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教案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教案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教学思想设计:本课的教学设计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随着同学的小品展示,不仅可以将本课的内容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增强角色体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感受未成年人受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材分析:《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一个框题。
这个框题具有重要地位,本框是针对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侵害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依靠法律保护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就成了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框题在未成年人成长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当这些侵害事件发生后,我们许多初中生不懂得自己可以获得保护,或者不懂得如何保护,在他们的权利遭到侵犯时,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
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武器。
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内容,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御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
(2)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3)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律保护意识。
(2)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法律护我成长》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法律护我成长》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法律护我成长》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法律护我成长》教案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一):“求助有路”(板书)1、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教师归纳过度讲解)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
因为,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就会纵容违法行为,私自报复打击,以牙还牙也会给自己造成危害。
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可是,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不太多,很多法律知识和程序都不懂。
因此,我们必须向有关部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2、维权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请你帮帮小芳出主意第108页的案例本案例中的小芳可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法规)法律护我成长戴奕《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戴奕一、教材解读1、基本简介(法律法规)法律护我成长戴奕《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法律法规)法律护我成长戴奕《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是一篇以现代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所必备的法律意识为主题的课文。
编者意在让学生先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法律、合法的意识,然后在行为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来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以保证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享受安全与快乐。
2.地位与作用在整本教材中,“我的权利和责任”这一单元的编写是为了契合五年级学生开始从家庭、社区、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性比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的需要。
纵观整个单元内容,第五课《我来做市长》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市长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将他们逐步引领进公共生活领域,让他们关心公共事务;第六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从全体公民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确全体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并对保护公民的各项法律法规有所了解。
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把针对范围缩小,单独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展开,因为五年级的学生随着逐步参与社会事务,活动范围扩大,更需要具有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儿童,他们受到的不仅是普通的法律保护,还有很多特殊的权利保障。
本课通过法律读本的展示、侵权案例的剖析、维权方法的介绍,使孩子们知道:他们是权利的主体,无论自己多么弱小、多么幼稚,他们都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并且还享有未成年人特有的权利。
综上所述,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内容结构(法律法规)法律护我成长戴奕《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法律法规)法律护我成长戴奕《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在执教这堂课时,我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班级学情将文本内容进行了创造性地改变与整合。
七年级政治教案 法律护我成长9篇
七年级政治教案法律护我成长9篇法律护我成长 1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成长中的我”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辨违法与合法行为,提高对自身行为举止的自控能力,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2.逐步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会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中学生已经明显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
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及早在他们心目中树立法制观念,严格地以法律和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当务之急。
【教材分析】所用案例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贴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法律护我成长_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国教育部门将法律教育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
本案例以“法律护我成长”为主题,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将法律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相结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法律知识。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网络欺凌事件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张,因其成绩优异,受到了同学们的嫉妒。
