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总结

合集下载

2012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2012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一. 选择题知识点。

1.文化的界定。

文:①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

③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④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化”的本义是改易。

2.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4.文化的特点: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创造性、时代性。

5.教材将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6.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7.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9.文化传统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普遍性、可变性。

10.《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1.教材对文化分科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12.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13.陕西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古代王朝长期在此建都,的确是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14.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汾河谷地,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

15.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众多。

16.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2012年01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01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A)A.税收政策B.民族政策C.宗教政策D.语言文字政策2.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D)A.一个大的时期B.二个大的时期C.三个大的时期D.四个大的时期3.古地理专家认为,与渭水、黄河、济水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南北交通线共有(C)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D)A.练兵作用B.实战作用C.保护作用D.绿化作用5.考古发掘证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D)A.变异的结果B.退化的结果C.排斥的结果D.汇聚融合的结果6.周人重农,他们不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且赋予它某种(A)A.“政道”含义B.“武道”含义C.“文道”含义D.“神道”含义7.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D)A.“无为”B.“无不为”C.“自在”D.“逍遥”8.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C)A.畜牧业的萌芽 B.制陶业的萌芽 C.农耕业的萌芽 D.手工业的萌芽9.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主要记录了(A)A.元代食谱B.宋代食谱C.清代食谱D.明代食谱10.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B)A.先秦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三国时期11.相传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他是(C)A.先秦时期人B.西汉时期人C.东汉时期人D.三国时期人12.三省六部制中,六部隶属于(B)A.三省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13.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它是无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14.分封制的瓦解开始于(B)A.西周时期B.东周以后C.战国时期D.先秦时期15.天子自称为“朕”开始于(B)A.轩辕黄帝B.秦始皇赢政C.汉高祖刘邦D.汉武帝刘彻16.中国古代思想家多曾思考过礼的起源问题。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整理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整理

1 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答:①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②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2 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答:区域文化构成的因素:①自然环境:人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文化决定地域人群文化的第一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起,该层次内容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②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③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④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3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一: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河运的开凿4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失误?一:土地的过当开垦,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二: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的流失等灾难性严重后果5 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了解中国文化的基干必须涉及先秦区域文化的发展。

其为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

后经融汇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

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答:该历史时期的宗教崇拜大体为:①超自然神;②天神地衹;③祖先神:④商朝力量愈大,祖先神灵祭祀愈占主要地位。

7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情况?(1)黄河、长江两大流域;(2)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广大地区;(3)其主要文化形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8 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①原始农业出现②陶器的制造③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④村落的出现及氏族的形成。

9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答:①农业;②制陶;③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10 简述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

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的变法大思考,构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部分。

(2)民力大发展。

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

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11 简述“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西周以来就有的国家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荣的大事,正是这样的观念使秦汉帝国不断经略四方,在经略中打破边境沉寂,把广阔地域上各个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12简述市商贸易活动模式?主要有市:殷商时期,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动,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集:北方把贸易场所称为“集”;会: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称为庙会13 简述市商贸易的方式?一: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从事贸易的方式,是把货物摆在路边,路口,等二: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三:坐商经营:是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14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答:①具有手工艺性;②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③唯一性。

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这篇2012年全国⾼等教育⾃学考试中国⽂化概论试题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分。

