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美术鉴赏《2.5审美自律》

教学设计-美术鉴赏《2.5审美自律》

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五课《审美自律》(美术鉴赏湘教版)一、教材及教学分析:1.使用教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2.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3.教材处理: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美术风格和形式演变的规律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只有粗略的了解。

2.学习能力:高中学生具备自主研究、鉴赏的能力。

3.学习态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在,高中学生一般对中国古代绘画都没什么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作品的新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格和形式的发展规律。

2.能力目标: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形式之美的。

3.情感目标:感受国画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1.本课时依照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过程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

2.教学手段上,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的过程中,用比较式鉴赏法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来把握教材内容。

运用多媒体影像结合美术作品分析,更能吸引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以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为讲解重点,突破教学重点。

4.以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部分作品及蔡国强的《故乡》突破教学难点。

5.通过让学生尝试融入中国水墨元素的设计,来达成情感目标。

五、教具准备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六、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美术风格发展的规律和艺术家对自我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难点:中国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七、教学流程(应体现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播放周杰伦的《兰亭序》歌曲活动一、填字游戏将《兰亭序》三段局部中的两个“之”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创设情境,为导入环节作铺垫字以相同大小裁切下来,请三位学生尝试将它们各自贴回原来的位置上。

并提问:为什么《兰亭序》中20几处的“之”字,字体字形都不同?如果将它们的位置进行互换,会影响整篇布局与审美和谐吗?二、导入新课展示《兰亭序》局部内容。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五课 审美自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五课 审美自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及含义;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了解19世纪西方艺术的几个代表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了解甚少,农村中学的孩子对西方艺术的几个代表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几乎不知道。

3重点难点
审美自律含义的理解;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请同学们阅读P37的第一段文字,找出“以前的美术创作风格与现当代美术创作风格”的有何区别?
以前的美术:
美术被依附于一定的实用功能,美术家被赋予不同的任务,他的创造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现实需要。

现代的美术:
美术家在作品创作中发现自己的乐趣,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便成为他们主动追求的目标。

这些“美术风格”的变化即类似于“审美自律”
“审美自律”的含义:。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审美自律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审美自律

之感。
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画家和卓有建树的 VS 山水画理论家。他的理论成就见于其子郭
《 早
思辑录的《林泉高致》一书。特别重要的
春 图
是,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取景的三种形

式:“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 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
郭 熙 (
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把理论成

功地运用到自身的山水画创作上。
《珊瑚笔架图》是米芾唯一传世的绘 画作品,附于《珊瑚帖》之后。《珊瑚 帖》是米芾的一幅行书作品,其后附有 《复官帖》,因此又名《珊瑚复官二 帖》。
珊瑚笔架图 纸本 米芾(北宋)
审美自律—宋
山水画:
《早春图》是宋代郭熙的代表作之一山
水灵秀,构图幽奇,变化多端,既有“春
山淡冶而如笑”之姿,又给人“可游可居”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北宋)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
审美自律—宋
《潇湘奇观图》纸本 米友仁(南宋)
恰恰就在北宋中期,许多修养高的文人、官员,他们有着琴棋书画的底蕴,凭着自己 的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这将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看南宋画 家米友仁创作的《潇湘奇观图》。
审美自律—宋
审美自律—宋
思考:
他们作画用笔用墨 与郭熙、米氏云山 又有什么不同?
--- 破 墨 --- 水 墨 写 意 --- 泼 墨 。 强 调 笔墨趣味与个性表 现。
VS
《 早 春 图 》 郭 熙 ( 北 宋 )
贰 文人画特点
审美自律
文人画的特点:
画面构成:结合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
《 秋
创作手法:强调笔墨趣味。

二宗,将采用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采 用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

高中美术第二单元 第5课 《审美自律》

高中美术第二单元 第5课 《审美自律》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总结了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 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 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 视平线上。
第五课 审美自律
这种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 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 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 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和美术 的风格发展及演变有着自己的 内在规律,不受外界社会因素 的干扰。我们称之为“审美自 律”。
当时王羲之邀请了41位名士,作诗37
首,有人提议将诗汇编成集《兰亭集》,
众人又推王羲之为诗集写一篇序,这就是
这件书法作品被后人尊为“天下第一 行书”,兰亭的“曲水流觞”也因此最为 著 名 。
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书法家 的审美观念无意中从实用向个人兴趣的需要发 展,而在绘画领域又是不是有相同的境地呢?
从东晋到北宋的大约600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古代绘画呈现出发展成熟的局面,出现人 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分类,中国山水画在 北宋逐渐走向高峰。 北宋郭熙的《早春图》就是在此之前的 中国山水画忠实客观地描写自然,追求形似 的代表之一。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
保罗· 塞尚 《静物》
文森特· 梵高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 崇拜物...在他眼里, 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 朵,而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 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 火的写照。正如凡高 自己所说:这是爱的 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 的热爱。
北宋 郭熙《早春图》

