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期末复习化学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四章复习题
人教版选修4第三、四章复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O H NH ()OH (23⋅-c cB .)OH ()O H NH (23-⋅c cC .c (H +)和c (OH -)的乘积D .OH -的物质的量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7.13mL 稀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D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B .KHCO 3C .Fe 2(SO 4)3D .NH 4HCO 3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A .②④⑥B .①②C .②③⑤D .②④⑤⑥ 5. 在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6B .5C .12D .13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H 3O ++CO 32- B .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D .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7.pH 相同的氨水、NaOH 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 、Y 、Z 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 仍然相同,则X 、Y 、Z 的关系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8.常温时,将pH 为5的HCl 溶液与pH 为2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 .2×10-12mol/L B.1/2(10-9+10-12)mol/L C.(10-9+10-12)mol/L D.1/2(10-5+10-2)9.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c(Cl—)> c(NH4+)> c(OH—)> c(H+)B.10mL0.1mol/L NH4 Cl溶液与5mL0.2mol/L NaOH溶液混合:c(Na+)=c(Cl—)> c(OH—)> c(H+) 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 NaOH溶液混合:c(Na+)=c(CH3COO—)> c(OH—)> c(H+)D.10mL0.5mol/LCH3COON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c(Cl—)>c(Na+)> c(OH—)> c(H+) 10.难溶盐A m B n离子积为K sp,已知常温下BaSO4的溶解度为2.33×10-4g,则其K sp为( ) A.2.33×10-4B.1×10-5C.1×10-10D.1×10-1211.K2HPO4溶液中,HPO4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对于平衡:HPO42-+H2O H++ PO43-,欲使溶液中c(HPO42-)、c(H+)、c(PO43-)三种离子溶度均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水B.加热C.加消石灰D.加硝酸银12.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试剂不可以是( )A.NH3·H2O B.MgO C.Mg(OH)2 D.MgCO31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14.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15.为了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A.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铜板相连C.锡板相连D.直流电源正极相连16.银器的保护主要是维持它的原貌,对于轻微腐蚀蒙有硫化银的银器,可将其和铝片一起接触浸泡在稀NaOH溶液中,经一定时间污迹消失,取出后用水洗于净,再用软布或棉团擦光。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及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及训练(含答案)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原电池基本概念理解。
1、原电池的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化学电池的分类:常见的原电池可以分为三类:(1)一次电池: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2)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3)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3、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Zn+2H+=Zn2++H2↑4、常见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总结。
⑴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①结构:锌筒、填满MnO2的石墨、溶有NH4Cl的糊状物。
②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正极:2NH4++2e-=2NH3+H2NH3和H2被Zn2+、MnO2吸收:MnO2+H2=MnO+H2O,Zn2++4NH3=Zn(NH3)42+⑵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①结构:铅板、填满PbO2的铅板、稀H2SO4。
②A.放电反应负极: Pb-2e-+ SO42- = PbSO4正极: PbO2 +2e-+4H+ + SO42- = PbSO4 + 2H2OB.充电反应:阴极:PbSO4 +2e-= Pb+ SO42-阳极:PbSO4 -2e- + 2H2O = PbO2 +4H+ + SO42-===总反应式:Pb + PbO 2 + 2H2SO4放电充电2PbSO4 + 2H2O5、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答案:B解析:(1)中Mg作负极;(2)中Al作负极;(3)中铜作负极;(4)是铁的吸氧腐蚀,Fe作负极。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全梳理
。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 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BaSO4 全部电 离,故 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 、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 会 减弱 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 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 (一般用 Ka 表示酸,Kb 表示碱。 ) + + 表示方法:AB A +B Ki=[ A ][ B ]/[AB] 11、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W = c[H+]·c[OH-] 1*1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高二化学选修四 期末复习
浓度
浓度大,速率快
压强
压强改变,引起浓度改变,速率改变。
外因
温度
温度高,速率快
催化剂 加正催化剂,速率快
其他因素:光、颗粒大小、溶剂等。
注意: ①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用 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②稀浓硫酸性质不同。
复习回顾
化学平衡
定义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影
内因 电解质本身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 离程度越小。
响
因
①温度 越热越电离
素 外因
②浓度 越稀越电离
③同离子效应 离子增加逆移动
v
v(电离) v(电离)= v(结合) 处于平衡状态
v(结合)
0
t
④化学反应 离子减少正移动
❖特征:动、等、定、变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电离平衡常数K,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碱) 的酸(或碱)性越强。K值只随温度变化。
镁与NH4Cl溶液反应: NH4+ + H2O ⇌ NH3·H2O + H+ Mg + 2H+ = Mg2+ + H2↑ 总反应:Mg+ 2NH4Cl= MgCl2+2NH3 ↑ +H2↑
肥料的混用 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
CO32- + H2O ⇌ HCO3- + OHNH4+ + OH-==NH3 ↑+ H2O
v=—△—c △t
mol/(L·s)或mol/(L·min)或mol/(L·h)
影响因素
注意: ①速率为单位时间内平均速率; ②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 ③对于同一反应,不同物质表示速率,比较快慢 时,应转化成同一物质来比较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四是高中化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涉及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基础知识。
