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医特色护理操作技能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首先是中医按摩,它是中医护理的基础技术之一、中医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揉、按、捏等手段,刺激人体穴位、经络、肌肉等,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常用的中医按摩手法有推拿、按摩、拨痹、扣痛和抠耳朵等。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的排毒,减轻疲劳,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接下来是针灸,它是中医护理的特殊技术之一、针灸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具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根据疾病的不同,中医护理人员会运用不同的针灸方法,如经络穴位针刺、耳针、手针、灸、拔罐等。

此外,中药熏洗也是中医护理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剂进行熏蒸,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或呼吸道吸收,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熏洗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通经脉,散寒祛湿,治疗一些皮肤病、风湿病等。

中医护理人员通常将中药熏洗应用于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如足三里、风池、关元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外,中医护理还包括中药熏蒸、中医贴敷、中药煎服等。

中药熏蒸是指将中药煎剂蒸发后熏蒸患者,起到清热解毒、散寒祛湿、祛除恶臭等作用。

中医贴敷是将中药煎剂或粉末敷于患者的相应部位,起到调理气血、祛湿热、止痛等作用。

中药煎服则是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以起到治疗或调理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按摩、针灸、中药熏洗、中药熏蒸、中医贴敷以及中药煎服等。

这些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刺激人体穴位、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医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1、穴位贴敷:根据不同疾病,选用相应的穴位贴敷,如膻中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能够起到舒筋活络、散寒止痛、祛湿排毒等作用。

操作时,先擦拭穴位,再在穴位周围敷上药膏、热敷贴或艾叶等,定时更换。

2、拔罐:将空杯子放置在特定穴位上,借助气压的力量使皮肤和肌肉组织被吸入杯中,再用推拿或按摩等手法,以达到解毒、祛痰、活血、行气等功效。

3、刮痧:用刮痧板或以手指代替,按照穴位、经络的走向,以相应的手法刮动,解除疲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4、按摩:可以通过手法推、拿、捏、揉、挤等,在患者的穴位、经络上施加力量,以调节身体机能、改善血气循环、调整脏腑功能等。

5、艾灸:先将艾叶烧烤热,然后放在患者身体的特定穴位上,定时更换。

通过热刺激,调节脏腑气血、温煦筋骨、祛除湿气等。

6、针灸:在定位准确、穴位清楚的前提下,将针灸针插入特定穴位适当的深度和方向,以达到调整气血、解除疼痛、美容养生等目的。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养生和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

1.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来调理人体,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疲劳,以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

常见的推拿按摩包括经络推拿、穴位推拿等。

例如,采用太冲穴按摩可以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2.刮痧拔罐:刮痧和拔罐是中医常用的排毒技术,可以通过刮痧板在皮肤上刮出红色瘀斑,或者通过用火加热罐子,使罐子吸附皮肤形成负压,以排除体内湿热、寒湿等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和拔罐适用于感冒、肌肉酸痛、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

3.精油推拿:精油推拿是将具有特定功效的精油与推拿按摩技法相结合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

常见的精油包括薰衣草、迷迭香等。

精油推拿可以通过精油的香气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达到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的效果。

4.热敷:热敷是一种利用热量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的中医护理技术。

常用的热敷方法包括热水袋、热毛巾等。

热敷适用于肌肉酸痛、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6.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调理身体的方法,通过刺激穴位,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康复和保健。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采用针刺、艾灸等。

针灸适用于疼痛、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7.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通过炖煮中药,将中药的药性气味传递到人体,达到调理人体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熏蒸方法包括中药熏蒸盆、中药熏蒸袋等。

