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表3《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听评课记录表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小教数学2班 于跃
听评课记录表
听课人:于跃
时间:11.16
学科:语文
班级:三年级下 讲课教师:
课题:庐山的云雾 课型:
评价等级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待提高 教师
教学语言 √ 课堂提问及效果
√ 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
本节课的突出优点 在这课的教学中,她是紧紧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来展开教学的。
师
生共同学完第一自然段,明白庐山云雾的神秘后,出示自学提示:学生
体会第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通过边读
边想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庐山云雾的变化。
本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或教学建议 时间紧,没能好好的拓展。
写景的文章除了解读会加深学生的印象,会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庐山云雾的美。
希望老师今后会多注意。
板 书 呈 现
十一、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初读感知庐山云雾的特点: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千姿百态
山顶的绒帽 山腰的玉带 山谷的大海 山峰的天幕 一缕青烟 九天银河 瞬息万变 一匹白马 一座冰山
“匡庐奇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
听课人的听课体会
老师更注重对孩子感悟能力的培养,激发同学的兴趣。
而且教学方法多样性。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
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范文听课对象:三(1)班张老师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过程:一、复习巩固: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读)复习生字词。
(字的结构、部首、读音)增光添彩(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写成“小”)笼(注意读音)“返”的第4笔遮半包围结构师:课文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又美)。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吗?生:(畅所欲言)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品文的方法。
师、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解决哪些问题?生:1、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特点写明白的?2、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三、精读课文:师: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清楚的?第一小节:生: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尤其”可以看出来。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体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人们漫步山道有虚无缥缈的感觉。
(教师补充词汇:缭绕、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师:读完这一小节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仿佛自己如临其境。
师:读好这一小节,读出美。
第二小节:(千姿百态)生: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
写作顺序由上往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位置上的云雾,为什么?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分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说别的位置的云雾。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的错句进行纠正,适当补充词汇。
)(读第二小节)第三小节:(瞬息万变)生:这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一些词语,突出变化的快:“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师: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都是作者的想象,你能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吗?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好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课堂实录
《庐山的云雾》课堂实录一、课前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下课的时候老师让大家回去查查有关庐山的课外知识,现在老师想看看大家都查到了哪些知识。
谁来举手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生1:我知道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师:哦,你知道庐山在江西的九江。
其他同学有没有查到和她不同的知识?有没有除了位置之外的?生2:我查到了李白写的一首古诗师:那你能不能把这首古诗背一下呢?生2:《题西林壁》--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很好,现在我们既知道了有关庐山的文学常识又知道了庐山的地理位置,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进庐山。
二、讲授新课:师:(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生:3 庐山的云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大家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看看你们在庐山都看到了什么?生:自读课文师:同学们都读得差不多了,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在庐山都看到了什么?生1:看都了云雾师:看到了云雾,那这些云雾具体都是些什么姿态的呢?生2:白色的绒帽,一条条玉带。
师:你还看到其它姿态的云雾了吗?生2:还看到了茫茫的大海和巨大的天幕师:你们看到了不同姿态的云雾,会读书的同学不仅可以读懂文本的内容,还能够把书上的文字转换成一幅幅图画。
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这次要边读边想一想你的脑海中会形成怎样的画面。
生:读课文师:大家都读的差不多了,那么在你的脑海中有没有形成图画?生:有师:形成了几幅图画?生:4副师:形成了4幅图画,那到底是哪四幅图画呢?生1:像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师:她看到了白色绒帽,那么其他几幅图是什么呢?生2:玉带图、大海图、天幕图师:同学们看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把这四幅云雾图呈现在黑板上。
要画云雾先要画什么?生:山师:对,有了山的衬托才能更显出云雾的洁白和萦绕。
(边说边画山)谁想当当小画家把这四幅图画在黑板上?(叫黄碧月、武洋洋、顾鸿雯、周静四位同学去黑板上画图)其他同学你们有更重要的任务,你们要仔细的看课文来评评她们画的怎么样。
2023年《庐山的云雾》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庐山的云雾听课笔记实用
【庐山的云雾】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教师姓名:XXX授课学科:语文授课时间:2024年1.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互动,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过庐山,并通过引导学生提到庐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2.基础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对其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释和说明。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文本分析(30分钟)教师从情感、描写、语言等多个角度逐段分析这篇文章的特点。