一天,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了小张的照片和隐私信息,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小张得知后,十分气愤,但又不知道如何维权。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小张了解了我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决定向学校和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案例处理过程:1. 课堂教育:班主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了《网络安全法》中关于网络欺凌的相关条款,让学生了解网络欺凌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防范。
2. 个别辅导:针对小张的情况,班主任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分析了事件的性质,并指导他如何收集证据。
3. 家校合作:班主任与小张的父母沟通,共同关注小张的心理状态,并鼓励他们支持小张依法维权。
4. 校内处理: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对网络欺凌事件进行调查,并对涉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
5. 校外维权:小张在班主任的陪同下,向网络监管部门提交了举报材料,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结果:经过学校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涉事学生被依法处理,网络欺凌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小张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他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1. 法律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可以看出,法律教育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
将法律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 教师角色转变:在法律教育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参与者。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校合作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
法律护我成长_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国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法制教育。
本案例以一堂法制教育课为例,探讨如何将法律知识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案例主题通过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4.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案例实施(一)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法律知识资料,制作PPT课件,设计教学活动;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法律知识,了解典型案例。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2. 法律知识讲解(1)法律的定义及作用教师讲解法律的定义,阐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2)法律与生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案例一:未成年人盗窃案教师介绍案例背景,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此类违法行为?(2)案例二:网络欺凌案教师介绍案例背景,分析案例中网络欺凌行为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网络欺凌?4. 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案例一和案例二,讨论如何预防违法行为、应对网络欺凌。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警察、法官、律师等角色,模拟法庭审判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
五、案例评价1. 学生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5篇范文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7、法律护我成长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初步具有辨别违法与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用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知道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上能够保护、帮助未成年人的机构、部门。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1.老师发现今天咱们班同学特别精神,女同学个个健康美丽,男同学人人结实潇洒,每个人都充满着活力。
老师真的很羡慕你们。
你们从弱小的婴儿一天天地成长着到今天如此幸福地坐在课堂中学习,你认为离不开谁的保护呢?思考、交流。
2.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来自父母亲人、老师的关心、疼爱和保护。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法律”(板书)的保护。
3.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个事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41页自己阅读案例《法律帮他找回爱》,你就一定能认同老师说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护”的观点了。
二、法律保护我(一)法律能保护 1.学生自学。
下面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读后感。
请大家围绕下面三个话题展开探讨:①法律是如何保护小建的?②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③读了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是啊,正是有了法律的保护,小健才能“享有合法权益”。
(二)法律怎么保护1.法律不仅保护小建,它也保护着我们每一个少年儿童。
为此,我们国家制定了许多的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法规。
你知道的有哪些?让学生讲———教师补充(专门性的+其它法律法规,未成年人)。
2.下面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个《儿童权利公约》来看看,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48页的《儿童权利公约》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读了《儿童权利公约》之后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谈谈?4.从这四个基本的权利延伸出去,法律法规还赋予了我们什么权利?5.除了法律法规,你还知道社会上哪些部门和机构可以对少年儿童提供保护和帮助?6.思考:从老师展示的这些法律法规、我们的权利以及保护帮助我们的机构,这些资料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过渡:这么多的法律法规赋予了我们如此丰富的权利,提供了这么多保护我们的机构和部门,那么,当你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你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已吗?现在书本给我们提供了三组小现场来考考大家。
《法律护我成长》教案模板
