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泥沙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展一、黄河由于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笔者经阅读多篇论文对黄河水沙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概括如下:(一)黄河水沙基本特点1.深化和完善,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实测年平均水量464亿m3,沙量15.6亿t,平均含沙量33.6 kg/m3,年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2.水沙异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水沙来源地区分布非常不均。
水量主要来自河口镇以上,占总水量的54%,而且是清水,该地区来沙量仅占到总来沙量的9%;沙量主要来自河口镇~龙门区间,来沙量占到55%,来水量仅占14%。
黄河上游的水量主要来自贵德以上。
而产沙集中在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3/4集中在11和10万km2区域,其中一半又分别来自5和3.8万km2区域。
3 . 水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黄河水沙存在丰、枯水年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如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变化过程出现了1922~1932年11年和1969~1974年连续6年的枯水系列。
由于暴雨落区的不同来水并不完全与来沙同步,出现各种丰、平、枯水沙年组合。
水沙量年际间差别较大,年水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3.1~3.4,年沙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4~10。
黄河泥沙淤积的治理措施
黄河泥沙淤积的治理措施
黄河治理是我国治水重点工程,防止河道泥沙淤积是改善黄河河道环境、维持其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治理河道泥沙淤积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改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降低河流区内粗颗粒沙淤积。
2. 加强对河道的护理和整治,修复堵塞和改善的失效段,降低河流区的细颗粒沙淤积。
3. 加强河道维护,定期清理河床沙淤,改善河道水动力环境,促进比较好的水土安全。
4. 合理排放河流,减缓河道来淤,防止泥沙淤积。
5. 推广应用水资源节约技术,采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建立水质管理体系,有效控制河道泥沙淤积。
浅析黄河泥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析黄河泥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从疲于奔命的鲧到大禹治水成功,黄河治理经历了一个由拦堵到疏导的观念性转变。
大禹治水的思想通过历朝历代治水思想家的不断进展,演变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及“拦、调、排、放、挖”多项方法并举的治黄思想,这是以泥沙为“结”、为“害”为前提的。
可是黄河泥沙作为一种资源和黄河水有着一样悠长的历史,黄河泥沙的“用”将会成为治黄进展史上辉煌的一篇。
一、黄河泥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千XX来黄河泥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履行着“填海造陆”使命。
广漠的黄淮海平原正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存在,得以形成、扩大,中华儿女有了繁衍声息的场所和丰硕的土地资源。
因此黄河泥沙是国土资源的一部份,不仅过去是,此刻和以后也是。
黄河泥沙仍是天然的肥料,富含氮、磷、钾,大伙儿明白黄河滩地种出来的水稻最香。
黄河泥沙还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有待研究开发的课题。
长江流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滔滔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
涛涛黄河给咱们带来的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黄河泥沙利用现状以往黄河泥沙要紧用于造陆、改良土壤种植水稻等农作物,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用于下游两岸堤防的加高加固,淤背、淤筑相对地下河。
最近,山东省研究生产了以黄河泥沙为要紧原料的“黄河砖”,为黄河泥沙提供了又一用武之地。
另外,武汉大学、黄河河南河务局等单位联合,在杨国禄教授领导下研制黄河淤沙固结技术。
他们以“以沙治沙、以黄治黄”的理念,看到了黄河泥沙这一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广漠的市场前景,把黄河泥沙作为一个产业之源,把黄河泥沙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将黄河泥沙在它的出处资源化、产业化。
他们以为黄河泥沙的综合利用有利于黄河健康,有利于抑制悬河的进展,有利于疏通行洪河道;固沙之本在于水土维持,固沙之标在于减少淤积,泥沙之光在于进展产业。
他们应用泥沙工程学、材料学、结构力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容性,从黄河淤沙的物理组成和力学性能研究入手,探讨黄河泥沙资源化的可行性,提出黄河粗、细淤沙的科学固结方式和工艺。
黄河泥沙入海量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黄河泥沙入海量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冲积河流之一。
由于黄河流域土壤的特殊性以及持续的人类活动,这条河流每年都带来大量的泥沙进入海洋。
黄河泥沙入海量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黄河泥沙的输入会改变海洋的物理化学特性。
泥沙悬浮在水中,会增加水的浊度,导致光线的穿透度下降,影响海洋浅海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
此外,泥沙中的有机质和溶解的营养物质也会改变海洋水质,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生态脆弱的海岸带,黄河泥沙的输入可能会导致水体浑浊、富营养化和缺氧,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黄河泥沙的输入对海底地形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要的改变。
