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履行法定职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收取的具有约束力的费用。
2. 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指的是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出售、转让、租赁国有资产等方式取得的收入。
3. 城市建设工程收益:指的是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所取得的收入。
4. 事业单位收入:指的是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事业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5. 其他非税收入:指的是一些临时性的、不具有稳定性的非税收入。
(二)非税收入的获取方式非税收入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收费: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收费等。
2. 招标、拍卖、竞价、协商等方式取得收入。
3. 依法取得的有偿服务收入。
4.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事业性收入、公益金等。
5. 其他非税收入的获取方式。
三、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一)非税收入的核算和归集1. 部门预算单位应当根据预算法律法规确定的财政支出责任制,合理核定其收入项目,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应当编制核算草案,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核定后,向财政部报请核定。
3. 将核定后的预算外非税收入记入地方财政预算,归并财政收入科目。
4. 重大非税收入的管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编制收入预算,报请上级部门核定。
《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实力》
《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实力》□李育智如何加强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就鼎城区来讲,要实现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财源建设。
一、财政现状近年来,全区上下大力发展经济,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2004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880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5020万元,同比增长4.56%。
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所占比重上升,占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3.4%。
从财源角度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1、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财源的“增长极”。
近年来,我们对内盘活存量资产,对外积极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逐年发展壮大,为财政提供的税收比重越来越高,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增幅。
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区级税收6780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5.14%,比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近15个百分点。
2、工业财源的主导地位逐渐显现。
近几年,三大产业提供的财源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呈现“三个三分之一”的均衡格局。
2004年,在全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动下,工业企业提供税收所占比重有了很大提高,全区工业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已超过40%。
3、重点企业对地方财政增收起支撑作用。
中联集团所属武陵结构一厂、结构二厂、特力液压以及区电力公司等一批重点纳税企业是区本级财政的支柱。
2004年全区入库税收过百万的企业13家,上缴税金达3809.6万元,占区本级财政收入的25.4%,尤其是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绝大部分来源于这些企业。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质量不优。
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全国是19.27%,全市是15.6%,而我区仅为8.22%。
这一差距反映了我区经济运行整体水平较低,质量不优。
从税源结构上看,非税收入绝对数偏大,比重偏高。
2004年,全区非税收入达1.3亿元,占总收入的26.6%。
2、投入产出效益不高。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市属各单位、各区财政局:为贯彻落实中心及北京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精神,全面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北京市财政局2023年12月29日附件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市属各单位,各区财政局:为进一步明确政府非税收入(以下简称"非税收入')范围和管理职责,全面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依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23]53号),并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3]35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23]27号),现就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熟悉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意义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加国民收入安排和再安排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我市非税收入规模较大,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高。
同时,非税收入项目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非税收入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因此,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安排关系的需要,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治理力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供应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意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非税收入管理制度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外,国家和地方政府依法征收、征收机关执行或按照法律规定统筹安排的各项资金收入。
为了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提高收入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我国建立了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推进该制度的实施。
一、政策背景和意义非税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支撑政府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来源。
然而,由于收入的来源多元化,征收和管理相对复杂,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如资金流失、滥用职权、违规行为等。
因此,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背景和深远的意义。
1.1 政策背景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1.2 意义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推动国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同时,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助于落实中央和地方财政监督的职责,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二、非税收入管理的原则和制度非税收入管理的核心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
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需要依据以下原则来进行:2.1 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应纳入国家和地方预算管理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财政收支核算和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和透明。
2.2 明确征收主体和程序非税收入的征收主体应明确,并建立相应的征收程序。
征收主体可以是国家税务机关、地方税务机关以及其他有权机关,征收程序应公开透明,确保依法征收。
2.3 规范收费标准和授权范围非税收入征收标准应明确、合理,并适用于不同征收项目。
授权机关应依法规范征收项目和范围,避免滥用职权和违规行为。