中药熏蒸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的治疗。

总之,中医护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康复和养生方法,其操作应用广泛。

以上介绍的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涵盖了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精油推拿、热敷、足底按摩、针灸和中药熏蒸等多种方法,以帮助人们解决健康问题,提升全身的健康水平。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施灸部位,保暖
遵医嘱选取施灸腧穴 及施灸方法
二、操作方法
艾条灸操作流程
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 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 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 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 肤红晕
施灸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 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 或毁坏衣物
彻底熄灭艾条,清洁 局部皮肤
概述 内容2 内容3 •艾灸法是用艾绒加药末做成的艾 柱、艾条,在穴位或选定部位熏灸, 借用其热力和药物的作用,以温通 经络,调和气血,散寒祛湿,达到 防治保健康复疾病一种方法。
一、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及 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虚寒 性吐泻、腹痛,腰背四肢风寒 湿痹痛、月经不调、胎位不正 、强壮保健等。
第二节
皮肤针法
概述 内容2 内容3 •皮肤针法是用皮肤针来叩刺人体 一定部位或穴位,通过皮部激发调 节脏腑经络功能,以防治疾病的一 种治疗方法。
皮肤针的结构
•皮肤针,又名“七星针”、“梅花 针”,是用5~7枚不锈钢针排列成梅花 或七星形状固定在针杆头端而成的专门 针具。
一、适应范围
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床 各种病症如近视、中经络、头 痛、失眠、健忘、腰痛、斑秃 、脱发等均可应用。
二、操作方法
艾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之分,艾炷 灸又分为直接灸或间接灸两种。 (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捏成上尖底 平呈宝塔状,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 施灸的一种操作技术,分为直接灸或 间接灸两种。
二、操作方法
1.直接灸 在施灸部位涂少量的凡士林,将艾柱 直接置于施灸部位的皮肤上施灸,当 艾炷燃剩至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时, 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柱,更换新柱 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为了加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性,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中医医院内各个科室的护理操作人员,包括护士、护理员等。

3.护理操作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获得相关证书。

二、操作规程1.患者接触1.1护理操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位,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1.2护理操作人员要注意仪容仪表,保持清洁衣着,佩戴相应的工作证。

1.3护理操作人员的手部必须保持清洁,需进行常规的手部消毒。

2.患者体格检查2.1护理操作人员在进行患者体格检查时,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遵守医疗保密法规定,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保密。

2.2护理操作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记录相应的体征数据,并及时报告医生。

3.输液操作3.1护理操作人员在进行输液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输液医嘱,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输液液体。

3.2护理操作人员在输液操作过程中,需按照常规操作程序进行,如消毒针头、挂瓶等,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3.3输液操作完成后,护理操作人员需及时记录输液量和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4.注射操作4.1护理操作人员在进行注射操作时,需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注射药物,如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

4.2护理操作人员需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如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针头深度和注射速度。

4.3注射操作完成后,护理操作人员需及时记录注射药物的剂量和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5.中医疗法操作5.1护理操作人员在进行中医疗法操作前,需获得相应的中医学或中医护理技术培训证书。

5.2护理操作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中医疗法操作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煎服等。

5.3中医疗法操作过程中,护理操作人员需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终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三、安全措施1.操作前,护理操作人员需了解操作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目录技术1 耳针法 (1)技术2 艾条灸 (5)技术3 拔罐法 (8)技术4 穴位按摩法 (11)技术5 刮痧法 (14)技术6 湿敷法 (17)技术7 涂药法 (19)技术8 熏洗法 (22)技术1 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八项护理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

按摩是通过手法刺激穴位,调动气血运行,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应练习基本的按摩技法,熟悉穴位的位置和刺激方法。

2.手法要轻柔、细腻,力度适中,以不引起疼痛感为宜。

3.穴位按摩时要维持手部温暖,避免出现手冷的情况,同时要注意穴位的清洁卫生。

二、拔火罐拔火罐是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促进气血运行,排除病邪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熟悉拔火罐的方法和手法,避免对皮肤造成创伤或过度疼痛。

2.要注意罐内气压的调节,保持适当的吸附力,避免罐与皮肤脱落或过度吸附对皮肤造成伤害。

3.拔火罐后,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和护理,防止感染和红肿。

三、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是通过贴合特定的耳穴位,刺激脑神经,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掌握耳穴位置和压迫力度,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耳穴进行贴压。

2.要用手指轻轻按压耳穴,力度适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耳部不适。

3.注意耳穴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四、刮痧刮痧是通过特殊的刮痧工具,在患者的皮肤上刮擦产生红肿和淤血,促进身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使用带有平滑表面的特殊刮痧工具,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和刺激。

2.刮痧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刮伤皮肤,同时要掌握刮痧的速度和频率。

3.刮痧后,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护理,防止感染和刺激。

五、火针火针是通过在穴位上点燃艾条,烧灼皮肤,刺激穴位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掌握火针的操作方法和燃烧的适度,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烧伤。

