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发展及泥沙治理历程探讨

合集下载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摘要】引黄工程对灌区的经济农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黄河水中带来的大量泥沙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本文对引黄灌区的泥沙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阐述了黄河泥沙在农业、能源和建筑方面的利用。

笔者认为在黄河泥沙处理和利用中,应该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坚持“以黄养黄,以沙养沙”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泥沙利用从1951年3月人民胜利渠开工建设到现在,经过60多年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地区的引黄灌溉工程对当地的经济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黄河中下游水中泥沙含量很高,当地在引水的同时把大量的泥沙也引到了灌区中,这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

因此,如何将引水中的泥沙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成为影响灌区经济能否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1 泥沙处理的几种方案引黄灌区在泥沙的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泥沙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单一的措施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够达到少引、少淤的目的。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主要工作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渠首入沙和渠间淤沙。

1.1 渠首防沙1)合理的引水口选择:对于合理的引入口选择,弯道凹岸水深最深、水流速度最大、弯道横比降最大的断面处是引水口的最佳选择[1-3],弯道强环流能大大减少入渠的泥沙[4]。

2)引水口防沙措施:采用防沙闸、拦沙潜堰、拦沙坎、导沙坎、悬板分层、活动叠梁和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等引水口防沙措施[5],可有效减少入闸泥沙量,减少渠道淤积。

3)沉沙池沉沙:黄河下游多数采用在靠近渠首位置设置沉沙池,使部分粒径较大的泥沙在泥沙池中淤积下来。

沉沙池多建于低洼地和土质差的地方。

该方案有施工简单,用工少,土建费用低等优点。

在我国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沉沙池按照平面布置分主要有直线形、曲线形、条渠形和混合形等。

沉沙池多采用以新代旧和以挖待沉两种方式运行[6]。

山东省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区综合治理研究

山东省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区综合治理研究

山东省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区综合治理研究引黄灌溉在我国的灌溉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

但是黄河下游的引黄灌区均为无坝引水,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大,泥沙多而细,导致引水必然引沙。

黄河水在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水资源的同时,也带进了大量泥沙,使沉沙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成为灌区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本文从黄河下游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区及周边实际情况出发,以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池风沙治理为中心,辐射部分输沙干渠及引水支渠两岸风沙治理,根据不同地形地貌和实施水土保持项目的不同划分水土保持分区,分别进行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建设,在建设期由专业建设单位和监测单位对工程进行建设和监测。

目的是从建立综合、系统、高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入手,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成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完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

最后本文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分析,表明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区综合治理有巨大的效益。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利用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利用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利用摘要: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主要采取放淤改土、改造低洼盐碱沙荒地,对黄河下游两岸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分析计算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特点,探讨渠首防沙的作用,分析灌区泥沙淤积分布特性与泥沙处理利用的关系,分析计算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及入渠泥沙的处理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灌溉引水引沙渠首沉沙池1 前言黄河下游引黄灌溉自1952年人民胜利渠开始灌溉以来,经历了试办、大办、停灌、复灌和稳定持续发展的曲折过程。

据1990年统计[1],黄河下游共有引黄渠首工程128处,万亩以上灌区156处。

实灌面积由50年代30万hm2左右,发展到186万hm2,灌溉用水量112亿m3,引沙量1.2亿t,分别占黄河下游来水、来沙量的32.9%和18.2%。

黄河下游两岸地势平坦,渠道坡降平缓,这些泥沙进入灌区,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引起渠道淤积,甚致引起次生盐碱。

几十年来,黄河下游的引黄泥沙主要采取大规模沉沙放淤,改良低洼沙碱地,减少渠系泥沙,这样既防止或减轻渠道泥沙淤积,又可改善生态环境,为发展下游引黄灌溉积累了丰富经验。

由于几十年的灌溉沉沙,还能利用沉沙的低洼地、盐碱沙荒地不多了,“以挖待沉”的方法既需很高的经费,还有挖出泥沙如何放置的问题,给黄河下游引黄泥沙处理带来新的问题。

2 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和灌溉引水引沙概况2.1 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概况黄河流域经过长期持续的治理和开发,使下游来水来沙量发生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灌溉的引水引沙量。

我们统计了花园口和利津站1952~1996年实测水沙量,前者反映了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后者还粗略地反映了下游灌溉引水的情况。