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案例.docx

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案例.docx

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自律现象和个人风格的出现。

(2)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

(3)欧洲19世纪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创作观念和风格特征。

这节课主要选取前面两块内容讲解鉴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和形式的发展逻辑,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形式之美的;2.了解中国的书法和文人画的主要观念和基本的发展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四、教学设计鉴于简单的绘画鉴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我尝试把一些新的元素融入课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导入的时候,用比较新颖的时装秀视频,展示不合乎寻常的服装设计,新鲜而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审美自律的概念。

五、教具:多媒体、媒体播放工具六、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引出课题(5分钟)时装秀视频欣赏,通过现代不合乎寻常的时装秀引出课题。

用视频的方式导入,可以调度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述:大家所看到的是属于美术领域的时装秀,同学们喜欢这样的服装吗?怎么理解这种设计?(2)学生觉得比较新奇,情绪也比较高昂,争先回答。

学生一:喜欢,有个性,特别。

这样设计很新颖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学生二:不喜欢,没法穿,像外星人。

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

教师总结:服装设计师大胆的表现着自己的创意,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个性化的表达,不受外界社会的干扰。

这种个性化的表达及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表现方法,我们称之为“审美自律”。

2.体验与观察(15分钟)教师:“审美自律”其实很早就出现在美术作品中,当然具体追溯到什么年代也无从考证。

我们现在就联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具体了解什么是“审美自律”。

我们知道美术依附于一定的实用功能存在。

随着历史的发展,美术家在作品中发现了自己的乐趣,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成为他们主要追求的目标。

2-5暖 审美自律全-ppt课件 - 副本

2-5暖  审美自律全-ppt课件 - 副本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第五课
审美自律
2009年2月
一、什么是审美自律?
(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同,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就有差异)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导学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 对 个人风 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 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搜尽奇峰打草稿 ( 明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视频了解石涛
活动建议
选择你感兴趣的中国某个历史时期,从中选二至三 幅相似题材的美术作品,尝试从表现手法、章法布局 等方面来进行比较,并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 的内在联系。
外国部分
第五课 审美自律 肖像 ( 法国 )1808 安格尔 新古典主义
第五课 审美自律
荷拉丝兄弟的宣誓 ( 法国 )1784 达维特
第五课 审美自律
自由引人民 ( 法国 )1830 德拉克洛瓦
第五课 审美自律
作品 作者 风格流派 流派特点
荷拉丝兄弟的宣誓
达维特
新古典主义
1.力求恢复古典主义(古希腊、 古罗马)的传统,受理性主义美 学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第五课 审美自律
墨梅图 ( 元 )王冕
1、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 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 2、没骨画法 3、折枝法构图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狂草+泼墨大写意 展现徐渭--孤傲自赏, 又郁郁寡欢的性格
墨葡萄图 ( 明 )徐渭
第五课 审美自律
( 清 )朱耷 白 眼 向 人
视频了解朱耷
第五课 审美自律
拖泥带水皴
鬼 脸 石

第五课 审美自律-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五课 审美自律-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五课审美自律-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审美自律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审美自律;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水平;3.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去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审美自律1.1 什么是审美自律审美自律是指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鉴赏能力,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艺术作品所左右。

1.2 为什么要有审美自律审美自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避免盲从和被动接受,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不公平评价。

2. 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2.1 教学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感、审美和创造的素养。

2.2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示范、引导、启发、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互评等方式互动式教学;•遵循“观察-分析-评价”的教学模式。

2.3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熟练掌握不同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培养分类、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学会用合适的词汇和描述方式评论艺术作品。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审美自律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2. 学习和实践(75分钟)•分别以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艺术类型为例,教授不同艺术语言;•使用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分析、评价;•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词汇描述艺术作品,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作品。

3. 总结(15分钟)•汇总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四、教学评估1. 测验评估•开课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了解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基础程度;•课后进行测验,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实践评估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不同的艺术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实践,其中实践环节带给学生了很好的学习体验。

但是整个教学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引入更多互动环节,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课堂效果。

