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变动的描述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不同的路径路程不同,有远有近,(但不管怎 样走,位置变动是相同的,结果都是由B到A)
。 末位置 A
为了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引入了“位移”这个新的概念
如何表示位移呢?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1)可以用由运动质点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 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位移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3)位移与物体所走的路径无关,仅与初末位置有关 (4)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m)
-2 -1 0 1 2 3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巩固并进一步思考:
请根据所学方法确定同学A的位置(间隔1米)
如果以第一排的同学B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 图示的坐标系,同学A的位置怎样描述? 同学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那么距同学B(坐标原 点)距离为?的一定是同学A吗? 从上述讨论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同学B
同学A
1.质点的位置不仅与原点 的距离有关,还与质点相 对坐标原点的方向有关。 Y (m)
如何表示这个方向呢? 2。坐标轴是规定了正方 向的,坐标正负表示质点 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 正负表示距离原点大小吗?
3 2 1
B A
还有没有别的表达方式呢?
ɑ 1
2
0
X(m)
手持式GPS定位器
发展空间:
如何定量计算位移呢?
2、坐标系能定量表示物体的位置,那么能否利用 坐标系来定量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位移)呢?
初位置
末位置
请说出图中两小车在t1到t2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和方向? 方法:先找到初末位置,画出有向 线段表示位移,再求其大小和方向 位移可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末位置的坐 标减初位置的坐标 △x = x末 – x初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设计思路:对于物体的运动现象,学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对位移的概念丝毫没有了解.本课遵循循序渐进的教案原则,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践探究──理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这一条探究之路,使学生真正理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位置的区别及矢量、标量的本质.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研究物理学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评价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学习任务分析:1.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2.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的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的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的,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 / 时间”来定义的,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路程 / 时间”的前科学意识很强,位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的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前提.要让学生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3.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对本节课物体位移的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能判断什么是位移.会在坐标系中画出位移.(2)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物理规律,物理量可按其特征分为标量和矢量.能区分物理量中的标量和矢量.会确定并计算位移.(3)体会并使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物理量.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像位移这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学生讨论、分析身边的实际现象,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得出规律.(3)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学习,尝试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运用物理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关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和喜悦.(3)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的意识.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教案准备:地球仪、北京地图图片、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即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教案流程: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教案实际来设计教案反思:1.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案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在自主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所学知识亲身探究、分析、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科学理论的乐趣,从而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2.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式课堂教案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本课学生通过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坐标来理解位置的概念,并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为主的教案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由学生搜集 GPS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活动的艰辛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更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更具有真实性.3.体现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本课设计在位置、位移等几个知识点上都应用了坐标系等数学知识,几个探究活动中选用的器材都是随手可得的,这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科版
1、路程
s
质点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2、位移
x
描述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A
1>表示: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大小:线段的长度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单位:米(m)
请画出北京到上海的位移
B
导学探究
分
汽车从A运动到B的位移?
组 研
A
B
究
-2 –1 0 1 2
34
位
移 与
汽车从B运动到A的位移?
坐
标
关
两题中的正负号的含义?
y
0
x
z
三维空间
导学探究
如图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高铁直达,乙乘飞机直达, 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三者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变 化是否相同? 答案 三者的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 是从北京到上海,初位置、末位置一样,即位置 变化相同
答案
二、路程和位移
思考: 路程能说明运动方向吗?
方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ABCD是半径为R的圆的四个顶点,一小白兔由A出发沿
圆周绕行一圈,途经ABCD四点,问: (1) 由A到B的过程,它通过的路
程和位移大小是多少?
2R
A
2R
(2) 由A到C的过程呢? D
(3) 由A到D的过程呢? (3) 由A到A的过程呢?