以下是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碳作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
- 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 反应的机理。
2. 烃的分类和性质:-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特点和性质。
- 烷烃的异构体,包括链式、环式和支链异构体。
- 烃的衍生物,如醇、醛、酮、酸等。
3. 物质的结构:- 双键和三键的特点和性质。
- 键的构型和杂化。
- 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
4. 有机物的官能团:- 羟基、酮基、醛基、羧基等官能团的性质和作用。
- 酯、醚、醇的性质和应用。
- 芳香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5. 有机化学反应:- 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
- 醚的制备和醇的制备。
- 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多烯烃的重排反应。
6. 有机物的合成:- 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的选择。
- 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 有机合成的常见方法和实验操作。
7. 化学工业基础知识:-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 化学工业中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 化学工业中的常见反应,如制盐酸、制氨等。
- 化学工业中的装置和工艺。
以上只是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教材的详细内容来学习。
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做习题和实验等方式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高二期末复习宝典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有气体参加反应的增大容器压强,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容器温度,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2、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物总能量,从微观角度讲,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H 0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从微观角度讲,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H 03、常见的放热反应类型有:、、、常见的吸热反应类型有:、、、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要注明反应的、,若反应是在和条件下进行的,可以不予注明。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形。
常用、、、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一定要注明反应的焓变(△H)。
注意△H由符号、数值、单位三个部分组成。
而其中数值部分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有关。
即方程式中的焓变的数值之比等于同意反应的不同方程式中同种物质的系数之比。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分数,△H的单位永远是_______。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以及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其中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的作用是:6、中和热的定义: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测量准确,要用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
7、燃烧热的定义:单位:8、现在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9、盖斯定律的内容:10、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求焓变,△H = 。
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求焓变,△H = 。
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燃烧热求焓变,△H = 。
利用正反应与逆反应的活化能求焓变,△H = 。
第一章复习提纲答案1、有效碰撞,增大,不变,不变,不变,增大,增大2、大于,小于,小于;小于,大于,大于3、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高中化学研究材料XXXxxxxxxxx期末试卷——高二化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6年1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OH +H+SO4=BaSO4↓+H2OB。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2++2Na=2Na+Cu↓+SO42-C。
用食醋检验水垢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Ca+CO2↑+H2OD。
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2H2O+I2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 (H)降低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同位素:H、D、TB。
电解质:CaCO3、CH3COOH、NH4HCO3C。
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D。
硅酸盐产品:晶体硅、水泥、陶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2H6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②若R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③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④NCl3、PCl3、CO2、CS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⑤若X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则该原子可表示为aX;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⑦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极易溶于水;⑧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A。
②⑤⑥⑧B。
①③④⑦C。
②④⑤⑦D。
③⑤⑦⑧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文章中没有给出选项)以下是XXX2016年1月高二化学期末试题的选择题部分。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期末复习人教版选修四重难点专题突破: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Word版汇总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重难点专题突破学习目标定位]1•正确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2•掌握溶液酸碱性规律与 pH 的计算。
3.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其应用。
4•会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
5•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电离常数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溶液的温度、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 原理,其规律是(1)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 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3) 同离子效应: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了 CH 3C00「的浓度,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盐酸,平衡也会左移。
(4)能反应的物质: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锌或 NaOH 溶液,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2•电离常数(电离平衡常数)它们的关系是 K i ? K 2? K 3,因此多元弱酸的强弱主要由 K i 的大小决定。
【例1】 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电离平衡常数(25 C )。