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海底,逐渐形成河道、河道三角洲和河口冲积平原等地貌特征。
这些地貌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海底地形,给海洋生物提供了新的生活空间。
然而,过多的泥沙沉积也可能导致海底地形的不规则变化,增加海底水域的灾害风险,并对底栖生物和底栖生境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黄河泥沙的输入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泥沙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可以作为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食物来源,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泥沙输入的变化可能导致食物链的崩溃,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存。
一些对泥沙输入敏感的物种,如藻类和浅水底栖动物,可能会受到河流泥沙输入的改变而面临灭绝风险。
此外,黄河泥沙还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
加强黄河泥沙入海量管理的必要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减少泥沙输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管理:首先,加强黄河流域的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降低泥沙输送量。
通过建设植被覆盖和土地治理措施,减少土地的裸露度和水土流失,可以有效减少泥沙输入海洋的数量。
其次,建立泥沙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泥沙输入的变化情况。
借助现代遥感和水文测验技术,对黄河泥沙输入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
黄河泥沙量减少的原因有: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影响了河流径流量和泥沙含量。
2. 多种人为因素:水土保持不力,滥伐染江水来源的林木,土地利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污染和沉积物等各种因素也都造成了泥沙减少。
3. 水利工程建设对黄河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如堤防、挖掘运河道、河生态调节、梯级水库等,对黄河泥沙量和河道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4. 黄色土地区域的减产:黄色土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土地资源,但由于排作物、缺水、人为采挖等因素会导致黄色土地的减产,也将导致泥沙量减少。
5. 生态环境破坏:对山水林田湖泽的生态环境破碎,导致土地、水源和生物破坏,也会导致泥沙量逐年减少。
黄河的特点
黄河的特点
黄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泥沙含量和水流量上。
首先,黄河的泥沙含量非常高,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当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使得黄河成为一条“泥河”。
其次,黄河的水流量也非常大。
虽然黄河的平均年径流量并不算特别大,但是因为黄河的上游流经的地区降雨量较少,而中下游流经的地区降雨量较多,所以黄河的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在雨季时,黄河的水量会非常大,而在旱季时,黄河的水量会明显减少。
此外,黄河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其河道和水流量的变化非常剧烈。
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很高,使得黄河的河道很容易改变,而且水流量的变化也非常剧烈。
这些变化不仅使得黄河的治理变得非常困难,也使得黄河成为了一条极富挑战性的河流,吸引了众多勇敢的漂流者前来挑战。
总的来说,黄河的特点包括高含沙量、大水流量和河道及水流量的剧烈变化。
这些特点使得黄河成为了一条非常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河流。
黄河的泥沙问题(农水1201第一组)
前言——认识黄河泥沙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由于 水沙搭配不合理,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槽过 洪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
所以…...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黄河的泥沙问题
1、黄河泥沙的来源 2、黄河输沙能力分析 3、黄河泥沙的危害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浅
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 作业.
6、黄河泥沙治理的总方针
“拦、排、调、放、挖”是处理黄河泥沙总方针。 “拦”主要靠中上地区水土保持和干支流控制性
工程拦减泥沙。 “排” 是利用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将中上游拦
不着的泥沙输送入海。 “调”即“调水调沙” 。不管黄河中上游水沙
如何变化,都要经过小浪底水库调节进入下游河 道,只有调沙才能充分发挥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 和小浪底水库的综合作用。
4、就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水库浅析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是多沙河流,在干流河道修建水库,虽然拦蓄 大量泥沙,但同时也造成水库淤积而报废,三门峡 水库即是例子,水库建成后,虽然使黄河水变清, 但也带来严重问题:三门峡水库因大量泥沙淤积库 容逐渐减少,最后不得不进行工程改造,进行调水 调沙尝试。
再现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黄河泥沙的问题
农水1201第一组
卞丽锦,曹金康,曹轩,范云飞,郭斌, 郭伟奇,胡溢东,黄水宇,李佳,刘晓梅,
刘昊,卢明明,罗一川
前言——认识黄河泥沙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 区的重要水资源。黄河流 域人口多、耕地多,水资 源贫乏,河道径流量小,水 环境承载力低,易受污染. 随着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快 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城 镇生活用水与河道输沙和 环境用水之间,以及上、 下游地区之间用水的矛盾 日益加剧.