2R
R
B
2R
C
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 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第二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中国北斗卫星空间分布图
高一物理 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
高一物理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设计思想: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这两个概念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内容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而清晰的第一印象。
还想通过刚开始的这几节课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和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
所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解读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同时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即用数轴来表示位移轴,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不让学生知道).这样既直观又易懂。
同时让学生举例并进行讨论。
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位移教学课件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 方向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路程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运算法则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位移和路程都是过程量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P9讨论交流
B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 末位置 单位:米(m)
A
物体从A运动到B时,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 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向(箭头)线段AB表示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X /m
-2
–1
0
1
2
3
4
时刻t1=0
汽车 坐标
x1= 1m
时刻t2 =2s
汽车 坐标
x2= 4m
位移 : △x =x2 - x1 = 3m
-7 -6 -5 -4 -3 -2 -1 0 ①质点在3s 内的路程; ②质点在3s内的位移 ③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 ④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 4 内位移最大 ⑤质点在___s 2 内位移最大 ⑥质点在第___s
1 2 3 4 5 X/m L3=17m S3=-1m S3=-1m SⅢ=3m S4=-7m SⅡ=-9m
5、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 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图1-2
6、一小球从离地面3m高的地方竖直向 上抛出,几秒后落回地面,小球到最高 点时离地面的距离为8m,求:小球的位 移。 位移为3m 位移为-3m 位移大小为3m,方向为负方向 ①位移大小为3m,方向竖直向下 ②建立坐标系
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一个坐标系。
3.坐标系的分类 (1)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适用于描述物
体做 直线运动。
高速公路上 的汽车
0
x
一维直线
3.坐标系的分类 (2)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直角坐标系)适用
于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
y
2、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BC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3、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
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 物体的位移等于2π R 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 方向向东 D. 物体的路程等于2π R, 方向沿轨迹的方向
1.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1-2-1所示,分别以 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 填写以下表格。
出发点 坐标原点的位置
的坐标 以地面为原点 x1=3 m 以抛出点为原点 x1′=0 图1-2-1
最高点 落地点 的坐标 的坐标 x2=8 m x3=0 x2′=5 m x3′=-3 m
(3)一个位移可以对应多个路程,位移为零时路程
_不__一__定__为零,路程为零时位移__一__定___为零。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速度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小节测评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学目标1.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 知道位移的概念。
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
(重点)2.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重点)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难点)教学内容:一、坐标系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以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具有原点、方向和标度的坐标轴。
2.建立坐标系的目的:为了定量描述物体(质点)的以及。
3.种类:坐标系、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系练习1.描述直线运动,一般建立直线坐标系.()2.物体在某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应当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3.描述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位置,应用直线坐标系.()4.某运动员正在百米赛道上自南向北全力奔跑,为准确描述他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位置变化,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5.如图甲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图乙所示,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甲乙讨论1:坐标系建立的三要素是什么?讨论2:在坐标系中物体位置的变化与坐标原点的位置有关吗?1.建立坐标系的意义和原则(1)意义:借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2)原则: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确定物体的位置方便、简捷.2.三种坐标系的比较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坐标系空间坐标系适用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某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物体在空间内做曲线运动时建立方法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标度,就建立了直线坐标系在平面内画相互垂直的x轴与y轴,即可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一对坐标值确定在空间画三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即可组成三维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值来确定应用实例M点位置坐标:x=2m N点位置坐标:x=3m,y=4 mP点位置坐标:x=3 m,y=4 m,z=2 m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练习1在2019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被检阅的方队和战车依次从天安门前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x ,向西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 ,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装甲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 km 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 km 处.这辆装甲车最初位置坐标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 )A .3 km,2 kmB .-3 km,2 kmC .3 km ,-2 kmD .-3 km ,-2 km练习2 湖中O 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行驶3 km ,则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 .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B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C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D .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二、位移和路程1.路程物体 的长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完美版
问题思考
3.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 赛中,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英国运动员保持13年之久 的世界纪录并夺取该项目冠军。试计算其速度?
