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

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
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

心得体会:黄河泥沙入黄的机制及过程探讨

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基本特征,也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黄河中游的潼关水文站控制了黄河90%的流域面积、90%的径流量和几乎全部的泥沙,分析潼关水文站不同时期水沙量变化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径流量、输沙量呈减少趋势。

黄河水沙变化尤其是泥沙量的变化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黄河水沙变化不仅影响到黄河冲积性河道的冲淤发展趋势,而且关系到重大治黄规划的实施、治黄战略的确定以及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布局和建设时机等。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研究采用的资料和方法不同,研究成果差别较大,未能形成对入黄泥沙量变化的统一认识。另外,以往对黄河泥沙变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坡面、沟道侵蚀产沙过程,对产沙入沟或入河后发生的河流输沙过程考虑较少,导致无法深入区分“产沙”和“输沙”的概念差异。

侵蚀产沙的主要机制

侵蚀产沙主要是指地表物质(包括成土母质)在侵蚀营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分散及相对初始位置的移动。根据侵蚀力的不同,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4种类型。黄河流域主要产沙区的产沙方式包括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其中风力侵蚀产生的入黄泥沙占比较小,成因复杂多样,一般不作为研究重点。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黄河流域主要产沙区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产沙方式。

1.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是指以地面的水流为动力冲走土壤产生的侵蚀作用,也称为水蚀,是全球分布最为广泛的侵蚀产沙类型。水力侵蚀是黄河流域主要产沙区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土壤侵蚀方式。除了部分沙丘沙地区和植被茂密的山区外,几乎在所有降雨及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都可以见到水力侵蚀。即便是在局部干旱区域,夏季暴雨产生的侵蚀也是塑造地面的重要侵蚀方式之一。从成因上看,黄河流域

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面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组成物质较为松散,暴雨多发,是水力侵蚀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水力侵蚀范围约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4%,而由水力侵蚀产生的输沙量占黄土高原总输沙量的60%~80%。

2.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指在重力作用下,斜坡陡壁上的不稳定土石岩体分散或整块向下移动,形成沙量,一般在35°以上的坡面都有可能发生。按其发展过程、侵蚀特点,又可分为滑坡、崩塌、滑塌和泻溜等侵蚀方式。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面起伏不平,多沟谷斜坡,黄土等松散物质较多,因此坡面重力侵蚀十分活跃,崩塌、滑塌、滑坡、泻溜、泥石流等现象处处可见,是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重力侵蚀中,滑坡侵蚀较为常见,一些较大的滑坡一次就可以移动土体数万立方米;泻溜侵蚀分布也较为广泛,在30°以上的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坡面上有可能发生,虽然侵蚀强度不大,但是分布广泛且几乎终年不止,因此侵蚀总量不可忽视。影响黄土高原地区重力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表物质组成、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等。

黄河干流径流泥沙特性变化

黄河干流径流泥沙特性变化 李勇1, 黎桂喜2, 潘贤娣3 (1.黄河水利委员会;2.河南黄河河务局;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摘要:以黄河干流主要控制站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从量值、过程、洪水和泥沙组成等方面分析了1986年以来年内不同时期黄河干流水沙特性的变化,得到汛期径流泥沙大量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沿程减少加剧、中大流量出现机率大为降低、洪峰流量降低以及泥沙组成规律未发生趋势性变化等重要认识,为黄河治理和水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变化;水沙特性;干流 作者简介:李勇(1964-),男,河南人,黄委会高级工程师。 黄河水沙的极度失衡是其固有特点,也是给黄河下游带来灾害的根本原因。解放以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单纯的下排入海转变为上拦与下排并举,力图从改变黄河下游的水沙特点来根治黄河。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建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庞大体系,以“拦、排、调、放、挖”综合措施来处理黄河泥沙,以水库调节和沿黄引水来开发利用黄河的水资源,从而在确保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为整个流域及毗邻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此黄河成为一条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河流,水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1986年以来,水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增加了黄河进一步治理和开发的难度。 本文主要分析1986年以后黄河干流径流泥沙特性的变化,上、中、下游分别以河口镇、潼关、三黑小(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水文站为代表,在分析洪水特性变化时以龙门和花园口为代表。由于黄河各河段不同时期的治理开发程度相差较大,所以在采用与1986年后径流泥沙做对比的系列时,上中游为青铜峡水库运用前的1952~1967年(河口镇)和1950~1967年(潼关) ,下游三黑小站为龙羊峡运用前的1919~1985年。1986年以来黄河干流各河段径流泥沙特性的变化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 1 径流量和沙量的变化特点 1.1 年均径流量和沙量大量减少,出现枯水少沙系列,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改变1986年以来,黄河干流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大量减少,远大于还原后天然径流量的减幅。由表1可见,与对比系列相比,河口镇、潼关、三黑小分别减少81、165、176亿m3,减幅达31%、37%、38%。下游12年径流量都少于长系列均值,其中1997年仅166亿m3,是1919年以来径流量最少的一年。径流量主要减少在汛期,三个站汛期径流量减幅都超过50%,而非汛期径流量变化不大。因此实测径流量年内分配发生根本性改变,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由60%左右减少到仅仅40%多,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由40%增加到超过50%。 输沙量也在大幅度减少。河口镇、潼关、三黑小年均输沙量1986年后年均只有0.2、7.90、8.00亿t,减幅达70%、52%、46%。上中游汛期输沙量减幅达58%~75%,远大于非汛期12% ~48%的减幅,所以全年输沙量在汛期的集中程度相应降低,由占全年的80%~90%减少到65% ~75%。下游水沙条件受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的影响,全年泥沙的94%集中在汛期,因而在全年含沙量降低的情况下,汛期含沙量增加,达到年均56.9kg/m3,而非汛期含沙量降到只有2.9kg/m3。但各年输沙量减少并不稳定,暴雨强度大的1988、

