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0248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4.png)
光纤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的不断追求,光纤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的传输介质,逐渐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主要选择。
下面将从光纤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介绍光纤的发展过程。
1. 光纤的起源光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光纤通信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发明家Narinder Singh Kapany首次提出了光纤的概念,并成功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
这标志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诞生。
2. 单模光纤的诞生1966年,著名物理学家Charles Kao在英国提出了用玻璃制成光纤的概念,并预言了光纤的潜力。
他的研究表明,纯净的玻璃可以用于传输光信号,并且光的损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一发现奠定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
3. 多模光纤的发展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Robert Maurer、Donald Keck和Peter Schultz成功制备出了第一根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大,可以容纳多个光信号同时传输,因此具有较大的带宽。
这一突破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得以实际应用,开启了光纤通信的时代。
4. 单模光纤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对通信速度和传输距离要求的不断提高,单模光纤逐渐取代了多模光纤成为主流。
单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小,只能容纳单个光信号传输,因此具有更低的色散和损耗,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5. 光纤通信的商业化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
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率先建立了光纤通信网络,用于电话和数据传输。
之后,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长途电话传输、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等领域。
6. 光纤通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198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光纤放大器,增强了光信号的传输能力。
1992年,全光网络技术实现了全光通信的梦想,使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达到了Gb/s级别。
7. 光纤通信的现状和未来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主流的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0df0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3.png)
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下面将从三个阶段来介绍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由于国际形势复杂,中国面临着对外通信受限的困境。
为了摆脱这一局面,中国开始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并在1974年成功研制出了最早的光纤传输系统。
这标志着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起步阶段。
在198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87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国产化光纤预制棒,实现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本土化。
同时,中国也开始建设光纤通信网络,实现了国内光纤通信的初步覆盖。
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后续的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代-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92年,中国光纤通信网络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建设的高潮,国内第一条全光纤通信干线投入使用。
这标志着中国光纤通信网络开始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在200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
2001年,中国首次实现了全国光纤通信网络的覆盖,全面推进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光纤通信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城市中得到普及,而且逐渐延伸至农村地区。
中国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光纤通信进入了创新发展的阶段。
201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纤光子晶体光缆,实现了光纤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
光子晶体光缆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大的传输容量,为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2010年代,中国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光纤通信网络不仅在城市中得到普及,而且逐渐延伸至乡村和偏远地区。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光纤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进一步拓展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光纤光缆发展历程
![光纤光缆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6717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d.png)
光纤光缆发展历程
光纤光缆的发展历程是现代通信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下是光纤光缆发展的简要历程。
