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二章 第1讲 稳态和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试题及答案-2.2.1人体的稳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及人脑高级功能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及人脑的高级功能1.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2.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突触后膜仅出现兴奋现象D.人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3.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③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③④D. ①③⑤4.a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a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5.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书写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密切相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7.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C.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行传导8.下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3)后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引起兴奋的膜电位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9.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②由消化道 谢产生
吸收而来
项目
血浆
成分 组织液
淋巴
化学成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分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 间的转 化关系
[题点全练]
1.(2017·厦门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 200 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3)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 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 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内环境的组成
[过程体验]
1.通过填图掌握体液的组成
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 血浆 ,② 组织液 ,③淋巴 ,④细胞外液,⑤ 细胞内液 , ⑥ 体液 。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
项目
血浆
成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 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 成分来源 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
①组织液渗 ①血浆透出毛的判断
3.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②③⑤⑦⑧⑪⑫ 。(填序号)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麦芽糖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⑨载体 ⑩消化酶 ⑪神经递质 ⑫淋巴因子
[系统认知]
1.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行。 内环境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体温调节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的腋窝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 ) (2)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 (3)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 )
(4)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 (5)男性的体温平均比女性高。( × ) (6)人的体温越高,代谢越旺盛。( × ) (7)人在高烧不退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 (8)人在寒冷时散热少于炎热时的散热量。(× )
结果。
3.主要的产热和散热器官 肝脏和 骨骼肌 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皮肤 是
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4.体温调节的机理 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 冷觉感受器或温
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 体温调节 中 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1)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 收缩 ,进而减少散 热量;甲状腺 、 肾上腺 等分泌的激素量增多, 提高了 肝和骨骼肌 等细胞的代谢水平,引起机体
答案:C
3.思考探究 (1)当人处于 39 ℃高烧不退状态中,人体的 产热量和散热量呈现什么关系?
提示: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
(2) 试 分 析 在 剧 烈 运 动 后 出 现 “ 面 红 耳 赤”的原因。
提示:剧烈运动使机体产热增多,为维持体温 恒定,机体散热也会增多,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速 度加快,所以人会出现“面红耳赤”。
[解析] 解答该题应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 解为基础,运用整体的观点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去 分析人的体温调节。
[答案] (1)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的热量 (2)不超过 1 ℃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3)37 ℃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填充:①冷觉感受器 ②温觉感受器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④相对恒定
生物苏教版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一节一稳态的生理意义及体温调节(共55张PPT)
例1
(2011年江苏镇江高二检测)有关人体内 )
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及淋巴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 节及组成成分,解答本题主要关注以下几点内 容: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及体温调节
课标领航 学习目标:1.了解内环境概念、组成 2.掌握稳态的概念、反馈调节的类型 3.理解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4.了解体温概念、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及体温的 调节过程 能力目标:1.学会结合典型事例理解内环境和稳态 的概念,分析体温的调节过程 2.学会利用图解分析各种组织的具体内环境成分 情感目标:1.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生物是一个 统一的整体 2.学会分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跟踪训练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 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 地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选C。人体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 稳态,需依赖机体的各种系统来完成,如消化 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 环系统等。
“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 1.淋巴管阻塞型 由于毛细淋巴管受阻,如被寄生虫阻塞,使组织 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 织液浓度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2.代谢旺盛型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 浓度升高,致使组织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使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
【尝试解答】 (1)消化 呼吸 泌尿 (2)内环境 箭头表示如图 回流
沪科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体温调节》评课稿
沪科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体温调节》评课稿一、引言《体温调节》是沪科教版必修3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
本文主要通过描绘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深入讲解了人体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持恒定的体温。
在本评课稿中,我们将对该文章的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内容细化1. 文章概述《体温调节》这篇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体温度和生命活动的关系”、“人体温度的调节”、“感冒和高温”和“体温调节的辅助方法”。
2. 人体温度和生命活动的关系在本节中,文章首先介绍了人体温度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作者直观地描述了当人体温度超过正常范围时,会造成人体生理功能异常、身体不适等问题,并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了这种关系。
3. 人体温度的调节本节主要讲解了人体温度的调节机制。
文章提到了体温调节中的关键器官——下丘脑,并详细介绍了皮肤、血管和汗腺等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对核心温度调节和外周温度调节的讲解,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人体保持稳态的机制。
4. 感冒和高温在本节中,文章主要讨论了感冒和高温对人体体温调节的影响。
作者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到感冒和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失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5. 体温调节的辅助方法最后一节中,文章介绍了一些辅助体温调节的方法,如穿着合适、调整室温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细致讲解,读者可以学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体温调节。
三、教学设计评估根据沪科教版必修3《体温调节》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对其教学设计进行评估如下: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中明确了教学目标,即使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温度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解体温调节机制以及掌握体温调节的辅助方法。
2.教学过程合理:教学设计结构清晰,内容安排合理。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生动的描述和举例,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举例、提问等。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
课题:《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体温的概念,来源。
2、解释体温的相对恒定。
3、探讨体温的调节机制;描述体温调节过程。
4、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探讨体温的调节机制。
2、描述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自主抢答
调查表一
问题展示:
①从上表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提示:可以从比较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体温,比较不
同年龄的体温,比较不同性别的体温等角度分析。
)
②单纯比较一个家庭得到的上述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③在调查时,同学们计划在什么部位测量体温?在什么生理状态下测量?