酸 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CH 3COOHCH 3COOHCH 3COO 「+ H +1.76 10— 5H 2CO 3H ++ HCO 3K 1 = 4.31 10 7 H 2CO 3— + _ —HCO 3H + CO 2 K 2 = 5.61 10 11H 3PO 4H ++ H 2PO 4 K 1 = 7.52 10 —3H 3PO 4H 2PO 4H ++ HPO2 — 4K 2= 6.23 10 —8HPO*H + + PO*K 3= 2.20 10—13F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K 减小B. 向0.1 mol L 7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C (H+)/C (CH 3COOH)将减小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 pH 关系为pH(Na 2CO 3)>pH(CH 3COONa)>pH(Na 3PO 4)D. PO 47、HPO 2「和H 2PO 4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3.电离平衡的移动与电离平衡常数 K 、离子浓度的关系以CH 3COOH 为例,C (CH3COO 「)c (H十)~(CH COOH )~K 的大小可以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 有关。
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卷及解析(四套)人教版
选修4期末测试试卷(1)第I卷(选择题)1. 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2.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3. 对于0.1 mol·L-1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pH降低B.c(Na+)=2c(SO32—)+c(HSO3—)+c(H2SO3)C.c(Na+)+c(H+)=2c(SO32—)+2c(HSO3—)+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升高温度可以抑制盐类的水解C、正盐水溶液的pH均为7D、酸式盐的pH均小于7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D.对放热反应A+B→C+D ,A、B的能量总和大于C、D的能量总和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可加人足量的粉末搅拌后过滤B在溶液中加人氯化银,一段时间后沉淀变成黄色,说明同温度下C将氨气通人热的溶液中能使还原为D当分散质和分散剂都为气体时,组成的分散系不可能为胶体7. 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A.由红变橙B.由黄变橙C.由黄变红D.由红变黄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 .为确定某酸H 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 溶液的pH 。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肯定条件下,肯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汲取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缘由: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全部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留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需标出能量变更。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需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变更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留意以下几点:①探讨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探讨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汲取热量,所以它们参与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精编版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 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提纲o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 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 2·8H 2O 与NH 4C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 2、CO 、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 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 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 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 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o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J/mo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o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1”H 325℃o/L ; K W = [H]·[OH -] = 1*10-14注意:K 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 值一定; 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 K W 〈1*10-14 物质单质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
如SO 3、CO 2、C 6H 12O 6、CC 4、CH 2=CH 2…… 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
如HC 、NaOH 、NaC 、BaSO 4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
如HCO 、NH 3·H 2O 、CuOH 2、H 2O混和物 纯净物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 W 〉 1*10-144、溶液的酸碱性和V n V c n ⋅⋅⋅0.01go/L SO 42-SO 42-SO 42-SO 42-Na>Ca 2>K阴离子放电顺序:是惰性电极时:S 2->I ->Br ->C ->OH ->NO 3->SO 42-等含氧酸根离子>F -SO 32-/MnO 4->OH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注意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 、Cu 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考点大汇总(打印版)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全册 )考点大汇总 (打印版 )考点1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能量的常见转化形式 ,重点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之间的转化 ,涉及键能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及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形式 .【精确解读】1.化学反响中的能力变化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常见能量转化有:①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如铜、锌形成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燃料燃烧产生能量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化学能和光能、风能的相互转化等 .【精细剖析】1.判断化学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方法:一看 ,是否发生化学反响;二看 ,产生了什么 ,如果是热量 ,那么转化为热能;如果产生了电 ,那么是转化为电能 ,如果产生了光 ,那么是转化为光能 .【典例剖析】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B.铝热反响中 ,反响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II所示的反响为吸热反响【答案】A【变式训练】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太阳能将H2O和CO2化合生成二甲醚(CH3OCH3) ,装置如下图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H +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B.催化剂a外表发生的反响是2CO2 +12e - +12H +═CH3OCH3 +3H2OC.该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D.消耗CO2与生成O2体积比为1:1【答案】D【实战演练】1.以下反响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D.Ba(OH)2•8H2O与A.铝热反响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响NH4Cl固体混合【答案】D【解析】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响是放热反响 ,故A错误;B.