1.早期研究(20世纪60年代):
1960年代,英国科学家彼得·库克和美国人戈登·古尔德发明了光纤。
1966年,日本科学家西泽润一发明了低损耗石英光纤,为光纤通信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2.商业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1970年代,光纤通信开始商业化和规模化部署。
1980年代,随着光通信技术的成熟,光纤光缆开始广泛应用于长途通信线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铜缆。
3.技术进步(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
1990年代,光纤到户(FTTH)的概念开始提出,推动了光纤网络向用户终端的延伸。
2000年代初,光纤网络的建设和升级进一步加快,出现了光纤到楼(FTTB)和光纤到户(FTTH)的部署。
4.宽带时代(21世纪10年代):
2010年代,随着互联网带宽需求的激增,光纤网络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展和升级。
光纤光缆的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更大容量、更长
距离传输的光缆。
5.5G和未来通信(21世纪20年代):
5G网络的部署对光纤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光纤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通信技术,如6G,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对光纤光缆的需求。
光纤光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安装和维护技术的改进,以及全球市场的扩张。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光纤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2c13a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4.png)
2.5dB/km。1974 年降低到1.1dB/km。
• 1976 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光纤损耗降低到0.47
dB/km(波长1.2μm)。
• 在以后的 10 年中,波长为1.55 μm的光纤损耗:
这种方案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但调制速率 受激光器的频率特性所限制。
外调制
把激光的产生和调制分开,用独立的调制器调制激光器的 输出光而实现的。
外调制的优点是调制速率高,缺点是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波分复用和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使用。
光纤 激光源
电信号 输入
光信号输出 驱动器
(a)
指明通过“原材料的提纯制造出适合于 长距离通信使用的低损耗光纤”这一发展方 向
光纤通信发明家高锟(左) 1998年在英国接受IEE授予的奖章
1970年,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 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dB/km的
石英光纤。把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
• 1972年,康宁公司高纯石英多模光纤损耗降低到4 dB/km。
光纤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光纤在通 信网、广播电视网与计算机网,以及在其它数据传输系统中, 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纤宽带干线传送网和接入网发展迅速, 是当前研究开发应用的主要目标。
光纤通信的各种应用可概括如下:
① 通信网
② 构成因特网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
③ 有线电视网的干线和分配网
④ 综合业务光纤接入网
1979 年是0.20 dB/km,1984年是0.157 dB/km,1986 年是 0.154 dB/km, 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
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e8bef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f.png)
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率先开始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之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也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竞争中。
198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并迅速替代了传统的铜线传输方式,成为了当时通信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90年代,光通信的发展进入了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扩张阶段,其带来的巨大改变,不仅仅仅是在通信业中,还直接影响了社会各个领域。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整个通信行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从2009年开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主要运营商开始大量投资布局4G网络,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光网络建设,目的是构建起速度更快、速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通信网络。
同时,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和机构也在光通信领域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1、100G以太网技术在当今数据传输领域,对于传送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通信技术也不例外。
以太网技术是一种基于标准以太网协议的高速传输技术。
目前,100G以太网技术已经实现,并且成为了近年来的主流技术。
100G以太网技术将数据流量和处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企业和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新的数字经济。
2、WDM-PON技术WDM-PON是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新型光纤接入技术。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光纤接入的带宽,并且可以减少系统建设成本和能源消耗,成为了未来光纤接入技术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3、光子芯片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要归功于光子芯片技术的推进。