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

黄河泥沙减少的原因和今后泥沙状况分析(李文家) 一、实测水沙状况及问题提出 实测水量和沙量情况见下表和以下两图。龙门、华县、河津状头4站多年平均输沙量,1919~59年和1956~99年两个系列分别为16.5亿t和12.7亿t,相应的利津入海水量分别为484.7亿立方米和318.3亿立方米。在1956~99年系列中的1960~69年、1970~79年、1980~89年、1990~91年和1995~2004年分别为17.1亿t、13.5亿t、8.0亿t、8.8亿t和6.3亿t,与此相应的利津入海水量分别为512.9亿立方米、304.2亿立方米、290.7亿立方米、131.7 亿立方米和105.2亿立方米。上述数据对比看出,进入黄河的泥沙和利津入海水量,与相当于自然状况下的1919~59年系列相比,1960年以后发生了较大差异,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和今后如何变化,关系到黄河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总体布局、规划减淤工程的建设时机,本文对泥沙变化的原因和今后变化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二、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

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两项。 对于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在水沙基金(一)、水沙基金(二)、水保基金综合、水保基金、“八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防洪规划等7项工作中进行了研究,这7项工作有些还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由于各项成果之间差异较大,现将水保法的平均成果列入下表。 二、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 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有水利、水保措施减沙和降雨变化两项。 对于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在水沙基金(一)、水沙基金(二)、水保基金综合、水保基金、“八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防洪规划等7项工作中进行了研究,这7项工作有些还采用水保法和水文法两种方法进行了计算。由于各项成果之间差异较大,现将水保法的平均成果列入下表。 鉴于降雨变化统计分析工作量巨大,而河龙间区间多年平均来沙量约占4站沙量60%,本文利用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有关同志对河龙区间历年降雨的变化研究成果,来分析降雨变化情况。又由于河龙区间汛期来沙约占全年的90%,引起有效产沙的降雨为日暴雨量大于25mm的大雨和暴雨、以及它们的笼罩面积和落区,本文在水文局同志研究成果中摘出了历年日降雨量大于 25mm的累计笼罩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见下图和下表。

6-黄河兰州段泥沙

黄河兰州段泥沙—CODmn污染分析 李州英 (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泥沙不仅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同时众多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泥沙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控制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黄河兰州段1998—2002年CODmn监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CODmn污染丰水期高于平、枯水期;当河水含沙量大时,CODmn浓度高。 关键词:CODmn;含沙量;黄河;兰州;污染分析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泥沙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泥沙—CODmn 污染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泥沙—CODmn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有必要对之进行分析、研究。 1 河段概况 黄河兰州段系刘家峡水库坝下至黑山峡河段,位于黄河上游甘肃境内,河段全长397.4km;区间流域面积85369km2。主要流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县、甘肃省会兰州市以及有色冶金工业重镇白银市。主要支流有湟水、大通河、庄浪河、祖厉河。 黄河兰州段穿行于峡谷与川地之间,由于深居内陆,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成雨机会较少,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水量很不稳定,91%的降水集中在夏秋雨季(5~10月),11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季节。 黄河上游第一站—黄河沿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1kg/m3,在接纳了洮河、湟水后,兰州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增加到2.43kg/m3。黄河在即将流出甘肃时,多年平均含沙量猛翻一番,达到4.59kg/m3(黄河安宁渡水文站),这是因为接纳了祖厉河。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是黄河上游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之一。因祖厉河的加入,使干流安宁渡站成为黄河干流沙量转折点。 2 黄河兰州段CODmn浓度与面污染的关系 2.1 CODmn参数 水污染指标CODmn是指单位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消耗氧化剂(k2MnO4)的量。CODmn常被作为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是水体污染的常规监测指标和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 2.2 CODmn变化特征 为了分析黄河兰州段CODmn浓度与面源污染的关系,我们将小川、新城桥、兰州、包兰桥、安宁渡、五佛寺6个监测断面1998年至2002年各时期CODmn 值列于表1。黄河兰州段枯水期代表月份是3月,平水期代表月份是5月或10月,丰水期代表月份是7月或8月。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汇编