燃料燃烧是放热反响 ,故B 错误;C.酸碱中和反响是放热反响 ,故C错误;D.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响是吸热反响 ,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2021年3月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首|先发现:在光、碱性CeO2修饰TiO2的复合纳米材料的催化作用下 ,二氧化碳和水可转化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此反响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CO2和CH4均含极性共价键C.产物可能还有O2D.CO2溶于水呈酸性的原因:CO2 +H2O⇌H2CO3H2CO3⇌2H + +CO32 -【答案】D3.未来清洁能源 - -纳米金属.如纳米铁可作为发动机的燃料 ,那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 "铁器时代〞.有一些专家也曾经指出 ,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的设想能够实现(如图) ,那么 ,不仅可以消除大气的污染 ,还可以节约燃料 ,缓解能源危机,在此设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答案】B【解析】在此设想的物质循环中 ,太阳能将CO2、H2O、N2等气体重新组合成燃料 ,此过程为太阳能→化学能;燃料燃烧 ,化学能→热能 ,故在此设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热能 ,故答案为B .【自我反思】考点2 吸热反响与放热反响【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响与吸热反响的判断 ,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属最|根底考点 ,特别注意能量变化与反响条件无关 .【精确解读】1.吸热反响的概念:化学键角度: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能量守恒角度: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响;2.常见的吸热反响或局部物质的溶解过程:大局部分解反响 ,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响 ,炭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一氧化碳 ,炭与水蒸气的反响 ,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的溶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解反响等 .3.放热反响的概念:化学键角度: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能量守恒角度: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响;4.常见的放热反响:①燃烧反响;②中和反响;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响;⑤局部化合反响;5.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能量变化图如下图:注意:①反响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②不是需要加热的反响都是吸热反响 ,燃烧大多数要点燃 ,都是放热反响.吸热反响就是在化学变化中 ,需要不断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响.不是需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响都是吸热反响 .【精细剖析】1.根据反响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假设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那么反响为放热反响 ,假设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那么反响为吸热反响;2.化学反响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 ,而断键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键形成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放热反响有些也需要一定条件 ,如2SO2 +O2⇌2SO3为放热反响 ,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特别注意:放热反响或吸热反响与反响条件无直接关系;不是需要加热的反响都是吸热反响 ,燃烧大多数要点燃 ,都是放热反响.吸热反响就是在化学变化中 ,需要不断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响.不是需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响都是吸热反响 .【典例剖析】由N2O和NO反响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过渡态的能量B.反响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C.N2O(g) +NO(g)→N2(g) +NO2(g) +139kJD.反响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答案】D【变式训练】在常温常压下 ,烯烃与氢气混合并不起反响 ,甚至|在高温时反响也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反响生成烷 ,一般认为加氢反响是在催化剂外表进行.反响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响是吸热反响B.参加催化剂 ,可减小反响的热效应C.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不能改变化学反响的平衡常数D.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 ,得到中间体【答案】D【实战演练】1.参照反响Br +H2→HBr +H的能量对反响历程的示意图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响为可逆反响B.参加催化剂 ,可提高HBr的产率C.反响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反响物总键能低于生成物总键能【答案】C【解析】A.根据图象分析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可知为吸热反响 ,无法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响 ,故A错误;B.催化剂只改变反响速率 ,不改变平衡移动 ,所以参加催化剂 ,不可提高HBr的产率 ,故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故C正确;D.根据图象分析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可知为吸热反响 ,所以反响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 ,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反响:X +Y =M +N为放热反响 ,对该反响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Y的能量一定高于ND.因为该反响为放热反响 ,故不必加热反响就可发生【答案】B3.有以下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0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 ,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 ,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呈形如下图状态 ,判断参加的物质可能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解析】因氢氧化钠固体 ,浓硫酸、生石灰参加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 ,使得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 ,故答案B .【自我反思】考点3 有关燃烧热的计算【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依据燃烧热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提升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精确解读】一、燃烧热1.定义:在101kPa时 ,1mol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 ,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O ,而不是气态水蒸气;注意:(1 )条件:101kPa(但是书中表格提供的数据都是在25℃的条件下测得的);(2 )燃烧的物质一定为1mol;(3 )生成的物质一定要稳定;a.状态要稳定(例如:CO2为气体 ,H2O为液体);b.要完全燃烧;一般指:C→CO2 (g)、S→SO2 (g)、H2→H2O(l)、一般有机物→CO2 (g)和H2O (l) .【精细剖析】1.