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如烹小鲜”思想的论述及分析
“治大国如烹小鲜”思想的论述及分析作者:宋慧慧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25期摘要习总书记多次在谈话中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向全世界阐释自己的治国理念。
“烹小鲜”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蕴含着丰富的寓意:首先要了解“小鲜”的特点,“小鲜”即小鱼,肉质松软,不能过多翻炒,也不能肆意搅动,同时要小心谨慎,控制好烹制的火候以免焦糊,最后再佐以合适的调料完成一盘美味的佳肴。
治理大国正如“烹小鲜”一样,需要了解我国国情,从当前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也要关心人民的心声,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不朝令夕改;同时要简政放权,减少干预,科学施政,以严谨的态度走好中国发展的每一步。
关键词“烹小鲜” “治大国” 国情作者简介:宋慧慧,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9.054“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谈话中提到。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感受是什么”时说道:“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德国总理默克尔赞赏中国的建设成就,问道:“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最急迫、最关心的是什么?”习总书记答道:“治大国如烹小鲜。
再大的成就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
中国这条大船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 可见,习总书记形象的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思想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研究这一思想,对指导我国当前政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治班,若烹小鲜——由《老子》“无为而治”谈班级管理
除 了常规班会之外 ,我们还会定期召开具 有 自我发展教育意 义的主题班会 ,从主题 的确 定 、采用的形式和手段到班会的展开都是 由承 担班会的小组组员们完成的 。从学年或 学期初 的主题班会计划公布 了以后 ,组员们就会开始 构思他们的作品 ,然后大概会用一两周 的时间 精心制作 。 各小组会根据统 自己的兴趣特长 、 班 级中一些值得他们探究的思想、 行为等 , 采用高 qt 生喜爱的表达方式如话剧 、 小品等 , 为同学们 献 上一台他们认为近乎完美 的主题班会 。整个 主题班会从构思、 筹备到最后展示的全 过程 , 其 表达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 , 教育意义是深 远的 , 效果是一般的班主任思想 】作所 不及的。 : 旦班级管理形成 自动化 ,班 主任工作就 很轻松 了 , 此 的老师就可 以“ 无为” 少 为” 或“ 了, 从而真正达到 了“ 治班 , 若烹小鲜” 的最 高境
汤 ” 。
处, 学会做人。除此之外 , 教室的布置也是 班级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我们在布置教室时 , 要注重审美的要求 , 比如说墙壁报 的设 计, 在 形式 上注意与教室环境的相配, 注重 映 衬 美 。 二 要精 心选择内容 ,如在教室的两边 张贴名人名 言, 激励学生 求知 , 张贴 班训 , 让全班学 生学有 目 ; 挂国旗增 强爱国情感 , 标 悬 办黑板报一展学 生之 长, 设读 书一 角 , 增 一 营造读书氛 围。班级文 化建 设水平 愈高 , 班级 向心力 、 凝聚力和群体意 识 就 会 得 到 不 断加 强 。 3自我教育 的班会 我们 的班会分 常规班会 与主题班会 。班级 是大家 的, 人人都应该为班集体 出谋 划策。 班会 的主角应该足 学生 ,所 以经 过不断 的改进 、 完 善, 形成 了我们 的常规 班会模 式 :.、 aJ , 组讨论 , 这周班 里发生 了哪些好 人好事 与不 良倾 向 , 讨 论不忌讳点名批评 , 形成 民主 的风气 . 、 / 组派 J 代表上来发言 , 将小组发言概括总结。c . 主持人 对好人好事与不 良倾 向进行总结 ,并让这些被 点名 的人发 言,谈 自己对大家 对他评价的是指班级文化建 煲 就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作者:左晓光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9期第五十七章【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臆解】治理国家要走正道,指挥军队要用奇谋,谋取天下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理由如次:天下的所谓礼仪禁忌太多,百姓不能专心生计,也就越来越贫困;很多人手中拥有了利己的权力,有能为者各行其是,则国家就会陷于混乱;民众多智慧与奇巧技能,各种与人生基本需求无关的新奇物事就会不断涌现;令烦则奸生,禁多则下诈,盗贼自然就多。
所以圣人说:我遵天道顺其自然而行,不好施设作为,百姓就会自我化育;我喜好淡泊宁静,不空言教化,百姓也会自然走上正道;我不无事生非瞎折腾,轻徭薄赋,百姓就会安居乐业而趋富裕;我清心淡欲,不逐名利,百姓也会随我而变得自然质朴。
【评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日渐丰富,人的欲望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名利心重而淳朴的民风必然被败坏,人们的幸福感并不会因为物质的丰富与新奇物事的涌现而有所增长。
基于这一预见,老子极力主张“无为”、“好静”、“无欲”,但古往今来的统治者,从“有为”中得了益处,又怎么能归心而向静呢?因而,在今天,我们要正视这一现实,倡导新的社会价值观与生活观,既要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新奇物事的好奇心与追求,又要适度控制人们无止境的贪欲,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过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以致于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度破坏。