公司内部管理规范 一、行为规范 1.严格遵守考勤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旷工或擅离职守。 2.注意个人卫生和礼仪,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并处处维护公司形象。 3.上班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4.平日言行应诚实、廉洁、谦虚、勤勉,不得从事任何破坏公司秩序或声誉的活动。 5.不得在公司内吸烟。 6.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露公司机密或提供任何协助予同业竞争者。 7.节约爱护公司财物,不得浪费或故意损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携出。 二、办公秩序 1. A.周一至周五上班,周六、日休息。每日上班时间为:5月-9月的 8:30-18:00;10月-12月、1月-4月的8:30-17:30。 B.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C.严格履行考勤制度,上班指纹打卡。 D.认真执行请销假制度,未经批准,不得中止工作或脱离工作岗位。 E.谈话或打电话时应保持态度诚恳亲切,用语谦逊文雅、温和有礼,并控 制音量,以免影响他人工作,严禁高声喧哗或起哄。 2.外部来访客人应安排在一定区域内,原则上不允许在上班时间内会见私客, 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征得批准,会见私客的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 3.A.上班时间内(12:00-13:30除外)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如:玩电 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玩手机、吃食物、嚼口香糖、当众化妆、嬉

戏闲谈、扎堆聊天、偷懒瞌睡、酗酒赌博等。 B.上班时应保持桌面整洁,办公桌面上允许摆放的物品有:电脑显示器、鼠 标、鼠标垫、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笔筒、储物夹、文件夹、正在使用的资料或正在处理的文件;除了水杯、盆栽以外的其他个人物品均须收入抽屉中,不得随意摆放。 C.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他人的物品,不得私自翻阅他人的文件。 D.下班后必须关闭电脑关上电源,将桌面物品清理干净,文件全部收入柜内 上锁,其他物品摆放整齐,并将椅子推入桌下;最后一位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应关灯关窗关门。 三、员工礼仪 1、仪容仪表 A.上班着装应大方、得体、干净、平整,保持服装纽扣齐全,无线头,无 破洞,严禁衣冠不整者上岗。 B.皮鞋应经常擦拭,保持整洁、光亮;其他鞋类应没有污垢、破损。 C.着装要规范,不得卷起衣袖或裤脚。 D.上班时间内禁止戴墨镜,禁止穿超短、超薄、露胸、露腰、露背、露肩 的衣、裤、裙等。 E.遇有公司展览、庆典等重大活动时,应根据场合不同,恰当着装。 2、发式 A.上班前应将头发梳理整齐,保持头发洁净,无异味、无头屑。 B.员工发式以符合个人形象、气质为宜,但不得戴夸张的头饰。 C. 上班时间内不得戴帽子、围头巾。 3、个人卫生