进行反响热计算的考前须知:(1 )反响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 ,其反响热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2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响热是指反响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响热;(3 )正、逆反响的反响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典例剖析】充分燃烧一定量丙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kJ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恰好转化成酸式盐需6mol•L -1的NaOH溶液100mL ,那么丙烷的燃烧热为()A. -16QkJ/mol B. -5Q kJ/mol C.-4Q kJ/molD. -2Q kJ/mol【答案】B烧放出xQ热量 ,那么1mol丙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 - = -5QKJ/mol ,故答案为B . 【变式训练】北京奥运会 "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C3H8) ,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 ,:CO:2CO(g) +O2(g)═2CO2(g);△l.丙烷:C3H8(g) +5O2(g)═3CO2(g) +4H2O(l);△.正丁烷:C4H102(g)═4CO2 (g) +5H2O(l);△.异丁烷:C4H102(g)═4CO2(g) +5H2O(l);△.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下 ,正丁烷的燃烧热为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 ,前者需要的氧气少产生的热量也多C.常温下 ,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响获得的【答案】C【实战演练】1.以下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H +(aq) +OH -(aq)═H2O(l)△H = -57.3 kJ/mol ,那么稀H2SO4和稀Ba(OH)2溶液反响生成2 mol H2O的反响热△H = -2×57.3kJ/molB.S(s) +O2(g)═SO3(g)△H = -395.7 kJ/mol ,那么硫磺的燃烧热为395.7 kJ/mol C.C(石墨 ,s)═C(金刚石 ,s)△H = +1.9 kJ/mol ,那么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2H2(g) +O2(g)═2H2O(l)△H = -571.6 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答案】D【解析】A.稀H2SO4和稀Ba(OH)2溶液反响生成2 mol H2O的同时还生成1 molBaSO4 ,此时反响热△H< -2×57.3kJ/mol ,故A错误;B.101kPa条件下 ,1mol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1mol二氧化硫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磺的燃烧热 ,故B错误;C.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等物质的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 ,因此石墨更加稳定 ,故C错误;D.由热化学方程可知 ,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 =285.8 kJ/mol ,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以下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C和COB.红磷和白磷C.3molC2H2(乙炔)和1molC6H6(苯)D.1gH2和2gH2【答案】D3.一定条件下 ,燃烧1g乙炔(C2H2)气体 ,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 ,放出50kJ热量 ,那么该条件下乙炔的燃烧热为()A.50 kJ/mol B.3900 kJ/molC.1300 kJ/mol D.450 kJ/mol【答案】C【解析】燃烧热是在101kp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而燃烧1g乙炔物质的量n = = =mol ,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 ,放出50kJ热量 ,故燃烧1mol乙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 ,放出热量为50kJ×26 =1300kJ ,故答案为C .【自我反思】考点4 化学反响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化学反响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涉及反响速率的计算公式与应用 ,提升对化学反响速率的理解 ,重点是理解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 【精确解读】一、化学反响速率1.概念:化学反响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响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特点:①化学反响速率是平均速率 ,且均值取正值.但在时间 -速率图象中某时刻对应的速率为瞬时速率.②在同一反响里 ,虽然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不一定相同 ,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且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响方程式的系数比.例:对于反响:mA +nB =pC +qD v(A):v(B):v(C):v(D) =m:n:p:q.③用化学反响速率来比拟不同反响进行的快慢或同一反响在不同条件下反响的快慢时 ,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拟.④在一定温度下 ,固态和纯液态物质 ,物质的量浓度视为常数 ,它们的反响速率也视为常数 ,不用这些物质表示反响速率.如CaCO3、水等 .3.表示方法:①同一反响 ,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 ,数值可能不同 ,但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②一般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③对于没有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响:v正≠v逆 .【精细剖析】1.反响速率的计算步骤:①准确找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各物质的初始量、转化量、平衡量(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③根据条件建立等式关系进行解答;2.注意反响速率随着时间的进行不断减小的特征 .3.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上述化学反响速率是平均速率 ,而不是瞬时速率 .(2 )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 ,一般都取正值 ,所以化学反响速率一般为正值 .(3 )由于在反响中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 ,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响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响速率 .(4 )对于同一个反响来说 ,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响的速率时 ,其数值不同 ,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响的快慢 .因此 ,表示化学反响速率时 ,必须指明是用反响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5 )在同一个反响中 ,各物质的反响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典例剖析】用纯洁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响制取CO2 ,实验过程记录如下图(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B.EF段 ,用盐酸表示该反响的平均反响速率为0.4 mol•L -1•min -1C.OE、EF、FG三段中 ,该反响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响速率之比为2:6:7D.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答案】B【变式训练】一定温度下 ,在的密闭容器中 ,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10s时到达化学平衡状态.那么从反响开始到10s末的反响速率用X表示是()A.0.08mol•L -1•s -1B.0.30mol•L -1•s -1C.0.16mol•L -1•s -1D.0.32mol•L -1•s -1【答案】C【实战演练】1.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 ,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响 ,根据以下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 ,生成氨的反响速率最|快的是()A.v(NH3) =0.1 mol/(L•min)B.v(NH3) =0.2 mol/(L•min)C.v(H2) =0.3 mol/(L•min)D.v(H2) =0.4 mol/(L•min)【答案】D【解析】反响为N2(g) +3H2(g)⇌2NH3(g) ,以氢气的反响速率为标准进行判断;A.ν(NH3) =0.1mol/(L•min) ,所以ν(H2) =0.15mol/(L•min);B.v(NH3) =0.2 mol/(L•min) ,所以ν(H2) =0.3mol/(L•min);C.ν(H2) =0.3mol/(L•min);D.