花园口站多年平均水量为416.5亿m3,其中汛期240亿m3,占年水量的57.6%;多年平均沙量为11.1亿t,汛期9.33亿t,占年沙量84%,平均含沙量为26.6kg/m3。

可见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含沙量达38.9kg/m3。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论文导读:在几十年的引黄和泥沙处理过程中,在水沙综合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如淤改、淤临淤背和浑水灌溉。

引黄灌区在改变低产盐碱荒地面貌成为粮棉生产基地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灌区的土壤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引黄灌区,水沙综合利用0.引言引黄对黄河两岸的工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

在几十年的引黄和泥沙处理过程中,在水沙综合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如淤改、淤临淤背和浑水灌溉。

1.淤改1.1 引黄泥沙的组成及肥效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逐渐认识到,黄河泥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源,汛期洪水具有含沙量高、泥沙细的特点,而且所挟带的泥沙具有相当数量的农作物生长养分,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放淤集改碱、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治理效果。

引黄灌区在改变低产盐碱荒地面貌成为粮棉生产基地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灌区的土壤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1.2 放淤工程的技术及经验在整个放淤过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淤改可能性及渠道淤积少;②淤区是否能满足“平厚匀”的放淤要求;③放淤工程投资及用工是否较少。

为此从放淤工程的论证到结束,以上述原则为准绳,结合淤区的实际情况,根据水沙运动基本规律,采用一些新的放淤技术和放淤措施。

其中包括:大流量集中自流放淤、抓住放淤关键时期、采用活动底板排水口、先动灌后静灌及回灌、采用多口进退法放淤、放淤结束于低含沙量期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筑导流堤等。

2. 浑水灌溉引沙入田2.1 渠系浑水灌溉由于引黄灌区受沉沙条件的限制及对水沙资源认识的提高等因素的变化,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出现了浑水灌溉的模式。

2.2 管道浑水灌溉由于管灌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由于管灌工程目前投资较大,还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但该技术将节水、控制地下水位、输沙入田等结合为一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引黄灌区泥沙治理及其综合利用