黄河中游降雨特性对泥沙粒径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1-09-10;修订日期:2001-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1710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项目(编号CXIO G -A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资助重大项目(编号59890200)资助。 作者简介:卢金发(1944-),男,研究员,长期从事流域侵蚀产沙及其所引起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研究与制图。E 2mail :lujf @https://www.360docs.net/doc/77397890.html,. cn ,lujf @https://www.360docs.net/doc/77397890.html, 文章编号:1000-0690(2002)05-0552-05黄河中游降雨特性对泥沙粒径的影响 卢金发,刘爱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以黄河中游36个有泥沙粒径资料的水文测站流域为样本,在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泥沙粒径特性与降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流域,流域泥沙的粗细与降雨季节性变率和年际变率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雨量和降雨不均匀系数之间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流域地面物质、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度等下垫面环境因素对泥沙粒径特性与降雨特性之间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类型流域曲线的斜率各不相同,在图中所处的位置也不相同。关 键 词:黄河中游;降雨;泥沙粒径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降雨作为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外营力,对河流泥沙的数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以往人们更多地关注降雨对侵蚀产沙量的影响,而对降雨和泥沙粒径等质量特征之间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在降雨特征指标选取的基础上,通过泥沙粒径与降雨特征之间关系的建立,探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降雨对泥沙粒径的影响作用。 在以往的侵蚀量与降雨之间关系的研究中,雨滴动能、降雨强度、次暴雨强度等常常用来作为降 雨指标,与侵蚀量或产沙量建立关系[1~4] 。鉴于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降雨特性对悬移质泥沙粒径区域性变化的影响,因而采用年降雨量、降雨季节性变率、降雨年际变率和降雨不均匀系数作为降雨特征指标。 1 研究方法与资料采集 1.1 研究方法 鉴于黄河中游地区流域环境的地带性和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由黄土丘陵向鄂尔多斯高原和基岩山地过渡,地面物质由黄土向沙黄土、风成沙和 基岩逐渐过渡,植被差异十分明显,因而不同流域的侵蚀产沙特征明显不同。因而,在进行泥沙粒径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流域环境关系的分析时,首先有必要对研究流域进行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的划分。 为此,运用遥感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在基本土地单元地面物质、植被、地貌 形态等环境特性遥感解译的基础上[5] ,建立了流域环境数据库,并在上述环境特性数据库的支持下,按图斑面积加权平均获得了各流域环境特性平均值。进而,依据流域所处位置及地面物质组成,结合流域的植被和地貌发育特点,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流域划分成5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类型。 1)干旱半干旱沙黄土、砒砂岩丘陵类型,包括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佳芦河和大理河及晋西北部的部分流域,如岚漪河。此类流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丘陵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多暴雨和大风,植被稀疏,沙黄土、砒砂岩分布广泛,除晋西流域外,大多数流域风、水两相侵蚀都十分强烈。 2)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风沙类型,是指秃尾河及窟野河、无定河上游流域,其流域环境特征与类型(1)相近,但是流域中风沙面积占有较大面积,对泥沙粒径影响很大,因此单列一类。 第22卷第5期2002年10月 地 理 科 学SCIEN TIA GEO GRAPHICA SIN ICA Vol.22 No.5 Oct.,2002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 分析 【摘要】引黄工程对灌区的经济农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黄河水中带来的大量泥沙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难题。本文对引黄灌区的泥沙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阐述了黄河泥沙在农业、能源和建筑方面的利用。笔者认为在黄河泥沙处理和利用中,应该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坚持“以黄养黄,以沙养沙”的思路。论文关键词: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泥沙利用 从1951年3月人民胜利渠开工建设到现在,经过60多年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地区的引黄灌溉工程对当地的经济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黄河中下游水中泥沙含量很高,当地在引水的同时把大量的泥沙也引到了灌区中,这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因此,如何将引水中的泥沙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成为影响灌区经济能否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1 泥沙处理的几种方案 引黄灌区在泥沙的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泥沙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单一的措施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够达到少引、少淤的目的。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主要工作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渠首入沙和渠间淤沙。 1.1 渠首防沙 1)合理的引水口选择:对于合理的引入口选择,弯道凹岸水深最深、