黄河流域的泥沙输移与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的泥沙输移与水土保持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黄河流域地区的泥沙输移与水土保持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第一,泥沙输移是黄河流域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黄河流域地理条件的独特性,在自然地理过程的作用下,黄河水中携带了大量的泥沙颗粒。
这些泥沙颗粒的输移对于生态系统和水域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泥沙的堆积会导致水源浑浊,阻碍光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泥沙的输移还会对河道的导航和治理造成困扰。
第二,黄河流域的泥沙输移受到人类干预的影响。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对泥沙输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活动的不可控性,大量的土地石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加速了泥沙的流失和输移。
此外,过度的水土资源开发和河道建设也会导致泥沙输移失去平衡,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水土保持是解决泥沙输移问题的关键。
为了减少泥沙的流失和输移,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显得尤为重要。
水土保持包括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加强植被覆盖和维持地表的完整性,可以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从而减少泥沙的流失和输移。
此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实现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
第四,黄河流域需加强泥沙监测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应对泥沙输移问题,黄河流域应加强泥沙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泥沙监测网络,收集、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管理策略。
此外,加强对黄河流域泥沙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对问题的来源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为问题的治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的泥沙输移与水土保持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
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并加强泥沙的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解决泥沙输移问题,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加强研究,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河排沙原理
黄河排沙原理
黄河排沙是指黄河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的现象和原理。
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源头流经高原地区,携带着大量的泥沙。
由于水流速度较大,泥沙颗粒会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泥沙颗粒悬浮在水中。
而当水流速度减小,离心力减小时,泥沙颗粒沉淀下来,从而形成河床的一部分。
黄河排沙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水流速度减小:由于河道宽阔,黄河水量较大,因此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水流的阻力和河道的减小,水流速度会逐渐减小。
2. 重力沉积作用:离心力使泥沙颗粒悬浮在水中,但当水流速度减小时,离心力减小,泥沙颗粒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沉淀下来。
3. 沉积层叠加:黄河水流特征为上游泥沙量大、水流速度快、河道粗糙,随着水流向下游的推进,泥沙颗粒沉积形成河床。
这些沉积可以在时间上叠加,形成多层次的河床。
4. 洪水冲刷:黄河在季节性的洪水期间,水流速度增加,泥沙被冲刷,重新悬浮在水中,但随着洪水消退,泥沙会沉淀下来。
黄河排沙的原理使得河流的泥沙能够沉积下来,形成河床,从而减少了河床的水流剧烈冲刷,稳定了河道。
但由于黄河携带
的泥沙量较大,沉积速度过快会导致河道抬高,容易造成洪水灾害,因此需要进行人工疏浚来保持河道通畅。
黄河的泥沙含量
含沙量
据计算,黄河从中游带下的泥沙每年约有16亿吨之多, 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 27圈。“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生动地反映了黄河的这一 特点。黄河多 泥沙是由于其流域为暴雨区,而且中游两岸大 部分为黄土高原。大面积深厚而疏松的黄土,加之地表植被 破坏严重,在暴雨的冲刷下,滔滔洪水挟带着滚滚黄沙一古 脑儿地泻入黄河。由于河水中泥沙过多,使下游河床因泥沙 淤积而不断抬高,有些地方河底已经已经高出两岸地面,成 为“悬河”。因此,黄河的防汛历来都是国家的重要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改造黄河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黄河两岸的水害逐渐减少,昔日的黄泛区变成了当地人民的 美好家园。但是,人们与黄河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控制水 土流失,拦洪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还是十分艰巨的工作。
黄河的泥沙含量
母亲河简介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 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 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 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 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 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 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 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 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 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 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一个成年男子平均体 重为80千克,黄河一 年流沙量相当于200亿 个成年男子体重,全 世界总人口现在大约 为70亿,也就是说两 倍全世界人口体重都 没有这些沙重。
黄河每年输沙量是多少
黄河每年输沙量是多少
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削减到本世纪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区域,上世纪50—90年月年均入黄泥沙量13亿吨左右。
黄河每年输沙量是多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区域,上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削减到本世纪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区域,上世纪50—90年月年均入黄泥沙量13亿吨左右。
黄河每年输沙量是多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区域,上世纪50—90年月年均入黄泥沙量13亿吨左右。