教师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同段落的理解和感受,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文中的意象。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特殊句式等进行分析和解读。
4.鉴赏与评析(4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各自对《庐山的云雾》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所描绘的云雾景色对人的情感和思绪的影响,并逐句解释其中一些比喻和修辞手法的使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包括诗意、情感表达、字词运用等方面。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对文章的个人感悟,同时也鼓励学生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层意义。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提醒学生尽量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庐山的云雾》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可以与其他诗歌、散文作品进行对比。
6.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对文中的生词进行查字典、对比这篇文章与其他山水诗进行分析等。
评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庐山的云雾》展开,通过导入、基础知识讲解、文本分析、鉴赏与评析以及总结与拓展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发表意见和个人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此次听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
整节课教学内容有层次感,环环相扣,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doc
《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师:是啊,庐山的云雾千奇百怪。
它们有的像绒帽,有的像玉带,有的是大海,还有的是四蹄生风的白马。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还会像什么呢?生抢着为云雾起名:一条金蛇、一只白羊、一块飞碟、一个仙人瓶等等。
师:真能干!这些云雾多有个性呀,让我们来当小画家,把它们画下来吧!生兴致勃勃地作画,相互合作,互帮互学。
师:下面请小画家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把你笔下云雾的神奇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分小组交流后,主动上台解说。
师:光说还不过瘾,要是能把它写下来,那就妙极了。
我们来比试比试,看看谁的写话本领强。
生开始动笔写话。
思考:这则课例集读、说、画、写于一体,可谓形式多样。
首先教者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回读、悟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绪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进行了很好的口语交际活动。
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驾驭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帮助学生积极内化文本中规范的语言。
而画的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最后的写话比赛则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语言,借鉴文本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自我练习。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有效性的学习正是建立于学习形式多样性的基础之上。
作为教师,应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种种技术、组织手段,让学习者有可能利用各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辩、争论、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课例: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场雪》师:胶东半岛终于下了一场纷纷扬扬、欢快人心的大雪。
这雪美吗?生交流、发言。
(美)师:我们就应该读出这种味道来。
生读书、交流。
生1读描写雪后景色的小节。
(雪景美)师:这位小朋友把我带到了雪景的边缘。
生2继续读描写雪后景色的小节。
师:这位小朋友又把我从边缘上拉了回来,哪位小朋友能把我朝雪景里边带一带。
生3自告奋勇地读这一小节。
师:(鼓掌)谢谢你,我终于站在了这片白茫茫的雪地上,美景尽收眼底。
庐山的云雾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课前活跃课堂氛围,相互认识)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庐山的云雾很神奇。
生:庐山的云雾神秘莫测。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秀丽的庐山——此时,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身边流淌的是云雾,伸手触摸,你摸到了什么?生:云雾。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在哪儿呀?生:(陶醉地)庐山。
二、以画促读,再现美景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读读课文的第2 自然段,说说你在庐山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庐山的云雾有很多不同的姿态。
生:我看到庐山的云雾有的像帽子,有的像玉带,有的像大海,有的像天幕。
师:再来读读这一段,这一次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朗读)师:脑海中出现画面了吗?几幅画?什么样的?(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师:这么美好的画面,咱们一起合作把它们画下来吧。
画的时候要注意,要符合课文的描述。
(师在黑板上画出大山,生跃跃欲试,选择四位同学上台画)师:其他同学把你最喜欢的一幅云雾图画在纸上,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瞧,四幅美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画得怎么样?和你想象的一样吗?谁来评价他们的画?生:我觉得第一幅画和我想象的一样,云雾像个罩子一样把山顶给罩住了。
师: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做——生:笼罩。
师:你理解了“笼罩”的意思,接着评价。
生:我觉得山顶上的云雾还要画得浓厚些,因为把云雾比做“白色绒帽”,让人感觉厚厚的,暖暖的。
师:这个比喻形象又有趣,请你读读描写这幅画面的语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有感情朗读)生:第四幅图和我想的不一样,云雾不应该只遮住山顶。
师: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生迟疑)我们再读读有关的句子。
生:(读)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师:“天幕”是什么样的?生:就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幕布,上接天下连地,把一切都遮住了。
师:感悟得真好,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这天幕的巨大吗?(生有感情地朗读)师:从你们画图、评图的过程中,我知道你们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而且想象出一幅幅美丽的庐山的云雾图。
《庐山的云雾》课堂教学实录
指名读是身失声、师生评价
你们喜爱云雾的哪个特点,下面请小伴侣分组去选择你喜爱的师也想读一读
特点来读。
教师范读。
二、学习
魏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云雾〔像 白色绒帽,像玉带,像茫茫的大海,像巨大的天幕〕谁来画画这些云雾? 谁来画山头的云雾?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充满在山谷的云雾?遮挡在 山峰的云雾?指名学生上黑板画画,其余学生分组画画,师巡察。展评 学生的画。
师:画的真美,你们能依据这些画把这一自然段背出来吗?学生试 背指名背诵
2)师:云雾还有什么特点?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师:谁来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觉得云雾怎么样? 生:云雾改变速度特别快 师:你怎么知道?从哪些词语中知道它改变快?
