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基本特性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展一、黄河由于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笔者经阅读多篇论文对黄河水沙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概括如下:(一)黄河水沙基本特点1.深化和完善,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实测年平均水量464亿m3,沙量15.6亿t,平均含沙量33.6 kg/m3,年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2.水沙异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水沙来源地区分布非常不均。
水量主要来自河口镇以上,占总水量的54%,而且是清水,该地区来沙量仅占到总来沙量的9%;沙量主要来自河口镇~龙门区间,来沙量占到55%,来水量仅占14%。
黄河上游的水量主要来自贵德以上。
而产沙集中在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3/4集中在11和10万km2区域,其中一半又分别来自5和3.8万km2区域。
3 . 水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黄河水沙存在丰、枯水年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如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变化过程出现了1922~1932年11年和1969~1974年连续6年的枯水系列。
由于暴雨落区的不同来水并不完全与来沙同步,出现各种丰、平、枯水沙年组合。
水沙量年际间差别较大,年水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3.1~3.4,年沙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4~10。
黄河泥沙淤积的治理措施
黄河泥沙淤积的治理措施
黄河治理是我国治水重点工程,防止河道泥沙淤积是改善黄河河道环境、维持其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治理河道泥沙淤积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改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降低河流区内粗颗粒沙淤积。
2. 加强对河道的护理和整治,修复堵塞和改善的失效段,降低河流区的细颗粒沙淤积。
3. 加强河道维护,定期清理河床沙淤,改善河道水动力环境,促进比较好的水土安全。
4. 合理排放河流,减缓河道来淤,防止泥沙淤积。
5. 推广应用水资源节约技术,采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建立水质管理体系,有效控制河道泥沙淤积。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中国黄河的含泥沙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流域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0%,它的表面主要是十米至数百米的黄土层,且特点是土质疏松,植被少,黄土高原虽然降水较少,但是降水较为集中,且黄土层抗水冲击力小,遇水非常容易崩解。
数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泥沙增多致使黄河泛滥,给两岸百姓带来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理黄河泥沙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根据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对于治理黄河泥沙和科学合理利用泥沙,提出切实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黄河;泥沙来源及分布;治理措施;泥沙利用Abstract:The sediment content of the Yellow River in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of which the basin distribu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accounts for about 70 percent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ts surfa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en to hundreds of meters of loess soil,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ose soil and less vegetation. Although the Loess Plateau has less precipitation,the precipita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and the loess layer has less water impact resistance,so it is easy to collapse when it meets wat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due to various reasons,the increase of sediment caused the Yellow River to flood,bringing grea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Therefore,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distribu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Yellow River sediment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se of sediment.Keywords:Yellow River;sediment source and distribution;control measures;sediment utilization引言黃河含沙量居世界河流首位,同时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母亲河”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相差较大[1,2],上游是黄河水的来源,而中部则是泥沙来源且分布不均,以黄土高原最为显著。
关于做好黄河河道治理工作的建议与设想
关于做好黄河河道治理工作的建议与设想提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治黄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做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这一任务十分光荣而艰巨。
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不断把治黄事业推向前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黄河河道;治理;建议;设想从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沿黄人民和治黄职工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治黄事业已取得了伟大成就。
在防洪方面,已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同时,还组建了以人民解放军和治黄职工为骨干,以沿黄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强大人防体系,从而战胜了多次大洪水,确保了黄河伏秋大汛岁岁平安。
黄河下游凌汛从1955年以后也保证了安全。
在兴利方面,经过对黄河水沙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实践,也逐步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水沙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治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由于黄河泥沙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河道仍在不断淤积抬高。
河道淤高了,同流量水位就会相应升高,水对堤防的威胁就会越来越大。
(二)由于黄河泥沙对河道的淤积规律是主河道淤的多,两岸滩地淤的少,造成河道滩槽差越来越小,主河道的排洪能力也越来越小。
主河道排洪能力减少对排洪十分不利,来了大水很容易发生顺堤行洪,甚至发生滚河,冲决堤防。
(三)由于连续十八九年没有发生大的洪水,现河道已形成了一条枯水流路,其特点是各险工、控导工程溜势普遍上提,河道十分弯曲,淤积更加严重,一旦发生大的洪水,容易发生河势溜向变化,出现新的险情。
二、防洪治黄工作的重点针对防洪治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大力进行挖河筑堤回顾人民治黄已走过的历程,基本上是受泥沙支配,跟着泥沙跑,经过一段时间,河道淤高了,就加一次黄河大堤。
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现在已进入了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新世纪,沿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有能力、有办法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
黄河的泥沙问题(农水1201第一组)
前言——认识黄河泥沙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由于 水沙搭配不合理,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槽过 洪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
所以…...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黄河的泥沙问题
1、黄河泥沙的来源 2、黄河输沙能力分析 3、黄河泥沙的危害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浅
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 作业.