作业:完成下面调查表,请提交到:1621881875@
调查表二
成员年龄3:00 6:00 12:00 15:00 18:00 21:00 0:00 平均体温妈妈
爸爸
学生
完成下图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1)讨论探究——体温调节机制
问题展示:
①假如你感冒了,体温升到了39℃,采取措施后,体温又回到37℃,在这整个过程中
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③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通过该器官的散热方式有哪些?
④参与体温调节的系统有哪些?
2)合作展示——体温调节过程。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体温调节(共14张PPT)
练习
2)中暑的根本原因是
(B )
A、在炎热环境中偶尔着凉
B、环境温度过高,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
C、由于气温过高,人体出汗过多
D、人体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突然升高
•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从反射弧的各个环节看,①和②属于 传入神,经 ③和④属于 传出神,经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 于________效__应_。器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___收__缩____,骨骼肌 会 不自主收缩(,打甲颤状)腺分泌活动会_______。加强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其中以__神__经__ 调节为主。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
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 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热不足以补偿散热量,引起体温 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
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11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22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冷热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效应器汗液汗液增多增多血管血管扩张扩张血流血流加快加快散热增加立毛肌立毛肌收缩收缩血管血管收缩收缩血流血流减慢减慢散热减少骨胳肌骨胳肌战栗战栗产热减少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增加体温恒定体温恒定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增加增加神经体液调节产热增多?3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 分布: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种类:1)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 2)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必修三第1讲 稳态的生理意义及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B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
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5.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解析: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的稳态实质 就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不变。C项如人类的白化 病 等 遗 传 病 就 与 血 液 的 成 分 是 否 稳 定 无 关 。 D 项 如 血 浆 中 有 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答案:C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
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1、B
2、A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
的渗透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使内
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
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
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
南 粤 例题 选
4.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 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习目标1.简述体温概念、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
2.说出体温的调节过程.3.能说出人体水和盐的主要摄入和排出途径。
|基础知识|一、体温调节1。
体温(1)概念: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大约37 ℃。
(2)常用测量部位:直肠、口腔和腋窝。
其中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体温。
2.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原理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热量的来源和去向①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剧增。
②热量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分解代谢产生。
③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④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3)调节中枢:下丘脑.(4)温度感受器: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两类。
(5)体温差异:个体间的体温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__℃,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约高0。
3 ℃,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此外,人在患病、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刚刚进食后,体温也会略微上升. (6)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当体温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代谢速率变慢,使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甚至生命活动停止。
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四体温的...》293北师大PPT课件
(1)感受刺激:含渗透压感受器。 (2)分泌功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3)神经中枢:水盐平衡(渗透压)、血糖、体温 。 (4)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肾上腺/ 胰岛 甲状腺
1、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 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 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练习
1)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 C )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食物未被消化 C、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大肠内积存着食物残渣
练习
2)中暑的根本原因是
( )B
A、在炎热环境中偶尔着凉
B、环境温度过高,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
C、由于气温过高,人体出汗过多
D、人体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突然升高
7、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 C )
A、皮肤完成 B、肺完成 C、肾脏完成 D、大肠完成
8、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C )
A、肾脏和垂体
B、垂体和垂体
C、下丘脑和垂体
D、大脑皮层和垂体
9、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C )
A、水的平衡
B、盐的平衡
比较项目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 不一样,但二者是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的。
实例一 人体的体温调节
1.体温相对稳定的原理: 产热 ≈散热
2019生物新课堂同步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体温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降低 ,产热量______ 减少 。 少,细胞代谢水平______
返 首 页
自代谢速率______ 变慢 。 ①体温过低→酶的活性______ 降低 ,甚至_____ 丧失 →生命活动异常。 ②体温过高→酶的活性也会_______ 必要 条件。 ③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______
统 。 ____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尿的形成 ①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__________ 肾单位 肾小囊 __________ 肾小管 ②尿的形成过程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产热量也增加。时间 t3 以后,体温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 错误。]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t2 时刻以后,哪些途径可以减少散热? (2)t1 时刻以后,人体内的产热量如何变化?通过何种途径实现?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A.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 25 ℃下降到 10 ℃时,从时间 t1 到时间 t2,散热量增加 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 t2 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体温的来源及恒定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稳态的实质 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 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
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 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二、体温调节
1.人的体温:是指 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可用 口腔 、 腋窝和 直肠 的温度代表体温。 2.体温的来源:体内有机物分解 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
3.体温的调节 内 (1)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机体在 神经系统 和__ 动态 分泌系统 等的共同调节下 产热 和 散热 过程保持___ 平衡 。 皮肤 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1讲 稳态和体温调节
必备知识梳理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细胞的生活环境
(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包括 细胞内液和
细胞外液 。 (2)内环境:指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 血浆 、
组织液和 淋巴 )构成了机体细胞 生活的液体环境。