光子芯片技术是集成电路技术与光学器件技术的深度融合,其能够实现小型、低功耗、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和光通信系统。
四、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未来光纤通信技术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以下是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预测:1、5G技术和光纤技术更加深度融合。
5G网络将成为未来最核心的通信架构之一,而光纤通信将成为5G网络实现高速率、低时延的基础。
光纤的发展进程
![光纤的发展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11811c0b1c59eef8c7b4b9.png)
信息科学前沿讲座——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1966年英籍华人高馄发表了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能够用石英制作光导纤维,其损耗可以控制在20 dB/km的范围内,可实现大容量的光纤通信。
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的标准电信实验室(STL)、美国的康宁(Corning)玻璃公司,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等几个少数机构的领导相信该理论的可实施性。
1970年,康宁公司研制出损失低达20dB/km,长约30 m的石英光纤(据说花费了3000千万美元)。
1976年,贝尔实验室建立了一条从华盛顿到亚特兰大实验线路,传输速率仅45Mb/s,只能传输数百路电话,此时若使用同一级别的同轴电缆,可传输1800路电话。
当时尚无适用于光纤通信的激光器,只能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做光纤通信的光源,这便是导致光纤传输速率低于同轴电缆的原因。
1984年左右,适用于光纤通信的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使得光纤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44 Mb/s,可同时传输1920路电话。
到了1992年,一根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2.5Gb/s,相当3万余路电话。
1996年,各种波长的激光器相继研制成功,这使得光纤通信可实现多波长多通道的数据传输,即所谓“波分复用(CWDM)”技术,也就是在1根光纤内,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于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倍增。
在2000年的时候,利用WDM技术,一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经能够达到640 Gb/s。
在提出光纤通信理论之后的几十年里,高锟的理论成为了现实,光纤通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010年,高馄因在光纤通信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
有人对高馄1976年发明了光纤,而2010年才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大的疑问。
事实上,从以上光纤发展史可以看出,尽管光纤的容量很大,没有高速度的激光器和微电子仍不能发挥光纤超大容量的作用。
现在,电子器件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Gb/s量级,而各种波长的高速激光器的出现使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经达到了Tb/s量级(C1 Tb/s=1000 Gb/s),人们认识到了——光纤的发明引发了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二、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
我国光纤光缆发展历史
![我国光纤光缆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124f1ca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e.png)
我国光纤光缆发展历史光纤通信的起步光纤通信是一种以激光为光源,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
即先将待传输的语言、图像、数据等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在光纤的另一端进行光电转换。
激光是一种谱线窄、方向性好、频率和相位一致的相干光。
011966年,高锟和英国人霍克曼共同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传输介质。
低损耗光纤(简称光纤)的概念应运而生。
02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了损耗小于20dB/km(633nm)的石英单模光纤。
该光纤直径只有人的头发丝那么细,且柔软可挠;1972年,康宁又把光纤的损耗降到7dB/km。
031973年,贝尔实验室发明MCVD法制造光纤,使光纤的损耗又降到2.5dB/km。
041976年,美国首先在亚特兰大成功地进行了44.736Mb/s传输10km的光纤通信系统现场试验,使光纤通信向实用化迈出了第一步。
051977年,美国在芝加哥两个电话局之间开通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多模光纤商用光纤通信系统(距离7km,波长850nm,速率44.736Mb/s)。
之后日本、德国、英国也先后建起了光缆线路。
061979年,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外场测试。
之后,光纤通信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历程我国光纤光缆事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启动阶段(1978~1982)、开始实用化与产业化(1983-1987)、干线大建设与产业跟进阶段(1988~1998)、成为世界制造大国(1999-至今)1启动阶段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光纤通信被列为优先发展的几项新技术之一。
年,邮电部、上海市、电子工业部相继成立了光纤通信战役领导小组。
在这一阶段,上海硅酸盐所GeO2-P2O5-SiO2系梯度型多模光纤研制成功;上海科大、上海石英玻璃厂研制出单模光纤;武汉邮科院研制出多模光纤。
此外,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相继建设了电话干线光缆试验段。