6、黄河泥沙治理的总方针
“拦、排、调、放、挖”是处理黄河泥沙总方针。 “拦”主要靠中上地区水土保持和干支流控制性
工程拦减泥沙。 “排” 是利用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将中上游拦
不着的泥沙输送入海。 “调”即“调水调沙” 。不管黄河中上游水沙
如何变化,都要经过小浪底水库调节进入下游河 道,只有调沙才能充分发挥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 和小浪底水库的综合作用。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水库浅析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是多沙河流,在干流河道修建水库,虽然拦蓄 大量泥沙,但同时也造成水库淤积而报废,三门峡 水库即是例子,水库建成后,虽然使黄河水变清, 但也带来严重问题:三门峡水库因大量泥沙淤积库 容逐渐减少,最后不得不进行工程改造,进行调水 调沙尝试。
再现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黄河泥沙的问题
农水1201第一组
卞丽锦,曹金康,曹轩,范云飞,郭斌, 郭伟奇,胡溢东,黄水宇,李佳,刘晓梅,
刘昊,卢明明,罗一川
前言——认识黄河泥沙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 区的重要水资源。黄河流 域人口多、耕地多,水资 源贫乏,河道径流量小,水 环境承载力低,易受污染. 随着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快 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城 镇生活用水与河道输沙和 环境用水之间,以及上、 下游地区之间用水的矛盾 日益加剧.
浅析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对策
浅析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对策摘要:“水少沙多”是黄河洪水威胁的症结所在,也是黄河治理的难点,本文通过介绍黄河水沙特点并指出治理黄河的各项对策尤其是坚持10年的调水调沙,对防洪、治河、减淤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抬高、不淤积、不断流,使得下游河道长期安全使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沿黄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具有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黄河泥沙治理调水调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泥沙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平原,又用其乳汁浇灌两岸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
但是,黄河又性格乖戾,下游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地上悬河”,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从2001年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利用黄河有限的水资源保障流域和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这10年的调水调沙,成效巨大,社会反响强烈。
一、黄河水沙的基本特征1.黄河泥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千万年来黄河泥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履行着“填海造陆”使命。
广阔的黄淮海平原正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存在,得以形成、扩大,中华儿女有了繁衍声息的场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
因此黄河泥沙是国土资源的一部分,不仅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是。
黄河泥沙还是天然的肥料,富含氮、磷、钾,大家知道黄河滩地种出来的水稻最香。
黄河泥沙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这是一个有待研究开发的课题。
长江流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
涛涛黄河给我们带来的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约35公斤/立方米,输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却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在我国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等语言描述黄河多泥沙的天性。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与世界多泥沙河流孟加拉国的恒河和美国的科罗拉多河相比,黄河年输沙量为科罗拉多河的12倍,含沙量约为恒河的9倍。
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
1、黄河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注入黄河,使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
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
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2、黄河特点各段特点: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有“地上河”的美称3、黄河为舒适含沙量大?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降水强度大。
使大量泥沙注入河水。
人为因素:人类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黄土层的裸露。
4、治理黄河上中游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些自然措施与自然环境特征有什么关系?上游着重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中游着重水土流失问题的综合治理,下游着重清淤防洪。
