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连接体动力学完美训练版(四大连接体)
连接体模型--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练习(解析版)
专题连接体模型
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高考真题(1T -5T )
目标2三大力场和热学中连接体的平衡问题(6T -13T )
目标3三大力场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处理连接体问题(14T -19T )
目标4
应用能量的观点处理连接体问题(20T -25T )
【特训典例】
一、高考真题
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足够长U 形导轨平置在光滑水平绝缘桌面上,
宽为1m ,电阻不计。质量为1kg 、长为1m 、电阻为1Ω的导体棒MN 放置在导轨上,与导轨形成矩形回路并始终接触良好,I 和Ⅱ区域内分别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 1和B 2,其中B 1=2T ,方向向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固定轻滑轮将导轨CD 段中点与质量为0.1kg 的重物相连,绳与CD 垂直且平行于桌面。如图所示,某时刻MN 、CD 同时分别进入磁场区域I 和Ⅱ并做匀速直线运动,MN 、CD 与磁场边界平行。MN 的速度v 1=2m/s ,CD 的速度为v 2且v 2>v 1,MN 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2的方向向上
B.B 2的方向向下
C.v 2=5m /s
D.v 2=3m/s
【答案】BD
【详解】AB .导轨的速度v 2>v 1,因此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可知导体棒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以及向左的安培力,摩擦力大小为f =μmg =2N 导体棒的安培力大小为F 1=f =2N 由左手定则可知导体棒的电流方向为N →M →D →C →N ,导体框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右的安培力,安培力大小为
选择题专练1 力学四大模型之——连接体模型(原卷版)—高考物理压轴培优练
选择培优练1 力学四大模型之—连接体模型
题组1 连接体动力学分析问题
1.(2021·山东·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直杆与水平方向成α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当圆环沿直杆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直杆光滑,一定有α=β
B .若直杆光滑,β有可能为零
C .若直杆粗糙,β不可能为零
D .若直杆粗糙,有可能α<β
2.(2021·湖北·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A 、质量为2m 的滑块B 叠放在一起,B 上表面水平,A 置于B 上表面的最右端。现由静止释放A 和B ,当B 沿斜面向下运动时,A 相对B 发生滑动。若B 的右侧面的高度为H ,A 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受到A 的压力为m g B .A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5g
C .A 在B
D .B
3.(2021·辽宁朝阳·二模)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测力计,劲度系数为30N/m ,下面悬挂一个物块A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现将一个质量为0.5kg 的木板B 放在A 下面,在外力作用下托住木板B 使物块A 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如图乙所示,当系统静止后,如果突然撤去木板B 的瞬间物块A 向下的加速度为22.5m/s 。若不撤去木板B 用外力控制木板B 使二者一起以加速度21m/s 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二者分离,弹簧测力计始终未超量程,重力加速度210m/s 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复习 动力学之“连接体与叠加体”(提高训练-原卷版)
专题6.3动力学之“连接体与叠加体”(提高训练)
1、(整体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在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则()
A.若撤去F1,B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B.若撤去F1,B对A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C.若撤去F2,A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D.若撤去F2,A对B的作用力一定变小
2、(叠加体的临界值)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 (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力与加速度基本关系的理解)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
C.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物体受外力恒定,它的速度也恒定
4、(惯性的理解)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5、(叠加体的临界值)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5kg 和5kg 的长方形物体A 和B 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 与桌面以及A 、B 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11=μ和0.62=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
(1)水平作用力F 作用在B 上至少多大时,A 、B 之间能发生相对滑动?
高一物理【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人教版课件
C.3mAg
3 D.4mBg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对 A、B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Bg=(mA +mB)a,对物体 A,设绳的拉力为 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解 得 F=34mAg,B 正确。
Biblioteka Baidu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如图甲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在水平推 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若地面光滑,则A、B间的弹力为多大? [答案] (1)mAm+BmBF
[解析] (1)若地面光滑,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F=(mA+mB)a, 然后隔离出 B 为研究对象,有 FN=mBa, 联立解得 FN=mAm+BmBF。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 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 动。不计空气阻力。在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线上拉力的大小( C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始终不变且大小为m1m+1m2F D.由大变小再变大
20-21版: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步步高)
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 (1)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 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 (2)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替运用. 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 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
例1 如图2甲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地面光滑,则A、B间的弹力为多大?