《法律护我成长》教案模板第一章:法律与生活的关系1.1 理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1.2 探索法律与个人生活的联系1.3 讨论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第二章:基本法律概念2.1 介绍宪法和法律的基本概念2.2 解释法律的权利和义务2.3 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第三章:青少年的法律保护3.1 分析青少年法律保护的重要性3.2 介绍青少年法律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3.3 讨论青少年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四章:遵守法律规定4.1 强调遵守法律规定的重要性4.2 分析违反法律规定的后果第五章:法律与公民权利5.1 介绍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5.2 分析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作用5.3 讨论公民如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第六章:法律与公民责任6.1 理解公民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6.2 介绍与青少年相关的公民责任和法律义务6.3 讨论如何履行公民责任,遵守法律规定第七章:法律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7.1 分析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7.2 介绍涉及青少年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7.3 探讨青少年如何识别并预防法律风险第八章:法律教育与青少年成长8.1 强调法律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8.2 分析法律教育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8.3 探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第九章:案例分析与法律实践9.1 分析典型案例,让青少年了解法律实际应用9.2 引导青少年学会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9.3 讨论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第十章:法律与青少年未来发展10.1 了解法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10.2 探讨青少年如何为未来社会做好准备10.3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补充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以及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意义。
二、基本法律概念补充说明: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以及法律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三、青少年的法律保护补充说明:通过数据分析和社会新闻,让学生了解青少年法律保护的现状和问题,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
法律护我成长相关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旨在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本文将以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例,探讨法律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二、案例介绍(一)案情简介2019年,某市一名15岁的高中生小张(化名)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调查,小张在一个月内多次潜入邻居家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数千元。
案发后,小张的家属积极赔偿了受害者的损失,并取得了受害者的谅解。
(二)案件处理1. 起诉阶段:检察机关认为小张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2. 审判阶段:法院审理认为,小张系未成年人,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3. 执行阶段:小张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接受社区矫正,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表现出了改过自新的决心。
三、法律分析(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内容、措施等,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刑罚种类、减刑、假释等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
(二)法律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 预防犯罪:通过法律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自觉遵守法律,预防犯罪。
2. 保护权益: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法律通过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维护其合法权益。
3. 引导成长:法律通过设定刑罚、矫正教育等手段,引导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法律守护我成长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诱惑和挑战也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校特举办“法律守护我成长”主题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让青少年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促进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了解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2. 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 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学专家为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让他们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 法律知识竞赛组织青少年参加法律知识竞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3. 法律故事分享邀请青少年分享自己身边的法律故事,通过真实案例让其他同学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法律手抄报制作组织青少年制作法律手抄报,通过绘画、文字等形式展示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感悟。
5. 法治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治主题班会,讨论法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分享学习法律的心得体会。
四、活动实施1. 准备阶段(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
(2)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学专家进行法律知识讲座。
(3)设计法律知识竞赛题目,制作手抄报模板,准备班会讨论话题。
(4)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度。
2. 实施阶段(1)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让青少年了解法律知识。
(2)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的兴趣。
(3)举办法律故事分享会,让青少年通过身边案例了解法律。
(4)开展法律手抄报制作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
(5)召开法治主题班会,讨论法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 总结阶段(1)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和道德挑战。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我国教育部门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纳入了初中教学大纲。
本案例以一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1. 法律的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种类等基本概念。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法律的基本特征。
2. 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 学生讨论法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 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分析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活动1. 法律知识竞赛-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竞赛。
- 通过竞赛,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法律护我成长的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法律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更在关键时刻成为保护个人权益的坚实屏障。
以下是一个关于法律如何护佑一个孩子成长的典型案例。