8.54m/s
刘翔完成110m栏的比赛,始终是这个速度吗?他做的是 什么运动?用这个速度描述他每次跨栏的快慢精确吗?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注 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小于平均速率,但在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数值相等 意 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大小)
在时间趋近零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所以瞬时速度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B )
A.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20km/h B.刘翔以9.4m/s的速度到达终点 C.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
1、平均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 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理解: 总位移
① 定义式:v x (比值法定义) t
总时间
②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
快慢程度。
大小:v x
③ 矢量:
t
方向:物体运动的位移方向。不一定是运动方向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乌龟爬行的很慢”,“兔子跑得很快”,那么,怎样 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运动快慢的比较
在初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路程S相同,比较时间△t的大小。 方法二:时间△t相同,比较路程S的大小。
在高中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运动快慢的比较
例:以下有三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的运动情况:
A
方向由A指向B
切记: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位移方向!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和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1.位移1)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 2)表示方法: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3)大小: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 4)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在第123个图中讲解正方向和反方向正负号例:如图1-2-9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 m 处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 .25 m 、25 mB .65 m 、25 mEFCCABC.25 m、-25 m D.65 m、-25 m在第4个图中讲解位移的方向的表述,夹角的表示。
2.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此处结合上面四个图讲解区别,在第3个图中加上坐标,讲解矢量的运算,末减初,要涉及负号。
3.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如位移,速度标量:有大小,无方向如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4.位移与路程的区别,联系1)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短,只管初末,不管中间过程,而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中间走了多少就要算多少,2)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3)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只有一个,但路程可以有无数个举例4)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其它情况都是位移<路程。
5)大小的比较,矢量-5>3速度标量-5<3 温度练习:1.如图1-2-5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1-2-5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等于21πR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3.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在无风的天气中,飞行员进行打靶训练时,对投下的炮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B.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C.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直线D.以上说法均不对5.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6. 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C.沿Ⅲ较大D.一样大7.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B.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C.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0时,质点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 m,质点在接下来的3 s内时,通过的位移是3.0 m,接着返回,经过2 s位移为-3 m,再经过2 s位移也为-3 m,在7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是(原运动方向沿坐标系正方向) ( )A.-3 m B. -1 m C. 5 m D. 2 m9.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A.第1sB.第2sC.第3sD.第4s10. 小球从高2 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 m后落到地面上停下,规定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4 m,-2 m B.3 m,-2 m C.-3 m,-2 m D.-3 m,2 m11. 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不会比路程大12. 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并又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 ( )A.400 m B.100 m C.200 m D.300 m13.利用频闪照相机给自由下落的小石块拍照来研究石块的运动情况.已知某频闪照相机每隔0.1s的时间可以自动拍照一次,且石块刚开始下落的瞬间立即启动照相机,并用刻度尺量出石块各位置到起点的距离.记录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试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石块运动的位移图象,并根据图象说明石块做什么运动?1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1)作出该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2)质点在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3)质点在第7个2s内的位移多大?15.在20XX 年广州亚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 和100 m 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 甲、x 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 甲、s 乙之间的关系是(标准体育场内侧跑道为400 m)( )A .x 甲>x 乙,s 甲<s 乙B .x 甲<x 乙,s 甲>s 乙C .x 甲>x 乙,s 甲>s 乙D .x 甲<x 乙,s 甲<s 乙 16.如图1-2-10所示,某人沿半径R =50 m 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 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 点,试求由A 到B 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图1-2-10解析: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ACB 所对应的弧长, 即路程L =43×2πR =43×2×3.14×50 m =235.5 m此人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A 指向B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x =R =1.414×50 m =70.7 m ,位移的方向由A →B ,与半径AO 的夹角为45°.答案:路程235.5 m 位移大小为70.7 m ,方向由A →B ,与半径AO 的夹角为45° 17.某人从水平地面上的A 出发,先向正东走了40 m 到达B 点,接着又向正北方向走了30 m 到达C 点,求:(1)这两个过程中人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整个过程中人的路程和位移.图1-2-11解析:(1)第一个过程中从A 到B ,位移大小为: x 1=A =40 m 方向向东第二过程中从B 到C ,位移大小为: x 2=B =30 m 方向向北 (2)整个过程中的路程s =A +=40 m +30 m =70 m 总位移大小为:x =A = = m =50 m方向:tan α=AB BC =43,α=37° 即东偏北37°.18.一支长150 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 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解析:通信员在此全程中的位移与队伍的位移相同.所以x=200 m通信员的运动情况为A→B→C由题意知:AB=300 m BC=300 m-200 m=100 m所以总路程为s=300 m+100 m=400 m.答案:200 m 400 m1.AD 2. CD 3.D 4.B 5.BC 6.D 7.BD 8.B 9.B 10.B 11.CD 12.C13.物体下落是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位置变动的概念
位置变动的概念位置变动是指一个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它是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某个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的结果。