2.点燃后的火针要及时放置在穴位上,避免烧灼时间过长或火针烧断。

3.火针后,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护理,防止感染和烧伤。

六、艾灸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热气温热皮肤,刺激穴位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掌握艾灸的操作方法和艾条的燃烧的适度,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烫伤。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艾条炙【目的】:预防或治疗某些痹症,如头痛、心悸,温通经脉,消瘀散结,升阳举陷,回阳固悦,预防保健。

【作用原理】:用艾绒制成的艾条烧灼或熏烤体表穴位或患部,通过激发经气,加强气血运行,从而使痹阻、壅滞的经络疏通,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风湿病、外伤、瘀血、痛经、颈肩腰腿痛【禁忌症】:孕妇的小腹,腰骶部等。

【注意事项】:1、室内温度要求适中,以防感冒,施灸前根据病情及部位采取适当的方法2、施灸程序一般先上部、背部、后下部、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3、根据施灸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艾条4、施灸处一般局部红润不处理,切忌在灸后用力摩擦,若灸处出现小水泡让其自行吸收5、施灸时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及损及衣物6、对于过激、过饱、过劳、醉酒、情绪激动者不宜立即施灸【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茵纱布缸、艾条、打火机、弯盘、灭火小口瓶、酒精灯、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步骤】1、着装整齐。

2、转抄医嘱并核对。

3、携治疗单到病房核对床号、床尾卡并解释如×床×××小组你好!我是今天的当班护士×××,因为最近外感风寒,引起了胃部不适现在遵医嘱给你进行一个艾条炙,这样可以祛风散寒,缓解胃部不适的效果,请问你需要解大、大小便吗?今天艾条炙的部位在内关穴,在手上,请将手伸出来(检查局部皮肤:完好无破损)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

4、回治疗室,六步洗手法洗手,带口罩。

5、准备用物并检查:无菌纱布缸、95%酒精灯、灭火小口瓶、弯盘、打火机、艾条(治疗单、笔)推治疗车至病房。

6、对床尾卡:例如:×床的×××小姐你好,请问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好的我现在给你艾条炙,请你配合,请将手伸出来(定位:腕横纹线上三指,两肌腱中点,按压穴位)×××小姐会有像麻的感觉吗?“有”。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方法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方法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方法
1. 医嘱执行: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认真执行医嘱,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效果的达成。

2. 脉象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问题。

3. 舌诊观察:通过观察患者舌头的形状、颜色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按摩推拿:采用按压、推拿、拍打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病情。

5. 中药煎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煎制,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服用。

6.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等手段,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病情,促进身体的健康恢复。

7. 录入病历:将患者的病情记录在病历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发展、治疗方案等,方便医生进行诊疗。

8. 望诊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神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十项护理基本操作

中医十项护理基本操作

中医十项基本护理操作1.中药熏洗法目的: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禁忌症:女性月经期、孕妇禁用做浴。

护理及注意事项: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包扎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揭去敷料,完毕后换消毒敷料;5.所有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用物:清洁治疗盘、水温计、小毛巾2块、棉垫2块、纱布、持物钳、一次性中单、清洗用的盆、水壶装好药液。

2.中药湿敷目的: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护理及注意: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得不干不湿,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则药液漫流;3.药液不可过烫,防止烫伤;4.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5.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处理。

用物:清洁治疗盘、核对医嘱开的中药煎剂并倒适量于量杯中、检查水温计、有效期内灭菌弯盘放镊子2把和纱布3块、有效期内一次性中单。

3.刮痧目的:运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板、铜钱、分币等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单一方向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疏通腠理使脏腑之气通达于处,促使周身气血通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主要为夏秋之间得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症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廋、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禁用此法。

护理及注意事项: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痧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中医护士常见操作