刘国彬说,黄河的高泥沙含量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河年输沙量近期明显削减的主要缘由是从1999年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施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及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通过植被恢复与重建,黄土高原植被掩盖度已从1999年的31.6%增加到2021年的59.6%。
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黄河泥沙公报?显示,黄河干流龙门、潼关水文站均消灭建站以来最小年输沙量。
但他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数仍旧保持在每年每平方公里4000—6000吨,土壤侵蚀量仍在生态红线的4倍以上。
“通俗来讲,输沙量虽然削减,但沙土可能冲到沟里而积累,坡面的水土流失仍旧严峻,水土保持的程度间隔生态平安目的仍有间隔〞。
黄河泥沙的合理利用浅析
黄河泥沙的合理利用浅析1. 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积广阔,带来了丰富的泥沙资源。
黄河泥沙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对于土壤肥力的提升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黄河泥沙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和污染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泥沙的过量排放导致了河床淤积、洪水灾害和水质污染等问题。
因此,合理利用黄河泥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2. 黄河泥沙的特性黄河泥沙的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含有丰富的悬浮物:黄河泥沙含有大量的细粒悬浮物,这些悬浮物中富含有机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包含有污染物:由于黄河流经的工业区域较多,泥沙中也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3. 黄河泥沙的利用途径合理利用黄河泥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3.1. 农业生产黄河泥沙中富含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可以用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通过在农田中施加黄河泥沙,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2. 建筑材料黄河泥沙可以利用其细粒悬浮物的特性,制成砖块、瓦片等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抗压能力,可用于建筑和修建工程。
3.3. 沉积物资源回收黄河泥沙沉积物中也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例如,研究表明,黄河泥沙中富含稀土元素,这些元素是一些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因此,通过对泥沙沉积物的处理和提取,可以回收更多有用的资源。
3.4. 河道治理黄河泥沙的合理利用还可以用于河道的治理。
通过合理的泥沙调控,可以减少河床的淤积和河道的冲刷,从而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4. 黄河泥沙合理利用面临的挑战在合理利用黄河泥沙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悬浮物含量高:黄河泥沙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污染物处理:黄河泥沙中也含有一定的污染物,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技术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巨大的数量:黄河每年带来的泥沙数量巨大,处理和利用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和工程。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办法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办法黄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办法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按地理位置及河流特征划分为上、中、下游。
黄河上、中、下游不断发生洪水灾害,突出的是下游的决口泛滥,黄河下游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3472km,落差3496m,平均比降为千分之一左右,水多沙少,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长1206km,落差890m,平均比降为一千四百分之一,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桃花峪以下至河口为下游,长786km,落差94m,平均比降约八千分之一,两岸大部修有堤防工程,是黄河防洪的重点河段。
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低。
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t,每年约有4亿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m,最高达10m,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
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
黄河是一条极其难治的多泥沙河流,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同黄河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经过长期的治黄实践,逐步加深了对黄河洪水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积累了治理经验,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黄河洪水泥沙还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下游防洪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继续多种途径解决黄河洪水泥沙问题。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许多灾难 ,近年来黄河下游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水资源短缺、断流频繁、河槽淤积严重、河道断面形态恶化等,特别是二级悬河的加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刘士磊摘要: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高达16×108吨。
黄河泥沙作为一种物质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资源化的一面。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成为黄河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是黄河严重洪灾的根源。
同时,黄河泥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妥善处理及合理利用黄河泥沙,使其变害为宝成为黄河治理的关键问题,也是黄河泥沙处理的升华和最终出路。
笔者今天就从黄河现阶段的开发利用途径和开发的现状上做些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黄河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使黄河泥沙变废为宝。
关键词:泥沙利用途径现状随着对社会环境需求和水沙资源化认识的不断提高,泥沙资源将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虑社会需求、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还要充分考虑其对黄河安全、河流河势、河道输沙能力的近期和长期影响问题,以及黄河滩区群众的民生问题。