水流速度最大、弯道横比降最大的断面处是引水口的最佳选择[1-3],弯道强环流能大大减少入渠的泥沙[4]。 2)引水口防沙措施:采用防沙闸、拦沙潜堰、拦沙坎、导沙坎、悬板分层、活动叠梁和橡胶坝引水防沙工程等引水口防沙措施[5],可有效减少入闸泥沙量,减少渠道淤积。 3)沉沙池沉沙:黄河下游多数采用在靠近渠首位置设置沉沙池,使部分粒径较大的泥沙在泥沙池中淤积下来。沉沙池多建于低洼地和土质差的地方。该方案有施工简单,用工少,土建费用低等优点。在我国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沉沙池按照平面布置分主要有直线形、曲线形、条渠形和混合形等。沉沙池多采用以新代旧和以挖待沉两种方式运行[6]。 4)排沙漏斗排沙:主要由溢流侧堰、进水涵洞、进水闸、圆形漏斗室、水平悬板、排沙廊道等建筑物组成[7],是利用立轴型螺旋流排沙完成水沙分离,可排除推移质粗颗粒和悬移质细颗粒两种类型泥沙,且结构简单、排沙耗水量少等优点[8],其综合性能优于条渠和复合型厢形沉沙池等排沙设施。 1.2 渠道的减淤处理 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渠道减淤技术主要有:(1)通过选用可靠的设计参数,进行合理的渠道设计,使用渠道、渡槽、涵管等多种输水输沙工程形式,改善输水输沙线路,避免发生渠道淤堵;(2)利用水沙调度,集中大水量对渠道进行冲洗;(3)人工除淤或利用挖泥船等机械措施进行辅助清淤;(4)通过对现有渠道进行工程改造,包括加高进口段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完整版)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完整版) 序言 公司把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按照制度管事,用纪律约束人,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是有序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 也是推进公司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公司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又充实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涵盖了公司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公司决定将这些规章制度汇编成册,推进规范化管理进程,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素质,依靠严格的管理带出一支“创新、诚信、实干、奉献”的科技人才队伍,确保公司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社会有影响力的高科技文化企业集团公司。愿各位员工与*****共同进步,共创光辉的未来。 前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的规范运转和科学管理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 ********有限公司自2003 年成立以来陆续建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公司日常运转的正常进行。但与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科技文化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此,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对公司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收集梳理,做好拾遗补缺的工作,根据公司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编撰形成文***公司规章制度汇编,对公司及所属单位的工作运转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公司原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本规章制度汇编有冲突和违背的,一律以本规章制度汇编为准。各所属公司应以本规章制度汇编为准则和依据,制定适合各公司实际的规章制度。使公司能够以规章制度来进行全面管理和科学规范运转,从制度上为公司向集团化运作、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化企业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公司科学持续地又好又快发展。 目录 第一篇行政管理... ........................ .............................................................................. .. (1) 第一章工作制度... ........................ .............................................................................. (2) 第二章接待及会务制度... ........................ . (6) 第三章公文管理办法.................... .............................................................................. (7) 第四章介绍信、公章使用管理规定......... .............................................................................. . 8 第五章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 9 第六章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 9 第七章通讯工具使用管理规定.................... 1 1 第八章请销假制度......................... .1 1 第九章名片管理规定........................ .1 2 第十章外事工作管理规定...... ................... .1 2 第一节总则......................... .1 2 第二节接待与邀请....................... .1 3 第三节因公出访........................ .1 3 第四节赠送和接受礼品..................... .1 5 第五节附则......................... .1 5 第十一章因公护照管理规定... ..... . ......... . ...... . .1 6 第一节总则......................... .1 6 第二节护照申办........................ .1 6 第三节护照收缴、保管..................... . . 1 7 第四节护照注销、吊销、销毁.................. .1 8 第五节附则......................... .1 8 第十二章文书档案工作规范..................... .1 9 第十三章员工出差定购飞机、车船票的规定............ .2 3 第十四章文明办公规定....................... .2 7

黄河文化

黄河文明与人类发展 河流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河流是地球上多样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之一。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与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流不仅产生生命,也孕育和产生人类文化。河流的生命问题,不仅关系到陆地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和生态稳态,也直接影响人类在长期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对河流与人及其社会休戚相关的精神信仰、心灵形象和品味象征意义。人类社会文明源起于河流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积淀河流文化,河流文化生命推动社会发展。河流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文明类型,被人们认知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河流文化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积淀河流生命。河流文化扩展了社会调控的范围,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和文化变革。 黄河文明,可以是黄河自身的文明,可以是黄河与自然的文明,也可以是黄河与人类的文明。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历史上一些人类的重要活动离不开黄河的文明,相反,黄河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也左右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在中国古文明开始时期的黄河就有大禹治水和王景治黄等,都是因为人类的一些文明聚集在黄河流域,而黄河由于自身原因或是受到人类活动、自然的影响产生的洪水无时在威胁着人类的文明。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黄河的文明发展影响黄河流域人类的文明进程延伸到河流的文明发展影响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因此,要使河流文明得以良性发展,得正确处理黄河与人类、自然的关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输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的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第一景观,该是那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黄河流经此地时,敛水成束,倾泻在三千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壶注水,正如古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在这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骤然被挤进狭小的空间,瞬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浪花飞溅,波涛奔涌,浑浊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挤压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字形的雪浪,翻滚着从壶口落下30多米深的谷底,愤怒的河水发出震天的怒吼,同时腾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雾,白雾中又幻化出了美丽的彩虹,若

