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育德于教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教材选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教材,例如一些能够体现道德情感、品德修养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

通过讲解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注重课堂言传身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榜样。

在课堂上,教师要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情感去理解诗词、文言文等语文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善、真、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

四、注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品德修养的好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善良、友爱、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六、注重行为规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要求学生在言行举止方面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文明礼貌。

七、注重评价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德育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看学生的品德修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通过教材选择、课堂言传身教、情感教育、课外阅读、案例分析、行为规范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德育的开展需要全面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一、以德育为本在语文教学中,德育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教师要以“为人师表”为本,切实做好身体力行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不仅仅是说教,更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教师的高尚品质,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融入德育主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各种德育主题,例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道德取向的课文或故事,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内化其中的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品格。

三、引导学生感悟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文字教学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故事等文本,感悟其中的哲理和道德意蕴。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诗意,去感悟诗人的胸怀与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学习文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思考如何通过今天的行为来体现当时的道德。

四、设置德育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德育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

例如开展文学名著朗诵比赛、古代诗词赏析比赛、文学作品情景再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设置,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参与来加深对优秀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

五、注重学生性格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言行的及时纠正和表扬,来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自身的良好品格。

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一、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诚信守信、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等。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邱少云同志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教授《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品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和人物事迹,从中挖掘德育资源。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英雄事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性。

教师应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公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表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衔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等方面来渗透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育德于教,是指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其中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本文将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探讨。

语文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文字、文章和课文,还应当包含有关社会风气、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课文,如《论语》、《弟子规》等,通过讲解和分析这些课文中的人生道理和品德观念,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道德智慧。

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教学方法对于实施德育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者。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主动思考,发现其中的道德因素,并在讨论和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体验和实践正确的社会行为和道德选择,通过实际操作来感悟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实施育德于教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也需要教师本身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引领者和示范者,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端正的人生态度。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在教学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育德于教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更能够在感悟和领悟的过程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一、注重课文的德育教育语文课本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课文中的德育内容进行讲解和引导。

通过解读课文中的人物品质、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情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悟。

可以通过讲解《荷塘月色》中作者对荷塘的感悟,引导学生明白“处世随遇”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的豁达乐观和心灵力量。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体现道德观念、品质情感的课文让学生背诵,使学生在课文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品质,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美感的学科,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歌赋,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向学生介绍经典的文学作品和优美的诗词,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接触更广泛的文学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复杂、生命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操。

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表达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书写和表达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更是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强调规范的汉字书写、标点符号的使用、语法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使他们在书写中养成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语言的文明用语和礼貌用语,使学生养成善良、友善的言行举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

四、组织课外活动促进德育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也是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名著的展览,参与语言文化的体验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语文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健全的人格。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一、选材讲究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选取教材和文本时,应该讲究其德育价值。

选取一些充满正能量、有教育意义的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好、正直和责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格。

通过精心挑选的文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

二、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名人故事、小故事等,来阐释、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道德准则变得具体,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情感上、思维上深入地体会到德育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念。

三、课堂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和情境中的伦理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四、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通过对文本中人物形象、情节的描写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了解、体验到善良、正直、勇敢等优秀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善待他人,形成健康的情感与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榜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榜样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人物,让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和行为规范,从而激发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诠释和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语文教育与小学生品德培养

语文教育与小学生品德培养

语文教育与小学生品德培养语文教育与小学生品德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小学生品德的建议:一、挖掘课文中的品德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例如,通过讲解《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谦让、尊重他人的品质;通过讨论《诚实的孩子》等课文,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二、注重言传身教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用实际行动传递尊重和关爱的品质。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品德教育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朗读比赛、写作比赛、课外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良好品德。

例如,在朗读比赛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写作比赛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总之,语文教育与小学生品德培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品德教育资源,注重言传身教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呢?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品德素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阵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读具有道德内涵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美德情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比如,我们可以选取《小兵张嘎》、《红小兵》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如坚毅不屈、勇敢奉献等。

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使他们在情感上积累并理解这些美德,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

同时,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在班级中设立明确的班规,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为规范。

在批改作文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并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文本,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道德内涵和思想导向。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亲情、友情、助人为乐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情感细节,进而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和思考道德问题。

比如,在教学中设置一个道德困境情境,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明确道德行为的标准和原则。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或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提升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行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帮助他们处理情感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涉及到基础的语言知识,还包括了阅读、写作、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德育于其中。

一、传承中华文化传统语文教育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传统一直注重道德教育,强调“仁爱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课堂上教学生背诵古诗词、讲解成语典故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心、道德观念等。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语文能力,更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阅读。

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读物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赏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念也是教育学生道德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赏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蕴含的道德意义,并让他们领会作品中的美学与哲学内涵。

四、注重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为学生传递正向的道德价值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文章对于道德观念的传递和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德育于其中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只有将道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品德端正、有爱心的学生成为目标。

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教师要有榜样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以自己的言行示范来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让学生看到优秀的教师在做什么,怎样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行为标准。

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讲述自己的学习历程和工作经验,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注重课堂氛围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确健康、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逐渐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针对课堂气氛的构建,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课堂文化的魅力,为建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