引黄灌区泥沙治理及其综合利用
1 、 引黄 灌 区概 况
内运行 中达 到冲淤平 衡状态 ) 可 以减 轻渠道 的淤积程 度。黄河 下游 引灌 区的实践证 明 :夏季 灌期 引水量 大 ,引水 的含 沙量远 远超过渠道 的输水输 沙能力 ,渠道极 易淤 积 ;而冬季灌期 引水 含 沙量较少 ,渠 道处 于冲刷 状态 ,因而不易淤 积 ,甚至 可 以冲 淤。 适 当增大渠道 的纵 比降可 以提高渠 道水流 的挟沙 能力 ,这 对 于引 黄 灌 区引 水 特 别 是 汛 期 引 水 是 十 分 有 利 的 ,可 以减 轻 渠 道 的淤积程度 。在 实践运 行 中,应根 据各 个灌 区的具体情 况对 已有 的渠道进行 全 面分析 ,通 过工程 技术手 段 ,如抬 高引水高 程 、改善输沙路 线 、合理 调整渠 网布置 、挖低 渠底 高程等 措施 尽 可能增大渠 道纵坡 降。引水灌 区的实践还证 明 :渠道衬 砌具 有减小糙率 ,提 高流速 ,减 小沿程 损失 ,增加 输水输 沙能 力 的 良好作用 ,因此全面衬 砌渠 道在一定 程度 上减少渠 道泥 沙的淤
积。
新 中国成立后 ,人 民引黄 灌溉 事业 经历 了初办 、大 办 、停 灌 、复灌等几个阶段 。经过 6 0多年 的变迁 ,引黄灌溉事 业走上 了健康稳定的发 展道路并 取得 了巨大的成 就。 目前 ,引 黄灌溉 面积 已达 7 3 3 .3万 h m ,并且建 成了相 当规模 的灌 排工程 ,形 成 了旱能灌 、涝能 排的农 田灌排水 体系 ,改 变 了灌 区农业 生产 落后 的面貌 ,保障 了灌 区人 民的生活 。灌 区不仅承 担 了沿黄地 区的工农业 、城市 和农 村 供水 任务 ,同时 还承担 了引 黄人 卫 、 引黄济津 、引黄济青 等跨 流域调水 任务 ,为沿黄地 区乃 至华北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 . 引黄 灌 区泥 沙 的 危 害 黄 河 系 多 泥 沙 河 流 , 引 黄 灌 区 在 引 水 的 同 时 把 大 量 的 泥 沙 带入灌区的灌排系统 ,极 大地威 胁 了引黄灌 区灌排 工程 的运行 与管理 ,甚至加剧 引黄灌区的生 态环境恶化 。从某 种意义上讲 , 泥沙问题 的处理关 系到引黄灌 区的可持续发展 。 渠道是灌 排系统 的重要部 位 ,其输 水输沙 能力 的强弱 直接 关 系到灌 区能否正常运 行。引 黄灌 区引水过 程 中泥 沙的 多次重 复淤积直接降低了渠道过水 断面面积 ,致使渠道输 水能力下 降。 渠道 输水 能力 的下降会 造成输 沙能力 的调 整 ,尽管 对于某 些特 定情 况下 ,由于输 水能力的下 降导致 输沙能力 的调整较为复 杂 , 但 总体 而言 ,渠道过 流能力 降低必 然导致 输沙率 减少 ,进 而加 剧渠 道的淤积 ,如不及 时进行 清理 ,将 影 响灌排系 统 的正常运 行 。当泥沙在渠 系中大量 淤积并 可能会 给灌排 系统 造成不利 后 果 时 ,渠 系 就 需 要 进 行 人 工 清 淤 工 作 。 由于 清 出 的 淤 沙 绝 大 部 分情况下 沿渠 道两 侧堆放 ,随着泥 沙的不 断积 累,堆 积 的泥沙 越来越 高 ,一方面会 增加 清淤 的工作难 度 ;另一方 面 ,随 风雨 进入渠道 的泥 沙量 也呈逐 年增 多的趋势 。另外 ,由于清 出的泥 沙堆 不可能无 限制 的堆高 ,只能逐 渐侵 占渠道 两侧 的土地 ,其 直接导致 了渠系两旁 土地 的严 重沙化 。引黄灌 区 的清淤堆 沙在 渠道 两侧形成 面积 巨大 的人造 沙漠 ,对 周边 的生态 环境造成 了 定程度 的危 害 。一方 面表 现在降 雨造成 的水沙 流失 ,渠道 两 侧 的堆沙极易遭受 雨水 的侵蚀 ,致 使渠 道重 复性淤 积或是 造成 良田沙化 。如果 大量泥 沙随灌 溉尾 水进入 排水河 道 ,其会加 重 排水河道 的退水退 沙负担 ,尤其是靠近引黄灌 区系 的排水河道。 3 . 引 黄 灌 区 泥 沙 的 处 理 对 策 目前 ,引黄 灌 区 泥 沙 处 理 模 式 有 渠 道 集 中 沉 沙 、远 距 离 输 沙并集 中沉沙 和渠 系清 淤。黄河下 游引 黄灌 区往往采 用在 引水

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研究

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研究

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研究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前言 (1)1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现状及危害 (1)1.1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现状 (1)1.2黄河泥沙的危害 (1)2黄河泥沙的治理 (2)2.1黄河泥沙化害为利 (2)2.2治理河道淤积的历史探索 (2)2.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河泥沙治理情况 (3)3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利用 (4)3.1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4)3.1.1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利用的条件分析 (4)3.1.2黄河泥沙资源化的市场需求分析 (4)3.2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原则和多途径利用的方法 (5)3.2.1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原则 (5)3.2.2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多途径利用的方法 (6)3.3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评价 (7)3.3.1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2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8)结语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黄河素以多泥沙河流闻名于世,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其中约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河床高出两岸地面4—6米的地上“悬河”,加剧了洪水威胁,成为黄河下游地区的“心腹之患”。

本文总结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现状、危害,并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泥沙治理情况进行阐述,分析了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针对目前泥沙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利用的一些主要途径,尽我所能为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泥沙;泥沙治理;资源化研究;黄河下游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for its sediment river,for years the average sediment discharge billion tons,roughly 400 million tons of siltation in the downstream riverbed,from the river on both sides of the ground meters above ground “hanging river”,added to the flood threat,becoming a “sting” in the downstrean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deposition,harmfulness,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management situation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recycling use,in view of the present main problems of sedi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cycling use and the main factors.Puts forward some of the main ways about sediment recycling use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do my best for the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resource makes a little contribution.Key words:sediment;Sediment control;Resource study;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化研究前言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浅析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的综合实力也正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但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因忽略了环保事业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黄河流域用水不足的问题日益显著、部分区域用水艰难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用水、如何让水的用处落到实处、如何充分地利用起水资源,则成为了我国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就黄河下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引黄灌溉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深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引用发展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cess accelerating,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of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bined impact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s also present a fast and ste ady development trend. But as th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ignoring the abou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is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shortage i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area of the water difficult environment, how to better water, how to make use of the water into effect,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hina has become th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the irrigation area of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 step discussion.Keywords:lower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Quoted development1、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应用发展的必要性在社会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