中医护士常见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常见操作
电针疗法:
1.选择体位,取穴消毒
2.取毫针直刺或者斜刺穴位后行针令得气.
3在毫针体上接电针治疗仪输出令患者舒适电流.
4.留针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及不适并及时处理
5.20-30分钟后取针.
艾条疗法:
1.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被灸的穴位.
2.保持2-3cm 距离,使艾灸热辐射被灸穴位温热而无灼
疼.
3.根据情况可灸30-60min.
拔罐疗法:
1.选玻璃火罐数个.
2.取合适体位.用点燃酒精棉球在罐内壁绕上一周,迅速
罩在选定的部位,并留罐数分钟后取罐.
3.罐时左手扶罐,右手拇指按压火罐边缘下皮肤,使出现
空隙即可顺利取罐.
1.拟定耳穴处方寻找耳廓反应点.
2.在反应点几逆行能够针刺或点压使之有酸胀感.
3.耳穴宜交替应用每日或隔日一次.
按摩疗法:
1.明确诊断病情后采用适宜的按.揉.摩擦/推.拿.摇.
搬.旋转.取伸.弹筋,抖.搓.拍打等手法
2.宜轻重适当,使患者感到舒适为度.
针挑疗法:选好挑点消毒,持圆利针刺入挑点进行挑筋或挑提,或挑络.
敷帖疗法:将药物研细末加调和调成粘糊状或制成膏药外敷患部,用纱布或胶布固定一日一次.
三枝针点刺放血疗法:
1. 一手选择合适体位,消毒皮肤 .
2.持三枝针迅速刺入皮肤1.5-3毫米后迅速退出,另一手在针孔周围推压挤捏,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根据病情一日或隔日一次
1.将配制中药合剂投入熏蒸治疗床熏蒸产生中药蒸气 .
2.患者脱衣躺入治疗窗进行蒸疗,每次20-30分钟.
3.蒸疗时注意观察护理,避免烫伤即使处理意外,隔日一
次.
4.蒸疗后适当休息并补充水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针刺疗法 (2)一电针疗法 (2)二穴位注射 (2)三耳针疗法(耳穴埋籽) (3)四针刺护理 (3)第二章灸法 (4)一艾条灸 (4)二艾炷灸 (5)三温针灸 (5)四灯火灸 (6)第三章放血疗法 (6)第四章挑治疗法 (7)第五章拔罐疗法 (8)一拔火罐法 (9)二拔药罐法 (9)第六章发泡疗法 (10)第七章磁疗法 (11)第八章推拿疗法 (12)附:小儿推拿疗法 (14)第九章刮痧疗法 (15)第十章数码多功能治疗仪的使用 (16)第十一章换药法 (17)第十二章熏洗疗法 (20)第十三章溻渍法 (20)第十四章涂药法 (21)第十五章敷药法 (22)第十六章贴药法 (22)第十七章吹药法 (23)第十八章点眼药法 (23)第十九章药熨法 (24)第二十章导便法 (25)第二十一章坐药法 (27)第二十二章煎药法 (27)第二十三章服药法 (28)第二十四章口腔护理法 (30)一、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将亳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加强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 适应症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与痉挛、神经官能症、关节痛、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反应性精神病、小儿麻痹后遗症、针刺麻醉等。

(二)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消毒亳针、 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镊子、电针仪。

(三) 操作方法1、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

2、按毫针刺法进针。

3、针刺得气后,先将电针仪上的输出电位器调至零值,再将两根输出导线分别接于两根针的针柄或者针体上。

4、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再慢慢旋转电位器,逐渐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电流量,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5、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普通为 10~20 分钟。

6、治疗完毕,把电位器调低到零值,关闭电源,拆去输出导线。

7、按起针法退出毫针。

(四) 注意事项1、电针刺激量较大,所给电流量须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以防晕针,调节电流量时须慢慢由小到大,切勿蓦地增强,避免引起肌肉痉挛,造成弯针、折针。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其脏腑功能和病理状态。

操作时,护士应先准备好工作所需的仪器,如脉搏计或手感触器,然后选择合适的脉搏位置,如手脉、足脉、舌脉等,轻轻按压脉搏点进行触诊,判断脉搏的频率、强度、节律等情况,以了解患者身体健康状况。

2.针灸:针灸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护士在操作针灸之前应先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反应,然后选择合适的针具,如银针、针管等,准备好消毒用品,并对病人的相应穴位进行定位。

接下来,护士应用力揿压针头,然后缓慢转针,直到达到治疗效果。

3.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在人体表面推拿按摩,刺激人体穴位,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

护士操作时,首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然后使用专业的推拿按摩手法,如揉、按、推、拍等,配合适当的压力和节律进行操作,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或提高其身体健康状态。

4.中药熏蒸:中医熏蒸是指使用中药原料进行蒸熏,以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护士在操作时,首先准备好中药原料和相应的器具,如锅、锥、灯炉等,然后按照中医的要求进行配伍,将中药烧煮或燃烧,让其散发出药香,将患者身体暴露在药香中,以达到调理和治疗的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过程中,护士应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卫生原则,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护士还应辅助医生的治疗工作,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和接受度。