中国水利年鉴2017_附录-2016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摘录)-四、海河

藕池(康)站基本持平,其他站偏大8%~36%;湘潭、桃江、桃源、石门和城陵矶各站年输沙量偏大8%~257%,其他站偏小28%~66%。鄱阳湖区各站径流量偏大16%~61%;各站年输沙量偏大8%~101%。与上年度比较,2016年洞庭湖区各站年径流量增大13%~306%;湘潭站年输沙量减小22%,城陵矶站基本持平,其他站增大76%~727%。鄱阳湖区饶河虎山站和修水万家埠站年径流量分别减小19%和11%,梅港站基本持平,其他站增大18%~34%;虎山站年输沙量减小54%,湖口水道湖口站基本持平,其他站增大24%~62%。 2016年三峡水库继续进行175m试验性蓄水,库区淤积泥沙0.334亿t,水库排沙比为21%;2016年丹江口水库库区淤积泥沙50.2万t。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重庆主城区河段累积冲刷量为0.1653亿m3。1998年10月至2016年10月,张家洲河段总体冲刷,平滩河槽总冲刷量为1.3527亿m3。2001年8月至2016年10月,澄通河段总体冲刷,总冲刷量为4.3547亿m3。 2016年主要泥沙事件包括长江流域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尾闾河道局部地点发生崩岸。 二、黄河 2016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各站偏小24%~72%;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各站偏小22%~52%;与上年度比较,各站减小10%~39%。2016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各站偏小65%~99%;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龙门站偏大21%,兰州站基本持平,其他站偏小29%~91%;与上年度比较,唐乃亥、兰州、龙门和潼关各站增大15%~131%,其他站减小19%~66%。 2016年黄河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窟野河温家川站基本持平,其他站偏小8%~58%;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皇甫川皇甫、温家川和无定河白家川各站偏大20%~158%,其他站偏小10%~43%;与上年度比较,洮河红旗站基本持平,皇甫、温家川、白家川和延河甘谷驿各站偏大33%~16590%,其他站偏小7%~35%。2016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各站偏小72%~100%;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皇甫、白家川和北洛河头各站偏大6%~89%,其他站偏小14%~100%;与上年度比较,温家川站减小99%,洮河红旗站基本持平,皇甫站从近似0增加至0.073亿t,其他站增大89%~955%。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内蒙古河段石嘴山站和巴彦高勒站断面略有淤积,三湖河口站和头道拐站断面略有冲刷;下游河道除艾山至泺口河段略有淤积外,其他河段均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0.507亿m3。2016年黄河下游全年引水量109.4亿m3,引沙量1001万t。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三门峡水库总体表现为淤积,总淤积量为0.614亿m3;小浪底水库总体表现为淤积,总淤积量为1.324亿m3。 三、淮河 2016年淮河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淮河干流息县站和鲁台子站基本持平,干流蚌埠站偏大6%,颍河阜阳站和沂河临沂站均偏小78%;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阜阳站和临沂站分别偏小65%和69%,其他站偏大26%~32%;与上年度比较,蚌埠站基本持平,阜阳站减小27%,其他站增大13%~647%。 2016年淮河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各站偏小42%~100%;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阜阳站和临沂站分别偏小98%和近100%,干流各站偏大31%~132%;与上年度比较,息县站和鲁台子站分别增大121%和96%,蚌埠站和阜阳站分别减小27%和74%,临沂站年输沙量仍近似为0。 2016年淮河干流鲁台子水文站和蚌埠水文站测验断面冲淤变化不大,前者主槽略有淤积,后者主槽略有冲刷。 四、海河 本期公报新增漳河观台水文站和卫河元村集水文站,以控制海河南部部分水系的径流量和输沙量。2016年海河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漳河观台站实测年径流量偏大18%,其他站偏小11%~84%;各站实测年输沙量偏小49%~100%。与近10年平均值比较,2016年海河流域各站实测径流量偏大19%~290%;桑干河石匣里、下会和海河闸各站年输沙量偏小57%~100%,响水堡站近10年输沙量均近似0,其他站偏大220%~902%。与上年度比较,2016年石匣里站和响水堡站实测径流量基本持平,其他站增大33%~1610%;石匣里站年输沙量减小83%,卫河元村集站增大3083%,雁翅、张家坟和观台各站均从近似0分别增加至0.541万t、9.09万t和368万t,其他站仍近似为0。2016年引黄入冀调水2.531亿m3,挟带泥沙11.15万t。 观台水文站测验断面近20年来,仅在遭遇1996年和2016年特大洪水时发生了一定的冲淤变化,其他年份冲淤变化不大。 五、珠江 2016年珠江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南盘江小龙潭、红水河迁江和郁江南宁各站实测径流量偏小6%~25%,其他站偏大7%~71%;北江石角站和柳江柳州站实测输沙量分别偏大17%和208%,其他站偏小11%~98%。 835附录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