1.⽂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2.中国处于世界的欧亚⼤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A.太平洋B.印度洋C.⼤西洋D.北冰洋3.宋代之所以把都城建在平原地区的开封,主要是为了就汴河的A.⽔源B.⽔运C.⽔量D.⽔利4.青藏⾼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地的羌族⼈,在西汉时被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5.中国⽂化的源泉是A.三代⽂化B.先秦⽂化C.秦汉⽂化D.唐宋⽂化6.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项具有重⼤意义的⼿⼯业是A.铁器制造B.锡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7.截⽌⽬前,认识夏⽂化的第⼀⼿资料是A.半坡⽂化遗址B.⼆⾥头⽂化遗址C.⾚⼭⽂化遗址D.河姆渡⽂化遗址8.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A.赵公明B.黄道婆C.太上⽼君D.鲁班9.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是在A.商周B.春秋战国C.两汉D.南北朝10.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贡献的黄道婆是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11.我国西式⼴告出现于A.明代中后期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D.晚清时期12.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C.周代D.秦代13.隋唐中央实⾏三省六部制,“三省”是A.太师、太傅、太保B.尚书、中书、门下C.丞相、太尉、御史⼤夫D.太尉、太常、太仆14.秦汉时期,郡县制全⾯取代A.分封制B.宗法制C.井⽥制D.昭穆制15.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要职责是A.树⽴权威B.军事征伐C.修养⽣息D.沟通天神16.春秋时期,最早推⾏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B.鲁国C.晋国D.秦国17.荀⼦提出“天⼈之分”观点的⽂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思维⽅式的观念是A.中庸之道B.天⼈合⼀C.知⾏合⼀D.重义轻利19.下列有关“天⼈合⼀”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合⼀的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B.“天⼈合⼀”的专有名称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荀⼦••礼论》提出了“天⼈之分”的观点D.“合⼀”是指对⽴的双⽅有密切的联系20.周代,⼈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蒸21.著有《抱朴⼦》、《⾦匮药⽅》等书的道⼠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化事象称作A.避讳B.语⾳C.语系D.崇拜23.实⾏“书同⽂”政策的朝代是A.西周B.秦代C.西汉D.唐代24.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A.官话B.天下语25.汉字艺术是⼀种由线条构成的A.抽象艺术B.形体艺术C.形象艺术D.动感艺术⼆、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少有两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

2007-201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答案

2007-201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答案

2007-201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答案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成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历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题总结(单选、多选、名词、简述、论述)

历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题总结(单选、多选、名词、简述、论述)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绪论复习资料绪论一、“文化”的界定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简答]8、从哪些方面把握“狭义文化”的定义?(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名词解释]9、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名词解释]12、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名词解释][06-10]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多选][07-10][名词解释][01-10]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名词解释][06-10]民族文化是指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名词解释][07-10]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第1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一、中国地理简要的概况1、中国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简答][02-10]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2)地理通道。

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的情况。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简答][07-10]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文化。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农业科技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
天文历法
编制了精确的历法,如《太初历》、《大衍历》等,对农业生产及社 会生活有重要指导作用。
数学成就
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以及筹算法等,对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近代科技发展与影响
01
洋务运动时期的科 技引进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建立近代工 业,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近代化进 程。
包括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和声丰富等,体 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的成 就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和舞蹈家,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6
中国文化的科技成就与影响
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对传 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焕发出新的 生机与活力。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性产业,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将迎来更 加蓬勃的发展机遇,为经济增长注入 强劲动力。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将继续加强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与传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将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增 强国际话语权,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 智慧和中国方案。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追求意境、表现自然美、强调个性表达等。
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法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法治、权力、利益等。
法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A.“世界高原”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A.归宿B.过程C.发展D.资源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1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生产生活文化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孙子》B.《尚书》C.《春秋》D.《诗经》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孝B.仁C.义D.礼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易》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A.1482年B.1582年C.1682年D.1782年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41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儒家中提出“天人相分”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夏解析:C2.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金瓶梅》D.《红楼梦》解析:C3.宋代文化在思想方面的最高成就是()A.理学的创立B.上层文化的雅化C.市民文化的勃兴D.文化的精致内敛解析:C4.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是()A.秦汉时代B.魏晋时代C.隋唐时代D.宋代解析:B5.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中年的称“阿难尊者”,年老的称()A.韦驮天B.弥勒C.观世音D.迦叶尊者解析:D6.宋诗高潮期,以“生新瘦硬”的风格引领而形成江西诗派的诗人是()A.王安石B.苏轼C.黄庭坚D.苏辙解析:C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冬至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A.大雪B.小雪C.小寒D.大寒解析:C8.由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创制的历法是()A.《授时历》B.《统天历》C.《太初历》D.《大明历》解析:A9.春秋时期,实行“案田而税”财政制度的是()A.鲁国B.秦国C.齐国D.赵国解析:C10.第一个进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解析:C11.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代表作是晚年作于夔州的()A.《望岳》B.《三吏》C.《三别》D.《秋兴八首》解析:D12.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峰期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B13.在人民的幻想中,通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表达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领悟的是()A.历史B.传说C.神话D.神化解析:C14.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一支是唐太宗年间的聂斯托利派,汉译名称为()A.祆教B.景教C.东正教D.天主教解析:B15.中国绘画史上被尊为“画圣”的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解析:B16.中国书法的鼎盛阶段是()A.秦汉B.魏晋C.唐代D.宋代解析:C17.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学名著是()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解析:A1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之交叫()A.“莫逆之交”B.“忘年交”C.“忘形交”D.“神交”解析:B1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于()A.黄帝时期B.伏羲时期C.夏朝D.周朝解析:C20.国子学设立于()A.夏朝B.周朝C.汉朝D.魏晋南北朝解析:D21.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A.马可·波罗B.汤若望C.利马窦D.南怀仁解析:C22.班固的《汉书》是()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纪传体断代史D.国别史解析:C23.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性数学典籍是()A.《九章算术》B.《周髀算经》C.《缀术》D.《辑古算经》解析:A24.按照汉字六书的理论,“鸣”字属于()A.象形字B.会意字C.形声字D.指事字解析:B25.中国第一次实现度量衡的统一,是在()A.夏代B.秦代C.宋代D.明代解析: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_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_试题及答案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A)A.文化内涵 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D)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3.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D)A.秦末 B.两汉C.唐末D.明初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5.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6.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D) A.农业 B.牧业C.手工业D.商业7.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A.夏代 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8.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A)A.黄帝 B.伏羲C.后稷D.鲁班9.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B) 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10.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A.伦理政治 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11.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A.前期的禅让制 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12.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A.口试 B.策问C.笔试D.殿试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 )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D)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总结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总结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总结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1、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2、中国文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的社会组织结构。