2.4 加强监督和审计非税收入征收和使用过程应加强监督和审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沧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11•【字号】临政发〔2015〕160号•【施行日期】2015.1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5〕160号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临沧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见》(云发〔2014〕28号)文件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现就全面深化我市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宏伟目标、谱写好中国梦临沧篇章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财税体制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政府治理的要求。
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公开不到位,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编制质量有待提高。
财政支出碎片化严重,部分财政资金沉淀较大,预算绩效管理亟需加强。
预算政策引导功能较弱,对政府行为缺乏约束,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累积。
二是财政综合实力难以支撑跨越发展的需要。
地方收入体系有待完善,非税收入占比过大,财源结构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地方财政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财政体制未能充分发挥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功能。
市县(区)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转移支付体系不健全,市财政调控能力有限,各县(区)发展动力不足,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
新常态下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新常态下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赵西云摘要:非税收入作为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稳定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到新经济常态的发展阶段,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也趋于平稳,为了确保文明、富强、民主、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进行非税收入体系的整顿和优化工作。
针对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规范非税收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稳定政府财政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展添砖加瓦。
本文主要是就新常态下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财政收入;非税收入;财政管理一、政府非税收入内涵所谓政府非税收入,实际上就是除了税收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社会团体、政府信誉、国有资产等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财政资金,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政府非税收入主要指的是行政事业型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彩票公益金、特许经营收入、中央银行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其他非税收入等相关内容。
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将非税收入从以往的预算外资金概念转变为非税收入概念后,国家财政收入的体制与公共财政体系的界限也进一步明确。
二、加强政府规范非税收入的必要性非税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的有机融合,不仅保证了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平衡性,实现了多元化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为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在切实做好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将非税收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提高公共财政的管理相关部门应该紧跟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透明且完善的非税收入管理决策机制,通过建立意见收纳箱的方式,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2023年下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2023年下半年财政工作总结2023年下半年财政工作总结1(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形势,财税部门迎难而上,多措并举抓征管,确保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解决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硬化任务,落实征管责任。
二是创新征管机制,积极开展财税部门税收协管工作,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扩大联合办税范围,实现涉税信息共享,挖掘增收潜力,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努力克服取消、减免行政性收费政策的影响,规范征管行为,加大非税收入源头控管力度,“以票管收”,催收促缴,非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注重发挥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积极筛选申报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多渠道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至目前,争取到4065 万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4404万元的水利发展资金、万元的薄弱学校改造资金、1500万元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等各类财政补助项目95项,到位资金28050万元,增长3.67%,促进了全县教育、农业、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主动汇报我县实际困难,进一步壮大了财政实力,优化了债务结构,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紧紧围绕“重民生、促发展、保和谐”的要求,增强财政调控能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安排资金2.19亿元,有效地保障了全县财政供养人员6577人的'工资性支出;及时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162.09万元,26125名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发放各类助学补助资金1506.04万元,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安排万元,支持全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实施改造;安排资金8075.7万元,确保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年补助标准由420元和420元分别提高到450元和450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人均月补助426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保障标准分别由人均月补助285元和249元提高到292元和27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年补助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542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补助标准由3825元提高到425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长134元与去年持平,社会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了保障;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万村整洁”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等项目,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兑付度农业支持保护资金562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15万元,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全县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筹措资金,落实了省、市、县为民办实事所需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非税收入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及管理机制研究
非税收入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及管理机制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越来越丰富,而非税收入也日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收费、罚款、拍卖、征用补偿等多种形式,这些收入的增加无疑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政支撑。
然而,非税收入的管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有效监管非税收入,避免滥用和浪费,提升非税收入的利用效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税收入的重要性非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必要的财务保障,同时也可以帮助政府调节市场秩序、保护公共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等。