对于这个参照物而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点会处于不同的位置,这种改变就是位置变动。
位置变动是物体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由一个位置变动到另一个位置时,我们称其为物体的运动。
位置变动是运动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起点。
在物理学中,位置变动可以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移来表示。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几何距离和方向的改变,是描述位置变动的量。
例如,一个汽车从一个位置A开往位置B,其位移就是汽车从位置A到位置B的距离和方向的改变。
位置变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位置变动呈现直线形式。
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轨迹上运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位置变动呈现曲线形式。
物体的位置变动可以通过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动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动加速度快慢的物理量。
通过运用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和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动。
位置变动可以经过不同的路径和时间发生。
例如,一个物体可以沿着直线运动,或者沿着曲线运动。
在不同的路径和时间下,位置变动的特征和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来描述和理解位置变动。
位置变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当我们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当我们开车或骑自行车时,当我们看到飞机从天空中飞过,或者当我们观察到行星在天空中移动时,都是位置变动的体现。
通过对位置变动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控制物体运动的规律,为实现各种目标提供基础。
位置变动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物理学、运动学和几何学等学科都对位置变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位置变动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教科版 物理必修一 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自学导航学习目标:1.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矢量与标量含义及二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基础填空1.坐标系(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和,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刻它的位置坐标x A= ,若它运动到B点,此刻它的位置坐标x B= 。
2.位移和路程物理学上把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称为位移。
位移只与物体的和有关,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路径无关。
位移可以用从到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没有方向。
3.矢量和标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
矢量和标量遵守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相加遵守法则;矢量相加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二章学习)。
问题思考:1.在物理学上我们怎样去精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改变呢?2.完成教材P9的“讨论交流”,总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3.矢量和标量有什么区别?自学测评1.从一深为4m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后又将水桶提升了1m,选井口为坐标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4m,1m, B.−4m,1mC.5m,0m D.−5m,1m2.下列分析中涉及研究位移的是()A.交管部门在对车辆年检中,了解汽车行程计量值B.军事演习中,指挥部通过卫星搜索确定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C.运动员王军霞在第26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女子5000m的奥运会记录D.高速公路路牌标识“上海80km”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比5m小D.−10℃比5℃的温度低互动探究问题探究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1)位移与路程可能相同吗?(2)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路程大吗?(3)同一位移对应的路程也只有一个吗?(4)两位移x1=2m、x2=−3m,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负号表示什么物理意义?达标练习1.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教案
位置变化(de)描述——位移教学设计思路:对于物体(de)运动现象,学生有着较多(de)感性认识,但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对位移(de)概念丝毫没有了解.本课遵循循序渐进(de)教学原则, 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践探究──理论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这一条探究之路, 使学生真正理解位移(de)概念,位移与位置(de)区别及矢量、标量(de)本质.本课从学生(de)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增强对科学(de)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用身边(de)物品研究物理学问题,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评价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学习任务分析:1.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de)基础.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de),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de)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de)区别,应指出: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de)大小才等于路程.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de)位置矢量(de)差值.2.矢量和标量这两类物理量(de)主要区别,就是在对位移学习(de)基础之上得出(de).学习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初步(de)认识,但对真正(de)物理思想(de)认识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de)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de)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de),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de)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de)处理问题(de)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 / 时间”来定义(de),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de)概念.而通过初中(de)学习,这种“路程/ 时间”(de)前科学意识很强,位移概念(de)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de)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de)前提.要让学生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de)概念,知道它们(de)区别.3.通过上节(de)学习,学生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de)运动有了一个明确(de)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de)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de)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de)方法,这对本节课物体位移(de)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de)铺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置、位移和路程(de)概念,知道它们(de)区别.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能判断什么是位移.会在坐标系中画出位移.(2)认识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de)运动和物理规律,物理量可按其特征分为标量和矢量.能区分物理量中(de)标量和矢量.会确定并计算位移.(3)体会并使用数学(de)方法表示物理量.通过对位移(de)学习,明确“像位移这样(de)有大小,又有方向(de)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de)更重要(de)性质将随着后面(de)学习而深入理解.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 学生亲历探究(de)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de)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学生讨论、分析身边(de)实际现象, 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 得出规律.(3)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学习,尝试运用数学(de)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运用物理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de)具体问题.