第五十八章【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民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臆解】一个国家的政令宽宏,似乎糊里糊涂,不要求民众应该这样或不应该那样,民众反而会淳朴厚道;一个国家的政令繁多,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所限制,会让民众感觉左也不是右也不行,民众就会变得奸猾狡诈。
道德经老子的智慧箴言
道德经老子的智慧箴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撰写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被誉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其内容以道、德、无为等思想为核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箴言和智慧观点。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智慧箴言,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中最为著名的箴言之一。
它表达了道无法用言语完全诠释的思想。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陷入繁琐的争论和辩论之中,对于各种哲学、宗教、政治等观点的追求变得错综复杂。
而这句箴言提醒我们,道是超越凡俗的,无法被准确明确地定义和描述,它超越了言语的限制。
因此,在交流和思考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加谦逊和包容,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保持谦虚态度。
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道德经中强调天地宇宙无私无情的智慧箴言之一。
它提醒我们,自然界并没有喜怒哀乐之情,也没有偏爱偏袒之意。
在现代社会,人们时常追求平等和公正,但往往忽略了天地的本性。
这句箴言告诫我们应以天地为师,摒弃私心杂念,像天地一样对待万物,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只有在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道德经中强调知者沉默的智慧箴言。
它提醒我们,智慧之人不会随意流露自己的见解,而口若悬河的人反而往往缺乏真正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过于追求言辞的华丽和博学的炫耀。
然而,这句箴言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者会沉默并倾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获取智慧。
因此,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持沉默和谦卑的态度,用心灵去体味人生的真谛。
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德经中表达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智慧箴言。
它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规律。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入。
然而,这句箴言提醒我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唯有保持生生不息的发展,才能够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共生。
_道德经_治大国若烹小鲜_新解_康德衡
韩非之后千百年来 , 因为对他作为战国时代 一位重要思想家权威性的认同 , 故后人对他的解 释基本上是不加质疑地无条件接受 。 如下为证 : 《 淮南子 · 齐俗 训 》 说 :“ 老 子 曰: ‘ 治大国 若烹小鲜 , 为宽裕者 , 曰勿数挠 , 为刻削者 , 曰
③ ’ ” 致其咸酸而已 。
玄学家王弼 则 注 谓 : “ 治 大 国 若 烹 小 鲜, 不 扰也 。 躁则多害 , 静则全真 。 故其国弥大 , 而其
① 《 是道 家 最 重 要 的 一 部 经 典 , 它 构 道德经 》
法 , 则民苦之 。 是 以 有 道 之 君 贵 静 , 不 重 变 法 。
② ’ ” 故曰 :‘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
成了整个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 千百年来 , 注疏 《 道德经 》 者 不 乏 其 人 。 真 知 灼 见 有 之 , 误 读 错 解有之 。 泥沙俱下 , 不一而足 。 众所周知 , 在解读先贤的著作时 , 后人理解 古人的思想 , 当力求忠实于古人的原意 , 切不可 歪曲古人的真实意思 。 然而 , 后世学者因为个人 认识的偏差 , 误读古人的真实本义 、 主观臆断的 现象时常发生 。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 因为某些权 威的名人效应 , 后来的学人因袭墨守 , 更进一步 扩大了错误观念的流传 。 本文仅举一例 , 来说明以上现象 , 谨供当今 学界作为参考 。 一 、 蔽于一曲的守旧之见 《 道德 经》 第 6 治大国若烹小 0 章 首 句: “ ” 老子这句 名 言 , 乃 是 中 国 政 治 哲 学 与 政 治 鲜。 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 对于这句话 , 古往 今来比较一致的理解是 : 老子告诫执政者 , 治理 国家要 遵 从 社 会 发 展 规 律 , 政 策 法 令 要 有 连 续 性 , 不能朝令夕改 、 胡乱折腾 , 否则国家就会出 乱子 。 据文献考证 , 这种释义的最早来源乃是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 。《 韩非子 · 解老 》 篇云 :“ 事大众 而数摇之 , 则少成功 ; 藏大器而数徙之 , 则多败 伤 ; 烹小鲜而数挠之 , 则贼其泽 ; 治大国而数变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解
题“ 治 大 国章 第 六 十 ” 。
( 二) 校勘 、 训 读
句, 究竟 是何意 思 呢?我们分 以下几 个方 面 ,
加 以深 入 解 释 。 望 好 古 博 雅 君 子 , 与 我 同志 ,
不吝指正 。
( 1 ) “ 治” , 《 后汉 书 ・ 循 吏传 》 注引 、 《 后 汉
其鬼不神 ( 伸) , 其神 ( 仲) 不伤人 ( 1 1 ) 。 非
其 神( 伸) 不伤 人 , ( 1 2 ) 圣人 亦不 伤 。 ( 1 3 )
夫 两不相 伤 , ( 1 4 ) 故其 文德 ( 1 5 ) 交归 焉。
( 1 6 ) " [ 2 1 1 9 6
内容是 《 老子 》 , 这 是继马王堆 帛书 《 老子》 、 郭
. ..