尤其是在当前财政紧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更需要利用非税收入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二、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非税收入的管理中,无论是从政府部门还是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1. 监管体制不健全当前非税收入的管理体系相对较为分散,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容易导致非税收入的管理权责不明、资金流向不透明等问题。
同时,监管机构的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常市场秩序。
2. 收费标准不明确针对一些行业的收费标准制定缺乏具体、透明的规定,存在“随便收费”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行业的规范发展,也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质疑和不满。
3. 部门职责不清一些政府部门在非税收入的征收和管理中,职责分配不明,权责不清,导致非税收入的征收与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
这容易导致资金流向混乱,影响政策效果的实现。
三、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和措施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和监督,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不断提升非税收入的利用效率。
1. 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政府可以在管理体制、内部流程、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改善,建立健全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1)建立统一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职权,统一管理和分配各类非税收入。
(2)推进非税收入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非税收入信息库和统计分析系统,对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进行实时监控。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创新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问 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02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概 述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定义和特点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地方政府部门征收、管理和使用的财政收 入。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和社会的发展。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和使用 需要加强规范和监督,确保其使
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03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 理现状及问题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在 总收入中占比高,成 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 源。
非税收入收缴程序繁 琐,缺乏规范性和透 明度。
非税收入管理以部门 和单位为基础,缺乏 统一的管理平台。
3.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约束 机制,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表 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鼓励员工积极进取。
05
创新方案实施保障措 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
成立非税收入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创新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确保分 工明确,责任落实。
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创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02
在创新过程中,应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和监管机制建设,加强信息公开和现代信 息技术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03
对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 决方案。同时,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研究,确保非税收入征收和使用过程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THANKS
感谢观看
2.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 完善的非税收入管理制 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流 程和标准,确保各项工 作有章可循、有规可循 。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的建议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的建议一、提升地方财政收入能力1. 实施税收优化政策,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减少税收漏税现象。
2.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加强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协调合作,合理分配财政资源。
3. 加大土地财政开发力度。
通过土地出让、土地增值税等方式,提高土地财政收入。
4.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提高地方产业税收收入。
二、拓宽地方财政收入渠道1.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
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国有资产经营,提高国有资产收益。
2.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优化非税收入征收方式,防止非税收入流失和滥用。
3. 推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
合理收费,开展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增加财政收入。
4. 发展金融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加大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增加金融业税收收入。
三、建立健全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1. 加强财政预算编制过程的透明度。
公开财政预算编制过程,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2. 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监督,防止财政资金滥用和浪费。
3. 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绩效。
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推动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加强地方财政监管1. 建立健全财政监管体系。
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财政违法行为。
2. 加强财政风险防控。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风险问题。
3. 加强财政信息公开。
加强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五、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力度1. 加强债务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控制。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合理安排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2. 加强债务融资管理。
加强债务发行、使用和偿还的管理,确保债务资金的有效运用。
六、加强地方财政人才队伍建设1. 建立健全财政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财政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2. 提高财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财政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国家非税改革措施
国家非税改革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非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优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效益,国家不断推出非税改革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家非税改革措施的背景、目标和具体实施方式。
背景在我国,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事业收入等。