高中美术_第五课 审美自律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美术_第五课 审美自律教学课件设计
早春图(北宋)郭熙
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产生了巨大变化。
北宋中期,不是职业化家,但有很高文化修养 的文人、官员成为美术的参与者,凭着自己的 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他 们的出现,使美术标准和趣味发生变化。
这对绘画有什么影响呢?
米友仁(南宋)《潇湘奇观图》
画烟山峦水飘多渺用,水树墨影点迷染,离不,拘淋形漓色尽勾致皴,生动有趣
我们要从 文化角度 分析和理解美 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尊重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谢谢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第五课 审美自律
第一课时
曹全碑(东汉) 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
礼器碑(东汉)记述了鲁相修饰孔庙、造加孔庙礼器等的功绩。
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术其实总是依附于一 定的实用功能而存在的。美术家被赋予这 样或者那样的任务,美术作品的创作也是 为了满足不同的现实需要。
艺术家通常只能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 体现自己的个人特色。
早春图(北宋)郭熙
宫廷御用画家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清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 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 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 之色有明有晦。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境界,塑造的是 “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
在笔墨运用、 构图章法及 表达意图有 何不同?
对比与总结
《早春图》
《潇湘奇观图》
作者 (身份) 绘画目的
服务对象
郭熙(北宋)
宫廷画家
米友仁(南宋)
有艺术修养的文人

美术鉴赏_第二单元_第五课审美自律_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_第二单元_第五课审美自律_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

《兰亭序》魏晋时期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司徒谢安、孙绰、名理精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

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手稿共28行,324字,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

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

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故宫博物院藏,素称“神龙本”。

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

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

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

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

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提出要求: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3.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五课审美自律 (2)

第五课审美自律 (2)
讴歌人民为自由和权利而战
小 提 琴 家 帕 格 尼 尼 ( 法 ) 安 格 尔
莫奈《日出•印象》
雷诺阿《阳台上的两个人》
题 材: 选取自然界的景物、人物、静物等,范围较广。
场 地: 以户外写生为主,也有一些室内写生的。
色 彩: 认为物体在光的作用下有丰富、明确、复杂多变的色彩关系, 以近乎虔诚的敏感力求捕捉瞬间即逝的动人效果。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三、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和想象
活动建议:
右下图是透纳在1838年所画的《海盗船》 右上图是莫奈1872年作《日出·印象》时所依据的勒阿弗尔日出景象 请同学们在课后的鉴赏中能够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审 美 自 律
斧 劈 皴
云 头 皴
荷 叶 皴
折 带 皴
钉 头 皴
刮 铁 皴
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第五课 审美自律
--- 西方油画风格的变化与发展










莫奈《日出•印象》



















莫 奈
打 伞 的 女 人Fra bibliotek高 第一步马 奈
吹 笛 子 的 少 年
新古典主义:
达维特(法):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 (法) 自由引导人民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自由引导人民》
作者 风格流派 流派特点
题材 构图 场景 色彩 笔触 思想性
达维特
德拉克洛瓦
新古典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 象 主 义
凡 高 《 向 日 葵 》
莫奈《日出•印象》 雷 诺 阿 《 阳 台 上 的 两 个 人 》
塞 尚 《 静 物 》
莫奈《日出•印象》
题 场 色 笔 地: 以户外写生为主,也有一些室内写生的。
雷诺阿《阳台上的两个人》
材: 选取自然界的景物、人物、静物等,范围较广。
彩: 认为物体在光的作用下有丰富、明确、复杂多变的色彩关系, 以近乎虔诚的敏感力求捕捉瞬间即逝的动人效果。 触: 改变了过去层层涂色的习惯,直接作画,灵活快速。
兰花图 元 郑思肖
郑燮的画貌似随意挥洒, 实则功力深厚。他在一幅 《墨竹图》上题款:“衙 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 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不 单是单纯的竹画,而是画 家通过画竹,来抒发自己 的生活态度和爱憎态度。 此幅《峭石新篁图》是应 朋友之邀所作,从画家的 自题中可以看出:“两竿 修竹入云根,下有峰峦石 势尊。甘雨和风三四月, 满庭篁篠是儿孙。刘翁年 学老长兄正画,板桥郑 燮。”