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de)矢量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关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de)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de)荣誉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de)艰辛和喜悦.(3)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de)意识.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de)乐趣,并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de)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教学准备:地球仪、北京地图图片、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投影出示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路线图及赛程安排,有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对我国(de)两名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祖国(de)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2.请一名学生叙述其上学(de)路线.提问:我们如何在任意时刻都能准确地确定我在哪里我要去(de)地方在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这就涉及到我们用来描述物体运动(de)三个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de)两名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祖国(de)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通过学生(de)回答,凸现学生对位置、位移、路程认识上(de)误区,比如说学生认为路程、位移相等,位置、A 点位置由 A(x,y) 描述.质点(de)位置发生了变动,怎么描述这种变动呢注意:参考系和坐标系不是同一个东西,但他们是有联系(de).首先必须确定参考系,再在参考系上确定坐标系,只有坐标系确定了,矢量才有确切(de)含义.从而引出确定位置(de)方法步骤:首先确定参考系,然后建立坐标系,用坐标确定物体(de)位置.设问:如果物体不能看做质点,你能准确地描述它(de)位置吗(位置这个物理量只有对质点才有确切(de)含义)出示北京到上海(de)位移、路程(de)课件.2.位移位移表示质点(de)位置变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de)有向线段表示质点在这次学生进行讲评.学生总结.透过现象认清其本质.这里(de)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运用已学过(de)知识进行分析,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不要过多讲解,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de)积极性,使学运动中发生(de)位移,有向线段(de)长度表示位移(de)大小,有向线段(de)指向表示位移(de)方向.如:物体从 A 点沿曲线运动到 B 点,这次运动对应(de)位移用有向线段 AB 表示.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质点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轨迹与位移一定重合吗质点运动(de)轨迹不一定是直线,不一定重合.3.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de)长度,上面(de)例子中曲线AB(de)长度表示路程.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讨论:位移和路程(de)区别是什么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生获得解决问题(de)乐趣.对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学到更多(de)知识,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de)作用,激发学生(de)学习兴趣.培养学生(de)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二、标量和矢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代数方法)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具有不同(de)运算法则知识应用:我们学习(de)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de)应用.我们今天所学习(de)位置(de)确定在现代就有着具体(de)体现,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GPs定位系统做了较为详细(de)研究,请他们为我们做一个简要(de)介绍.(请学生代表讲解)GPs定位系统图片课堂练习:典型例题——关于位移和路程一辆汽车从A 点出发,向东行驶了40km到达C 点,又向南行驶了 30km到达B 点,此过程中它通过(de)路程有多少它(de)位移大小、方向如何分析与解:路程为标量,是质点运动轨迹(de)长度,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通过(de)路程为,即 70km;位移为矢量,可用从初位置A 到末位置B (de)有向线段AB 来表示,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de)位移大小为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de)角.教师展示学生结果,并由学生进行讲评.课堂小结:知识:位置、位移和路程识在生活和科技上(de)影响.布置作业尝试设计一种在宇宙飞船上失重条件下进行实验(de)方案.板书设计:一、位置、位移和路程1.位置:运动物体在某时刻处于空间(de)某个点,这个点就叫物体(de)位置.2.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de)有向线段.长度表示大小指向表示方向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3.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de)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位移和路程(de)区别位移是矢量,位移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路程是标量,与路径有关.二、标量和矢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代数方法)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二者具有不同(de)运算法则.教学流程: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反思:1.突出了教师(de)主导作用和学生(de)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de)“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de)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de)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在自主(de)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de)能力.在这样(de)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de)意识,不仅意识到自己是学习(de)主人,而且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所学知识亲身探究、分析、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科学理论(de)乐趣,从而也增强了学习(de)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de)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2.探究活动(de)开放性探究式课堂教学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de)心理需求,因此具有明显(de)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本课学生通过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坐标来理解位置(de)概念,并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de)区别,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教室中教师为主(de)教学活动,更能体现学生(de)能动性和主体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de)自主能动性,课前由学生搜集 GPS(de)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de)时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活动(de)艰辛和最终获得成功(de)喜悦.这种开放性(de)探究活动更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de)思想,更具有真实性.3.体现数学知识在物理中(de)应用本课设计在位置、位移等几个知识点上都应用了坐标系等数学知识,几个探究活动中选用(de)器材都是随手可得(de),这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物理与他们(de)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学科(de)亲切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de)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de)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探索(de)欲望,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de)能力.。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PPT完整版1
答案:D
训练 3 一辆小汽车启动阶级,在 5 s 内速度从 10 m/s 增加到 20 m/s,通过的位移是 70 m,小汽车在这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
答案:CD
训练 1 如图,一物体沿直线从 A 匀速运动到 B,用时 2.5 s,则: (1)求物体从 A 运动到 B 的位移. (2)求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
解析:(1)物体从 A 运动到 B 时,x=(-2) m-3 m=-5 m,位移方向 沿 x 轴负方向.
