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生物
2010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解读
2010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2010与2009年2010年生物考纲与2009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
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给以关注。
一是考试的性质: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
二是能力考查要求仍是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但关于能力要求的具体界定发生的如下变化:(1)能力要求中,强调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增加了用数学方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与探究能力,增加了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
(3)获取信息能力,明确了从课外材料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要求。
三是内容考查范围的变化:约有151个知识点和16项实验,都在考试的范围之内。
这些考试内容涉及到必修(1、2、3)三个模块和选修3内容。
其中对部分知识点的考核要求有所变化如(1)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构建------由Ⅰ变为Ⅱ(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由Ⅰ变为Ⅱ第四点,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实验探究题能较好地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09年的试题中对此有所倾向,而学生在此是一个弱项。
建议教师在引领学生备考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此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训练。
(1)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理论发现的一般过程。
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经历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让学生具备较完整、系统的实验思想,能高屋建瓴地分析实验方面的问题。
(2)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的一般套路。
“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论与讨论”。
例:实验步骤一般包括:分组、处理、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或测量,实验结论的做出必需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3)教学时,把课本教学还原到科学理论获得的一般流程,包括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2010年高考试题——生物(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例的综合分析【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2、(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力变异所决定。
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3.(2010山东高考理综)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
2010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及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
2010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及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趋势分析(大纲版)-------摘自《中学学科网》一、大纲版2010与2009考试大纲对比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时间、题型、内容比例、试题难度、组卷原则、题型示例等方面,2010与2009考试大纲都没有变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10年生物高考趋势分析如下:二、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趋势分析(一)、整体分析难度:在难度上,应趋于平稳,不会有太大变化。
创新:创新试题可能会有所增加,常规题仍占主导地位。
内容:更加注重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不回避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能力:仍将继续加强图表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即继续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
理念:会体现向新课标的过渡,因此希望老师加强对课改省市的高考试题的研究,充分关注新课程理念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
(二)、命题的重要知识点1、代谢A、酶的相关知识点高考冷落了几年之后去年考查一个实验题,今年有关酶的内容还有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
B、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曲线的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坐标图的绘制也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C、今年命题有可能以甲流、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为切入点考查与人体健康有关生物学的知识。
2、调节A、神经调节是每年出题的亮点,植物激素调节这几年占分数不多,《考试大纲》中的“其他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应列为重要复习对象,希望能训练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共同调节的复习题。
同时要关注血糖、体温的调节。
B、由于近几年艾滋病、禽流感、小儿手足口病以及最近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流行,因此有关免疫调节的知识也要作为重点复习对象。
3、遗传变异A、遗传育种,包括育种的原理,方法B、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与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联合考查4、生物工程A、植物体细胞的杂交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C、基因工程(在考查生物工程时,可能会渗透与细胞的分裂有关的知识)5、生物与环境此部分内容,经常用图形或图表来表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着重考查学生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010年高考大纲解析(理综)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理综(物理、化学、生物3科的内容比例约为40%、36%、24%.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生物(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生物知识内容表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内容说明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说明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4.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5.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包括: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三、生物的新陈代谢内容说明1.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和ATP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2.植物的水分代谢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3.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5.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生物固氮的意义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7.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C4途径不作要求生物固氮的途径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1175394.html四、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内容说明1.生物的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2.生物的个体发育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五、遗传、变异和进化内容说明1.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概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研究2.基因工程简介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3.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的决定伴性遗传5.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6.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7.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遗传病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优生的概念和措施8.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六、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说明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激素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3.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意义5.血糖的调节血糖平衡及其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6.体温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体温的调节7.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型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不作要求免疫包括: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学的应用不做要求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内容说明1.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病毒2.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培养基的种类3.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4.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5.发酵工程简介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发酵工程的应用放线菌不作要求酶工程简介不作要求以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为例八、生物与环境内容说明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与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九、实验内容说明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大纲Ⅱ卷) 解析版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全国Ⅱ)第Ⅰ卷【名师简评】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
生物部分涉及遗传学、生态学、免疫、生命活动的调节、新陈代谢、细胞、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化学部分考查的知识点角度比较细腻,能较好地反映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在能力考查上也有所体现,如第10、11题考查计算能力;第28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第29题考查实验操作技能;第13、30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物理部分对牛顿三大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都作了考查,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高尔基体的相关知识。
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膜的结构与细胞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E.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F.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G.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H.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的知识。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T 细胞和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T 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而效应T 细胞既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 B 细胞,效应B 细胞可产生抗体;而一个效应B 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生物 .doc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生物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10高考
2010年高考备考指南理科综合生物分册第八章生物工程与技术编写:钟承审稿:林敏贤1.考点解读本章有6个要求为Ⅱ的考点,分别是植物的组织培养、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胚胎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和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六个内容。