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

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基本特征,也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黄河中游的潼关水文站控制了黄河90%的流域面积、90%的径流量和几乎全部的泥沙,分析潼关水文站不同时期水沙量变化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径流量、输沙量呈减少趋势。

黄河水沙变化尤其是泥沙量的变化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黄河水沙变化不仅影响到黄河冲积性河道的冲淤发展趋势,而且关系到重大治黄规划的实施、治黄战略的确定以及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布局和建设时机等。

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研究采用的资料和方法不同,研究成果差别较大,未能形成对入黄泥沙量变化的统一认识。

另外,以往对黄河泥沙变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坡面、沟道侵蚀产沙过程,对产沙入沟或入河后发生的河流输沙过程考虑较少,导致无法深入区分“产沙”和“输沙”的概念差异。

侵蚀产沙的主要机制侵蚀产沙主要是指地表物质(包括成土母质)在侵蚀营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分散及相对初始位置的移动。

根据侵蚀力的不同,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4种类型。

黄河流域主要产沙区的产沙方式包括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其中风力侵蚀产生的入黄泥沙占比较小,成因复杂多样,一般不作为研究重点。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黄河流域主要产沙区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产沙方式。

1.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指以地面的水流为动力冲走土壤产生的侵蚀作用,也称为水蚀,是全球分布最为广泛的侵蚀产沙类型。

水力侵蚀是黄河流域主要产沙区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土壤侵蚀方式。

除了部分沙丘沙地区和植被茂密的山区外,几乎在所有降雨及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都可以见到水力侵蚀。

即便是在局部干旱区域,夏季暴雨产生的侵蚀也是塑造地面的重要侵蚀方式之一。

从成因上看,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面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组成物质较为松散,暴雨多发,是水力侵蚀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探究灌区引黄泥沙处理

探究灌区引黄泥沙处理

探究灌区引黄泥沙处理泥沙在引入灌区之后怎样处理已经成为灌区管理的主要课题,其直接影响着灌区的发展与生存。

在处理泥沙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引水防沙工作,有效降低泥沙进入灌区,比如运用沉沙池处理泥沙等,从而保证引入灌区的泥沙是细小颗粒的。

标签:灌区引黄泥沙处理含沙量黄河是山东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现阶段黄河已经是两岸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命脉。

可是在引水过程中必然会引入沙子。

在引黄灌溉快速发展形势下,大型灌区已经开始建立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其中泥沙处理是水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二沉沙池和渠道中清淤泥沙的有效处理是引黄灌区发展的关键要素。

因此,分析与研究灌区引黄泥沙处理有着深远意义。

1工程概况山东聊城在中央注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下,加大了位山引黄灌区的水利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此灌区设计的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研究报告已经获取省发改委批复,同时可以依据计划完成实施。

自从位山灌区建立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运行,一些工程项目老化与退化十分严重。

对此,位山引黄灌区实施了节水工程项目改造,不断改进与完善输水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输水损失,对灌区的水沙资源进行优化调度,为日后的引黄灌区发展奠定基础。

2灌区引黄处理现状2.1渠首的泥沙处理现状在灌区的泥沙处理方面而言,如果可以把泥沙阻挡在引水灌区前是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渠首防沙。

可是,现阶段黄河下游的灌区引水都是无坝引水,同时黄河下游中河道水流中存在的泥沙通常为细颗粒的悬移质,而且泥沙在水中分布的相对比较均匀,若是在无坝引水的前提下,选择人工环流或是获取表层水的模式降低入渠泥沙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在总引沙量方面而言,渠首防沙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1]。

除此之外,在灌溉的末期进行小流量引水过程中,引入的水含有大量的泥沙就会淤堵在引水口与引水渠。

对此,针对当前状况为了可以确保所有灌区的引水量基础上,一定要避免引水口与引水渠放生淤堵。

簸箕李灌区引黄泥沙防治与利用分析

簸箕李灌区引黄泥沙防治与利用分析

簸箕李灌区引黄泥沙防治与利用分析摘要:簸箕李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每年的引水携沙灌溉一直是困扰水利人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防治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治理途径,才能让黄河泥沙,变害为宝,利于人的生活,利于社会的发展。