(2)由速度定义式:v=xt=-2.55 m/s=-2 m/s,方向沿 x 轴负方向. 答案:(1)5 m,沿 x 轴负方向 (2)2 m/s,沿 x 轴负方向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要点一 对速度的理解
【问题探究】
(1)甲图中 30 min 内自行车行驶了 8 km、汽车行驶了 50 km,应该 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2)乙图中百米赛跑,优秀运动员跑 10 s,而某同学跑 13.5 s,应 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提示:(1)甲图中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 (2)乙图中优秀运动员运动的快,相同位移内时间短.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 (1)定义:平均速度=位 时移 间;平均速率=路时程间.
(2)标矢性:平均速度是矢量,有方向;平均速率是标量,无方向. (3)联系: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小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直线 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求解本题的关键:平均速 度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物体通过的 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性
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性社会流动性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地位的变动。
社会流动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教育、文化和制度等。
一、社会流动性的定义和类型社会流动性可以被定义为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由一个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移动。
这种移动可以是向上的,即从一个较低的社会阶层向一个较高的社会阶层的移动,也可以是向下的,即从一个较高的社会阶层向一个较低的社会阶层的移动。
社会流动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垂直流动性和水平流动性。
垂直流动性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在经济、教育和职业等方面的地位的变动。
水平流动性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在地理、文化和社交等方面的地位的变动。
二、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社会流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因素是社会流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机会。
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其次,教育因素也对社会流动性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是提高个人技能和知识的途径,它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可以提供平等的机会,从而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文化因素也对社会流动性起着一定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于社会地位和机会的看法可能不同,这可能影响个人或群体的社会流动性。
一些文化可能更加重视传统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加强调个人的能力和努力。
最后,制度因素也对社会流动性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公正和透明的制度可以为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相反,一个不公正和腐败的制度可能会限制个人或群体的社会流动性。
三、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和意义社会流动性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社会流动性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
一个社会流动性较高的社会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激励个人努力和创新。
物理第一章总结
1做平动物体:物体各点运动方向一致2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无方向,位移≤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3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4标量:只有大小而无方向,运算遵循加法法则5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坐标就是物体所处位置在数轴或坐标系的数学表达,坐标变化量是指物体位置变化用坐标方式表示6速度的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7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x/△t,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的方向就是:与位移的方向一致8平均速度既:总位移与总时间比值9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瞬间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强调一瞬间的速度,而平均速度强调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当这一时间间隔很小,即△t→0时,△t内的平均速度可看做物体在该时间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10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初中时说的速度就是速率,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但速率可能不同11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物理意义: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公式:a=(Vt-Vo)/Δt单位m/s^212 速度公式v=△x/△t(1)其中:△x为位移,△t为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2)明确:位移的方向13平均速度公式:v=△x/△t14位移公式推导:△x=v*△t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我们有a==V/t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上的y=kx(V相当于y,t相当于x,a相当于k)数学知识指出,k是特定直线y=kx的斜率,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1)不同直线(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数值不等(2)同一直线上斜率的数值,处处相等(与y和x的数值无关)(3)直线斜率的数值,可以通过y和x的数值来求算:k==y/x(4)虽然k==y/x,但是,y==0,x==0,k不为零。