生:瞬息万变,转瞬间,还没完全看清晰 师:谁能把再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为什么这些地方读得较慢?谁再来试试? 师:有谁能向他挑战,读得更好? 师:你能想象一下,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 庐山给云雾覆盖着,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庐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你们还情愿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学生说出〕流连 忘返 谁能读好最终一句话 齐读课文
教学过程:
指名回答:云雾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态也不同
一、导入
师:你们还能怎么来形容云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庐山的云雾》〔齐读课题〕庐山的
生:可以说像穿上了迷你裙
云雾秀丽多姿,奇妙多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像撑了一把大伞
指名回答
师:你们形容得真好,你们谁能把这一自然段读好。
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魏
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下3《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师指课题)——(生齐读课题)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谁会背?(一生背第一自然段)师:背得对不对?生(齐):对!师: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生:写庐山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师:庐山云雾的神秘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通过简洁的谈话设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然后直奔中心,把学生引领到课堂上来。
】二、精读课文,感悟“神秘”。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生读第二自然段】师: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出示)师:什么叫“千姿百态”?这儿的“千”、“百”是不是就是真的一千、一百?生:这儿的“千”、“百”不是真的一千、一百,是很多的意思。
“千姿百态”就是有很多种姿态。
师:“姿态”指的是什么?生:“姿态”就是样子。
师:“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就是说——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就是说庐山的云雾有很多种样子。
师:文中写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
生:四种。
师:那你说吧。
、生:第一种是笼罩在山头的云雾,第二种是缠绕在半山的云雾,第三种是云雾弥漫山谷,第四种是云雾遮挡着山峰。
师: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
听清楚,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把云雾比喻成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作者把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比喻成系在一条条的玉带,戴在山腰间。
我觉得写得很有趣,很美。
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也把这个句子划下来了。
一起读读。
男同学读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女同学读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师: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
3下3《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以情引路。
师: (板书:庐山) 请问你们对庐山有哪些了解?能简洁地介绍介绍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吗?生: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九江市,紧靠长江边。
生:我知道有一首古诗,题目是《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什么特点?生:庐山的瀑布非常美,非常有声势,飞流直下。
生:庐山的名胜古迹有被列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有可以凭栏远眺长江的望江亭,有千年古树三宝树,有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还有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等。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景点的图片吧!师:瞧,这就是庐山瀑布,这就是白鹿洞书院,这就是三宝树,这就是五老峰。
看来同学们对庐山已经有了不少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庐山,去欣赏庐山的云雾吧!(师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的云雾)师(指着课题):齐读——(生齐读课题)【课伊始,教师让生交流对庐山的了解,既摸清了学生对庐山的了解情况,为老师的介绍庐山作准备,同时又让学生用耳、眼、心去体会庐山的美,使得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要求,自己读读课文。
(师出示自读要求)师:谁来把要求读给大家听一听?生: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不理解的词语标上问号。
3.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师:打开书第12页,带着要求自己读读课文。
(生读,师巡视指导)师:课文读完了,老师先来检查同学们词语掌握得怎样?出示词语:师:谁会读?(师指名读,一人读一行)师: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太懂?生:“一缕轻烟”我不太懂。
师:“缕”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
出示:师: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师指名读)师:“一缕轻烟”的“缕”选哪一种解释呢?生(齐):3师:那我们还可以说“一缕”什么呢?生:一缕幽香生:一缕麻生:一缕头发生:一缕炊烟师:还有不懂的词语吗?生:“四蹄生风”是什么意思?师:谁知道?生:“四蹄生风”就是形容跑的速度非常快,四只脚下好像生了风似的。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记录范文听课对象:三(6)班??李音老师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过程:一、复习巩固: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读)复习生字词。
(字的结构、部首、读音)增? ?? ?光? ?? ?? ? 添? ?? ?? ?? ?? ? 彩(上大下小)? ? (下半部分勿写成“小”)笼(注意读音)? ?“返”的第4笔遮??半包围结构? ?师:课文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又美)。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吗生:(畅所欲言)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品文的方法。