2开始实用化与产业化1983年,武汉市话中继光缆系统(13.5km、0.85μm、多模3.5dB/km、8Mb/s)正式投入电话网使用,标志着中国光纤通信走向实用化阶段,1985年该系统扩容到34Mb/s。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1dce1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e.png)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提纲: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2. 光纤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3. 光纤通信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4. 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与不足5.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是指在光纤中使用光信号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光波导传输系统,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传输距离短、光衰减大等问题,使得光传输技术难以实际应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一种叫做单模光纤的新型光纤问世,使得光纤通信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长距离传输试验,使得光纤通信技术进一步得到了证明。
此后,随着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地完善,其安装和维护费用也逐渐降低,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光通信技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这一革新使得光传输距离、信号传输速度等指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随后,光纤通信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电信行业,在21世纪的今天,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全球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
二、光纤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具体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通信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宽带、低延迟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领域。
如今许多电话、移动、宽带电视等业务都采用了光纤通信技术。
2. 汽车工业。
随着汽车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汽车的仪表盘、后视镜、车内娱乐系统等都需要使用到高速稳定的通信传输技术,因此在汽车工业中也广泛应用了光纤通信技术。
3. 医疗保健。
现代医疗设备需要实时传输病历、照片等信息,因此也需要高速、稳定的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最佳选择。
4. 其他。
光纤通信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医疗、军事防卫、工程制造等领域。
三、光纤通信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随着数码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建筑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越来越需要使用到先进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就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发展仍需创新
![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发展仍需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7751c1155270722192ef772.png)
53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 盘点产业线缆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发展仍需创新我国通信光纤光缆产业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群体之一,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大而不强”。
本刊记者|黄海峰伴随着“光进铜退”、“光纤到户”项目的启动和三网融合、3G网络建设等工程的推进,我国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光纤光缆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国,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同时,国内光纤光缆产业也面临国际竞争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产业规模扩大据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相关专家顾问分析,2011年国内光纤需求量约为9800万芯公里左右,与2010年大体持平;产销总量预计将突破一亿芯公里,比十年前增长了十几倍,占全球光纤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2011年国内光纤出口预计800万芯公里,较去年增长了56%左右。
另该专委会专家预计2011年我国预制棒产量可达到1400吨左右,可满足国内需求的40%左右。
尚普咨询分析师指出,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科研、生产、应用方面均获得了飞速发展,不仅建成了几张覆盖全国城乡并与全球联通的光通信网络,而且也形成一大批具备研发能力、管理先进及具有相当规模的光纤光缆企业。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武汉长飞、亨通集团、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富通集团五大领军企业为主体的全球最大的通信光纤产销群体。
我国也形成了包括上述五家企业在内的多家采用各种工艺技术生产光纤预制棒的产业群体,国内光纤预制棒发展提速明显。
据上述专委会人士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十七家光纤企业,共有光纤拉丝机159台,拉丝光纤生产线279条。
目前这些设备总产能约在1.25~1.4亿纤芯公里,而且国内光纤扩容热潮并无消退迹象。
未来前景可期尚普咨询电子行业分析师指出,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前景大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在起草的《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建议国家立项、集中资金,重点扶持~3家适合批量生产常规光纤预制棒的企业,发展和促进设备国产化,迅速提高我国光纤预制棒生产能力,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第二,随着我国FTTH、FTTC系统的采用、三网融合以及大规模3G建设的持续,市场对光纤光缆的需求量正依然很大,为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21d61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d.png)
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市场现状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在过去几年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量大幅增长,产值稳步增加;二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纤光缆的总产量达到了1.36亿芯公里,同比增长了8.8%。
