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二)精讲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40张PPT)
现代汉语的一般语法
现代汉语的一般形式: = 【 】 — ( ) ﹏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所谓古汉语的特殊句式,都是相对于现代 汉语来说的,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它就 是什么句式。
第一组(翻译并指出句式特点)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夫战,勇气也 。 《曹刿论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臣本布衣 《出师表》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斯是陋室 《陋室铭》 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句式: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 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飞曰:“⑤ 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 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 事唯命是从。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 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 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⑩孰料 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 张,⑫则良善何恃?” 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 )
当堂训练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时人莫之许也 ( 宾语前置 ) 2.句读之不知 ( 宾语前置 ) 3.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 )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定语后置 ) 5.月出于东山之上( 状语后置 )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状语后置 ) 7.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固定格式 )
特征:
①②“之”“是”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③⑤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④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的类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梳理第二讲 文言文PPT语文课件
2.中心思想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 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课堂变式练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C )
A.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B.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
C.沙鸥翔集
集:集会
D.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文人,大多在这里会聚,(他们)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15)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16)而或长烟一空:全 (17)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18)此乐何极:哪有尽头 (19)把酒临风:持、执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指朝廷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 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感觉。 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 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课件(共13张PPT)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 “见……于……”, “受……于……”表被动。 (2)“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3)“被”(后起用法)。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2)省略宾语: (3)省略介词(于,以)
文 言 文 基 础 知 识
01
词类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 介词来自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02
词类活用
02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
1.使动用法: (1)名词活用为使动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闻之于宋君。 (3)形容词使动用法
2. 意动用法: (1)名词活用为意动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02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
3.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4.名词活用做状语: 如“一狼犬坐于前”、 5.为动用法
03
汉语句子成分及语序
语法成分及语序
介 形容 名/代 介
动
形容 名/代
[状],(定)+ 主 + [状] + 谓 + <补> + (定)+ 宾
03
特殊句式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一)判断句 (1) 用“者,也”表判断: “……者,……也”、“…… 者也”、“……也”; (2)“为”、“乃”、“即”、“则,皆等副词”或否定词 “非,未,弗”等副词表否定判断。 (3)名词做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3.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 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或“以”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 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2.定语后置
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知识梳理)ppt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 先帝不以臣卑鄙
5、注意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这类词 古今外形相同,但意义不同。要准确理 解,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 双音词。有时文言文中两个意义相关的词因为语法结 构上的关系连在一起使用,而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 变成一个词,词义也由原来的两个变成一个,这时不 要把它们等同起来,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例如:
例如: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氓》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氓》 “于”是“吁”的借字,“说”是“脱” 的借字。 如果我们没有看出通假现象,只照它们 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就会解释不通或把 句意解错。因此必须把握通假字的基本特 点。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
(二)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 蒲苇纫(纫,通“韧”)如丝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倍,通“背”)德 也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孰为汝多知(知,通“智”)乎
3.省略宾语。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
4.省略介词。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 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很少用量词,如: “一人,一马”,而现代 汉语则多用量词,如: “一个人,一匹马”。
(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主谓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根据下列句子的特点,概括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类型: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以“是”“之”为标 何陋之有。 志) (4)惟命是从 唯利是图
4、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之区别
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讲)优秀课件PPT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二)
(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述以文”是 “以文述”的倒装,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4)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 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把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花之隐逸 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有隐逸气质的花”。
(1)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二)省略“自”,可译为“从”。
(《小石潭记》)
例如:(自)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
(5)量词省略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 尺而已。(《口技》)
(2)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两小儿辩日》)
•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
3.寻 找 诗 词 中 的标 志性语 言。如 在以时 空为序 的诗词 中要注 意寻找 表示时 空转换 的词语 ,句子 ;写景 抒情或 托物言 志的诗 词中要 注意末 尾卒章 显志的 抒情议 论句。
(1)主语省略 (2) 谓语省略 省略句 (3 )宾语省略 (4)介词省略 (5)量词省略
(1)谓语前置
倒装句
(2)宾语前置 (3)介宾后置
(4)定语后置
•
1 、 文 中 有多 处细节 描写, 请找出 来并谈 谈这些 细节描 写对于 刻画人 物、表 现作品 主题的 作用。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 象在当 代的意 义
(4)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 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把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花之隐逸 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有隐逸气质的花”。
(1)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二)省略“自”,可译为“从”。
(《小石潭记》)
例如:(自)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
(5)量词省略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 尺而已。(《口技》)
(2)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两小儿辩日》)
•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
3.寻 找 诗 词 中 的标 志性语 言。如 在以时 空为序 的诗词 中要注 意寻找 表示时 空转换 的词语 ,句子 ;写景 抒情或 托物言 志的诗 词中要 注意末 尾卒章 显志的 抒情议 论句。
(1)主语省略 (2) 谓语省略 省略句 (3 )宾语省略 (4)介词省略 (5)量词省略
(1)谓语前置
倒装句
(2)宾语前置 (3)介宾后置
(4)定语后置
•
1 、 文 中 有多 处细节 描写, 请找出 来并谈 谈这些 细节描 写对于 刻画人 物、表 现作品 主题的 作用。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 象在当 代的意 义
第2课时文言文4种句式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精讲
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同处于齐。管夷吾事公子纠,鲍叔牙事公子小白。齐公族多宠,嫡庶
并行。国人惧乱。管仲与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鲍叔奉公子小白奔莒①。既而公孙无知作乱,齐无君,二公子
争入。管夷君与小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被囚。鲍叔牙
谓桓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桓公曰:我仇也,愿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