师、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解决哪些问题生:1、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特点写明白的? ? 2、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三、精读课文:师: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清楚的第一小节:生: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尤其”可以看出来。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体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人们漫步山道有虚无缥缈的感觉。
(教师补充词汇:缭绕、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师:读完这一小节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仿佛自己如临其境。
师:读好这一小节,读出美。
第二小节:(千姿百态)生: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
? ? 写作顺序由上往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位置上的云雾,为什么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分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说别的位置的云雾。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的错句进行纠正,适当补充词汇。
)(读第二小节)第三小节:(瞬息万变)生:这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一些词语,突出变化的快:“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师: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都是作者的想象,你能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吗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好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
(板书:庐山)认识吗?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生: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教学要有的放矢。
摸清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为介绍庐山作准备。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
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
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
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
(师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
【评:这种“聚焦”式的出示课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
(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生:我愿意联系课文理解。
师:你们是学习的主人。
——大家同意吗?生:(齐声)同意。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能读出感情来最好。
同时,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和黑板上词语的意思。
这些词语的意思一读书就懂,不要老师讲。
学生自由读书,读得很认真。
教师巡视指导,不断的给予以鼓励。
)【评:学生读书时,于老师不断地在学生中间走动,或表扬,或点拨,或纠正错读。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师:读了几遍了?生:我读了三遍。
生:我读了两遍。
师:读得很仔细。
于老师最担心的是同学们书读不好,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一位同学读,读得很流利。
)师:这两句话里面有5个生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师:读得真好。
5个生字认识了吗?(生齐声:认识。
)记住它们。
请你接着往下读。
(学生接着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让学生从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本段的词语,并让做了笔记。同时抓住了不同方位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段落,做了要领般的背诵与理解,而且让他们个性化画面的想象。但是在学生用字典等工具书方面却没有体现。
补充视点:
读中生情,自然想流露于笔下,写下《庐山的云雾》的特点的拓展之句,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另外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介绍庐山云雾的美景。
教学改进建议:
穆老师对自然段的重点要领给予了很好的把握,但对整篇文字的阅读的内在联系应该加强点。另外,在穆老师执教的本节课中,对于正处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写的相应还比较少,应该和新课标精神相适应,增加写的内容,应把作业放到课内完成。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能,教师能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及时指导点拨,引导很好。在识记“飘”和“漂”时,教师就采用此法。当出现点发差时,教师举例“汽油漂物”给予积极回应。课文内容理解时,教师从“山头、山谷”等方位法聆听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画面。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伊始采用以“旅游”为话题,自然谈话,结合幻灯庐山云雾的美景,让学生陶醉其中,从而进入氛围,引发学生能主动进入文本,感受这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学生读书活动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很到位,可以达成课文教学目标。但是写字作业时间太少,把作业时间放到了课后,有点违背新课标精神。
《庐山的云雾》课堂观察记录表3
学科
任教年段
三年级
教材版本
课题
庐山的云雾
观察视角
三、怎么学
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学生预习扎实,这从课堂开始就能听出来,教师幻灯出示词语,并指名引导:“似”和“系”多音字练习。还有字形相近同音的“飘”和“漂”的识记练习。并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诵读发现课文内容以及特点。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是的。思考课文写了庐山云雾哪些特点?让学生主动发现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的词语,并能个性化地朗读以致提出不同问题,切实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进”之功效。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教师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交流汇报,让学生总结出能概括本段词语后,进而用“庐山的云雾”作导,让他们反复在句中朗读,渲染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大量的空间思考与交流,显然课堂的有效性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