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然而,在他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家庭的宁静。
小明的父亲因工作原因在外地工作,母亲则全职照顾小明。
一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
二、事故经过当天下午,小明放学后独自一人回家。
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一辆疾驰而来的摩托车将小明撞倒在地。
由于当时正值放学高峰期,路口交通混乱,摩托车驾驶员并未立即停车,而是逃离了现场。
小明躺在地上,痛苦不堪,而周围的路人却纷纷匆匆而过,无人伸出援手。
三、法律介入小明母亲发现小明受伤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在治疗过程中,母亲发现小明头部受到重创,需要进行手术。
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维护小明的合法权益,母亲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母亲咨询了律师,律师在了解情况后,立即指导她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目击者证言、医院诊断证明等。
随后,律师代表小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摩托车驾驶员承担赔偿责任。
四、法庭审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摩托车驾驶员辩称自己并非故意撞倒小明,而是由于路口交通混乱导致意外。
然而,在律师提供的证据面前,摩托车驾驶员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法院审理后认为,摩托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违反交通规则,导致小明受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摩托车驾驶员赔偿小明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元。
五、法律护佑下的成长在法院判决后,摩托车驾驶员履行了赔偿责任。
小明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身体逐渐康复。
在这次事件中,法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维护了小明的合法权益,更让小明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庄严和神圣。
此后,小明在母亲的教育下,更加珍视法律,学会了依法维权。
他明白,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的利器,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法律保护我成长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突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
本案例以一堂法治教育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法律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2.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3.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良好品质。
三、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播放青少年犯罪新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2. 提问: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二)新课讲授1. 介绍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2. 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3. 介绍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讲解犯罪、刑罚等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法律后果等;4. 讲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等;5. 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行政法律关系、行政处罚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如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中的法律知识,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四)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法律知识,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案例评价本案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视频、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品德与社会《法律护我生长》教案
品德与社会《法律护我生长》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3.认识到法律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基本的法律知识•最低年龄限制•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年龄•非法行为和其后果•家庭和社会的法律规定•…(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增加内容)3. 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法律保护个人权益•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4. 法制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守法行为的积极影响•…(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增加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准备•教材:《法律护我生长》教材;•多媒体设备;•课堂讲义。
五、教学过程Step 1 - 导入法律概念(10分钟)1.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展示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Step 2 - 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20分钟)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最低年龄限制、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年龄等。
Step 3 - 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0分钟)1.通过教材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如法律保护个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
Step 4 - 培养法制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3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守法行为的积极影响,并列举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2.分组讨论,提出遵守法律的行为准则;3.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法院或公安局等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Step 5 -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法律守护我成长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我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
本文将以某中学为例,介绍一场以“法律守护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法治教育活动案例。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2. 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邀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担任讲师。
(3)确定活动主题和形式,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4)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法律需求和困惑。
2. 活动实施(1)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为学生讲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治意识。