. .
《 老 子》 “ 治 大 国若 烹小 鲜 ” 解
黄 人 二
摘 要 : 对于“ 治 大 国若 烹 小 鲜 ” 的训 解 , 传 统的说 法 , 以“ 不 扰 民” 之说 , 最为 大宗。 其实 , “ 烹小鲜”
一
语, 要视 为烹饪 里面最 简 易的一道 菜肴 , 也 就是说 , “ 鲜” 要通假 为“ 鳝” 。所谓 “ 简易” , 就是 “ 以道 莅天 关键 词 : 老子; 烹小 鲜 ; 第六 十章
赘述 。 《 北堂书钞》 二十七 引无 “ 大” 字。 ( 3 ) “ 大 国” 下, 《 韩非子 ・ 解 老》 有“ 者” 。 王 先慎 云 : “ 《 [ 群书 ] 治要 》 有‘ 者’ 字。 ” 严 遵
本、 《 三 国志 》 卷 四 十 四 陈 寿评 、 《 后 汉书 ・ 循 吏 传》 注引 、 《 蜀志 ・ 姜维传 》 评, 亦 皆有 “ 者” 字。
“治大国若烹小鲜”考释及诸子治国思想整理比较 (2)
此处将三章分开的内容重新整合在一起,还原了本来的语境。从这个语境分析,“治大国”一句与上文“可以有国”一句显然具有继承的关系,而其后“大国者下流”一句起,已经进入另一个语境,与上文没有直接意义上的继承。
此外,对于“若”,有人认为原应是“苦”字(注:洪颐烜观点)。按韩非子《解老篇》:“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苦烹小鲜。”所以“若”或许是“苦”字之讹?又或者是恰好相反?
至于“烹小鲜”,不同的观点更是层出不穷。关于“烹”,有“烹”、“亨”、“享”、“厚”四种版本,其中又分为烹饪义一派与非烹饪义一派。关于“鲜”,则主要有:鲜、澌、腥、鳞四种写法,其中也分为鱼类义与非鱼类义。如此一来,烹饪小鱼一说,似被动摇。
三
关于“若”替换为“苦”的观点可以参考同时代的《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这里“苦”的解释为“为……所苦”。把这个解释运用到韩非子的《解老篇》之中,原话便解释为“治国者为烹小鲜所苦”
,这实在有点牵强。而如果考虑其他的解释,理解为“痛苦”、“辛苦”、“刻苦”就更加不合适了。看来,此处存在争议的“苦”当为讹字。
“治大国若烹小鲜”考释及诸子治国思想整理比较
引言
提到经略天下、治国安邦,通常容易使人联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本是北宋赵普的一句颇带牢骚的话,最终却成为了一句广为传颂的治国名言,可见古人对儒家治国的推崇与强调。
然而,历数中国各个时期的“治世”,尤其是刚刚由分裂走向统一不久后产生的“治世”,我们又会发现,这些“治世”的统治者们所制定的薄赋轻徭、休养生息的方针却并非是儒家的治国手法。于是,一部著作、一种思想开始浮出水面,为治理国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这,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及其所代表的道家思想。
对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解
对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解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人皆以治大国如烹煮小菜,无为而治,简单易行理解之,然非也,误矣。
盖知烹煮窍门,火候为要,稍有不慎,色泽、香味俱变;其次则为调味,要因人而异,咸淡相宜,皆以下饭开胃为目的。
治国亦然,为政者,当以民为重、为根本,关键在于掌握其火候,即掌握其度。
量民之所需、所求,患民之不均,调济天下使其不争,不致于乱,乃可太平,乃可无为而治;此无为非无可作为,是以统揽全局,掌握其火候为基础,循序渐进,略作调整,民不知其有功;是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窍在巧治也,此乃老子之本旨,切勿误解。
2015.2.27。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内涵及当代价值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内涵及当代价值作者:王永灿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05期摘要:“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命题,体现了以道治国的根本原则,是自然之道在政治层面的具体体现。
从政治意涵上看,“治大国若烹小鲜”体现了“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政治目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政治手段,“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政治境界。
这一政治命题中所包含的重民思想、权力制约思想及政治品质修养等内容,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治大国;自然之道;政治内涵;当代价值“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0章。
这句话被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重视,而且还作为至理名言被许多政治家所引用,如美国总统里根1988年在《国情咨文》中曾经引用过这句名言。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的答问过程中曾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1]409-410这充分说明了老子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在笔者看来,“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基本的政治思想,体现了以道治国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在政治层面的具体体现,是道法自然贯通到政治领域内的结果。
这种思想具体表现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政治目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治理方式,“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政治境界。
其中涉及到的民本思想、权力制约思想及政治品质修养等内容,对于我国当前政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与自然之道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根源,也是万物存在和生长的根据。
万物来自于道,复归于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①自然法则是道的根本原则,天地人都要服从这一最高法则。
对此,学界通常解释为“道以自然为法”,把自然作为道的基本属性,并且把自然与道视为同一层次。