高中物理 第1章 第2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试题高中全册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第2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一.选择题(1—10单项,11—12多项)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2.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出租按路程收费②出租按位移的大小收费③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④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 D.以上说法均正确4.以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质点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同5.一个人从去,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然后乘轮船沿到,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2(R+r);π(R+r)B.2(R+r),;2πR,C.2π(R+r),;2π(R+r)D.2(R+r),;π(R+r)7.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处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8.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高的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 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A .23 3 m ,23 3 mB .23 3 m ,43 3 mC .43 3 m ,23 3 mD .433 m,1 m9.将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变化描述在如图1-2-13所示的坐标轴上,x 1、x 2、…、x n -1、x n 分别为质点在第1 s 末、第2 s 末、…、第(n -1) s 末、第n s 末的位置坐标,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x 2为第2 s 内的位移B .0~x n 为第(n -1) s 内的位移C .x 2~x n 为第2 s 内的位移D .x n -1~x n 为第n s 内的位移10.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 .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D .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不于其路程12.如图所示是一边长为10 cm 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 点爬到G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2) cmB .该昆虫的位移为10 5 cmC .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 5 cmD .该昆虫的位移为10 3 cm 二.非选择题13.质点沿着图所示的边长为10 m 的正方形路线,从A 点开始逆时针方向运动,每秒运动5 m .问:从开始运动时计时,到第2 s 末、第4 s 末、第8 s 末的三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各多大?14.志伟同学刚刚学完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正赶上举行场地冬季长跑比赛,志伟同学参加的是场地(每圈400 m)的万米赛,比赛时发令枪响了,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向前冲去,唯有志伟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且他还举手示意自己已经到达终点.请裁判停表,并解释说:万米赛场地每圈400 m ,一万米正好25圈,而跑完25圈时自己的位移是零,现在自己不动的位置也正好是零.请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志伟同学所犯错误.15.如图所示,某物体沿半径为40 cm的圆轨道运动,某时刻从A点出发,沿弧ACB经过一段时间到达B点(内接△ABC为边三角形).求物体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与位移大小.16.某人从水平地面上的A点出发,先向正东走了40 m到达B点,接着又向正北方向走了30 m到达C点,求:(1)这两个过程中人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整个过程中人的路程和位移.第2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一.选择题(1—10单项,11—12多项)1--5.DACDC 6--10.DDCDC 11.AD 12.CD二.非选择题13.解析:(1)0~2 s 末:运动路程为10 m ,位移大小为5 2 m ,位移矢量由A 点指向B 点(bc 边的中点).(2)0~4 s 末:运动路程为20 m ,位移大小于10 m ,位移矢量由A 点指向C 点(cd 边的中点).(3)0~8 s 末:运动路程为40 m ,位移大小为零(回到出发点A ).14.解析:志伟同学不动时位移为零;跑万米,跑完25圈回到原点,位移虽然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比赛比的是跑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短,因此志伟主要错在混淆了路程和位移的概念.15.160π3cm 40 3 cm解析:物体走过的圆心角的大小为240°,即物体走过了23圆,所以物体的路程为23×2πr =160π3cm.而位移的大小为从A 到B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即x =40 3 cm ,方向由A 到B .16.解析:(1)第一个过程中从A 到B ,位移大小为:x 1=A B =40 m ,方向第二过程中从B 到C ,位移大小为:x 2=B C =30 m ,方向向北.(2)整个过程中的路程s =A B +BC =40 m +30 m =70 m总位移大小为:x =A C =AB 2+BC 2=402+302m =50 m方向:tan α=BCAB =34 ,所以α=37°即东偏北37°.。
从左到右的释义
从左到右的释义
“从左到右”这个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首先,在地理和方位语境中,“从左到右”描述的是水平方向上的连续过程,即从一个点开始向左延伸到一个位置或物体,然后再向右边延伸到另一个相同距离的位置或物体。
例如,在看地图时,“从左到右”可能是指先看到西边再看到东边的过程。
其次,“从左到右”也可以解释为按照书写笔画顺序来描述。
在这种语境下,通常意味着先写左侧和上侧的笔画,然后再写其他位置的笔画。
这是因为先写好的笔画可以为后面的笔画提供参考,以确保所有的笔画都能准确放置。
总的来说,“从左到右”这个短语的含义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在地理和方位语境中,它描述的是方向的变化;而在书写语境中,它则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书写。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那么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矢量与标量
•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位移 •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例如:路程、 时间、质量、温度等
长度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 用符号“m”表示 •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兆米(Mm)、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海里(1852米) 、英里(1609米) •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还有尺、寸、丈等。它 们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米=3(尺)=30(寸)=0.3(丈) • 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来做长度单位,它 是真空状态下光1年所走过的距离,也因此 被称为光年。1光年=9.04653×1012km
质点
质点:如果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或者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的差别相对与所研 究的问题可以忽略.(对照阅读P3) 注意观察并判断下列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自转的地球 思考:为什么地球有时能看作质点,有时不 能看作质点?