三、注重生活教育语文教育不仅要结合学科内部的素质教育,更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游戏教育为例,多种游戏同时对各种认识来进行注意和定位,不断深化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实现了语言与生活的融合。

同样的,语文教育可以启发学生从读书中认识世界,从写作中记录生活,从语言表达中理解美好,从实践中锻炼品德素养,并且将其转化为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

四、注意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语文教育渗透思维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深度思考达到对美好人生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品德的目的。

同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阅读各种名人传记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名人们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取得成功的。

五、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在语文教育中最能生动体现及行之有效的。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生活中做好好人好事,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1.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名人事迹和故事传统,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

在讲解文学作品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2.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可以通过讲解名人事迹、教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多么重要。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1. 以范例教育为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本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正面形象,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塑造自己良好的品德形象。

在写作或课外阅读中,鼓励学生以范例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美的营养。

通过美文赏析、古诗词鉴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懂得珍惜美好,尊重美的存在。

3.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价值观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课外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名利,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尊敬他人,珍惜友谊。

通过教育生动的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工具,更是一门涵盖了文学、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灌输学生道德知识,更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文学作品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操。

下面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文学作品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识字、识词、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等方面,其中阅读和写作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精选一些具有道德内涵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人生态度、道德准则,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善良、勇敢等正确的人生态度。

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道德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感悟人生的道理。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写人、写风景、写事物的作文,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情感。

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自我表达、释放情感,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操。

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境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营造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教育引导,让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活动中,体会到人物形象的善恶、对错,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

启发式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媒介,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视角来感悟生活、认识世界,从而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和道德水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小王子》《绿野仙踪》等,这些蕴含着深刻道德内涵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善良、勇敢、诚实等美德。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素养。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实施方面展开论述。

一、注重优秀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则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优秀文化传承,通过名家名作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朗诵和讲解,让学生在欣赏文字的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启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取向。

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敬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责、爱、包容、感恩等美好的道德情感。

通过诵读、讲解和讨论,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教师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榜样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都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注重在行为上做出表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言辞的修养,控制情绪的宣泄,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带有侮辱、歧视、挖苦学生的语言和行为,以此树立起学生心中的正确道德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经典名篇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宽容大度,让学生学会感恩、尊重和关爱他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使他们不仅能够成为优秀的语文人才,而且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一、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和名人传记阅读优秀的文章和名人传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情操。

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交流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正确的道德观点,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激发他们的道德自觉和思考能力。

二、通过故事教育教育故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教育故事传达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和道理。

通过故事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的生命的意义,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爱护、合作等重要价值观,从而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

三、开展班级活动不仅仅是课堂,班级活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德育教育方式。

班级活动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现出学校的温馨、幸福和美好。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爱的意义,增加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注重语文情感化教学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科目,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教育的情感化。

情感化是将一定的情感元素注入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朗读经典课文或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情感的蕴含和表达,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多地体验情感,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丰富安全的感情世界。

五、教育与辅导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还需要教育与辅导。

教育与辅导包括家长会、家庭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人生。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课文、朗读诗歌等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了解作者的用心和用意,从而引导学生对世界、对生活产生共鸣和感悟。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古人的情感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

通过让学生接触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人物,让学生了解人生的磨难和坚忍,让学生懂得宽容和忍让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人生观。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倾听、尊重和合作。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让学生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懂得勇于承担责任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三、注重言传身教,教师作为榜样起到引领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做学生的道德楷模。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德于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教育的众多功能中,德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的过程,它与知识教育一样,同样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贯穿始终,无处不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本文将会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选择、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本选择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

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精心的文本选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秀的道德情操。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语文课上通过选择富有感染力的文本,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

文本可以是经典名著或者名人故事。

比如《三字经》、《弟子规》、《格林童话》等,这些经典名著所展现的道德准则都是符合小学生修养的,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忠诚、勇敢、正直等优秀的品质。

名人故事也是很好的文本选择,比如《孔子的故事》、《孟子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名人的故事中学习到优秀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文本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现代小说或者散文。

这些文本可以是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者是一些真实的人物事迹,通过这些文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友情、爱情等方面的道德情感,从中体会到敬爱、宽容、感恩等美好的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选择一定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力求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道德养分,增强道德修养。

二、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采取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情感,通过阅读优秀文本,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优秀情操的力量。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寓德育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发展。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文字和语法,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下面我将阐述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德育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带有道德故事的课文,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分析角色的行为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到诚实守信的好处,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将一些富有合作精神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力量,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反映助人为乐精神的文章或故事,通过分析文章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如《孙子兵法》、《孟子》等,通过学习和讨论这些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意识。

通过一些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参与一些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和责任心,通过选取适合的课文和故事、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语文素养,更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谈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平时的渗透教育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点滴的起始,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道德情感的诗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会感恩、同情和体谅。

在批改作文时,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态度进行适当的评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优秀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体现在教学内容中三、结合生活进行案例教学四、注重师生互动,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情感和德育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情感和价值观。

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可以注重情感的渗透,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中展现出感恩、友爱和善良。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自身的情感表达和言传身教,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和引导。