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不仅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护理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护理技术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中医穴位按摩中医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按压或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理气血运行,改善相关脏器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穴、涌泉穴、内关穴等。

穴位按摩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消毒双手,穴位所在的部位清洁干净。

2.手法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按摩手法,如按压、推拿、揉捏等,可以单一手法或多种手法结合使用。

3.手法操作:用指尖或掌根轻柔地按摩穴位,以适当的力度刺激穴位,按摩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注意事项:操作时要确保手法轻柔,力度适中,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等特殊人群,应视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利用中药的疗效通过外敷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中药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例如薄荷、冰片、黄连等。

2.中药炮制:将选好的中药制成药物,可以是药膏、药粉或液体。

3.外敷部位准备:清洁外敷部位,保持干净。

4.外敷操作:将中药涂抹在外敷部位,用无菌纱布或药膏贴固定,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为1-2小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注意事项:使用过敏试验,确保患者对中药没有过敏反应。

外敷部位应保持干燥,避免受寒。

三、中药泡脚中药泡脚是将中药煮熟后加入足浴盆中进行足浴的方法,通过足部的温热刺激和中药药物的渗透,调理全身气血运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中药选择: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红花等。

2.中药煎煮:将选好的中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慢火煮20-30分钟。

3.泡脚准备:准备一个干净的足浴盆,加入适量的温水,待中药煎煮后稍微降温后,将煎好的中药汤加入足浴盆中,使水的温度保持在适中。

4.泡脚操作:将双脚浸泡在足浴盆中,温度适宜时用手轻轻按摩足部,使中药汤渗透到足底,泡脚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

5.注意事项:足浴盆应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中医特色护理操作(1)

中医特色护理操作(1)

眩晕取穴

太 足 率 头 肩 风 风 百 冲 三 谷 维 井 池 府 会 里






操作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先刮百会至风府、风池至肩井、头维、率谷,
再刮足三里、太冲。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注意点
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 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 位。 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 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7天,以皮 肤上痧退为标准。 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 并休息15-20分钟。 刮痧后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刮痧的补泻手法
补法、
泻法、平补平泻法 本科常用手法为补法:刮拭按压力度小,刮 拭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能激发人体正气, 使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临床多用于年老、 体弱、久病、重病或形 体瘦弱之虚证患者
针对我们内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的特点, 我们选择了二者均有的症状:眩晕,来作为我 们科室刮痧操作对象。
中医特色护理操作介绍
内二科
内二科中医特色护理操作
中药外敷:主要用于治疗静脉炎、压疮
刮痧:主要用于缓解眩晕症状
内二科中医特色护理操作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学 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 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 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 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 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 ,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 作用。
刮痧的操作方法
有平刮、竖刮、斜刮及角刮。 平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 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竖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竖直上下进行 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斜刮 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 本法主要适用某些不能进行平、斜刮的部位。 角刮 用刮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 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1.按揉推拿:按揉推拿是指通过按压、揉捏、抓拉等手法,以改善气血运行,调整人体功能的方法。

常见的按揉推拿手法有拇指推法、揉捏法、推举法等。

它能够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功能。

2.推拿灸疗:推拿灸疗是常见的中医护理手法,通过按摩、推拿和热敷灸疗,调节经络、活络血脉的功能。

推拿灸疗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3.拔火罐:拔火罐是一种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刺激经络、活络血脉、通经活络的技术。

它能够缓解疼痛、消除湿气,促进血液循环。

拔火罐能够有效治疗因风寒湿热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如感冒、肌肉疼痛等。

4.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病症,如头痛、失眠等。

5.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气,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的方法。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祛寒湿,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它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疼痛、痛经等。

6.推背按摩:推背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按摩手法,通过按摩背部,促进经络和穴位的流通,调整脏腑功能。

推背按摩可以缓解经络阻塞,改善背部肌肉的疲劳和僵硬,对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

7.刮痧:刮痧是使用特制的刮痧板将皮肤表面的一些病理物质(如瘀血,风热等)刮下,以促进气血循环的方法。

刮痧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病症,同时也适用于改善肌肉疼痛。

8.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一种通过拉伸身体部位,纠正疾病或畸形的方法。

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减轻一些骨骼和肌肉疼痛。

牵引疗法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是中医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促进治疗和康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操作。