光纤光缆产值也在快速增长,2024年达到了594亿元,同比增长了14.7%。
当前,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企业垄断,例如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同时,一些小型企业也在市场中有一定的份额,但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发展趋势1.5G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用,对光纤光缆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5G网络需要更大带宽、更低延迟和更高的稳定性,光纤光缆能够提供更好的传输性能,因此将成为5G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2.境外市场的开拓:中国的光纤光缆技术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的光纤光缆已经出口到了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国际项目采用中国的光纤光缆产品。
未来,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可以继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的推动:光纤光缆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目前,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光纤光缆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例如,开发出更高级别的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提供更高的传输频率和更大的带宽,以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
4.环保绿色的发展:在光纤光缆的生产中,一些化学品和金属材料会产生污染。
为了推动光纤光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光纤光缆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行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总之,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在快速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用,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国光纤光缆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态势。
从蹒跚起步到规模发展 解析中国光纤光缆30年
![从蹒跚起步到规模发展 解析中国光纤光缆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d602371bcc7931b765ce1580.png)
√誊 溶 磐乙
。
翟避
一
蓼童薯 0
j
0 : - 萋 《i j 0 0 _ ~ : 套函釜 蠡 曩_啊 ■塑暴譬 董 酶 黉
。
着 电信 网 络 建 设 的 展 开 光 纤 产 业 逐 步
。
模 化 与 科 学 化 方 向迈 进
。
快速发展的起 步阶段
藿骥 誊 j 7 l
。
纂 曩骥
,
≤ 霾
卜 攀叠幽豳一
, ,
建 设 得 到 了 国家 的 进
一
步 重 视 以信 息
,
、
国 外 光 纤 产 品 进 入 中 国 市 场 对 中 国 光 纤 行 业 造 成 了 巨 大 影 响 在 国 内产 能 过 大 和
,
。
化 带 动 工 业 化 成 为调 整 产业 结 构
,
加
通 信发 展 进 入 了_ 个 新 的时 代
一
■ 特 约撰稿 人 孔 京
技 术 水 平发 展 的 教 训 刻 苦 攻 关 实 现
, ,
’
体 进 行 通 信 并 最 终 用 石 英玻 璃 制 造 出
,
世 界上 第
一
根 光导纤维 成为世 界 光
,
“
纤之 父
”
。
然 而 直 ~ f] 1 9 7 0 年 美 国 康 宁 公
一
司 拉 制 出世 界 上 第
,
,
,
。
的发 展形 势 世 界的光通 信历史 可 以
。
,
追 溯 ~ fJ l
880
年贝尔发 明的 光 话
“
” ,
但
此 时 光 通 信 并不 能 作 为 真 正 的 通 信 手 段 来使用
中国光纤发展史
![中国光纤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17d777c27284b73f2425050.png)
摘要光纤通信一直都是我国信息传送的最主要手段,自70年代以来,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
虽然历经“光通信的冬天”,却没有影响其大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综述我国光纤通信(包括相关的系统设备、光纤光缆和光器件技术)在核心网、城域网和接入网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下一步的发展。
1、前言迄今,我国已敷设光缆的总长度超过了4.05×106 km,约7.582×107芯公里。
而微波线路长度仅为2×105 km,且传输容量远低于光缆线路,可见我国信息容量的90%以上是通过光缆线路传送的,光纤通信是我国信息传送的主要手段。
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的,30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我国的光纤通信设备和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网络建设的需要。
而且已经大量服务于国际通信网络,光通信成为和国际应用水平差距最小的高科技领域之一。
2、核心网光通信技术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核心传输网发展很快。
从制式上讲,从1995年以前的以PDH为主,发展到目前SDH占绝对优势。
从光波模式上讲,多模传送推出没有多久就被单模整个替代了。
从通道上讲,从起初的单通道系统为主发展为现在的多通道即DWDM系统为主。
从速率上讲,经历了从34 Mbit/s、140 Mbit/s、565 Mbit/s到622 Mbit/s、2.5 Gbit/s的升级过程,目前长途网逐步演变为以10 Gbit/s为基础的DWDM系统占主导地位。
从网络结构上讲,从简单的点到点链形系统发展为环形结构,再进一步演变为格形网,现在我国的主干光缆网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八纵八横”了,而是一张覆盖全国,包括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网状网了。
此外,像同步网和管理网这类支撑网络也已经相对到位。
但是整个通信网络又正处在一个转型期,面临由电路型网络向分组型网络的演变,当前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变,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的融合等。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国际化历程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国际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81a7d0a58da0116c1749bd.png)