(2)组织模拟法庭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担任模拟法庭的法官、检察官、辩护人和原告等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理过程,了解法律程序。
(3)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检验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4)举办法治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治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法律故事,提高班级的法治氛围。
(5)制作法治宣传板报组织学生制作法治宣传板报,展示法治教育活动的成果,营造校园法治氛围。
3. 活动总结(1)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活动效果。
(2)对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
(3)将活动成果进行宣传,扩大法治教育的影响力。
四、活动效果1. 学生法律意识显著提高,法治素养得到提升。
2.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校园法治氛围日益浓厚,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4. 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doc
生8:没有卫生证明的食物。
师:对啊,所以如果这个摊位的老板拥有卫生许可证、经营证等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证明,那他的摊位是可以摆设的;反之,如果不具备任何证明,这个摊位当然就侵犯了我们的权利。
生9:我认为,可以把这个事例改成:在清潭实验小学三校区旁有无证摊贩向我们卖鸡柳。
这样就侵犯了我们的权利。
师:同学们真出色,你们不仅能够靠集体的力量收集整理资料,还能从资料中找出破绽,进行完善和补充,你们之间的合作真是亲密无间啊!问题分析:学生6的疑问出乎了我的预设,当其他学生提到小摊小贩的侵权行为时,他很大胆地为他的阿姨打起了抱不平。
这个激起水花的问题抛砖引玉地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行为,他们对现有资料不是一味地顺应,而是靠自己的头脑进行分析、判断,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地进行补充与完善。
我在这个环节中仅仅扮演了一名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学生们出色的判断成了这个生成性问题最大的亮点!特写2:生10:我们小组要说一条发生在徐小斐身上的事情。
请徐小斐自己来说。
徐小斐:我和爸爸一起去南通旅游,参观了南通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纪念馆的门票是20元,我进去参观也要付门票的钱,门票我也带来了。
(学生出示面值20元的门票两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这个门票上写明了这个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我们小组认为纪念馆要我买门票侵犯了我的权利。
师:同学们,小斐为了进入纪念馆花了20块钱,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仍然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果是你遇上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呢?生11:我以前不认为纪念馆这样做是侵犯权利,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讲道理,告诉他们,他们这样做是犯法的。
生12:我有意见,如果门卫不懂法,不讲理那有什么办法呢?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把门票买了,因为去都去了,不进去参观很可惜,但是参观完后,我不会善罢甘休的,我的门票就是证据,我会到有关部门去举报。
法律护我成长戴奕doc-《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市清潭实验小学戴奕一、教材解读1、基本简介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是一篇以现代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所必备的法律意识为主题的课文。
编者意在让学生先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法律、合法的意识,然后在行为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来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以保证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享受安全与快乐。
2.地位与作用在整本教材中,“我的权利和责任”这一单元的编写是为了契合五年级学生开始从家庭、社区、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性比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的需要。
纵观整个单元容,第五课《我来做市长》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市长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将他们逐步引领进公共生活领域,让他们关心公共事务;第六课《我是国的公民》从全体公民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确全体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并对保护公民的各项法律法规有所了解。
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把针对围缩小,单独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展开,因为五年级的学生随着逐步参与社会事务,活动围扩大,更需要具有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儿童,他们受到的不仅是普通的法律保护,还有很多特殊的权利保障。
本课通过法律读本的展示、侵权案例的剖析、维权方法的介绍,使孩子们知道:他们是权利的主体,无论自己多么弱小、多么幼稚,他们都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并且还享有未成年人特有的权利。
综上所述,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容结构在执教这堂课时,我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班级学情将文本容进行了创造性地改变与整合。
首先将课堂活动容进行了调整,其次将二、三两板块整合在一起,因为这两者在容上具有融合性,这样整合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容有整体建构,做到知行统一。
二、学生实态分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参与公共生活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有一部分孩子具有保护自己权利的基本意识,他们会对侵权行为发出质疑。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握知识提高能力。最后,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师自编顺口
溜的形式,对本课内进行小结,提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华。
此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第三课时,本课包括三个
课例研究综 子目: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维护合法权益
述
是我们的责任;机智勇敢、不能硬拼。通过学习增强学
还不成熟,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如何机智勇敢地面对
不法侵害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教学策略选
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巧妙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实践
择与设计 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以展示课前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三种方式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评议,然后通过
对一个反面案例的分析及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念,再通过 教学过程
知道不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依法维护国
教学目标 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
知道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并掌