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引黄;泥沙;灌溉;利用簸箕李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灌溉面积10.9万hm2,总控制面积3010平方公里,至2011年底,年均引水5亿立方米。

1 泥沙的引用与防治灌区在引水引沙的同时,一直在寻找引水防沙的治理与技术途径,下面是灌区选取较好的几种治沙防沙的方法。

1.1 引水防沙1.1.1 东闸废启,西闸启用,选择合适的取水口簸箕李东引黄闸建于1976年,设计引水流量75m3/s,为3*3米6孔箱式涵洞,设计闸底板高程18.6米(大沽高程下同),由于近十年来黄河调水调沙的影响,闸前黄河主槽河底高程下降很多,且东闸前黄河主流逐渐南移700多米,东闸逐步脱河,已无能力引用黄河水,于是灌区启用作为补充闸的西引黄闸,西引黄闸建于1989年,设计引水流量50m3/s,为3*3米4孔箱式涵洞,设计闸底板高程16.5米。

1.1.2 选择合适的引水时机一般非汛期含沙量相对较低,而汛期含沙量相对较高。

滨州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进入夏季,雨水充足,灌区一般无须引水。

因此,灌区每年一般能避开沙峰引水,在含沙量大时少引水或不引水,而含沙量小时多引水,这样大大减少了入渠沙量。

1.2 渠首集中沉沙在渠首建立沉沙池是以往引黄灌区处理泥沙的主要措施,其方式包括自流沉沙和扬水沉沙两种。

簸箕李在东、西两座引黄闸的下游,建有东沉沙条渠与西沉沙条渠,由于条件有限,采用以挖代沉的方式来处理泥沙。

灌区每年有60%的泥沙淤积在此,仅有30—40%的泥沙进入田间。

2 泥沙处理与利用簸箕李灌区主要采用渠首集中沉沙、渠系清淤、浑水灌溉和放淤改土来处理与利用引黄泥沙,通过加大引水流量、渠道衬砌与改建,增加渠道挟沙能力,将泥沙远距离输送,通过浑水灌溉分散沉沙,实现泥沙的资源化利用。

引黄泥沙科学治理分析论文

引黄泥沙科学治理分析论文

引黄泥沙科学治理分析论文摘要:黄河下游引水灌溉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泥沙的治理问题,必须有所行动,以利于人的生活。

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泥沙;灌溉;防治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灌溉事业自50年代初期以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连片自流灌区。

到90年代初,黄河下游豫、鲁两省共建成万亩以上引黄灌区96处,设计灌溉面积305万hm2,总引水能力3363m3/s。

据统计,1958-1990年29年间(1962~1965年停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共引黄河水2333亿m3,平均年引水80.4亿m3。

黄河为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各月平均含沙量见附表),引水必引沙,据系统计算,29年间共引沙38.65亿t,平均年引沙1.33亿t,约占同期黄河来沙量(花园口站)的11.6%。

黄河泥沙的引进不进加大了灌区运行费用,而且治理不好还会引发灌区土壤沙化、排水河道淤积、土地盐碱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灌区的持续发展。

泥沙问题是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泥沙防治利用的主要途径(一)引水防沙1、选择合适的取水口位置黄河下游均为无坝引水。

根据水力学原理并结合黄河实际,取水口位置宜选在弯道凹岸,以利用弯道环流创造较好的引水及防沙条件,引水角多在40°~75°之间。

2、选择合适的引水时机一般非汛期含沙量相对较低,而汛期含沙量相对较高。

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引水时机,避开沙峰引水,在含沙量大时少引水或不引水,而含沙量小时多引水,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入渠沙量。

3、防沙工程措施及运用效果在渠首工程布置已定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减少入渠泥沙,特别是相对较粗的底沙进入渠道,根据水流挟沙上小下大的含沙量及粒径垂向分布特点,在许多引水门口设置防沙工程如拦沙潜堰、叠梁闸板、橡胶坝等。