这些非税收入的管理和使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收入来源不清、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目标国家非税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优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效益。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非税收入来源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确保非税收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提高非税收入使用效益,确保资金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3.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收入的全面纳入财政预算。
具体实施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非税改革措施。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措施:1. 建立非税收入法律制度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税收入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非税收入的管理制度和权限,规范了非税收入的征收、使用和管理程序。
2. 加强非税收入来源监管国家建立了非税收入来源监管机制,通过建立非税收入信息公开平台,实现非税收入来源的透明化和监管。
同时,国家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审计监督,确保非税收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提高非税收入使用效益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创新财政管理方式,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分类管理和绩效评价。
通过建立健全的资金流转机制,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4. 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国家要求各级政府将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做到收支两条线,并实行预算执行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收入的全面纳入财政预算,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
5. 建立非税收入统计制度国家建立了非税收入统计制度,完善非税收入的统计指标和口径。
通过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及时发布,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财政预测的准确性,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
完善非税收入管理 提高财政调控能力
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调控能力【摘要】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资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飞速发展、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非税收入对于国家财政控制的作用日趋明显。
然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对非税收入进行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却有疏漏之处。
而这些监管部门恰恰应该善于管理,从而有效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促进国家财务政策的良好发展做出努力。
本文将从多角度对我国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浅析如何才能提高政府财政调控能力。
【关键词】非税收入政府调控财政资金完善管理一、前言非税收入不仅是我国政府有力实现国家资源调配的主要手段,同时还是优化政府财政方面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之一。
其内容包括政府性质基金、国家行政事业性收费业务、政府相关部门罚款没收入、国有资产和资源的有偿使用收入、国家公益基金项目、国有资本经营利润收益以及在税收以外的、有特定用途归属于政府管辖的财政资金。
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全力使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体系趋于完善,财政部门也要定期制定关于非税收入的合理计划,使其尽快纳入到政府正式预算管理计划之中。
各执行部门在实践中要尤其重视对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二、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普遍出现的问题地方政府监督管理不力。
纵观我国现有非税收入管理现状不难发现,现行地方收费主体主要有卫生监督部门、交通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工商部门、检查、公安、教育、环保、司法、城建等部门。
个别地方和政府部门对收费金额和收费对象没有制定统一的罚款标准,执行人员忽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擅自做主随意性强。
尽管某些地方政府制定了对这部分收入用途的明确规定,上级政府监管不力是导致财政收入管理屡屡出现失误的最主要原因。
税收与缴费的选择和取向有失规范标准。
我国在进行体制改革之前,非税收入几乎占据我国财政总收入的一半,而这些非税收入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上缴的经营利润所组成。
此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时代背景下,按照当时国家相关规定,非税收入中的绝大部分必须要纳入到国家年度预算之中。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摘要】在现代社会,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优化非税收入征收体制,加强非税收入监管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稳定增长,以及加强使用管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不仅可以提升财政收入水平,还可以有效防止腐败和浪费。
通过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可以提高政府财务运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非税收入使用,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非税收入管理, 非税收入征收体制, 非税收入监管机制, 非税收入管理效率, 非税收入稳定增长, 非税收入使用管理, 加强管理, 改革, 建议, 重要性, 推进, 提高效率, 优化体制, 稳定增长.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弥补税收收入的不足,还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
由于非税收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不够严格、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了非税收入征收和管理存在漏洞和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增长性。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至关重要。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可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不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容易导致财政收入的流失和不当使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使用效率和质量。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对于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增长性、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2 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非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补充税收收入,并且具有较强的弹性和灵活性。
通过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对税收收入的依赖程度,从而更好地支持政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非税收入“拯救”地方财政
非税收入“拯救”地方财政引言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开展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然而,传统的税收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地方财政的需求,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寻找其他的财政来源。
非税收入就成为了“拯救”地方财政的关键。
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类型非税收入是指地方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获得的各种收入,除了传统的税收外。
非税收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非税收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是指政府根据提供行政管理服务和公共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向社会征收的收费。
例如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的收费、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收费等。
2.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的出租、转让、使用权出让等可以带来收益,这些收益也构成了地方财政的非税收入。
3.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设立的各种基金的运营收入,例如社会保障基金、教育基金、环境保护基金等。