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的生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3、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

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4、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5、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6、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

7、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

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8、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1、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2、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同化力的典型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中国化。

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境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成的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10年-2012年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D)A.文化现象 B.文化政策C.文化产品 D.文化思潮2.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1400年—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即寒冷时期。

著名学者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C)A.“纪传时期”B.“编年时期”C.“方志时期”D.“纪事本末时期”3.中国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B)A.相对的 B.必然的C.显性的 D.隐性的4.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A)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B.“广湖熟,天下足”之说C.“天下足,广湖熟”之说D.“熟广湖,天下足”之说5.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B)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C.夏代 D.商代6.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A.两期 B.三期C.四期 D.五期7.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A.“尚公正” B.“尚公德”C.“尚公义” D.“尚公益”8.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9.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A.栈车B.轿车C.路D.轩10.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A.春秋B.战国C.秦代 D.汉代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A.鲁班 B.蔡伦C.毕昇 D.伏羲12.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C.禅让制D.分封制13.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D)A.吏部B.户部C.丞相D.皇帝14.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15.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18.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A.周公B.孟子C.孔子D.朱熹1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20.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A.五礼 B.六艺C.五射 D.六书21.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A.在明明德B.在亲民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22.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A.假名 B.谚文C.字喃 D.汉字23.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A.老子B.陆机C.曹丕D.葛洪24.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25.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A.欧洲 B.泰西C.远西 D.西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包括(ACDE)A.农具 B.壁画C.筷子 D.煤炭E.水电27.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是(AB)A.土地的过当开垦B.森木资源的过量开采C.海水晒盐的布局欠当D.草场天然资源利用超量E.山石的过分开掘28.隋朝尚书省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之外,还包括(BDE)A.民部 B.刑部C.乐部 D.工部E.兵部29.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黄帝发明了(AC)A.指南车B.渔网C.乐器 D.百鸟衣E.七巧板30.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以下属唐代健舞的有(ABC)A.《胡腾》 B.《胡旋》C.《柘枝》 D.《绿腰》E.《兰陵王》三、名词解释题31.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江苏省2012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00321