浅议“治大国如烹小鲜”
浅议“治大国如烹小鲜”
文 / 方绍平
摘要: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论述,引发了后世诸多研究与讨 论。 后世对“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解中有四种主要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治理国家如同烹调小菜一样简单,无需技 巧和智慧;第二种观点认为如同烹制小鱼时需掌握好火候和对调料的精细控制才能实现味道鲜美,不可少,治理国家也要顾全大局;第四种观点 认为小鱼肉质细嫩、骨头酥软,烹制时不能经常翻动,治理国家也是如此,不能朝令夕改、过度干预、自我消耗。 通过对 这四种观点的分析与探究,总结出老子“中庸适度,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关键词:老子 治大国 烹小鲜
以上四种对于老子所谓烹小鲜的治国之道的理解都有其 合理性, 但笔者更偏向于第四种理解。 正如马其昶曾引汉初 《毛诗故训传》里的话,力证老子本意为:“烹鱼烦则碎,治民烦 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这句话交代了老子那个时代人们烹 煎小鱼的方法。 即原来古人下锅烹煎小鱼儿不能常翻动,否则 小鱼就全弄碎了。 如果结合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治大国如 烹小鲜”一语中老子所要表达的治国之道就很(下转第 98 页)
一、“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出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被道家后 人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的名句“治大国如烹小鲜”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原文 记载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 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 ”此段可以大致释义为: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 一样,不要随意经常翻动他,顺其自然,即遵循大道,治理天 下。 这样能使神鬼不灵、妖孽不伤,并不是鬼不显灵,即使是显 灵,也不会伤害人。 不但鬼失去神妙灵验的作用,神也不会伤 害人。 不但神不会伤害人,圣人以道莅临天下,也不会伤害人。 神鬼与圣人这两者都不会伤害人, 他们的天性禀赋都可以得 到保存,他们的恩德都将归于民众。 [1] 二、后世对“治大国如烹小鲜”讨论 后世对于“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 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出了其中四种主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意在表明治理国家就 像烹饪小菜一样简单,无需太多智慧与技巧。 这种理解主要形 成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小鲜” 的理解不够准确,认为“小鲜”即简单的菜肴。 另一方面,人们 通过口头的表达与传播,慢慢的在“烹小鲜”与“小菜一碟”之 间产生了相同的联想,以“烹小鲜”比喻轻而易举或微不足道 的事情。 例如,1987 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治大 国如烹小鲜”便属于这一类理解,他指出若要将一个国家治理 成一个伟大的国家,那么,所制定的宪法及相应的框架结构应 该是简单的, 由宪法及一系列法律而设计出来的一套政治体 制也应该是简单的, 由这一套政治体制而产生的管理国家的 手段也应该是简单的, 简单得像烹制一道鲜美可口的佳肴那 样轻松、那样从容。 第二种观点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意在表明治理国家如 同烹饪小鱼,需要对火候、味道做精细掌控,不能操之过急,也 不能错过良机,需要张弛有度进行安排。 [2]这种理解认为治理 国家要求领导人具备审时度势、掌握时机的智慧,能根据客观 规律进行准确的预判,适时适度的推行治国政策,才能收获最 好的成效。 例如,2013 年 3 月 19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 会堂接受金砖国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说, 领导者要深入了解 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 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 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此种观点就在于阐释治国之策, 贵在顺势而为。 恰到好处且合于“火候”的政策,不仅能争取最 大限度的理解与支持,把震动和副作用降到最低,而且能收到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效。 此外,另有著作将“治大国如烹小
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看“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
道家鼻祖老子用毕生心血著成《老子》一书,在该书第16章有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
对这句话,在蒋锡昌先生的《老子校沽》中这样解释:“烹小鱼者不可挠,挠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
”其中包涵着“无为而治”的哲学道理。
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即不用强制性的人为力量去干涉和主宰事物发展的客观、自然进程。
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这句话,顿使《老子》一书在美国身价倍增。
ﻫﻫ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论,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它要求企业管理者适当采取一种“无为”的态度来治理企业。
日本企业界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
他们称老子的“自然”、“无为”、“以柔克刚”为管理之金言,认为老子的管理艺术是一种“软管理”。
某些企业家把“无为而治”理解为领导者“无为”,而被领导者“有为”。
不少企业家运用“无为而治”的理论管理企业而取得成功。
他们做到了当好的导演但不代替演员演戏。