ν(H2) =0.4mol/(L•min),那么反响速率最|快的是D ,故答案为D .2.在密闭容器里 ,A与B反响生成C ,其反响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 ,2v B=3v A、3v C=2v B,那么此反响可表示为()A.2A +3B =2C B.A +3B =2C C.3A +B =2C D.A +B =C 【答案】A【解析】由于2v B =3v A、3v C =2v B ,所以v A∶v B∶v C =2∶3∶2 ,即A、B、C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2 ,故反响方程式为2A +3B =2C ,故答案为A .3.在2CH4(g) +2NH3(g) +3O2(g) =2HCN(g) +6H2O(g)反响中 ,v (HCN) =n mol/(L•min) ,且v(O2) =m mol/(L•min) ,那么m与n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m =nB.m =nC.m =nD.m =2n【答案】C【自我反思】考点5 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理解有效碰撞与化学反响速率的本质 ,进一步稳固对化学反响速率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精确解读】1.有效碰撞理论①有效碰撞:使分子间发生反响的碰撞;②有效碰撞的条件:①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②取向正确;③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注意: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④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响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局部;⑤结论:分子运动→相互碰撞→,→有效碰撞→化学反响;2.活化能对反响速率的影响①活化能越低 ,活化分子数越多 ,活化能越高 ,活化分子数越少;②单位时间内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越多 ,化学反响速率越快;③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越多 ,有效碰撞次数越多 .【精细剖析】1.活化能与反响速率的关系分析:反响物本身的性质活化能的大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多少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化学反响速率的快慢;2.结论:①活化能的大小影响反响速率的大小;②活化能越低 ,活化分子数越多;活化能越高 ,活化分子数越少 .【典例剖析】能增加反响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A.降低温度B.使用催化剂C.增大压强D.增加浓度【剖析】A.降低温度减小反响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故A错误;B.使用催化剂可增大反响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故B正确;C.增大压强可使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 ,但百分数不变 ,故C错误;D.增加浓度可使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 ,但百分数不变 ,故D 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B【变式训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 ,才能发生化学变化B.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C.无论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 ,升高温度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答案】D【实战演练】1.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2SO2(g) +O2(g)⇌2SO3(g) ,假设改变以下条件 ,可提高反响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增大反响物浓度【答案】A【解析】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响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降低温度降低反响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压强、增大反响物浓度只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 ,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 ,故答案为A .2.以下关于碰撞理论的根本观点 ,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物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响的必要条件B.活化分子是指具有较高能量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D.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分子具有较高能量并且有适宜的碰撞取向【答案】C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升高温度和参加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反响所需的活化能 ,增大化学反响速率B.有效碰撞是指反响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C.增大压强 ,可以使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D.焓就是指反响热【答案】C【解析】A.升高温度不能改变反响所需的活化能 ,但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加快反响速率 ,故A错误;B.反响物活化分子之间有适宜取向的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响 ,而能发生化学反响的碰撞就是有效碰撞 ,故B错误;C.增大压强 ,气体的体积减小 ,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反响速率增大 ,故C正确;D.焓不是反响热 ,体系的等压反响热就等于焓变 ,故D错误;故答案为C .【自我反思】考点6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响的特征 ,明确化学平衡的建立条件及判断依据 .【精确解读】1.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①可逆反响:在同一条件下 ,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响称为可逆反响;前提:反响物和产物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响体系中 ,而且在相同条件下 ,正、逆反响都能自动进行;②不可逆反响:在一定条件下 ,几乎只能向一定方向(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响;正反响: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响;逆反响: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响2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 ,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 ,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如下图(以起始生成物浓度为0为例):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前提: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 , "一定条件〞通常是指一定的温度和压强;②实质:v正 =v逆≠0;③标志: "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浓度没有变化 ,并不是各种物质的浓度相同.对于一种物质来说 ,由于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与消耗量相等 ,就表现出物质的多少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逆:可逆反响;②等:v正 =v逆③动:动态平衡;④定: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⑤变:外界条件改变 ,原平衡被破坏 ,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精细剖析】1.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反响到达平衡的过程是(以起始生成物浓度为0为例):①开始:反响物浓度最|大 ,生成物浓度为0 ,正反响速率最|大 ,逆反响速率为0;②过程中:反响物浓度不断减小 ,生成物浓度不断增大 ,正反响速率不断减小 ,逆反响速率不断增大;③平衡时:反响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都到达平衡 ,保持不变 ,正逆反响速率也保持不变;(2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响 ,因此不可能完全转化;到达化学平衡时 ,正逆反响速率相等 ,但不为零 .【典例剖析】在一定温度下 ,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某一反响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X =3Y +ZB.t时 ,正、逆反响都不再继续进行 ,反响到达化学平衡C.