 ̄F J 现 代传 输 I
.
维普资讯
企 业 ,已 经经 历 过 了 “ 兵 ”阶 段 ,那就 是 在 国 内市 场 练 上的国际竞争。从 2 0世纪 9 0年代开始 ,我 国的光缆网络建
设 规 模 逐 年 扩 大 ,国 际 光 纤 光 缆 的 巨 头 纷 纷 抢 占 中 国市 场 ,
缆 企 业 的 大部 分 , 因此 我 国生 产 的光 纤 光 缆 的质 量 水 平 已 经
和 国 际 先 进水 平 相 当 , 这也 为我 国的 光 纤 光 缆产 品打 进 国际 市 场 打 下 了 良好 的 基础 。 实 际 上 , 在 正 式 进 军 国 际 市 场 之 前 , 国 内 的光 纤 光 缆
维普资讯
在经历 了光通信 的 “ 严冬 ” 之 后 ,从 2 0 0 4年 底 开 始 ,
建设 者 的 利益 。 有 专 家估 计 ,我 国光 缆市 场 的 总规 模 不 超 过 4 元 , 5亿 而 全 球 光 纤 光 缆 市 场 的 总规 模 可 能达 到 5 美元 ( 表 1) O亿 见 。因 此 ,与 其 在 国 内市 场 进 行 “ 腥 拼 杀 ” 血 ,还 不 如 去 开拓 国际 市 场 ,寻 找 新 的机 遇 。 这就 是 我 国光 纤 光 缆 企 业如 何 走 国际 化
但是 ,我们还应该看到 ,我国光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缆的产能和市场需
求 还 不 太协 调 。产 能 远 远 高 于 目前 的市 场 需 求 : 我 国光 缆 生
产 企业 的数 量 虽 然 已经 从 最 高 峰 时 的 2 0 家 减 少 到 5 0余 0家 左
右 ,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 ,但是 ,产能仍 然远远高于市场需
22
我国光纤光缆步入稳定发展时期——《光通信》发展热点座谈会在烟台召开
![我国光纤光缆步入稳定发展时期——《光通信》发展热点座谈会在烟台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e8e9c4e55ef7ba0d4a733b81.png)
同时又赶 上市场形 势很好 的发展 时期 ,
“尊 敬 的 各 位 来 宾 , 各位 新 老 朋 企 业 怎 么 办 ? 已成 为 行 业 、 企 业 共 同 关 识 、研 究 热 点 、 找 出 差 距 、 明 确 责 任 、
人 f 感动 ,是我们 非常难得 、可 贵的一
《 通 信 》 发 展 热 点 座 谈 会 于 8 热 点 问 题 技 术 报 告 、 座 谈 , 主 题 为 : 光 光 月 2— 4 3 2 日在 山东 烟 台 东 山宾 馆 开 , 议 纤 光 缆 的 成 本 、 技 术 、 产 业 和 市 场 走 会 由 《 光通 信 》 杂 志 社 主 办 ,烟 台 瑜 钢 电 向,中 国光纤光 缆进入稳定 发展时期 ; 次 机 会 , 与 其 说 是 ‘ 行 业 培 训 、 史 感 次 觉 是 一 次 有 意 义 的人 生 经 历 !同 时 ,我 们 感 到 ,我 们 的 工 作 / 仪 仅 是 提 供 几 篇 1 文 章 、或 刊 登 几 个 广 告 , 而 是 存 搭 一 座 桥 , 代 表 着 未 来 行 业 交 流 需 求 的特 点 ,
我 国 光 纤 光 缆 步 入 稳 定 发 展 时 期
— —
《 通 信 》 发 展 热 点座 谈 会 在 烟 台召 开 光
《 通 信 》杂 志 执 行 总 编 、编 光 委 会 副 主 任 陈枫 讲 话
非 常 感 } 台瑜 纲 能提 供 此 次机 炯
会 ,让 我 f在 此 一 聚 ,谢 谓 衣 总 ! f J }
缆材料有 限公刮承 办。这次会 议是 《 光 2 、光纤 光缆 材料发 展 、市场 交流 、 企
通 信 》杂 志 社 存 2 0 年 的 一 项 活 动 , 足 业联谊事宜 ;3 《 08 、 光通信》杂志发展座 研 究 、 了 解 和 探 讨行 业 发 展 的 热 点 的会 谈 :介 绍 目前 《 光通 信》杂 志的状况 、 议 。 出 席 会 议 的有 慕 成 斌 、 吴 重 5 、 陆 发 展 打 算 和 近 期 安 排 介 绍 《 通 信 》 日 光 曰 梁 、 陈 益 新 、 张 洪 森 、 衣 志 川 、 陈 理 事会 、编委会 、企业通信 编辑 、编 辑 枫 、 韦 祖 围 、 刘 延 辉 、 黄 惠 良 、 辛 志 部 任 务 以及 组 成情 况 。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f087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png)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能的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通信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以光纤为媒介,将信息以光的形式传输,具有带宽大、信噪比高、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医疗、石油、军事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技术的前身是电传输技术,它以电线、电缆为传输媒介,利用电磁场传送信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研究将光信号送入电缆中传输,在1960年代初期出现了光导纤维,但由于光纤的光衰减和色散严重,无法将信号传输到远距离。
到了1970年代,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光纤内芯的材料和制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了有光衰减400分贝/km的单模光纤,使得光信号能够传输到100公里以上。
1980年代初期,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大规模商用,光纤的压缩量和价格逐年下降。
1988年,美国全光纤通信网实现了面向用户的科学试验,使得全球的光纤通信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90年代,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和WDM(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提出和应用,使得光纤传输的带宽不断提高,从几百兆比特每秒到几千兆比特每秒,甚至更高。
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光纤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1年,我国开始发展光纤通信技术,我们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累积,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和网格化,二是光与物质更好的结合,三是云计算、5G、物联网等应用场景下的新型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给社会带来更高速、更稳定、更安全的通讯服务,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支撑。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凝聚了科学家们多年的心血和努力。
光纤发展史
![光纤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3bbdf7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e.png)
光纤发展史自20世纪初以来,通信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通信方式使用电信号传输。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探索使用光纤传输信号。