所以,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企业家应超脱繁杂的具体事务,在宏观管理上对企业起一种指导作用,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拿出更多的精力给下属搭起实现成功的舞台,自己少些“为”(少干预),让下属多些“为”(勤做事),这样才能避免领导者瞎指挥之弊,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
ﻫﻫ四川恩威公司总经理薛永新,深谙道家文化要义,他认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所做的一切都要顺乎“自然”。
他利用这种思想管理企业,介入市场,象疏导流水那样,调谐员工的智慧和能力,从”85年开始创业,短短七八年时间,使仅有二三十人的恩威化工厂,以飞跃的速度发展成为员工二千余人,自有资产逾4亿元的现代化集团公司。
著名的美国贝尔实验室负责人陈煜耀博士把他的管理之道概括为“无为而治”,他把写有这四个字的条幅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并附上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者是帮助人,又让人感到不需要他。
解读管理之“治大国若烹小鲜”
管理论坛I M anagement F orum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个目标为出发点,从组织体制和分配机制两大方面入手,赋予企业变革的内在驱动力并保障落地。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中国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解决了组织问题.即从原先的公社、大队、生产小队的组织机制缩小到家庭这个最小单位;“承包”解决了分配问题,即由原先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变成了由生产任务承担者对其生产成果负责并按产量或产值计算劳动报酬的方式。
由此可见,组织体制与分配机制对变革是何等重要。
股份制或者合伙制,其实都是通过不断改进组织机制和分配机制以优化责权利关系。
与股份制相比,合伙制变资本雇佣人才为资本与人才“共享共创共担”,共同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这使人资关系更加紧密,人才开发更加充分,内部管理更有效率。
合伙制曾使西方投资银行在100多年中,得以将最优秀也是流动性最高的业内精英集结在—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稳定、有效的管理架构,并先后产生了诸如摩根、美林、高盛等优秀的投资银行。
著名的“人单合一”模式给海尔带来的正是在组织体制和分配机制上的深刻变革,用海尔人的话讲:“这是推倒重来啊!”从组织体制方面分析,在“人单合一”的模式下,“人”是开放的、去中心化的。
首先,员工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不从属于某个岗位,任何人都可以凭借有竞争力的预案竞争上岗;其次,员工也不再是被动执行者,而是拥有“三权”(现场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的创业者和动态合伙人。
这种体制最根本的改变是,由以往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化为从企业、员工和用户三个平行维度进行战略定位、组织结构、运营流程和资源配置的设计。
从分配机制方面分析,在“人单合一”的模式下,每个员工都直接面对用户,创造用户价值,并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员工价值与所创造的用户价值高度统一。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三)
老 f讲 治国不只是 “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
老子》一书中有不少是讲统治 治理国家就 像烹煎小鱼一样, 这是老子所 句话,其然,“
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 名言 。 这 术的。《 汉书 ・ 艺文 志 说 : 家 “ 道 历记成败 、 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珲国家就如 存亡 、祸 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 要执 本 , 清
烹 制一 道 美 味 的 小 菜 ( 菜 一 碟 ,而 不 是 什 么 虚 白守 、 弱以 自持 ,此君人南面之术( 治 小 统
名贵大莱)反映 了道家宽广 的胸怀和幽闲的心 之术) 。 ‘ , 也 … 南面之 术”乃帝王之学也 ,故 台 情。作者 几十年 前初次接触 这句话 就深 为振 人 蜕, 道家所 占乃帝 王学,而儒家之说 ,常是 撼 ,对老子 的这种管理思想至今 记忆犹新 , 恍 辅佐帝王之学 ,也就是为 臣之道 。
www. e e pw.o .n cm c
维普资讯
l目 I 澎辑 1 l 编 崔 栏
柔弱处 上。( 6章) 固强大的是 向下衰落 的 ”7 坚
NE S 界风云 W
【 ‘ ”有 “ ”的规律 ,灭有 天的规 译]道 ‘ 道
态势 ,柔弱微细 的是 向上 发展的态势。“ 知其 律 ,地有地的规律,人也有人的规 律。人的规
就碎了。着急了,就会乱 了分寸 ,乱动就会把 章) 律( 足万 物的主宰 。管理守道 ,无乃 规 道)
事搞得一塌糊涂。古人评论这句话是 “ 不多事 自然之理 。 道”是须臾不会离开我们的 , “ 它总
锁碎也 。 处无为之事 , ‘ 行不言不教” 而当 “ , 民 任 监 视 着我 们 的 一 举 一 动 。自然无 为和 柔 弱 则 忘于治, 若鱼忘于水。 ”治国若 是, 管理… 个企 足 “ ・ 道”的2个根本性质。“ 无为而治”是老子 业 闩然 更不在话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说了什么哲学道理
治大国若烹小鲜说了什么哲学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中国哲学的鼻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六十章。
其完整表述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比喻治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治国理政智慧。
意思是治理国家要如同烹调一道新鲜的菜肴一样,需要精心调治,不要随意翻动,不能煮的太咸,也不能煮的太淡;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油、盐、酱、醋都要恰到好处;火候也要适当。
于是,这对“掌勺者”的能力形成巨大挑战,要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同样道理,治理大国更要谨慎小心,既不能操之过急求政绩、朝令夕改乱折腾,也不能懈怠马虎不负责任,而应了解国情,体察民意,尊重规律,科学施政。