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一)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时间:年月日
(二)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三)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四)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五)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六)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七)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八)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创面要清洗干净。操作
要轻柔,勿损伤新肉芽组织,纱条要浸透后再 揭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4.药液现配现用,不能超过24小时,并放冰箱 保存。
2009-9
带状疱疹治疗前
带状疱疹治疗前
带状疱疹治疗后
带状疱疹治疗后
邮票贴敷法 小结
掌握邮票贴敷的作用:消炎、收敛、固皮 操作程序:清疮 贴敷 滴药
中医特色护理操作技能(一)
学习目的
掌握邮票贴敷法、耳穴埋豆的适应症 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课程结构
讲述邮票贴敷法、耳穴埋豆 目的、适应症
操作流程
禁忌症
注意事项
一、疱病清疮贴敷法(邮票贴敷法)
学习目标
了解邮票贴敷法的概念
掌握邮票贴敷法的适应症、作用
明确邮票贴敷法的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和换药时温度
二、 耳穴埋豆
学习目标
了解耳穴埋豆的概念
掌握耳穴埋豆的操作过程
明确耳穴埋豆的禁忌症
耳穴埋豆概念
耳穴埋豆是根据中医经络原理,刺激耳部穴位或不同反 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中医治疗方法。
用物准备
治疗盘、镊子、探针、75%酒精棉球、耳豆
操作程序
5.贴豆 ---准确、牢固 6.按揉 ---定时、力度适中,2-3次/日 1-2分钟/次
7.保留3-7天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
例:常用于治疗便秘的穴位
取肺、大肠、便秘点、胃、内分泌反射区
耳穴埋豆的禁忌症
1.耳部皮肤破溃、炎症 、冻伤;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注意事项
严格禁忌症
每日定时按摩
及时补豆
耳穴埋豆小结
1.选穴准确,每天按揉耳穴 2.严格掌握禁忌症
感谢聆听! 感谢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
疱病清疮贴敷法(邮票贴敷法)
概念:
按皮损面积大小,将单层纱布沾取药液后,
直接贴敷于渗出裸露的创面的一种换药法。因
操作方法类似于贴邮票,故称之为邮票贴敷法。
邮票贴敷法
作用:有消炎、收敛、固皮之功效。
适应症:
天疱疮、浸淫疮、带状疱疹等有水疱、脓疱、血疱的皮损
和局部表皮剥脱的皮损。
用物准备
的纱布块,并用药液浸湿。
8.用小镊子夹住单层纱布,平整的贴敷于暴露
的疮面上。
9.换完一侧后再换对侧,步骤同前。
操作程序
10.第二次换药时,若患处纱块干燥无感染可
直接在纱布上滴药液将其浸湿,可不再更换纱 布,边缘翘起的部分用剪刀剪除。 11.若纱布下面有脓液溢出(按压纱块有浮木 感)或附着不牢,同时伴有皮损周围红晕者, 说明有感染,应将纱布取下清洁局部皮损后, 更换新的纱布。
操作程序
12.换药次数可根据病变的情况而定,一般每 日一次,病情严重者可每日两次。
13.贴敷完成后,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皮
损严重者,使用支被架将被单与皮损分开,以 利于患处干燥,并防止摩擦。
注意事项 1.操作中,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所有物 品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操作前注意调节室温,室温以25~28℃为宜; 操作中注意给患者保暖。
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2.评估:病人当前症状、既往史;耳廓皮肤状况;女性 生育史、当前是否妊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操作程序
3.根据医嘱选穴,用探针寻找穴位 --- 耳部压痛点,探 针按压局部酸痛麻感 耳部对应部位可以找到充血变色等
异常
4.取舒适体位,严格消毒
操作程序
5.用无菌盐水浸湿的棉球将皮损处清洁干净。
必要时先行分泌物培养。 无菌剪刀沿 疱壁底部剪开,将疱壁完全清除干净,暴露出 基底部的疮面,用盐水棉球将脓液及血液清洁 干净。
操作程序
7.将纱布用无菌剪子剪成大小与皮损疮面相当
无菌换药盘2个、镊子2把、无菌纱布(邮票)、药液、手 套
清创用品:无菌镊子、剪子、纱布、棉球、换药盘、生理
盐水、注射器 隔离单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床号、病人姓名 2.评估:病人当前症状、既往史、过敏史;皮损状况;对
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操作程序 3.关闭门窗,避免冷风直吹在病人的裸露部位。 4.协助病人摆好体位,暴露换药部位(如在隐私 处须以屏风遮挡)注意保暖,下垫隔离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