光纤是由玻璃制成,可以替代传统的电缆,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1970年,美国的高斯博士发明了第一条光纤。
这种光纤的纤芯由硅制成,直径只有10微米。
然而,这种光纤增益很低,只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1977年,意大利学者Clive Hogg发明了第一个低损耗的光纤,这种光纤使用了亚银玻璃制成的纤芯,其损耗比以前的光纤低了一个数量级。
1980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一款可商业化的光纤通信系统。
该系统的传输速度为45兆比特每秒,比传统的电缆快了数千倍。
同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也开发出了一款类似的光纤通信系统。
1988年,光通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NEC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光纤,采用了双折射光纤技术,使光纤能够传输更多的信号。
这种新的光纤大大提高了光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并成为现代光通信的基础。
随着光纤技术不断发展,光通信这个行业也迅速发展。
1996年,目前全球最大的光纤生产企业少数民族公司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光通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现在,光纤已经成为全球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几乎所有的电话和因特网都是通过光纤传输。
伴随着5G时代来临,光纤技术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光纤技术是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之一。
从最初的实验到现代的光通信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光纤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今天,随着各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法的出现,光纤技术将更快地发展,并在未来的通信技术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光缆(光纤)概念
![光缆(光纤)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0b31575f46527d3240ce065.png)
一、光纤(光缆)的前生今世光缆的诞生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高锟(英藉华人)、美国贝尔研究所、美国康宁玻璃公司的马瑞尔、卡普隆、凯克。
1977年,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市投入商用,速率为45Mb/s。
进入实用阶段以后,光纤通信的应用发展极为迅速,应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已经多次更新换代。
70年代的光纤通信系统主要是用多模光纤,应用光纤的短波长(8 50纳米)波段,(1纳米=1000兆分之一米,即米)。
80年代以后逐渐改用长波长(1310纳米),光纤逐渐采用单模光纤,到90年代初,通信容量扩大了50倍,达到2.5Gb/s。
进入90年代以后,传输波长又从1310纳米转向更长的1550纳米波长,并且开始使用光纤放大器、波分复用(WDM)技术等新技术。
通信容量和中继距离继续成倍增长。
广泛地应用于市内电话中继和长途通信干线,成为通信线路的骨干。
什么是光纤?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光导纤维由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发明。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
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二、通信常用光缆种类1、G.652光纤目前广泛应用的常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单模光纤。
这种光纤均可适用于1310nm和1550nm窗口工作。
在1310nm波长工作时,理论色散为零;在1550nm波长工作时,传输损耗最低,但色散系数较大。
2、G.653光纤这种光纤是指155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移位光纤。
3、G.654光纤这种光纤称为截止波长移位的单模光纤,它的设计重点是如何降低1550nm波长处的衰减,其零色散点仍位于1310nm波长处,而在1550nm波长的色散值仍然较高。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的论文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c00e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b.png)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的论文•相关推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广泛应用的论文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1.1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原理是依据不同频率和波长的光波将光纤的损耗窗口分成许多信道,利用低损耗的单模光纤来节约宽带资源,同时以光波作为信号的载体,利用波分复用器将不同的信号光载波并在一起通过发送端口传输出去,之后利用波分复用器通过接收端接受不断不同的光载波信号。
1.2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中实现了高速化的信息传输,主干传输的宽带网络和用户接入部分迎合了大众的基本需求。
根据不同的到达位置,光纤接入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FTIB、FTIC、FTTCab和FTTH。
1.3掺铒光纤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作原理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用来分析光纤通信前端发射机的输出光线,其次是对发射往各个方向的光线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分配,第三个环节是在发射前端介入掺铒光纤放大器,从而能够发挥线路放大的功能,完成在传输中的分支损耗。
当前,正是由于掺铒光纤放大器所具有的独特的补偿能力,使得其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二、光纤通信技术具有的特点2.1光纤通信容量大且频带宽光纤具有容量大和频带宽的特点。
光纤和以往的微波技术相比较,光纤的传输信号比微波的'传输信号容量大几十倍,光纤和以往的电波频率进行比较,光纤的光波频率比电波的光波频率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所以综合通信容量和频度宽度来讲,光纤所具备的传输信息容量大和传输距离远的优势是其他通信技术所不能匹敌的。
2.2光纤损耗低,可为企业降低施工成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纤就是石英光纤,这是由于石英光纤相比较其他光纤损耗较低,比较经济,能够降低企业施工成本。