假设t =4 ,那么0~t的X的化学反响速率为0.1 mol•L -1•min -1D.温度、体积不变 ,t时刻充入1 mol He使压强增大 ,正、逆反响速率都增大【答案】C【变式训练】对可逆反响4NH3(g) +5O2(g)⇌4NO(g) +6H2O(g)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到达化学平衡时 ,4υ正(O2) =5υ逆(NO)B.假设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 ,消耗x mol NH3 ,那么反响到达平衡状态C.到达化学平衡时 ,假设增加容器体积 ,那么正反响速率减少 ,逆反响速率增大D.化学反响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答案】A【实战演练】1.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响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 +O2⇌2SO3 ,这是一步正反响放热的可逆反响.如果反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响速率 ,提高生产效率B.在上述条件下 ,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 ,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D.到达平衡时 ,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答案】D【解析】A.催化剂可加快反响速率 ,生产时间缩短 ,那么提高生产效率 ,故A正确;B.为可逆反响 ,那么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故B正确;C.提高O2的浓度 ,可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 ,平衡正向移动 ,那么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故C正确;D.平衡时 ,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浓度是否相等 ,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 ,故D错误;故答案为D . 2.一定条件下 ,对于可逆反响X(g) +3Y(g)⇌ 2Z(g) ,假设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 ,到达平衡时 ,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 -1 ,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c1:c2 =3:1B.平衡时 , 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 -1<c1<0.14mol•L -1【答案】D【解析】A.设X转化的浓度为x ,X(g) +3Y(g)⇌2Z(g)3.在一定温度下 ,容器内某一反响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响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表达中 ,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C.t2时正逆反响速率相等 ,反响到达平衡状态D.t3时正反响速率大于逆反响速率【答案】B【解析】A.由图象可知 ,反响中M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 ,N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 ,那么在反响中N为反响物 ,M为生成物 ,图象中 ,在相等的时间内消耗的N和M的物质的之比为2:1 ,所以反响方程式应为2N⇌M ,故A错误;B.t1时 ,N的物质的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3mol ,又同一反响体系体积相同 ,那么根据C = ,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故B正确;C.由图可知t2时M仍然在增大 ,N仍然在减小 ,此时反响继续向正方向移动 ,反响没有到达平衡 ,故C错误;D.由图可知t3时 ,M、N都不变 ,那么反响到达平衡 ,正逆反响速率相等 ,故D错误;故答案为B .。
最全面高中化学选修4超详细知识点复习资料分类总结
化学选修 4 化学反应与原理章节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形成。
其中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 化学反应的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和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
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
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 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表示,单位都是kJ/mol 。
3. 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 放热>吸热) △H为“- ”或△H<0,表示的时候“- ”,“kJ/mol ”不能省略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0,表示的时候“+”,“kJ/mol ”不能省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判断方法①能量图像1左图反应物总能量大于产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右图为反应物总能量低于产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注意:a. 图中可以得知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b. 一定是所有物质的能量之和,而不是某一个物质的能量高于产物或者低于产物的能量②通过键能的计算△H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键能(不建议大家死记硬背公式,应当理解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和产物成键时所放出的能量相对大小,如果断键吸收能量大于成键释放能量则为吸热反应,如果成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则为放热反应)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共价键的数目,注意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复习提纲礼泉一中陈树勋第一章知识网络1、活化分子:能够发生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有气体参加反应的增大容器压强,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容器温度,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2、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物总能量,从微观角度讲,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H 0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物总能量,从微观角度讲,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H 0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之和比较,△H = 。
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比较,△H = 。
3、常见的放热反应类型有:、、、常见的吸热反应类型有:、、、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要注明反应的、,若反应是在和条件下进行的,可以不予注明。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形。
常用、、、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一定要注明反应的焓变(△H)。
注意△H由符号、数值、单位三个部分组成。
而其中数值部分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有关。
即方程式中的焓变的数值之比等于同意反应的不同方程式中同种物质的系数之比。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分数,△H的单位永远是___________。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以及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其中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的作用是:6、中和热的定义: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测量准确,要用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