据观测,潜堰的防沙效果可达12%,入渠泥沙的粒径也明显减小,叠梁及橡胶坝的防沙效果达20%左右。

(二)渠首集中沉沙利用沉沙池在渠首是以往引黄灌区处理泥沙的主要措施,其方式包括自流沉沙合扬水沉沙两种。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探讨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探讨
作者简介院许生原(1971-),男,山东阳谷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水 利工程。
1 引黄灌区泥沙的影响 黄河是多泥沙河流,引黄灌区在引水的基础上将诸多 泥沙带进灌区的灌排系统,严重威胁到引黄灌区灌溉工程 的运作及管理,甚至加快引黄灌区的生态自然恶化。从一 定意义上说,泥沙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引黄灌区的长远发 展。渠道处于灌溉系统的关键位置,其输水输沙性能的高 低直接影响着灌区可否正常运转。引黄灌区引水阶段泥沙 的反复淤积直接缩小了渠道过水断面,导致渠道输水性能 降低。渠道输水性能的降低将导致输沙能力的变化,虽然 针对部分特定条件下,因输水性能的降低造成输沙能力的 变化比较繁琐,但从整体上来说,渠道过流水平下降必定 造成输沙率削减,从而加快渠道阻塞,若不立即清理,会阻 碍灌溉工程的顺利运行。当泥沙于渠系内大量淤积且可能
0 引言 中国属于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经济建设,引水灌溉属 于十分关键的操作形式。黄河是国内最重要的一条河流, 引黄灌溉也属于灌区农业经济建设十分关键的形式。但黄 河水含沙量较多,在引黄灌溉阶段无法规避的引入诸多泥 沙,导致泥沙问题十分严重。但就像任何事物那样,泥沙也 存在两面性。经过科学使用泥沙资源,不仅可以持续改善 引黄灌区的生态系统,还对灌区的经济建设带来显著效 果。因此,针对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应用进行探究,对于不断 推进引黄灌区经济建设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及意义。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water, which will inevitably int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sediment in water diversion. In view of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District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most of the yellowings have become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1. 引言黄河流经的引黄灌区是中国主要农业区域之一,水资源的短缺和土地的低效利用一直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在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的执行,引黄灌区的水资源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因此,综合利用这些可持续资源,尤其是水和沙的科学合理利用,是推动引黄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引黄灌区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并从科技、管理、市场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2.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黄河是我国北方的母亲河,引黄灌区水资源的匮乏是这里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今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引黄灌区水资源的局势在逐渐好转。

2.1.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引黄灌区每年都有庞大的泥沙和大量的农业废弃物需要处理。

如何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可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可以考虑采用生态修复的方式,将泥沙和废弃物作为肥料和建材使用。

此外,还可以利用其余的水资源,特别是雨水、废水等,去除污染后再次利用。

这些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或者用于农业生产。

2.2. 水资源在灌溉中的利用在引黄灌区的农业生产中,大量的水都被用于灌溉。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采用滴灌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极大地减少水的流失,达到节水和增产的目的。

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是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

3. 沙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引黄灌区,河沙可谓是常见的物质之一,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综合利用河沙资源是引黄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1. 沙资源在建设中的利用河沙在建筑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水泥混凝土、砖瓦等。

可以考虑将河沙进行分类,筛选出合格的沙子专门用于建设,达到“副产品变为主产品”的效果,提高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河沙的开发利用利用效率。

3.2. 沙资源在农业中的利用河沙在农业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把河沙和农业废弃物混合起来,作为农业肥料。

通过沙子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养分;同时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污染,达到了“废物利用”的双重效果。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及探讨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灌溉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主要的黄河水运河道。

由于黄河水的含沙量较高,因此在水的利用方面需要注重水沙的综合利用。

本文将从引黄灌区的水沙资源概况、水沙综合利用的方式与方法、水沙综合利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

一、引黄灌区水沙资源概况引黄灌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灌溉区域,还是全国主要的黄河水运河道。

关于水沙的含量,黄河较高,为5-10克每升,但一般处理起来,严格说说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高效治理黄河沙泥的方案,一些干河道在雨季,可能面临洪涝,雾霾等。

所以,水沙的资源升值利用需要增加相应的技术支撑。

二、水沙综合利用的方式与方法1.提高治理效果:针对黄河高含沙量的问题,可以通过对黄河的防沙治沙工作,大力发展抗沙工程,提高治理效果。

2.水土保持:在引黄灌区,可以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治理畜禽养殖,减少人工破坏,保护环境。

3.水沙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水沙综合利用技术,即发展有益矿产资源、进行水土保持并结合农业生产等。