*全球定位系统
阅读理解-GPS的含义、主要应用 参看两张GPS图片,并理解图片的意义
本章简介
• 研究机械运动及其相关物理量 参考系、质点;速度、加速度等 本节课内容:掌握机械运动、参考系、质 点三个物理概念;时间和时刻、路程和 位移两组物理概念。
问题: 1.圆圈是什么 意思? 2.三角形的水 波纹是什么意 思? 3.小船向那边 运动?
第一节 认识运动-机械运动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思考:汽车各部分作怎样的运动?
时间计量
• 法定计时单位 :秒、分、时、(日)、年 • 常用时间单位 :刻 周 季度 • 时间的测量:
57 26 55 24 53 22 51 20 49 18
28
59
13 12 11 10 9
0
14 0 1
31
2
2 33 4 35 6 37 8 39 10 41 12
8 7 6
3 4 5
47
16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 A 出发, 向北走了 40 m,到达 C点,然后 又向东走了 30m ,到达 B 点。用 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 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 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 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 加的法则吗?
分组研究
机械运动:运动物体发生位置的改变
附注:物理学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名词, 如参考系、质点,时刻,时间等
参考系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
参照物: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出来认为 是不动的物体。
参照系:相对于不动的物体静止的有许多 物体,所有的这些物体组成的系统,称为 参照系。 例如:以地面为参考时,同样也可以用 大树、房屋等为参考 讨论:P2-“小小竹排…”
第 1张
第 2张
么概念?
物理中经常出现的说法: ①第2秒初、第3秒末、开始运动时……
②第2秒内、前3秒中、开始运动至静止时……
在国际单位制(SI制)中,时间和时刻的单位:秒(s)
时间与时刻
• 时刻是描述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的,时间间 隔是描述同一事件所发生的过程持续的 •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时间间隔简称时间,在数轴上用一段线段来 表示
45 14
43
• 北京 → 重庆
• (1)飞机
• (2)火车 • (3)先火车,再乘船
⑴ 不同点? ⑵共同点?
轨迹不相同, 位置变化相同
路程与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
请讨论下列情形中涉及的是什么概念?
3.路程与位移的比较
①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 ③质点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其 他情况下位移大小要小于路程。 ④路程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 方向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路程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运算法则
说明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小结
• 1.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 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 2.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 3.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 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 4.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 5.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 6.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 7.位置:用坐标表示位置 • 8.位移: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课堂练习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BC ) A.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D.1 min内有60个时刻
课堂练习
如图,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 的坐标是xA=3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 =一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x=?位 移是多少?
〖问题1〗对“某人走了1km的路”,甲认为这1km
指的是位移,乙则认为这1km指的是路程,根据你自
己的理解,对甲、乙的说法作一评述。
〖问题2〗一条小船在广阔的湖面航行,开始向东
行驶了20km,接着向西行驶8km,再又向北航行了
16km,求小船在此过程中的位移和所走的路程。
课堂练习
AC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 终点 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 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