7、燃烧热的定义:单位:8、现在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9、盖斯定律的内容:10、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A、2H2(g)+ O2(g)=2H2O(g) △H1 ;2H2(g)+ O2(g)=2H2O(l) △H2B、S(g) + O2(g) = SO2(g) △H1 ;S(s) + O2(g) = SO2(g) △H2C、C(s) + 1/2 O2(g) = CO(g) △H1 ;C(s) + 1O2(g) = CO2 (g) △H2D、H2 (g) + Cl2(g) =2HCl(g) △H1 ;1/2 H2 (g) + 1/2 Cl2(g) = HCl(g) △H2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Fe2O3(S) + 3CO (g) = 2 Fe(S) + 3 CO2(g) △H1= —26.7KJ/mol(2) 3Fe2O3(S) + CO (g) = 2 Fe3O4(S) + CO2(g) △H2= —50.75KJ/mol(3) Fe3O4(S) + CO (g) = 3 FeO(S) + CO2(g) △H3= —36.5KJ/mol不用查表,计算反应FeO(s)+ CO(g) = Fe (s) + CO2 (g)的焓变。
12、已知H2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C3H8的燃烧热是2220 KJ/mol,某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13、在一定条件下,CH4和CO燃烧热分别为890 KJ/mol、283 KJ/mol。
在该条件下一定量的CH4和CO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262.9KJ,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g白色沉淀。
求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体积比14.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摩尔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1366.8 kJ热量(2)1摩尔C(石墨)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31.3 kJ热量(3)标准状况下将纯净的CH41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气和液态水,放出39.75kJ热量,则CH4燃烧热的热化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摩尔水蒸气放热241.8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为。
若1克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kJ,则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氢气的燃烧热为。
15.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等于。
第二章一、化学反应速率1、意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2、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或来表示,v= (单位:或或)3、影响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物质本身的(最主要因素)外因:对某一确定的反应,外界因素(,,,等)都存在影响。
4、在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中学化学里通常说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是指速率。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本质原因: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吸热反应:△H>0反应热:符号为△H,单位是kJ/mol放热反应:△H<0反应热的测量:一般利用量热计进行测量反应热的计算:可利用盖斯定律计算无法测量的反应热(2)由于△c是取浓度的变化的绝对值,故反应速率都取值。
(3)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时候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4)一般不用和表示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5)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不同,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
5、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测量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的是体系中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都可以加以利用。
6、用于化学反应速率测量的基本性质(1)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气体和体系压强。
(2)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3)在溶液中,当反应物和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一)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1.定义: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进行的反应。
不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可看成正、逆反应的趋势差别很大,反应―一边倒‖。
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时,___ 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____(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____(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____(动态平衡)____(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____(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1)各物质浓度、质量分数不再变化(2)同物质:V正=V逆【生成a molX的同时消耗a molX 或b molY】不同物质:异方向,量相当【生成a molX的同时生成c molR】(3)体系温度不再变化(4)a+b≠c+d时,压强不再变化;混合气体密度或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5)颜色(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_____(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__,生成物浓度也____,V正____,V逆也_____,但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___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______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__________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_________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3)在体积恒定的容器内,充入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由于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所以平衡_____(4)在恒压容器内,充入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由于体积变大,各物质的浓度变小,速率变化,所以平衡______(5)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________。
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____。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三、化学平衡常数(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值。
符号:____(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________,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____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5、非水溶液中的反应,如有水生成或有水参加反应,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必须表示在平衡关系式中。
6、K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_____。
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_______的标志。
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_____的浓度越大,它的______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_____,反应物转化率越____。
一般地,K>____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Q:浓度商)Q___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___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___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_____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反应*四、等效平衡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