三、水沙综合利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1.优点:水沙综合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引黄灌区的水沙资源,同时减轻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压力。

在水土保持方面,可以保障河道年循环灌溉,同时可通过增加降雨时黄河及其干支流流量,有助于水土保持2.问题:当前,黄河治理仍面临河道淤积、河道土壤侵蚀等问题。

同时,黄河水质严重受损,可能影响到生态环境。

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利用水沙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引黄灌区水沙的综合利用是相对比较新的一种灌溉方式,对于提高黄河的防洪供水、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经济效益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其实现还面临诸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加大投入,进一步发掘资源潜力,加速科技进步,形成较为完美的水沙综合利用体系。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水灌溉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方式。

黄河是我国最主要的河流之一,引黄灌溉也是灌区农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模式。

但是黄河的含沙量非常大,在引黄灌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大量泥沙,造成泥沙问题较为严重。

但是像任何事物一样,泥沙也具有两面性。

通过对泥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能够对引黄灌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同时也会对灌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效益。

所以,对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引黄灌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引黄灌区泥沙利用模式较多,例如放淤改良土壤、淤临淤背加固、浑水灌溉以及作为建材原料等,通过泥沙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对于泥沙资源的认识相对片面,没有深入研究泥沙资源的供求关系,缺少实现泥沙资源化所需的技术条件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1.1放淤改良土壤黄河下游大堤的两侧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背河洼地,以往常常会受到各种类型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病虫、风沙等。

但是自从引黄灌溉之后在该区域实施了较大的引黄淤改,使得以往的涝洼盐碱地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某些灌区渠首周边洼地已经用完,渠首自流沉沙并非后续泥沙处理的主要方式,放淤改良土壤需要在渠道下游寻找出路[1]。

1.2淤临淤背加固大堤黄河下游河段河床会比地面高出一定距离,同时大堤的外部存在着几百上千米宽的背河洼地,所以需要定期对大堤实施加高以及加固。

相应的管理机构可以利用黄河中的泥沙资源进行大堤的加固,此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加固黄河大堤,同时也合理地解决了多年清淤的大量泥沙。

据相关资料统计可知,截至2017年累积的淤背已经达到了1328km。

通过近几十年黄河洪水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考验可知,淤临淤背工作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对进入到灌区渠系的泥沙进行了优化,使其粒径不断减小,降低了淤积,对于渠道的顺利输水非常有利。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几点思考王景萱(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甘肃景泰730499)摘要:黄河是我国最为主要的河流之一,对于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经国家17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

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多样,包括灌溉、养鱼、建筑材料以及地质调查等方面。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进行浅析。

首先,黄河下游泥沙的最重要的利用途径之一是灌溉。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灌溉是农田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可以为农田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黄河下游灌溉区的农业生产依赖于黄河泥沙的沉积,泥沙的利用对当地人民的生计至关重要。

其次,黄河下游泥沙还可以用于养鱼。

黄河下游的河水富含泥沙,提供了良好的鱼类栖息环境。

当泥沙沉积下来后,河床变得宽广而平坦,为鱼类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在黄河下游的一些区域,人们利用泥沙形成的滩涂地势进行养鱼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此外,黄河下游泥沙还可以用于建筑材料。

黄河下游地区的黄土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

泥沙中的黄土经过加工和烧制后,可以用于制作砖瓦和陶瓷等建筑材料。

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

然而,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增长和农业用水的增加,黄河下游泥沙的供应量减少。

由于水库的建设和流域的治理,泥沙在上游被截留,导致下游泥沙供应的不足。

这对灌溉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其次,泥沙的过度沉积也会引发环境问题。

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不仅影响河床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河道淤积和水流阻塞。

这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困扰,还会导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需要加强黄河下游泥沙的治理和管理,以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多样,包括灌溉、养鱼、建筑材料等方面。