非税收入对地方财政的重要意义非税收入对地方财政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化的财政来源:非税收入丰富了地方财政的收入来源,减轻了对税收的依赖,有助于降低财政风险。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种非税收入的比重,灵活运用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提高财政收入水平:非税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地方财政的收入水平。
通过推广行政事业性收费、合理利用国有资产以及优化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为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财力支持。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非税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换和经营活动,不仅可以获得资本收益,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税收的增加,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非税收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非税收入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权力滥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非税收入的作用,地方政府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1.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严格规范收费权限和标准,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确保非税收入的使用情况得到公众监督。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财政职能
收入的统筹调剂也就不可能到位。 (三)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监苦缺乏力度。
(二) 科学核定非税支出, 提高 预算编制
质童。
目 非税收人的立项、 前, 定标、征收、票 据管理和资金使用各个管理环节没有一套完 整、统一、规范、系统的法律法规, 使得非税
收 章 循 有 循。 税 入 和f } 人无 可 或 章难 非 收 征管 l
任济篇 2004年06 期
师* ,(梁山 县财政局)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 要内容,同时又是强化财政职能, 增强政府宏 观调控能力的客观要求,而且与部门综合预 算.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直接影 响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总体进程。 近年来, 在非税收入管理特别是预算外 资金管理方面,各地区都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 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但是,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
收管理, 将非税收人征收管理的职权集中于专 门的非税收人征收管理机构;二是要通过收人 直接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等途径, 将非税收人 的把非税收人与 “ 三乱”联系在一起 。思想认 纳人部门预算统一管理, 增强非税收人使用上 充分发挥政府预算在非税收人资金 识的偏差, 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的透明度, 许多管理改革措施不到位。要逐步淡化预算外 调控与管理中的作用;三是将非税收人与税收 在财政支出管理 资金概念, 尽快树立非税收人新理念, 真正把 收人一同纳人财政收人预算, 强化政府对非税收人的统筹 思想认识统一到非税收人 “ 所有权属国 家, 使 上实行统筹安排, 用权归政府,管理归财政”上来。要牢固树立 调控功能;四是要按照 “ 收支两条线”的要求,
预算内轻预算外”传统习 惯的影响, 非税收人
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标语
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标语
1、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征收主管机关。
2、代理银行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代收机构。
3、党政机关依法取得的非税收入,必须按规定及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4、对违犯政府非税收入法律法规规定,造成政府非税收入流失的,要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5、非税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形式。
6、非税收入征缴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
7、各类国有资源,应当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公平竞争方式有偿出让。
8、构建“一站式”收费平台,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9、关注非税收入,共建和谐社会。
10、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源头防腐的重要举措。
11、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增强政府宏观调控。
12、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打造“阳光政府”。
13、国有资源和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加强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15、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16、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费。
第1页/ 共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非税收入管理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鹰潭市财政局
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地方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力。
近几年来,鹰潭市财政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在狠抓财源建设和税收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积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非税收入管理新路子,使之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不仅壮大了地方财政实力,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对遏制单位财务违规违纪行为,促进源头治理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本级非税收入管理的一点探索
从当前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实践来看,为了强化财政职能,增强政府调控非税收入的能力,摆脱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改革所遇到的部门利益驱动和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约束,使非税收入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唯有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才能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取得实质性成效。
1.创新管理思路,明确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意义
要逐步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就必须尽快建立非税收入新理念,真正把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上来。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牢固树立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观念,把规范政
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其次树立全局观念,把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置于全市财政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衡量。
第三是树立宏观调控观念,注重完善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通过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减轻社会负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而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逐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是从1996年开始起步的,市政府于1996年4月出台了《鹰潭市预算外资金管理试行办法》;1997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江西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完善修改了《鹰潭市预算外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并于1998年7月正式出台了《鹰潭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草拟了《鹰潭市市直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对市直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市直行政单位政府非税收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2006年出台了《鹰潭市市直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暂行办法》(鹰府发[2006]25号),2007年出台了《鹰潭市市直行政单位政府非税收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鹰府发[2007]17号);为了规范管理,防止“按需取费”和“以支定收”现象的发生,2007年7月12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印发鹰潭市规范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鹰府办发[2007]26号)。