解析 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竖直方向有:Fa′sin 53°=mg 水平方向有:Fb′-Fa′cos 53°=ma′ 解得Fa′=12.5 N 当Fb′=15 N时,加速度最大,此时a′=7.5 m/s2.
1234
4.(临界问题)(2019·冀州中学高一测试)如图10所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
例3 (多选)如图5所示,A、B两物块叠在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A物块的质量mA=2 kg,B物块的质量mB=3 kg,A与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μ=0.3,现对A或对B施加一水平外力F,使A、B相对静止一起沿水
平地面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轻绳与斜面平
行,为了增大轻绳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高一物理连接体问题专项训练
有关连接体问题专项训练
【例题精选】:
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着紧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A 和B (如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当用水平恒力F 推物体A 时,问:⑴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⑵A 物体对B 物体的作用力多大?
分析:两个物体在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整体来说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对于两个孤立的物体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因此,这一道连接体的问题可以有解。
解: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为T ,把A 、B 两个物体隔离出来画在右侧。因为物体组只在水平面上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平衡的,所以分析每个物体受力时可以只讨论水平方向的受力。A 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推力F 和水平向左的作用力T ,B 物体只受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T 。对两个物体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对m A 满足 F -T= m A a ⑴ 对m B 满足 T = m B a ⑵ ⑴+⑵得 F =(m A +m B )a ⑶ 经解得: a = F/(m A +m B ) ⑷ 将⑷式代入⑵式可得 T= Fm B /(m A +m B )
小结:①解题时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其中的一个物体还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组。如果本题只求运动的加速度,因为这时A 、B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物体组的内力和加速度无关,那么我们就可以物体组为研究对象直接列出⑶式动力学方程求解。若要求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就要用隔离法列两个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了。
②对每个物体列动力学方程,通过解联立方程来求解是解决连接体问题最规范的解法,也是最保险的方法,同学们必须掌握。
高考物理专题20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练习(含解析)
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同一方向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通常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2.不同方向的连接体问题:由跨过定滑轮的绳相连的两个物体,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也可采用整体法或隔离法求解.
1.(2020·湖南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月考)如图1,斜面光滑且固定在地面上,A 、B 两物体一起靠惯性沿光滑斜面下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 .图甲中两物体之间的绳中存在弹力
B .图乙中两物体之间存在弹力
C .图丙中两物体之间既有摩擦力,又有弹力
D .图丁中两物体之间既有摩擦力,又有弹力 答案 C
解析 图甲:整体法分析,根据(m 1+m 2)g sin θ=(m 1+m 2)a ,隔离A 可知F T +m 1g sin θ=m 1a ,解得绳的拉力F T =0,故A 错误;图乙:对两物体应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1+
m 2)g sin θ=(m 1+m 2)a ,隔离A 可知F N +m 1g sin θ=m 1a ,解得两物体之间的弹力F N =0,故
B 错误;图丙:对两物体应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1+m 2)g sin θ=(m 1+m 2)a ,解得加速度沿斜面向下,隔离A ,将加速度分解到竖直和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题图丙中两物体之间既有摩擦力,又有弹力,故
C 正确;图丁:对两物体应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1+m 2)g sin θ=(m 1+m 2)a ,隔离A 可知F f +m 1g sin θ=m 1a ,解得:F f =0,故
高考研究(四) 动力学四大模型之四——连接体
m1 2 = , m2 5
教 材 回 顾
高 考 研 究