二是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不 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 作品进行比较。 从作品的内容、 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等方面进行 。
米友仁(南宋) 《潇湘奇观图》
早 春 图
郭 熙 宋
此图为郭氏传 世名作,通过山间雾 霭浮动及旭阳照射的 气候描绘,细致而生 动地画出严冬刚刚过 去,春天悄然降临的 微妙变化,从中传达 出欢慰喜悦的感情。 本图虽仍是全景式结 构,但构图中高远、 平远、深远兼具,活 泼而有变化,笔墨细 腻而简括更富于表现 力。
4、重格律,追求细节的真实历史的精确性 。 4、敢于运用夸张、象征的手法,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 。 题材 构图 场景 色彩 笔触 思想性 古罗马早期历史故事 戏剧式构图 室内 朴素而强烈 轮廓线描摹精细,笔触细腻 表明画家投身大革命决心 1830年的革命行动 稳定的三角形 室外 灿烂而响亮 粗放、旋动 讴歌人民为自由和权利而战
潇湘奇观图
北 宋 米友仁
宋代山水画中最具创造性的画法是米芾、米友仁父子 所创造的“米氏云山” 。借鉴董源的山水画法,以水墨 挥洒点染表现他对江南山水的印象和感受。米友仁画山 水亦“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 。 这种 不求形似而求神韵的画法,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树立了 楷模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
达维特
(法国)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法)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作者 达维特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风格流派
流派特点
新古典主义
1、力求复古(古希腊、罗马)。 2、受理性主义美学观支持 3、传达正义、荣誉和爱国等道德观念。
浪漫主义
1、时代性,体现人民的愿望和理想 。 2、重感性。体现个人情感。 3、对正义和幸福未来的向往。
活动:
根据右边的图和 你所学的知识,谈 谈你对中国文人画 的认识。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中国文人画在中国美术 史上的地位极高,它不 仅仅是形式美,而且在 这种形式结构中传达出 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
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国画家 齐白石,就非常推崇文人 画这一风格流派,并从中 汲取了许多营养。 对近现代中国画画家影响 极大,使得近现代中国画 艺术能够很好地继承并发 展创新。
什么是文人画?
文人画兴起于北宋中期,苏轼最早提到“文人画”这一概念,其 意思是指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风格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 主要特点是主张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 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为什么会出现文人画?

一是因为文人不满于自身的现状,借助一种独特的画种来抒发 自己对社会,对人,对物,对前途,对理想的一种不满的情绪。 这一情况的文人主要有赵孟兆页和朱耷等。 二是文人们认为自身的清高、淡泊名利的精神必须要用一种特 殊的方法与其他的画种区分出来,因此,文人画应运而生。文 人画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画体的发展,更是文人们抒发自身情感 见解方式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
5、审美自律
①参考教材37页的思考与交流,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 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兰亭序
审美自律

一是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 人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 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 于公众的审美品位;
艺术追求: 反对陈旧俗套、矫揉造作的绘画方式,无拘束地表现画家个人 情趣,希望凝固的是“瞬间的永恒”。
你认为印象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引起观众的震怒和批评家的指责?
《云》
莫奈(法)
题材的变化
拾穗者 米勒 法国
a:谈一谈这几幅 作品与其他风格作 品的区别。
b.分析作品中,画 家通过笔触、造型、 色彩所表现出的情 感。吗?
画家眼中的梅、兰、竹、菊,不再是单纯 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 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 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 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 菊, 凌霜而荣,孤标傲骨; 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 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
服务对象 皇帝、大臣
《早春图》是供皇帝消遣观赏 的,《潇湘奇观图》是画家对 潇湘的真切感受和表现。 这种个性化的表达及不受外界 因素干扰的表现方法,我们称 之为“审美自律”.
这两幅作品在艺术形式上有何变化?
南宋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逐渐形成中国文人画诗、 书、画、印相结合的 特征。
元 赵 孟 頫 《 鹊 华 秋 色 图 》
只 流 清 气 满 乾 坤

不 要 人 夸 好 颜 色 ,
个 个 花 开 淡 墨 痕 。
吾 家 洗 砚 池 头 树 ,
宁可枝头抱香死, 不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擅长画兰,而且他画的 兰花是连根带叶俱飘于空中,象 征着宋亡之后无所依傍的思想感 情,现在想来他的诗也是表明自 己的意志的,要保持自己的民族 气节,宁死不肯屈服。
自学课文,思考理解 (1)作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2)作品是供谁欣赏的? (3)作品创作的目的?
米友仁(南宋) 《潇湘奇观图》
《早春图》 《潇湘奇观图》 作者
郭熙(北宋) 米友仁(南宋) 有感而作,真切的 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是为了赚钱或是 取悦别人而作 自己、普通人等
供皇帝政务 绘画目的 之余消遣观赏
鹊华秋色图

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
5、审美自律——19世纪欧洲绘画
审美自律:
● 艺术风格发展逻辑 ● 艺术家个人对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新 古 典 主 义
达 维 特 《 马 拉 之 死 》
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
安 格 尔 《 浴 女 》
安格尔《大宫女》
浪 漫 主 义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阿拉伯幻想曲》 戈 雅 《 1808 5 3 年 月 日 的 枪 杀 》

文人画的特点

在画中题词成了区别文人画与别派画风的惯用手法之一。 为了区分自己与别派画家所作的绘画不同,文人们在自己 的画中会加进一些自己的题词,或是自己作的诗词,或是 一些对生活、对理想的感言。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 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 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 子的化身。

梅、兰、竹、菊 文人画中的“四君子”:
墨梅
王冕

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 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 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 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 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 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 认喜写“野梅”,不作 “官梅”,以蔑视当时那 些“峨冠腐儒”。晚年他 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 “梅花屋”,种粟养鱼, 以清贫生活了其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