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比拟治理国家之兢兢业业,这正是一种举重若轻、化大为小的智慧。
什么是“烹”?就是文火慢炖。
急不得,也不能大刀阔斧的大幅度搅动。
精美的菜肴离不开细心烹调,治理国家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这句话,于君主而言,是治国方针,但对个人来说,未尝不是自我修养的良策。
每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境界,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也会因为心态不同,而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去面对,用不一样的方式去解决。
但是,面临困扰,需要冷静思考,慢慢梳理,才能顺利解决。
说起来容易,很多人都做不到,但如果能理解老子的这一句“治国如烹小鲜”,或许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烹小鲜”首先讲究的是,不能胡乱翻动。
为人处世也一样,不能妄念妄动。
《韩非子·解老》中说到:“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意思是,如果烹饪小鱼之前,还要把内脏全都挖出来,反复清洗的话,就会破坏鱼肉的口感。
同理可知,治国施政如果重叠多余,朝令夕改,人民就会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因此,治国明君都好静而少作为,无为而治,不瞎折腾。
“治大国若烹小鲜”告诉我们以下三点哲学道理:1.遵守规矩,更要讲究方法第一次煎鱼的人,大多数都煎不好,因为没有掌握当中的规律,关于什么时候下锅,什么时候翻煎,也没有方法。
中学必读 道德经
中学必读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学阶段推荐阅读的一本重要经典,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道德经》中一些经典的句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是《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强调了“道”和“名”的超越性和无限性,为整部经书奠定了哲学基础。
2. 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于政治的理解,认为最好的政治是无为而治,让人民自由自在,不受过多的约束和压制。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于水的赞美,认为水的品质最接近于“道”,即无私、包容、顺应自然。
4.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懂得知足和适可而止,不要贪心不足,否则会招致灾难。
5.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于大器、大音、大象的赞美,认为这些伟大的事物都是超越感官的,需要用心去体会和领悟。
这些只是《道德经》中的一部分经典句子,阅读整部经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哲学思想和智慧。
同时,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道德经》也有助于拓宽视野、培养人文素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韩非子—解老》“治大国,若烹小鲜”阅读理解
《韩非子—解老》“治大国,若烹小鲜”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选自《韩非子〃解老》)
1.两段文字中“烹小鲜”与“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是:______
2.韩非子是如何来理解“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
【答案】
1.无为、不扰民
2.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是清静无为主张的形象化的表述,强调的是遵循自然的规律,韩非子是强调在法治的前提下各自相安无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违背法律,统治者不朝令夕改,执法公正,如此达到清静无为。
【解析】
1.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可以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合并同类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烹饪小鱼不能常常翻动,翻动多了,小鱼就会破碎。
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过于多事,人民就不堪其扰,国家就乱。
这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意。
归根到底还是“无为而治”。
老子一向认为,政府干涉民生终归是伤民。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道德经》 第60章 治国烹鲜 原文释义解读
第60章治国烹鲜【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①,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
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
【注释】1、小鲜:小鱼。
2、莅:临。
3、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
4、非:不唯、不仅。
5、两不相伤:鬼神和圣人不侵越人。
6、故德交归焉:让人民享受德的恩泽。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
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
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导读】本章讲的是治国的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所说的一句传颂很广的名言。
这是个比喻,“烹小鲜”就是煎烹小鱼。
这是用烹鱼比治国。
小鱼很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频搅动,肉就碎了。
国家的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