上游流经我的地势的一二级阶梯,尤其是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蕴藏量大;中游流经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的黄土高原区,加上长期以来乱砍滥伐、过度垦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需要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综合治理;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淤积,地上河问题一方面有赖于中游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主动排沙清淤、加固防洪大堤也也很必要。
简记:(1)、上游:水能资源开发。
在阶梯处修建水电站(2)、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流失。
(3)、下游:排沙清淤,加固大堤,防止洪水泛滥。
5、黄河下游为什么成为地上河?由于中游黄土高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含沙量极大,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慢,大量泥沙沉积。
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6、长江洪涝灾害止频繁,且愈演愈烈的原因:上中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河道湖泊淤塞,人为围湖造田、湿地开发等7、长江多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3)围湖造田;(4)中上游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
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8、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1)自然方面: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干流水流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关于黄河下游治沙减淤工程措施探讨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154︱2017年1期 关于黄河下游治沙减淤工程措施探讨刘夙睿 弭尚岭 王 伟黄河委员会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 东营 257000摘要:近年来,由于环境改变、污染加剧、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加剧,黄河的治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严重,以至于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排洪能力降低等问题纷纷接踵而来,并且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所以,黄河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关键难题。
对于黄河,我们不仅要注意河水的控制和疏导,更重要的是关于黄河泥沙的的处理。
治沙难于治水,需要人们从各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本文就关于黄河下游治沙减於工作措施及下游泥沙不断加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治沙减淤;技术改革;治沙能力;环保意识中图分类号:TV69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1-0154-0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对于黄河的治理工作,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日益加剧。
黄河泥沙加剧、难于治理已逐渐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问题,已“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按照河流特征和地理位置,黄河被区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其中下游是郑州桃花裕以下至河口的部分组成,共长786km,落差94m。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受河槽泥沙淤积严重,导致自然灾害日益严重。
据统计,黄河下游多年来平均输沙量为16亿t,而淤积在下游河段的就高达4亿t 之多,以至于河床不断增高、河床宽浅,容易发生冲决现象。
1 关于黄河下游治沙减淤工作的必要性 黄河文化作为众多文化中的一种,经过的几千年的历史沉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做好黄河下游的泥沙治理工作,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更可以保证黄河精神文明的传播和发扬。
2 黄河下游存在的问题 (1)河床升高 如果进行黄河的治理工作,那么如何保证河床的稳定、不提高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黄河泥沙的利用及处理措施 耿庆智
黄河泥沙的利用及处理措施耿庆智摘要:黄河泥沙资源丰富。
如何处理黄河泥沙,历来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大事。
结合黄河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的实际情况,在论证综合处理利用黄河泥沙的可能性、技术支撑、市场需求、法制环境等基础上,提出了淤改涝洼地、制造墙体材料、复垦采煤塌陷区等综合处理利用黄河泥沙的建议。
目前,黄河下游山东、河南两省,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河南中原崛起战略正在积极实施。
山东、河南两省交通、能源等基础性建设和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较快,这势必需要大量的用土、建筑用砖等资源。