江苏省2012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00321

我自考网整理江苏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 A )1-14A.地理环境B.风俗C.习惯D.传统2.司马迁把秦汉时期的“天下”划分为大的基本经济区有( B )1-26A.3个B.4个C.8个D.9个3.唐代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与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是( C )2-81 A.租庸调制B.一条鞭法C.两税法D.摊丁入亩4.在明末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是( A ) 2-97A.玉米B.小麦C.稻谷D.高粱5.《桃花扇》的作者是( C )2-104A.曹雪芹B.吴敬梓C.孔尚任D.蒲松龄6.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是( A )2-102A.王阳明B.陆象山C.朱熹D.陈白沙7.辛亥革命以后,新式的理发业的商业标志是( C )3-119A.字号B.头像C.灯具D.广告8.在饮食文化中,我国春节的饺子属于( C )3-135A.仪式饮食B.阶层饮食C.节日饮食D.待客饮食9.在青藏高原,藏民的半皮半单服饰属于( B )3-137A.性别标志B.环境标志C.体型标志D.年龄标志10.封建观念带来了服饰的阶层性,成为皇家的标志的颜色是( B )3-138A.红色B.黄色C.蓝色D.紫色11.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是( B )4-175A.殿试B.笔试C.面试D.察举12.诞生礼的最后一道仪式是( C )4-205A.满月礼B.百岁礼C.周岁礼D.成年礼13.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是在( D )4-171A.隋炀帝时期B.汉武帝时期C.隋文帝时期D.汉文帝时期14.“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歌创作中的是( A )5-277A.《诗经》B.《离骚》C.《诗品》D.《乐》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出了情与景通,天然淡泊的美妙境界。

2007-201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打印版)

2007-2012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打印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A.大兴水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E.语言文字政策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A.豫西B.楚西C.晋南D.鲁西E.越北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元宵B.米饭C.月饼D.馒头E.粥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传统32.名家33.永嘉之乱34.七巧板35.郡县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2012年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88分卷)选择:1、随着家天下的到来,尧舜时期的那种奔向文明的方式突然中断了,变成了什么?杀伐征服2、什么时期有了12贤臣?舜3、商鞅认为小农穷,出现三个特点,下面哪个是?勇敢4、独尊儒术以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外法内儒5、新儒学的开山祖师是?熊十力6、各个民族完成融合形成中华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周7、对分封制说法错误的是?不利于周初的社会稳定8、郭店简记载的是哪位思想家的内容?儒家9、大蒐礼什么时候举行比较频繁?战前10、儒学改造社会不成功的原因是?过于理想化11、下列不属于周礼的是?国礼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13、西汉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检察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民族制度15、记载周代礼乐文明的典籍是?周礼16、性善论是谁提出的?孟子17、君子和小人各有两重含义,周代以来,小人指的是什么?不在位者18、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丧礼19、关于教化论说法错误的是?对民众要求很高20、下面不属于孟子四端学说观点的是?智慧之心21、维持中国封建关系的基础是?血缘22、新儒学的开山祖师是谁?熊十力23、下面不属于孔子言论的是?人之初性本善24、周选择在洛阳建立精神首都的原因是?文明发达25、欧洲艺术上的巴洛风格是受谁要的影响?美洲26、分封制下的军民关系是?军民同体的关系27、关于墨家学派说法错误的是?是一个松散的联合28、关于中国的封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利益关系29、黄老之学产生于?齐30、宋代枢密使分走的相权是?兵权判断题1、洛杉矶伦理学会说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伦理学的黄金律。

是2、中国家庭从婚姻缔结到家庭的和睦成为培养一个人的最初摇篮。

是3、教化论最早的发源于小邦国的政治现实。

是4、墨家的学说是站在小百姓的角度,向在位者说话的。

是5、商朝时也有礼乐活动,但不可称为礼乐文明。

是6、周代每次乡饮酒礼结束时演奏的打击乐是为了庆祝礼仪的结束。

2012年4月8日自考中国文化概论

2012年4月8日自考中国文化概论

1.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

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中国画的特点⑴追求神似,注重意境⑵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⑶与诗、书、印密切配合3. 什么叫避违?通过汉字进行避讳的方式: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