动力学四大模型之四——连接体
结
束
[跟进训练]
1.若将[例 1 ]题中 AC 面撤去而将质量为 m1 的物块 1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力拉物块 1(刚开始位于 C 点正下方偏左位置), 使 质量为 m2 的物块 2 匀速上滑, 当连接物块 1 的细 线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时,物块 1 的速度为 v,其 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教 材 回 顾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动力学四大模型之四——连接体
结
束
| 轻杆连接体
教 材 回 顾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动力学四大模型之四——连接体
结
束
[例 2 ]如 图 所 示 , 两 质 量 均 为 m 的小球 1、2 (可 视 为 质 点 )用一 轻 质 杆 相 连 并 置 于 图 示 位 置 ,质 量 也 m为 的 小 球3 置于水平面 OB 上,半圆光滑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B 点。由于扰动,小球 1、2 分 别沿 AO、OB 开始运动,当小球 1 下落 h=0.2 m 时,杆与竖直墙 壁夹角 θ=37° , 此时小球 2 刚好与小球 3 相碰, 碰后小球 3 获得的 5 速度大小是碰前小球 2 速度大小的 ,并且小球 3 恰好能通过半圆 4 轨道的最高点 C,取 g=10 m/s2,cos 37° =0.8,sin 37° =0.6,一切 摩擦不计,则( )
高考物理连接体问题专题训练
专题1.8 连接体问题
【专题诠释】 1.连接体的类型 (1)轻绳连接体
(2)接触连接体
(3)弹簧连接体
2.连接体的运动特点
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
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度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量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高考引领】
【2015·新课标全国Ⅱ】(多选)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
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
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 .15 D .18 【答案】BC
【解析】设PQ 西边有n 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 ,则F =nma ① 设PQ 东边有k 节车厢,则F =km ·2
3a ②
联立①②得3n =2k ,由此式可知n 只能取偶数, 当n =2时,k =3,总节数为N =5 当n =4时,k =6,总节数为N =10 当n =6时,k =9,总节数为N =15
当n =8时,k =12,总节数为N =20,故选项B 、C 正确. 【技巧方法】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一、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 二、处理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系统运动状态相同
整体法
问题不涉及物体间的内力 使用原则
隔离法
三、连接体题型:
1【例1】A 、B 平力N F A 6=推A ,用水平力N F B 3=拉B ,A 、B
【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A 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作用下,A 与B 物体B 的质量为m ,则它们的加速度a A. ()(,sin μθ++==g m M F g a B. θθcos )(,cos g m M F g a +==C. ()(,tan μθ++==g m M F g a D. g m M F g a )(,cot +==μθ
【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2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1m 的物体,与物体1A. 车厢的加速度为θsin g
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θcos 1g
m
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g m m )(12-
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θtan 2g m
2、连接体整体内部各部分有不同的加速度:
【例2有一个环,箱和杆的总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时(a <g A. Mg + mg B. Mg —
【练3】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 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
A. g
B. g M m
C. g M m M +【练4个重4 N 的读数是(
A.4 N
B.23 N
C.0 N
【练5】如图所示,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0.2kg ,m B =0.4kg ,盘C 的质量m C =0.6kg ,现悬挂于天花板O 处,处于静止状态。当用火柴烧断O 处的细线瞬间,木块A 的加
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一、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
二、处理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系统运动状态相同
整体法
问题不涉及物体间的内力 使用原则
系统各物体运动状态不同 隔离法
问题涉及物体间的内力 三、连接体题型:
1
【例1】A 、B 两物体靠在一起,今用水平力N F A 6=推A ,用水平力N F B 3=拉B ,A 、B 间的作用力有多大?