通过抽取黄河泥沙,既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土质资源,又可以建造新型墙体材料,有效节约和保护了耕地。
关键词:黄河;泥沙;综合利用一、黄河泥沙基本特点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实测年平均水量464亿立方米,沙量15.6亿吨,平均含沙量33.6立方米每吨,年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黄河水量的56%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却来自河口镇至三门峡之间。
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沙量来自汛期。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黄河下游河道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河床普遍高于地面4~6米,高的达12米。
其总,黄河河床比新乡市地面高出20米,比开封市高出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5米。
二、黄河泥沙处理方略如何处理好黄河泥沙,历来是黄河治理开发的难题之一。
近年来,国家确定了“拦、排、调、放、挖”的黄河泥沙综合治理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特别是调水调沙自2002年至今已连续实施9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开辟了黄河治理的新途径。
“黄河调水调沙的理论与实践”也因此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综合利用黄河泥沙黄河泥沙的处理,历来是黄河治理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坚持“拦、排、调、放、挖”等泥沙综合处理方针的基础上,国家应鼓励、倡导社会各界综合处理利用黄河泥沙。
黄河上游泥沙特性分析
产沙区分布,洮河中、上游为河源草原区和茂密的森林,地面覆盖度高,水源涵养条件好,人
类活动影响小,产沙量较小,各年代输沙模数在1000 t舳l'12.a以下。
2黄河上游水沙分布特征
2.1水沙分布
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水沙特点是水量大,含沙量低,水沙异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黄河上游于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水沙量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黄河上游的水主要来自唐乃亥以上,年均水量203.9亿m3,占兰州站水量的
65%;唐乃亥至循化区间来水较少,区间加人水量年均13.3亿一;循化至兰州区间来水量较大,区
河名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湟水 大通河 隆务河 大夏河 洮河 庄浪河 祖厉河 清水河 十大孔兑’
表2
站名 玛曲 唐乃亥 贵德 循化 兰州 安宁渡 下河沿 石嘴山 头道拐 民和 享堂 隆务河口 折桥 红旗 红崔子 靖远 泉眼山
黄河上游各水文站历年输沙量统计衰
1954-1969 391 1033
1黄河上游概述
黄河上游是指河口镇以上地区,面积约38.6万km2,占全河总流域面积的51.3%。汇入的主要 支流有白河、黑河、隆务河、大夏河、洮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等。
根据区域地势地貌特征,黄河上游可分为三个河段,即: 河源至龙羊峡为黄河上游的上段,位于青海高原,南界巴颜喀拉山脉,西界昆仑山脉,北临柴 达木盆地,积石山横亘其中,控制面积13.1万km2,占流域总面积16.5%。属高寒草原地貌。 龙羊峡至下河沿区间位于青海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流域面 积12.3万km2,占流域总面积16.3%。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鄂尔多 斯高原,大部分在黄河中游。黄河上游在洮河以下的一些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松散,垂直节理 发育,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黄河上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下河沿至河口镇是黄河上游的下段,位于长城以北,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之间,流经黄河 河套平原,流域面积13.2万km2,占流域总面积17.6%。
简述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及解决措施
简述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及解决措施摘要:黄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二长河。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松软,植被稀少,且夏季多暴雨,因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中游段泥沙增多,乃至累及下游地区。
河流经过的地区造成严重的水荒,影响沿途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造成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关键词: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治理一、水土流失的两大因素1、自然因素: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在15度以上,有的达30度;坡长一般100—200m甚至更长。
每年每亩流失5-10吨,甚至15吨以上。
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地面物质组成。
质地松软,遇水易蚀,抗蚀力很低的土壤,如黄土、粉沙壤土等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对象。
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
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暴雨较多,地形破碎,产生了强烈的土壤侵蚀。