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 中国黄河的含泥沙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流域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0%,它的表面主要是十米至数百米的黄土层,且特点是土质疏松,植被少,黄土高原虽然降水较少,但是降水较为集中,且黄土层抗水冲击力小,遇水非常容易崩解。数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泥沙增多致使黄河泛滥,给两岸百姓带来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理黄河泥沙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根据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对于治理黄河泥沙和科学合理利用泥沙,提出切实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黄河;泥沙来源及分布;治理措施;泥沙利用 Abstract:The sediment content of the Yellow River in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of which the basin distribu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accounts for about 70 percent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ts surfa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en to hundreds of meters of loess soil,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ose soil and less vegetation. Although the Loess Plateau has less precipitation,the precipita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and the loess layer has less water impact resistance,so it is easy to collapse when it meets wat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due to various reasons,the increase of sediment caused the Yellow River to flood,bringing grea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Therefore,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distribu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Yellow River sediment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se of sediment. Keywords:Yellow River;sediment source and distribution;control measures;sediment utilization 引言 黃河含沙量居世界河流首位,同时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母亲河”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相差较大[1,2],上游是黄河水的来源,而中部则是泥沙来源且分布不均,以黄土高原最为显著。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总面积约为62万km2,而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等因素,导致其土壤流失的面积达45.4万km2,水土流失率高达73.2%。而每年平均流入黄河的泥沙约为16亿吨,使黄河沿岸的水土面积流失非常严重,给农业带来巨大损失,致使黄河下游流道淤积严重,造就了一个“地上悬河”长期给两岸人民带来不可忽略的经济财产损失。所以对于治理黄河泥沙迫在眉睫,也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近年以来,在政府有效领导下,团结广大劳动人形成了一个基于“拦、排、放、调、挖”的治理黄河泥沙的办法[3]。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黄河泥沙治理与防护,逐步提出“科学、合理、高效”为准则的治沙理念。其中合理治理黄河泥沙,就要首先分析其来源以及分布的特点。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完整版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2009-05-1213:53:37) 标签:分类: 管理大纲: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大纲。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团队精神,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财务管理制度 总则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局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二、公司设财务部,财务部主任协助总经理管理好财务会计工作。 三、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四、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近期报帐。