然而,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护黄河下游的泥沙资源,需要加强河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泥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ingqi,Lu Jian,Shi Hongling
Abstract:Sediment is commonly existed in water diversion areas in Yellow River downstream.In order to properly deal
with sediment, we have to take the history of irrig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downstream of YeBow Rive into
optimize allocation of water-sand resources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with the method of multi-purpose planning.
Key words:water diversion areas in Yellow River downstream;irrigation district development;sediment control;
灌 区水 沙 资源优 化 配置是 解决 问题 的 主要 途径 ,配置 目标 是 共 同协 调 配 置 灌 区的 水 资 源与泥 沙资 源 .配置 方 法 是 灌 区 ;灌 区发 展 ;泥 沙 治理 ;灌 区水 沙配 置
Developm ent of water diversion areas in Yellow River downstream and history of sedim ent control//Tian
农 村 水 利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 6.1
黄河 下游 引黄灌 区发展 及 泥沙治 理 历程 探讨
田庆奇 ,卢 健 z,史 红玲 。
(1.水利 部 国际合 作 与科技 司 ,100053,北京 ;2.水 利部 科技 推广 中心 ,100038,北京 ; 3.国际泥 沙研 究培 训 中心 .100048.北京 )
water-saving with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sediment,and utilization of sediment as resources with water-sand
allocation.Facing the main hydrological problems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Yellow River downstream,the solution is to
consideration.An overall discussion is made 0n four stages of irrigation development and sediment control,including
phases of irrigation district construction with sediment control,irrigation district development with sediment control,
治 理 黄 河 的 主 要 问 题 在 于 治 沙 .
引 黄 灌 溉 的 发 展 也 从 未 忽 略 黄 河 的 泥 沙 问题 。黄 河 下 游 在 两 岸 大 堤 建 闸 . 自流无 坝 引 水 向两 侧 平 原 输送 。 由于 受 黄 河 携 带 泥 沙 含 量 高 和 下 游 平原 地 区地势 平 缓 的影 响 .引 黄 灌 区 渠 系普遍 存在 严 重 的泥沙 淤积 问题 。
water-sand allocation of irigation district
中 图 分 类 号 :TV141.3+¥27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1123(2016)01—0036—03
黄河 引水 历史 悠久 .上游 的宁蒙 地 区引黄灌 溉历史可追溯 到秦 汉 .但直 至 20世 纪 .黄 河 下 游 引黄 灌 溉 的记 载 鲜有 出现 20世纪 50年代 以来 .黄河 下 游引黄灌 溉事业 经历 了曲折发 展 的 历程 目前 .黄河下游 大型 引黄灌 区有 95处 .是 我 国最 大 的 连 片 自流 灌 区 .涉 及 豫 、鲁 两 省 18个 地 (市 )87个 县 区 . 覆 盖 总 土 地 面 积 500.2万 hm2.设 计 灌 溉 面 积 343万 hmz. 有 效 灌 溉 面 积 223.4万 hm2.受 益 人 口 5 271万 人
摘 要 :黄 河 下游 引黄 灌 区普遍 存在 不 同程度 的 泥 沙问题 。如 何 合理 处理利 用引黄 泥 沙 问题 始终 围绕黄 河 下游 引黄 灌溉发 展 的不 同阶段 。本 文从 黄 河下 游引黄 灌 区在不 同发 展 时期 面临 的泥 沙 淤积 问题 为 着眼 点 .综 述 了灌
区 发 展 及 泥 沙 治 理 的 4个 历 程 ,分 别 为 灌 区 建 设 与 泥 沙 处 理 阶 段 、灌 区 发 展 与 泥 沙 治 理 利 用 阶 段 、灌 区 节 水 与 泥 沙远距 离输送 阶段 和灌 区泥 沙资 源化 与水 沙配 置阶段 。针 对 目前 黄 河 下游 引黄 灌 区 面临 的主要 水文 问题 .指 出
一 黄 河 下 游 引 黄 灌 区发 、
展与泥 沙治理
1.灌区建设与泥 沙处 理阶段 新 中 国成 立 后 .黄河 下 游 引 黄灌
溉 从 试 办 中 小 型 灌 溉 工 程 开 始 逐 渐
发 展 起 来 1953年 8月 人 民 胜 利 渠 灌 区作 为 试 点 .借 助 引 黄 入 卫 工程 遗 址 张 菜 园 闸全 部修 建 完 成 .是 黄河 下 游 第一 个 兴 黄 河水 沙 资 源 之 利 的灌 区 1955- 1957年 .河 南 省 的 花 园 口 和 黑 岗 口两 个 引 黄 工程 先 后 兴 建 .山 东省 建 设 虹 吸 工 程 24个 . 期 间 兴 建 打 渔 张引 黄 闸 。在 引 黄灌 溉 初 期 ,由于 工 程 建设 严 格 按设 计 要 求 .取 得 了 较好 的灌 溉 效果 和改 碱效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