2、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开矿、修路、垦殖和放牧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造成了水土流失的加剧,既使得土地荒漠化,又抬高河床,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危害1、黄河上中游段的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产生严重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水土流失使得黄河中游地区土壤肥力下降,严重的制约了黄河上中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壤是植被生长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而松散裸露的黄土一经暴雨冲刷,就会带走土壤层中最有肥力的土层,造成土壤肥力的极度下降,造成庄稼作物减产低产,人类迫不得已会继续开毁林种地,更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而陷入了一种水土流失,贫困交加的恶性循环中。
浅谈河流泥沙及淤积防治措施
浅谈河流泥沙及淤积防治措施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河流泥沙防治措施越来越多,河工模型设计理论和试验技术均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具有自身特点,现已成为解决各种水利工程问题的一种普遍公认的有效工具,其在河流治理开发与保护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
标签:河流泥沙;淤积现象;河工模型一、泥沙及其特性(一)什么是泥沙泥沙是河水挟带的岩土颗粒。
天然河流中常常挟带着大量的泥沙,河流中的泥沙主要是流域表面的土壤受暴雨或融雪冲刷后,汇入河流而形成的。
河槽本身的冲刷,包括河底冲刷和河岸冲刷,也是河流泥沙的一个来源。
此外,风沙的沉积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不过这部分泥沙所占的比重很小。
(二)泥沙的特性有泥沙颗粒的特性和泥沙群体的特性两种。
泥沙颗粒的特性主要有:1、重度,单位体积泥沙颗粒的重量,以千克/米3表示,其数值随泥沙的岩性不同而异,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泥沙的重度一般约2650千克/米3。
2、粒径,泥沙颗粒大小的一种量度,有不同方法表示。
常用的有等容粒径即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筛径,即用具有不同孔径的标准筛,对泥沙进行分筛求出的粒径;沉降粒径,即根据粒径与沉降速度的关系算出的粒径等。
3、沉速,指泥沙颗粒在无边界静水内的沉降速度,以米/秒或毫米/秒表示。
它也可作为泥沙颗粒大小的一种量度,故又称泥沙的水力粗度。
沉速综合反映颗粒和水的特性,因河流泥沙而是泥沙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
4、细粒泥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颗粒表面双电层和吸附水膜的性质。
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和分散等现象都与双电层和吸附水膜的结构有关。
(三)影响河流挟沙的因素影响河流挟沙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有两个:一是气候因素,二是下垫面因素,气候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降水。
干旱地区植被较差,土壤含水量不足,使土壤变得松散,很容易被地面径流冲到河中。
降水强度的大小对河流挟沙也有影响。
降水强度大,地面径流增加,侵蚀加剧,使泥沙增多。
下垫面因素,如土壤、植被和地形等的差异,都会影响河流泥沙含量的多少。
治理黄河污染的小建议和意见书内容.doc
治理黄河污染的小建议和意见书内容治理黄河污染的小建议和意见书内容黄河是世界第六大长河,我们中国第二长河。
在治理上你都有拿出建议要提出来呢?下面为大家推荐了治理黄河的小建议,欢送大家前来参阅。
1.须进行泥沙管理,不应兴建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
2.多种树少量砍树和少量开垦放牧。
3.多建堤坝。
主要: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
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的必要措施。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黄河水患也是我国人民的心腹大患,历史上屡次泛滥改道,都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力的开展。
所以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代政府都把黄河的治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黄河泛滥的根源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向下游输送的泥沙在16亿t以上。
黄河出晋、陕、豫峡谷到中原平原后,地势突缓,流速骤减,随即卸下大量泥沙,使河床越积越高,甚至成为高出两岸平地的“悬河”。
为了防止河水泛滥,人们不断在河床两岸筑堤,于是造成河床越淤越高,悬河越筑越高的恶性循环,悬在河南开封等地的这把利剑也越悬越高,险境是可想而知。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治黄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黄河水患的发生,除下游加强修堤确保万无一失外,还在中上游的支干河道上建了许多拦河大坝和水库,除发电、灌溉综合利用外,这些大坝起到重要的防洪作用。
特别是三门峡水库的完成和小浪底水库的即将完成,更会提高对黄河水患的防患能力。
由于黄河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黄河中游,主要是兰州以下的黄土高原的强烈水土流失,高达16亿t的泥沙的95%以耒自甘、宁、陕、内蒙古、晋、豫等省区的黄土分布区,这16亿t泥沙的相当部位注入渤海,每年向海推进约1km,王战教授认为大约在200a左右,渤海将从地图上消失,为此他建议将黄河的入海口改经黄河故道进入黄海①。
黄河大汶河治理措施
黄河大汶河治理措施一、黄河大汶河的现状。
1.1 黄河大汶河啊,那可是咱这一片非常重要的河流。
现在这大汶河面临着不少问题呢。
先说这泥沙问题吧,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河道里,就像人血管里堵了东西一样,让河道变得越来越浅,河水的流动都不顺畅了。