同时,由于玻璃材质具有特殊的电器性质和石英光纤在施工时由于其绝缘性能够不安装接地和回路设施,这又一程度上的降低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考虑,石英光纤还具有降低施工成本的潜质,这一潜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因为技术的突破能够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黑暗中的摸索前进
此阶段主要摸索光纤的制备工艺技术,并进行以石英光纤为介质、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脉冲编码调制的初步通信试验研究。
①1974年,邮电部批准成立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通信研究室,标志着中国进入光纤
通信的基础研究;
②1976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材料提纯、MCVD熔炼车床、拉丝机、测试等
初级设备与仪表;
③1976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出可供系统联试用的石英光纤,并成功进行一路
黑白电视的传送试验;
④1977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出公里级低损耗的石英光纤,850nm波长衰耗为
20dB/km,达到当时世界的最好衰减水平,并成功进行国内首次彩色电视传送试验;
⑤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定光纤通信技术为首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
⑥1980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拉制了0.29 dB/km(1550nm)低损耗单模光纤,并进
行试生产,标志着国产化通信光纤的正式诞生,形成了国产实用化通信光纤制备技术的第一次突破。
第二阶段:光纤光缆核心技术开发与初步实用化光通信系统
此阶段主要进行全国光通信核心技术与核心设备攻关,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设备与工艺的国产化,并进行了系列的光纤通信系统试验。
①1982年,国内第一条实用化的光通信工程——武汉八二工程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光纤
通信正式步入实用化里程碑;
②1986年,国内首条从化学提纯到熔炼、拉丝、套塑、筛选、测试的完整光纤工业性
试验生产线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成立,并于当年9月试生产;
③1990年,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核心制造设备――PCVD国产化设备研制
成功,并投入光纤预制棒的生产。
第三阶段快速成长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此阶段主要引进国外光纤预制棒制造设备与工艺技术,并吸收消化创新,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民族化光纤产业。
①1988年5月,成立“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合资企业,首个国外光纤光缆生产线获
得引进,并于1991年进行光纤和光缆的试生产,1993年通过国家验收,当时其光纤和光缆的年产能分别达到6万公里和4万公里;
②1997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出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国产化PCVD设备,并投入
通信光纤的规模化生产;
③1998年,日本VAD技术获得引进,并成立了“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④1999年,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成立,形成MCVD+OVD二步法光纤预制棒技术;
⑤1999年,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引进MCVD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
第四阶段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集群
⑥此阶段主要是各个光纤企业扩大生产线,或通过合资、战略兼并与重组扩大生产规
模,形成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集群。
⑦该阶段以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为代表进行规模化技术引进与产业扩张,形成光纤
预制棒450吨、单模光纤1500万公里、光缆30万皮长公里的生产规模;
⑧2002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光纤厂房投产;2005年与日本藤仓合
资;2006年收购南京华新藤仓,达到800万公里单模光纤生产规模,多模光纤达到30万公里的生产规模,光缆达到600万公里的生产规模。
⑨富通昭和、江苏法尔胜、亨通集团、成都中住、南京特恩驰、海南三星等都进行了
不同程度的技术升级与产业扩张,已经形成了具备大规模化生产的民族化的产业。
⑩至此,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规模化集群形成,并基本上囊括光纤预制棒的各种工艺技术。
现在,我国具有年产近2000万公里光纤的预制棒生产能力,年产近 4000万公里光纤生产能力,年产近 4 000万芯公里的光缆生产能力;具有近百家光纤光缆、设备制造、材料生产企业,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在生产出口产品。
我国光纤光缆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具有光纤预制棒技术的知识产权和生产规模。
2000年之前,我国应用光纤的绝大部分是进口的,国产光纤中的大部分又是用进口预制棒拉制的。
现在,中国的光纤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产光纤的技术指标已经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建立了几个百万公里以上规模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预制棒技术正在实现群体突破。
长飞光纤光缆公司开发成功的PCVD+ OVD工艺,富通集团开发的全合成工艺光棒制造和设备制造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同时,我国已形成了光纤光缆产品品种基本齐全的制造体系,以及所用的材料和设备制造体系。
其中,更令人瞩目的特种光缆产品,如OPGW 光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结束了高等级OPGW光缆必须进口的历史。
在短短的数年内,在线运行的750kV/500kV输电系统中的OPGW 光缆遍布全国各地,并已经出口国外。
海底光缆以优异的质量、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强大的传输能力开拓了东南亚市场。
ADSS光缆也凭借优异的质量得以在海拔4 700米、零下40摄氏度的冻土地带的青藏铁路输电线路上运行。
当前,光纤通信向着构建全光网络的方向发展,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等将完全实现“光纤传输代替铜线传输”。
一个日渐清晰的全光网络正逐渐显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同时也预示了光纤光缆制造业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