此外,老子是无神论者,他并不相信鬼神,但这一章一再讲到鬼神,这里是说,鬼神都不伤害人,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就更不能够伤害、烦扰人民了。
并不表明老子是有神论者。
【解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
烹煎小鱼,必须小心翼翼,而且不能经常翻动,用刀铲乱翻、乱搅鱼就碎了。
统治者治理国家也是一样,要懂得为政的关键在于安静无为,要小心谨慎,节俭、爱惜民力,不能乱发政令扰乱人们。
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老子并不是一个有神论者,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自然规律也就是“道”来产生、支配的。
春秋之时,天下混乱,礼崩乐乱,人们的思想也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一些巫师、术士借着鬼神的幌子愚昧民众,欺骗百姓,比如西门豹治理邺时提到的那些巫师、乡绅们;一些统治者也借着天命、神授的旗号肆起干戈。
老子看穿了他们愚民、欺民的本质,于是呼吁要采用“无为清净”之法治理天下。
吕氏春秋《本味篇》
吕⽒春秋《本味篇》《吕⽒春秋》本味篇⼀《⽼⼦》(道德经)第六⼗章开篇的⼀句话说:“治⼤国若烹⼩鲜”。
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解读,都定格在这样⼀个层⾯上:治理⼤国,就像烹制⼩鱼⼀样。
更有滑稽者⽈:治理国家应该像煎⼩鱼,不要反复地翻转。
因为⼩鱼很嫩,若反来复去地煎就会将鱼弄烂,⼀道好菜也就泡汤了。
并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不能反复地折腾,这样,国家就肯定治理不好。
虽然不能说这种解读是错误的,但从《⽼⼦》中体现出的思想来看,如此解读,不过是幼稚肤浅的望⽂⽣义的理解。
因为,先哲⽤词练达,微⾔⼤义,寓意深刻,点到为⽌,从⽽给⼈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况且,斯⼈已逝,他不可能与我们再作现场的对话,唯⼀的⽅式,只能靠我们在正确地理解了他的整体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再去作深度的思辨。
思辨得清不清晰,解读得好与不好、到位与不到位、准确与不准确,完全可反映出我们思辨的深度和⼴度以及基于这种深度和⼴度⽽产⽣的顿悟。
⽼⼦讲的这句话以及《⽼⼦》第六⼗章的论述,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的,⽼⼦所主张的“⽆为⽽⽆以为”的思想贯穿其中。
在中国传统⽂化中,整个⼈世间好⽐是做菜的厨房,对⼈世间的治理好⽐是⼤厨烹制菜肴。
这个观念⼀直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从《尚书·顾命》起,就把做宰相⽐为“和羹调⿍”。
《吕⽒春秋》的第⼗四卷《本味篇》如是写道: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衅以牺猳。
明⽇设朝⽽见之,说汤以⾄味。
汤⽈:“可对⽽为乎?”对⽈:“君之国⼩,不⾜以具之,为天⼦然后可具。
夫三群之⾍,⽔居者腥,⾁玃者臊,草⾷者膻。
恶臭犹美,皆有所以。
凡味之本,⽔最为始。
五味三材,九沸九变,⽕为之纪。
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失其理。
调合之事,必以⽢、酸、苦、⾟、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起。
⿍中之变,精妙微纤,⼝弗能⾔,志不能喻。
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故久⽽不弊,熟⽽不烂,⽢⽽不哝,酸⽽不酷,咸⽽不减,⾟⽽不烈,淡⽽不薄,肥⽽不腻。
《老子》里的名言名句
《老子》里的名言名句《老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既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中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思考,其中的名言名句至今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名言名句出发,探讨《老子》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被认为是《老子》中最关键的名言之一,也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告诉我们,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和定义的。
道是一种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无法被凡人所理解。
通过这句话,老子引导我们思考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警示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要善于超越表象,去探寻事物背后的真相。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向我们阐释了《老子》中的治国思想。
老子认为,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道小菜,过度干预和过多控制只会破坏事物的本来自然。
他主张尊重自然的规律,追求无为而治,采取柔性和适度的方式来引导大国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也给予了我们对待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启示,强调理解和适应事物本身的规律,避免过度干预。
三、失足者不必再堕。
这是《老子》中一句深具哲理的名句,它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失败和错误并不是终点,而是再次出发的契机。
通过这句话,老子向我们传达了宽容和宽阔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挫折和失败,但我们不应该被困在过去的错误中,而是应该向前看,从中汲取教训,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意志力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强调了《老子》中关于修身养性的理念。
老子认为,学习是不断积累和追求进步的过程,但同时,过度追求知识和功利会使人远离道。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被各种信息和知识所包围,但我们也要明白,知识只是我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保持对道的思考和追求,不忘初心,不被功利驱使。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强调了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追求个人充盈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很生气 ,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 的 都知道 , 煎一条小鱼不能总去翻腾 它 , 那锭银子 赏给第 一个仆 人 ,并且 说 :