1.2 还有污染这一块,有些工厂偷偷把污水排到河里,垃圾也随便往河里扔,这河水啊,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澈,变得浑浊不堪,甚至还散发着臭味,原本在河里自由自在的鱼儿都少了很多,看着真让人心疼。
二、治理的具体措施。
2.1 对于泥沙问题,咱们得多种树啊。
俗话说“植树造林,功在千秋”,树木的根系就像一只只小手,紧紧抓住土壤,这样就能减少水土流失,也就减少了泥沙进入河道的量。
在大汶河两岸多种些像杨树、柳树之类的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起到治理泥沙的作用,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2.2 污染方面得下狠手治理。
那些违规排污的工厂,就不能姑息迁就,必须让他们按照规定处理污水,这叫“动真格”。
同时呢,在河边多设置一些垃圾桶,而且还要安排专人清理河道里的垃圾。
咱老百姓也要提高环保意识,别再把垃圾往河里扔了,这河就像咱自己的家一样,谁会往自己家里乱扔东西呢?2.3 河道的疏浚也很重要。
就像打扫房间一样,要定期把河道里淤积的泥沙清理出去。
可以采用机械作业,把那些泥沙挖走,让河道重新变得宽敞,河水能够欢快地流淌起来。
这就好比给堵住的血管做个疏通手术,让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
三、长期的维护与管理。
3.1 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大汶河的治理和维护。
这些人就像大汶河的守护者一样,要时刻关注着河流的情况。
定期检查河道、水质等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拖拖拉拉的,这就叫“防微杜渐”。
3.2 咱们还得建立一些奖惩制度。
对于那些积极保护大汶河的个人或者单位,要给予奖励,这是对他们行为的认可。
而对于那些破坏大汶河环境的,就得进行惩罚,让他们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只有这样,黄河大汶河才能真正地得到有效的治理,重新变回那美丽、清澈的河流,让它继续造福我们这一方百姓。
我国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及治理措施
我国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及治理措施【摘要】我国河流众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受到人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江河泥沙淤积状况十分严重,造成了很多自然灾害。
笔者将从河流的淤积情况作出分析,并探究治理措施。
【关键词】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治理措施一、前言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加上人类活动对江河的影响很大,使我国江河治理的工作异常复杂,江河治理工作必须结合考虑水资源、泥沙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人类剧烈活动对河流的来水来沙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河床演变规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江河治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加强江河治理中的科技创新,将是21世纪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中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1.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多年平均达16亿t,平均含沙量35 千克每立方米,在世界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一般年份,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平均每年淤积3~4亿t,河床平均每年以0.05~0.10 m的速度抬升。
40多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河底高程和洪水位普遍抬高了2 m左右。
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31%,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千克每立方米。
长江流域产沙较粗,虽然含沙量不大,但输移过程中极易淤积.位于长江中游右岸的洞庭湖,是长江和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的洪道与调蓄场所,据实测资料统计,每年约有1.32亿立方米的泥沙随着洪水进入湖区,其中80 以上来自长江,40多年来共淤积泥沙40多亿立方米。
(平均每年淤积约1亿m。
),致使洪道河床、湖底平均抬高1 m.泥沙淤积导致河道淤塞,洪水渲泄不畅,河湖调蓄能力降低,水位抬高。
3.海河流域海河流域各水系分流人海,由于受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各水系上游来水逐渐减少,河道的河口段长期被潮汐水流所控制,随涨潮水流上溯的海相泥沙大量淤积于防潮闸下或未建闸河道的出口河段,致使河道和防潮闸的泄洪能力大幅度下降.如永定新河年平均淤积量达364万立方米。
水利工程中存在的泥沙灾害及对策
泥沙的危害
3.3 对坝体的影响
1)随着泥沙在坝体前的淤积,泥沙的压力增大了坝体的压应力
,尤其在坝踵处最为明显。另外,上游坝坡度增加的幅度较下游坝
坡大,随着坝高的增加,上游坝坡压应力增加的幅度减小,但当坝
高超过一定高度时,泥沙压力对下游坝坡的影响加剧。
2)泥沙压力使坝体的应力变得不均匀,破坏了应力状态,因此
部因素;
3)随着工程的老化、水库的不断淤积,工程逐步丧失各项功能;
4)工程寿命末期,报废或降等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由后代承担。
在这种管理理念下,工程的经济评估、环境影响评估以及社会影响评
估都局限在工程的寿命期内。在“设计寿命”管理理念下,为了实现水
库的各项功能,需要根据建设目的和约束因素,确定水库设计与运行管
社会的影响。核心内容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降等报废。各
部分之间用箭头链接,表示各事件的先后顺序,空心箭头表示外部因素