我们今天将着重在经济领域的利用上来进行探讨。
一、黄河泥沙利用的途径与现状1、土方填筑工程土方填筑工程是现阶段的主要应用途径,以现今黄河工程建设的“二级悬河”治理、堤防工程的淤筑帮宽、放淤改土等为代表,是如今最简单和最普遍的泥沙利用方式。
也是现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黄河泥沙利用途径。
在地方上,滩区群众也正在利用一些小型的抽砂设备对村台、房台、坑塘洼地等进行填筑应用。
据对黄河泥沙利用潜力的不完全分析估算,加固大堤、淤筑村台、“二级悬河”治理等,用沙量可达13.8亿立方米。
2、建筑材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国墙改工作的全面推行,“秦砖汉瓦”式的传统建材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以毁坏土地为代价的传统粘土砖更是如此,粘土砖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利用黄河泥沙制作建筑材料既可消耗占用土地的淤积物,又因持续引黄,原料不断再生,可保持项目原料的长期供应,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创造社会效益。
黄河泥沙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泥沙研究 2010年2月Journal of Sedi m ent Research第1期黄河泥沙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孙剑辉1,2,柴艳1,王国良1,张干2,李军2(11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 453007;2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系统地总结了黄河泥沙的粒度组成、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电化学性质等基本特征,着重评述了黄河泥沙的吸附效应对水质产生的巨大影响及泥沙污染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今后发展方向的重点:大力开展和加强优先控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种类、形态、含量、分布、迁移、转化和归宿研究、黄河水质主要参数监测方法、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研究和泥沙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关键词:黄河泥沙;水质污染;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 V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682155X(2010)0120072209河流泥沙是地球化学元素由陆地向海洋输送的重要载体,是河流水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河流水环境和水质而言,河流泥沙不仅本身就是水体污染物,而且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因而成为水体中微量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效应等。
因此,传统的只关注上覆水溶液的水质评价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怀疑和指责[1],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的最新水质评价指南已经突出强调了泥沙在水质评价中的作用[2]。
黄河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泥沙河流,其入海年输沙量的多年平均值为10×108t,占世界第二位[3],占我国大陆境内入海河流输沙量的46%,长期以来黄河巨大的泥沙量对黄河水质的影响一直是水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少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见有研究进展方面的报道。
本文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黄河泥沙对水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以促进我国该领域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
浅析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经国家17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
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多样,包括灌溉、养鱼、建筑材料以及地质调查等方面。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与现状进行浅析。
首先,黄河下游泥沙的最重要的利用途径之一是灌溉。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灌溉是农田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可以为农田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黄河下游灌溉区的农业生产依赖于黄河泥沙的沉积,泥沙的利用对当地人民的生计至关重要。
其次,黄河下游泥沙还可以用于养鱼。
黄河下游的河水富含泥沙,提供了良好的鱼类栖息环境。
当泥沙沉积下来后,河床变得宽广而平坦,为鱼类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在黄河下游的一些区域,人们利用泥沙形成的滩涂地势进行养鱼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此外,黄河下游泥沙还可以用于建筑材料。
黄河下游地区的黄土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
泥沙中的黄土经过加工和烧制后,可以用于制作砖瓦和陶瓷等建筑材料。
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
然而,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增长和农业用水的增加,黄河下游泥沙的供应量减少。
由于水库的建设和流域的治理,泥沙在上游被截留,导致下游泥沙供应的不足。
这对灌溉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其次,泥沙的过度沉积也会引发环境问题。
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不仅影响河床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河道淤积和水流阻塞。
这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困扰,还会导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需要加强黄河下游泥沙的治理和管理,以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黄河下游泥沙的利用途径多样,包括灌溉、养鱼、建筑材料等方面。
然而,泥沙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护黄河下游的泥沙资源,需要加强河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泥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河泥沙特性及其处理效果研究
黄河泥沙特性及其处理效果研究黄河泥沙特性及其处理效果研究【引言】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世界上泥沙最大的河流之一。
黄河泥沙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黄河泥沙的大量携带和沉积,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研究黄河泥沙的特性以及其处理效果对于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泥沙特性】(一)粒径分布黄河泥沙的粒径分布广泛,主要包括粉砂、细砂、中砂和粗砂等。
粉砂和细砂颗粒较小,易于悬浮在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中砂和粗砂颗粒较大,沉积在底部,对水域生物和水文条件产生重要影响。
(二)含水率黄河泥沙的含水率较高,通常在20%至30%之间。