基因工程内容在必修二教材中有简单的涉及,必修二中主要侧重于基本原理的阐述,而选修则是侧重于基因工程基本技术和应用前景的介绍,是考查中的一个重要的命题领域,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基因工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的原理,同时也需要加强关键的生物学术语的理解和记忆,以避免在考查时出现错别字。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是近几年生命科学及医学发展的热点之一,其制备过程和应用原理是个常考点,在答题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胚胎工程的内容是课标教材新增添的内容,也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是各国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科技竞争的热点之一,将成为未来考查的热点。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部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较多,如:生态安全、饮食安全、疾病治疗、基因检测、克隆人、试管婴儿等,均为社会生活热点和关注讨论的焦点,复习的关键是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避免答题中因主观臆断造成失分。
此外,生物技术实践所涵盖的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都归为实验类考查,提出的要求为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应用。
2.命题趋势综观新课程的四个考区(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及江苏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本章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过程、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克隆技术的原理、胚胎工程的操作及植物的组织培养,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注重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的应用及与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考查。
尤其基因工程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出现日渐频繁,对人们的影响也日渐增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很容易联系胚胎工程、克隆技术、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酶工程等知识综合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0高考必备-生物必修复习提纲(全部123)
高一生物考试背诵内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78(不是所有的鱼) 910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1。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大纲版)分类汇编7 生物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
考点7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10·全国卷Ⅰ·T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命题立意】本题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绝对不能循环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实现多级利用,但不是循环利用。
【规范解答】选C。
流经此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微生物也能利用,A正确;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能量得以高效利用,B正确;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但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都不会循环利用,C错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物质,属于分解者,D正确。
2. (2010·全国卷Ⅱ·T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命题立意】本题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体现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及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比一般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2)水分较多的地方,生态系统一般比较复杂,微生物代谢一般较旺盛。
【规范解答】选C。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也复杂,A项正确;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结构的主要原因为: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即环境条件分别不均匀造成的,B项正确;我国南方气温较北方高,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需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可重新回归大气,D项正确。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汇总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共30章)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6、植物激素调节7、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8、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9、血糖调节 10、免疫调节 11、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2、遗传的基本规律 1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4、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 15、生物的变异16、遗传育种 17、生物进化 18、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酶的研究与应用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20、种群和生物群落 21、生态环境的保护22、教材实验考察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四:观察线料体和叶绿体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六: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十: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十一: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十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十三: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实验十四: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十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十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十七: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十八: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十九: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二十:DNA粗提取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23、实验探究与研究性实验 24、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2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膜) 26、酶与ATP 27、光合作用28、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29、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30、胎工程1、细胞的分子组成(10全国2)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选B解析: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所需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10重庆卷)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答案:A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
2010年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2010年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无机与分析化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掌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一)溶液的一般概念、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了解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掌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
(三)胶体溶液、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结构;、掌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理解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了解: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 标度;②一元弱酸、弱碱部分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 值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范围;③盐类水解的本质。
、掌握:①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 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 值的计算;②定性判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三)缓冲溶液、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掌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 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四)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则;、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的确定方法;、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掌握运用上述方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二)电极电势、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浓度变化、酸碱度变化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和定性判断因沉淀生成、配合物生成导致的电极电势变化。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物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大纲版)分类汇编9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Word版含解析
考点9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一、选择题1.(2010·四川高考·T1)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 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 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 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 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命题立意】本题以酵母菌和硝化细菌为实例,比较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断能力。
【思路点拨】决定生物代谢类型的是酶,而不是细胞器。
只要含有无氧呼吸相关的酶,就能进行无氧呼吸;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酶,就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规范解答】选D。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虽无线粒体,但仍可在细胞膜内侧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硝化细菌无固氮酶,但可以将氨气氧化为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并从该过程中获得能量。
这里的氨气是硝化细菌的无机氮源,B错误;硝化细菌无细胞核,其增殖方式是二分裂,C错误;硝化细菌无染色体,不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D正确。
二、非选择题2.(2010·全国卷Ⅰ·T34)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⑴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碳源是,氮源是。
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基的细菌属于细菌。
⑵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得到细菌的曲线。
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
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命题立意】本题以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生长曲线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
2010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1]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OVER !
更多精彩,请看《试题调研》特辑——2010高考复习大纲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专题六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专题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专题三
生物的新陈代谢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生物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具体选考内容由各省区自行规定。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