翻来翻去就翻碎了。治 国的道理也是 “ 凡是 少的 , 就连他 所有 的 , 也要 夺过 这样 , 不能总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无
来。凡是 多的, 还要给他 , 叫他多多益 为 而治 。
这样 的政治家真难找。将希望寄 纣王 , 都 是历史上 改朝换代 、 惊 天动地
托于 圣人 的政治道德 , 来实现 “ 以百姓 的大事 ,但是邵雍这位老夫子却把 它
心为心 ” , 恐怕 很不 可靠 , 必须得 有个 轻松地 点化为喝几杯酒 , 下一盘棋 , 这 治大 国若烹小鲜 ”的老子气 制度 ,真正 让百姓 的心决定 官员的命 不正是 “
老子关于治 国还有一句千载传诵 这句话最生动地体现 了老子无为而治 的政治理 想。 小鲜就是小鱼 的意思。治理一个
了也很 高兴 , 于是奖励他 5 座城镇。第 的名 言 ,那就是 : “ 治大 国若 烹小鲜 ” ,
丢失 ,一直没 有拿出来 。现在您 回来
了, 我原 封不动地还给您吧 j” 国王 听 大国 , 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会煎鱼的
了非常高兴 , 于是奖励他 1 0座城镇。 第 二个仆人汇报说 : “ 主人 , 你给我
4 8・ 国 学2 0 1 6 年第 1 1 期
的一锭银子 , 我 已赚 了 5 锭 。” 国王听 三个仆人汇报说 : “ 主 人 ,你 给我 的一 锭银子 , 我一直 包在手 巾里存着 , 我 怕
老子的政治■曩:
治大国若烹小鲜
最早指 出“ 马太效应”
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充满 了对百姓的同情 ,对贪得无厌 的统治者的
憎恨 。 如他说 : “ 民之饥 , 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老百姓之所 以忍饥挨饿 , 就是 由于统治者收的苛捐杂税 太多。
老子更进一步尖锐地批 判腐败 的统治者 ,痛斥他们是强盗头子 :
“ 大道甚夷 , 而人好径 。朝甚除 , 田甚芜 , 仓甚虚 ; 服文采 , 带利剑 , 厌饮
食, 财货有余 , 是为盗芋 , 非道也哉。”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 , 大道平平坦坦 , 但是君 王偏偏喜欢走邪路。
朝政腐败极 了, 农田 已经 非常荒芜 了, 百姓的粮仓 已经十分空虚 了, 但 统治者呢 , 还照样地 穿着 绫罗绸缎 , 佩着锋利 的宝剑威 吓百姓 , 精美 的
美 国前总统里根对 老子 的这个治
精炼地概括 了所谓 马太效应。有人批 高 明的厨 师, 搞政治的道理也一样。 评老子不讲感情 ,专谈权术 ,十分冷
酷, 但 从老子 的政治批判来看 , 他其 实
国智慧非常欣赏 ,还将 它引到 自己的
除 了不折腾 的意思 之外 ,老子这 句话更是 道 出了搞政治 的一种境 界 : 举重若轻 , 以小观大 , 四两拨千 斤。政
经常谈起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典故出 自基督教的< 圣经> 。《 圣经・ 新约 ・ 马太福音> 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 , 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 , 吩咐 他们 : “ 你们去做生意 , 等我回来时, 都来向我汇报。” 国王回来时 , 第一
个仆人汇报说 : “ 主人 , 你交给我 的一锭银子 , 我已赚 了 1 0锭。 ” 国王 听
非常关注民间疾苦 ,痛恨 统治者的腐 国情咨文 中。 败和贪婪 , 抨击贫富悬殊和 社会不公 ,
很有正义感 , 是个热 心肠的老头儿。胡
适甚至说老子是位革命家。
政治如此黑暗 , 出路何在?老子不 治在老子这里 ,已经不是复杂 的权力 仅是批 判家 ,他还 热心地 追求 自己心 角逐 , 利害相争 , 而是一种带有审美意 目中的政治理想。谈到老子的政 治理 味的行为艺术。中国历史上有境界 、 有
善。”
“ 治大国若 烹小鲜” , 老子谈政治 ,
国王 的意思 自然是奖励 积极 的创 竟然想 出这样生动 而独特 的 比喻 , 发
业者。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将 这个 明这种 出人意表 的命题 ,真的是令人
故事拿过来打 比方 , 把贫者 愈贫 , 富者 惊 叹 ! 令人叫绝 ! 据说 , 老子这句话受
愈富 ,赢家通 吃的社会经济 现象称 为
马太效应。
到商汤王 的丞相伊尹的启发。伊尹原
来是位厨 师 , 他将治国比作炒菜 , 火大
在 中国 ,老子最早揭示 了这个 马 了不行 , 火小 了也不 行 , 成 了不行 , 淡
太效应。“ 损 不足以奉有余 ” , 七个 字 ,
了也不行 , 五 味调 和 , 恰到好 处 , 才是
饮食都吃厌 了, 国家 的财富都刮净了。这就叫强盗头子呀 , 他们是 多么
的无道啊 !
老子由此感慨道 : 天之道 ,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 损不足
以奉有余。 自然的规律是减 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 的, 人间的规律却是剥
夺不足的来供奉有余 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 , 富者愈富 , 贫者愈贫 , 这就是今天的经济学家们
想, 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无为而治。无为 气 象的政治 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 了
而治的意思就是统 治者 的政 策要顺其 老子 的智慧。 自然 , 不要骚扰老百姓。 天地万物 , 有什 么能大于 日月?能
治大 国若烹小鲜
大于乾坤?但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杜甫的诗 : “ 日月
老子说 : “ 圣人 常无 心,以百姓 心 笼 中鸟 , 乾坤水上萍。” 日月如笼中之鸟 ,乾坤若 水上 浮 为心” , 用今天 的话说就是符合正 义的 执政者绝不 自作聪 明 , 异想 天开 , 更不 萍。人间万事 ,有什 么能大于改朝换 “ 唐 虞揖让 三 会, 存私欲 ,他们就把老百姓 的愿望 代?但是你看邵雍的话 : 汤武征诛一局棋。” 当作 自己的愿望 ,把老百姓 的心 当作 杯酒 , 唐尧将帝位禅让 给虞 舜 ,商汤王 自己的心, 这就是无为而治 , 很有点像 今 天我们说 的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讨伐暴君夏桀 ,周武王推翻残暴 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