五、建立健康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德育教育需要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并在学习中受到道德熏陶。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渗透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和社会也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汉字、词语、语法知识,同时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下是几个方面可以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
1. 注重阅读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帮
助学生感悟人生、传承文化,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

2. 强化表达能力: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重视语言准确、连贯、
通顺,以及尊重他人的语言习惯,避免恶意诋毁、侮辱和歧视等不
良行为。

3. 重视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诚实守恒、自尊自信等正面品质,同时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时反馈信息,促进班级和谐。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
和思考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提高对公德
和个人行为的认识。

5. 关注语言环境:教育学生爱护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尊
重语言文化,保持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
素养和语言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好人好事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校园
XinXiaoYuan教育论坛
・30・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育德于教
钟艳如 谢 艺
(成都市光华小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本文从“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育德于教”入手,结合学生所学教材,探索了三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在教材中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在课堂中选取德育的渗透法,在实践中以教师言行深化德育,抓住语文课堂内外的一切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由此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身体力行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的总目标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学科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课时较多,教学时间较长,在教学过程中所实现的德育成效远超其他学科。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育德于教呢?
一、努力钻研课本,找准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文质兼美的作品,既能让读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韵味,又能使人接受崇高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起学生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都市小学使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描绘祖国山川秀丽,展现自然美的;有刻画人物崇高心灵,抒发爱国情怀、民族大义的;有古今中外的优美诗词,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还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悠久历史的……
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课文以不同方式展示了作品文与质的和谐统一。

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还能感知真善美。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努力探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思想。

因此,教师要努力钻研课本,找准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

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枯燥说教,既不能一味讲授文学知识,也不可一味强调德育教化。

语文教师应当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效果。

如,《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文章,以白鲸嬉戏图、白鲸遇险图、白鲸获救图等几幅生动的画卷,让学生感知到白鲸的可爱与遇险后的惊险场面,通过人们不懈拯救白鲸的故事,让学生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回自己的祖国去》以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听闻新中国成立后迫切归国的故事,展现出中华儿女强烈真挚的爱国情怀。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做人不可浑水摸鱼,需要掌握真才实学”的道理。

二、精心准备课程,选好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法
语文课堂是语文学科传道授业的主渠道,语文教师身兼“教书”“育人”两大重责,该如何在日常课堂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找准德育切入点,把握好教育尺度,选择恰当的渗透法,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自然生动的德育教育。

1.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在字词句的理解运用中实现德育渗透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言文字是情的载体。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作品,字里行间中蕴含了深刻的德育思想主题。

在学习品鉴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

教师要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字词句的理解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训练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自读、互读、分组读、范读、男女读、齐读、默读等)反复诵读,以读带讲,学生能在此过程中跨越时空的边界,和作者及文章中的主人公发起对话,产生思想的碰撞与共鸣,继而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师要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读中悟,悟中读。

2.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深化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课本里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从正面启发,引导学生在领悟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使文中彰显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

如《我必须去》一课,讲述了李丹面对两难抉择:观看心仪已久的马戏团节目和承诺要去敬老院为老人表演,最后他坚守承诺,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学习完课文后,教师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潜移默化中强化了“诚信”意识。

3.在作文训练时找准契机,将德育融入其中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作文就
教学研究
・31・
2016年第12期总第432期
是他们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其主题情感融于文中的思维创作过程,充分展示出个体的自我感受。

作文教学是塑造和表达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机渗透德育,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充分发挥想象,树立明晰的是非观念,用语言文字去讴歌真善美,批判假丑恶。

4.课外延伸,德育延续
语文教师在开展课程授课时,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也要兼顾课外教学。

德育教育除了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还可实行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就是德育延续的一个重要场所。

语文教师应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段特征,并结合其兴趣爱好,推荐适宜他们阅读的书目,并提供简单可操作的读书方法。

三、身正为范,以个体言行深化德育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情操、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引领者,首先应当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思想体验,因材施教,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在享受审美乐趣时,体会德育的魅力。

此外,教师还应当重视个体的言行,以身作则,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塑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
内外兼修,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激发自身潜能,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德、智、体、美、劳健全化发展。

从这一层面上讲,将德育引入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渗透到语文学科中,使其落到实处,获得成效,让每个学生个体真切体验、感受到德育导向,并将其内化,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

这,就是语文学科德育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石月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2(3):123-125. [2]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87-188.
[3]张顺祥.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探究[J].亚太教育,2016(26):132.
作者简介:钟艳如,美学硕士,现任成都市光华小学语文教师;谢艺,成都市光华小学高级语文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
冯伟元
(中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宁夏 中卫 755100)
摘 要:英语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每个教师热切的心愿。

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高中英语;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把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

这样的教学活动转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定位,确定了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转变观念,调整师生关系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一直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学生的作用一直被课堂弱化,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这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从本质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首先,要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教师把学生当成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自己只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将课堂尽量还给学生,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知识,这样比教师苦口婆心地传授效果要好。

例如,在学习English around
the word 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阅读文章,然后给学生一些基础词汇,让他们分别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表示出来。

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哪个小组写得多,就获得最终的胜利。

例如“公寓”,英式英语书写为flat,美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