【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A 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
擦因数为μ,物体B 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作用下,A 与B 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 的质量为m ,则它们的加速度a 及推力F 的大小为()
A.)sin ()(,sin θμθ++==g m M F g a
B.θθcos )(,cos g m M F g a +==
C.)tan ()(,tan θμθ++==g m M F g a
D.g m M F g a )(,cot +==μθ
【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1m A.车厢的加速度为θsin g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θcos 1g
m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g m m )(12-
A B
F A
F B
B
θ
A
F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θtan 2g m 2、连接体整体内部各部分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用整体法来定量分析) 【例2】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有一个环,箱和杆的总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已知环沿着杆向下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大小为a 时(a <g ),则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专题17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临界极值问题(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
专题17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临界极值问题
导练目标导练内容
目标1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
目标2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
目标3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一、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及解题步骤
①当只涉及系统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而不涉及系统内某些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一般采用整体法。
②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及解题步骤
①当涉及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一般采用隔离法。
②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
第二步: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某个状态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第三步: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
第四步: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
常见模型条件交叉内力公式
模型一地面光
滑,m1和
m2具有共
同加速度整体:()a
m
m
F
2
1
1
+
=(F1为m1所受到的外力)
隔离m2:m2和m1之间绳的拉力T(内力)大小:
21
2
12
F
T m a
m
m
m
==
+
(注:分子是m2与作用在m1上的外力F1交叉相乘)
模型二
地面光
滑,m1和
m2具有共
同加速度整体:()a
m
m
F
2
1
2
+
=(F2为m2所受到
的外力)
隔离m1:m2和m1之间绳的拉力T(内力)
大小:
12
1
12
F
T m a
m
m
m
==
+
(注:分子是m1与作用在m2上的外力F2
交叉相乘)
模型三地面光
滑,m1和
m2具有共
同加速度整体:()a
m
m
F
F
2
1
2
1
+
=
-
(F2为m2所受到的外力,F1为m1所受到的外力)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学习目标]掌握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会分析几种典型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
一、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运动状态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为整体法与隔离法.
图1
2.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作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或一部分)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或一部分)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
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
(1)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
(2)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替运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
如图2甲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地面光滑,则A、B间的弹力为多大?
(2)若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A、B间的弹力为多大?
(3)如图乙所示,若把两木块放在固定斜面上,两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方向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A、B间的弹力为多大?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 专题强化练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 2.掌握常见连接体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内容索引
Part 1
Part 2
Part 1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1.连接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运动状态的整体叫连 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 在一起,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为整体法与隔离法. 2.连接体问题的解题方法 (1)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作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 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或一部分)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 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 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或一部分) 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
一、加速度和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
1.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 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 2.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替运用.一 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 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
例1 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A、B之间用水平细绳 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连接体动力学完美训练版(四大连接
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连接体动力学完美训练版
查看答案方法:在word 中按Ctrl + Shift + 8
四大连接体、内力口诀
接触体
1. (2015·课标卷Ⅱ,20)【多选】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15 D .18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圆槽内有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地面光滑.则( )
A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F M +m
B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F M +m
C .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相对圆槽静止,小球在槽内位置升高
D .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相对圆槽静止,小球在槽内位置降低
3. 如图所示,两相互接触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且m 1 A .F N =0 B .0<F N <F C .F <F N <2F D .F N >2F 4. 春晚上,旭日阳刚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 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 件的质量为m ,B 件的质量为3m ,水平作用力为F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此过程中,A 、B 间的摩擦力为( ) A .μF B .2μF C.32m (g +a ) D .m (g +a ) 5.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木块,其中木块B 与C 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木块,使四个木块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加速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起加速过程中,D 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 4 B.一起加速过程中,C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一起加速过程中,A、D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相同 D.当F撤去瞬间,A、D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6.【多选】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绳连体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2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 量为m1的物块A,用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将A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 接,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大小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 ) A.Mg B.M(g+a) C.(m1+m2)a D.m1a+μm1g 2.【多选】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A、B大小相同,将它们用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A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两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的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A,斜面仍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此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mg B.此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Mg C.此时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2α)g D.此时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m M g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2T 3 4.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串在杆上,靠摩擦力保持相对杆静止,M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球m, 此时小车正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加,M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 2a时( ) A.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横杆对M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D.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杆连体 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个物体放在斜面上,中间用一个轻杆相连,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B.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拉力 C.若μ1<μ2,m1 D.若μ1=μ2,m1≠m2,则杆无作用力 2.如图2-1所示,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固定在小车上的直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杆顶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变化的受力图正确的是图2-2中的(OO′为沿杆方向)()