的输入。 这种管理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库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如下特
点:
清淤措施管理与评价
具有如下特点:
1)工程的寿命是确定的,工程的管理是寿命有限的线性过程;
2)水库建设、运行与维护的约束基本上是在规划或设计时考虑的外
济效益都存在差异。为了确定水库合理的泥沙淤积防治措施,不仅需
要考虑技术可行性,还要分析经济性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因此,
迫切地需要开展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工作。
开展水库泥沙淤积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包括:(1)
保持水库库容,实现水库功能的可持续利用;(2)减轻大坝荷载,
改善大坝安全状况;(3)降低库尾高程,提高防洪效益;(4)疏浚
何一代人都能为大坝报废做出应有的贡献,代际公平得以维持。该理
黄河泥沙基本特性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黄河泥沙基本特性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卢书慧;张旭东;张治昊【摘要】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回顾黄河泥沙的治理过程,提出了黄河泥沙未来治理的具体措施:建设与保持黄河干流高效输沙通道、持续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力度等,试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科学支撑.【期刊名称】《水利建设与管理》【年(卷),期】2018(038)003【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黄河泥沙;治理;水土保持【作者】卢书慧;张旭东;张治昊【作者单位】黄河河口管理局,山东东营 257091;黄河河口管理局,山东东营25709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
黄河干流河道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0km2。
黄河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其安危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在长期治理黄河的实践中,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和实践过多种设想和对策。
大约在4000多年前,大禹采用的治河方法是疏导为主;西汉时期,贾让主张的治河策略是分流治理;东汉时期,王景提出的治河方略是宽河筑堤;明朝时期,潘季驯采用的治河思想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其后明清两代治河工作者,大多遵循潘季驯的治河思想。
由此可见,治河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黄河来水来沙过程及流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本文在分析黄河泥沙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回顾了黄河泥沙治理过程,提出了未来黄河泥沙治理措施建议,试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科技支撑。
1 黄河泥沙的基本特性1.1 含沙量高在中国的大江大河中,长江流域面积排第一位,黄河流域屈居第二。
虽然流域面积巨大,但黄河流经的地区大多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域,所以黄河沿程产生的径流量非常少。
尽管黄河水量贫乏,但其沙量确为世界罕见。
据统计,黄河实测年均水量464亿m3,年均沙量15.60亿t,年均含沙量33.60kg/m3,年均沙量和年均含沙量均为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探讨黄河下游泥沙的治理与开发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黄河下游泥沙灾害初步研究灾害按照起因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根据原因、发生部位和发生机理划分有地质灾害、天气灾害和环境灾害、生化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而黄河主要是泥沙灾害,泥沙灾害是由于泥沙的长期侵蚀、搬运、堆积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和过程。
泥沙运动的直接表现是泥石流、滑坡、土壤流失。
泥沙运动还可以带来其他的灾害。
例如因泥沙运动产生的洪水灾害,滑坡灾害。
本文重点在研究泥沙灾害,就此以黄河下游为例做出讨论!2下游泥沙灾害的形成及结构黄河下游区域灾害较多,像洪水灾害、土地沙化、河岸侵蚀、洪涝、以及土壤盐碱化等因泥沙运动引起的灾害。
2.1洪水灾害洪水灾害在黄河下游发生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而黄河灾害之所以频繁发生的原因,基本与泥沙淤积有关,包括过去黄河频繁的决堤,以及现在的提放建设。
黄河下游从1950年至1996年,年均淤积约2.1亿吨,这可造成两堤间河道年均抬高3.8CM 左右。
从1964年至今,下游3000m 3/s 流量水位平均单位淤积上升量比1950年至1960年高2倍以上。
由于滩地糙率明显高于河槽,1958年至1998年期间,下游设防流量(相近于1958年洪峰流量)与3000m3/s 流量的水位抬升量相近(图1)。
另外,二级悬河有助于形成“滚河”“斜河”等不利的防洪形势。
图1主要水文站1958~1998年下游设防流量(相近于1958年洪峰流量)注:与3000m 3/s 流量水位抬升量比较.黄河的不利地势,增大了洪水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随着未来黄河水量引用的增加,下游径流将继续减小,河槽进一步萎缩,一旦黄河洪水泛滥,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2土地沙化黄河来沙中占比例较高的是悬沙中沙粒组分(>0.05mm),床沙中沙粒组分达76%(根据1965年至1985年下游大断面床沙粒度1133组观测数据平均)因此,沙化土地的母质是在水流动力的较强条件下堆积而来的沉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泥沙年际变化非常不均匀$表现为丰沙年份 和枯沙年份交替出现) 以花园口站为例$实测水文资 料显示$花园口站历史上出现过两个连续枯沙系列$分 别是 "G%%""GT% 年和 "G\G""G&Q 年) 黄河泥沙不仅 年际变化大$而且与水量的丰枯不完全同步$视暴雨落 区的不同$而出现多种水沙组合) 年水量最大最小的 比值约为 TS"# cTSQ#$年沙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Q c