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初一学生已经了解一些法律
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手段保护自 学生学习能
己,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还较差,各方面都 力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法律护我成长》
称
重点:见义智为
难点:维护合法权益是青少年的责任
教材分析 教学突破: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调查资料及案例,引导
学生评议,以明确责任;通过角色模拟、分组表演,使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法律护我成长(教案)
法律护我成长(教案)第一篇:法律护我成长(教案)法律护我成长——“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用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2、培养学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活动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阅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
2、准备红色圆形卡纸型卡纸。
四、活动形式:讨论、小品、讲故事、辨析、诗朗诵等五、活动过程:(一)、第一篇章:知法——法律知识知多少1、以问激情,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的长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哪些保护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师: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离不开父母、家人、老师的保护,我们还离不开法律的保护。
什么事法律呢?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我们准备了这次《法律护我成长》的主题班会。
下面请梁耕铠、秦晓蕾两位同学和我一起主持班会,大家欢迎。
2、法律知识问答。
主持1:首先我想考考同学们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
请看屏幕。
1、我国的法制宣传日是(12月4日)2、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3、跟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5、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力是(人身自由权利)6、劳动教养的对象(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主持1:前面六道题你们都答对了,下面我想请梁老师考考你们。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在准备主题班会的过程中,你们熟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懂得了很多的法律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案例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戴奕一、教材解读1、基本简介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是一篇以现代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所必备的法律意识为主题的课文。
编者意在让学生先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法律、合法的意识,然后在行为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来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以保证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享受安全与快乐。
2.地位与作用在整本教材中,“我的权利和责任”这一单元的编写是为了契合五年级学生开始从家庭、社区、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性比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的需要。
纵观整个单元内容,第五课《我来做市长》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市长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将他们逐步引领进公共生活领域,让他们关心公共事务;第六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从全体公民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确全体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并对保护公民的各项法律法规有所了解。
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把针对范围缩小,单独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展开,因为五年级的学生随着逐步参与社会事务,活动范围扩大,更需要具有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儿童,他们受到的不仅是普通的法律保护,还有很多特殊的权利保障。
本课通过法律读本的展示、侵权案例的剖析、维权方法的介绍,使孩子们知道:他们是权利的主体,无论自己多么弱小、多么幼稚,他们都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并且还享有未成年人特有的权利。
综上所述,第七课《法律护我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内容结构在执教这堂课时,我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班级学情将文本内容进行了创造性地改变与整合。
首先将课堂活动内容进行了调整,其次将二、三两板块整合在一起,因为这两者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这样整合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有整体建构,做到知行统一。
二、学生实态分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参与公共生活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有一部分孩子具有保护自己权利的基本意识,他们会对侵权行为发出质疑。
还有一部分孩子的法律意识着实令人担心,法律护我成长法律保护我我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不做沉默羔羊 真实案例儿童权利公约点滴法律常识 图片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赏析 出谋划策 了解保护少年儿童的有关法律及应有权利掌握相关法律,学习依法保护自身权利明晰未成年人涉及的相关法律常识及应有的权利 法律护我成长法律保护我我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 不做沉默羔羊 真实案例儿童权利公约 点滴法律常识报刊文摘阅读空间 案例讨论嘿!我们的权利 了解保护少年儿童的有关法律及应有权利掌握相关法律,学习依法保护自身权利 明晰未成年人涉及的相关法律常识及应有的权利造成这一部分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年龄小,阅历浅。
其次,家庭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无法提供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
班级中共有22名学生家中没有电脑或法律方面的读本,导致了孩子们摄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太少;还有部分家长的有些行为本身对孩子就是错误的引导。
最后,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意识和行为上的锻炼,学校与家长的善意“保护”使儿童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人们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等同于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护,认为只要给儿童吃饱穿暖就可以,忽视了对儿童人格的尊重,使得他们完全没有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机会。
班级中存在着一群生活在心理阴影中的孩子,五(8)班共50名学生,其中离异家庭子女有9名,这些孩子由于独特的生活阅历而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同时也具有一颗封闭的心灵,他们有时过度敏感,让大家错误地认为他们具有强烈的保护自我的能力,可是这种敏感只是一种本能,与“法律”沾不上边。