这些办法的制定和出台,使我市
现行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
3.明确征管主体,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为了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非税收入“谁收谁用谁管”的传统作法,我市强调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管理的唯一主体。
真正把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对所有非税收入的统一征收,统筹安排,统一管理。
我市从1999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银行代收制”,实施“票款分离”。
即:单位开票,银行代收,直缴专户。
在有关部门及各家银行的积极配合下,本着有利于资金及时到位,又方便群众缴款的原则,我们选定市区20个银行网点为代收点,并实行与银行计算机联网,当天的收入当天就能反映,为管理工作和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了数据信息。
实践证明,“银行代收制”基本上解决了执收执罚单位及个人截留、坐支或不及时上缴资金等问题,并为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实行资金统筹,增强政府对非税收入的调控能力
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部署,以及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实行“收支脱钩”的要求,我们对市直各单位的非税收入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一样,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审批程序和监督办法进行管理。
为编制好非税收入资金收支计划,我们对有非税收入的单位进行了详细摸底,特别是针对自收自支及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变动情况并结合增收节支因素进行了认真核实。
在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
资金的前提下,适当集中和统筹部分非税收入资金,提高非税收入资金的运行质量。
在收入方面,计划编入部门预算,资金通过银行代收直接进入财政专户。
在审批程序上,随部门预算的审批程序审批,在财政监督上,随部门预算的监督办法进行监督。
以上措施的实施,使非税收入资金的管理和预算内资金一样的规范合理。
5.强化管理,发挥票据的源头控制作用
所有非税收入票据实行“购前审批,限量领购,按月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把“以票管收”落到实处。
一是统一票据使用种类。
根据非税收入的性质,我们严格按照省厅票据管理规定出售票据,督促执收执罚单位根据收费项目正确使用票据种类,不乱开、不错开非税收入票据。
二是统一票据管理。
凡不征税的非税收入项目,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由财政部门负责发放管理;凡未实行企业法人登记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使用内部往来结算收据的,必须到财政部门领购;凡涉及应缴税金的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收取的收费收入在缴纳税金后应全额缴入财政专户。
按照我省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的布置,我市于2007年在市本级全面推行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
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利用收费票据管理软件完成对财政票据的领发、库存、使用、核销、资金监缴和数据统计,从而有效地实现对票据使用和资金收缴的全过程动态监督和控制,促进“以票管费、票款同行”目标
的实现。
它既是深化财政改革,促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实现反腐败工作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
6.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为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招租行为,根据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鹰潭市市直行政单位非税收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和《鹰潭市市直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委托鹰潭市龙华拍卖有限公司,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租,以增强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行为的透明度。
在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市财政局积极与各产权单位沟通协调,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市财政局会同市监察局和市审计局分别于2007年11月28日、2008年1月9日两次将13个租赁合同到期的店面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租。
为确保竞价招租工作顺利进行,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和市审计局三家联合召开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公开竞价招租协调会。
会议通过了招租的工作流程、确定了招租的拍卖公司等相关事宜。
为使招租工作充分公开、透明,在《鹰潭日报》和鹰潭电视台等公众媒体对招租信息进行了为期8天的公示,并
对竞价招租会现场全过程录像。
通过公开竞价招租,第一批招租成交金额比原租金增长了13.51%。
经过认真审核,第二批招租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5万元。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招租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精神,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稳妥推进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招租工作,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会同产权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于2008年6月、2008年7月分两次对第三批、第四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31个店面采取了协议的方式招租,招租成交金额比原租金分别增长了11.48%、7.93%。
7.改革管理模式,初步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
为优化我市的经济投资环境,强化依法行政、公开办事制度,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成立了“市联合办证服务大厅”。
一是将申报、办证项目统一进入中心办理,实行办事承诺制和一步到位办结制,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二是实行报建项目联审制度,所有报建项目统一在联合办证中心集中联审,流水作业,报建、收费、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改过去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三是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封闭运作、围场作业、一家收费”制度,财政“窗口”严把审核、开票关,控制源头,堵塞漏洞。
8.自觉接受监督,增强财政部门管理非税收入的责任感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管理非税收入的综合部门,在对行政事业
单位的非税收入资金收支情况行使监督职能的同时,自身也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和市纪检以及各级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一是非税收入资金年度收支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及时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以便市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二是每年的第三季度将上半年的非税收入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形成专题材料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严格按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每年的财政年度结束后,全市的非税收入资金收支情况作为财政预算报告的附件提交每年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三是非税收入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财政部门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组织实施;四是同级审计部门和上级审计部门在进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时,非税收入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审计内容,接受审计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大大增强了财政部门管理非税收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非税收入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