见、于、见于、为、所、为所、被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 所……”表被动
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
(他们)见余,大喜曰——《湖心亭看雪》 (溪泉)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殿下)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吾)由是感激——《出师表》
省略主语的情况:承前省 承后省 对话省
承前省 上文已经出现主语,或者前面有所交代,下文即可将主语省去。
对话省 对话时,根据对话情景,对话双方都有明确所指,却不产生歧义的情况
下,省略主语。
例: 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二)省略谓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曹刿论战》 译: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
文言文阅读之二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PPT资料共45页
A 为其不可得而法 B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C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D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
殇子矣
3、下列各句中“若”字与例句中 “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A
关山度若飞
B 徐公不若君之美
C 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D 若入前为寿
4、下列句子中,“其”字表示的人 称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游褒禅山记》)
所 名词
代词
表概数
表被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为 动词 廉颇为赵将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2、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3、草木为之含悲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之 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人称代词
1、与苍梧太守有旧,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代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2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1、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2、存者且偷生(《石壕吏》) 句首助词 1、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鸿们宴》)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然 动词
形容词
以须炉火之然也 (《墨子·备穴》)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代词 连词 助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殇子矣
3、下列各句中“若”字与例句中 “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A
关山度若飞
B 徐公不若君之美
C 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D 若入前为寿
4、下列句子中,“其”字表示的人 称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游褒禅山记》)
所 名词
代词
表概数
表被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为 动词 廉颇为赵将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2、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3、草木为之含悲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之 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人称代词
1、与苍梧太守有旧,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代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2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1、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2、存者且偷生(《石壕吏》) 句首助词 1、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鸿们宴》)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然 动词
形容词
以须炉火之然也 (《墨子·备穴》)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代词 连词 助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4、使动用法
(1)、洞宾结构表达使令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2)、不及物动词+宾语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及物动词于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个宾语
例如:激而行之,可是在山。
18
5、名词作状语
(1)、表比喻
例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亡。”
(2)、表对人的态度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例如:夫战,勇气也。
27
4、换
古词换成现代词
例如:岁征民间,。
5、调
调整语序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6、选
Hale Waihona Puke 选择恰当的词义28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 用的词及通假字
例如: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8、固
固定的格式有固定的译 法
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意
文言文中引伸的意义,直 译会不明确,应采用意译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
(11)、何……焉为 译为:有……呢
例:夫子何命焉为?
(12)、何……为 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庸……乎 译为:难道……吗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
(14)、其……乎 译为:难道……吗 例:其孰能讥之乎?
(15)、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2
(2)、副词
时间副词:初、方、将、且、既、业、昔、曾、尝、向、 索、适、即、旋、猝(卒)、俄、立、勿、暂
程度副词:极、甚、颇、略、少、殊、至、尤、良、绝、益、 愈、弥、倍
范围副词:皆、贤、举、俱、一、悉、凡、总、全、反、惟、 独、特、只、直、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讲解
文言句式之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 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 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 种情况:
知识讲解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 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2)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 下。 (《诗经•七月》) (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 对曰:“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陈涉世家》) (《曹刿论战》)
课堂小结
(1)主语省略 (2) 谓语省略
省略句
(1)谓语前置 (2)宾语前置
倒装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宾语省略
(4)介词省略
(5)量词省略
(3)介宾后置 (4)定语后置
(1)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也叫主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 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谓语前置,可译为“鸡、猪丰足”。 (2)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可译为“你的不 聪明太过分了” 。
知识讲解
(4)介词省略
省略介词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表示处所的“于” 和表方向的“自”经常省略。 (一)省略“于”,可译为“在”、 “给”“到”等。 (1)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 (二)省略“自”,可译为“从”。 例如:(自)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
知识讲解
(4)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 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把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花之隐逸 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有隐逸气质的花”。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诗四句” 是“四句诗”的倒装,定语后置。
知识讲解
(3)介宾后置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 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 词前做状语。 (1)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告之于帝” 是“于帝告之”的倒装,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述以文”是 “以文述”的倒装,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知识讲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 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吾谁与归” 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弗 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可译为“不放松抄写”。
知识讲解
(5)量词省略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 尺而已。(《口技》)
(2)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两小儿辩日》)
实战演练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先标示下列倒装句中倒装的部分,再说明其正确的语序。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市朝谤讥 寡人之耳闻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 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③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信自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出师表》) 于败军之际受任
知识讲解
(2) 谓语省略
谓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省略了影响语意的表达,但 在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谓语也可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曹刿论战》 )句中省略的动词“鼓”就是谓语。 (2)陈涉自立为将军, (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 家》)句中省略了谓语动词“立”。
知识讲解
(3 )宾语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介词的宾语,省 略的宾语往往可以用代词“之”来代替,指前面已经提到的 “人、事、物”。
1.问(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3.念无与(之)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之文言句式(二)
情景导入
红 杏 一 枝 莺 歌 燕 语
碧 桃 满 树 日 丽 风 和
知识讲解
文言句式之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 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 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 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知识讲解
实战演练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山东省滨州市)补充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源中人 源中人 ①( )见渔人,( )乃大惊,(渔人)问所从来,
渔人 ( )具答之。
(《桃花源记》)
②人不知( 之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置( 于 )人所罾鱼腹中。 ④忠之属也。可以( 之 )一战,战则请从。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