他们这种封闭的性格又往往不愿意把自己的伤心事说出来,一切事情都自己承担,默默承受,这些家庭的缺憾都成为了青少年犯罪的导火索。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资源的利用和拓展:⑴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教材中的图例能贴合学生生活,让他们发现身边侵权的事例,并且链接法律,所以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⑵教材中的部分图片资料针对性不强,加上地域差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针对班级离异子女多的学情,补充了一个金坛男孩石仁志遭受父亲毒打的故事,离异家庭孩子石仁志的故事震撼了每一位同学,唤起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激发了孩子保护自我的欲望。
2.学生资源: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辨析,他们有的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有的光顾无证无照的摊贩……这些都为我的课堂提供了生动鲜活的事例。
还有一部分孩子初具法律意识,我让他们在课上说说他们心目中的法律,给其他同学以启示。
3.社区资源:学校所属的清潭三社区为这堂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二校区一墙之隔的是吸引孩子的中福娱乐城;三校区门口总有炸鸡柳的小摊……这些资源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侵权行为的严重性。
四、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了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触犯这类法律法规所相应要承受的惩罚措施和社会上能够保护、帮助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机构、部门。
2、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及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五、实施过程1、教学结构:2、具体流程:⑴法律保护,我知多少:思品学科由于本身的政治性而缺乏趣味性,而“法律”问题带有严肃性,似乎这节课和趣味性学习无缘,所以在第一个环节中采取开心问答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号码牌,课堂上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选择4名幸运者上台答题,所答题目为法律常识题。
这样设计,使得课堂更活跃,学生在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重温了法律知识,也顺利地导入了课堂。
⑵图片分析,链接法律:通过观察图片,形成意识,进行判断,同桌交流讨论,先说说这是什么现象,再指出此行为违反了哪项法律。
课堂中让学生观察了三幅图片,分别是家长未经孩子同意看其信件,成年人在学生出入场所吸烟,出版社录用学生稿件却不付稿费,学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这些侵权行为联系起来,增强了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法律护我成长法律保护,我知多少 图例分析,链接法律运用法律,保护权利法律常识,回忆认知 知识竞赛,温故知新图片展示,链接法律收集实例,链接法律 播放录像,感受维权 群策群力,保护权利⑶事例分析,链接法律:在社会上,在家庭中,侵犯儿童权利的例子很多,学生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案例,分小组合作学习,将收集到的事例集中起来,完成表格,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上台和大家交流。
鉴于学生资料搜集有差异、法律意识薄弱等实际情况,我将这一板块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方面,直面部分学生没有资料来源的现实,把课前收集资料的空间转移到课堂中来,通过伙伴之间的互助达到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学生收集来的案例,大多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案例,通过交流、判断、分析这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使学生能在生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同时,在这一板块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也最为丰富,具有典型意义。
特写1:生1:第二条同样也是在清潭实验小学的三校区后面,有一个卖炸鸡柳的小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有害未成年人安全与健康的食品。
我们认为这样的小摊向我们出售这些食品是侵犯了我们的权利。
我们也拍了一张照片。
(学生出示照片)生6:我阿姨也在花园中学旁边开了一个小吃店,证照很齐全,每天放学后有很多小孩去她店里吃点心,生意很好,难道她也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吗?师:同学们,法律是很严谨的,你们认为怎样的食品是不健康的食品呢?生7:三无食品。
生8:没有卫生证明的食物。
师:对啊,所以如果这个摊位的老板拥有卫生许可证、经营证等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证明,那他的摊位是可以摆设的;反之,如果不具备任何证明,这个摊位当然就侵犯了我们的权利。
生9:我认为,可以把这个事例改成:在清潭实验小学三校区旁有无证摊贩向我们卖鸡柳。
这样就侵犯了我们的权利。
师:同学们真出色,你们不仅能够靠集体的力量收集整理资料,还能从资料中找出破绽,进行完善和补充,你们之间的合作真是亲密无间啊!问题分析:学生6的疑问出乎了我的预设,当其他学生提到小摊小贩的侵权行为时,他很大胆地为他的阿姨打起了抱不平。
这个激起水花的问题抛砖引玉地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行为,他们对现有资料不是一味地顺应,而是靠自己的头脑进行分析、判断,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地进行补充与完善。
我在这个环节中仅仅扮演了一名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学生们出色的判断成了这个生成性问题最大的亮点!特写2:生10:我们小组要说一条发生在徐小斐身上的事情。
请徐小斐自己来说。
徐小斐:我和爸爸一起去南通旅游,参观了南通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纪念馆的门票是20元,我进去参观也要付门票的钱,门票我也带来了。
(学生出示面值20元的门票两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这个门票上写明了这个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我们小组认为纪念馆要我买门票侵犯了我的权利。
师:同学们,小斐为了进入纪念馆花了20块钱,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仍然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果是你遇上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呢?生11:我以前不认为纪念馆这样做是侵犯权利,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讲道理,告诉他们,他们这样做是犯法的。
生12:我有意见,如果门卫不懂法,不讲理那有什么办法呢?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把门票买了,因为去都去了,不进去参观很可惜,但是参观完后,我不会善罢甘休的,我的门票就是证据,我会到有关部门去举报。
师:老师相信,社会上真正刻意去触犯法律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无意识地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老师建议大家如果遇上侵权行为可以先晓之以理,但如果他明知故犯,我们就要拿起法律武器,不做沉默的羔羊!问题分析:徐小斐同学的门票案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故事,在课堂上最有代表性。
她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而且受害之后并没有为自己讨回说法。
于是我顺势提出“被人侵权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
学生现在已经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他们会从维护自己的权利出发,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精彩的发言正标志着学生从不会到会,甚至向其他人宣传法律法规;从不敢到敢,甚至想到申请法律援助。
这些明显的进步让我十分喜悦,也证明了把握住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重要性。
综合分析:所选取的两个特写镜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第一特写展示了学生通过与法律的接触逐步具有判断的能力,他们自己已经能够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采用自己独特的矫正策略了;第二特写的问题虽然是由教师提出,但学生由法律意识外化为法律行为的过程已经在他们的回答中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了。
⑷运用法律,保护权利:播放《亲父虐子》录像,学生观看同龄人石仁志被父亲虐打并遗弃在医院的故事,感受离异家庭孩子的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