黄河的泥沙分布特点与治理研究

黄河的泥沙分布特点与治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3T11:08:12.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陈清亮1 佘旭东2 文志敏3 [导读] 摘要:中国黄河的含泥沙量居世界首位,其中黄土高原虽然降水较少,但是降水较为集中,且黄土层抗水冲击力小,遇水非常容易崩解。 河南中原黄河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中国黄河的含泥沙量居世界首位,其中黄土高原虽然降水较少,但是降水较为集中,且黄土层抗水冲击力小,遇水非常容易崩解。数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泥沙增多致使黄河泛滥,给两岸百姓带来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理黄河泥沙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根据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对于治理黄河泥沙和科学合理利用泥沙,提出切实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泥沙来源及分布;治理措施;泥沙利用 引言 黄河含沙量居世界河流首位,同时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母亲河”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相差较大,上游是黄河水的来源,而中部则是泥沙来源且分布不均,以黄土高原最为显著。近年以来,在政府有效领导下,团结广大劳动人形成了一个基于“拦、排、放、调、挖”的治理黄河泥沙的办法。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黄河泥沙治理与防护,逐步提出“科学、合理、高效”为准则的治沙理念。其中合理治理黄河泥沙,就要首先分析其来源以及分布的特点。 1泥沙来源及分布 黄河治理在于治沙,治沙在于治其源头,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发现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在黄河流域中部,即黄土高原,其主要分布是:(1)流经河口镇与延水关相互交织的河流;(2)流经无定河的部分支流以及清涧河、延水、北落河和白宇山河源;(3)流经渭河上游以北的葫芦河中下游区域以及散渡河流域。其中不同流域其泥沙分布量呈现不均衡特点,另外泥沙量的增大主要在汛期,即降水主要在7、8月份。做好在汛期防洪分流对于减少泥沙含量有重大意义。所以我国先后在黄河流域及支流先后建立了,三门峡以及小浪底等水库,对于调峰调沙具有关键作用。分析黄河流域中部土质对于做到有效治理泥沙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土壤特质对水土流失有不可忽略的意义。由于黄河流域中部黄土高原土壤特性以及其降水条件可知,造成黄河泥沙增多主要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即为:(1)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到农业时代的跨越,使人类生产力大大提高,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大量植被树木遭到砍伐和破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1]。(2)由于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全年较为干旱,但是降雨较为集中,且雨量分布不均。(3)土壤土质疏松,黄土中的细粒如粘土、易溶性盐类、矿物质等雨水冲刷后极易分解随雨水流入黄河。 2治理措施 2.1河道内泥沙治理经验 经过前人的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可知,一般对于黄河治理泥沙治理是通过“拦、排、放、调、挖”几个步骤其中:(1)拦,即降低流入黄河的泥沙,把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黄河流道的控制工程作为主要着手点,最大的降低土壤被侵蚀度,科学利用泥沙和水资源;(2)排,即经过清除淤泥、加强河防工程建设以及治理河口,把大量没能拦住的泥沙经由河道排到海里;(3)放,即就是在下游两岸流域利用一些泥沙。把这部分泥沙放淤改土,从而相对提高两岸的地面,逐渐转变下游流域“地上悬河”的尴尬状态;(4)调,即综合运用干流水库调理水沙的过程,应与河道的输沙排沙相适应,达到使其长时间降低河道泥沙淤积以及减轻排沙用水的目的;(5)挖,即经过挖河疏导以及射流清除泥沙可达到降低河床高程,同时挖出的泥沙,可以用来加固堤坝子增强防洪能力。新时期以来,我们国家提出继续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资源与环境友好型的新政策下,要求治沙者转换思维,把泥沙转换为能源,进行研究和合理运用,转劣为优,这就要求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的治沙策略。 2.2黄河流域沿岸治理措施 通过对黄河泥沙侵蚀严重的沿岸,进行以工程措施为辅,种植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为主的治理方法这样可以达到治理和经济效益即为:(1)工程措施是指:通过修筑平坦的梯田以及打坝淤地,进而达到雨水引入农田进行灌溉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土壤冲刷,又可进行农田浇灌。(2)种植林草措施是指:由实践经验,并对水土保持作用进行分析知,植被覆盖率达到20%以上时,可达到降低水土流失目的;植被率为60%-70%时,可以降低土壤受雨水冲击侵蚀达90%。经分析可知,种植植被可以大大降低水土流失。可以种植灌木林为主,可以达到经济和生态双效益。(3)经过剖析水土流失可以发现,错误的农业种植也会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大于30°的坡地适宜种植草和灌木,在25°-30°之间适宜种植农作物,在小于25°坡地适宜种植畜牧的草被,有助于水土保持和黄河沿岸的经济发展。 3泥沙利用 3.1能源利用 黄河流域矿藏丰富,黄土高原经研究发现的矿物种类达77种之多,具有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特点,其中煤矿为全国70%以上、钼矿含量为36%、铝土矿含量为58%、稀土矿含量更是达到了95%。由于近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步伐加快,黄土高原煤炭为全国火力发电贡献了20%-25%的发电量,由于各种矿物开发利用造成地面塌陷严重,如果可以把黄河的泥沙对这部分矿坑进行回填,这样不但可以合理开发资源,而且能够实现造地复耕,使土地恢复利用,又可以减少泥沙在河道淤积。其中对黄河泥沙成分分析发现,其泥沙含矿种类多,50%为二氧化硅,这是许多的材料的组成成份,可以为新能源利用提供丰富的资源。(1)许多建筑材料可以用泥沙制成各种砖瓦,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资源一举两得,同时可以制成固堤固体泥砖。(2)泥沙中的黏土是许多的材料的主成分,例如水泥、玻璃、陶瓷等制作均不能缺少黏土。(3)可以把排出的泥沙烧制成防汛的备防石,加固黄河两岸的堤坝。可以达到减少汛期,洪水的冲击。 3.2应加快建立“数字黄河”步伐 “数字黄河”是保障黄河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建立“数字黄河”可以实现:(1)对黄河水资源和环境实现实时调查以及定期监测,对治理泥沙提供数据支持;(2)可以实现对黄河沿岸土地资源的实时监管如:监测水、风侵蚀等不同类型的土壤侵蚀区以及类型、面积和强度变动;(3)还可进行对灾情的评估,例如受灾面积,房屋被淹间数等;(4)工程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清理河道以及堤坝加固等工程实现全面的在线管理监测[2]。 4黄河历史文化的传承 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主要的发源地,其承载了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治理黄河历史也是一部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据史料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