?oK0F0F2"$ C^@ABeF<+*3"$ C^@ABC020/+%
#"@B"00+>S#<"65()*361G*)/+6#)1$ F+%&1#%& %R&#G"$ 2/#%3. %@2/#%3 ;3)"62+%("6<3%.13%8 9186+=+>"6S"("36./ '%()#)*)"$ !"#$#%& "###Q$$ 2/#%3%
驯采用的治河思想是& 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其后明 清两代治河工作者$大多遵循潘季驯的治河思想) 由 此可见$治河思想不是分析 黄河泥沙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回顾了黄河泥沙治理过 程$提出了未来黄河泥沙治理措施建议$试图为维持黄 河健康生命提供科技支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 难治的 河 流) 黄 河 干 流 河 道 全 长 RQ\QJ;$ 流 域 面 积 &GSR#J;% ) 黄河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其安危 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在长期治理黄河的实践 中$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和实践过多种设想和对策) 大 约在 Q### 多年前$大禹采用的治河方法是疏导为主. 西汉时期$贾 让 主 张 的 治 河 策 略 是 分 流 治 理. 东 汉 时 期$王景提出的 治 河 方 略 是 宽 河 筑 堤. 明 朝 时 期$ 潘 季
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fa7#Q#%Q#$%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R"\&G%\#%
*")*
'%黄河泥沙的基本特性
"S"!含沙量高
在中国的大江大河中$长江流域面积排第一位$黄 河流域屈居第二) 虽然流域面积巨大$但黄河流经的 地区大多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域$所以黄河沿程产生的 径流量非常少) 尽管黄河水量贫乏$但其沙量确为世 界罕见) 据统计$黄河实测年均水量 Q\Q 亿 ;T $年均 沙量 "RS\# 亿 ,$年均含沙量 TTS\#J3Y;T $年均沙量和 年均含沙量均为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 长江的 " Y%#$沙量却是长江的 T 倍)
!"#!$%&$''$'()&*+,-&$$.///'(01&2%$3&%4&%3
黄河泥沙基本特性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卢书慧" !张旭东" !张治昊%
""S黄河河口管理局#山东 东营!%R&#G"' %S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Q$$
摘!要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回顾黄河泥沙的治理过程#提出了黄河泥沙未来治理的 具体措施*建设与保持黄河干流高效输沙通道%持续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力度 等#试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黄河泥沙'治理'水土保持
由此可见$像黄 河 这 样 沙 量 大' 含 沙 量 高 的 河 流$ 在世界大江大河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S%!主要来源区
黄河流域水沙来源区域有所不同$黄河水量的主 要来源区是黄河上游$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是黄河 中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黄河流经的区域自然地 理环境千差万别$导致黄河水沙来源极不均匀) 输沙 模数能表征流域泥沙的集中程度$黄河中游输沙模数 较高的区域有三个$分别为从河口镇到延水关之间的 支流'无定河的 支 流' 北 洛 河 及 泾 河 支 流$ 其 输 沙 模 数 均超过了 "####,Y# J;%*/% $表明这些区域来沙非常集 中) 其中粗泥沙# 粒径大于 #S#R;;% 的主要来源包括 两个地区!#从皇甫川到秃尾河各支流的中下游地区$ 粗泥沙模数 "#### ,Y# J;%*/% .$无定河中下游及白宇 山河源区$粗泥沙模数为 \### c$### ,Y# J;%*/% ) 黄 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 T YQ 集中分别来自河 口镇至潼关间的 "" 万 J;% 和 "# 万 J;% 区域$其中一 半又分别来自 R 万 J;% 和 TS$ 万 J;% 区域$这些地区 都是黄土丘陵沟整区/"0 )
&BC48=D4 WM8(-9(< </,//*/>)828/*< ,0(+-)<28:F882+* :+;M2*/,2+* ;(,0+< 28/<+.,(< 4+--(,-+8.(:,2*3,0(8(<2;(*, :+*,-+>.-+:(88+4f(>>+O529(- :+*:-(,(;(/8F-(8+44F,F-(8(<2;(*,:+*,-+>2* f(>>+O529(-/-(.-+.+8(< :+*8,-F:,/*< J((. 0230 (442:2(*:)8(<2;(*,:0/**(>24f(>>+O529(-,-F*J 8,-(/; :+*,2*F+F8>)2;.>(;(*,8+2>/*< O/,(-:+*8(-9/,2+* O+-J +4?+(88H>/,(/F /*< 2*:-(/8(,0(2*,(*82,)+4<+O*8,-(/; O/*<(-2*3-(/:0 -(3F>/,2+* 2* +-<(-,+.-+92<(8:2(*,242: 8F..+-,4+-;/2*,/2*2*30(/>,0)>24(+4f(>>+O529(-L E/: F68?C f(>>+O529(-8(<2;(*, :+*,-+> O/,(-/*< 8+2>:+*8(-9/,2+*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K)(*
&2=>:C0C62B=C0DD5=8=D4/80C40DC6;C/?0A/240245/T/>>6F O0@/8 =2?C933/C4062C;68D62486>A/=C9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