方式有⑴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⑵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字、近义字代替讳字⑶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用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4.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一个家庭成员不同的人生阶段举行的仪礼,一般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5.一条鞭法: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

那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

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6.什伍里甲制: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组织形式。

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

他们负责管理治安,一旦有可以情况要及时上报,什伍里甲由此发展而来。

7.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它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8.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指的是什么?答:(1)源于齐鲁的儒学文化。

(2)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

(3)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

后经汇集融合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9.简述群体饮食活动的重要内容;10.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

其特点是: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之间的协调;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总结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大题和难题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般若学B.涅盘学C.禅宗D.密宗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B.地缘C.亲亲D.同门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5."以物比德"属于( )A.整体思维B.伦理思维C.辨证思维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4个B.25个C.26个D.27个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炎帝B.黄帝C.仓颉D.孔子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说文解字》B."书同文"C."文字神赐"D."圣人造字"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A.佛B.上帝C.超自然神D.天地神祗E.祖先神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A.孝廉B.茂才C.秀才D.贤良方正文学E.探花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宗族祭祀C.军事讨伐D.宗法体系E.家族血缘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A.三月三B.七月七C.春节D.清明E.端午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A."天人合一"B."天人感应"C."天人交胜"D."天人之分"E."重天轻人"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A.生B.旦C.净D.末E.丑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A.健舞B.软舞C.字舞D.花舞E.马舞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 )A.诗言志B.尚意追求C.中和之美D.尊崇自然E.乐以教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2.《神灭论》3.本草之学4.中体西用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般若学B.涅盘学C.禅宗D.密宗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B.地缘C.亲亲D.同门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5."以物比德"属于( )A.整体思维B.伦理思维C.辨证思维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4个B.25个C.26个D.27个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炎帝B.黄帝C.仓颉D.孔子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说文解字》B."书同文"C."文字神赐"D."圣人造字"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A.佛B.上帝C.超自然神D.天地神祗E.祖先神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A.孝廉B.茂才C.秀才D.贤良方正文学E.探花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宗族祭祀C.军事讨伐D.宗法体系E.家族血缘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A.三月三B.七月七C.春节D.清明E.端午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A."天人合一"B."天人感应"C."天人交胜"D."天人之分"E."重天轻人"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A.生B.旦C.净D.末E.丑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A.健舞B.软舞C.字舞D.花舞E.马舞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 )A.诗言志B.尚意追求C.中和之美D.尊崇自然E.乐以教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2.《神灭论》3.本草之学4.中体西用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2.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3.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1000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C3.A4.B5.D6.C7.A8.A9.C 1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CDE 2.ABD 3.BC4.ABCDE5.ACDE6.ABCE7.AB8.BCD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2.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

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

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

范缜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3.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

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著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4.这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潮。

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

"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这是它的失误。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2.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立法指导;二是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3.(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

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

(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

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

(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的开始。

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三是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

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

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

主要的观念有:(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如《诗经》。

(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

(3)乐以教化。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

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

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B.东周C.汉朝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A.黄帝B.高车部C.鲁班D.伏羲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B.战国C.秦朝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B.20个C.16个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B.吴稚晖C.鲁迅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现在( )A.土地的开垦B.水利的兴修C.运河的开凿D.沙漠的治理17.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A.丞相B.太尉C.尚书D.御史大夫18.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 )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C.南方的开发与新的经济文化区的出现D.三教鼎立互相激荡19.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著作有( )A.《针炙甲乙经》B.《千金要方》C.《千金翼方》D.《伤寒杂病论》2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21.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有( )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唯一性2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A.仁爱孝梯B.谦和礼让C.重义轻利D.真诚有信23.下列哪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A.北方话B.南方话C.客家话D.吴语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A.识字教学B.写字教学C.句子训练D.作文训练25.下列选项中,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 )A.对联B.字谜C.预言D.姓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广义文化27.新石器时代28.摊丁入亩29.宗法制30.语言崇拜四、判断改错题(本大共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