(3)体液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CO2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提醒
①代谢废物包括CO2、尿素、多余的H2O和无
机盐,首先到达的场所——组织液。相关系统及功
能:循环系统负责运输;呼吸系统排出CO 2 和少量 H 2 O(以气体形式);泌尿系统排出尿素、H 2 O和 无机盐;皮肤排出部分H 2 O、无机盐和尿素。涉及 到代谢废物排出有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 统,有关器官主要为肺、肾脏和皮肤。 ②体内所有细胞直接获取营养物质的场所都是内环 境,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如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
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对位练习 5. 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 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
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 枢纽。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热能 ATP
3.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感受器为温度感受
4.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体温调节的图解
特别提醒 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 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
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 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 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简单扩 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 浓度高于4处
解析
超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
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图中葡萄
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 成,且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 答案 D
6.“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各种生物均具其特定的pH范
围——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物组织中 pH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如
人血浆中含HCO 3 、HPO 2 等)有关。 4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 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 pH的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 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
出组织细胞(1)+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 胞(4)+出肾小球
系统或皮肤→体外
细胞(1)=7层
O2
肺泡→肺毛细血 管→血液循环→ 毛细血管→组织 液→组织细胞 与O2的转移途径 相反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出肺泡细胞(2)+进出 毛细血管壁细胞(4)+ 进出红细胞(2)+进组 织细胞(1)=9层;若 被利用+进线粒体 (2)=11层;CO2运输 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 减少2层膜
对位训练 7.(2008·山东理综,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
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
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D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1.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1)血浆的主要成分
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
(2)不同物质对
稳态的影响
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
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 激素、血糖等均需稳态
2.稳态的调节机制 (1)最初推测: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
5.内环境稳态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 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 功能。 (2)失调 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 能异常; ④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等。
解析
图中X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
缺I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使X、Y活动
加强,a、b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同时Z除受Y
的控制外,还受神经控制和“I”的影响。 答案 A
6.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
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该图中相关
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 素 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 用
和促甲状腺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调节血液中甲
状腺激素的含量。手术摘除甲状腺后,血液中甲 状腺激素浓度降低,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减弱。甲 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为全身所有的细胞。 答案 B
考点四
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1.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
衡。
2.热量来源: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如
C6H12O6+6O2+6H2O 酶 6CO2+12H2O+能量 器,分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对比分析
①表示用NaOH对自来
水的处理。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 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 的处理。
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比较以上三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 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
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拓展提升
(1)水果、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
(2)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 下丘脑 。
(3)意义 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 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 温过高或过低会降低 酶的活性,生命活动出现异常。
构建知识网络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1.图示
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 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
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物;⑥表示外界环境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是间接的,故用虚线表示;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 内液和细胞外液。 答案 C
2.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
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 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 成分有区别
钠排出体外,生成的碳酸分解产生CO2随呼吸系统
排出体外,血浆pH仍维持相对稳定。
对位训练 3.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
是
(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 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
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 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 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 内环境稳态强调通过调节作用,各个器官、 系统参与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 B
4.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 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 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 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
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
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5.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 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 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
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而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
③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 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
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
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 中的物质。 ④C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组织细胞、肺泡; 最低部位相反,沿运输途径方向浓度依次降低, 如O2浓度,血浆>组织液,CO2则相反,因为气体 通过简单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2)解读 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 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
②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 的间接调节。
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 浓度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
4.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
曲线,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 (D)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