这导致泥沙性质粘稠,容易形成泥浆状物质。
(三)养分含量黄河泥沙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如氮、磷、钾等。
这些养分的输入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营养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过量的养分输入也可能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处理效果研究】(一)沉淀处理黄河泥沙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比重,通过沉淀处理可有效去除部分悬浮的泥沙。
研究发现,沉淀处理系统对于粒径较大的泥沙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然而,细小颗粒的泥沙仍然难以去除,需要采取其他处理方法。
(二)生物处理黄河泥沙中富含有机质和养分,这为生物处理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
研究表明,适当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可以促进泥沙的降解和去除。
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定土壤,减少泥沙的侵蚀和悬浮;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质和吸附养分来净化水体。
生物处理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但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种植植物和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和处理效果。
(三)人工处理除了传统的沉淀和生物处理方法,一些新型的人工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黄河泥沙处理。
例如,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去除大量的泥沙颗粒,然而,该方法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实验。
其他一些方法,如高效过滤、化学沉淀和吸附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处理效果。
【结论】黄河泥沙具有多种特性,包括粒径分布、含水率和养分含量。
为了减少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黄河含沙量
黄河含沙量
黄河河口镇以上水量占全河水量的54%左右,沙量只占9%,而三门峡以下水量约占10%,沙量仅占2%,这两个河段水多沙少。
河口镇至龙门河段水量占14%,而沙量却占55%:龙门至潼关河段水量占21%,沙量占34%,这两个河段水少沙多,上述情况说明,上游是黄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区,中游是沙量的主要来源区,存在着水沙异源的特点。
中游地区的黄土分布最广,泥沙粗细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西北地区的泥沙较粗,东南地区的泥沙较细,粒径大于0.05mm的粗泥沙占总沙量的比例,各水文测站不同:河口镇为20%,吴堡为37%,龙门为32%,渭河为23%。
黄河的粗泥沙对河道的淤积危害最大,其总量中,约有74%来自河口镇至龙门河段。
黄河粗泥沙主要来自两个区域:①皇甫川到秃尾河间各条支流的中,下游地区,粗泥沙模数为10000t (km)。
②无定河中下游地区及广义的白宇山河源区(无定河、清涧河、延水、北洛河及泾河支流马莲河的河源地区),粗泥沙模数分别为6000-8000t/(km)和6000t(km左右。
在黄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34来自中下游的10万-11万km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约有来自其中的4万-5万km,泥沙来源地区集中的特点很明显。
根据流域来沙多少和泥沙颗粒粗细不同,可把泥沙来源分为三大区:①多沙粗泥沙来源区,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
②多沙细泥沙来源区,除马莲河以外的泾河干支流、渭河上游、汾河:⑧少沙区,河口镇以上、渭河南山支流、伊洛河和沁河。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
黄河泥沙来源可分为两个区域:陕区间的黄土高原、渭河。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爱护,在夏季多暴雨的状况下,消灭严峻的水土流失现象,使的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来源可分为两个区域:陕区间的黄土高原、渭河。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爱护,在夏季多暴雨的状况下,消灭严峻的水土流失现象,使的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兰州以下,除祖厉河外,其余支流泥沙含量均不太高,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的浇灌水渠又分流出一局部泥沙,所以在进入中游河段时,含沙量的增加有限,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6千克,年输沙量不到2亿吨。
黄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
黄河中游流经侵蚀猛烈的晋、陕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构造疏松,原来就极易流失,黄河中游的十支流河网又比拟稠密,所以水土流失状况严峻。
在河口镇到陕西潼关的黄河转折处这一段十流上,集中汇入了很多泥沙含量很高的支流,于是黄河干流中的含沙量和输沙量都快速增大。
山西、陕西两省之间的黄河中游河段,大多穿行于峡谷之中,到山西河津县四周的禹门口始豁然开朗,河水的流势也由急变缓。
由于
水文状况变化显著,很早人们就把这里称之为龙门。
在龙门以上河段,汇有红河、皇甫川、窟野河、三川河、无定河、清涧河、延河等支流,这些河流流经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最为严峻的地区,使黄河干流的泥沙含量急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 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 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 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 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 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 海口,流程768km。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 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 背河地面一般3~5m。
黄河入海口泥沙堆积
泥沙堆积成小岛
黄河上游,汇入支流四十三条,径流量占全河 之百分之五十四,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之百 分之八,水多沙少,是黄河之清水来源。上游河道 受阿尼玛卿山、西倾山与青海南山之控制,呈S形 弯曲。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为 河源段,从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部分为峡谷段, 从宁夏青铜峡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部分为冲积 平原,即著名之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黄河中游, 汇入较大支流三十条,增加水量占黄河总水量之百 分之四十二点五,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之百分之 九十二,为黄河泥沙之主要来源。黄河下游,由于 泥沙量大,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之地上悬河。 黄河,因经过水土流失之黄土高原地区带入大量泥 沙,是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之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